中国传统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46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模板25页PPT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模板25页PPT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模板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Nhomakorabea•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传统国学文化 PPT课件

传统国学文化 PPT课件

经典著作欣赏
经典欣赏(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
经典欣赏(一)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
经典欣赏(四)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
《国学三部曲》,宋定国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包括《国学纵横》《国学览胜》和《国学探疑》。《国学纵横》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列为2013年度贺岁书。
经典著作欣赏
经典著作欣赏
宋定国在《国学三部曲》中,依据可靠的传世文献和新的考古成果,围绕“国学”即中国学术文化进行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介,在对中国学术文化中可圈可点的人物及其著作进行见解独到的览胜的同时,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以讹传讹之类的观点和提法,除了对“国学”、“国学大师”等提法进行拷辨和矫正之外
传学及目录
CONTENTS
国学基本介绍分类方式
含义解读经典著作欣赏
please enter the text you need here. Thank you for using our PPT template.
please enter the text you need here. Thank you for using our PPT template.
分类方式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
国学的分类方式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
国学的分类方式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文化PPT课件

国 学 变 迁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 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 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儒儒国 家家学 学的宗 派伦旨 创理 始思 人想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以及弟子言 行,几种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 教育原则等。它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以生命思何 ,
儒家思想
非非非非 礼礼礼礼 勿勿勿勿 动言听视 。、、、
儒家思想
是不知 知知之 也为为 。不知
知之 ,,
儒家思想
亦硁言
可硁必
以然信
为小,
次人行
矣哉必

!

果 。


— —
经史 释子艺集 部部 道部术部
宗、 儒各 教诸谱诸 学种 著子录子 经体 作百 百 典裁 家 家
历 及及 史 著 作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 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 代 价 值
• 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 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 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 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 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 国子监。

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PPT课件
5
第5页/共17页
成语“衣冠禽兽”原来是褒义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 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 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 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 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 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 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 品绘海马。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 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到了明朝中晚期, 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 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 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
15
第15页/共17页
16
第16页/共17页
感谢您的观看。
17
第17页/共17页
7
第7页/共17页
• [修身种德,事业之基。传递中的国学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
固而不栋宇坚久者。]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菜根谭》说,高尚美好 《史记》说,果实累累,
的品德是一切事业的根基, 绿叶成荫的桃李,虽然不
正如盖房子一样,如果没 能言语,但是它们吸引的
有坚实的地基,就不可能 人很多,其下自然而然踩
我国目前传统文化发展的态势
• 媒体 出版界的大力支持 • 社会各界的努力 • 教育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等 和谐理念的提出
3
第3页/共17页
国学趣读
4
第4页/共17页
新闻的由来
• 英语“新闻”一词,源于希腊。德语“新闻”一词,是由德国 北部的俗语“报道”演变而成的。我国“新闻”一词的出现早 于西方。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闻”字,“新闻”两字连用, 则见于唐朝:“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唐书》); “旧业久抛耕钩铝,新闻多说战争功”(李咸多诗句)。宋朝 《朝野类要》:“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者,皆衷私小报, 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清朝《红楼梦》有6处提 到“新闻”。如:“冷子兴讲述了贾府中宝玉衔玉而生以后, 问道:‘你道是新闻不是?’”

中国传统文化之诚实守信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诚实守信PPT课件
第8页/共71页
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景德传灯录》 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巧伪不如拙诚。——《颜氏家训》
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 。——邓小 平
第9页/共71页
• 情境:小康家搬了新房子,要把 旧房子卖掉。妈妈请来装修工人, 把房子稍微修饰一下,掩盖了几 处有裂缝的地方。一对老夫妇看 上了这套房子,打算买下来。
第1页/共71页
壹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第2页/共71页

考 你
诚实守信知多少
请说出有关诚实守信的 成语、名言,或有关诚 实守信的故事。
第3页/共71页
成语
一诺千金 开诚布公 实事求是 光明磊落 表里如一 抱诚守真 一言九鼎
第4页/共71页
故事
立木取信 一诺千金 曾子杀彘 金斧头(寓言)
第5页/共71页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 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 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 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 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 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 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属于“善意的谎言”的是:
A、小明为使父母高兴,将自己的不 及格成绩改成了及格
假如你是厂长你怎么做? A、卸货找到少腿烧鹅 B、算了,不管它了
第16页/共71页
他下令把所有货物全部装回,全厂职 工用了一个昼夜时间终于找到了该烧鹅 ,但是因此推迟了交货时间,赔偿了违 约金。这趟生意不但没赚还赔了。
事情发生后,很多工人都说这个厂长 “傻冒”。

中国传统文化ppt模板

中国传统文化ppt模板

地域特色
01
北方文化:豪放、粗犷、热情
02
南方文化:细腻、婉约、含蓄
03
西北文化:古朴、神秘、厚重
04
西南文化:民族、自然、和谐
05
东部文化:开放、创新、进取
06
中部文化:厚重、沉稳、务实
核心价值
仁爱: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01
礼义:遵守规范,尊重他人,讲究礼仪
02
忠诚:忠诚国家,忠诚事业,忠诚家庭
04
茶文化: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对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05
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对世界体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具有贡献
06
谢谢
传统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文化形式对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教育、医疗等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对个人的意义
01
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修养。
02
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个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03
传统文化可以启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如饮食、服饰、家居等
04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如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如音乐、舞蹈、电影等
现代应用
01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
03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如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玄学流行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繁荣
宋元时期:理学、词、曲、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PPT学习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PPT学习教案
第1页/共47页
一、中华民族大背景下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族群)——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 因,中原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 居民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 定的汉族支系。他们过着带有显著山区特点的农耕经济 生生活活,,具具有独特的客 家方言系统,独特的 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 ,称之为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是客家文化 的载体,客家民系之 成立也就意味着客家 文化之形成。
第41页/共47页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客家人演出了一幕幕悲壮的革命 活剧。如洪秀全发动了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掀起了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孙中山领导了震惊中外 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维系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朱德、 叶剑英、叶挺等一大批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中,功勋卓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作出 了杰出贡献。无怪乎日本人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 一书中称赞说:“没有客家,便没有中国革命,换言之, 客家的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
第11页/共47页
客家人两件事:耕田读书
第12页/共47页
耕读处:力耕可以无饥,开篇自然有益
第13页/共47页
石旗杆
第14页/共47页
2.古汉语的“活化石”
客家方言保存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有些古语词,普通话 口语已不用了,只在一些书面词语中出现但在客家话中却是 常用词。例如:
客家话称黑色为“乌”,乌为古语词。《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身上披着黑色的外衣,手里 拿着耕地用的农具,做将士的表率)。 称脸为“面”,面为古语词。《战国策·赵策四》:“老妇必唾其面” (老妇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称稻子为“禾”,禾为古语词。张舜民《打麦》诗:“麦秋正急又 秧禾”(麦子收获正忙的时候水稻又要插秧了)。 称绳子为“索”,索为古语词。司马迁《报任安书》:“关木索, 被菙楚受辱”(戴上刑枷,用绳子绑着,被鞭子抽打,蒙受耻辱)。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 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 子 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 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 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 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ppt课件

28
ppt课中件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1、什么是“乐府”?
它的涵义是有演变的。两汉时所谓乐府是指汉 代官府所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 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
到魏晋六朝时却将乐府所唱的诗也叫乐府,于 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成带有音乐性的 诗体的名称。
汉代通过乐府机关大规模搜集民间歌辞,是在 汉武帝时代,内容分二大类,一类是供朝廷祭 祀祖先所用的郊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的 “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从全国各地采集来 的俗乐,都是无名氏之作,后代称之为“乐府 民歌”。而“乐府民歌”正是乐府诗的精华之 所在。
20
ppt课中件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5、《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它的 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 国文学发达较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 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21
ppt课中件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二、《楚辞》
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4
ppt课中件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
5
ppt课中件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一、诗词
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以表现 意境为追求目标。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 为诗,将合乐的称为歌。
29
ppt课中件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100卷,将 自汉至唐的乐,(3) 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 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 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 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 辞(12)新乐府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ppt课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ppt课件

端午节
• 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 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 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 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 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 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 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 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 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 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 绣和羽毛 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 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 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化
• 京剧 • 中国书法 • 儒家文化
中国优秀文化——物质文化
•汉服 •瓷器 •刺绣
汉服


• 幅
• 成
• 、韨
襟后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 华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汉服采用 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 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 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
瓷器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 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 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 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 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 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 民众所使用。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 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1 人教版

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1 人教版
与时俱进——积极作用
一成不变——消极作用
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和整个中华 民族血脉相连,对今天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 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我 国增添了一系列现代节日,其中有属于社会性节日的 元旦、五一节、国庆节等,也有许多专业性节日,如 植树节、教师节、护士节、老人节等,这些现代节日 繁荣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和发展。 结合所学,说说这说明了什么?
传统建筑
建筑被称 为凝固的 艺术 在世界建 筑史上写 下了光辉 的一页
传统文化
文学艺术, 称为民族精 神的火炬 有悠久的历 史,蕴藏了 丰富的文化 内涵
传统思想
包括在长期历史 积淀中形成的理 论观点、学术思 想和道德观念 对今天中国人的 价值观念、生活 方式和中国的发 展道路,具有深 刻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含义
影响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取其精华 对民族 对个人
2、正确态度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是财富?
传统文化是包袱?
答:(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全盘 肯定或否定,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2)观点一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一面,但 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是不科学的。 (3)观点二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保守的因素,有 不合理的因素是正确的,但认为传统文化是包 袱则是不科学的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 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 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东西,必须“移风易 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