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鲁迅自传》教学设计(1)(新版)语文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

《鲁迅自传》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经历的写法。

2、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 1、按时间顺序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2、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1、从鲁迅求学道路上的几次重大转折体会鲁迅的爱国思想。

2、结合课下注解或当时时代背景资料对鲁迅回国工作后频繁的出走进行分析,谈谈对鲁迅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某某逝世,噩耗传来,举国同悲,在宋庆龄主持的追悼会上,人们用一面白色的大旗盖在了棺木之上,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民族魂”。

不错,“民族魂”也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今天就让我们再次重温先生的生平经历,再次感受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国深情。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鲁迅自传》一课。

二、介绍文章体裁请看大屏幕,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它分为自传和评传两种。

自传是自己为自己作的传。

评传又叫他传,是记录他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今天我们要讲的文章属于自传。

三、整体感知文意,填写鲁迅档案表请四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整体感知文意,从文中找出鲁迅的家庭情况、求学经历、工作简历及主要著作,填写鲁迅档案表。

(大屏幕显示表格,四位学生朗读课文)鲁迅档案表原名字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称号家庭状况求学经历工作简历主要著作让同学在文中迅速筛选信息,找出答案,然后回答。

家庭状况: 1、鲁迅一八八一年生于某某省某某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2、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3、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4、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5、鲁迅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

《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

《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鲁迅自传》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鲁迅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 简要介绍《鲁迅自传》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鲁迅的照片和他的简介,让学生对鲁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鲁迅的作品?3. 学生阅读《鲁迅自传》的片段,感受鲁迅的文学风格。

章节二:文学背景介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鲁迅自传》的文学背景。

2. 引导学生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鲁迅自传》的文学背景,包括鲁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2. 分析鲁迅的作品如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和问题。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2. 引导学生分析《鲁迅自传》中鲁迅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章节三:文本分析(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鲁迅自传》的文风和主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鲁迅自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内容:1. 分析《鲁迅自传》的文风,包括语言、叙述方式和结构。

2. 引导学生关注《鲁迅自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如鲁迅的童年经历和他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分析《鲁迅自传》的文风特点,如语言简洁、叙述直接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鲁迅自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分享自己的看法。

章节四:文本分析(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鲁迅自传》中的主题和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的自传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分析《鲁迅自传》中的主题和思想,如个人与社会的冲突、知识分子的责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的自传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鲁迅自传》中的主题和思想,如个人与社会的冲突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鲁迅的自传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鲁迅自传》教案(1)(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鲁迅自传》教案(1)(新版)语文版

5.鲁迅自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2.积累“筹办、维新、污蔑”等词语,学习鲁迅严谨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能恰当运用辐射阅读资料,辅助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重大转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重点1.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2.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名人传记的写法,写“凡人”小传。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提问:在小学我们学习过不少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今天我们先以讲故事的方式,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帮助学生把小学学过或课外阅读的有关鲁迅的故事组织起来,通过讲述故事说出自己 对鲁迅的认识,为新课的教学设置情境) 2.导人课文,板书课题。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经历是复杂的,他于1930年5月写了一篇简短的自传,介绍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 《鲁迅自传》。

1.学生回忆学过的《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踢鬼的 故事》等,讲给同学们听,尽可 能说出对鲁迅的看法。

(对讲述自己课外阅读故事的同学予以表扬)2.学生初步感知鲁迅自传的内容 二、整体阅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感知内容。

‘2.检查阅读效果: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学力、变故、筹办、维新、污蔑)3.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主要经历?4.解读课文,从设计鲁迅先生简历人手;详细了解鲁迅的经历。

(提示:小学毕业时,我们都填写过自。

己的简历表,仿照那种形式,我们给鲁迅先生设计一份“简历表”,把课文中鲁迅先生的经历按照时 1.自由快速阅读课文,积累词语。

2.根据老师出示的卡片内容,还原语境, 理解词义。

3.根据课文内容,学生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积极发言,把握鲁迅的主要经历。

第一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经 历;第二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求学经 历;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工作经 历;第四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创作和著述的情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鲁迅自传》教学设计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鲁迅自传》教学设计语文版

《鲁迅自传》一、教材分析《鲁迅自传》是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概要地记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其中包括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的情况,而且直接间接地表露出为国为民,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自传的写法。

2、培养概括能力和说话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外辐射材料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引读鲁迅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鲁迅3.口头作文——《我的自传》,以3分钟口头作文作自我介绍或自己的父母画像,意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传的写作特点,学以致用,同时也锻炼即兴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目标1学习鲁迅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爱国思想。

2.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感悟奋斗,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总结、观察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三、教学重点1.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主要创作成果。

2.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四、教学难点1、从简练的语言风格中体会鲁迅的高尚人格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课文,完成前置作业1、有关传记的知识及传记的写法2、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思想?3、你还知道鲁迅先生其他作品吗或者说说你喜欢作品中哪个人物形象。

谈谈你熟悉的名人。

4、写一篇自我小传或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一篇传记。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小组讨论三全班交流第一题:(1)概念:是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也简称“传”。

(2)类别: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

(3)写法:一般先写明自己的出生年代、籍贯、家庭情况。

然后或按年代、或按年龄,写自己读书工作的情况,一直写到自己写自传的时候为止。

可把自己的经历分为几个阶段,没一个阶段突出一方面,几个阶段又有内在的联系。

表述力求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必铺陈。

第二题(1)(一)在国内从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5鲁迅自传》word教案 (1)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5鲁迅自传》word教案 (1)

5. 鲁迅自传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3.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鲁迅所学专业几经变化与思想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鲁迅为国为民,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

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激发阅读兴趣,又提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

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

传记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

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

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

《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用默读的方式自学课文,边读边概括每一段介绍的主要内容。

2.同桌合作,读读、议议。

3.全班讨论、交流:(1)用自己的话概述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经历。

可按时间顺序制成表格。

学生相互补充,完整概述下列内容:1881年,出生;1893年,辍学回家,家庭变故;1896年,父亲去世;1898年,18岁,考取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进矿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弃医从文,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则无用,于是提倡文学运动了;1909年,29岁,从日本回国,因为母亲和别的人很希望能有经济上的帮助。

回国后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1910年,到绍兴师范学校做教务长;1911年,当上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革命政府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当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1918年,开始发表小说;1926年,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做厦门大学教授,同年12月,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1927年9月,出广东,定居上海。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语文版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语文版

5.《鲁迅自传》一、设计思路学生很少接触传记作品,对鲁迅及其作品了解也不多,教学时可根据自传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近鲁迅、认识鲁迅、学习鲁迅。

教学过程可按照“课前积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走近作者—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重点研读,理解人物—比较欣赏,领悟特色—拓展迁移,丰厚积累”的步骤展开。

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课文,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帮助。

课文通过鲁迅的几次人生转折,揭示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即由实业救国到医学救国再到文艺救国,令人看到鲁迅那救国救民的拳拳爱国心。

贯穿全文的主线,即鲁迅自己的诗句“我以我血荐轩辕”。

本课在写作上极有特色,主要是:1.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全文语言简练,看似一份履历表,却清晰可辨地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发展轨迹,显现出作者的性格、人品。

2.全文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写来,条理清楚。

3.语言朴实、庄重,作者以平常心态、平淡口吻一一道来,毫无炫耀之语。

但正是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叙述中,显示出作者的大家风范。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感受、解读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2、分析鲁迅和老舍两篇自传的异同,欣赏两种不同的写作特色。

四、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感受、解读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3、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

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的《风筝》,对他有了初步的了明确: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语文版七下《鲁迅自传》教案6篇

语文版七下《鲁迅自传》教案6篇

《鲁迅自传》教案1教学设想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巨人,通过本文可以了解鲁迅的一些基本情况。

但本文是一篇小结,写得较为简略,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鲁迅的作品来了解更为详细一点的鲁迅的经历,从而复活…-个更为鲜活、具体的告迅的形象。

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阿长与"山海经"》。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篇幅上:来说是小传,从传主(立传人物)来说是自传,要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传和小传的特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巨人,同学们猜猜他是谁?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鲁迅自传》。

二、熟悉课文请同学速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1.识记文章中自己难以掌握的字词。

2.结合注释的阅读,了解文中牵涉的一些历史事件。

3.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

三、落实字词筹办:筹划办理。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乞食者:要饭的人。

乞:乞讨。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四、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交待的情况时间事件(主要活动)原因一八八一年出生十三岁时辍学回家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十八岁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毕业之后被派往日本去留学待到在东京预备学校毕业决意学医,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两年后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汁划,提倡新文艺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个中国人因(在日俄战争中)的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有较为广大的运动二十九岁回国因为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刚),回国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1911)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绍兴光复后(1912)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当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一九二六年做厦门大学教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二七年四月辞去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二七年九月出广东,定居在上海一九一八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五、布置作业1。

语文版语文七下《鲁迅自传》word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鲁迅自传》word教案

5、鲁迅自传授课日期: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解词。

2、学习运用朴素平实而又蕴含深情的语言来写作。

3、学习传记文体把握人物精神实质的写作方法。

4、学习传记文体高度的概括性。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自传(zhuàn):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乞食者:要饭的人。

乞:乞讨。

筹办:筹划办理。

幕友:旧时军队或行政部门里由长官私人聘请的人员,协助办理文案、诉讼、钱粮等事物、俗称师爷。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维新:wéixīn反对旧的,提倡新的。

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绍(shào)兴:段祺(qí)瑞:北洋军阀皖系的首领。

厦(xià)门: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páng huáng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侮蔑:wǔ miè轻视;轻蔑。

川资:路费。

随喜:随着众人做某种表示。

失怙:hù丧父。

三、课文朗读:四、课文导语:“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五、常识(分发)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省绍兴人。

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本文初稿写于1925年,1925年5月26日,鲁迅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作序,并附著者自叙传略。

1930年5月16日,鲁迅在此传略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鲁迅自传》。

增补内容主要加上了1926年至l930年间的工作简历和著作。

《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

《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

《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章节一:了解鲁迅及其自传1.1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掌握自传的特点和结构1.2 教学内容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简介自传的定义和特点自传的结构和要素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向学生简单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引起学生对鲁迅的兴趣1.3.2 讲解自传的定义和特点解释自传是一种个人传记,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强调自传的真实性和主观性1.3.3 分析自传的结构和要素介绍自传的一般结构,包括序言、和结尾讲解自传的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感受1.4 作业布置让学生阅读鲁迅的《自序》一文,了解鲁迅的自传特点和结构章节二:分析《鲁迅自传》的文学特点2.1 教学目标分析《鲁迅自传》的文学特点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倾向2.2 教学内容《鲁迅自传》的文学特点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倾向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鲁迅自传》的文学特点2.3.2 分析《鲁迅自传》的文学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鲁迅自传》的语言、叙述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探讨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倾向,如讽刺、批判和反思等2.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鲁迅自传》中的具体例子,分析其文学特点和思想倾向2.4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鲁迅自传》中的一个段落,分析其文学特点和思想倾向,并写成短文章节三:探讨《鲁迅自传》中的主题和意义3.1 教学目标探讨《鲁迅自传》中的主题和意义理解鲁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2 教学内容《鲁迅自传》中的主题和意义鲁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鲁迅自传》中的主题和意义,以及鲁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3.2 分析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鲁迅自传》中的重要事件和描写,探讨其主题和意义讲解鲁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追求真理、批判现实和关注民生等3.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鲁迅自传》中的主题和意义,以及鲁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4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鲁迅自传》中的一个事件,分析其主题和意义,以及鲁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写成短文章节四:解读《鲁迅自传》中的象征和隐喻4.1 教学目标解读《鲁迅自传》中的象征和隐喻理解鲁迅的文学手法和深层含义4.2 教学内容《鲁迅自传》中的象征和隐喻鲁迅的文学手法和深层含义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鲁迅自传》中的象征和隐喻,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4.3.2 解读象征和隐喻引导学生分析《鲁迅自传》中的具体象征和隐喻,如“铁屋子”的象征意义等讲解鲁迅的文学手法和深层含义,如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4.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鲁迅自传》中的其他象征和隐喻,并解读其深层含义4.4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鲁迅自传》中的一个象征或隐喻,解读其深层含义,并写成短文章节五: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总结《鲁迅自传》的主要内容和文学特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和思考过程5.2 教学内容《鲁迅自传》的主要内容和文学特点总结学习和思考过程的反思章节六:对比分析与时代背景6.1 教学目标对比分析《鲁迅自传》与其他自传文学作品的异同了解《鲁迅自传》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作品的影响6.2 教学内容自传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鲁迅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关系6.3 教学步骤6.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之前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鲁迅自传》更深入思考6.3.2 对比分析与学生一起对比分析《鲁迅自传》与其他自传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讨论鲁迅的作品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个人的生活经历6.3.3 时代背景研究引导学生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分析鲁迅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如何相互影响,塑造了他的自传作品6.4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篇其他自传文学作品,与《鲁迅自传》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时代背景对作品的影响,写成比较分析文章。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鲁迅自传》教案(新人教版)教学重难点:1.了解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解读鲁迅精神。

2.品味俭省的语言,感受含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穷尽一生之力呵护着“十世单传的婴儿”,教给他在风沙扑面的世界上作为人的生存本领;有这样一位战士在他短暂的55年人生历程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他的爱纵贯了长幼,跨越了尊卑……….他是伟人,也是凡人。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请在桌面上打开课件“鲁迅自传”)在你的心目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在空格中打上“你眼中的鲁迅”。

)哪位同学想把你的评价展示给大家?(“转播”学生评价,演示给大家,并作简要评价)还有不同评价吗?(再“转播”,再简评)下面请大家阅读上“名人眼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鲁迅”怎样,请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去追寻他闪光的人生足迹。

二、明确学习重点、难点:课前,大家已作了预习,你认为应确定怎样的学习重点、难点?我结合课文确定了这样两个重点,请齐读。

如果你还有补充请添补在下面“空格”内。

三、自主、合作、探究下面请让我们一起运用网络资源来研读鲁迅。

(一)整体感知课文。

点击“自主、合作、探究”。

首先请自主朗读课文,并思考:1、本文以为顺序,以为线索。

2、概括各段大意。

小结: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转折为线索。

2、少年变故、青年求学、回国工作、著述情况。

(二)重点、难点突破我们已粗略了解了鲁迅的主要经历,请同学们按“shift键”进入“合作探究”,依据问题,再读课文,归纳梳理先生的人生足迹,窥探、感受先生的精神世界。

了解自传特点,追寻伟人足迹阅读课文,两人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并在文中划出有关时间和事件的关键词句。

品味含蓄语言,触摸伟人心灵1、联系你学过的课文,你能为鲁迅的童年补上“空白”?揣摩词语和标点,体会先生的感情,补上语言背后的“空白”。

七年级语文鲁迅自传教案

七年级语文鲁迅自传教案

七年级语文鲁迅自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鲁迅自传的内容。

(2)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认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鲁迅自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欣赏鲁迅的文学风格,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坚定的信念和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 鲁迅自传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 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三、教学难点1. 鲁迅自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鲁迅文学风格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鲁迅自传的文本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鲁迅自传,理解文本内容。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鲁迅自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欣赏鲁迅的文学风格(1)学生朗读鲁迅自传中的精彩片段,感受鲁迅的文学风格。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的文学特点,如讽刺、幽默等。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鲁迅自传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鲁迅自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鲁迅自传的理解程度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讲解不清晰或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探讨的效果如何?4. 学生对鲁迅文学风格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提升?5. 学生对鲁迅自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有积极的改变?七、评价与反馈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鲁迅自传》教学设计语文版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鲁迅自传》教学设计语文版

《鲁迅自传》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感受、解读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2、分析鲁迅和老舍两篇自传的异同,欣赏两种不同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感受、解读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3、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

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的《风筝》,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大家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提问学生鲁迅简介)(二)解题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

传记——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一类是自述平生的,叫“自传”;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

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一种——自传。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听课文录音清除字词障碍,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自读课文思考: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时间:1881年——1930年家庭状况(1)内容生平经历(1—3)求学过程(2)工作简历(3)第二课时(一)复习上堂课所学内容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复述一八八一到一九三○年间鲁迅的经历。

(二)引导、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充实课文中一些语焉不详的地方。

1.鲁迅的家世参考: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

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

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鲁迅家遭遇的一场变故。

参考: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 .
— — ‘




1引导 学 生 读 《 三 味 1 . 阅 读 讨 论 从 补 充 阅 书屋 》 : 这是 一篇介 读 的文章 中了解 当时 绍 鲁迅早年 家庭变 的家庭及社会背景 . 同 故 的 文 章 . 作 为 文 学合作探讨 : 两 次 重 大 章 的补 充材 料 . 使 变 故 对 鲁 迅 的 重 大 影 学 生 了 解 家 庭 变 故 响 以 及 对 鲁 迅 人 生 的 补 充 对 少 年 鲁 迅 的 影 作 用 活 动 阅 读 响. 及 鲁迅时时 早 、 2小 组 交 流 : 鲁 迅 弃 医 拓 展 积 ( 2 事 事 早 的 良 好 习 从 文是 由“ 电影事件 ” 累 分 惯 。 引起 的 . 他 看 到 中 国 人 钟) 讨 论 :鲁 迅 的 家 庭 的麻 木 不 仁 . 看 到 中 国 变故对他 产生影 响 人 的愚昧落后 . 在他认 了怎样的影响' 为 中 国 需 要 的 是 能 医 2讨 论 : 鲁 迅 为 什 么 治 人 民 思 想 和 精 神 的 弃 医 从 文 .这 对 他 文人 . 决 定 弃 医 从 文 以 后 的 人 生 道 路 产 这 也 是 他 成 为 革 命 先 生了怎样的影响? 驱 者 的思 想 基 础
第二 课 时
活 动 教 学 流 程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媒 体 展 示 及 设 计 意 图
第 一 课 时
活动 教 学 流程 环 节 教 师 活动 学 生活 动 媒 体 展 示 及 设 计 意

1 . 提问: 我 们学 习 1 学 生 回 忆 学 过 不 少 有 关 鲁 迅 过 的 《 三 味 书 1 板 书 课 先 生的故事 . 说 说 屋 》 你 对 鲁 迅 先 生 的 我 的 伯 父 题 。 认 识 鲁 迅 先 生 》、 《 踢 2 准 备 导 鬼 的 故事》 等, 人 课 件 的 情 境 2导 人 课 文 . 板 书 讲 给 同学 们 听 观看. 激 发 活动 导人 课题 尽可 能说 出对 学 生 的 爱 ( 3分 从 故 事 中 我 们 了 解 到 鲁 迅 先 生 的 鲁 迅 的 看 法 国情 感 。 钟) 经 历是复 杂 的 ( 7 , j - 讲 述 自 己 课 3 学 生 观 他 外 阅 读 故 事 的 看 图 片 和 于 1 9 3 0年 5月 写 同学 予 以 表 扬 ) 视频 了 激起 传 篇 简 短 的 自 2 学 生 初 步 感 学 生 对 鲁 介绍 了自 己大 知 鲁迅 自传 的 迅的情感 半 生 的 经 历— — 内容 《 鲁 迅 自传 》 。 。

《鲁迅自传》 教案教学设计

《鲁迅自传》 教案教学设计

《鲁迅自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鲁迅自传》的主要内容,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

(2)能够分析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3)能够运用鲁迅的作品和思想,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

(2)通过分析鲁迅的文学作品,学习鲁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

(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鲁迅的尊重和敬意,认识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像鲁迅一样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写作。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鲁迅自传》的主要内容,包括鲁迅的生平和作品。

2. 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3. 鲁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包括对他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进行分析。

三、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作品,引起学生对鲁迅的兴趣和关注。

2. 阅读课文《鲁迅自传》,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4.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鲁迅的作品和思想,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鲁迅自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的了解和评价。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发展。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鲁迅自传》。

2. 鲁迅的作品集。

3. 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书籍。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设计注意事项:1. 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鲁迅的作品和思想。

3. 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练习机会。

4. 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写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鲁迅自传》课件(1)(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鲁迅自传》课件(1)(新版)语文版
想用新医学来拯救当时危困的祖国
结合《呐喊》自序分析 ,鲁迅最终实现 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不愧为民族英雄。
K12课件
18
第三段中的第二年,就。。第三 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绝,红色字 体等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找出第二段中类似的词语
• 表达作者因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处处碰壁, 从而失望,伤感,愤懑的思想感情(思想与 现实不相融合的苦闷无奈)
K12课件
36
鲁迅作品 扉页
运交华盖意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K12课件
37
鲁迅作品 扉页
他以幽默的笔调,描写 自己在国民党文化“围剿” 中的艰难处境,但他从容镇 定,顽强应战,表现出“喜 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战斗 风格。
回国,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
第二年
在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第三年
走出,想做书店编译员,被拒绝。
绍兴光复后
工 作
南京政府成 立
后来
任浙江师范学校校长。 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迁北京。 兼做北大、北师大、女师大国文讲师 。 躲避政府迫害,到厦门大学做教授。
一九二六年
在中山大学做教授。
十二月
辞职。
大传
传 篇幅长短 小传
自传
立传人物 评传
K12课件
7
自主预习
百草园
掌握画线字的读音
浙江(zhè)亲戚(qī)乞食(qǐ) 学籍(jí)厦门(xià)筹办(chóu) 彷徨(páng)祺(qí)皖(wǎn)
K12课件
8
三味书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鲁迅自传》教案鲁迅年级组别执笔课型审核时间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记这种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思路。

(3)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以时间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能恰当的阅读资料,辅助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的重大转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培养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学习以时间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二)难点:从简练的语言风格中体会鲁迅的鲁迅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三、教学方式: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四、教学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内容在家自学部分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上网查询、查阅字典和图书馆查阅等)了解鲁迅及其相关作品。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厦门()皖南()学籍()乞食()páng huáng()shuāi败()chóu办()zhâ江()nà喊()亲qī()三、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

(8分)(1)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衰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维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传”是一种怎样的文体?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校教学部分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我们上学期学习(风筝》一文,作者是:(鲁迅先生)。

教学设计1:鲁迅自传

教学设计1:鲁迅自传

第5课《鲁迅自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积累“筹办、维新、侮蔑”等词语,学习鲁迅严谨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能恰当运用辐射阅读资料,辅助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重大转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2.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学习名人传记的写法,写“凡人”小传。

【教学方法】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

2.设疑激趣,自读求解,讨论总结。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幅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对联的内容猜一猜这说的是哪个人物?(鲁迅)有谁能把鲁迅的有关情况对大家作个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你读过他的哪些作品?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我们已大致了解了他的一些生平事迹,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自传》这篇文章系统地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

二、熟悉课文1.请学生试读课文,随时正音并指导句中停顿。

正音:自传(zhuàn)乞(qǐ)食彷徨(pang huáng) 侮蔑(wǔ miè)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顺畅,注意抑扬顿挫。

三、指导自学1.用默读的方式自学课文,边读边概括每一段介绍的主要内容。

2.同桌合作,读读、议议、相互交流。

3.全班讨论、交流:(1)用自己的话概括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经历。

可按时间顺序制成表格。

学生相互补充,完整概述下列内容:1881年,出生;1893年,辍学回家,家庭变故;1896年,父亲去世;1898年,18岁,考取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进矿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弃医从文,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则无用,于是提倡文学运动了;1909年,29岁,从日本回国,因为母亲和别的人很希望能有经济上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鲁迅自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2.积累“筹办、维新、污蔑”等词语,学习鲁迅严谨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能恰当运用辐射阅读资料,辅助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重大转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重点
1.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2.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难点
学习名人传记的写法,写“凡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在小学我们学习过不少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今天我们先以讲故事的方式,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帮助学生把小学学过或课外阅读的有关鲁迅的故事组织起来,通过讲述故事说出自己 对鲁迅的认识,为新课的教学设置情境) 2.导人课文,板书课题。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经历是复杂的,他于
1930年5月写了一篇简短的自传,介绍了自己大半生的
经历—— 《鲁迅自传》。

1.学生回忆学过的《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踢鬼的 故事》等,讲给同学们听,尽可 能说出对鲁迅的看法。

(对讲述自己课外阅读故事的同学予以表扬)
2.学生初步感知鲁迅自传的内容 二、整体阅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
词,感知内容。


2.检查阅读效果:教师出示词语卡
片,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和理
解情况。

(学力、变故、筹办、维
新、污蔑)
3.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
主要经历?
4.解读课文,从设计鲁迅先生简历
人手;详细了解鲁迅的经历。

(提
示:小学毕业时,我们都填写过自。

己的简历表,仿照那种形式,我们
给鲁迅先生设计一份“简历表”,
把课文中鲁迅先生的经历按照时 1.自由快速阅读课文,积累词语。

2.根据老师出示的卡片内容,还原语境, 理解词义。

3.根据课文内容,学生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积极发言,把握鲁迅的主要经历。

第一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经 历;第二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求学经 历;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工作经 历;第四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创作和著述的情况。

4.分析课文。

(换个角度,让学生把自传与个人简历 结合起来,达到复杂内容简单化的教 学目的,练习提取有利信息的能力和 语言概括能力)
间顺序填写清楚)
5.再识鲁迅。

引导学生作初浅分析。

(提示:鲁迅先生的生活、求学、工作经历与众不同,这与他所处的
时代有关,仔细阅读课文,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同学共
同探讨) 5.积极发现问题,互相交流,共同探究。

如:“我”为何不肯做我乡衰落了的读
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一幕友
或商人?“.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
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几个别
的人指谁等等?
三、本课小节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鲁迅的生活、求学、工作、著述等主要生平事迹,真切地看到了一个革命先驱者奋斗的艰难历程,并且梳理了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录个人主要经历的写法,这是自传体的一般写作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尝试。

四、板书设计参考
鲁迅自传姓名:周树人;笔名:鲁迅主要经历:
1881年,生于周家1902年,日本留学,仙台学医1906年,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师范任教1927年4月辞职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主要作品:《呐喊》、《朝花夕拾》、《彷徨》、《阿Q自传》
第二课时
一、补充阅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读《三味书屋》:这是一篇介绍鲁迅早年家庭变故的文章,作为文章的补充材料,使学生了解家庭变故对少年鲁迅的影响,及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良好习惯。

讨论:鲁迅的家庭变故对他产生影响了
怎样的影响?
2.指导阅读《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录,记叙了鲁迅留学日本
期间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详细了
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讨论: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这对他以后
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阅读讨论。

从补充阅读的文章中了解当时
的家庭及社会背景,同学合作探讨:两次重大变故对鲁迅的重大影响以及对鲁迅人生的作用。

2.小组间交流:
鲁迅弃医从文是由观看影片引起的,他看到中国人的麻木不仁,看到中国人的愚昧落后,在他认为中国需要的是能医治人民思想和精神的文人,他改变了日本求学的初衷,决定弃医从文。

这也是他成为革命先驱者的思想基础。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导探究,比较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你发现了《鲁迅自传》在语言上
有什么特点?
②与附文《老舍自传》作个对比,你更喜欢哪种语言风格?
(指导学生深化认识此特点在文章
中的体现) 1.学生深入领会自传性记叙文的语言特点,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①鲁迅:属流畅的白话文,语言庄重,多用错落不齐的散文句。

②老舍:文学味较浓,语言诙谐,多用整齐的骈偶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总结自传的一般写法。

提示:《鲁迅自传》是一篇自传体作品的代表,通
过这篇自传,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
式总结自传的写作特点。

2.写作小练笔:以时间为顺序,记录自己所经历过的重大事件,自己动手
写写《自传》。

3.请学生朗读交流所写自传。

1.结合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总结。

①以时间为顺序。

②记录各阶段的主要事件。

③文字表达简明扼要。

2.练习写以时间为序的自我介绍片断。

3.朗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四、拓展阅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美文共品。

指导阅读《老舍小传》、《少年“尝尽”愁滋味》。

和老师一起欣赏《老舍小传》和《少年
“尝尽”愁滋味》,并在课下自己寻找好的传记文学作品课外阅读。

五、本课小结
《鲁迅自传》主要记录了从1881年到1930年鲁迅先生大半生的主要经历。

旧教材6册书中所选的作家作品,鲁迅是最多的一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论雷峰塔的倒掉》、《藤野先生》、《孔乙己》等优秀篇目曾给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用了两课时学习了《鲁迅自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鲁迅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看到了鲁迅的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他的人生态度。

是我们学习研究鲁迅先生的宝贵资料。

本课总结
本文教学容量很大,教材提纲挈领地简单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教学应适当运用辐射资料补充一些细节,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透彻。

因先生的学习、工作范围极大,教师一定要与学生一起整理出一条线索,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自传写作特点的研究上。

熟悉鲁迅生平的任务,可以在研究写作特点时顺代完成,不必另外花费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