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 分,每小题3 分)
一、(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答案】D(A.溯:sù,B.彳:chì,亍:chù,C.荇:xìng)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春惟中流击楫瓦菲意趣盎然
D.通缉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
【答案】A(B.诲-晦,C.惟-帷,D.诅-沮)
3.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131分)一、古代诗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完成1——6题。
(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函陵军:军队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高兴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烛之武退秦师B、夜缒而出C、秦伯说,与郑人盟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C、夫晋,何厌之有?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失其所与,不知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往而不反者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7、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8、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怅寥廓,,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赛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醒:请注意卷面的整洁,从高一年的第一次练习开始做起!一、积累与运用(60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22分,每格2分)(1)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5)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6)撑着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7)己所不欲,。
(《论语》)(8),小人长戚戚。
(《论语》)2.根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过5个字。
(6分)《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3.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分)拗拥驽痘绑抢扬痱织抓择腿扶脸肺纺缚拍缝结绷病驾答: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
(3分)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
(4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
看到流逝的江水,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看到再生的小草,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在寂静的山林里,③会平息烦zào()的心情;面对暴风雨,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
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 鲁人版高一必修一
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鲁人版高一必修一高中语文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63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蒙昧(méng)蒙骗(méng)湮没(yān)果实累累(léi) B.咀嚼(jué)潜力(qiǎn)皓首(hào)拈轻怕重(niān) C.譬如(pì)畸形(jī)歧路(qí)口诵心惟(wéi)D.要塞(sài)塞车(sāi)冷僻(pì)癖好(p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抹煞枯燥全副精力一幅画B.消耗销魂卷帙浩繁坐右铭C.落伍流弊驰骋爆发户D.缭草缭乱家私耽搁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格的一句是()A.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就是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B.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C.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
D.伊里奥特说她第一次读到卢梭的作品时,好像受了电流的震击一样。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______。
②以问题为中心,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_______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
③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
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A.障碍收集感受B.妨碍收集感受C.妨碍搜集感触D.障碍搜集感触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借鉴学习。
B.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啃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C.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D.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斡旋(wò) 苍穹棕榈(lǘ) 令人咋舌(zà)B.敕造(chì) 唆使混沌(hùn) 屡见不鲜(xiān)C.梦魇(yǎn) 菁华(jīn河蚌(bànɡ) 呼天抢地(qiǎng)D.懵懂(měng) 箴言泊车(bǒ) 少不更事(gē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囊括切蹉荟萃一堂克不容缓B.匮乏峻工器宇轩昂不负重望C.濒临牟取金碧辉煌严惩不贷D.睿智草介枉废心机理屈词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儿子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2)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自己的投票决定:“我不赞同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高技术封锁的政策。
(3)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为好。
A.熏陶隐讳淡泊B.熏染隐晦淡薄C.熏陶隐晦淡薄D.熏染隐讳淡泊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育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行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B.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苏”的音序是S,“李”的音序是“L”,“杜”的音序是“D”。
故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以选C。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第一单元能力测试说明:1.本试题共七大题,满分150分。
2.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3.第Ⅰ卷客观题一律用2B铅笔涂卡。
4.第Ⅱ卷主观题一律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做答。
第Ⅰ卷选择题(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舰舸.苛.刻坎坷.荆轲.B.稠.密调.整凋.敝雕.琢C.翡.翠斐.然祖辈..裴.多菲D.佝.偻苟.且足够.拘.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携手并进金壁辉煌沉滓泛起B.呼哮剩菜饭羹泛起漪沦凝神屏息C.倾圮不落窠臼大肆叫嚣漫山遍野D.桂冠暴虐无道枯稿荒芜云蒸霞蔚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5.下面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诗的“变”与“常”吕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
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
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
但这是创作状态。
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累积与运用( 60 分)1.补写以下诗文名句。
( 22 分,每格 2 分)( 1)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书买卖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 3)晋侯、秦伯围郑,,。
(《烛之武退秦师》)( 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
(《再别康桥》)( 5)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6)撑着油纸伞,,悠久又寥寂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 7),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8),小人长戚戚。
(《论语》)2.依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出 5 个字。
( 6 分)《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 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 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3.规律的发现老是从梳理研究中得来,请认真察看下边的汉字,而后依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谈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 4 分)拗拥驽痘绑抢扬痱织抓择腿扶脸肺纺缚拍缝结绷病驾答:4.阅读下边资料,达成后边的题目。
( 7 分)( 1)下边这副春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改正。
(3 分)栏干槽净六畜兴盛,肥多水足稻麦丰收。
改为( 2)下边是一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无论)。
(4分)上联:念书须眼界宽阔下联:5.阅读下边文字,达成后边的题目。
(12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各处是人类的弟兄。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因为互相间有某种联系,经常会产生必定的感悟和联想。
看到流逝的江水,①会开释被压迫的感情;看到重生的小草,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刁悍;在沉寂的山林里,③会停息烦zào ()的心情;面对狂风雨,④会想到光阴的一去不返。
单是一个秋季,就会带给人很多不一样的感觉。
高一语文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题及答案高一,新的开始,同样地做题。
下面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题及答案,为大家提供参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chì)遒劲(qiú)橘子洲(jú)B.逶迤(yí)看守(kàn)沁园春(qìn)C.磅礴(pánɡ)中肯(zhōnɡ)XXX(chànɡ)D.遏止(è)当初(dànɡ)岁月稠(chóu)【解析】B项,“看”应读“kān”;C项,“中”应读“zhònɡ”;D项,“当”应读“dānɡ”。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XXX透火势蔓延轻歌慢舞漫无边际B.百舸争流苛政如虎道路坎坷克敌制胜C.苍海桑田苍茫大地满目疮痍天下苍生D.XXX浅底材料翔实神态安祥周密详细【解析】A项,慢—曼;C项,苍海—沧海;D项,安祥—安详。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XXX在XXX的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以XXX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研究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山河,心潮彭湃。
C.《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解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的历史,带着观众从头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同等好评。
D.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度XXX,腾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的“中国优良旅行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
【解析】C项,“峥嵘岁月”,描述不平凡的年代。
A项,“风华正茂”,风貌才华正胜,描述朝气发达、富有才华。
不能用来描述“研究和糊口故事”。
B项,“指点山河”指评论国家大事,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D项,“气度轩昂”,描述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一般用于描述人。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郭国昌古人云:“诗言志。
”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
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
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
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只要翻开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
尽管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
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
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
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
诗人应当经常地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
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
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
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
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文章已经没有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改写建议:1.基础积累部分:将每个选择题的题目和选项分开,更加清晰易读。
2.第三题:将每个填空的选项分开,同时在解析部分对一些生僻字进行解释,方便理解。
3.第四题:将每个句子中的成语标注出来,更加明确需要判断的内容。
答案: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无比温柔的黎明”;还运用了排比手法,如“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这些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13.诗中“我自从重见XXX,/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这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答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被活埋在地底多年,重见天光后,更加珍惜自己的祖国,对故乡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眷恋。
14.本诗的主题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答案:本诗的主题是怀念祖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以及对祖国苦难的痛心和激愤。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及意象分析。
全诗中“孤舟”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第三句“孤舟宿何许”,一次是在最后一句“XXX系枫桥”。
诗人通过“孤舟”这一意象,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
同时,“孤舟”也象征着诗人的人生旅程,寓意着人生的孤独和漂泊。
答案:诗中的“孤舟”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孤独和漂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寥(liáo)廓方遒(qiú) 沁(qìn)园春百舸(gě)争流B、峥(zhēng)嵘(róng) 青荇(xìng) 橘(jú)子洲星辉斑斓(lán)C、下载(zǎi) 颓圮(pǐ) 大堰(yàn)河叱(chì)咤(zhà)风云D、冰屑(xiāo) 团箕(jī) 分(fēn)外香妄自菲(fěi)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茫萧瑟打渔船意气风发B、惆怅云彩万户候枯躁无味C、挑衅抱歉明信片貌和神离D、长篙伫立挖墙脚凄婉迷茫3、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②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③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测D、品味贯注揣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来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这与国内许多富豪漠视慈善事业、细大不捐....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B、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作品,都是创作者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C、有些“编剧”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做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裁缝”编剧满天飞,“抄袭之争”“改词风波”纷争不断。
D、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只是在一念之差....的事,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
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要在那一瞬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党风中很多问题迟迟引不起警觉,都与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心态和由此而来的失之以宽、失之以软有很大关系。
B、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的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C、为了避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招进来的企业不成为“迁徙的候鸟”,让他们真正把家扎根在安徽,我省拓宽了产业集群的招商思路。
D、“雪龙”号通过直升机将俄罗斯科考船上52名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但自己却被厚冰困住。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杨景龙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
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
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台湾诗人席慕容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7、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8、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
《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温造,字简舆。
性嗜书,不喜为吏,隐王屋山。
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造欣然曰:“可人也!”往从之。
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
及节度徐州,造谢归下邳,慨然有高世心。
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
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佐其必。
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
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
”造还,建封以闻,诏驰驷①入奏。
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曰:“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
”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
复去,隐东都。
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召见,辞日:“臣,府县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
”穆宗曰:“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
卿为我行喻意,毋多让。
”因赐绯衣。
至范阳,总橐郊迎。
造为开示祸福,总惧,矍然若.兵在颈,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
还,迁殿中侍御史。
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
帝虑其劳费..,造曰:“臣计诸道戍蛮之兵方还,愿得密诏受约束,用此足矣。
”许之。
命神策将董仲质、河中将温德彝、邰阳将刘士和从造。
而兴元将卫志忠、张丕、李少直自蜀还,造喻以意,皆曰:“不敢二。
”乃用八百人自从,五百人为前军。
既入,前军呵护诸门。
造至,欲大宴,视听事,曰:“此隘狭..,不足飨士。
”更徙牙门。
坐定,将卒罗拜,徐曰:“吾欲闻新军去主意,可悉前,旧军无得进。
”劳问毕,就坐,酒行,从兵合,卒有觉者,欲引去,造传言叱之,乃不敢动。
即问军中杀绛状,志忠、张丕夹阶立,拔剑传呼曰:“悉杀之!”围兵争奋,皆斩首,凡八百余人。
亲杀绛者.,醢之;号令者,殊死。
取百级祭绛,三十级祭死事官王景延等,余悉投之汉江。
监军杨叔元拥造靴祈哀,造以兵卫出之。
诏流康州。
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
以功加检校礼部尚书,赐万缣赏其兵。
后入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东都留守。
卒,年七十,赠尚书右仆射。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注】①驲(r1):驿马。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封虽咨谋..咨谋:咨询,请教B.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僻陋:偏僻简陋C.帝虑其劳费..劳费:辛劳费神D.此狭隘..,不足飨士狭隘:狭窄,狭小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B.①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①矍然若兵在颈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D.①亲杀绛者,醢之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温造“富有谋略、长于文辞”的一组是①造欣然曰:“可人也!”②济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
”③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④造为开示祸福,总惧,矍然若兵在颈⑤吾欲闻新军去主意,可悉前,旧军无得进⑥后入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东都留守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⑧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造尽管自幼喜好学习,不喜欢做官,过着隐居的生活,却心甘情愿到寿州刺史张建封身边做了官。
B.唐德宗面对李希烈等人的叛乱,密诏张建封挑选纵横士劝说表达效忠的刘济,温造被选中,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C.长庆初年,温造以太原幽镇宣谕使的身份,为刘总分析了他的处境,让刘总幡然顿悟,归顺了朝廷。
D.节度使李绛被杀,温造前往军队处理事务,他利用智谋查找出了凶手,并对他们进行了处罚。
第Ⅱ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3分)(2)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
(4分)(3)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
(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