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十二篇_(转)可惜看到的太晚了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
1 20个国学经典故事(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1、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
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树欲止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教子篇绝对经典
教子篇绝对经典第一篇使孩子主动做功课第二篇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第三篇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第四篇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第五篇如何使孩子热爱学习第六篇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第七篇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第八篇如何消除孩子学习的迷惑第九篇如何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第十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十一篇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第十二篇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一、使孩子主动做功课你的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
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第一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
第三招,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招,让他把喜欢的女孩带回家。
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话反说。
第八招,经常改变学习环境。
第九招,列一个功课计划表。
第十招,先让孩子做擅长的功课。
第十一招,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
第十二招,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二、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
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
第二招,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温和的语调交谈。
第四招,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第五招,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与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
第九招,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
第十招,不要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
第十二招,多用赞赏的话肯定孩子。
三、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
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第二招,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第七招,要改变孩子先改变你的态度第八招,偶尔用恳求的证据与孩子说话第九招,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第十招,给孩子适当的报酬也是行之有效的第十一招,多带孩子与大自然接近第十二招,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第十三招,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第十四招,化愤怒为学习的动力四、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要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第一招引导孩子宣泄不满情绪第二招让孩子有自选课题的权利第三招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第四招把顾客的角色换成孩子第五招别让工作忙成为你的借口第六招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第七招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第八招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处理任性态度第九招注意引导孩子的从众心理第十招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五、如何使孩子热爱学习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甚至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还是没兴趣,都得坐在书桌前把课本一遍又遍地看,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产生倦意的起因.第一招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第二招用近期的学习目标来鼓舞孩子第三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重要第四招改掉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第五招通过增进食欲促进学习第六招教孩子学会保存实力第七招适量的运动可使孩子脑筋更灵活第八招用激将法促进孩子学习第九招利用危机意识促进学习效率第十招保持新鲜的学习内容第十一招用不同的科目调节读书气氛第十二招刻意变换孩子的学习环境六、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身为父母必须深明其理,尽量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导和安慰,让孩子能去除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并时常以乐观幽默的口吻,解除孩子暗存心中的畏惧感,使他们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接踵而至的大小挑战.第一招陪伴孩子让他有安全感第二招以乐观幽默的口吻淡化孩子的失败第三招把一个月说成三十天第四招多关注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性第五招呼吸能调节孩子情绪第六招刻意在孩子面前说错话第七招吉祥物稳定心情第八招排解积虑消除紧张一吐为快七、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母亲应当适度地调整功课进度,而不该守着既定的计划,这样方能得到兼筹并顾的绩效,有些小孩甚至在一旁边看书,一边羡慕别人嬉戏玩乐,心中潜藏着不满的情绪,更会影响他往后的读书兴趣.第一招迂回的暗示技巧第二招制订不规则分段时间表第三招闹钟的妙用第四招建一个弹性的功课计划表第五招去除“随时都可以做”的松懈意识第六招刻意而适度地分配孩子做家务第七招让孩子猜题提升考试注意力第八招热身必不可少第九招用“量”来驱策前进八、如何消除孩子学习的迷惑对于母亲来说,其眼中无关紧要的小事,有时往往是孩子心中沉重的负担,所以母亲应时时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以旁观者的姿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第一招引导孩子作最正确的选择第二招抉择时的诱导询问法第三招以一种选择为前提巧妙设问第四招黑母牛的奶一样是白的第五招拔开遇事慌乱的迷雾第六招船到桥头自然直吗?第七招亲身体验才是最深刻的第八招命运就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九、如何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对于孩子来说,要时时刻刻地鼓励他们,不要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第一招找到孩子消极的内在原因第二招让孩子公开宣布目标第三招强健体魄是建立积极态度的基础第四招良好生活习惯是保持积极心态的法宝第五招让孩子养成大声朗诵的习惯第六招让孩子养成提前到达校的好习惯第七招让孩子多结交积极乐观的朋友第八招让孩子养成写大字的习惯第九招让孩子做点家务以摆脱消沉第十招鼓励孩子多做些新的尝试第十一招让孩子在家务中培养责任感第十二招不要总问是与不是的问题第十三招培养孩子追根究底的积极心态第十四招多表扬少批评更能使孩子积极上进第十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第一招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第二招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第三招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第四招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第五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第六招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的进取第七招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第八招用“原依赖”和孩子建立互信第九招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责备第十招不在第三者面前责备孩子第十一招让孩子相信幸运之神随时会降临第十二招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第十一篇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消除自卑感和培养自信心,其实是一体两面,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但是,前面章节所提的培养自信心技巧,并非专以能力差的孩子为对象,也就是说,对于有缺陷或成绩很差的孩子,往往无法发挥功效.而此章则与前章不同,可以广泛适用能力很差的孩子.第一招从“缺点意识”到全面否定第二招肯定语句要常用第三招母亲与孩子说话也要讲技巧第四招以具体的原因来舒解孩子心中的结第五招用话语铲除孩子的心理障碍第六招让孩子阅读世界伟人的传记第七招让孩子客观面对成绩优秀的同伴第八招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第九招以运气说法减弱孩子的自卑感第十二篇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纠正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自知,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挂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的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使他更无自信。
教子文言文翻译
教子文言文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子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子文言文翻译原文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
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翻译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辩在湓城时,是三千士卒的统领,年纪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意,老夫人就棍棒鞭策他,因此,王僧辩成就了一番功业。
梁元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气,从小被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若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传,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他若一件事有闪失,他父亲为他百般遮掩,,希望他悄悄改掉。
学士成年以后,凶暴傲慢的习气一天赛过一天,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掉,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注释1、王大司马:即王僧辩(?~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梁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
2、湓城:也称湓口,古城名。
3、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
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4、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
5、揜:同“掩”,掩盖,遮蔽。
6、婚宦:结婚和做官。
此指成年。
7、性:品性8、逾:超过9、挞:教训10、少:稍微11、饰:粉饰12、冀:希望13、衅:涂抹出处《教子篇》出自《颜之推·颜氏家训·第二篇》《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
古人教育孩子的名篇
古人教育孩子的名篇咱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留下了好多经典的名篇呢!这就好比是给咱当父母的送上了一把把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钥匙呀!你瞧那《弟子规》,里面讲的都是些实实在在的道理。
“父母呼,应勿缓”,这多简单易懂呀!就是告诉咱孩子,爹娘叫你的时候,得赶紧答应,别磨蹭。
这就像是吃饭得用筷子一样自然,要是叫半天都没反应,那像啥话呀!还有“晨必盥,兼漱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清清爽爽地开始一天,多好呀!这可不是小事,好习惯得从小培养呢。
再说说《三字经》,那更是朗朗上口。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告诉咱孩子,人啊,一开始都是善良的,要保持这份善良的心。
就好像一颗小树苗,一开始都是笔直的,得好好呵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苟不教,性乃迁”,要是不好好教育,那可就变了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千字文》,那文采,那内涵,真的是绝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哇,一开篇就这么大气磅礴。
让孩子了解天地万物的起源和发展,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知识呀!就好像给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让他们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教育孩子可不能马虎呀!这就像盖房子,基础得打牢。
咱得按照这些名篇里说的,一点一点地教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可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那可不行。
咱当父母的,得给孩子做好榜样。
你想想,要是咱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孩子做到呢?这就好比咱自己都不爱读书,却叫孩子好好读书,那孩子能听吗?所以呀,咱自己得先做到,才能让孩子信服。
教育孩子也得有耐心,不能着急。
这就像牵着一只小蜗牛散步,得慢慢地陪着他们走,不能催,不能赶。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咱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这些古人留下来的名篇,那都是智慧的结晶呀!咱得好好利用起来,让咱的孩子也能从中受益。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长期坚持。
就像种一棵树,得天天浇水、施肥,才能长成大树。
咱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得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古人教育孩子的理念
古人教育孩子的理念古圣先贤们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严格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能够择善而从,走正人生之路而无怨无悔。
古人家教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古人教育孩子的理念,希望对你有帮助古人教育孩子的理念(一)孔子教子学《诗》、《礼》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相传他有三千学生。
《论语.季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学生陈亢有一天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老师那里听到有与别人不同的教诲吗?”孔鲤说:“没有啊。
有一次我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
’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
’我马上就去学《诗》。
又有一次,遇到父亲一个人在那里,我快步走过,父亲问我:‘有没有学《礼》?’我说:‘没有。
’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
’我马上又去学《礼》。
我只听到这两件事。
”陈亢下来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收获,知道了学《诗》的道理和学《礼记》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对待自己的儿子与别人的孩子是一样的。
”的确,诗和礼,都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
孔子说:“诗言志,歌咏言”,认为利用文艺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教育,比说教往往有效的多。
相传《诗经》三百零五篇,就是他亲自删定的,内容多和修身、知命、追随道义有关。
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就应从这里开始,可以提高人的观察力,另外,通过读诗也能够学到许多历史、自然、社会知识。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他所说的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从学礼开始,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德行,从实践中逐渐培养出学生的自觉的道德主体意识,进而成为日后通达天道、经世济民的基础。
孔子教育儿子学“诗”学“礼”,和对其他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孔鲤是自己的儿子就放松对他的要求,这一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和对儿子寄予着很高的希望。
后代的读书人,把孔子教子的方法称做“诗礼传家”。
(二)颜之推与《颜氏家训》颜之推是南北朝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敬信神佛,笃信因果。
149首儿歌童谣大全
149首儿歌童谣大全149首儿歌童谣大全1月:1. 过年少白呼呼,呼呼,雪花飘噼叭,噼叭,放鞭炮;咚锵,咚锵,玩龙灯;哈哈!哈哈!过年了!2. 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灯,看花炮。
小娃娃,长一岁,走路不用妈妈抱3. 小剪刀小剪刀,张嘴巴,不吃鱼,不吃虾,爱吃娃娃的长指甲4. 骑大马小娃娃,骑大马,呱哒呱哒呱哒呱。
骑到外婆家,外婆对她笑哈哈。
小弟弟买巧克力5. 小弟弟,上街去,买了两块巧克力。
一块留给自己吃,一块送到妈嘴里。
6. 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
7. 拍手歌手手,拍拍,拍拍,手手。
妈妈,拍手,娃娃,拍手。
妈妈,娃娃,拍拍手,拍拍手。
8. 金钩钩金钩钩,银钩钩,说话要算数,不然是小狗。
金钩钩,银钩钩,说话要算数,请你伸出小手手。
一二三,勾呀勾呀勾三勾!9. 看我摸拍手掌,看我摸,我不摸呀你别摸。
我摸耳朵你也摸耳朵。
我摸鼻子你也摸鼻子。
我摸眼睛你也摸眼睛。
我摸脑袋你也摸脑袋。
10.10. 小猫樊发稼小猫小猫,本领真大,一生下来,就会画画。
画的什么画?喏,五个瓣的梅花。
11.11. 小鼓咚咚咚我的小鼓咚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下,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哟哟,这不行,宝宝睡在小床中,我的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12. 布娃娃,别生气布娃娃,你别生气,我来给你赔个礼。
刚才不该发脾气,使劲把你扔在地。
弄脏了你的新花衣,摔得你脸上都是泥。
一定还很疼吧?真是对不起!衣服脏了我给你拍,脸儿脏了我给你洗。
哪儿疼了我给你揉揉,从今以后,我要爱护你。
13.13. 一只小鸡叽叽叽一只小鸡叽叽叽;二只小狗汪汪汪;三只绵羊咩咩咩;四只老鼠吱吱吱;五只鹁鸪咕咕咕;六只青蛙咯咯咯;七只蟋蟀唧唧唧;八只小鸭呷呷呷;九只斑鸠啾啾啾。
14. 两只小猫两只小猫,上山偷桃,一只上树,一只放哨。
听见狗叫,汪汪汪汪,下来就跑,被狗赶上,一顿好咬。
咬去皮,咬去毛,咬去两个尾巴梢,疼得小猫"妙妙妙"。
古代教育孩子的故事
古代教育孩子的故事1、画荻教子北宋时候,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
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
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2、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仉氏不再结婚。
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
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事。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至屠场附近,这次,孟子又学起屠夫宰杀猪羊,孟子妈妈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
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3、断机教子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4、陶母戒子陶侃在青年时期作过鉴察鱼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母亲。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及解释《声律启蒙十二文》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所著的一部讲述声律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声调和韵律。
下面是《声律启蒙十二文》的全文及解释:第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之间的玄妙之处,宇宙的浩瀚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太阳和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星辰的排列。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寒冷的季节来临,炎热的季节过去,秋天收获,冬天贮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闰年多出来的时间,律吕的调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云腾而成雨,露水凝结成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金子产生于美丽的水中,玉石出自昆仑山。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剑被称为巨大的宫阙,珠宝被称为夜晚的光芒。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水果有珍贵的李子和柰子,菜蔬有重要的芥菜和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海水咸味,河水淡味,鱼有潜游和鸟有翱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龙是师傅,火是帝王,鸟是官员,人是皇帝。
第二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开始制造文字,然后穿着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推让位子,建立国家,有虞、陶、唐三代。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吊民伐罪,周朝兴起,殷商灭亡。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坐在朝堂上问道,垂拱而治理国家。
愚以化智,罔顾百川。
以愚者来化解智者的疑惑,不顾百川的阻隔。
钟鸣漏尽,漏尽钟鸣。
钟声鸣响,漏水流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看到的是仁,智者看到的是智。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墨汁悲伤丝绸的染色,诗歌赞美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景行者维护贤明,克念者努力成为圣人。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德行建立名声,形象端庄正直。
第三篇,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空谷中传来声音,虚堂中学习倾听。
图画禽兽,画彩仙灵。
绘制鸟兽的图画,画出美丽的仙灵。
状异衣裳,功用详明。
形状各异的衣裳,功用详细明确。
文章众工,宜工则匠。
写作需要多方面的技能,适合工匠的工作。
旋咨尔否,逐胥以听。
反复询问是否正确,逐个胥吏听取意见。
童小劳迟,效顽童丁。
小孩子劳累而迟缓,效仿顽皮的童丁。
曳古引今,固应是经。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十二文原文及翻译
十二文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1。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2。
歌北鄙,咏南薰3,迩听对遥闻4。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5。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6。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7。
[译文]家与国对应,武与文对应,古时天子左右的四个辅佐官与古时步、车、骑三个兵种对应。
《易经》、《尚书》、《 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 论语》九部经书与《汉书》、《史记》、《后汉书》三部史书对应;菊花的香气与兰草的芬芳对应。
歌唱北鄙之地充满杀伐之气的音乐,吟咏南方充满煦育之味的曲调,近听与远闻对应。
召公是周朝的太保,李广是汉朝的将军。
蜀地百姓在西汉太守文翁的教化下,像风吹草伏一样顺服;为争权夺利,晋国的领土被韩、赵、魏瓜分。
夜深时,巫峡地方的猿朝着蜀地巴郡的月亮凄切地啼叫;早秋的衡山群峰中,大雁飞得很高,仿佛和楚地的天空贴到了一块。
[注释]1四辅:官职名,见于《尚书·洛诰》,指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
后代帝王的“四辅”所指官员不一,都是依托《尚书》所说而产生的。
三军: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每军12500人。
春秋各大国三军名称不一,如晋国设中军、上军、下军,楚国设中军、左军、右军等,后来三军成为军队的通称。
2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各书所说的名称小有不同,宋代刻印的《九经白文》所列的名称为:《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 孟子 》,这是唐宋时期形成的名称。
到后来再加上《孝经》、《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就成为儒家的十三经了。
三史:魏晋六朝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便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
馥(音fù):香。
3此两联均出自《孔子家语·辩乐解第三十五》。
书中记载说:“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
”(商纣王喜欢唱北边边境地区的歌,所以他的灭亡十分迅速。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反面、正面)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反面、正面)教子故事:1、正面:曾参杀猪曾子和孟子一样也是孔子的徒弟,他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他还撰写了《大学》和《孝经》。
曾子除了自己学习很好以外,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是非常上心的。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外出买东西,曾子的儿子也要去,曾子的妻子为了哄住儿子,告诉他等自己回来杀猪给他吃。
没想到曾子的妻子回去的时候,看见曾子居然在杀猪,于是她说她只是为了哄骗儿子,怎么真的把猪杀了呢。
曾子说你今天骗了儿子,儿子会有样学样,以后去骗别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造成很深的影响,我们得做好榜样。
如果曾子没有杀猪给儿子吃,或许以后他的儿子以后会变成坑蒙拐骗之人。
2、反面:伤仲永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
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扩展资料历史上,教子故事成功传承的除了曾子杀猪还有孟母三迁、剪发退鱼等故事。
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全母教子文言文翻译
蒋母教子文言文翻译原文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
既识,即拆去。
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
铨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织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任操之,口授句读,咿唔之声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不学,我何以见汝父!”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
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日:“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诸姨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孝,妹何托焉?”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
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
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
”“然则何以解忧?” 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铨诵声朗朗然,与药鼎声相乱。
母微笑曰:“病少差矣。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四子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
波磔(zhé):字的笔画。
波,撇;磔,捺。
毕:都,全部。
陈:摆放。
左右:两边。
任:任凭。
夏楚:古代学校体罚用具。
夏(jiá),通“木贾”,即木贾木。
楚,荆条。
译文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
苦于我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
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
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
到我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
我外祖父家素来不富裕,经历了几年的灾荒,收成不好,生活格外窘迫。
那时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亲手做的。
如是教子10则
如是教子10则一则:儿两岁。
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
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
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二则儿三岁。
无故大哭,我问:"咋了,哪不舒服?""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哭!""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说完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
"至今,儿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三则儿5岁。
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
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
"我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
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回,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
"我看表。
"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
""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
""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四则:儿6岁,好吃。
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嗯,麦当劳!想吃?""想吃!""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
"接着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能不吃!"很坚定!"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儿流着口水,随我回。
从此,儿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五则儿8岁,顽皮,与大同学打架。
伤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教儿经》全文
《教儿经》全文居家一本教儿经,万古传流到如今。
若是人家有一本,兴家创业人上人。
桩桩事儿说得好,句句言语句句真。
有用儿孙听此教,无用儿孙不留心。
说起人家养儿女,有了儿女望长成。
乳哺幼年千般累,移床换布劳母身。
斋麻荤痘求神佑,抽笺问卦许愿心。
度过痘麻病魔龄,父母方才放宽心。
怕儿玩水生意外,又怕登高吓成惊。
略有伤风并咳嗽,急忙前去请医生。
请得医生堂中坐,父母旁边侧耳听。
听得好时心欢喜,听得不好闷沉沉。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喜得儿女病体好,人情礼物谢医生。
请媒说合婚姻事,选择门当户对人。
传庚递帖婚姻定,花费父母多少银。
教儿学内攻书史,教女针绣莫懒身。
读书应把书为事,切莫学内哄生生。
哄了先生欺了己,纸里包火怎瞒人。
甘罗十二为丞相,孙康年幼便成名。
莫说年轻不晓事,玩玩耍耍混堂经。
书要读熟字要正,打恭作揖学斯文。
同学眷友休怠慢,有大有小礼上行。
放学路上休跑跳,免得旁人说先生。
回家先把父母拜,见了伯叔礼相迎。
家富长读不改脚,家贫不过两三春。
纵然难把功名就,也算知书识礼人。
读得书多无价宝,一字不识好伤心。
别人写字不认得,痴眉痴眼望着人。
曾见几个无用子,顽皮赖脸惹祸精。
在家制谎哄父母,学内制谎哄生生。
父母先生被他哄,长大后悔怨谁人。
自古常言说得好,一无成来百无成。
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
隔年办下来年种,免得来年哀求人。
过了大年休使懒,有田有地要勤耕。
铡些草皮窖些粪,麦苗压粪长得青,百般还要看节令,跟时伴节认得真。
椿树蓬头浸谷种,秧田扒得一掌平。
敬了家神下谷种,下时手要撒得匀。
洒映上下须仔细,赶早栽种趁天晴。
请得工夫殷勤待,有酒有肉好用人。
栽种完了多蓄水,恐防田里水不深。
秧苗要薅三遍草,稗籽扯净莫留根。
若是天阴无事做,捶些山草搓些绳。
养蚕提篮多采叶,煮茧取丝利不轻。
方了蚕桑田禾毕,棉地忙锄怕草深。
六月炎天休贪睡,锄头口上出黄金。
秧薅三遍出好谷,棉薅七遍白如银。
麦黄早割要早打,又怕狂风遇天阴。
池放鱼苗要水浅,芋头脚根要拥深。
《颜氏家训·教子》文言文翻译
《颜氏家训·教子》文言文翻译《颜氏家训·教子》文言文翻译【原文】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是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翻译】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
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
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
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
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
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历史之于人们既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又充满着神秘和未知。
那么你知道哪些历史上的教子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上的教子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教子小故事篇1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
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
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古代教子小故事篇2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
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
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
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
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
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
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
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
"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
"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
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
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
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
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
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及解释《声律启蒙十二文》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创作的一组儿童启蒙教材,最早创作于1735年。
这组散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押韵的方式,通过十二种不同的主题,向儿童传达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和美好的价值观念。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声律启蒙十二文》的全文及解释。
第一篇文与字这篇文章旨在通过诠释字与文的关系,教导儿童如何运用字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文中举例解释了字与文的衍变过程,鼓励儿童主动思考和学习文字的构造与运用。
第二篇文与义这篇文章着重强调了文与义的关系,为儿童介绍了文字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通过一些简短的故事和古诗词,文章告诉儿童文字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教导正确的用字和表达方式。
第三篇文与音《文与音》一文是以音韵学为基础,介绍了中文文字与音节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实例,告诉儿童字音的规律和变化,增加了他们对字音学习的兴趣。
第四篇文与腔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文与腔的关系,让儿童了解文学作品和传统戏曲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作者以京剧中的“二黄腔”为例,向儿童展示了腔调与文本交融的艺术魅力,引导他们对不同文化形式的欣赏。
第五篇文与旨《文与旨》一文以文学作品的意义为主题,向儿童传递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和民谣,教育儿童要懂得区分善恶、美丑,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和道德意识。
第六篇文与类这篇文章介绍了文与类的关系,教导儿童如何归类和分类。
通过对事物相似性和区别性的分析,文章引导儿童培养逻辑思维和辨别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字信息的理解。
第七篇文与修《文与修》这篇文章重点是教导儿童如何运用文学修辞手法美化语言。
通过讲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故事,作者告诉孩子们可以通过文辞华美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
第八篇文与史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文与史的关系,通过阐述古典诗词的魅力,引导儿童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文章教育儿童重视历史,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第九篇文与传这篇文章主要告诉儿童文字和文化的传承关系,通过举例说明古代文化作品的流传方式,引导儿童尊重传统文化,并且要有意识地传承和发扬。
十首最惊艳的教子诗
十首最惊艳的教子诗东方朔《戒子诗》西汉时的东方朔,是一个大隐士,但不隐于山林,却隐于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到这一点,请看他的《诫子诗》:明者处世,莫尚于中。
优哉游哉,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下为工。
饱食安步,以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才尽身危,好名得华。
有群累生,孤贵失和。
遗余不匮,自尽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陶渊明《命子》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乡耕田。
他希望他的儿子长大后要善于思考,做一个孔伋(孔子的孙子子思)般的圣贤人物。
他写有一组《命子》诗,第二首是这样的: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李商隐《娇儿诗》唐代的李商隐是著名诗人,但才高难为用,一生沉沦下僚。
他不希望儿子学自己的样子,而要去读兵书,学万人敌,将来作“帝王师”。
他的《骄儿诗》很长,摘其中的几句: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诗人陆游特别注意用诗陶冶孩子性格。
他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告诉孩子,一定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杜甫《示宗武》唐代的诗圣杜甫,希望他的儿子宗武“饱经街”、“爱文章”,向圣贤看齐,请看他的《示宗武》诗: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郑侠《教子孙读书》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中告诉他的儿子,读书要安神静气,虚心专一: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
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
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
张耒《诚儿诗》为了教育儿子,学习卖饼人不畏艰难的品质,他写下了《诚儿诗》: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子十二篇(一)“自己爬起来”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我这样狠心的父亲,儿子摔倒了。
从来不拉,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声音命令:“爬起来”。
儿子出生在腊月初一,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春节刚过,也就是儿子刚刚满月,我也不知那根筋不对头,突发奇想,要对儿子进行锻炼。
于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抱着儿子上街转一圈,美其名曰:“冻一冻,锻炼锻炼”。
一直坚持到春暖花开,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
不过,第二个冬天就可以拉着儿子温暖的小手上街冻一冻了。
还别说,这一招许是见效了,直到今天儿子很少感冒。
也许沾了儿子的光,我也很少感冒。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嵖”。
是说小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
可我这小子的百岁照片,是我把他放在自行车前的小孩座上带到照相馆的,当然,后座上坐着他的妈妈。
(注:那时交通规则不严,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这小子,八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未满十个月就能趔趔趄趄自己走了。
我的狠心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表现出来的。
小孩子学走路,没有不摔跤的,我的儿子也不可能例外。
例外的是,我的儿子摔倒了,虽然我近在咫尺,却从来不拉他,总用一种命令的语气喊:“自己爬起来”。
记得他刚满周岁,我按老习惯,带他上街“冻一冻”。
这时他已获得了自己走路的相对自由。
可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不小心,摔了一个大马趴。
我在旁边喊:“爬起来”。
儿子勇敢地自己爬了起来。
旁边一位过路妇女狠狠地瞅了我一眼,愤愤不平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爹,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拉一把”。
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自己摔倒了,总是先抬头看我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写着:爸爸,我又犯错误了。
然后自己爬起来,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儿子因自己摔倒了,摔疼了,而大哭大叫的时候,连小哭小叫也没有过。
我猜想,在他那小小的脑袋瓜里,摔倒了,是个错误,没有哭的权利。
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
大约是他一岁半的时候,在自家院子里,他举着苍蝇拍,学着奶奶的样子,追打着几个苍蝇。
那苍蝇一点也不懂事,我儿子要打你,你老实呆着,让他拍死,不就完了吗?可是不,那几个贼苍蝇,东飞飞,西停停。
我儿子东追追,西拍拍,一不小心,绊了一跤,一下趴到地上了。
我也没太在意,爬起来不就得了。
谁知这一次,他居然没有抬头看我,趴在那儿不动,足有一分钟,我这才感到大事不妙,赶紧跑过去,拉起来一看。
天!头上起了一个大蘑菇。
我这才有点慌神,赶紧找出红药水,给儿子搽上,疼得他直咧嘴。
可是,我的儿子,我小小的儿子,勇敢的儿子,仍然没哭!!! 倒是我,这个冷酷的父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我不知道,如果,让我重来一次,重新对儿子从头教育,我,还有没有勇气,像当年那么做。
可是!我相信!我的儿子!不管摔了多少跤!都会! 自己爬起来!!!(二)残忍还是仁慈儿子会走了,这是好事。
可是,冬天快到了,又是愁事。
愁什么呢?就我住的那草窝,两间屋,共十四平方,当时也算不错了。
可一生炉子,这炉子只能放在交通要道上。
儿子刚刚学会走路,如果限制他的行动,那是愚蠢的;如果任他自由行动,让炉火烫伤,不用说夫人,就是他奶奶姥姥也会把我吃了。
毕竟,我儿子是双方老人所见到的第三代第一人。
面对如此难题,尽管我自视颇高,很为自己的足智多谋骄傲。
可一时也想不出什么高招,真是愁煞个人了。
冬天到了,火炉生起,屋里暖和了,可儿子的自由也受到了严格约束,更苦的是老子,天天担惊受怕不说,自尊心也受不了。
这么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枉读了几十车书了。
一日,炉旁读书,一是暖和,一是负有重大责任。
忽然,“条件反射”四字映入眼睑。
“有了”。
我一下子站了起来。
我想起了巴甫洛夫,他老人家训练小狗,不是用的这个法子吗?儿子虽然不是小狗,但条件反射的原理也肯定适用。
我没敢声张,我想的这法子太损了。
夫人肯定不会同意。
第二天,是周日,夫人打早班,早早上班走了。
我开始着手自己的伟大创意。
生起炉子,不断用手试试,待自觉温度差不多了,把儿子招到炉旁,让他用手去摸炉盖,这小子,手一碰炉盖,就感觉大事不妙,赶快往回缩,那哪儿成呢?我抓着他的两手,就往炉盖上放,他拼命往回缩,最里还哇哇叫,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拉着他的手往上放。
越往前拉,他越往后缩,如此折腾了五六分钟,老子也有点累了。
就放开了他,嘿!这小子,一挣开我的手,就赶紧跑到里间去了。
嘴里还叽里咕噜,也不知发表什么高见。
休息了一会儿,又把他拉出来,再次把他往炉前推。
这次小子学鬼了,离炉子还有老远,就死活不往前走了,其实,我也不敢再把他的手往炉子上放了。
训练几分钟,又放开他。
过一个多小时再拉出来演当演当。
直至夫人快下班了,才罢手。
夫人回来了,儿子远远躲开炉子,扑进妈妈的怀抱。
夫人还纳闷儿,这小子,怎么不走直道。
我在一边,偷偷的乐。
第二天,下班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往炉前拉,小子坚决不干。
第三天第四天……,如此一直折腾了一个星期。
当然,没有再瞒着夫人。
从此,儿子视炉子为最可怕之物,总是远远绕着走。
直到三岁多,才敢远远的试探着用火钩去碰碰炉子,以满足其儿童的好奇。
这件事,我曾多次用来说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每当讲到我如何训练儿子,总有同学小声或大声地说:“太残忍了”。
残忍乎!仁慈乎!是非自有公论。
我只知道,我的儿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为熊熊的炉火烫伤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三)给奶奶送去儿子两岁多了。
已经能端着一个小碗,自己吃饭了。
从那时起,我家只要做一点好吃的,或不常吃的东西,总是盛在一个小铁碗里,让儿子给奶奶去送。
(那时,我与母亲同住一院,是自家的院子)在这方面,他的妈妈是个很明理的人。
儿子第一次给母亲送东西吃,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找出糖果,奖赏她的宝贝孙子。
乐得她逢人就说:“我的孙子比个小狗管用了,能给奶奶送好吃的了,有点好吃的总想着奶奶。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
久而久之,只要家里有好吃的,儿子总是先想着奶奶,有时我们两口子忘记了或觉得没必要送的东西,只要他奶奶那边没有,儿子总是及时提醒:“还没给奶奶送呢?”我妻子就赶紧盛好,让他去送。
每当看到儿子用胖嘟嘟的小手,小心地端着那个小铁碗,摆动着两条小腿,往母亲屋里走去。
听着从隔壁传来的祖孙俩的笑声,我感到欣慰。
老母亲一生多病,受尽苦难。
能享受到孙子的一点孝心,也不枉了老人家辛苦一生。
时至今日,只要儿子在家,给母亲送东西的任务仍由儿子来完成。
不过,现在,儿子能为母亲干的事情更多了。
母亲的电视不清晰了,儿子去调。
母亲的电话不响了,儿子去修。
母亲生病了,经常由儿子背着到附近的小医院去打针。
每当全家聚会时,从楼上将奶奶背到楼下他姑姑家的任务,多是由儿子来完成。
聚会时,儿子虽然早早就吃完饭,虽然着急要回自家上网,但总是耐心地等到母亲吃完了,尽兴了,说要回去睡了,才把母亲背回去。
然后才自己上网,从来没见不耐烦过。
在母亲的心目中,有许多事情,儿子的地位已经比我还高了。
但愿,儿子的儿子也能这样。
(四)三岁看老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个人认为:教育是从零岁开始的。
零至三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俗话说:“三岁看老”。
这句话告诫我们,三岁前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能够成为好人的。
谁能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善良的呢?而随着其生命历程的发展,小孩子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接触了不同的环境,逐渐变成了不同的人。
而零至三岁,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行为习惯。
是他以后接受别的思想,形成更多行为习惯的基础。
所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小孩子生下来,具备了一个人的大脑,这是他能够学会人的思维的内因,然而,如果没有教育,小孩子是不可能自己产生思想的。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从孤儿院里领了四十个刚出生的婴儿,派人喂养他们,但严禁任何人同他们说话,在他们面前也不准说话。
他想知道人的意识到底能不能自己产生。
如此一年,这一残酷的试验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试验被迫停止了。
这些可怜的孩子被人分头领养了,后来的追踪调查显示,这些孩子大都不能具有正常人的思维了,他们已不能成为正常的人了。
在此,我们不讨论这一试验的人道主义问题。
我要说明的是,从零岁开始教育的重要性。
三岁的小孩子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那判断的能力,有他自己的体验,但最重要的是父母灌输给他的观念。
记不清是那位先哲说过:“给我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我可以把他教育成任何一种人”。
这话说得绝对化了,但决非没有道理。
以我从教多年的经验来看,父母的素质,几乎可以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观察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及家长,一般来说,父母素质高(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学生素质也高;父母素质低,学生素质也低。
这虽然不是绝对的,却是多数情况。
小孩子三岁前形成的世界观,是他以后接受新的世界观的内因。
曾见到,两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打架,有一个吃了点小亏,其母见了,大声呵斥:“你真无能,去打回来”。
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为了这个小孩子。
这种教育继续下去,这个小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吗?他能学会和别人相处吗?他长大了,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我认识一个学生,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可是他的父母,却是很没有道德的人,从小就教育他,一点亏都不能吃,如果与人打架,吃了亏,他的父亲会帮他打回来。
从初一开始,他就是教导处的常客,后来成为学生中“老大”,而且足智多谋。
成为除了警察,任谁不怕的角色,多次出入派出所,仅仅因为年龄小,还没有进监狱。
他初三刚毕业,已经没有学校敢收留他了。
我很为他担忧,因为,他随时都能进去。
为人父母者,想一想吧!你爱你的孩子吗?如果你真的爱,那就首先教会他做人吧!不要以为“树大自然直”,如果在三岁之前,他撒泼耍赖,而你又放任他的话。
有一天,他会无法无天的。
而那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无法改变他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个“计”,是要从零岁开始的。
(五)有鉴于贾政的无奈《红楼梦》我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大约总不下二十遍吧!第一次看,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年幼无知,似懂非懂。
看到《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当看到贾政痛打宝玉时,对贾政十分痛恨。
随着年龄增长,渐知人事,特别是有了儿子,为人之父后。
逐渐理解了贾政当时痛打宝玉的心情。
越思越觉得此一回书包含着深刻的教子之理。
天下父母,哪一个不爱儿子。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大展诗才,妙题联额,贾政嘴上不说,心里又何尝不喜。
此时痛打宝玉,其原因,就是他自己说的\"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君弑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在那个年代里,以宝玉那种不守规矩的性格,如不严加管教,长大成人,酿成灭门之祸,并非不可能,贾政作为一家之主,身上担着千斤重担,不能不为阖家的命运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