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2.A3.D4.C5.B6.A7.B8.C9.A 10.A 11.B 12.A 13.B 14.B 15.D 16.A 17.C 18.C 19.B 20.C 21.C 22.B 23.D 24.D 25.B 26.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8分)27. (19分)(1)变迁:两宋路线比汉朝更发达(航行更远,线路更多);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管理越来越规范;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增多;民间外贸日益发达。
(4分)(2)原因: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5分)(3)区别:古代是区域性市场,近代是全球性市场;古代以政治经济和平交往为主,近代还伴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古代以中国为主导,近代以西方为主导;古代是以手工制成品和奢侈品为主,近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古代丝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近代世界市场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10分)28.(17分)(1)情况:民族资本主义(商办)企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上升;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严重下降;外企一直占据主导。
(3分)原因:商办企业: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减少了发展阻力,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实业救国的推动。
(4分)官办、官督商办企业:洋务运动的破产,官办企业的高潮逐渐退去。
(2分)外企:《马关条约》给予列强在华开办工厂的特权。
(或:列强对华资本输出)(2分)(2)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6分)29. (12分)(1)内容:提高关税税率;增加征税的商品种类。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
历史试卷(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结合西周分封制有关知识,观察孔子十四世祖示意图,由此可以得出孔子是受封于()图1A.宋的商朝旧贵族后裔B.鲁的周公长子后裔C.宋的姬姓贵族后裔D.鲁的微子启后裔2.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3.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①《东京梦华录》②《明史·职官志》③《明史·太祖本纪》④《明成祖实录》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④4.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
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5.“(决议)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这一决议应该出自中共()A.二大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 .七大6.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7.“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
早在十九世界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
2014-2015下期期末高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DDCAB DBABC ADCAA DCCDB ADBBB CDA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2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8分,共40分)
31.(1)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答出两点即可)(4分)
(2)珍妮机、水利纺纱机、水利织布机等。(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专利制度保护发明的财产权,激发了人们的发明创造力,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4分)
33.(1)新经济政策的推行。(2分)
(2)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3分)
(3)表现形式: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5分)
(4)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事例: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6分)
(5)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2分)
(2)经济:虽严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但私人海上贸易频繁;
思想:思想文化交流较少,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和传教士。
评述:使中国丧失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8分)
32.(1)主要表现: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影响:大量的廉价棉纺织品流入印度和中国,造成当地传统棉纺织业的破产;中国和印度被迫卷入世界市场。(6分)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高一历史说明:本试卷共6页,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指的是A.美国和苏联 B.美国和日本 C.美国和中国 D.美国和英国2.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A.与苏联结盟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 D.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3.为促进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于2001年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 B.不结盟运动 C.华沙条约组织 D.某某合作组织4.都江堰水利工程兴修于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5.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A.农业B.官营手工业C.民族工业D.家庭手工业 6.宋代以前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一定场所内进行,这类场所被称为A.坊B.市C.城D.街 7.17世纪荷兰领先世界的产业是A.电力工业B.棉纺织业C.航运业D.采煤业 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9.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最早发生在A.英国B.德国C.美国D.日本 10.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是A.勃列日涅夫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11.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货币是A.美元B.英镑C.欧元D.人民币 12.20世纪90年代,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某某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重返联合国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实行改革开放14.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高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2.“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
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
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
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
”诗中所述工具()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出现D.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精湛技艺3.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
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D禁奢侈4.在《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所展出的下列科技成果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是()A. 青铜器B. 瓷器C. 造纸术D. 丝绸5.有一部讲述某处商帮商人情感世界的黄梅戏电影,其中有下面一段歌词:“我是一只雁,南来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飞来飞去遍九州……浪迹商海暂分手,我心永远系徽州系徽州!”此故事应发生在()A 隋唐时期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6.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的一首民谣,表达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
黄道婆杰出贡献在于()A. 丝纺织业B. 棉纺织业C. 麻纺织业D. 毛纺织业7.明代晋商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消代乾隆时期,山西浑源、榆次两个州县的寓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
当时,这一社会现象()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C.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D.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迅速积聚8.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最可能是(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9.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
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6)
甘肃兰州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从远古到商周时期,人们的生活由频繁迁移逐步走向定居。
这主要是由于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发展D.政局逐步走向稳定2.对中国古代三种形态手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世界领先B.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用于家庭消费C.明朝中后期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D.明朝中后期,在官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元朝政府在南方一些港口先后设立了七个市舶司,还制定市舶法则,主要是为了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加强对外贸的管理C.增加政府收入D.实行“海禁”4.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A.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土地私有制D.贵族地主的压迫5.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本杰明·基恩)由此可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A.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证实了地圆学说B.是旧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反映C.直接导致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兴起D.有利于欧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6.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从而引发了英荷战争。
主要是由于该条例A.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B.禁止荷兰进行海外贸易活动C.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D.威胁到荷兰的领海安全7.《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江西七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word无答案
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历史试卷(说明:本卷含选择题、主观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2、明清时期《商贾指南》《商贾便览》《生意世事初阶》《士商类要》等一系列商业书籍出现,“弃农从贾”乃至“弃儒从商”“士商渗透”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这表明()①商人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②商人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③社会对商业的认可与重视④政府奖励工商政策的成效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3、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世纪及17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
.....在中国历史上,(这推动了)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增长。
”据此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 B.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空前兴盛C.西欧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D.海禁政策导致欧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二字的含义,主要是指:()A.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B.机器生产C.由私人投资兴办 D.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5、三大媒介是指()①报纸②广播③互联网④电视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6、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
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
以上现象表明()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D.自然经济已经被彻底破坏7、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12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C B D C A C D D A D C B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B D C B A A A D C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28、29题12分,共50分。
26. (1)主张:放足、断发、易服。
(3分)目的: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提供条件。
(3分)(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分)(3)蒸汽动力火车机车内燃机汽车和飞机(4分)27.(1)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2分)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苏联逐步确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2分)(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分)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规模干预经济,调整供需矛盾。
(2分)(3)根本制度因素:美国推行的民主共和制;(2分)没有,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2分)28. (1)积极作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3分)不足之处: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3分)(2)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后又把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6分)29.(1)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任意两点即可,4分)(2)结成经济政治联盟(或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统一货币。
江西省赣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赣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2015年6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每小题2分,共50分)1.“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我们就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观念,这观念形成的社会背景是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2.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
可见,唐都长安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C.城市的政治功能日益减弱D.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3.明清时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普遍出现了改田治地(田一般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
下表是明朝后期到清康熙二十年前后田地面积升降的变化情况,对表A.地的增加说明农业商品化发展较快 B.田少地多说明当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改田治地体现了“重农”思想加强 D.田的减少反映了传统性农业的发展4.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
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
这一事例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 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5.下图是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它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现A.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B.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C.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6.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局,被迫流亡他国。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2.古代农业社会中自耕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拥有土地所有权 B.是否向国家承担赋税徭役C.拥有土地多少不同 D.经营方式不同3、有学者说:‚中国的丝绸工业具有长期发展的历史,技术比较进步,成本比较低廉,产量比较丰富,所以中国产品能够远渡太平洋,在西属美洲市场上大量廉价出售,连原来独霸该地市场的西班牙丝织品也大受威胁。
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历史。
‛这页‚光荣历史‛最有可能属于()A.黄河中下游平原 B.太湖流域C.海南岛 D.东北平原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
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
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这段话揭示了中国()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5.甲同学根据材料一‚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曾下令:‘京夜市,宜令禁断。
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一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一历史试卷及答案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由此表明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2.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强化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C.社会政局动荡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3.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
“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4.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中认为“ 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与此论断最相符的是江南地区的工场A.出现了雇佣的生产关系B.分工极为细密C.雇主拥有雄厚的资金D.原料特别充足5.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
材料反映出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B.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D.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6.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 、曲辕犁 B、耧车 C、筒车 D 、水排2、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丝织品、景德年间瓷罐、唐三彩、哥窑瓷瓶、珐琅彩。
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A.唐朝 B.北宋C.南宋D.清朝3、《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D.③④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了A.红海沿岸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5、某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哪一项需修改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汤姆打电话约玛丽周末参观工厂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6、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7、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中国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军事工业8、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江西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
江西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6高三上·顺德期中) 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 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 . 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C . 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D . 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2. (2分) (2020高三下·浙江开学考) “渠约长120公里,其走向大致与渭水平行,在渭水之北,它自咸阳之北往东北伸向黄河支流洛水......据说是为了诱使秦将其物质和精力耗费在建造一条灌溉河渠上。
”此渠位于()A . ①B . ②C . ③D . ④3.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 . 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 . 贵族争夺土地C . 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D . 各国推行税制改革4. (2分) (2019高三上·颍上月考) 下面是部分朝代南方与北方人口对比表(约)。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制西汉2470685 19.8%9985785 80.2%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 南北经济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B . 政策导向是人口变化的重要原因C . 政治中心的南移推动了人口占比的根本变化D . 人口比例变化体现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5. (2分) (2016高三上·镇江期中) 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
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A .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B . “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C . “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D . “匠有常主,记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6. (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有历史学家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于明朝中后期。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安二中2015—2016(下)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宋代《青箱杂记》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该记载表明()A.农村集市的形成始于唐朝 B.宋人曾详细研究村市的名称C.唐代岭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D.唐宋时期岭南地区存在草市2.《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官自具船、给本,选人人番,贸易诸货。
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
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人番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
”这一举措()A.禁止权贵在海外贸易中与政府争利 B.反映了元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表明对外贸易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促进了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的规范3.题为《宋代经济: 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的论文,指出宋代经济启动了古代中国的“现代经济”潮流。
其主要依据是()A.草市的勃兴和地方性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品性农业成长,重本抑末理念崩溃C.商人群体崛起,坊市制度开始被突破D.纸币出现和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4.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5.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
这说明汉代()A.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 B.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C.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D.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6.《茶叶大盗》一书揭示:1840年代,英国“植物猎人”罗伯特·福均深入休宁、武夷山,盗取珍贵的茶叶资源,转往印度种植,从而使茶叶贸易在中英贸易结构中大大降低,东印度公司大发横财。
江西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30题;共60分)1. (2分)非洲是人类摇篮的说法,最早的提出者是()A . 海克尔B . 达尔文C . 阿梅吉诺D . 杜布瓦2. (2分) (2020高一下·北京期中) 下列属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④楔形文字A . ①②B . ②③C . ②④D . ①③3. (2分)(2019·济宁模拟) 理论界对五四运动有着不同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五四”精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表现最充分、最强烈的是“科学与民主精神”。
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启蒙是五四运动的精髓和真谛。
这说明()A . 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B . 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解释C . 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D . 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4. (2分) (2017高二上·义乌月考) 有学者这样描述:“建筑结构以水泥砖石砌就,一二层用巨型石柱和石墙,拱顶用水泥与砖……底层外圈的80个拱门全部用作观众进出的通道,内圈配以50余座大小不一的楼梯,由此可达各层各徘的观众席,据说数万观众不出10分钟便可完全退场。
”该建筑最有可能是()A . 万神殿B . 奥林匹亚遗址C . 帕特农神庙D . 大斗兽场5. (2分)(2019·浙江模拟)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和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誉,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
”这段话的核心理念()A . 人神交融B . 人文主义C . 禁欲主义D . 理性主义6. (2分)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域孕育了谁的文明()A . 古希腊B . 古罗马C . 古巴比伦D . 玛雅7. (2分) (2020高二下·武清月考)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25题1.下面是某人观察汉代牛耕画像石后的感悟,正确的是牛耕画像石A。
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
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答案】C【解析】错解:B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或D。
错因在于对使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把握不准确。
农业动力的根本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耕牛用于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曲辕犁的描述,而曲辕犁出现在唐朝而不是汉朝。
故只有C项正确。
牛耕在春秋时期出现,汉代得到进一步推广,说明精耕细作技术提高。
【备注】易错诊断: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耕作要求。
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丝、棉、麻鼎足而三,棉纺织品产量增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花成为经济作物C。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D。
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手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宋元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元朝黄道婆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棉纺织产品增多,才出现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政府政策是各个王朝的共性,不能作为宋元时期个性发展的原因,A项排除.棉花一开始就是经济作物,B项排除.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的进步,此处反映的是手工业的变化,D项与此无关,排除。
3.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
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
古代商业观念保守,本应作为扩大规模的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导致土地兼并,故选择A项;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北方也没有战乱移民;C项“开始"一词不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铁制工具 B.曲辕犁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3.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4.《后汉书•王符传》:“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
”面对此情况,统治者应该采取( )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中央集权制度D.郡国并行制度5.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
这是由于( )A.宋朝人口迅速增长 B.宋朝统一全国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D.小农经济的发展6.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
”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7.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荷兰、意大利B.葡萄牙、英国C.西班牙、意大利D.意大利、法国8.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D.促进了社会的发展9.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大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10.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
它们的共同点是(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1.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
”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2.《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
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1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C.将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14.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主要得益于( ) 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1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
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17.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
”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18.“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
这段话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自由主义 B.重商主义C.凯恩斯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2012年9月11日《中国日报》报道:在昨天的竞选演说中,奥巴马总统自比为当年的罗斯福总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中,既限制了盲目扩大生产,又缓和了阶级矛盾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B.通过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20.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1.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22.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23.“1944年6月30日,孔祥熙率领一个9人代表团与其他43个国家的730多位代表在这里相聚。
当时,整座森林被全副武装的军人严密封锁起来。
”这次“相聚”的结果是( )A.确立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B.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24.“为了牵制、阻挠欧洲一体化进程,美国一直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使之难以形成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25.近年来,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铁矿石等价格猛涨,给巴西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相关企业工人工资很高,带动了巴西全国工人工资上涨,但使巴西在国际工业制成品竞争中失去了低工资成本的优势。
这一材料表明( )A.巴西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巴西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C.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3分,27题19分,28题18分,计50分)26.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
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
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
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
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3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越礼),俭则固(寒酸)。
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材料二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材料三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材料四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居民消费主要追求“三转一响”的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
8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家用电器普及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热潮,以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成为集中的消费热点。
新四件基本普及后,电话、空调、家用电脑又逐渐进入城镇居民家庭,汽车、住房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城市家庭。
——摘编自凤凰财经网请回答:(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消费观念有何变化?(2分)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2)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消费观念?(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