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9篇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7页例1和“做一做”。
[目标预设]:1、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和上面2、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3、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实录]: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观看《盲人摸象》的动画后。
让学生说说听后你懂得了什么?生1:盲人摸了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象一把扇子。
生2:还有,有一个人摸到脚就说大象象根柱子。
生3:尾巴细细的,他就以为大象跟绳子一样。
[反思:学生并不能回答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提问应更直接,更简单:我们看物体要注意什么?]师总结:我们看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一个物体。
[反思:导入新课不够自然。
听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学生并没有说出我所预想的结果。
当时我还以为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或是我的引导不到位。
其实这个故事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认识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并没有直接联系,因为盲人本来就不能“看”物体,只能“摸”物体。
只能说:盲人摸到大象的部位不同,对大象的感受就不同;而我们看物体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而就这一点来说,二年级的学生又很难理解。
] [再设计:1、可以通过课件欣赏诗句导入。
(与语文的整合)宋代文豪苏东坡有一首描写庐山的七言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说明同一座庐山,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
2、从“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和上面”直接导入(简洁干练)。
]二、观察物体,直接新授1、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和上面(1)出示玩具熊,引导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说出你看到的是玩具熊的哪个面?让学生认识正面、左侧面、右侧面和上面.再由老师引导认识后面。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通用6篇)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通用6篇)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篇1吴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日常生活场景和一些简单的物体后进行教学的。
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会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如果仅仅是按照目标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
于是吴老师巧妙的设计,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一、创“疑”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吴老师出示了包装盒的一个面,让孩子猜猜看到的是什么,接着又出示包装盒的两个面,有的学生还是没有猜出到底是什么,在学生的兴趣提得很高的时候,出示三个面(答案揭晓)。
这样的设计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学生置于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布“动”境,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发挥主体作用自学-交流-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吴老师的课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新授课伊始吴老师明确的提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指向性的自学,有效的提高了自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习新知,新课程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吴老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课桌上的长方体,并通过动态方式呈现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从而跟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
“观察物体”教学实录及评析
“观察物体”教学实录及评析作者:刘桂霞王召荣来源:《新课程·上旬》2015年第06期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的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一个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从正面、侧面、上面看都是正方形。
评析:通过课前交流,利用教师的照片,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再说一说小组观察物体的方法,为新授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对观察一个正方体的复习,既能为新授提供知识铺垫,又能显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观察得很好,两个正方体呢?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看到什么形状?先独立思考,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在学习单上,再小组学习。
(小组交流,集体展示)三、反馈质疑,精讲点拨师:谁还有不同意见呢?师:你们认为从上面看,会看到哪种形状?为什么?错在哪里?生:第一个同学观察的是对的,第二个同学从物体右面的上方俯视。
师:(追问)观察物体的上面应该站在哪里俯视?生:我觉得应该站在物体的正面俯视。
师:真好。
我们观察物体的上面时,特别要注意什么?生:(齐)从物体的正面俯视。
师:说得好,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观察物体的基础。
给你三个相同的正方体10秒钟时间,由4号同学像这样摆好,速度最快的加1分。
如图。
评析:新授活动从易到难,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质疑对观察方法的总结概括成为学生的自我生成。
小组合作学习安排运用学习单的方式使要求明确,具体落实。
不但强化正面的观察技能要求,而且集体讨论对错误观察的纠正,进一步突出基本技能的培养。
四、巩固内化,应用拓展出示课件:三块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从正面看到的如下图,有几种不同摆法?师:一组物体难不倒你,如果几组物体同时观察,你还敢挑战吗?1.从哪个位置看,这三个图形的形状是相同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2.从哪个位置看,这三个图形的形状是不相同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3.课件:你能数出这个物体由几个正方体组成?有窍门吗?评析:巩固练习阶段,教学突出重点,不断拓展,高潮迭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材分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
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此外,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也将作为一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二、教材处理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我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安排了其他观察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媒介的使用本节课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并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
为此,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玩具、等。
四、教学流程预案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生动有趣的情境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导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它们观察的是同一图形,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借机引出课题。
(二)、观察交流,探索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观察物体》教案与评析
《观察物体》教案与评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和解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 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描述。
3. 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能够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
2. 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 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如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物观察,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原则。
5. 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评析:本教案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有利于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原则。
采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组织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总体来说,本教案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评价学生对物体之间位置关系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总结观察物体方法和描述位置关系原则的书面材料,以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观察物体》课堂教学纪实与评析
《观察物体》课堂教学纪实与评析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个窗口。
一、情境导入:1、看动画: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知道大家喜欢,今天老师就特意带来了一个,下面就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动画片)。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争论呢?生1:因为他们只摸到一个部位,应该全部摸一摸。
生2:他们摸得不全面。
师:看来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教师板书:观察物体){评析:以动画片的形式轻而易举的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物体时要全面,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感性经验。
使数学课更加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学生更加喜爱数学。
}2、猜物体:师:其实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就是一种数学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观察。
(出示课件)师:这是从某个物体的上面拍到的照片,现在你能猜出是什么吗?生乱猜师:好,再来看看它的侧面。
生:讲桌/木桶/垃圾桶师:为它揭开神秘的面纱(出示正面图),是什么?生齐声回答:垃圾桶。
师:回答正确。
师:下面观察的是两个物体,先来看看它的上面是这种形状的。
生:长方体生:不好猜,有点难。
师:再来看看它的侧面是这个样子的。
生:橱子和洗衣机生:冰箱和洗衣机……师: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出示正面图),是什么?生:冰箱和冰柜。
师:恭喜你答对了。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到确实要全面观察才能很容易的猜出物体}。
二、合作探究:1、两箱货物:(1)、看一看师:大家看,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面越多对事物的了解就越全面,其实像这种情况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情境图)师:王师傅和李师傅是仓库管理员,看他们在干什么?生:搬运货物。
师:对了,瞧,李师傅正推着一车货物走过来,小红看见了说:“车上只有一箱货物。
运用操作表征 促进观察娴熟——“观察物体”教学实录与评析
生上黑板摆出图形 , 如图 3 。
落 实。不但强化 正面的观察技 能要 求, 而 面 、 侧 面 和上面 进行 观察 , 在 学 习单上 画 且集体讨 论对错误 观察的纠 正 , 进 一步 突 出不 同角度观察到 图形 的样 子。 出了基本观察技能 的培养 。 4 . 先拼摆后观察。 ( 1 ) 引导 多种 拼摆 。 师: 同桌核对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
师: 这样 的正方体组合 如果从侧 面和 个小正方体 , 摆一 个你喜欢 的物体。 师: 谁来说说 你是 怎样 摆的? 生 : 我是把三个正方体竖着摆 的。
师: 竖着排成一列是 这样 ( 如图5 )
吗 ? 还 有 呢?
察要求 ) 谁来读一读合 作要求 。
生: 合作 观察要求 :
厂 — 口 广 1
l l 『
图3
师巡视并选取学生作 品。 口口 嘶 5 . 根据三视图猜物体 。 师: ( 出示学 生 的作 品 ) 请 看屏 幕 , 你
怎 么 摆三 个 正 方体 的 ?请 你摆 一 摆 , 摆
好起 立。
师: 从正 面看到这样 的图形 , 对吗?
师: 先想一想 , 再摆一摆来验证 。 师: 有 几种 摆法?
生。 : 2 种。
观 察 方法 的 总结概括 成 为 学生的 自我 生
相邻 的两 个 面要 完 全 成 。安排 闭眼想 象再 摆 出想象 的形状 很 我们 在摆 物 体 时 ,
有创 意 , 意在 突 出观 察表 象的形 成 , 发 挥 重合 。
生: 对o
师: 同样大 的正方体 只能这样摆 出物
3 . , J 、 组合作观察侧 面和上面。
上面看 , 看到 的图形形 状是怎样 的呢?下 面进 行小 组合 作观 察 , ( 课件 出示合作 观
“观察物体”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
同桌 交 流 , 再请 三 个学 生分 别汇 报 。
假如你是小明 , 你看到 了恐 龙的什么?
假如你是小红 , 你看到 了恐龙的什么?
1 . 四人示范观察脑 袋 , 感知正 面 、 侧面 在 “ 模特 ” 的哪 面 , 看 到 了什 么 ? 观察 完
师: 和你的 同桌任选一个 说一 说。一
人说 一人听 , 再交换 。
小 学 数 学 教 育 2 0 1 4 . 1 0 i 团
师: 依 次说 说 你站 在他 的 哪个位 置 ,
看到 丫他的什么 ?
他的 ( ) 。
( 3 ) 小结 。
师: 通过我们 的亲 自体验 证实 了之 前
面、 后面 去观 察。站在不 同位置观察 同 一
不同 )
课 件提 示 : 我 在他 的 ( ) 面, 看 到 了 你 们的结论: 观察人 或物体一般从正面 、 侧
教 学重 点 : 正 确 的描 述 和 辨 认 从 正
【 评析 】 创 造 性 使 用 教材 , 通过 观 察
“ 人 的脑 袋” 直观 、 形 象地 认 知 正 面 、 侧 面
和后 面三个不 同位置 。 体 会 从 不 同 的 位 置
面、 侧面、 后 面观察 到的简单 物体的形状 。 教 学难点 : 体会 从不 同位 置观察物 体
( 板 书: 不同位置 )
教 学准备 : 课件 、 6 个玩具小熊 、 1 个茶 的就偏偏不一样 了呢? 壶、 每人 一张 B 5 纸 和一枝 彩 笔 、 学生 8 人
一
组 嘲桌而坐。
教学过程 :
一
的、 最 少的资源达到 了较佳 的教 学效 果。
三、 动手操作 。 巩 固 新 知 1 . 练 习例 1 的恐 龙 图 , 练 习看 图想象 和 口头 描 述 。
观察物体实录与反思
《观察物体》实录与反思(总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观察物体》实录与反思有关《观察物体》实录与反思范文教学实录:一、猜:回忆观察方法1、(出示用布盖住的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积木)谁能猜出这个立体图形是用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2、你们能猜出老师搭出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形状的吗?老师提示一下,然后请你们根据提示,搭成一个与老师一样的图形。
3、(出示)这是老师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现在请大家搭出一个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也是这样的立体图形。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搭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在方格纸上把它画出来。
从侧面看到的又是什么形状/也把它画出来。
4、谁能说说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时,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在观察物体时应注意些什么呢?二、看:辨认三面形状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几个物体,你能说出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先在纸上把你的.答案写下来,如果有困难,可以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摆一摆,也可以与同桌商量。
2、谁来说说这些立体图形是用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吗?3、完成一组选择题(略)。
4、看这组立体图形从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三、摆:根据要求操作1、(出示例题图)谁能很快说出这个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你能描述一下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吗(师出示)2、如果老师请你们在这个立体图形中再摆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但要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们有办法吗?3、教师要求:一边摆,一边想,摆的时候有没有技巧?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4、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来验证。
四、强化训练,深化理解知识(略)反思:“观察物体”学生在三年级已有所接触,他们先后学习了由2个、3个或4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上视图,并初步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会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
课开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来自己搭一个图形,再从上面、侧面观察,将看到的形状画出来,并通过“观察物体时应注意些什么”的问答,既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又唤醒了学生的创新联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通用2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通用2篇)“观察物体”与评析篇1指导: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车文胜执教: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刘正荣点评:安徽省芜湖市马塘区教育局教研室李宗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自己制作的、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
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1.从实际切入。
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生1:我最喜欢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2:我最喜欢侧面的,站在她的旁边,拍的是她的正面。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出示课题)[设计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照活动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构建新知。
《观察物体》教学实录
《观察物体》教学实录◆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观察物体》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观察物体》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明确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或照片: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图片和生活照片,教室的前后照片,荣壶四个角度的照片。
2.准备实物:玩具布狗、茶壶等。
3.教师准备:将桌子分组拼成方形,每个方形组桌四周各安排一个座位,组组的桌子上先摆好茶壶,再摆上纸盒、玩具布狗。
4.学生准备:课前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并选举一人做组长。
鼓励有数码照相机的带数码相机。
设计理念:直观与操作在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实物、模型、图形及学生熟悉的图象等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来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很简单,就是请你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
准备好了吗?请起立,向左转,挥挥你的右手。
向右转,请坐下。
请用左手摸摸你的左耳;请你指着邹老师的左手;请你指着邹老师的右手;(请一学生)请你到我的右边,看看我的左半边胸;再请握握我的左手(你好!);谁还想和我做朋友?(另请一生)请你站到我的左边,握握我的右手。
好玩吗?课后两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玩一玩![分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这样的一个课前游戏作为引入,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一、出示照片,教学例11.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2.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
出示教室的前后两张照片,让大家观察。
3.首先:哪一张是教室前面的照片?哪一张是教室后面的照片?4.其次:哪一线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提示:想一想,如果你是摄影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拍到的是哪里啊?[案例分析:从我们熟悉的教室照片入手,让学生体验一种亲近的感觉,使学生容易接受。
《观察物体》课堂教学纪实与评析
《观察物体》课堂教学纪实与评析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个窗口。
一、情境导入:1、看动画: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知道大家喜欢,今天老师就特意带来了一个,下面就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动画片)。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争论呢?生1:因为他们只摸到一个部位,应该全部摸一摸。
生2:他们摸得不全面。
师:看来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教师板书:观察物体){评析:以动画片的形式轻而易举的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物体时要全面,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感性经验。
使数学课更加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学生更加喜爱数学。
}2、猜物体:师:其实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就是一种数学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观察。
(出示课件)师:这是从某个物体的上面拍到的照片,现在你能猜出是什么吗?生乱猜师:好,再来看看它的侧面。
生:讲桌/木桶/垃圾桶师:为它揭开神秘的面纱(出示正面图),是什么?生齐声回答:垃圾桶。
师:回答正确。
师:下面观察的是两个物体,先来看看它的上面是这种形状的。
生:长方体生:不好猜,有点难。
师:再来看看它的侧面是这个样子的。
生:橱子和洗衣机生:冰箱和洗衣机……师: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出示正面图),是什么?生:冰箱和冰柜。
师:恭喜你答对了。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到确实要全面观察才能很容易的猜出物体}。
二、合作探究:1、两箱货物:(1)、看一看师:大家看,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面越多对事物的了解就越全面,其实像这种情况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情境图)师:王师傅和李师傅是仓库管理员,看他们在干什么?生:搬运货物。
师:对了,瞧,李师傅正推着一车货物走过来,小红看见了说:“车上只有一箱货物。
《观察物体》案例与反思(精选9篇)
《观察物体》案例与反思(精选9篇)《观察物体》案例与反思篇1案例:小学数学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复习学过的观察物体的知识1、出示,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再拿出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从不同角度观察,你会发现什么?生:从上下左右前后观察小汽车,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小汽车,看到的形状都是不同的,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用一句话进行总结,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状。
生举出生活中发现的类似现象。
二、引导学生搭建立体图形1、拿出准备好的立体图形,并讲解本课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要用这些正方体搭建不同的立体图形。
学生拿出正方体积木,积极动手进行搭建。
2 、给学生示范书中的搭建过程,边操作边讲解。
认真观察老师的搭建过程,发现问题可及时提问。
3 、同学们明白了吗?现在大家来分组做练习,一名同学说要求,另一名同学搭建。
学生认真配合,听清要求的内容,争取搭建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4 、对搭建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搭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学生多多进行练习,搭出几种不同的立体图形,做到搭得又快又准确。
三、引导学生观察搭建好的立体图形1 、引导学生观察刚感刚刚搭建好的立体图形,(生认真观察搭建好的图形)师提问:应该怎样观察呢?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正面上面等。
2 、学生在组内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仔细的观察,可以互相说说观察到的不同形状。
3 、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鼓励个性化语言。
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能够按要求搭建立体图形;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会用上下左右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通过搭建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能够按要求搭建立体图形;通过搭建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P38例1教学目的:1、培育先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剖析事物的才干,培育先生构建复杂的空间想象力。
2、使先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3、能识别物体的正面、正面、和下面。
4、学会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外形。
教学重点:能结合详细事物识别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外形。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一、教学流程师:看看它是谁?(课件展现从储钱罐、电视机的下面、前面、正面看到的不同外形的图片。
)生1、2……:储钱罐的下面、电视机的正面……师:对,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外形各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版书课题:观察物体) 师:请同窗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课桌上预备好的小药箱,留意:人动箱不动,你看到了小药箱的那些面呢!生:正面、正面、下面……师:刚才同窗们观察到的外形角度一样吗?看到的外形一样吗?这些不同的外形之间有什么联络呢?下面让我们再细心观察小药箱吧!师:一次观察一个面,并在每个面上用一个字注明。
如:看到下面就标个〝上〞字。
生1、2、3……:汇报(下面、下面、左面……)师:不错!刚才同窗们在观察的时分教员也观察了小药箱的每个面,猜猜教员是从那个方向看到的?课件出示。
完成P38填一填。
(识别从正面、左面、下面观察到的复杂物体的外形。
)师:(依据课件图片停止面的相对性教学):当你看到写有〝小药箱〞三个字的正面时会想到( )生:(反面、前面、反面)师:看到下面会想到( )生:(底面、下面)师:看到左面会想到( )生:(左面)师:在刚才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些什么?生:我发现每两个相邻面共一条边(一条棱)。
有这样的棱8条,这样的相邻面8组……。
师:你能一次观察三个面吗?生:边观察边说〝能〞师: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观察方法,一次看到了三个面,你发现了什么?生1、2、3……:我一次看到的三个面的位置关系是相邻的。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实录及评析(精品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7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能依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它是物体的哪一面。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15只大象道具、15摞数学书。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盲人描述的对不对呢?(观看盲人摸象的视频)师:刚才盲人们都在说同一头大象,为什么他们描述大象却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摸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
)师:对。
我们以后不能根据物体的一部分,就说它是什么,而要全面观察后才下结论。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评析: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梁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盲人摸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不能根据物体的一部分,就说它是什么,而要全面观察后才下结论.”】二、新课学习:1、引入例1(拿出一只玩具大象)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生:大象。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大象吧。
现在请小组长把玩具大象拿出来放在桌面,头面向左边。
(老师先检查各组摆放情况)师:好。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大象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从正面、侧面、背面拍摄的动物照片。
)师问:你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个面?你是坐在大象的哪个位置看到的?生:我坐在大象的后面,看到了大象的后面。
师:“后面”在数学语言上也说是“背面”。
师:你看到大象的背面有什么?生:细细的尾巴、粗粗的腿。
师:你看到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初步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大屏播放《盲人摸象》的动画故事。
2、为什么这几个盲人回答的不同呢?师:生活中,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能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也就是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本位观察师:今天老师给每组都请来了一位好朋友。
师:这个好朋友就是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
你坐在物体的哪一面?坐在你的位置上,你观察到了物体的哪些特征?学生独立观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行间巡视。
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汇报。
师:不过老师有点儿纳闷了,为什么每组的同学观察的是同样的物体,可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板书: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2.换位观察师:前面大家不仅观察得十分认真,而且还特别用心听别人的回答,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想不想观察一下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交流观察方法:小组内交换观察位置;把观察的物体在小组内转圈。
师:我觉得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最后我们找到了两种观察方法。
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合适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次观察物体。
师:大家再次观察后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一样)师: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大家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观察方法。
《观察物体》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观察物体》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一、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感知全面观察的必要性。
师出示第一张图片(课件),如下图: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学生猜各种物体。
接着出示第二张:学生有的说是灯炮,有的说其它。
再出示第三张图片,师问:现在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吗?学生异中同声说:灯炮。
师:为什么刚才猜不出来,现在能说得出来呢?生:刚才我们只看到一部分,所以猜不出来,现在我们看到了全部,就知道是什么物体了。
小结:在生活中,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我们要学会仔细、全面的观察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揭题。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猜一猜的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观察实践,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1、具体实物的观察(1)观察、体验师:每小组一只小猪储蓄罐,仔细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这只小猪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学生1: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前面,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两条腿和一张嘴巴。
学生2: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后面,有两条腿、一条尾巴和两只耳朵。
学生3: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左面,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学生4: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右面,也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把你们看到的小猪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画从正面、右侧面、左侧面、背面的小猪图片,画完后组内交流欣赏,看看不同角度的小猪的形状。
有以下几种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画得也很好。
现在请你们根据这几幅图画商量一下,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讨论片刻后交流。
生1: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画出的形状会不一样呢?生2:因为我们观察得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师:对,我们观察物体时所处得位置不同,也就是观察得角度不同,那么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进一步体验:每组学生围绕小猪一周,在正面、后面、侧面等各个位置停一下,体验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 教学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实录一、引言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观察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本次教学实录将围绕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观察物体》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设计1.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逐渐认识不同物体的特点和用途,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活动过程① 活动一:观察物体的外形和颜色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几种不同的物体,如苹果、橘子、铅笔、书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和颜色,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次提及“观察物体”。
② 活动二:观察物体的材质和用途教师让学生用手摸摸这些物体,观察它们的材质是什么,然后问学生这些物体有什么用途,如何使用。
同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次提及“观察物体”。
③ 活动三:观察物体的特点和相似之处教师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观察物体的活动,学生应该对观察物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对不同物体的认识和认知能力。
教学实录结束后,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总结他们的回答,来评价这次教学的效果。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观察是科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次提及“观察物体”,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入思考、观察和总结,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总结《观察物体》教学实录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科学教学活动,它帮助学生提高了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对不同物体的认识和认知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观察物体》教学实录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教学实录与评析
贵州省龙里县董下小学王丹
邮编:551200
教学内容:
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的: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准备:4个小正方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每天在上课的时候与老师问好时,看到了老师的什么?
生:我看到老师的头发、耳朵、鼻子。
生:我看到老师的眼睛、嘴巴、耳朵、手。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好吗?
4名学生上台,按老师的要求站立。
(一名学生站正中,另三名学生分别站在该生的前面、后面、及左侧)让三名学生分别说说看到中间这名学生的哪一部分?
师讲解并板书:正面、侧面、后面
[分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从师生日常接触入手,同时以游戏作为课题引入,使学生感觉吸引、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
二、观察实物、传授新知
教学例4
师:同学们,请打开书38页,让我们来认识课本中的几位小朋友。
师生共同观察:小红坐在丽丽的哪面?(前面)小明坐在丽丽的哪面?(后面)小军坐在丽丽的哪一面?(侧面)小红坐在丽丽的前面,她的画的应该是哪一张图?小明呢,小军呢?
同桌相互检查是否有正确连线。
[分析:教师让同桌相互检查连线是否正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意识,但学生积极性不够,如能让几名学生仿照书上那样坐,亲身体验、观察,便于准确连线]。
(二)拓展延伸
1、小组活动,以桌为单位,按老师的要求做:“请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中间,把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下面,把铅笔放在文具盒的右面。
”
让同桌的两名学生分别说说看到文具盒的哪面?是否看到铅笔?
2、师出示小方块(三个叠放,一个并排放)让学生集体观察,并指3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形状试着画出来。
③
3、师小结:对于同一个物体,站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形状就不一样。
[分析:教师采用学生文具盒、小方块的摆放作为素材,通过2个层面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和换位观察,体验到观察
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实物的观察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初步推进的认知规律。
]
(三)教学例5
让学生观察例5的茶壶,想想如果把茶壶放在地上,看到的将是茶壶哪部分?如果放在高处,你又看到了什么?
师指导连线。
[分析:此部分的教学过于抽象,部分学生难于认知,如能结合实物,让学生再次进行本位与换位观察,使学生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物体的本身不同。
]
师小结:因为他们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三、游戏
让一名学生上台背对黑板,根据下面的学生描述某一同学的外部特征,猜猜同学描述的是谁?
[分析:让学生从疲劳的学习过程中转换到游戏,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该教师能先给学生指定一个特征较为显著的同学,让其余的同学进行描述,效果会更好一些。
]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总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
该教师的这堂课,体现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由日常师生接触入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同时,让学生经历观察——想像——推理——验证的过程,给学生较大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到数学探究的合作学习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