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经典诵读》中的选定篇目,理解其中的经典文化内涵。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语言韵律感。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促使其主动阅读。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选定经典诵读材料,包括诗歌、小说片段等,涵盖古代和现代经典。

2.2 教学安排:第1-2节课:介绍《经典诵读》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

第3-6节课:分别深入讲解每一篇选定的经典诵读材料,进行逐句解读和语言点分析。

第7-9节课: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其朗读的流畅度和感情表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2 教学手段:使用PPT展示经典诵读材料,辅以音频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韵律和语调。

分组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兴趣。

四、教学评估:4.1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中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及时检查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的理解和朗读水平。

4.2 综合性评价:通过期末朗读比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对学生整体的诵读水平和对经典文学的理解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5.1 优点: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采用多媒体辅助,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5.2 不足: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发音不准确,需要更多的语音训练。

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缺乏兴趣,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5.3 改进措施:引入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典文学选材,增加学生的亲近感和兴趣。

通过这次《经典诵读》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理解,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引导。

未来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对中华经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初中经典诵读内容教案

初中经典诵读内容教案

初中经典诵读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使学生了解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词: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使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古代散文:选取一些富有哲理和文采的古代散文,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使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魅力。

3. 古代小说: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小说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学生感受古代小说的故事性和人物形象。

4. 古代戏剧:选取一些经典的戏剧片段,如《窦娥冤》、《长生殿》等,使学生了解古代戏剧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首先进行诵读,让学生感受经典的声音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法:教师对经典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介绍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经典诗词: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诗词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3. 教学经典散文: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散文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4. 教学经典小说: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5. 教学经典戏剧: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戏剧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总结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诵读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发音、语调、情感等方面。

2. 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

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

《诵读》教案》

《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选取经典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进行诵读。

2. 学习并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和方法。

3. 分析作品中的意境、情感等,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诵读,引导其他学生跟随。

2. 讲解法:教师讲解诵读技巧和方法,学生加以实践。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作品内涵,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诵读教材,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

3. 准备诵读台或讲台,方便学生示范和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诵读技巧:评价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

3. 作品理解:通过学生讨论和分享,评价他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适合学生诵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制作课件和教学素材。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示范诵读: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和情感。

4. 教学讲解:教师讲解诵读技巧和方法,如停顿、语气、节奏等,并指导学生实践。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品内涵,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6. 学生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诵读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7.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诵读任务,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

七、教学策略1.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诵读中找到自己的特长。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美。

4. 激励性评价: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经典诵读》——古代经典文献诵读与理解教案

《经典诵读》——古代经典文献诵读与理解教案

《经典诵读》——古代经典文献诵读与理解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经典诵读课程是古代经典文献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1.1.2 经典诵读课程通过让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献,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1.1.3 经典诵读课程强调对古代经典文献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1.2 教学目的1.2.1 让学生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1.2.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1.2.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1.3 教学内容1.3.1 介绍古代经典文献的背景和作者。

1.3.2 分析古代经典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1.3.3 探讨古代经典文献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二、知识点讲解2.1 经典文献的背景知识2.1.1 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产生背景和历史背景。

2.1.2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1.3 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分类和特点。

2.2 经典文献的内容分析2.2.1 分析古代经典文献的主题和结构。

2.2.2 探讨古代经典文献的文学特色和艺术表现。

2.2.3 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2.3 经典文献的阅读方法2.3.1 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3.2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策略和思考方法。

2.3.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内容3.1 经典文献的选择3.1.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献。

3.1.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经典文献。

3.1.3 考虑经典文献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3.2 经典文献的讲解3.2.1 介绍经典文献的背景和作者。

3.2.2 分析经典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2.3 探讨经典文献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3.3 经典文献的阅读活动3.3.1 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献的阅读。

3.3.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3.3.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通用7篇)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通用7篇)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通用7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教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教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教案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教案1诵读目标1.通过讲故事、小组探讨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

2.通过配乐朗读《论语》,熟读成诵,体会《论语》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学生在学习《论语》内容的同时,理解《论语》中主动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诵读重点:让学生明白《论语》中的道理,熟读成诵诵读难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诵读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孩子们,这节课由老师和你们一同上一节国学课。

孝顺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在《论语》中也充分体现了“孝”的思想。

课前老师给你们布置任务了找一找有关《论语》的简介。

谁情愿给大家介绍一下。

(真是找资料的小能手,会学习的孩子)1.出示课件:以滚动文字的形式介绍《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这部书大约最终编定于战国初期。

因其成于众手,详细作者已难考定,但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补充: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师: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思想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下面让我们来相识一下孔子。

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短片。

2.播放视频--动画短片师:从动画短片中你们都知道了什么?3.出示孔子图片,介绍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闻名的思想家和教化家。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仁”的最简洁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敬重和有怜悯心。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

大学经典诵读教案(全)

大学经典诵读教案(全)

大学经典诵读教案(全)1. 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理解与表达经典文学的内涵,提升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本教案以经典作品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旨在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能力,提升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 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 增进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和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3. 教学内容3.1 经典文学作品选取从不同文学流派中选取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特色。

3.2 阅读与讨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见解。

3.3 诵读练学生通过反复练,准确诵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华段落或诗歌,培养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教师可以组织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4 创作与表达学生通过模仿经典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形式,进行创作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短篇故事、诗歌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思维。

4. 教学方法与策略4.1 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经典文学作品的录音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4.2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4.3 实地体验引导学生参观文学展览、艺术活动或演出,增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5. 教学评估与反馈通过学生的诵读表现、参与度、讨论质量等来评估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

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优点,指导改进,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6. 教学资源- 经典文学作品选本- 多媒体设备和素材- 文学展览、活动和演出的信息和场地7. 教学安排本教案建议在大学文学选修课或文学社团进行。

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课的诵读与讨论,同时安排一些创作和表达活动,形成有机的教学过程。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教案(精选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教案(精选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四章《抒情篇》。

具体内容包括《离骚》、《出塞》、《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经典诗篇的详细解读与朗诵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所选诗篇的背景、作者、意境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朗诵兴趣和表达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把握诗篇的意境,运用适当的朗诵技巧进行表达。

重点:掌握诗篇的基本信息,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华经典诵读》笔记本、朗诵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氛围。

2. 新课内容:详细介绍所选诗篇的背景、作者、意境和表达技巧。

a. 《离骚》: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b. 《出塞》: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

c.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朗诵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以《离骚》为例,讲解朗诵技巧。

a. 抓住关键词:如“路漫漫”、“长夜漫漫”等,通过加重语气,表达诗人的情感。

b. 注意停顿和节奏:根据诗句的意义和情感,调整停顿和节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朗诵,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中华经典诵读》第四章《抒情篇》2. 内容:a. 诗篇名称、作者、背景。

b. 诗篇意境及表达技巧。

c. 朗诵技巧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录制一段朗诵视频,要求运用所学技巧。

2. 答案:b. 朗诵视频:按照课堂所学的朗诵技巧,进行录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业朗诵艺术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

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四、课后作业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2. 默写古诗。

初中经典诵读教案20篇

初中经典诵读教案20篇

初中经典诵读教案20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材:经典诗文、成语故事、古代散文等。

2. 教学安排:每个学期安排10篇经典诵读作品,每周一篇,共计20篇。

三、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经典作品,注意语音、语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2.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中,体验经典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和表现力。

4. 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智慧,提升自身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学生朗读经典作品,注意语音、语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讲解:教师对经典作品进行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句式、语法等知识点。

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典作品的主题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经典作品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6. 应用: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经典作品中的知识点和思想观念,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创作。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经典、多思考、多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经典的准确性、流畅性、表达能力。

2. 学生对经典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经典作品中的知识点和思想观念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熟练掌握经典作品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2. 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篇一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

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

”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

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

翠馆对红楼。

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虎类狗,蚁如牛。

列辟pi对诸侯。

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

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列辟对诸侯。

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教案一:诗歌朗诵——《静夜思》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诵读《静夜思》,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教学内容:1. 学习《静夜思》的背景知识和作者李白的生平;2. 逐句梳理《静夜思》的意境和表达;3.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语调和停顿;4. 进行反复朗读练习,掌握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夜晚时的感受,并与《静夜思》建立联系。

2. 学习背景:简要介绍《静夜思》的创作背景和李白的生平。

3. 逐句解析:将《静夜思》的每句话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意境和表达方式。

4. 朗读指导:通过示范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和停顿。

5. 练习训练:分组进行诵读练习,互相点评并不断完善朗读效果。

6. 全班集体朗读:整个班级一起进行集体朗读,提醒学生注意韵律和节奏。

7. 个别指导:针对个别学生的发音或语调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提供反馈意见。

8. 展示:选择几位出色的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朗读,让其他同学倾听和欣赏。

教学评估:1. 诵读音准评估:对学生的发音进行评估,检查是否准确、流利。

2. 语调表达评估:评估学生的语调和感情表达能力,看是否能够贴合诗词意境。

3. 团体协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协作能力。

4. 自我评估: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拓展:1. 探究其他经典诗歌的朗诵,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2.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或诗歌比赛,增加学生对诗歌朗诵的了解和兴趣。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进行诵读展示或录制分享。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学习《静夜思》,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诗歌朗诵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利用个别指导和集体训练不断改进自己的朗诵效果。

然而,对于发音和语调等技巧的指导还可以更加具体和细致,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诗歌朗诵的要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提高思考能力和任务完成情况的辨析能力。

国学经典诵读表演中班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表演中班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表演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2. 帮助学生掌握国学经典的诵读技巧,提高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表演中学会互相配合、相互鼓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国学经典的诵读技巧,培养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中班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兴趣,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诵读表演。

三、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中班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准备相关的诵读表演道具,如传统服饰、道具道具等。

3. 安排好诵读表演的时间和地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国学经典(15分钟)老师给学生介绍选取的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和背景。

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生动地向学生介绍国学经典的故事和内涵。

3. 诵读表演练习(3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表演练习,教授学生诵读的技巧,如语调、停顿、情感表达等。

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4. 分组表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分组表演。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国学经典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做评委,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5. 总结(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表扬优秀的表演,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再次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学习国学经典。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有了提高,诵读表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一步,可以通过增加诵读表演的时间和频率,让学生对国学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的演员或老师来指导学生的表演,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

经典诵读活动教育教案及反思

经典诵读活动教育教案及反思

经典诵读活动教育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经典诵读活动教育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寓言等。

2. 诵读技巧的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节奏等诵读技巧。

3. 合作演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绎,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段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表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经典文学作品的概念,与学生分享一段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正文(30分钟):- 选择一段经典文学作品,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诵读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模仿跟读。

-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合作演绎。

- 指导学生在演绎过程中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节奏感强等方面的表现。

3. 总结(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各小组的合作演绎成果,进行互动交流和评价。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诵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的练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经典诵读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 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在诵读和合作演绎方面的练习时间不足,下次可以适当延长课时或安排更多的练习时间。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总结环节,我应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在诵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3. 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学生在选择经典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面临困难,下次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选题,供学生选择。

通过这次教学,我对经典诵读活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味。

2.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2. 《弟子规》选段3. 《千字文》选段4. 《论语》选段5. 《大学》选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诵读经典选段,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2. 难点:深入理解经典中的道理,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让学生反复诵读经典选段,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味。

2. 讲解法:对经典中的重要内容和道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10分钟进行讲解和讨论。

2. 每个选段诵读3-5遍,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3. 在讲解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4. 每个选段的学习时间为2-3节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经典的能力,关注其发音准确性、节奏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 评价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验其对道德观念的把握。

3.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经典,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4.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实际行为中,以此评价其品德修养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或选集。

2. 教师用书,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和解读。

3. 音频或视频资料,用于示范诵读和加深学生对经典音韵的理解。

4. 讨论卡片或海报,用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经典中的道德观念。

5. 反馈表格或评价量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诵读表现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介绍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学习《三字经》选段。

2. 第二周:《弟子规》选段的学习和讨论。

3. 第三周:《千字文》选段的诵读和解读。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经典文学作品的选取: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2. 诵读技巧的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培养他们的朗读技巧。

3. 文学欣赏和理解: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选择适合的经典文学作品,并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3. 诵读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进行诵读训练。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改进。

4. 文学欣赏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可以通过分析文学手法、讨论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方式进行。

5. 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对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诵读训练和文学欣赏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发音准确性、语调把握和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2. 朗诵比赛成绩:评价学生在朗诵比赛中的表现,包括声音的美感、语调的流畅性和对作品的情感表达等方面。

3.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读后感、分析作品中的某个片段等,评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经典文学作品的文本:提供学生阅读和诵读的文本。

2. 录音或视频资源:提供学生参考和模仿的录音或视频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诵读技巧。

3.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六、教学效果预期: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文学作品,并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

2.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并能够进行相关的文学分析和欣赏。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案【篇一:小学经典诵读教案】活动一:童真童趣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出示古诗)《小儿垂钓》。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

3、集体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稚子)这个稚还是什么稚?(幼稚稚嫩幼稚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蓬头”;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1、出示《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小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小学经典诵读文本。

2. 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准确、流利地朗读小学经典诵读文本。

2. 理解文本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1. 背诵经典诵读文本。

2. 理解文本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教学准备:1. 小学经典诵读文本。

2. 录音机/播放器。

3. 课件/PPT。

教学过程:Step 1 情境导入1. 制作一份PPT,使用一些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Step 2 听录音1. 播放经典诵读文本的录音。

2. 学生边听边跟读,培养语感。

3. 重复播放录音,让学生能够熟悉内容和语调。

Step 3 朗读练习1. 将诵读文本分段,每段都练习多次。

2. 整体练习,让学生根据录音跟读整段内容。

3.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能够最准确、最流利地朗读。

Step 4 理解文本1. 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 提取文本的关键信息,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Step 5 配合动作表演1.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将文本内容与动作配合起来。

2. 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情节和语言,进行表演演绎。

Step 6 互评与改进1.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在表演结束后给出评价意见。

2. 老师给出总结性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诵读文本,进行朗读练习。

2. 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能够更准确、更流利地朗读。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学经典诵读稿件,并进行朗读展示。

4. 将经典诵读文本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出:突出,出现。
3、指生汇报诗句意思。
4、理解《笠翁对韵》。
三、背一背
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比赛读一读,背一背,争取熟读成诵。
四、做一做
练习用学过的《笠翁对韵》中的方法创作诗句。
板书设计
第23课《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绝句》《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泊(bó)辇(niǎn)辔(pèi)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
1、小组结合书中注释交流诗句意思。
2、汇报重点词语意思:
3、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江畔独步寻花》《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蹊(xi)啼(ti)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
1、小组结合书中注释交流诗句意思。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苍穹(cāng qióng)霁(jì)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
1、小组结合书中注释交流诗句意思。
2、汇报重点词语意思:
之:到达。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下:顺流向下而行。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
尽:没了,消失了。唯见:只看见。
辞:辞别。
3、指生汇报诗句意思,理解《笠翁对韵》。
三、背一背
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比赛读一读,背一背,争取熟读成诵。
四、做一做
练习用学过的《笠翁对韵》中的方法创作诗句。
板书设计
第21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四、做一做
练习用学过的《枫桥夜泊》中的方法创作诗句。
板书设计
第29课《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笠翁对韵》
吾——汝尔——余选授——升除书籍——药柜耒耜——耰锄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学科电子教案
设计时间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金伟丽
教学内容
第31课《游子吟》《笠翁对韵》
2、理解、记忆《望天门山》《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中(zhōng)断孤(gū)帆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1、小组结合书来自注释交流诗句意思。2、汇报重点词语意思: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开:劈开,断开。
2、理解、记忆《枫桥夜泊》《笠翁对韵》。
3、运用学到的《枫桥夜泊》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枫桥夜泊》《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泊(bó)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
1、小组结合书中注释交流诗句意思。
2、汇报重点词语意思: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一作《夜泊枫桥》。
江枫:水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
3、指生汇报诗句意思,理解《笠翁对韵》。
三、背一背
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比赛读一读,背一背,争取熟读成诵。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
1、小组结合书中注释交流诗句意思。
2、汇报重点词语意思: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一作《夜泊枫桥》。
江枫:水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
3、指生汇报诗句意思,理解《笠翁对韵》。
三、背一背
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比赛读一读,背一背,争取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枫桥夜泊》《笠翁对韵》。
3、运用学到的《枫桥夜泊》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枫桥夜泊》《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泊(bó)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笠翁对韵》
天——地雨——风大陆——长空山花——海树赤日——苍穹
设计时间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程立英
教学内容
第22课《早发白帝城》《笠翁对韵》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早发白帝城》《笠翁对韵》。
3、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春夜喜雨》《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潜(qián)重(zhòng)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
1、小组结合书中注释交流诗句意思。
2、汇报重点词语意思:
板书设计
第28课《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笠翁对韵》
羹——饭柳——榆短袖——长裾鸡冠——凤尾芍药——芙蕖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学科电子教案
设计时间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金艳秋
教学内容
第29课《枫桥夜泊》《笠翁对韵》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笠翁对韵》
颜——貌像——庞步辇——徒杠停针——搁笔意懒——心降
设计时间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王素艳
教学内容
第26课《春夜喜雨》《笠翁对韵》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春夜喜雨》《笠翁对韵》。
3、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早发白帝城》《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朝(zhāo)还(huán)重(chóng)
憃(chōng)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
1、小组结合书中注释交流诗句意思。
二、说一说
1、小组结合书中注释交流诗句意思。
2、汇报重点词语意思: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临:将要。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3、指生汇报诗句意思,理解《游子吟》。
三、背一背
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比赛读一读,背一背,争取熟读成诵。
四、做一做
练习用学过的《游子吟》中的方法创作诗句。
板书设计
第26课《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笠翁对韵》
贤——圣是——非觉奥——参微鱼书——雁字草舍——柴扉
设计时间
2015年9月14日
设计者
王凤荣
教学内容
第27课《绝句》《笠翁对韵》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游子吟》《笠翁对韵》。
3、运用学到的《游子吟》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游子吟》《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游子吟》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指导正音。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2、理解、记忆《绝句》《笠翁对韵》。
3、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绝句》《笠翁对韵》。
难点
运用学到的《笠翁对韵》中的形式自己创作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指生读文,纠正读音。
2、泛读课文,学生倾听。
2、再次读文,要求读准,读通顺。
二、说一说
板书设计
第31课《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笠翁对韵》
吾——汝尔——余选授——升除书籍——药柜耒耜——耰锄
设计时间
2015年月日
设计者
闫晓梅
教学内容
第32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笠翁对韵》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记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笠翁对韵》。
2、汇报重点词语意思:
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