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效绩效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学术声誉等方面的水平,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具备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备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科学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既要考虑高校的定量数据,如学生人数、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数量等,也要考虑高校的定性数据,如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学术影响力等。

科学的评价标准包括能够反映高校绩效水平的各个方面的指标,如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具备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涵盖高校各个方面的工作。

高校作为综合性的教育机构,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全面地反映高校的各项工作水平。

在教学方面,可以考核高校的教学质量、教师授课水平、教学成果等;在科研方面,可以考核高校的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学术论文被引用次数等;在社会服务方面,可以考核高校的社会服务项目数量和质量、社会声誉等。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具备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一定的操作性,使得高校能够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对自身的评价和改进。

可操作性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标的具体化和量化,即对每个指标进行具体的定义和量化要求,使得高校能够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评价;二是指标的可比性,即指标之间能够进行比较和排序,便于高校进行自身水平的评价和与其他高校的比较。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具备适用性。

适用性是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高校。

高校有着不同的办学定位、特色和发展目标,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对于重点大学来说,可以着重考核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可以着重考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近年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首先,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评价标准。

这是建立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评价标准应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收获的量化指标等。

这些标准需要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来界定,分为基础设施保障、课程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

同时,评价标准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即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实证研究来进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评价。

其次,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应包括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两个环节。

定期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来完成。

自我评估应该由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部门或团队来进行,通过搜集教师评价、学生反馈、教学资源利用情况等数据来评估教学质量。

外部评估可以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或专家组成的评估团队来完成,通过专业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对高校进行评估。

持续改进是评价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需要将评估结果用于改进教学的决策和实施,建立起一套高效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

最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效率,便于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教学质量数据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课堂评价情况等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评价分析和决策制定。

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评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通过学生反馈和评价来及时进行教学改进。

总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试论完善高校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试论完善高校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评 价 方 法 和 指 标 以 及 工 作 程 序 做 了 阐
1 9 9 8 年 以来 ,我 国 以部 门预 算为 核 心 的支 出改 革 开始 探 索并 完善 公共 财 政 支 出体 系 。党 中央和 国 务院 高度 重 视 预 算绩 效 管 理 工 作 。2 0 0 3 年1 0 月 .十六 届三 中全 会 发布 的 《 关 于完
T H E O R Y R E S E A R C H E娶圈
近 年 来 ,高 校 教 育 经 费 增 长 迅 速 ,但 经 费投 入 的方 向和 支 出效益 并
善 社会 主 义市 场 若 干 问 题 的 决定 》 明
确 提 出 建 立 预 算 绩 效 评价 体 系 。
财 政 部 为 进 一 步 深 化 财 政 支 出 改革 . 提 高 教 科 文 事 业 专 项 资金 的使 用效 益 和管理水平制订了 《 中央 级 教 科 文 部 门 项 目绩 效 考 评 管 理 试 行 办 法 》 。 2 0 0 5 年 财 政 部 出 台 了 《中央 部 门预 算 支 出绩 效 考 评 管理 办 法 》 .试 行预 算 支 出的 绩效 考 评 。财 政 部 《 2 0 0 9 年 工 作 要 点 》 第 二 十五 项 重 点 工 作 严 格
二 、高校 执行 预 算绩 效体 系 的
微观环境
( 一 ) 近 年 来 ,各 地 市 财 政 认 真 贯
如 果 缺 乏 监 督 ,容 易 发 生 挪 用 企 业 销 刀 俎 ,我 为鱼 肉 的处 境 。 售款 .甚至 卷款 逃跑 的事情 。 3 现金 管 理 欠缺 .现 金 收据 缺 乏 管控
行 存 款 管 理 的 有 关 规 定 . 不 得 由 一 人 取 私 利 。中 小 企 业 主须 加 强反 舞 弊 的 立 专 门 的 内 审 机 构 . 即 使 设 立 了 ,

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引言高校绩效考核是对高等教育机构及其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方式。

而一个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高校的管理和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二、构建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必要性1. 提高高校绩效管理的科学性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使绩效管理更加科学、客观和规范。

通过设定合理的指标和标准,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高校的绩效,避免主观评价和随意性,为高校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规划提供支持。

2. 促进高校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以发现和利用高校内部资源的潜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可以通过指标体系的公开透明,引导社会各界对高校提供资源的有针对性支持,实现资源的合理共享和合作。

3. 推动高校内部改革与创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推动高校内部改革与创新。

合理的指标和标准可以激励高校各部门和个人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促进高校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4. 提升高校在国内外的竞争力高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也是高校在国内外竞争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增强高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高校在国内外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构建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1. 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反映高校的核心价值和办学特色。

(2)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包括高校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绩效评估内容,涵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

(3)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以客观的数据为依据,避免主观评价和随意性。

(4)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及时调整和更新,适应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 方法(1)理论研究和借鉴经验:通过深入研究绩效考核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其他高校的经验,构建出适合本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绩效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本文通过对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以帮助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和策略。

一、引言二、高校绩效评价的重要性高校绩效评价是对高校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可以帮助高校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指导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制定,更可以对高校的管理和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调整。

高校绩效评价也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一)明确评价目的和定位在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和定位。

评价目的和定位的明确是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到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

一般来说,高校绩效评价的目的包括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价,促进高校的提高和发展。

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确定评价的重点和侧重点,明确评价的定位和功能,从而确定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设置。

(二)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是指标体系构建的核心。

合适的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反映高校的发展状况和绩效水平,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一般来说,高校绩效评价指标可涵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在选择指标时,需要考虑指标的全面性、代表性和权衡性,避免指标之间的冗余和重复,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确定指标权重在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指标的权重决定了不同指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确定指标权重需要考虑到指标的重要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因素,采用合适的权重确定方法进行权重分配。

(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基础上,需要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到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确保指标的互补和协同,形成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01
03
明确评价目的和对 象
首先需要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和 对象,如综合绩效评价、学科绩 效评价等。
02
确定评价内容和指 标
根据评价目的和对象,选择评价内 容和指标,并细化每个指标的定义 和计算方法。
数据采集和处理
根据确定的指标,收集相关数据 并进行处理,如数据标准化、权 重计算等。
高校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
高校绩效评价是对高校各项工作和活动进 行的效果和效率评价,旨在全面客观地反 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改进高 校管理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VS
特点
高校绩效评价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动态 性的特点。它涉及高校教育、科研、社会 服务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同时,由于高校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动态 性的特点,绩效评价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 完善,以适应不同时期和不同需求的情况 。
3
国家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绩效评价 实践的迫切需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证研究、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创新点
构建较为全面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不足
未考虑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差异性,对指标权重的确立还需进一步探讨
评价方法
采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从教育投入、科 研投入、社会服务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
包括教师队伍、科研项目、毕业生就业率、校企合作等 15个一级指标和45个二级指标。
评价结果
经过评价,高校C的总得分为90分,其中教育投入、科研 投入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但经济效益存在 一定短板。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绩效评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其绩效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存在诸多问题,如指标选择不合理、权重设置不科学、数据采集不准确等,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不足。

对于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1. 高校绩效评价的重要性高校绩效评价是对高校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是高校自身发展和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自我检视和改进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

指标选择不合理,以往多以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为主,忽视了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等其他方面的绩效评价。

权重设置不科学,往往更多地考虑了学术成果和科研投入,而忽视了教学情况和学科建设等指标的重要性。

数据采集不准确,一些高校的数据往往受到人为干扰和篡改,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1. 合理选取绩效评价指标在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高校的多元化功能,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绩效表现。

基于此,可以选择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指标,并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2. 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在确定指标的权重时,应该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和高校的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权衡。

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高校的绩效评价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不能忽视了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等其他方面的评价。

应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权重比例。

3. 提高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了提高高校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信力,必须加强对数据的采集和核实工作。

可以采用客观的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避免数据的人为篡改和干扰。

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数据平台,便于数据的共享和监督,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改进研究论文(共5篇)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改进研究论文(共5篇)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改进研究论文(共5篇)第一篇: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改进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体系改进【论文摘要】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高校均建立了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国内诸多学者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显现出一些不合理性。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实施阶段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改进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教师的个体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导向作用。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出学校对教师工作表现和产出的评价,是关系到教师这一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具体而言,教师绩效评价即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将教师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与岗位职责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岗位要求的结论,进而指导教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获得自身的长远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所开展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如何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所进行的分析,而缺乏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整体设计的相关研究,这其中不仅包括了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选择、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的确定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评价方法的选择等多方面问题,还包括评价结果的应用等反馈机制的建立,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了教师绩效评价过程的规范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因此,通过研究绩效评价的各个方面来设计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指导高校开展教师绩效评价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分析目前,针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大多是从评价体系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如开展对教师绩效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具体包括:(一)评价目的研究一般来说,教师绩效评价的目的有两个: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通过对该主题的阐述和分析,提供对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了解。

文章首先对背景进行介绍,说明了此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研究目的。

接着,通过概述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构建策略,探讨影响因素,并阐述实证研究方法和进行案例分析。

总结构建策略,展望研究成果,并提出启示与建议,以期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绩效评价、高校管理、绩效指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大学教育、教育评估、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构建策略、影响因素、成果展望、启示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绩效评价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这一体系不仅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还可以为高校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我国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多样性较大,存在着标准不统一、评价指标不完善等问题。

有必要对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分析影响其构建的因素,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进行具体论证。

通过对不同高校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可行的指导建议,促进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规范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高校的内部运行效率。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为高校领导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提升高校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策略,以期为高校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高校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在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策略。

注重指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构建,确保指标的科学性。

要充分考虑高校的多个方面,如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确保指标的全面性。

不同层次的指标应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注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指标的可操作性意味着该指标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实现,可以对指标进行有效的干预。

指标的可衡量性意味着该指标可以被量化、计量,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衡量和比较。

在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重选择那些可以操作和衡量的指标,以保证指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强调指标的动态性和可持续性。

高校绩效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测和评估。

指标的动态性和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变化性,能够反映高校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指标应能够持续地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保证高校绩效评价的时效性。

关注指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高校绩效评价是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和发展的重要工作,需要具备客观、公正的特点。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注重选择那些客观、公开、可核查的指标,避免主观和歧视性的指标。

评价过程应公开透明,结果应有据可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注重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动态性、可持续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这些策略的落实将有助于提高高校绩效评价的效果,促进高校的持续发展。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完善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完善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完善学术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是承载着学术使命及学生教育的重要人才,而教师绩效考核则是对教师业绩的衡量和认可。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优良建立,有助于促进教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但就目前而言,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尚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探索和完善。

一、现有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1.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全面针对现有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常采用的指标主要包括科研、教学及管理三方面。

但这些指标本身却存在赋值无数的问题,比如科研指标中考虑到论文、课题数量,却较少考虑专利及技术成果转化的数量;教学指标较少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管理指标衡量标准不够明确及标准差异,以致绩效考核的结果存在误差。

2.关注重心不当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过于关注科研方面的成果,尤其是发表国际知名期刊上的论文更是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重中之重。

这样的考核方式,容易忽视教学方面的作用,仅单一衡量教师绩效,特别是对于基础学科的教师,其主要的工作成果并不是论文的数量,而是学生成绩、口碑及继续攻读研究生的人数等。

3.评价结果过于单一现有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普遍采用评价等级制分类,较少考虑到个人与团队的合作因素及创新性。

这样的考核往往较为单一、片面,无法反映广大教师的各方面职业绩效,对教育教学的改进作用则十分有限。

二、探索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新方向1.多元模式的指标体系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应该是一个多元结构的指标体系,不仅考虑到科研成果、教学效果及管理能力,还要包括社会贡献、学术咨询等方面。

此外,应该为不同学科教师、不同职位教师设置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指标,让考核更贴近教师的实际情况。

2.重点转移到教学和社会贡献方面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成果的产生及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口碑、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科积累、学生创新能力等因素。

此外,社会贡献也应该成为重要指标,包括教师的社会技术服务、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贡献。

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旨在有效衡量高校的绩效,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将从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建设过程中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绩效评价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的发展。

通过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可以针对高校的短板和不足进行有效的反馈与改进,推动高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其次,绩效评价是高校的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建立起高校的内部激励机制和责任制,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最后,绩效评价体系是高校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

高校作为公共机构,应当接受社会的监督与评价,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增强高校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提高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在建设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时,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及给予不同指标的不同权重是非常重要的。

评价指标应该全面反映高校的绩效表现,既包括教学方面的评价指标,也包括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其中,教学方面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师生比等;科研方面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科研成果产出、科研项目申报与获得等;社会服务方面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社会服务项目数量和影响力等。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根据高校的定位和特点,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赋予不同指标不同的权重,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权重的确定。

通过对各个指标之间关联度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指标的相对权重。

权重的确定应该兼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方向,尽可能准确地反映高校绩效表现的重要程度。

三、建设过程中的挑战在建设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随着高校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科学地评价高校的绩效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内外现状、指标体系构建框架和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推进,高校绩效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校绩效评价是指对高校进行全面评估,以衡量高校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绩效表现。

科学的高校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持续改善。

二、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内外现状高校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管理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

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高校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美国的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了“绩效金字塔模型”;我国的北京大学郭国平教授提出了“绩效评估模型”。

三、指标体系构建框架根据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现状,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指标:教学质量指标、科研水平指标和社会服务指标。

教学质量指标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标;科研水平指标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指标;社会服务指标包括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指标。

每个方面的指标又包括若干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四、指标体系构建策略在实际的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

要充分调研了解高校的特点和要求,了解高校的实际情况,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

要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即确定不同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

要建立优秀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关联方法,即如何将各个具体指标综合起来进行绩效评价,可以采用加权求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对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需要明确高校的绩效评价目标。

高校绩效评价的目标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高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声誉。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从这些方面出发,明确要评价的内容和目标。

要充分考虑高校的特点和定位。

不同高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高校的特点和定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研究型大学应该注重科研水平的评价,而应用型大学则应该注重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的评价。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要求指标能够客观反映高校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

全面性要求指标能够涵盖高校绩效评价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

可操作性要求指标能够被高校方便地收集和计算,不会给高校带来过大的负担。

第四,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高校绩效评价不仅要评价高校的实际成果,还要评价高校的过程和方法。

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高校的绩效情况,为高校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要进行不断的评估和改进。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评估和改进。

高校可以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指标体系,使其更加适应高校的发展和管理需求。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高校的特点和目标,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高校的全面评价和有效管理。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演算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在具体的高校预算绩效评级过程当中,主要将绩效评价作为核心所在,对高校预算以及资金使用效果展开全面考核评价,通过预算绩效评价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揭示,使管理层人员深入了解本单位总体发展情况、工作任务完成及业财融合程度,以此为基础对高校资源配置情况展开优化处理,最终达到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高度融合。

因此,构建完善科学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构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核心所在。

一、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现状(一)预算绩效管理起源及背景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部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对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政策理论基础:自2011年起,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何为预算绩效;2013年财政部颁布《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从实际操作层面对预算绩效评价进行指导,具有现实操作意义。

2015年,财政部修订了《新预算法》,明确各地高校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作为改进预算编制的依据,打通预算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的链条。

201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2015年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总结了教育绩效评价的范围。

2017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提出了项目绩效评价的要求以及对所有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进行100%自评。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明确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要求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明确“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出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二)高校绩效管理框架高校绩效管理分别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以及事后绩效评价与应用。

事前绩效评估,主要根据国家、省市、单位发展规划及文件政策等多方面内容,针对立项的必要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事中绩效监控,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对具体目标执行情况展开全面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绩效监控工作机制,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绩效监控,及时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目标之间的偏差进行整改;事后绩效评价与应用,是对绩效的全面完成与执行情况、预算资金的产出效益与结果展开评估,重点在于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结果的经济性、效益性进行评价,对绩效评价结果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标准科学、程序规范、方法合理、结果可信,逐步提升高校的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学校绩效管理制度构建与完善

学校绩效管理制度构建与完善

学校绩效管理制度构建与完善绩效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个优秀的学校必须具备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以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校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及意义绩效管理是指通过确定目标、衡量绩效、评价结果、提升效能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以提高个人、团队或整个学校的工作绩效水平的过程。

绩效管理对学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明确学校的目标与职责,促进教师个体和团队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激励他们持续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而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学校在构建绩效管理制度时应首先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体系。

这包括学校整体目标、年度目标和个人目标。

学校整体目标应与学校的使命和愿景相契合,年度目标应与学校整体目标相一致,而个人目标则要与年度目标相对应。

通过建立目标体系,学校能够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与任务,提高整体效能。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管理的核心。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目标,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

这些指标不仅应包括教师的教学成果,还应涵盖教师的科研成果、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

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绩效指标的可量化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为学校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四、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是学校推行绩效管理制度的关键。

学校可以采用多维度评价方法,包括定期班级教师评议、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

同时,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考核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教师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制定激励措施。

通过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可以建立起正向激励和良性竞争的氛围,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绩效。

五、建立奖惩机制学校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有相应的奖惩机制。

学校可以设立绩效奖励和绩效考核两方面的机制。

绩效奖励可以包括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等,以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

绩效考核则可以设立适当的处罚措施,对于工作不到位、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惩罚,以推动他们改进工作表现。

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近年来,高校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建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这种管理方式通过建立科学的预算计划和绩效评估机制,实现预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高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

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学的预算计划
高校应该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计划。

同时,还应该建立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
高校应该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对各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用于调整预算计划和优化资源配置。

三、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为高校的决策提供支持。

四、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规范预算管理流程,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还应该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公开,让师生和社会公众了解高校的预算管理情况。

总之,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高校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的必然要求。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动高校预算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

然而,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了一些教师不积极投入教学、研究工作,甚至出现懈怠和敷衍的现象。

因此,构建和优化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教学质量。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制定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指标,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

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其次,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科研成果。

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衡量一名教师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关键指标。

因此,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应设立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包括论文发表数量、学术论文被引用情况、科研项目的申请与结题情况等。

通过科研成果的评价,可以鼓励教师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另外,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能否有效地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

因此,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应设立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学科知识掌握能力、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等。

通过对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师德师风建设。

作为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因此,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应设立关于师德师风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师的道德操守、教育教学态度等。

通过对师德师风的评价,可以引导教师优化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最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教师发展与激励机制。

教师是高校教学研究的主体力量,他们的发展与激励是构建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与实施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与实施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与实施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对于教育质量和教师绩效考核希望能够在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体系下进行。

因此,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和实施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会从绩效考核的意义、设计原则、贯彻步骤以及实施的落地等方面展开探讨。

意义绩效考核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高校如此重要的社会机构中,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方面,学生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体验构成了高校的声誉;另一方面,教师的素质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使得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均能够得到重要的提高。

因此,高校的绩效考核不仅仅体现在单纯成绩上,更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

设计原则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考核指标需要明确,不能太过宽泛或者太过繁琐,需要分出主次,调整得当。

其次,需要完整全面地考核各个方面的绩效,涵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术影响等方面。

关键指标需要强调,加强对关键人群的考核。

考核体系需要与高校发展和目标相适应,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作用来调整改进。

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考核体系要因岗制宜。

对考核结果的用途要合理明确,即要能够拓展更深入的考核和更多的使用。

贯彻步骤高校绩效考核体系的贯彻步骤具体包括五个阶段:方案设计、标准的制定、考核过程的实施、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结果的反馈,如图1所示。

-方案设计1.组织编制高校绩效考核方案;2.明确考核对象、内容及程序;3.明确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和用途。

标准制定1.拟订考核指标与考核标准;2.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考核过程实施:1.组织实施考核活动,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2.清晰表述考核规范、流程及考核标准;3.必要时进行培训。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1.采用问卷调查、考核记录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档、整合、分析;3.为评价结果的反馈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结果的反馈:1.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2.反馈考核结果,提供改进意见;3.对考核工作进行总结和改善。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浅探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浅探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浅探1. 引言1.1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浅探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管理的必然要求。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提高高校的绩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高校整体发展。

本文将从背景和意义、构建理念和原则、设计要素、实施路径以及实际效果评估等方面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为未来高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关乎高校自身的管理效益,也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持续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高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 正文2.1 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背景和意义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背景和意义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教育改革和高校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如何有效地评估高校的绩效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高校的预算主要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制定的,而缺乏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指标。

这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也无法有效地激励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背景在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高校运行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通过将绩效评价融入到预算体系中,可以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更加贴近高校的实际情况。

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可以促进高校的内部管理和治理机制的改进,加强对高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中,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重大。

它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竞争力。

也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教育公平和效益最大化。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纵横
高校高效绩效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
李文艳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教育的发展步伐加快,高校数量激增,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但是,如何对发展过程中的各高校进行客观评价,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

为此,必须对评价指标的设置和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合理确定评价指标和内容,明确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推进绩效评价工作走向成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促进高校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绩效考评;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高校、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

各级高校在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招生生源、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高校建设各个方面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态势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对高校的发展做出绩效评价,得出权威性的评价结果,以利于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和合理确定政府资源向各高校的分配,从而达到优化政府资源分配的目的。

同时,评价结果的发布对社会公众了解各高校的发展,有目的地选择高校教育,更好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服务作用和引导作用。

1 绩效评价的内涵
绩效,就是组织开展活动的成绩和效果。

通俗来讲即“做了哪些事”和“获得了哪些功效”。

绩效评价是运用一套指标体系对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对活动整体运作效果做出概况性的评价,以反映组织的运营能力、盈亏能力、负债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为管理机构、组织管理人员、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信息,为改善组织机构的绩效提供决策依据。

由此,人们普遍认为绩效评价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2 绩效评价指标及作用
绩效评价指标是对资源使用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所作出的具体描述。

评价指标是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绩效评价内容的载体,每一指标反映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工作,通过评价指标来反映绩效水平。

开展高校绩效评价工作,首先要设置绩效评价指标,通过绩效指标的考量,能够反映出高校教学运营状况的准确信息,考查高校办学的水平和效益水平。

因此,绩效评价不仅对高校的办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政府管理高校教育,为高校教育做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3 高校绩效体系构建原则
3.1 客观公正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各高校涵盖范围广泛的综合性评价,必须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

要以各高校客观实际的指标为依据,以定量指标为基础,用客观实际的具体数据说明问题,以此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3.2 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一般应当是公开发布的真实可靠的指标数据,既要具有高校之间的横向可比性,又要有各自发展的纵向可比性。

通过横向比较衡量发展的规模,纵向比较得出发展速度。

利用可比性的指标数据,通过计算等手段得出比较结果。

否则,如果选择的评价指标没有可比性,就不可能得出公正合理,让人信服的评价结果。

3.3 可操作性原则
在设置评价指标时,要从现实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指标资料的普遍性和统一性,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

要避免选择含义不明确,统计范围不一致的指标,确保评价指标的实用性和开展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4 高校绩效体系构建的基本设想
根据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我们对高校绩效体系构建的设想如下:
4.1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

人才培养绩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数量的多少;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在该指标下设置的具体指标为:(1)当年毕业生数量: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外国留学生。

把毕业生数量作为高校的第一指标,应当说是任何评价都毫无疑问的必然选择。

毕业生是高校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毕业生数量是高校办学成果的实际体现。

(2)毕业生就业率。

人才培养的质量一个重要的反映就是就业率的高低,毕业生就业率高就说明人才培养的质量相对较高。

反之,毕业生不能实现如期就业,就说明人才培养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3)师生比例。

高校资源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标识反映在师生的比例上,合理的师生比例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

但是,师生比例过低,说明学
管理纵横
校在教师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招生,这样的结果势必造成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状况。

因此,将师生比例纳入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可以从中考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4.2 科研成果
高校是知识人才和科研能力集聚的机构,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科研地位,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高校绩效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科研成果主要体现为承担研究课题、出版科研专著、发表研究论文,以及科研成果获得奖励等一系列量化指标来具体进行反映。

具体指标为:
(1)研究课题数量
(2)专著出版数量
(3)论文发表数量
(4)科研成果获奖数量
4.3 社会化服务
高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联系和相关服务直接产生和创造的经济效益。

主要是高校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类服务,直接创造出经济效益,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是教育服务效益。

主要是指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满足社会对高校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发展社会教育服务。

具体指标为:
(1)应用研究课题数量
(2)应用成果数量
(3)成人教育毕业生人数
4.4 学科建设及教育资源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投入,而一些基础的投入又是高校教育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如校舍面积的扩大、固定资产的增长等。

除此之外,图书数量、实验室数量等都是反映高校绩效的必要的教育资源。

具体指标为:
(1)校舍面积
(2)固定资产总量
(3)图书数量
(4)实验室数量
(5)重点学科数量
以上四个方面的15项指标,基本涵盖了高校教学、科研、财务、社会的内外层面,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集合系统。

对其进行合理的权衡和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出绩效评价的基本结果。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进行必要的定性分析。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设置判断指标,按照指标内容进行调查询问,使一些难以通过定量指标反映的方面得到必要的弥补。

从而形成由定量指标为主,以定性指标为辅助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定量评价得出基本结论的基础上,综合定性分析结果,最后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价报告。

总之,高校绩效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而且需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

纵观目前我国高校绩效评价工作的现状,可以说这一工作依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在评价指标的运用,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标准和方法。

这与我国高校教育加快发展的形势,以及社会公众希望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了解各高校发展状况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为此,我们应当积极进行评价体系的探讨和研究工作,推动高校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使高校绩效评价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绩效评价工作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伟宁.基于公平、公正、高效的高校班级日常绩效管理新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15-16.
[2]蔡君如.浅析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及应用[J].经营者,2015 ,29 (10).
[3]刘国斌,冀晶焱.基于BSC和KPI的高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15,(08):126-129.
[4]程甫.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 ,(24):14-15.
[5]李旭春.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及量化研究--以S大学二级学院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98-102.
上接第120页 的管理水平的规范和提升是其重要工作之一。

然而,在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或漏洞,对此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盘查制度并完善固定资产的记账方式,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应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从而保障我国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也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坤莹.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2]周丽.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X):41-41.
[3]吴国红.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2013,(20):226-226. 
[4]张志强.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5):64-64.
[5]岳永慧.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5):126-126.
[6]刘秀荣.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2016,(01):00245-00245.
[7]王琰.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商,2015,(34):5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