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9-10章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九章-第 十一章)
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1
判天地之美,万物之理
1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九章-第十一章) 第九章 浮力
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2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4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2.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
如图所示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B.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3.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4.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6.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 .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B .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C .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D .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人教版初中物理分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1m=10-3k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3. 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小时(h )、分(min ),1h = 60min ,1min = 60s 。
4. 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 古代用日晷、沙漏等计时,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石英钟、铯原子钟等。
5.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看清它的零刻线在哪。
是否磨损,它的量程,最小分度值多少。
最小刻度越小,准确度越高,测量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最小刻度决定。
使用时: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刻度尺放正,应与被测物边平行,刻度尺刻线贴近被测物。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数时,除写出最小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读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记录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叫误差。
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可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不同错误,错误是不应发生的,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方法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以直量曲(替代法)、以多测少(累积法)、几何法(辅助工具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初中物理知识点——第十章
第十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1、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5、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0-19;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6、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7、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二、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提供电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1、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2、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记住常用的符号)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3、连接方法 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4、串联和并联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2、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3、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1、电流的强弱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单位是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µA)1A=103mA=106µA2、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2、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9章-复习归纳
§1、杠杆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⑴支点:杠杆转动时,杠杆上不动的点叫支点。
通常用字母“O”表示⑵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作用点在杠杆上)⑶阻力:杠杆转动时,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作用点在杠杆上)⑷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____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⑸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____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______或______________叫做杠杆的平衡。
2、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⑴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上图中,甲杠杆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的,乙杠杆______平衡的。
虽然都可以进行实验,但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应把甲杠杆调到乙杠杆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注意:调节时,如果杠杆右端高,则把左边的螺母向____调,也可把右端的螺母向_____调。
⑵如图第2步,在A处挂2个钩码,要想使杠杆平衡,应在B处挂___个钩码,并记录数据。
⑶如图第3步,在C处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可在D处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平衡时,弹簧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如果此时如第5步斜着拉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分析:如果实验只得出了第一组数据,可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实验时如果不多次实验,会导致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判定杠杆是否平衡例1,如图所示的杠杆刚好平衡,如果在两侧的钩码下各再加一个钩码()A、杠杆仍然平衡B、不平衡,左端下沉C、不平衡,右端下沉D、无法判定⑵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计算F1、F2、L1、L2例2、如图,杠杆AOB的右端挂有重为120N的物体,杠杆左端用绳子拉着并固定在地面上,绳子跟杠杆的夹角为30°,杠杆恰好静止在水平位置,已知AO=6cm,BO=2cm,求绳子对杠杆的拉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第3节《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比热容概念是通过科学探究方式建立的,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历制定探究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要重视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的意识,初步具有整体观点。
建立了比热容的概念后,更要重视其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本节的习题大多是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热量的计算为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比热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度计,水,煤油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复习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二、引入提出问题: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发言。
(1)水的质量。
猜想的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加热时间长,吸热多(2)加热后的温度(3)升高的温度组织讨论(2)、(3)猜想哪个更合理,说出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
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
那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为了更准确的做出判断要进行实验探究。
〖新课教学〗1.探究。
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测量什么物理量、记录那些数据、怎样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步骤。
并演示实验:P15图10-26实验。
(一)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水和煤油,问:如果它们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两者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由此提出怎样的研究课题,由学生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10章第6节(初中 物理课件)
学到了什么?
一.燃料的燃烧
1.燃料的种类及燃料燃烧的实质
2.热值的定义.单位及简单计算 二.燃料的有效利用 1.炉子的效率 2.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 3.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练习二
1.炉子 的热量与 热量之比,叫做炉子效率 的2.一个家用节煤炉的效率为40%,完 全燃烧一块煤球放出4x107J热量,那么 有效利用的热量是 . 3.1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当 于 kg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值越大,燃烧时温度就越高.
B.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热量就越多. C.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就越大.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
5.用液态氢作火箭的燃料,主要是因为 液态氢的 ( ) A 密度小 C 热值大 B D 比热容小 质量小
第六节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焦村一中 董赞芒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燃料的燃烧 1.燃料的种类及燃料燃烧的实质 2.热值的定义.单位及简单计算 二.燃料的有效利用 1.炉子的效率 2.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 3.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一.燃料的燃烧
(一)燃料的种类:
固体燃料 如:干柴
液体燃料 如:汽油
煤等
柴油 酒精等
气体燃料 如:氢气
天然气等
燃料燃烧过程:化学变化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 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 料的热值.(热值用q表示) 2.单位: J/Kg J/m3 读法:焦每千克 焦每立方米 如:干木柴的热值是q=1.3x107 J/Kg 物理意义: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是1.3x107 J
答: 3Kg的酒精完全燃烧可放出9.0x107J热量.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第十章综合测试(二)附答案
第十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变大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2.90℃的水全部变成125℃的水蒸气,则()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水分子在125℃时比90℃时热运动更激烈3.对下列常见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围火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C.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雪花纷飞,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排斥力作用4.(2017·浙江舟山)下列各项都能使如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A.不断晃动瓶子B.用酒精灯加热C.用手焐瓶子D.在烈日下照射5.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能够做功,就是说它具有能B.物体具有能,它一定在做功C.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D.一定质量的物体位置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6.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升高20℃时吸收的热量恰好等于乙物体温度升高40℃时吸收的热量,则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1:2B.2:1C.1:4D.4:17.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 B C D8.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块会在酒面上飘来飘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冰块熔化,气泡破裂,使冰块飘来飘去B .冰块吸热,内能增加,使冰块飘来飘去C .冰块熔化,气泡破裂,气泡中气体的内能减少D .冰块吸热,酒水放热,酒的内能减少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 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A .30.910J )/(kg ⨯⋅℃B .31.810J )/(kg ⨯⋅℃C .33.610J )/(kg ⨯⋅℃D .31.210J )/(kg ⨯⋅℃10.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B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C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得多D .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二、填空题(14小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26分)11.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从而损害他人健康.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场所里烟雾弥漫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C.ρ 甲<ρ 乙,Δm 甲<Δm 乙
D.ρ 甲>ρ 乙,Δm 甲<Δm 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 S乙=
S甲+S丙 2
。将质量
相等的液体 A 和 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 A 和 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600Pa 和
450Pa。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
12.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 200 cm2 且足够深的薄壁柱形平底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 上,现用一弹簧将边长为 10 cm 的正方体实心物体 M(不吸水)固定连接在容器底部的中心 位置。现往容器中缓慢注水,弹簧弹力大小与注水体积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 M 浸没 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从 A 到 B 的加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 _____Pa(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弹簧伸长量每变化 1 cm,弹力变化 1 N,且弹簧在弹性 限度内变化)。
13.如图所示,用一个矿泉水瓶和两根吸管制作成的一个“口吹喷雾器”,当向水平管中 吹气时,竖直吸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矿泉水瓶中 的水在______的作用下从竖直管中喷出,其中矿泉水瓶瓶口要保持______。(选填“敞 开”或“密闭”)
1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 为 3×103kg/m3,它们的边长之比为 1∶3,甲的边长为 0.1m,则甲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______Pa,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 等,则乙正方体切去的重力为______N。
17.拧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 A、B、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______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______处.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0章第5节《火箭》精品课件
最早的载人火箭的 记录是明代一名叫 万户的人,他坐在 绑有几十支火箭的 椅子上。手拿两个 大风筝,叫人点燃 火箭,想使自己飞 上天去,但他失败 了,而且为此献出 了生命。他的为科 学献身的精神是令 人敬佩和值得我们
现代火箭
1、现代火箭的原理与古代火箭的原理相同.
2、火箭工作的能量转化:燃料的化学能转化 为燃气的内能,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 械能.
多级火箭
现代火箭在很 多时候使用的 是多级火箭. 每一级火箭完 成工作后就会 被抛掉,点燃 下一级火箭.
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轨
道卫星的备份方案火箭, 上海航天局自1979年起用 了10年的时间研制 成功了 长征四号火箭。它的3级全 都采用常温液体推进剂 (四氧化二氮与偏二甲 肼)。1988年9月 7日,长 征四号在太原发射中心成 功发射了我国的第一颗试 验气象卫星;两年之后, 长征四号又 一次成功发射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还可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和低轨道 卫星,目前可以发射长征二号E、长征三 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等四种我国 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
课堂练习
1、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在(
)的作用下在(
)内燃烧,产生( )通过尾部喷口向后喷出,对火箭产生(
)把火箭发射出去。
2、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燃烧时的( )能转化为火 箭的( )。
喷气式发动机分为空气喷气发动机和 火箭喷气发动机。前者只携带燃料, 它需要利用外界空气来助燃,飞行高 度受一定限制。后者本身带有燃料和 氧化剂,不需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 ,因此,飞行高度不受限制。
现代火箭的特点
现代火箭的特点是功 率巨大, 不仅可以在高空飞行 ,而且 可以飞出大气层。多 级火箭 可以作为星际航运的 运载工具。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单位:基本工具:刻度尺基本工具:停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主单位:米/秒(m/s)公式:tsv=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tsv=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长度的主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时间的主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运动的描述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参照物: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条件:发声体在振动(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较慢、气体最慢)声音的传播特点(1)需要介质(2)真空不能传播(4)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5)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音色又叫做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噪声噪声的来源和危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声音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检查身体、回声定位等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第三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单位:摄氏度(℃)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测量工具:温度计(4)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时再读数,且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2)使用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3)测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熔化需要吸热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事例:自然界中冰熔化成水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事例:自然界中水结成冰,冰川、冰雹的形成凝固需要放热晶体和非晶体常见晶体有海波、冰、萘、和各种金属熔化、凝固过程温度不变晶体同一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有蜡、松香、玻璃和沥青等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汽化蒸发过程要吸热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沸腾沸腾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腾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液化过程要放热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事例:雾、露、墙壁“出汗”、“白气”等现象都属于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温压缩体积升华过程要吸热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事例:北方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事例:冰花、雾凇、雪、霜等自然现象都属于凝华凝华过程要放热第四章 光现象光的色散 色散: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 事例:雨后彩虹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外线——作用:紫外线验钞机和紫外线消毒灯 看不见的光线光现象 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直线传播 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光的传播 事例: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直等 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 光的反射现象:光遇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规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类型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时,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平,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应用 改变光路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所成的像是虚像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线垂直射入时不发生折射事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变浅”、海市蜃楼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光心: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透镜的几个名称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焦点(F):与光主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透镜的种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心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用:近视镜凸透镜成像规律②2F是放大的实像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1)几个特殊点①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③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像距越大②当f<u<2f时,应用有: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为ν>2f(2)成像规律①当u>2f时,应用有: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f<ν<2f③当u<f时,应用有: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和眼镜眼睛的结构矫正:戴凹透镜近视眼起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距过长矫正:戴凸透镜远视眼起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的前后距过短眼镜的读数=f100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七章 力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 表示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做弹性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牛顿(N ) 力 力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测量单位:弹簧测力计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弹力 塑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关系式为G=mg ,其中g=9.8N/kg 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叫做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第八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的惯性 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惯性及惯性定律 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 二力平衡 意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减少摩擦力的最有效方法: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使接触面彼此脱离增大摩擦力的常用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第九章 压强压强 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用符号p 表示 减少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少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压强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02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基础知识手册
202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媛媛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推力F的大小以及桌子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A.在0~6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B.在第7s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C.在6~8s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12ND.当桌子受到摩擦力为10N的时候,桌子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A.由v-t图像可知,0~6s内,桌子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推力等于静摩擦力,故A错误;BCD.由v-t图像可知,6~8s内桌子做匀加速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8s后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和F-t图像可得f=F=10N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无关。
在6~8s内,桌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10N,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2月6日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获得冠军时的比赛情景。
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足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力的作用就停止运动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被脚踢出去,足球受到脚的力的同时,脚也受到足球的力,故A错误;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是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D.空中飞行的足球,如果在最高点时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否则如果不是最高点,则不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从车顶的A处有一个自行下落的小球,落在地板上的B处,则该车厢所处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匀速向左运动B.匀速向右运动C.向左进行减速运动D.向右进行减速运动答案:D球下落过程中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球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的速度与下落时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
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正下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此时塑料块下方刚好与水面接触,且距底面积为300cm2的容器底部5cm,现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块的密度为5g/cm3B.当加入1000cm3水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为5NC.当加入3000cm3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D.当加水至塑料块刚好漂浮时停止加水,然后将容器内的水以50cm3/s的速度向外排出,同时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以1cm/s的速度向上移动,则经过约2.86s之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回到5N2.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A.11nρ+B.1nnρ+C.21(1)nρ+D.22(1)nnρ+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高为10cm、横截面积为200cm2的柱形物块缓慢放入底面积为400cm2,质量为200g且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
当柱形物块直立静止时,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为0~30N,刻度盘上0~30N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30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16NB.向容器中加水,注入水的质量为7.2kg时,物块刚浸没C.物块刚浸没时,相对于如图状态,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为1200PaD.向容器中加水,当注入水的质量为5kg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4.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150Pa;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且木块没接触容器底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的密度为0.4g/cm3B.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4C.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5D.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200Pa5.下列的数据估计正确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kgB.本溪桓仁大雅河最深处的压强为7×105PaC.一位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D.一位成年人浸没水中时受到浮力约为600N200cm,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
初中物理各章思维导图
实验用汲度计
分类
寒胥表
L 体温计
测责: 溫度 计
9
使用方法
、区别 (体汲计冇檢口)
熔化
炫■化特点. /坡化图线
< 吸热
晶体 非晶体
凝固
凝同特点 凝固图线
L 放热
第四章《光现象》
龙路的寸这性琛
甩念
定癉
拽面反射
翻尸型*
特点
应用戶刪*
实利
規德
光现象
價念
光的三原色
物体_色X^®7
较科的溫合
思维导图
齡 ―久分类 条件: 同种均 匀介质
工作的戎f =J于) 碎~ 工士企卜说〜A企/当时, 尸<7>», 当时,
原理:/* U1 伏安法「治成 电流表、电/K表、視动变阳器
。笑即林牛与胡〜神丰;当1/=%心
测量:
电路图
利用电能•表和if时工具泪•!家用 也器功率的原
电源、小灯泡等
, =早
第十九章《电功率》思维导图
'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电压农的读数: <1)看淸置程》<2>忍濟分皮值
电池的 申联: 串联屯他两斕 的总电LE■等于各申.也的 电压之fli
•⑴串联: U^LT* 4-cr, _、.并联 电路中申.咏的规# 并联
f慨念,释体对电豫■的ffi■碑 ■作用
电姐的中-伩及换溥关系:!■ kfi - i(r 打,i Mn.= w*a 电阻4彭响闪窠: 蚌体的材科、长度、横截面积 、粗f 半汙体: 导电能力 介于导体和绝缘休之阑的物质
推叫器|
第二-一章《电功率》思维导图
传播路梭近似直线, 不能沿 地球表£传楼, 每珐大约5叫 Qi 3 立古建议一个錄波寸魅 站徴波通信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液体、物体、测量工具。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现象,如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来的原因。
2. 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定义,解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阐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说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方法:介绍浮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为F浮 = G排 = ρ液gV排。
5. 浮力的应用:讲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浮力实验,观察浮力现象,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章第一节浮力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方法:F浮 = G排= ρ液gV排。
4. 浮力的应用:船舶、救生圈等。
七、作业设计(1)物体A,体积为10cm³,液体密度为1.0×10³kg/m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压强》知识点9.1、压强:㈠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 但压力并不是重力㈡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4、公式: P=F/S5、单位:帕斯卡(pa) 1pa = 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9.2、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10m 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 ;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
(应用:高压锅)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练习题1.如图4所示,两手指同时压住铅笔两端,大拇指受到的压力为F 1 、压强为p 1,食指受到的压力为F 2、压强为p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1<F 2 B .F 1>F 2C .p 1<p 2D .p 1>p 2图 4 图 4图4 图4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B.4︰3C.4︰1D.1︰23、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A.12.8cm B.8cm C.20cm D.16cm5,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乙),两次放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甲、F乙、和P甲、P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P甲> P F甲> F乙B. P甲< P乙F甲< F乙C. P甲= P乙F甲= F乙D. P甲> P乙F甲< F乙6、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
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C )A B C D7、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木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8 Pa ,手指至少要用 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块8910、重庆市中考试题)甲、乙两个长方体,由不同材料制成.其底面积分别为S甲=40cm2,S乙=ρ甲∶ρ乙=3∶1.如图1—4—10所示,把甲放在30cm2,高度之比h甲∶h乙=3∶2,密度之比水平桌面上,乙放在甲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7000Pa.把乙取下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时,桌面对乙的支持力为多少牛?《第十章浮力》知识点10.1浮力(F浮)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10.2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称量法:F 浮=G 物-F 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 浮=G 物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ρ液gV 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练习题1.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2.一个物体在甲溶液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溶液中处于悬浮状态,且两溶液中液体的深度相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的关系是( )解:(1)物体在甲液体中悬浮,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在乙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 甲=F 乙; (2)∵在甲液体中漂浮,∴ρ甲>ρ物, ∵在乙液体中悬浮,∴ρ乙=ρ物, ∴ρ甲>ρ乙, ∵p=ρgh ,h 相同,∴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 故选B .3.把一根蜡烛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4克,若把蜡烛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解:(1)蜡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在酒精中下沉,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排开的酒精的体积就是蜡块的体积;所以蜡块体积V蜡=V排===5cm3;蜡块的质量m蜡=ρ蜡V蜡=0.9g/cm3×5cm3=4.5g.(2)由于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水中漂浮,因此浮力等于蜡的重力,则排开水的质量和蜡块的质量相等,即4.5g.故选C4.重为G的气球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掉出一个重为G1的小物体后气球又匀速上升,设浮力F和7.(2005•苏州)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B8.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 和5N ,判定物体在339.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 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因为塑料瓶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A 液体的密度小于甲、乙. 故选B 、D .11.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那么这露出的“一角”到底占冰山大小的多少呢?请你用物理知识通过计算和简要是文字具体说明. (ρ冰=0.9×103kg/m 3,ρ海水=1.03×103kg/m 3) 解:∵ρ冰<ρ水, ∴冰在水中要漂浮,F 浮=G 冰=ρ冰v 冰g 又∵F 浮=G 排=ρ液v 排g , ∴ρ冰v 冰g=ρ液v 排g∵V冰=V排+V露,∴V排=V冰﹣V露∴ρ冰v冰g=ρ液(V冰﹣V露)g∴===;∴=1﹣≈12.6%.答:露出的“一角”占冰山的12.6%.11.(2005•宿迁)打捞沉船时,常先将金属浮箱注满水,沉入水底,再用钢绳将其固定在沉船上,然后向浮箱中压入气体排出浮箱内的水,这样浮箱就可上浮把沉船拉起.某次打捞作业中,所用的浮箱边长为2m的正方体,自重2000N.当浮箱上表面沉到距水面20m处时(g取10N/kg),求:(1)浮箱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2)浮箱受到水的浮力;(3)当把浮箱内水全部排出,浮箱与沉船一起匀速上浮时,浮箱对沉船的拉力.解:(1)浮箱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20m=2×105Pa;(2)由题知,v排=v箱=(2m)3=8m3,浮箱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m3=8×104N;(3)∵浮箱与沉船一起匀速上浮,∴浮箱受到的浮力等于浮箱受到的重力加上沉船对浮箱的拉力,即:F浮=G+F,∴F=F浮﹣G=8×104N﹣2000N=7.8×104N;∴浮箱对沉船的拉力:F′=F=7.8×104N.答:(1)浮箱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2×105Pa;(2)浮箱受到水的浮力为8×104N;(3)浮箱对沉船的拉力为7.8×1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