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加工工艺规范
热处理工艺规范(最新)
华尔泰经贸有限公司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随着铸造件产品种类增多,对外业务增大,方便更好的管理铸造件产品,特制定本规定,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目的: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精铸、砂铸产品的热处理,材质为各种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及有色合金。
3术语3.1退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降温出炉的操作工艺。
3.2正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下来的操作工艺。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4 职责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5.1每次装炉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把炉底板上的氧化渣清除干净,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四周应留有足够的间隙,轻拿轻放,装炉应结实,摆放合理。
5.2装炉时大铸件产品放在下面,对易产生热处理变形的铸件,必须作好防变形或反变形处理,力学性能试样应装在高温区,对特别小的铸件采用铁桶或其它框类工装集中盛放。
5.3炉车上的铸钢件入炉时,应缓慢推进,仔细观察铸钢件是否与炉壁碰撞,关闭炉门,通电后应经常观察炉内工作状况。
5.4作好铸件产品后续热处理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出炉温度,对水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热处理标准规范
热处理标准规范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金属或合金材料的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工艺过程。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从而满足不同工程和使用要求。
因此,热处理标准规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热处理标准规范应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在进行热处理之前,应该对材料的成分、硬度、强度等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以便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此外,还需要对材料进行表面清洁和预处理,以确保热处理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氧化的影响。
其次,热处理标准规范应明确热处理工艺的参数和要求。
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关键参数的设定和控制要求。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控制对于最终材料的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确保热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另外,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后的检验和评定要求。
热处理后的材料需要进行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等一系列检测,以验证热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评定,才能确保热处理后的材料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除此之外,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设备和环境的要求。
热处理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加热和冷却控制能力,以及稳定的温度和时间记录系统。
同时,热处理车间的环境条件也应符合相关的安全和卫生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和材料的安全。
总的来说,热处理标准规范对于确保热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规范的要求,才能保证热处理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从而满足不同工程和使用要求。
因此,制定和执行热处理标准规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热处理作业规程(三篇)
热处理作业规程第一章引言1.1 作业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热处理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作业结果的合格性。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热处理作业的场所,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玻璃等行业。
第二章作业内容2.1 作业准备2.1.1 作业计划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应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设备等。
2.1.2 作业材料准备根据作业计划,检查作业所需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材料符合热处理要求。
2.2 作业设备2.2.1 设备检查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没有任何损坏或故障。
2.2.2 设备操作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3 作业操作2.3.1 温度控制根据热处理要求,控制作业过程中的温度,确保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2.3.2 时间控制根据热处理要求,控制作业过程中的时间,确保作业时间达到要求。
2.3.3 作业记录记录作业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关键参数,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
第三章安全措施3.1 个体防护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包括帽子、手套、防护眼镜等。
3.2 设备安全所有热处理设备都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设备运行过程中应保持设备的安全性能。
3.3 废气排放热处理过程会产生废气,应采取措施进行排放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第四章质量控制4.1 作业前检查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应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2 温度控制根据热处理要求,严格控制作业过程中的温度,确保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4.3 时间控制根据热处理要求,严格控制作业过程中的时间,确保作业时间达到要求。
4.4 作业记录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并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作业结果的质量。
第五章作业验收5.1 验收标准根据热处理要求,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包括温度、硬度等指标。
5.2 验收程序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记录验收结果,并根据结果对作业进行评价。
5.3 不合格处理如果作业结果不合格,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编制:审核:批准: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1.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根据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特制定热处理通用工艺规范,用于指导热处理生产与过程控制。
2.适用范围本规范明确了热处理生产的主要工艺和质量控制方式、方法、要求,适用于石油机械API SPEC7K转盘及其配件产品的各种热处理。
属于本公司的其他产品和外协产品的热处理也可参照本规范的基本要求执行。
3.主要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通过对工件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使金属或合金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获得预期的性能的操作工艺。
热处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潜力,改善和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热处理作为生产过程特殊工序,在石油机械产品生产制造中有重要作用。
可以分为:a.整体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整体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如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淬火以及化学热处理(如表面渗碳、碳氮共渗、氮化等)b.预先(或预备)热处理与最终热处理预先热处理一般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而采取的热处理工艺,如时效、退火(包括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等)、正火等,预先热处理有时也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
一般用于焊接结构件、铸件等。
相对于最终热处理而言,某些重要、大截面钢件采用预先热处理(通常采用正火处理)是为使最终热处理产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保证。
3.1退火(Annealing)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主要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工序做准备;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主要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按照要求目的的不同,退火可分为重结晶退火、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等。
热处理工艺规范
➢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常用的金属的热处理 设备、工艺与质量检验方法
1
热处理工艺规范
目录
➢ 前言 1 规范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常用热处理方式定义 4 工艺分类代号 5 工件举例 6 热处理设备 7 工作要求 8 规范 9 热处理后工件的质量检验
2
热处理工艺规范
前言
本标准由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 本标准审核人:xx 本标准批准人:xx 本标准由技术部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19年10月首次发布,于2020年3月第一次修订。
14
热处理工艺规范
6 热处理设备 • 6.1 加热炉有效加热区实际温度偏差值(指炉罐内)
不应超过±20℃。 • 6.2 加热炉的每个加热区应配有温度测定及温度控制
自动记录装置。 • 6.3 加热炉的维护保养必须按制订的制度进行,并妥
善保管有关记录。
15
热处理工艺规范
7 工作要求 • 7.1 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并应事先将炉膛清理
干净。 • 7.2 核对材料与图样是否相符,了解零件的技术要求
和工艺规定。 • 7.3 选择好合适的工夹具,并考虑好装出炉的方法。
16
热处理工艺规范 8 规范 8.1 工艺的制定。应根据工件的特征(材料的牌号、处 理前的状态及形状、尺寸等)、热处理 目的、批量、热处理设备等具体条件来制定合理的热处 理工艺。 8.2 热处理工艺曲线见图1、图2
• 8.4 冷却时应以适当的速度,使工件各部分均匀冷 却。
• 8.5 如采用空冷,应在空气中散开冷却,不允许堆 放或置于潮湿的地上冷却。
20
热处理工艺规范 • 8.6 作为热处理后的辅助工序,清除工件的氧化皮
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热处理涉及高温和化学物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首先,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避免在有限空间中操作,以免产生有害气体的蓄积和中毒风险。
同时,工作人员需要穿着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面具,以保护自己免受高温和化学品的伤害。
其次,对于热处理设备和工具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安全标准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擅自改动设备和工具的参数,以免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运行状态,及时修理和更换有损坏的部件,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此外,对于化学物质的使用和处理,也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规程。
在使用化学品时,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皮肤和眼睛受到化学品的刺激和伤害。
在处理化学废弃物时,需要将废物妥善包装和标识,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在热处理作业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生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对于高温区域,需要设置警示标识和限制
区域,防止无关人员靠近,并及时清理工作场地的可燃材料和杂物。
总之,《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热处理作业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规程,在实际操作中做到细致入微,才能保证热处理作业的安全可靠。
热处理(调质)工艺规范
热处理工艺规范1 目的本规范适用于本厂钢制零件在周期作业加热炉中的调质、固熔工序。
2 准备工作2.1检查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
2.2检查零件上的材料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2.3检查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图样及工艺文件的规定。
2.3.1调质件最好先经粗加工,断面大于100mm 的零件,当有内孔时,应钻孔后再调质,并且防止出现尖角。
2.3.2调质件的加工余量应大于允许的变形量。
2.4熟悉工艺要求,根据零件的毛坯重量、开头确定吊挂形式,吊挂部分可利用零件本身结构,也可在零件上另加。
2.5大型零件调质时必须检查所需的辅助冷却装置,当确认使用可靠后方可装炉。
2.6不同淬火温度的调质件,不得同炉处理,同炉处理件的有效厚度应相近。
3 工艺规范3.1 ASTM A350 LF2调质处理规范见表1。
3.1.2机械性能参数:MPa b 655485-=σ MPa 250≥s σ 22%≥δ 30%≥Φ3.1.3 LF2低温冲击韧性K A 要求:Ⅰ级 试验温度在-45.6℃ 三个试样平均值为K A ≥20J三个试样中一个试样冲击值为K A ≥16JⅡ级 试验温度在-18℃ 三个试样平均值为K A ≥27J三个试样中一个试样冲击值为K A ≥20J3.2 ASTM A182 F316、F321钢3.2.1 热处理工艺:3.2.2 机械性能参数:MPa b 515=σ MPa 205≥s σ 30%≥δ 50%≥Φ3.3 淬火冷却方法3.3.1调质件采用的淬火介质一般为水或油。
3.3.2形状简单、断面厚度不足100mm 的零件在水或油中冷却,终冷温度不予限制,以淬硬为原则。
3.3.3形状复杂、断面厚度大于100mm 的零件在淬火介质中冷至表面温度为150-200℃时取出空冷。
3.3.4采用水淬油冷的零件,水冷时间按每(3-5)mm 以1s 计算,水淬空冷的零件、水冷时间,当有效厚度小于30毫米的以S/2mm 计算,有效厚度大于30mm 的以S/1mm 计算的。
(完整)热处理工艺守则
一、热处理代号和材料标注方法(一)热处理代号1. 适用于结构钢和铸件代号:0—自然状态1—正火(或正火+回火)2—退火3—精锻+回火(如精锻或精辊叶片在精锻后只需高温回火)4—淬硬5—调质6—化学热处理(渗碳或氮化)7—除应力(包括活塞环定型处理)9—表面淬火或局部淬火2.适用铸造有色金属和奥氏体钢的代号:0—原始状态1—再结晶退火T—除应力退火T1-人工时效T4—淬火(固溶处理)T5—淬火和不完全时效T6-淬火和完全时效(固溶处理和完全时效到最高硬度)3.压力加工有色金属代号:0—原始状态M—退火C-淬火CZ—淬火和自然时效CS-淬火和人工时效(二)材料的标注方法:1.零件的材料或毛坯(包括铸锻件)如不作任何处理,也不作机械性能检查,则只标材料牌号(其热处理代号“0”在图纸上不标注)如:A3,20,35,ZQSn6—6-3。
2.零件的材料或毛坯在热处理后,不作硬度及机械性能检查者则只标注材料牌号和热处理代号:如:45-1,若有几种热处理,可用热处理代号按工艺路线顺序逐项填写:如:15CrMoA-1+7。
3.有些材料的技术条件,有几种检查组别,但强度等级只有一种或可按材料截面尺寸来决定强度等级,只注明材料牌号,热处理代号和检查组别:如:45—5(Ⅱ) 35CrMoA—5(Ⅱ)4.有些材料的技术条件,有几种组别,在同一热处理状态中有不同的强度等级,则注明材料牌号、热处理代号强度等级和检查组别,不需要规定检查组别时,检查组别可省略。
25Cr2MoVA-5 25Cr2MoVA-5如:735—Ⅲ 7355。
有些零件或者是比较重要或者是技术要求比较复杂,用上述标注方法不能说明全部要求者,则应注明标准号,在同一热处理状态中有不同的强度级别时,还应注明强度级别。
35CrMoA-5 35CrMoA-5如:Q/CCF M 3003-2003 590×Q/CCF M 3003—20036。
大锻件如叶轮、铸造轴、整体转子等的材料标注方法钢号锻件级别×标准编号7。
(完整)热处理加工工艺规范
热处理加工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热处理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热处理加工。
2准备工作2.1根据加工路线单核对工件数量,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图样了解热处理的种类。
2。
2检查工件是否有碰撞伤痕、裂纹等缺陷。
2。
3检查炉子及炉温仪表使用情况是否正常2.4严禁带电进出炉操作,工件离电热体不宜太远,以防局部过热。
一般工件离炉壁应大于100mm,离炉顶大于200mm。
2.5形状复杂或细长轴等工件,在堆放时要按有关操作要求装入炉内,严禁悬空堆放.3退火3。
1对于45#、40Cr钢件分别加热到800-840℃,830—850℃,保温2—3小时,然后以小于100℃/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00—600℃出炉空冷.3.2对于T7-T9,T10-T12钢件分别加热到740—760℃,750-770℃,保温2—4小时,然后以小于200℃/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00—600℃出炉空冷。
3.3对于合金钢等特殊材料,按有热处理工艺学有关技术资料要求操作。
3.4一般件可不预热低温进炉,当温度升到500—600℃时,应保温1—2小时后再继续升温. 3.5出炉时对于形状复杂或细长工件,宜用钳子或其他夹具垂直或水平放置在适当地方。
4正火4.1通常用于正火的材料为含碳量不超过0。
5%的碳素钢、低合金钢的锻件、铸钢件。
4。
2对于Q235、20#、Q345等材料加热到880℃-930℃,保温1-3小时后出炉空冷。
4。
3对于45#、40Cr钢分别加热至830-880℃,850-890℃,保温1—3小时出炉空冷。
4.4保温时间可根据工件的有效厚度决定,参考下表:4.5正火规范相同的零件,可在同炉处理,但截面有效厚度必须相近。
4。
6不同尺寸的零件在同炉处理中,若同时出炉时,其保温时间就按最大截面所需的保温时间计算,但允许小件到达其本身尺寸所需保温时间后单独出炉.4.7多件装炉时工件断面尺寸小于100mm者,其间隙应大于50mm.技术要求较高的零件严禁小件外面套大件。
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规范
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规范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方法,使金属材料在固态下发生化学、物理或机械性能变化的过程。
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从而满足具体的应用要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规范。
1.碳钢的退火处理碳钢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经过退火处理后可以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通常将碳钢加热至800-900°C,保温时间由材料厚度决定,通常是每25mm厚度增加1小时。
然后将材料冷却到室温,这样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塑性和韧性的碳钢。
2.不锈钢的固溶处理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但在焊接后会出现晶间腐蚀的问题。
固溶处理是为了解决晶间腐蚀问题而进行的热处理过程。
通常将不锈钢加热至1050-1150°C,保温时间取决于材料的厚度。
然后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这样可消除晶界处的过饱和元素,减少晶界的碳化物析出,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铸铁的正火处理铸铁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金属材料,通过正火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通常将铸铁加热至850-950°C,保温时间由材料的厚度决定,通常是每25mm厚度增加1小时。
然后将材料冷却到室温。
正火处理可以改善铸铁的组织和性能,提高其机械性能。
4.铝合金的时效处理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化现象。
时效处理是为了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稳定性的热处理过程。
通常将铝合金加热至150-200°C,保温时间由材料的合金组成决定,通常是几小时至几十小时。
然后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
以上是几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规范,不同的金属材料可能需要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以保证热处理的效果。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要求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期望的材料性能。
热处理标准规范
热处理标准规范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热处理标准规范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热处理的标准规范应当包括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控制。
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明确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
同时,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时间、冷却速率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热处理的效果符合要求。
其次,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设备的要求。
热处理设备是进行热处理的关键工具,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热处理效果。
因此,热处理标准规范应当对热处理设备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另外,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工艺的监控和检验。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同时,对热处理后的材料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最后,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工艺的记录和报告。
在进行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热处理工艺的各项参数进行详细记录,并形成热处理报告。
这些记录和报告对于热处理效果的评估和追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热处理标准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热处理标准规范是保证热处理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应当涵盖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控制、热处理设备的要求、热处理工艺的监控和检验、热处理工艺的记录和报告等方面。
只有严格遵守热处理标准规范,才能确保热处理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
使二次渗碳体或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化,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蔓延退火
熔点以下100~200℃
减少化学成份和组织的不匀称
去应力退火
Ac1线以下(普通为500~600℃)
消除工件中残留内应力
正火(空冷)
加热温度
组织
目的
亚共析钢
Ac3+30~50℃
F+S
(1)作为总算热处理:细化晶粒、匀称组织
(2)作为预先热处理:对结构较大的合金结构钢前,淬火或调质前常举行正火,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匀称的组织。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调节硬度
过共析钢
Accm+30~50℃
S+ Fe3CⅡ
热处理工艺
组织
目的
彻低退火
(重结晶退火)
亚共析钢:Ac3+20 Nhomakorabea30℃F+P
组织匀称化和细化,得到临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因为冷却速度缓慢,还可消除内应力。
等温退火
亚共析钢:高于Ac3
过共析钢:高于Ac1
快冷到A1~550℃之间,保温,然后再缓慢冷却。
同上
球化退火
过共析钢:高于Ac1
电磁纯铁热处理工艺规范
电磁纯铁热处理工艺规范
适用于电磁纯铁 DT4A 牌号
编 制: 审 核: 标 审: 会 签: 批 准:
1、热处理目的
冷加工(比如棒料冷轧成管料)会造成纯铁内部多种晶体缺陷(位错、层错等),并引起 内应力,增加磁畴壁运动的难度,使矫顽力 Hc 增大,最大磁导率 µm 值降低,为了消除这些不 良影响,需要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再结晶退火”。
3、质量检验
3.1 热处理报告(包含磁性能数据); 3.2 工件外观完好,无损伤; 3.3 无氧化层或氧化层厚度≤?mm; 3.4 维氏硬度 HV5≤195(或洛氏硬度 HRC≤15); 3.5 DT4A 材料的矫顽力 Hc≤72.0热处理方式可供选择,根据优先顺序进行排序: (1)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退火 随炉升温到 900±10℃,保温 1h±5min,保温结束后以低于 50℃/h 的速度冷却到 500℃ 以下出炉。 (2)脱碳气氛退火 在 600℃以下装炉,随炉升温至 800℃,然后经不小于 2h 的时间加热到 890±10℃,保温 4h,保温结束后以低于 50℃/h 的冷速冷却到 500℃以下出炉。
热处理标准规范
热处理标准规范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方法。
在工程领域中,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热处理标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热处理标准规范应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热处理的效果至关重要,而材料的准备工作也直接影响着热处理的效果。
因此,在热处理标准规范中应该明确材料的选择标准和准备工作的要求。
其次,热处理标准规范应包括热处理工艺的参数和要求。
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这些参数对于热处理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热处理标准规范中,应该明确不同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和要求,以确保热处理的效果达到预期。
另外,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设备的要求和维护。
热处理设备是进行热处理的关键工具,其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着热处理的效果。
在热处理标准规范中,应该对热处理设备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以确保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能。
此外,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后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
热处理后的材料需要经过质量检验,以确保其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在热处理标准规范中,应该明确热处理后的质量检验项目和评定标准,以确保热处理后的材料质量可控可靠。
总之,热处理标准规范对于保证热处理效果、提高材料性能、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科学合理的热处理标准规范,不仅可以提高热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还可以为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热处理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提高热处理标准规范,推动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热处理工艺规范
编号:PKJS0628-2103 文件名称:热处理工艺规程编号:PKJS0628-2103一、热处理工艺规范1.1正火(1)定义:正火是把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m(过共析钢)以上适当温度,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2)范围:A、作为低碳钢和某些低合金结构铸钢及锻件消除应力、细化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
B、消除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C、用于某些碳素钢、低合金钢工件在淬火返修时,消除内应力和细化组织,以防重新淬火时产生开裂和变形。
D、作为普通结构件的最终热处理。
一些受力不大,只需一定的综合力学性能的的结构件,采用正火就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
(3)工艺:A、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为Ac3+30~50℃,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为Acm+30~50℃。
B、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与工件有效厚度有关,以工件截面温度均匀为原则(保温时间的计算可参考淬火)。
C、冷却。
正火工件的冷却一般为空冷,大型工件根据截面尺寸的大小,可采用风冷或喷雾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和性能。
1.2淬火(1)定义:淬火是把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方式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和)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工件经淬火和回火处理后,其组织与淬火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潜力,使工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2)目的:A、提高工件的力学性能,如硬度、强度、耐磨性、弹性极限等。
B、改善某些特殊钢种的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如耐蚀性、磁性、导电性等。
(3)工艺:淬火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再结合具体工艺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如工件的尺寸、形状、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加热方式及冷却介质等。
1)淬火温度A、亚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3+ 30~50℃。
亚共析钢加热到这一温度范围时,钢中的铁素体完全溶于奥氏体中,成为细晶粒奥氏体,淬火后便得到晶粒细小的马氏体。
热处理工艺规范
热处理工艺规范一、淬火、回火工艺规范1.淬火、回火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2)正确选择夹具;3)检查零件表面是否有碰伤、裂纹、锈斑等缺陷;4)确认零件要求的淬火部位硬度、变形等的技术要求,核对零件的形状、材料的加工状态是否与图样及工艺文件相符合;5)表面不允许氧化、脱碳的零件,当在空气炉加热时,应采取防氧化脱碳剂装箱保护或采用真空炉加热;6)易开裂的部位如尖角靠边的孔,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塞石棉、耐火泥等。
2.常见材料淬火、回火工艺规范1)加热温度表1 常用材料的常规淬火、回火规范钢号淬火温度℃冷却剂回火温度℃表面硬度HRC备注45 780~800水200~220 38~42 820~850 520~560 23~28 760~790 180~220 43~48Cr12MoV 1060~1070 风冷500~510 58~62真空淬火炉淬火风冷,回火两次。
510~520 56~60550~560 48~521020~1040 油200~220 58~62工件厚度超过60mm,而且淬油的,必须回火三次。
500~520 55~58520~530 54~56560~580 44~489CrWMn 820~840 油190~210 58~62 真空淬火炉Cr12Mo1V1 1020~1040 油500~520 50~56真空淬火炉200~220 58~621050~1080 风冷510~540 56~61真空淬火炉淬火风冷,回火两次;工件厚度超过60mm,而且淬油的,必须回火三次。
4Cr5MoSiV1 1000~1040 油200~220 48~524Cr13 1020~1050 油200~220 49~547Cr7Mo3V2Si 1110~1130 油560回火三次58~62 真空炉淬火、回火HS-1 960~980 空冷180~200 58~62 可火焰淬火注:Cr12Mo1V1 即 D2(美国)、1.2379(德国)、SLD(日立)、SKD11(日本)、K110(奥地利);9CrWMn 即 O1(美国)、1.2510(德国)、K460(奥地利);4Cr5MoSiV1 即 H13(美国)、1.2344(德国)、8407/8402(一胜百)、W302(奥地利);7Cr7Mo3V2Si 即 LD1;HS-1是高级火焰淬火,多用模具钢;除45号钢或特别说明均采用回火两次的工艺。
8.8级 10.9级 12.9级热处理工艺区别
8.8级 10.9级 12.9级热处理工艺区别8.8级、10.9级、12.9级热处理工艺区别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中的一种重要工艺,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调整微观结构和性能,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
在热处理中,不同级别的工艺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8.8级、10.9级和12.9级热处理工艺的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级别的热处理。
1. 8.8级热处理工艺8.8级热处理工艺通常应用于低强度要求的结构材料。
其主要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预热材料经过预热,使其达到适宜的热处理温度。
预热温度一般在500℃至700℃之间,具体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和性能要求。
步骤二:保温将材料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一段时间,以使其达到均匀的组织状态。
保温时间的长短与材料的厚度有关,一般为1小时至3小时。
步骤三:冷却冷却过程中需要控制冷却速率,以获得所期望的组织和性能。
一般来说,8.8级热处理采用空冷方式,也可以使用水淬或油淬来加快冷却速度。
2. 10.9级热处理工艺10.9级热处理工艺适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结构材料。
相比于8.8级,10.9级的处理流程略有不同:步骤一:预热与8.8级相似,需要将材料预热到500℃至700℃的温度。
步骤二:保温10.9级的保温时间一般要比8.8级更长,以更好地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保温时间一般为4小时至8小时。
步骤三:冷却冷却过程对于10.9级的处理至关重要。
10.9级材料的冷却速率必须控制得更加精确,以确保所需的高强度得以获得。
通常情况下,使用温度控制装置进行强制冷却。
3. 12.9级热处理工艺12.9级热处理工艺适用于对材料强度要求极高的特殊工程要求。
其工艺步骤比前两者更加复杂:步骤一:预热与前两者相同,将材料预热到500℃至700℃的温度。
步骤二:加热至高温12.9级材料需要经历两个不同的高温保温阶段。
首先将材料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例如850℃至950℃。
步骤三:保温在经过较高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将温度降至较低的保温温度,一般为500℃至700℃。
热处理工艺的制订规范
2、钢的渗碳
钢的渗碳是指向钢的表面渗入 碳原子的过程。
(1)渗碳目的
经
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
渗 碳
及疲劳强度,同时保持心部
的 机
良好的韧性。
车
从
(2)渗碳用钢
动
齿
为含0.1-0.25%C的低碳钢。
轮
碳高则心部韧性降低。
(3)渗碳方法 1) 气体渗碳法
将工件放入密封炉内,在高 温渗碳气氛中渗碳。
正火比退火冷却速度大。 1、正火后的组织:
● <0.6%C时,组织为F+S;
● 0.6%C时,组织为S 。
正火温度
正 火
2、正火的目的
⑴ 对于低、中碳钢 (≤0.6C%),目的与退 火的相同。
⑵ 对于过共析钢,用于消 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 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⑶ 普通件最终热处理。 合适切削加工硬度
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机车凸轮轴
各种感应器
工频感应加热 频率为50Hz,淬 硬层深度10-15 mm
感应穿透加热
各种感应器
⑵ 火焰加热: 利用乙炔火焰直接加热 工件表面的方法。成本低,但质量 不易控制。
⑶ 激光热处理: 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 光对工件表面进行加热的方法。效 率高,质量好。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空冷。主要用于共析、过共析钢。
球化退火的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 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的组织, 称球状珠光体, 用P球表示。
对于有网状二次渗碳体的过共析钢, 球状珠光体
球化退火前应先进行正火,以消除网状.
二、正火
正火是将亚共析钢加热到 Ac3+30~ 50℃,共析钢加热到 Ac1+30~50℃,过共析钢 加热到Accm+30~ 50℃保温 后空冷的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加工工艺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热处理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热处理加工。
2准备工作
2.1根据加工路线单核对工件数量,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图样了解
热处理的种类。
2.2检查工件是否有碰撞伤痕、裂纹等缺陷。
2.3检查炉子及炉温仪表使用情况是否正常
2.4严禁带电进出炉操作,工件离电热体不宜太远,以防局部过热。
一般工件离炉壁应大于100mm离炉顶大于200mm
2.5形状复杂或细长轴等工件,在堆放时要按有关操作要求装入炉内,严禁悬空堆放。
3退火
3.1对于45#、40Cr钢件分别加热到800-840 C, 830-850 C,保温2-3小时,然后以小于100C /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00-600 C出炉空冷。
3.2对于T7-T9, T10-T12钢件分别加热到740-760 C, 750-770 C,保温2-4小时,
然后以小于200C /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00-600 C出炉空冷。
3.3对于合金钢等特殊材料,按有热处理工艺学有关技术资料要求操作。
3.4 一般件可不预热低温进炉,当温度升到500-600C时,应保温1-2小时后再继续升温。
3.5出炉时对于形状复杂或细长工件,宜用钳子或其他夹具垂直或水平放置在适当地方。
4正火
4.1通常用于正火的材料为含碳量不超过0.5%的碳素钢、低合金钢的锻件、铸钢件4.2对于Q235 20#、Q345等材料加热到880C-930 C,保温1-3小时后出炉空冷。
4.3对于45#、40Cr钢分别加热至830-880 C, 850-890 C,保温1-3小时出炉空冷。
4.4保温时间可根据工件的有效厚度决定,参考下表:
4.5正火规范相同的零件,可在同炉处理,但截面有效厚度必须相近。
4.6不同尺寸的零件在同炉处理中,若同时出炉时,其保温时间就按最大截面所需的保温时间计算,但允许小件到达其本身尺寸所需保温时间后单独出炉。
4.7多件装炉时工件断面尺寸小于100mn者,其间隙应大于50mm技术要求较高的零件严禁小件外面套大件。
4.8对细长零件,在易变形部位加支承(垫铁〉。
4.9保温结束后,应迅速把零件出炉,在空气中冷却,零件必须分散,不能成堆集中。
5淬火
5.1对于45#钢件加热到830C-870 C,保温0.3-l.2h ,然后出炉在盐水中急速冷却。
5.2对于40Cr钢件加热到840C-880 C,保温0.3-l.2h ,然后出炉在油(柴油)中急速冷却。
5.3高碳工具钢加热到760C -820 C,保温0.3-1.Zh,然后出炉在盐水中急速冷却。
5.4淬火时,工件要平衡迅速地进入冷却介质中,并上、下移动,同时将工件线圈行
走,直到没有汽泡出现或水声微弱停止。
5.5根据工件的儿何形状、尺寸大小、直径及长度,选择正确的方法浸入冷却剂,以确保工件的变形量最小。
扁平和长柱外表的工件应垂直浸入冷却剂。
不穿通孔的工件,应使孔口朝上浸入冷却介质,以免空气或冷却剂气泡堵在凹面处
不能跑出,阻碍冷却的正常进行。
尽可能将厚的部分先浸入冷却剂。
5.6工件淬火后应尽快进行回火处理,停留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5.7截面大小不同的零件装入同炉时,大件放在炉膛里面,小料工放在前面,以方便小件先出炉。
5.8冷却介质自来水(盐水)、柴油使用温度分别为小于30C、80C。
5.9 —般淬火件不做金相检验,但如工艺有规定,检验人员对本批淬火件质量发生怀疑、成批产品变更工艺、新钢材、新工艺、新技术试验以及分析废品原因等,应进行金相组织检验。
6回火
6.1将淬火后的工件,根据要求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1-2小时,出炉在空气中冷却。
6.2回火的温度主要根据零件的材料、要求硬度以及淬火后的硬度而定。
6.3一般代表性材料回火温度对照表:
6.4回火保温时间应根据零件的大小和一次装炉量等情况而定,较大的零件或一次装炉量较多,则保温时间要长一些。
反之,要短一些,以符合图样所要求的硬度为原则。
6.5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塑性、稳定工件尺寸、满足硬度要求,经获得需要的组织和性能,因此,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要领,确保产品质量。
7 火焰淬火
7.1 将工件置于强烈的火焰中进行加热,使其表面植度迅速达到淬火温度(目测),急速用冷却剂(自来水)进行冷却,以获得要求的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
7.2 火焰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以免产生裂纹。
7.3 火焰淬火使用的乙炔压力为0.03-0.1MPa ,氧气压力为0.1-0.8MPa 。
7.4操作时,工件表面与火焰的距离一般为5-10mm根据零件大小而定。
烧咀的移
动速度50-300mm/min烧咀后倾10-30 °射向工件。
7.5火焰的前进速度要均匀,以免因加热不均而影响质量。
7.6熄火时应先关闭一些氧气(将气阀调小,不能完全关闭),再关闭乙炔。
7.7调节火焰为中性火焰,以防氧气过少时火焰温度过高,氧气过多时易引起被淬零件的氧化。
在整个淬火过程中,火焰的形状要稳定不变,使淬火表面能均匀受热。
7.8火焰淬火后的温度可比常规淬火的温度略高80-100 C,跟度的控制要根据金属表面温度和色标对照表加以自测来完成。
7.9 火焰淬火后的回火操作方法按正常回火操作。
8 完工后
8.1每批工件应当抽样检查其硬度是否达到要求。
8.2合格工件要按指定的地点以及方式放置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