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哮病的类证鉴别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哮病

中医内科学——哮病

中医内科学——哮病1、哮病的主症是A、咳嗽胸痛痰黏B、呼吸急促困难C、咳吐浊唾涎沫D、发作性痰鸣喘咳E、咳嗽潮热盗汗2、哮病与喘证的鉴别要点是A、咳嗽胸闷B、呼吸不利C、时作时止D、喉中哮鸣有声E、以上均不是3、冷哮咳痰特点A、臭脓痰B、痰稠黄胶黏C、痰稀薄多沫咯吐不爽D、痰如白沫量多E、痰黄白相兼4、哮病缓解期表现为肺脾气虚证候者,宜选用A、左归饮B、六君子汤C、六味地黄丸D、麦门冬汤E、大补阴丸5、某男,60岁,咳喘胸满,但坐不得卧,喉间痰鸣如拽锯,咯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象滑实。

治疗方剂宜首选A、小青龙汤B、射干麻黄汤C、三子养亲汤D、定喘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哮病与喘证: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冷哮是由于外感风寒,失于表散,外邪犯肺,聚液生痰,或平素已有寒痰内伏于肺,遇寒而发。

表现为咳嗽气促,痰稀薄,有哮鸣音,形寒无汗,怕风,舌苔白滑、质淡,脉浮、滑、紧。

肺气不利则咳痰不爽。

故选C。

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哮病之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代表方:六君子汤加减。

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风痰哮证--证候主症: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咳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舌苔厚浊,脉滑实。

因此此题可辨证为风痰哮证,代表方:三子养亲汤加味。

细目三哮病要点一概述哮病是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中医病历模拟题100题(1)

中医病历模拟题100题(1)

[001号题]王某,男,20岁,职员。

2010年12月7日就诊。

患者近2日来发热咳嗽,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时行感冒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001号题]参考答案:主诉:发热咳嗽2日。

中医病证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中医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002号题]张某,男,30岁,2010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发热3天,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黄,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风温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002号题]参考答案:主诉:发热3天,咳嗽咯痰。

中医病证鉴别: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表证中医治法:辛凉解表。

方剂: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003号题]李某,男,60岁,退休。

2013年1月10日就诊。

中医诊断哮病

中医诊断哮病

中医诊断哮病该病在肺系病证中最为常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肺浸润等疾病,应注意排除心源性哮喘、支气管肺癌等其他疾病并发的哮喘。

临床医生应注意询问病史,结合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了解哮喘的程度、缓急、时间、起病方式、诱发因素、缓解因素、既往病史及伴随症状等,注意区别:①是肺、支气管疾病,还是心源性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②是肺与支气管的良性疾病或恶性疾病。

一中医诊断与鉴别(一)哮病的诊断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多有反复发作史。

其特点为呈发作性,发无定时,以夜间较多见。

发时痰鸣有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至于病势的轻重,发作频度的稀密,发作时间的长短,则随人而异,各有不同。

发作短者仅几分钟,或几小时,甚者持续数天。

一般说来,发作和缓解均迅速,多为突然而起,亦可有先兆症状。

如鼻喉作痒,喷嚏,鼻流清涕,呼吸不畅,胸中不适,嗳气,呕吐,情绪不宁等。

继则咽塞胸闷,微咳干呛,以至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喉中痰鸣有声,痰黏量少,咯吐不利,甚则张口抬肩,目胀睛突,不能平卧,端坐俯伏较舒,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唇甲青紫,额汗淋漓,或伴有寒热。

若能将大量黏痰畅利地咳出,则窒闷之势得以渐减,呼吸渐感通畅,痰鸣气憋随之缓解,似如常人,或感疲劳,纳差。

若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身体虚弱,可常有轻度哮病,在大发作时甚至持续难平。

(二)病证鉴别1.喘证指呼吸气促困难,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病程中。

而哮病则是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的一种发作性的疾病,有反复发作史。

然而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病久延可发展成为经常性的痰喘,故常将哮列入喘证范围。

2.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

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

本病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日久积渐而成,可隶属于喘证范畴。

另外,哮与喘病久不愈皆可发展成肺胀。

3.支饮指因受寒饮冷,久咳致喘,迁延反复伤肺,肺气不能布津,阳虚不运,饮邪停留,支撑胸膈,上逆迫肺,表现为咳逆喘满不得卧,胸闷,痰多,喉中多无如水鸡声的哮鸣音。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引言哮病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传统中医学认为,哮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肺气虚、痰热内蕴、湿阻肺脾等病理变化。

因此,中医在哮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哮病中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中医的诊断方法、常用药物和饮食调理等内容。

一、中医诊断方法1.望诊:通过望察患者的舌苔、舌质、面色等来判断哮病的证型。

典型的证型包括舌苔黄厚、舌质红、面色潮红等。

2.闻诊:通过闻患者咳嗽时的音响来判断哮病的证型。

典型的证型包括喘息音、喘鸣音等。

3.问诊: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病程等,从而判断哮病的证型。

典型的证型包括气急、咳嗽、痰多等。

二、中医常用药物1.百部丹:主要成分为瓜蒌、桔梗、半夏等,具有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肺气虚、痰热内蕴型的哮病。

2.杏仁石膏汤:主要成分为杏仁、石膏等,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内蕴型的哮病。

3.苦杏仁: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肺气虚型的哮病。

4.胆南星散:主要成分为胆南星、明矾等,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内蕴型的哮病。

5.半夏石膏汤:主要成分为半夏、石膏等,具有宣肺化痰、清热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内蕴型的哮病。

三、中医饮食调理1.多食蔬果:蔬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力。

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柠檬、橙子等,对于清热化痰、平喘止咳有较好的效果。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加重痰热内蕴,使哮病症状加重。

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

3.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能量和修复组织。

哮病患者应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等。

4.忌食油腻食物:油腻食物容易导致脾胃湿滞,加重哮病症状。

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

5.适量饮用温热水:温热水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本文摘自:青岛过敏中心李明华教授主编的《哮喘病学》。

哮喘,即祖国医学之哮证,为一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的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其特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

第一节中医对哮喘病的研究历史祖国医学对哮喘病的描述或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无哮证的病名,但有类似哮喘特征的散在记载。

《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素问·水热穴论》“水病下为月付肿大腹,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

“喘鸣”、“喘呼”均指呼吸急促而有痰鸣呼叫声,虽泛指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但亦当包括哮证在内。

并且指出病变部位主要在肺。

在病因方面,已认识到与外邪有关。

《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明确指出了哮证发作时的特征和治疗方药,“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在《痰饮咳嗽病》篇中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具体描述了哮证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提到“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

明确论述本病的发生与痰有直接关系,宋·严用和在《济生方·总论》中也论及到了哮证的病机,“亦有痰停胃脘,痰与气搏,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此又不可不知”。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指出本病有家族遗传性。

“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

4.哮 证

4.哮   证

常用药 加减
附:喘脱危证
哮病反复久发,喘息鼻搧,张口抬肩, 气短息促,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 冷,汗出如油,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 根,舌质青黯,苔腻或滑。 病机: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 气阴耗伤,心肾阳衰。 治法: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方药: 回阳急救汤、生脉饮加减。

[单方验方]
[结语]
1.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 痰利气,攻邪治标;反复发作,由实转虚,治当补 正祛邪兼施。若发生喘脱危证,当以扶正固脱为主。 平时以正虚为主,当区别肺脾气虚和肺肾两虚,分 别予以补肺健脾或补肺益肾。 3.哮病的预后与转归。部分青少年患者,随着年 龄的增长,正气渐充,肾气日盛,再辅以药物治疗, 可以终止发作,而中老年及体弱患者,肾气渐衰, 发作频繁,则不易根除,或在平时亦有轻度哮鸣气 喘。如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病由肺脏影响及脾、 肾、心,可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之肺胀重证。


[概说]
一、概念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
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 息不能平卧。 临床特征: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概 述]
二、别名
1、以临床特点命名:呷嗽、哮吼、 齁鼻合。 2、以病因特点命名:寒哮、热哮、 食哮、鱼腥哮、盐哮等。

二、病证鉴别
一、哮与喘的鉴别 1、区别:哮指声响,喉中哮鸣有声, 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喘指气息,呼吸 急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 状。 2、联系: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 病久延可发展为经常性的痰喘,故又可 将哮列入喘证范围。 二、哮与咳喘,支饮鉴别
三、相关检查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哮 病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哮 病

第三单元哮病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病因病机1.哮病的常见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

2.哮病的基本病机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哮喘“夙根”论的实质,主要在于脏腑阴阳失调,对津液的运化失常,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输化水精,肾不能蒸化水液,而致凝聚成痰。

哮病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诊断和类证鉴别1.哮病的诊断要点(1)呈反复发作性。

常为突然发作,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可于数分钟、数小时后缓解。

(2)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

但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可常有轻度哮鸣,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

(3)部分患者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

常因气候突变、环境因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诱发。

2.哮病与喘证的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辨证论治1.哮病的辨证要点哮病的辨证首先辨哮病发病特点,其二辨哮病之寒热偏盛,其三辨肺脾肾之虚。

(1)辨发病特点:哮病发作如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则本病与肺虚表卫不固有关,此时当着重辨清风寒与风热。

哮病发作如与饮食密切相关,则与脾虚痰蕴有关,当着重辨清痰湿与痰热之不同。

如哮病发作持续数分钟、数十分钟即能缓解者,病情较轻,若持续时间较久者,当警惕喘脱的可能。

(2)辨寒热偏盛:寒哮者,因寒饮伏肺,遇感触发,则呼吸气促,喉中哮鸣,痰白清稀多泡沫。

热哮病,因痰热蕴肺,遇感诱发,则气粗息涌,痰鸣如吼,痰黄稠厚,咯吐不利。

中医内科学哮病

中医内科学哮病

(二)、病机 冷哮
外邪
风寒 风热
肺 邪壅于肺 气不布津
热哮
饮食
生冷 酸咸、甘肥
海腥
外感、

聚湿

(夙根: 宿痰伏肺、 饮食
肺气壅塞) 情志
痰阻气道 搏击有声
发作
病后(肺虚) 肺气耗损 气不布津
劳倦
起居体虚(肾亏) 阴虚火旺灼津
寒包 热哮
迁 延 日 久
虚哮
阳虚水泛
整理ppt
缓解期
14
(三)二者概述
补虚扶正
芍药
桂 枝
五味子 甘草
厚 朴 麻
整理ppt
41
4、风痰哮证
症状: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 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 咯痰粘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 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 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 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 作,舌苔厚浊,脉滑实。
整理ppt
21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哮病
喘病
相同: 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不同: 哮必兼喘 ,喘未必兼哮 ,
哮指声响言,
喘指气息言,
喉中哮鸣有声 , 为呼吸气促困难,
是一种反复发作 的独立性疾病 。
是多种肺系急慢性 疾病的一个症状。
整理ppt
22
第二节 哮病的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临证参考
整理ppt
外邪侵袭
邪客于肺 肺
肺不布津
饮食不当
大病久病 禀赋不足
脾失健运 脾
水湿内停
肾不主水 肾
水饮内停
气阴耗伤 肺
肺不布津 整理ppt
痰(宿根) 宿痰伏肺 肺失宣肃
15

【哮病的辨证论治】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哮病的辨证论治】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哮病的辨证论治】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哮病的辨证论治】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内容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为此整理了“【哮病的辨证论治】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详情如下:1.辨证要点哮病的辨证首先辨哮病发病特点,其二辨哮病之寒热偏盛,其三辨肺脾肾之虚。

(1)辨发病特点:哮病发作如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则本病与肺虚表卫不固有关,此时当着重辨清风寒与风热。

哮病发作如与饮食密切相关,则与脾虚痰蕴有关,当着重辨清痰湿与痰热之不同。

如哮病发作持续数分钟、数十分钟即能缓解者,病情较轻,若持续时间较久者,当警惕喘脱的可能。

(2)辨寒热偏盛:寒哮者,因寒饮伏肺,遇感触发,则呼吸气促,喉中哮鸣,痰白清稀多泡沫。

热哮病,因痰热蕴肺,遇感诱发,则气粗息涌,痰鸣如吼,痰黄稠厚,咯吐不利。

(3)辨肺脾肾虚损:肺虚者,自汗畏风,少气乏力,极易感冒;脾虚者,食少便溏,痰多;肾虚者,短气,动则喘甚,腰酸膝软。

2.治疗原则当宗朱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说,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

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

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

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祛邪。

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

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3.证治分类(1)冷哮病主症: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常用麻黄、射干、干姜、细辛、半夏、紫菀、款冬、五味子、大寒、甘草。

冷哮病,表寒明显,寒热身痛,配桂枝、生姜辛散风寒;痰涌气逆,不得平卧,加葶苈子、苏子泻肺降逆,并酌加杏仁、白前、橘皮等化痰利气;咳逆上气,汗多,加白芍以敛肺。

中医病证鉴别试题

中医病证鉴别试题

[001号题]王某,男,20岁,职员。

2010年12月7日就诊。

患者近2日来发热咳嗽,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时行感冒相鉴别。

[001号题]参考答案:主诉:发热咳嗽2日。

中医病证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中医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苏叶,白芷,橘红,茯苓,神曲,杏仁,生姜,葱白10-15)(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4.5,甘草1.5;)[002号题]张某,男,30岁,2010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发热3天,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黄,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风温相鉴别。

[002号题]参考答案:主诉:发热3天,咳嗽咯痰。

中医病证鉴别: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表证中医治法:辛凉解表。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病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病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病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哮病部分。

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围绕哮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在中医理论中,哮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方面。

外邪侵袭主要是指风寒、风热、湿邪等邪气侵入人体,影响肺脏功能;饮食不当如过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导致肠胃功能失调,进而影响肺脏;情志失调如忧思、恼怒、惊恐等情绪波动,致使肝气犯肺,引起哮病。

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

咳嗽通常为阵发性,且多在夜间加重;气促通常伴有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喘息、鼻翼煽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

对于哮病的诊断,中医常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进行诊断。

望诊主要是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喉咙等情况,闻诊主要包括听患者的呼吸、咳嗽声音等方面,问诊则是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其它体征,切诊则是指通过把脉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

这四种方法相互补充,有助于准确诊断哮病。

在治疗方案上,中医根据哮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

对于外邪侵袭引起的哮病,常采用宣肺解表的方法,如用麻黄、桂枝等中药宣肺通气,排出邪气;对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哮病,则采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山楂、神曲等中药帮助消化,调理肠胃;对于情志失调引起的哮病,需调理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还可能会采用止咳、平喘、抗炎等西医治疗方法。

本文对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哮病进行了详细探讨。

哮病作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哮病的发病机制,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还应中西医结合治疗哮病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寐,也称为失眠,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足,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等症状。

哮与喘证药速辨

哮与喘证药速辨

哮与喘证药速辨
哮喘在中医分为哮病与喘两种病。

哮病与喘病的区别是:哮,是指声响而言,喉中有哮鸣音;喘,是指气息而言,临床主要是呼吸困难。

哮证也可转变成喘证。

从症状上看,喘病比哮病凶险。

哮病发病特点呈季节性,或与过敏原有关。

临床分为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

哮病病同证异,因而治法不一样。

冷哮:射干麻黄汤;热哮:定喘汤;寒包热:小青龙加石膏汤;风痰哮:三子养亲汤;虚哮:平喘固本汤。

喘证明特点,既有外感也有内伤;有虚喘也有实喘。

它的治疗原则是分清虚实邪正而治。

实:祛邪利气;虚:阳虚补则温补,阴虚则滋养。

风寒闭肺:麻黄汤;表寒肺热:麻杏石膏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痰浊阴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肺气郁闭:五磨子饮;肺气虚耗:生脉动散合补肺汤;肾虚不纳: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正虚喘胶:参附汤。

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考点: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考点: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考点:哮病的诊断
与病证鉴别
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医内科学考点: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学习,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呈反复发作性。

常为突然发作,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可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缓解。

2.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

但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可常有轻度哮鸣,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

3.部分患者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

常因气候突变、环境因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诱发。

(二)病证鉴别
哮病与喘证: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