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旅游学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1. 概述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发展、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旅游学学科的产生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旅游学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旅游学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旅游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旅游市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
旅游学的研究不仅关注旅游现象本身,还需要深入探讨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规划旅游产业。
2. 旅游的定义与分类旅游的定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广义上讲,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家庭或工作场所,前往其他地区进行休闲、娱乐、观光等活动的行为。
从狭义上讲,旅游是指出于休息、娱乐或其他目的,离开居住地或工作场所,到达具备吸引力的目的地,并在目的地停留一段时间的行为。
根据旅游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旅游可以分为休闲旅游、观光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等多个分类。
休闲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享受自然、文化和娱乐设施而进行的旅游。
观光旅游则是为了参观、游览具有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特色的地方而进行的旅游。
商务旅游是指出于商务目的而进行的旅游,如参加会议、商务考察等。
探险旅游则是为了追求冒险、刺激和挑战而进行的旅游。
3. 旅游的发展历程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旅游活动以朝圣、徒步、游览名胜等形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逐渐成长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活动。
19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旅游开始获得广泛的发展。
旅游的目的地逐渐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人们也开始采取组团旅游的方式进行。
20世纪后期,随着航空、高铁等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
当前,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创造、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和地区都意识到旅游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了旅游产业的管理和规划。
旅游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旅游活动和旅游学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既为旅游吸引物,包括了食住行游四个基本要素和购娱两个非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媒介体(是指帮助旅游者完成其旅游经历和体验,为其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综合性。
3、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别:是否跨越国界、消费水平不同、逗留时间不同、便利程度不同、经济作用不同、发展时序不同.4、古代旅行:(1)远古时代的人类迁徙(具有求生性的特点)(2)原始社会晚期的旅行活动(是为了进行物品交换性质的易货贸易以及了解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是自发产生的以一种经济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3)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外出易货贸易的需要而展开的一种经济性活动)(4)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商贸旅行、士人漫游(李白杜甫)、宗教旅行(玄奘鉴真)、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李时珍)、公务旅行(张骞郑和、帝王巡游(泰山封禅))。
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消遣性旅行在规模上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有组织的旅游活动不断壮大、国际旅游活动持续发展.近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革新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诞生和发展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的原因: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5、旅游学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6、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旅游学形成的学科基础有:经济、管理、地理、心理、社会、生态、美学、统计。
旅游学的体系结构:旅游活动模块、旅游产业模块、旅游管理模块.7、旅游活动:表现为一种短期性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
8、旅游: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及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动。
旅游学概论
生态文明建设在旅游业的应用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在旅游业的应用
• 生态保护: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 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提高旅游设施环保性能。 • 绿色交通:发展绿色交通,减少旅游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在旅游业的实践
• 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的共赢。 • 绿色旅游:推广绿色旅游理念,提高游客环保意识。 • 旅游循环经济: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提高旅游业资源利用效率。
旅游学的分类
• 按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等。 • 按研究层次:基础旅游学、应用旅游学、专题旅游学等。 • 按研究方法:定性旅游学、定量旅游学、实证旅游学等。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 旅游现象:包括旅游活动、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 • 旅游活动规律: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流等。 • 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包括旅游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旅游对社会文化 的影响等。
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
•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 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传承文化:保护旅游资源,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
• 立法保护:制定旅游资源保护法规,保障旅游资源的安全。 • 技术保护: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修复旅游资源。 • 管理保护:加强旅游资源管理,防止旅游资源破坏和污染。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保障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 评价。 • 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旅游学基础知识试题
旅游学基础知识试题1. 什么是旅游学?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旅游产业和旅游管理的学科。
它综合涉及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揭示和解决与旅游相关的问题。
2. 旅游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旅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休闲旅游:以放松休闲为主要目的,主要参与者是工作繁忙的人群。
(2) 文化旅游:以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为主要目的,主要参与者是对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3) 自然旅游:以欣赏自然风光和接触自然生态为主要目的,主要参与者是喜欢户外活动和探险的人群。
(4) 健康旅游:以养生保健和康体为主要目的,主要参与者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
3. 旅游的经济效益有哪些?旅游的经济效益包括:(1) 旅游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旅游业为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旅游消费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2) 旅游业的间接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刺激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3) 旅游业的就业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4. 旅游的社会效益有哪些?旅游的社会效益包括:(1) 文化交流和融合:旅游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增进了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 促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的意识。
5. 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旅游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和规划旅游活动:旅游管理可以有效组织和规划旅游活动,保证旅游者的安全和体验。
(2)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管理可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3) 管理旅游资源:旅游管理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6. 旅游发展的挑战有哪些?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1) 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可能影响旅游业的正常运营,导致游客流失和经济损失。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旅游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活动的需要和欲望。
早期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生活在广阔的地域中,为了寻找食物和资源,不得不长时间地移动和迁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出现,人们逐渐摆脱了对生存的那种原始需求,开始追求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
这种追求使得人们开始旅行,游历各地,从而诞生了旅游。
二、旅游的发展1.古代旅游在古代,旅游主要是贵族和富裕阶层的特权,他们出于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追求,经常进行远行。
比如古希腊的雅典人,就喜欢到大陆其他地方游玩,而古罗马人也经常光顾罗马城郊的海边温泉和度假胜地。
2.中世纪旅游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影响,朝圣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方式。
游客通常会前往教堂朝圣,以寻求神灵的庇佑和赦罪。
同时,在这一时期,一些城市逐渐形成了商业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现代旅游现代旅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和欧洲。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时间和收入增加,旅行成为可能。
于是,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
20世纪,旅游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改进,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同时,经济的繁荣和全球化的进程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的影响旅游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影响旅游业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旅游业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包括旅游景点的建设和维护、酒店和餐饮业的发展等。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例如交通运输、零售等。
2.环境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旅游景点的开发和管理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过度的游客流量也会导致环境负荷过大。
为了保护环境,旅游业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3.社会影响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变革。
旅游促进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进了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旅游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机会,改善了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与旅游活动
1933年,英国的F.W.奥格威尔出版《旅游活动》一书, 主要研究了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1935年,德国的吕克斯曼发表《旅游业概论》,英国的 诺尔瓦勒出版《旅游事业论》。 20世纪40和50年代,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旅游研究论 著,如瑞士圣加尔大学亨泽克尔和伯尔尼大学克雷夫的著 作《普通旅游学概要》、意大利特罗伊西的《旅游及旅游 收入的经济理论》、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贝内克的《旅游业 基本理论》等。
二、旅游的本质
1、审美本质 旅游活动追求精神享受 审美享受是旅游活动的本质
2、社会本质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与世隔绝而独立生
存”——亚里士多德
“人生不能无群”——荀子
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
活动
“中心化交往模式”下的人们受到压抑
“全通道化交往模式”是人们追求的健康
愉快的社会关系
怎样理解关于旅游的定义!
1、指出了旅游的5个基本特征
异地性 旅游的 特点
暂时性
流动性
享受性 非定居和非就业性
2、指出了旅游活动具有多种目的和动机 观赏自然风光――――――――了解自然 体验异国、异地风情―――――了解社会 增长知识、探险、保健――――完善自我 商务、公务、会议――――――发展事业
2、关于旅游活动
• • • • • 旅游与旅游活动的区别 人类旅游活动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旅游活动有哪些类型? 旅游活动基本类型有哪些特征? 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
3、关于旅游者
• 什么的旅游者?特别是对旅游者应 怎样进行统计? •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是怎样的?
4、关于旅游资源
• • • • 什么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旅游资源包括哪些类型?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应怎样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开发 和保护?
旅游学概论
饭店的崛起、旅行社的诞生、旅游指南手册的出现、职业导 游队伍的形成以及为旅游活动服务的金融支付凭证-------旅 行支票的产生,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近代旅游业兴起了。
Page
19
什么叫旅行支票?
旅行支票是一种定额本票,其作用是专供旅客购买 和支付旅途费用,它与一般银行汇票、支票的不同 之处在于旅行支票没有指定的付款地点和银行,一 般也不受日期限制,能在全世界通用,客户可以随 时在国外的各大银行、国际酒店、餐厅及其他消费 场所兑换现金或直接使用,是国际旅行都常用的支 付凭证之一。 旅行支票是一种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 受的票据,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如同现金一般 的流动性,不仅很多商场和酒店都支持旅行支票的 付款,也可以在旅行地兑换为当地的货币使用。
Page
29
中国历史上的商务旅游活动开展得很早。史书所载的 “肇牵车牛远服贾”(《尚玉· 酒浩》)就属于殷末周初 商人的商务旅游活动。在《周易》中有许多围绕商务 旅行的内容:如“复卦”中的第二个爻辞说:“休复, 吉”,意思说是商旅美满地归来。李白的《长干行》所 反映的就是 商人的出门之久和行程之远,以及由此导致的家人对远 行经商之人的切切思念。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 “商 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也是歌女对其行商夫 君的抱怨。此外,古代社会交通不便,山林草泽密布,社 会服务业不发达,所以出门在外风险不少,这造成了中 国古代商务旅游的诸多艰难。
Page
3
二、旅游的本质属性 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2、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3、旅游是人类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
4、旅游是一项高级消费活动 5、旅游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定义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定义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定义
旅游,顾名思义,就是行走和游览的行为。
从字面上看,旅游就是在某一特定
地点自由行走,并以此获得心情上的愉悦。
旅游可以是一种休闲活动,也可以是一种教育,它可能涉及游览或登山、访问文化地标、实践农业体验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旅游也可以从行为角度定义,即它是一种特定的过程或行动,其特征是移动,移动者专注事物的改变,以获得特殊知识和/或心理和精神上的联系。
另一种视角,旅游更像是一种探索,它包含了将自身融入和体验未知的环境这一行为。
旅游并非总是只是一种消遣,它可以通过从个人、社会甚至是认同的角度,助
力一种更好的学习和充实的体验,发展更宽广的眼界,增加社会的沟通水平。
旅游融会贯通我们自身的知识,提升个人情感体验,激励创新思维,让我们拥有另一种不一样的视角与理解。
总而言之,旅游就是一种以移动为特征,以认知改变、心理愉悦、文化联系、
社交交流和实践体验等为主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接纳、增长知识和认知能力、改变心理状态以及建立新的社会联系。
对旅游学的认识
对旅游学的认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领域。
这项活动不仅改善了人们的消费水平,还能带动当地经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旅游学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旅游学是一门应用研究学科,既关注旅游经济学,也关注旅游心理学、旅游营销学等方面。
它涉及众多学科和学术领域,如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等,以及旅游管理、旅游政策、旅游经济、旅游心理学等旅游学科。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人文旅游、社会旅游、经济旅游和自然旅游四大类。
前两项是关注旅游行为背后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后两项则重点关注旅游市场、旅游企业、旅游政策等运营性旅游管理实践。
旅游学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它不仅是一种理论研究,而且与实践密切相关。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旅游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涉及旅游市场的用户需求、支出行为、价格构成、消费组合、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趋势、当地的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旅游企业的管理,以及旅游政策的实施与改进等。
与其他学科相比,旅游学具有一般学科无法具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它是一门多领域协同耦合的应用研究学科,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研究性强,影响力深远。
旅游学以旅游发展为核心,是构建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理论支持,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支持。
旅游学研究不仅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还可以为旅游相关行业提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和参考依据,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
旅游学研究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为深入探讨发展趋势、企业绩效、服务质量和企业管理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旅游企业采取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旅游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旅游学研究企业战略、企业绩效、服务质量和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支撑,从而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意见,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与旅游学
旅游与旅游学——远见之见〔一〕什么是旅游?1.旅游的常见意义如果随便问一个人“旅游是什么”,得到的答复可能会是一个字“玩”。
但是如果更进一步问“旅游是怎样的事物”,恐怕能够说清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旅游既好理解但又具有难以说明的内在含义,并且不同的定义包含着不同的限定。
所以,多年来,各类词典、国际组织、学者等对“旅游”纷纷给出了各自的定义。
〔1〕词典中的解释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将其解释为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
1927年,在德国以蒙根•罗特为代表出版的《国家科学词典中》将旅游定义为:狭义的理解是那些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或文化的需求,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981版〕中对旅游的解释是:旅行游览。
在这些中外的一般性语言词典中,对旅游一词的解释通常是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
强调其目的的消遣性。
〔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者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一个人的惯常环境是由其居住地周围的地区及其所有经常光临的地方组成的。
”其中对“惯常环境”的强调旨在排除人们在自己惯常居住区域之内开展的旅游性活动、在居住地点与工作地点之间的经常性的定期旅行活动,以及排除其他具有常规性特点的社区内旅行活动。
本定义强调了异地性、暂时性、非就业性,但更倾向于技术性需要,主要是方便调查与统计的可操作性。
〔3〕美国半官方的定义美国参议院领导的一个研究结构认为: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动和活动。
〔4〕美国学者的定义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旅游是由游客、旅游企业、东道主政府和东道主地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游客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关系之和。
旅游、旅游业和旅游学的认识与辨析
旅游、旅游业和旅游学的认识与辨析王昆欣【摘要】旅游、旅游业与旅游学是三个各自不同而相互关联的概念。
但学界和业界对三者的界定与认识均尚欠明晰。
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三个概念、属性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辨析与梳理。
认为三者具有不同的定义,分属不同的范畴,拥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但旅游业的产业属性、旅游学学科分支的构建与旅游的基本属性密切相关。
%Tourism,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science are three different concepts with mutual relations.However,the definition and cognition for them in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fields are not clear enough.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this article does a great quantity discrimination and carding from three concepts,properties and research methods.This article believes they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belong to different categories,and they have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objects.Tourism industrial property and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bran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ourism.【期刊名称】《旅游研究》【年(卷),期】2012(004)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旅游;旅游业;旅游学;认识与辨析【作者】王昆欣【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概念界定是一切学术研究的起点。
旅游学的概念
旅游学的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旅游学这档子事儿。
你说旅游像啥?就好比是一场奇妙的冒险!咱离开熟悉的地儿,去探索那些陌生又充满魅力的地方。
这可不是简单地走走逛逛,这里头学问大着呢!咱先说说为啥要去旅游。
你想想,整天待在一个地儿,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有点闷?旅游可就不一样啦,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遇到不一样的人,那感觉,就像给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窗户,新鲜空气呼呼地往里灌,多带劲!而且啊,旅游还能让你长见识,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就跟打开了一本超级大的百科全书似的。
然后呢,咱们得计划好行程。
可不能瞎跑,那不成无头苍蝇啦!得想好去哪儿,怎么去,住哪儿。
这就跟打仗前得想好战略一样重要。
比如说,你要是想去海边享受阳光沙滩,那就得带上漂亮的泳衣、防晒霜啥的;要是去爬山,那可得准备好舒服的鞋子,不然那脚可遭罪咯!再讲讲旅游中的体验。
那真是丰富多彩啊!你可能会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迷失在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里,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或者在一片美丽的自然风光中,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心里忍不住感叹:哇塞,这世界也太美了吧!有时候还能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那滋味,啧啧,能让你记一辈子。
还有啊,和当地人交流也是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听听他们的故事,学学他们的方言,说不定还能交上几个好朋友呢!这可比在网上聊天有意思多了,那可是面对面的交流,多真实啊!说到这儿,你还不心动吗?还不赶紧收拾行李,踏上属于你的旅游征程!旅游可不只是出去玩玩那么简单,它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你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同面。
就像那句话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可不是嘛,这么大的世界,咱得去好好逛逛,好好体验体验,对吧?所以啊,别再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吧!去发现那些未知的美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旅游故事。
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种感觉的!。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旅游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领域,主要关注旅游产业和旅游现象。
旅游学涉及的内容包括旅游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下面将从学科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三个方面对旅游学进行解释。
一、旅游学的定义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产业的学科。
旅游现象指的是人们为了休闲、度假、观光和商务等目的离开日常居住地去其他地方,并在途中和目的地参与各种活动的行为。
旅游产业是为满足旅游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集合,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和游览等领域。
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旅游学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文献研究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去目的地进行观察和访问,了解和收集旅游现象和旅游产业的数据。
问卷调查是通过发放问卷给旅游者和旅游从业者,收集他们的意见和体验。
统计分析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旅游现象和旅游产业的特征和趋势。
文献研究是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旅游学的理论和实践。
三、相关概念的解释1. 旅游者:指的是离开日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的人。
他们参与各种旅游活动,包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商务旅游等。
旅游者的特点包括时间有限、出发动机多样、需求多样化等。
2. 旅游目的地:指的是旅游者前往的地方。
旅游目的地可以是国内的城市、景区、乡村等,也可以是国际的城市、国家、地区等。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受到旅游者的偏好、文化差异、交通便利等因素的影响。
3. 旅游资源:指的是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山水风光、动植物和景观等。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传统艺术和民俗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平衡。
4. 旅游消费: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包括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用、购物费用和娱乐费用等。
旅游消费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总结起来,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产业的学科。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旅游学:探索旅行的多元学科引言: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出行和休闲,还涉及到诸多学科和概念。
旅游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的学科,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旅游学的定义、学科特点、涉及的学科领域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带您进入旅游学的精彩世界。
一、旅游学的定义旅游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旨在探究旅游现象的本质,研究旅游过程、旅游影响以及旅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它不仅包含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还涉及旅游者的心理、行为和体验等诸多因素。
旅游学借鉴了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全面解析旅游现象并提供对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指导。
二、旅游学的学科特点1. 多学科交叉:旅游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众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旅游的本质决定了旅游学必须借鉴地理学、经济学、环境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以全面解析旅游现象。
2. 应用性强:旅游学不仅仅是理论研究,更注重实践应用。
旅游学通过研究和分析,为旅游业的规划、开发、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专业的指导。
3. 学科内涵丰富:旅游学领域涉及众多内容,包括旅游地域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管理、旅游心理学等。
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旅游学的丰富内涵。
三、旅游学的学科领域1. 旅游地域规划:旅游地域规划是旅游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合理规划旅游地的空间布局和资源利用。
它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地区经济繁荣。
2. 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研究如何将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并吸引游客。
它关注市场需求、旅游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等,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旅游地勘察、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设施建设等,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4.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是指对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与旅游学——远见之见(一)什么是旅游?1.旅游的常见意义如果随便问一个人“旅游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可能会是一个字“玩”。
但是如果更进一步问“旅游是怎样的事物”,恐怕能够说清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旅游既好理解但又具有难以说明的内在含义,并且不同的定义包含着不同的限定。
所以,多年来,各类词典、国际组织、学者等对“旅游”纷纷给出了各自的定义。
(1)词典中的解释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将其解释为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
1927年,在德国以蒙根•罗特为代表出版的《国家科学词典中》将旅游定义为:狭义的理解是那些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或文化的需求,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981版)中对旅游的解释是:旅行游览。
在这些中外的一般性语言词典中,对旅游一词的解释通常是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
强调其目的的消遣性。
(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者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一个人的惯常环境是由其居住地周围的地区及其所有经常光顾的地方组成的。
”其中对“惯常环境”的强调旨在排除人们在自己惯常居住区域之内开展的旅游性活动、在居住地点与工作地点之间的经常性的定期旅行活动,以及排除其他具有常规性特点的社区内旅行活动。
本定义强调了异地性、暂时性、非就业性,但更倾向于技术性需要,主要是方便调查与统计的可操作性。
(3)美国半官方的定义美国参议院领导的一个研究结构认为: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动和活动。
(4)美国学者的定义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旅游是由游客、旅游企业、东道主政府和东道主地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游客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关系之和。
(5)英国学者的定义1972年,英国萨里大学的伯克特(Burkart)和梅特利克(Medlik)认为: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流动,是人们离开平时居住地和工作场所,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6)艾斯特定义旅游的艾斯特定义是由瑞士的学者享泽克尔和克雷夫合著的《普通旅游学概要》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该书指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艾斯特定义中,用“非定居者”强调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用“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强调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则强调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而“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强调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基于该定义对旅游研究的先期作用,这一定义被旅游专家国际联合会所采纳(1970年),由于组织的简称是AISET,所以业界称之为“旅游的艾斯特定义”。
在上述的众多定义中,既有概念性定义又有技术性定义。
技术性定义主要是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
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其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但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
由此可见,每种定义的提出都旨在适应某种特定情况,旨在解决某一个与此直接相关的问题。
2.远见对旅游定义的认识“旅游是人们离家之外、工作之余的生活方式”。
作者对旅游给此定义的核心在于强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特殊的限定是,其一这种生活方式发生在居家生活和工作之外,其二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为了工作报酬而展开的,而是属于“工作之余”的范畴。
历经“生产时代”到“生活时代”,传统的旅游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旅游已不仅仅是人们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表现的行为。
就当前社会而言,旅游就是一种生活,旅游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大集合可以划分为四个子集:一是居家工作着的生活;二是居家非工作的生活;三是离家工作着的生活;四是,离家非工作的生活。
作者给出的旅游定义划定了最后这一子集的领域。
旅游这一子集本身又有“生活的层次”。
有人说,旅游的第一层面是游览景区,第二层面是体验生活,第三层面是通过场景的转换去发现新的自我。
既然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就要求社会能够提供这种生活方式所需要的载体和服务,创造出一种人们喜欢的生活;既然旅游是一个对自我重新发现的更高境界,那么只要创造一种人们能够发现自我的新的时空场所,它如不是家,也不是工作场所,便也就可以是一种新的旅游资源。
旅游的概念定义变革了,旅游资源的定义就变革了。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如名山胜水、历史遗产,它们不仅仅只是被继承,而且也随着创意、跟着需求而不断被创造。
作者对旅游的定义并非要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切合中国目前的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便于对接后文要展开的“旅游设计”的对象、任务和技术方法的理论构建。
(二)旅游学的发展与传统经典学科如数、理、化、天、地、生等相比,旅游学尚属在幼年期的年轻学科。
由于旅游学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还未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上也不成熟,因此国际上一般将旅游学称为旅游研究(Tourism Studies)。
旅游学能否独立存在,取决于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该体系的基础是定义和术语,核心就是定律。
定义和术语是表明这一学科对于特定研究对象的概念所做的科学的界定。
将旅游作为科学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探讨,从19世纪末意大利人博迪奥(Bodio)最早的研究算起,其历史尽管逾百年,但较大的发展仍然集中在最近三四十年。
有学者指出,大多数旅游研究是在1970年以后,其中50%的研究更是在1980年以后。
旅游研究最早集中在经济学领域。
1928年意大利的马里奥蒂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一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剖析和论证,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
这一观点随后就受到了挑战。
1935年,德国学者葛里克斯曼出版了《一般旅游论》一书,对旅游现象的发生渊源、基础、性质和社会影响等深层次的关系进行探索,指出旅游研究应包括对旅游现象的基础、发生的原因、运行的手段、性质及其对社会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是范围非常广泛的领域,需要从不同学科去研究,而不是只从经济学的角度。
1942年瑞士的亨奇克等人出版了《旅游总论概要》一书,进一步认为“旅游现象的本质是具有众多相互作用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与国民、保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社会中各种要素和方面相互作用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其他学科的学者开始参与旅游现象的研究,首先社会学家对旅游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了研究活动,继而人类学家对旅游活动中人际关系及主客间不同文化背景接触导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学术上出现了“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概念(申葆嘉. 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J]).旅游学刊,1997.)。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对旅游现象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由贾法利(Jafari)在1973年创办并主编的《旅游研究纪事》,从1973年第6卷至1993年第20卷每卷都有一期专辑,分别以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教育、旅游人类学、旅游与政治学科等为主题,这也就意味着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提出,旅游研究不仅要用多科学研究方法,而且要进一步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从国内外旅游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旅游教育与人类游憩福利的提高、旅游需求的增长、区域与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研究成果的积累是密切相关的。
旅游作为一门独立学问并在大学设置专业,至今不过40多年的历史。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旅游最初是作为职业教育被引进大学的,但是,随着产业发展、研究深入和队伍壮大,课程体系越来越复杂,并且出现了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旅游规划等。
中国旅游研究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尽管其理论水平在总体上距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来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旅游研究质量方面,以前“轻理论、重应用”的研究局面已经有所改善,在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初步整合。
1999年,宁波远见旅游研究事务所成立,国内媒体报道为“中国首家民间旅游研究机构”。
迄今发展为“浙江远见旅游研究院”,依然作为民间的专业化旅游研究平台进行着丰富的理论探索。
(三)旅游系统暨旅游研究的学科体系旅游活动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和部门的人类复杂行为的社会现象。
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的认识逐步深化,旅游系统的观点终于成为解释旅游活动的结构、构建旅游学体系的重要理论武器。
早期研究者认为,旅游活动主要由主体、介体和客体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众旅游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旅游现象的系统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一些西方作者对此进行概括和提炼,提出了若干旅游系统(Tourism System)学说。
美国德州A&M大学教授冈恩(Gunn)在1972年提出了旅游功能系统模型,30年后(2002年)又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模型,这一模型突出了旅游活动中的供求关系,将系统分为供给和需求两个子系统。
为了促进旅游研究的整合,1981年利珀(Lieper)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旅游系统,称为旅游理论,后又对此理论修订。
他认为旅游是一个有五项要素构成并和外部环境进行交换的开放系统,这五项要素包括旅游者、客源地、出行途径、目的地、旅游业。
美国学者米尔和莫里森在总结其他学者成果基础上,将旅游系统分为市场、旅行、目的地、营销等四部分。
吴必虎在1998年提出的旅游系统强调了政策、政府等公共管理的隐型作用,划分旅游系统包括四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
对旅游系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涉及多个不同的学科,因此旅游学是一个多学科体系,其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
旅游现象是一种从客源市场系统向目的地系统的空间移动现象,因此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交叉;旅游现象是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之间的社会相互作用,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和社会学等学科有交叉。
综合研究之下,可发现旅游学至少是由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等不同的分支学科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