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十二篇

合集下载

古代慈母教子故事

古代慈母教子故事

古代慈母教子故事故事1:田母拒金战国时期,田稷子曾任齐国宰相,三年任满从相位上退下来时,他的属吏送给他百两黄金。

田稷子收下后,将它拿回家去原封不动地献给了母亲。

田母问明原因后,十分严肃地说:“为官应该做到廉洁自律,品行高洁,不取分外之财,否则就是不义;如果你要孝敬长辈,就应该尽心诚意地为国办事,否则就是不孝。

不义之财,不是我应有的东西;不孝之子,也不是我的儿子!”田稷子受到母亲训斥后,先将那些金子退还给属吏,又主动到朝廷请罪。

齐王很是钦佩田母的.高尚情操,就从朝廷拿出一百两黄金赏赐给田母,同时也没计较田稷子收受百金之事。

故事2:李母拒米唐朝人李畲曾当过监察御史。

一次,官府派人将他的俸米送到他的家中。

他的母亲叫家人拿出斛来将送到的米量了一遍,发现多了三斛。

李母又问他们送一趟米应该给多少车脚钱,送米的人说:“给御史们送米不要脚力钱。

”李母听了,非常生气,就令家人将多余的俸米送还了官府,并付了车脚钱。

李畲回家后,李母将他狠狠地责备了一番。

为此,李畲专门上奏章参劾了发放俸米的仓官,又亲自向朝廷请罪。

故事3:寇母遗诗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为人织布度日。

但在寇准做官后不久,寇母就病逝了。

临终前,寇母亲手绘制了一幅《寒窗课子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儿修身为万民。

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让仆人刘妈在适当的时候交给寇准。

寇准仕途顺利一直做到了宰相。

有一次,他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请来了两台戏班子,准备大宴群僚。

刘妈见时机已到,就将这幅《寒窗课子图》交给了寇准。

寇准边看图边读诗,不觉泪如泉涌。

于是立即撤去了寿宴,辞掉了寿礼,从此清正廉洁,勤于政事,终成一代名相。

故事4:陶母封鱼晋朝人陶侃小时候家里很穷,但陶母却很注意对他品德的教养。

后来,陶侃做了一个小吏,有一次他利用负责管理鱼塘之便,弄到一坛腌好的咸鱼,让人捎给了母亲。

陶母见后,立即封好了咸鱼,派家人原物送回,并写了一封信责备他说:“你作为一个官吏,却拿了公家的财物给我,不但不能使我满意,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啊!”此后,陶侃牢记母训,清廉正直,忠于职守,后累官至征西大将军、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洲诸军事等要职,成为东晋初期的重臣之一。

古今中外家教故事30篇

古今中外家教故事30篇

古今中外家教故事30篇1.曾参杀猪教子曾参(shēn)(公元前505年——前436年)是孔子的学生。

曾参很重孝道,《史记》上说孔子以为他“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作《孝经》。

”曾参又注意修养,《论语》上记载有他的修养原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

他强调做人要诚实,自己以身作则,也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又哭又闹,要求跟着去。

曾参的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正在准备杀猪呢。

他的妻子赶忙制止他说。

“我刚才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

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讲假话。

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

这样做,对家教是很不利的。

” 结果,曾参说服了妻子,还是把猪杀来煮了。

2.孟母三迁与断织孟子(约公元前370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能成长为一个大学问家。

首先得归功于孟母。

孟轲三岁时死了父亲,养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

孟母是一位勤劳善良又有见识的妇女,丈夫死后,她靠织布、帮人浆洗过活。

孟轲小时候贪玩不好好念书,当时他常住的地方有一些坟墓。

他常常和小朋友到坟场玩耍,看到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们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这类游戏来。

孟母见了,认为这个地方对小孩子的影响不好,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街上住,家附近是集市和商店。

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

孟母见了很不高兴,决定再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到了学宫旁边,字宫就是学校的校舍。

教子篇绝对经典

教子篇绝对经典

教子篇绝对经典第一篇使孩子主动做功课第二篇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第三篇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第四篇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第五篇如何使孩子热爱学习第六篇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第七篇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第八篇如何消除孩子学习的迷惑第九篇如何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第十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十一篇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第十二篇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一、使孩子主动做功课你的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

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第一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

第三招,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招,让他把喜欢的女孩带回家。

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话反说。

第八招,经常改变学习环境。

第九招,列一个功课计划表。

第十招,先让孩子做擅长的功课。

第十一招,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

第十二招,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二、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

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

第二招,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温和的语调交谈。

第四招,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第五招,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与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

第九招,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

第十招,不要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

第十二招,多用赞赏的话肯定孩子。

三、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

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第二招,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第七招,要改变孩子先改变你的态度第八招,偶尔用恳求的证据与孩子说话第九招,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第十招,给孩子适当的报酬也是行之有效的第十一招,多带孩子与大自然接近第十二招,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第十三招,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第十四招,化愤怒为学习的动力四、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要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第一招引导孩子宣泄不满情绪第二招让孩子有自选课题的权利第三招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第四招把顾客的角色换成孩子第五招别让工作忙成为你的借口第六招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第七招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第八招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处理任性态度第九招注意引导孩子的从众心理第十招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五、如何使孩子热爱学习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甚至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还是没兴趣,都得坐在书桌前把课本一遍又遍地看,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产生倦意的起因.第一招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第二招用近期的学习目标来鼓舞孩子第三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重要第四招改掉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第五招通过增进食欲促进学习第六招教孩子学会保存实力第七招适量的运动可使孩子脑筋更灵活第八招用激将法促进孩子学习第九招利用危机意识促进学习效率第十招保持新鲜的学习内容第十一招用不同的科目调节读书气氛第十二招刻意变换孩子的学习环境六、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身为父母必须深明其理,尽量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导和安慰,让孩子能去除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并时常以乐观幽默的口吻,解除孩子暗存心中的畏惧感,使他们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接踵而至的大小挑战.第一招陪伴孩子让他有安全感第二招以乐观幽默的口吻淡化孩子的失败第三招把一个月说成三十天第四招多关注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性第五招呼吸能调节孩子情绪第六招刻意在孩子面前说错话第七招吉祥物稳定心情第八招排解积虑消除紧张一吐为快七、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母亲应当适度地调整功课进度,而不该守着既定的计划,这样方能得到兼筹并顾的绩效,有些小孩甚至在一旁边看书,一边羡慕别人嬉戏玩乐,心中潜藏着不满的情绪,更会影响他往后的读书兴趣.第一招迂回的暗示技巧第二招制订不规则分段时间表第三招闹钟的妙用第四招建一个弹性的功课计划表第五招去除“随时都可以做”的松懈意识第六招刻意而适度地分配孩子做家务第七招让孩子猜题提升考试注意力第八招热身必不可少第九招用“量”来驱策前进八、如何消除孩子学习的迷惑对于母亲来说,其眼中无关紧要的小事,有时往往是孩子心中沉重的负担,所以母亲应时时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以旁观者的姿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第一招引导孩子作最正确的选择第二招抉择时的诱导询问法第三招以一种选择为前提巧妙设问第四招黑母牛的奶一样是白的第五招拔开遇事慌乱的迷雾第六招船到桥头自然直吗?第七招亲身体验才是最深刻的第八招命运就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九、如何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对于孩子来说,要时时刻刻地鼓励他们,不要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第一招找到孩子消极的内在原因第二招让孩子公开宣布目标第三招强健体魄是建立积极态度的基础第四招良好生活习惯是保持积极心态的法宝第五招让孩子养成大声朗诵的习惯第六招让孩子养成提前到达校的好习惯第七招让孩子多结交积极乐观的朋友第八招让孩子养成写大字的习惯第九招让孩子做点家务以摆脱消沉第十招鼓励孩子多做些新的尝试第十一招让孩子在家务中培养责任感第十二招不要总问是与不是的问题第十三招培养孩子追根究底的积极心态第十四招多表扬少批评更能使孩子积极上进第十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第一招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第二招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第三招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第四招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第五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第六招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的进取第七招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第八招用“原依赖”和孩子建立互信第九招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责备第十招不在第三者面前责备孩子第十一招让孩子相信幸运之神随时会降临第十二招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第十一篇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消除自卑感和培养自信心,其实是一体两面,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但是,前面章节所提的培养自信心技巧,并非专以能力差的孩子为对象,也就是说,对于有缺陷或成绩很差的孩子,往往无法发挥功效.而此章则与前章不同,可以广泛适用能力很差的孩子.第一招从“缺点意识”到全面否定第二招肯定语句要常用第三招母亲与孩子说话也要讲技巧第四招以具体的原因来舒解孩子心中的结第五招用话语铲除孩子的心理障碍第六招让孩子阅读世界伟人的传记第七招让孩子客观面对成绩优秀的同伴第八招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第九招以运气说法减弱孩子的自卑感第十二篇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纠正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自知,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挂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的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使他更无自信。

教子文言文翻译

教子文言文翻译

教子文言文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子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子文言文翻译原文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

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翻译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辩在湓城时,是三千士卒的统领,年纪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意,老夫人就棍棒鞭策他,因此,王僧辩成就了一番功业。

梁元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气,从小被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若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传,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他若一件事有闪失,他父亲为他百般遮掩,,希望他悄悄改掉。

学士成年以后,凶暴傲慢的习气一天赛过一天,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掉,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注释1、王大司马:即王僧辩(?~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梁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

2、湓城:也称湓口,古城名。

3、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

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4、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

5、揜:同“掩”,掩盖,遮蔽。

6、婚宦:结婚和做官。

此指成年。

7、性:品性8、逾:超过9、挞:教训10、少:稍微11、饰:粉饰12、冀:希望13、衅:涂抹出处《教子篇》出自《颜之推·颜氏家训·第二篇》《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

如平老师教子

如平老师教子

如平老师教子(二十则)请大家细读如是教子(1)一则:儿一岁。

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

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

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二则儿三岁。

无故大哭,我问:"咋了,哪不舒服?""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哭!""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说完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 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

"至今,儿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三则儿5岁。

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

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

"我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

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回,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

"我看表。

"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

""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

""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四则:儿6岁,好吃。

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嗯,麦当劳!想吃?""想吃!""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

"接着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能不吃!"很坚定!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儿流着口水,随我回。

从此,儿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古人教子重德修身

古人教子重德修身

古人教子重德修身古人教子理念:重德修身文/智真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家风、家教,注重对子女的德性培养,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向道、向善等理念正面引导,“重德修身”成为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古圣先贤们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严格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能够择善而从,走正人生之路而无怨无悔。

古人家教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以下举些例子。

(一)孔子教子学《诗》、《礼》先师孔子行教像(唐?吴道子)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相传他有三千学生。

《论语?季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学生陈亢有一天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老师那里听到有与别人不同的教诲吗?”孔鲤说:“没有啊。

有一次我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

’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

’我马上就去学《诗》。

又有一次,遇到父亲一个人在那里,我快步走过,父亲问我:'有没有学《礼》?’我说:'没有。

’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

’我马上又去学《礼》。

我只听到这两件事。

”陈亢下来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收获,知道了学《诗》的道理和学《礼记》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对待自己的儿子与别人的孩子是一样的。

”的确,诗和礼,都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

孔子说:“诗言志,歌咏言”,认为利用文艺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教育,比说教往往有效的多。

相传《诗经》三百零五篇,就是他亲自删定的,内容多和修身、知命、追随道义有关。

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就应从这里开始,可以提高人的观察力,另外,通过读诗也能够学到许多历史、自然、社会知识。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他所说的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从学礼开始,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德行,从实践中逐渐培养出学生的自觉的道德主体意识,进而成为日后通达天道、经世济民的基础。

孔子教育儿子学“诗”学“礼”,和对其他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孔鲤是自己的儿子就放松对他的要求,这一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和对儿子寄予着很高的希望。

教孩子(经典秘笈十二篇)看后必转

教孩子(经典秘笈十二篇)看后必转

教子十二篇(必转)可惜看到的太晚了(一)“自己爬起来”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我这样狠心的父亲,儿子摔倒了。

从来不拉,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声音命令:“爬起来”。

儿子出生在腊月初一,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春节刚过,也就是儿子刚刚满月,我也不知那根筋不对头,突发奇想,要对儿子进行锻炼。

于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抱着儿子上街转一圈,美其名曰:“冻一冻,锻炼锻炼”。

一直坚持到春暖花开,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

不过,第二个冬天就可以拉着儿子温暖的小手上街冻一冻了。

还别说,这一招许是见效了,直到今天儿子很少感冒。

也许沾了儿子的光,我也很少感冒。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嵖”。

是说小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

可我这小子的百岁照片,是我把他放在自行车前的小孩座上带到照相馆的,当然,后座上坐着他的妈妈。

(注:那时交通规则不严,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这小子,八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未满十个月就能趔趔趄趄自己走了。

我的狠心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表现出来的。

小孩子学走路,没有不摔跤的,我的儿子也不可能例外。

例外的是,我的儿子摔倒了,虽然我近在咫尺,却从来不拉他,总用一种命令的语气喊:“自己爬起来”。

记得他刚满周岁,我按老习惯,带他上街“冻一冻”。

这时他已获得了自己走路的相对自由。

可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不小心,摔了一个大马趴。

我在旁边喊:“爬起来”。

儿子勇敢地自己爬了起来。

旁边一位过路妇女狠狠地瞅了我一眼,愤愤不平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爹,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拉一把”。

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自己摔倒了,总是先抬头看我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写着:爸爸,我又犯错误了。

然后自己爬起来,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儿子因自己摔倒了,摔疼了,而大哭大叫的时候,连小哭小叫也没有过。

我猜想,在他那小小的脑袋瓜里,摔倒了,是个错误,没有哭的权利。

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

大约是他一岁半的时候,在自家院子里,他举着苍蝇拍,学着奶奶的样子,追打着几个苍蝇。

增广贤文教子篇

增广贤文教子篇

增广贤文教子篇
《增广贤文》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古代文化经典,其中有许多关于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篇章,其中包括了许多关于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智慧和方法。

以下是《增广贤文》中教子篇的一些有关内容:
1. 父母的职责
《增广贤文》中指出,父母的职责在于教育和培养孩子,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榜样,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2. 学习
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增广贤文》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 道德
道德是孩子成长中必须要学会的一种品质。

《增广贤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道德的内容,如诚实、尊重、谦虚、勤劳、自律等等。

4.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品
德和行为习惯。

《增广贤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如家庭责任、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等等。

总之,教育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父母们的耐心和毅力。

《增广贤文》中的教子篇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法,希望家长们能够认真思考和运用它们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 1 -。

教子的文言文翻译

教子的文言文翻译

古之圣贤,教子有方,训诲之道,不可不察。

盖教子者,国家之根本,民族之希望,故必择善而从,以成就一代之英豪。

今余不才,敢以文言述其教子之道,以警后世。

昔孔子教子,首重孝悌。

曰:“夫孝,德之本也;悌,德之序也。

”孔子以孝悌为先,教子亦以孝悌为本。

故其子伯鱼,虽年幼,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深得孔子之心。

又曰:“教子先以礼,次以义,终以信。

”孔子教子,必先教之以礼,使子知尊卑之序,然后教之以义,使子明善恶之分,最后教之以信,使子守诚信之道。

如此,子必成器。

孟子曰:“教子必先正己。

”孟子以正己为教子之本,故其子孟子思,虽幼时顽皮,然孟子以身作则,教之正道,终成一代大儒。

诸葛亮教子,亦以礼义为先。

其子诸葛瑾,虽非孔明亲生,然诸葛亮视如己出,教之以礼义,使诸葛瑾成人后,成为一代名臣。

又曰:“教子勿求速成,宜渐渍而成。

”诸葛亮教子,不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使子逐渐养成良好习惯,成为有用之才。

韩愈教子,亦重视礼义。

其子韩愈子,虽年幼,韩愈教之以礼义,使韩愈子知书达理,成人后,成为一代名儒。

朱熹教子,则注重道德修养。

其子朱松,虽非朱熹亲生,然朱熹教之以道德,使朱松成人后,成为一代名臣。

孔子教子,孟子教子,诸葛亮教子,韩愈教子,朱熹教子,皆以其道传子,故其子皆成大器。

今余欲述其教子之道,以供后世参考。

夫教子之道,首在立品。

立品者,立身之本也。

教子必先教之以品,使子知善恶之分,明是非之辨。

立品之道,莫先于孝悌。

孝悌者,百行之先也。

教子必先教之以孝悌,使子知尊亲之道。

次在教之以礼。

礼者,人之所由也。

教子必先教之以礼,使子知尊卑之序,明礼义之重。

礼义者,立身之本也。

教子必先教之以礼义,使子知进退之节。

又次在教之以义。

义者,人之所守也。

教子必先教之以义,使子知善恶之分,明是非之辨。

义者,立身之本也。

教子必先教之以义,使子知仁义之重。

终在教之以信。

信者,人之所守也。

教子必先教之以信,使子知诚信之道,明信义之重。

信者,立身之本也。

美国教子十二法则

美国教子十二法则

美国教子十二法则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言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12.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间声明:此方法来自于一本叫《海马记忆训练》的书一、唤醒身体1、闭上眼睛吃饭。

2、用手指分辨硬币。

3、戴上耳机上下楼梯。

4、捏住鼻子喝咖啡。

5、放开嗓子大声朗读。

6、闻咖啡看鱼的图片。

二、寻求脑刺激7、到餐馆点没吃过的菜。

8、把自己的钱花掉。

9、专门绕远路。

10、用左手端茶杯。

11、听不同类型的歌曲。

12、第天睡觉6小时。

三、积极锻炼左右脑13、去陌生的地方散步。

14、判断自己是右脑型还是左脑型。

15、用直觉作决断。

四、补充脑营养16、甜食让你变聪明。

17、吃早餐能活化大脑。

18、多咀嚼可以提高成绩。

五、越运动脑子越好19、每天快走20分钟。

20、多做“手指操”。

21、尝试全新的运动。

六、改善脑活性激发灵感22、记住每次成功的感觉23、对自己说“肯定能行”24、写100自己喜欢的东西25、变换视角看问题26、一想到就说出来27、让脑偶尔无聊一下28、看从来不看的电视节目29、亲身体验是脑最宝贵的财富30、做个倾听者十分科学。

根据这本书,我总结了一些可以养成的小习惯:1、每当桌上满是食物的时候,就闭着眼睛吃饭。

2、经常用手指分辨硬币(或象棋子也不错)。

3、戴上耳机上下楼梯。

4、放开嗓子大声朗读。

5、到餐馆点没吃过的菜。

《三字经》教育篇

《三字经》教育篇

《三字经》教育篇第一篇:《三字经》教育篇教育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行孝篇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常识篇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典籍篇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历史篇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教子文言文翻译全文注音

教子文言文翻译全文注音

【原文】昔仲尼,教子孝悌,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广识见,博学问,读经史,习礼文。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为人之四维,世世相传,莫能废也。

【翻译】古时候的孔子,教育儿子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首先教他孝顺和尊敬,然后传授他知识和见闻,让他知道一些数字,辨识一些文字。

从一学到十,从十学到百,从百学到千,从千学到万。

广博见识,丰富学问,阅读经史,学习礼仪文化。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诚守信、礼仪廉耻,这是做人的四个基本准则,世世代代相传,没有人能够废除。

【注音】昔(xī)仲尼(zhòng ní):古代的孔子教子(jiào zǐ):教育儿子孝悌(xiào t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首(shǒu):首先见闻(jiàn wén):知识和见闻某数(mǒu shù):一些数字识(shí):辨识文(wén):文字一而十(yī ér shí):从一学到十十而百(shí ér bǎi):从十学到百千而万(qiān ér wàn):从千学到万广识见(guǎng shí jiàn):广博见识博学问(bó xué huàn):丰富学问读经史(dú jīng shǐ):阅读经史习礼文(xí lǐ wén):学习礼仪文化孝悌忠信(xiào tì zhōng xìn):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诚守信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礼仪廉耻四维(sì wéi):四个基本准则世世相传(shì shì xiàng chuán):世世代代相传莫能废(mò néng fèi):没有人能够废除【全文注音】昔仲尼,教子孝悌,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教子篇文言文

教子篇文言文

教子篇文言文
教子篇的文言文如下: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

子知其过而不父父知,当折罚之;知而非者,直持养之;勿知其非也,犹示以知之,是上焉者教子法也。

不轻用呵怒者,畏其志大有所畏也。

人子将有所行,先告以难易,计画之辞。

未用意,终日无声而子弟说之行也。

默以思,言弗由也逐渐;厉与七教并行,弗可几也。

当不义,则子不可以弗争于父,令人君令于大夫。

不令长者曲从,不令贤者必屈。

曲从者亡福,屈贤者反害。

当父兄尊长有过;子弟犹不任不胜,而惮言之;故与其轻也宁重。

惮之者,众也。

孤则不胜。

教子十二篇

教子十二篇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建议永久保存)教育专家给家长的100条建议!!!教育篇: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

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

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

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

教子给力十二篇之第五篇(五)有鉴于贾政的无奈家长朋友们,我观察过很多老人带孩子的现象,只见过两个把孩子带的有规矩的,一个是一同事的岳父。

其人,系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饱经沧桑,极有学问。

我见到他是十五年前的事,那时,老人已七十多了。

同事的孩子极为出色,后考入名牌大学。

再一个是我的岳母,她老人家八岁即在日本纱厂当童工,虽无文化,但见多识广,责任心极强,对孩子要求很严,我的内侄女内外甥女,在她那里。

放学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完成作业,不完成作业,别想出去玩儿。

在这一点上,我的母亲也没做到。

所以,我提醒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偷懒,不要轻易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现在的孩子条件已经太好了,再加上老人的不负责任。

如长时间自己不管教,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后,再来管教,就会事倍功半,如再有贾母那样极有权威的老太太保护,这孩子就更难管教了。

不要怪老人,老人的做法是很正常的,因为,享受天伦之乐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没有再给你教育孩子的义务,尽管许多老人主动要求承担这一任务,但真正能负起管教责任的老人,百不挑一。

有鉴于贾政的无奈,所以我在教育孩子时,十分小心的既不让母亲过多干预,又注意做到不让孩子恃仗奶奶的宠爱,使性放刁。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明白了一点,如果犯了严重错误,奶奶也不能使他避免惩罚。

我儿子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很快就要踏入社会。

长这么大,我打过他三次。

第一次,是在他五岁那年,恃仗奶奶的宠爱,在奶奶屋里吃饭时,满盘乱挑,没有规矩,而母亲又护着他,我多次教训,甚至罚站,都没有改过来,还到母亲面前告我的刁状。

万般无奈,我用妻子做衣服的竹尺,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给了一下子。

这是他第一次尝到竹笋炒肉的味道。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在母亲那边守着我放刁。

母亲虽疼孙子,毕竟是明理之人,打那以后,就注意教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规矩,有了那次教训,他也就听从了奶奶的教导,逐渐学会了许多规矩。

第二次,是九岁时,他的妈妈让他倒垃圾,他居然学着一些邻居的样子将垃圾扔到了楼下的空地上,恰好被我碰上,在屁股上踹了一脚。

教子经

教子经

家庭教育参考1 教子经白溪子为父母,重家教。

谨教子,兴家道。

教有道,育有方。

心意诚,家国兴。

一、 为父母,重家教养儿女,非闲事。

或败坏,为祸害,辱祖宗,羞后代;或庸俗,百无用,空添愁,父母忧;或成才,用堪任,利子孙,益家国。

父与母,终生师。

如灯塔,导航向;似阶梯,心甘愿。

家有教,子有幸。

教有道,育有方,循则功,背则伐。

教宜早,莫迟疑,童蒙正,终生好,父与母,切切记。

倘侥幸,祸遂起,误子孙,害自己,家与国,皆受累。

为父母,终一生,教子事,甚求财,毕生功,莫过此。

子孙成,财无用;子孙败,财无益。

若不然,逐名利,忙事事,谋金银,置子女,于不顾,疏于养,忽于育。

出逆子,悔不及。

纵金山,或银山,败家道,人财失,空悲苦,岂为孝。

教子女,首正己。

心宜慈,行宜正。

己端正,子方成。

养于幼,育为老;子一生 受于小。

莫求好,无欲刚,私蒙智,教失效。

莫骄纵,心当狠;不放任 教须严。

纵一时,毁一生;痛一时,成一世。

苦励志,严治心,令自立,教之髓。

二、 谨教子,兴家道人一生 看三岁 自胎教 至幼教 奠基础 定终生 古太任 孕文王 目避恶 耳避淫 口不傲 立不跛 笑不喧 怒不骂 奠周朝 八百年 昔孟母 孕孟子 坐必正 食必方 童蒙教 弟子规 亲子和 家庭兴 礼仪周 邻里睦 敬师长 苦用功 开心智 长才干 尊尊长 谦为人 增福缘 建功业 至成人家庭教育参考2 化宏图 谋与略 兼纵横 保家国 尚兵学 上报国 下耀宗 族之幸 亲之福欲子孝,莫不狠。

讲伦常,论长幼。

先尊长,后幼小。

情可讲,理要直。

莫颠倒,莫废行。

欲子慧,莫恐惧。

不摔跤,不长进。

苛求多,子猥琐。

警示多,子胆小。

干涉多,不专注。

否定多,不自信。

批评多,心麻木。

迁就多,娇气浓。

任由性,滋懒惰;享与受,消毅志;讽与怨,丧自尊;骄与纵,长自私;仇与恨,毁前程。

子尚幼,心乃蒙;智不聪,莫当成。

唯分数,唯文凭,持而废,不可取。

凡有成,当鼓励,长信心,养志趣;遇有失,当勉励,不退志,增一智;偶失分,莫计较,释胸怀,利往后。

古代名人教子经典家训8则

古代名人教子经典家训8则

古代名人教子经典家训8则古语云:“遗儿千秋富贵,莫若良言一句”——这就是家训在古代教育当中的地位。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中国自古以来都倡导要注重家庭、重视家教,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诸子典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真乃是“童蒙养正,圣功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落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废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

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誊之语。

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

思而后动。

——(西晋)羊祜:《戒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北宋)欧阳修《示子》■君子岂不为子孙计?然其子孙计,则有道矣。

种德一也;家传清白,二也;使之从学而知义,三也;受以资身之术,如才高者,命之习举业,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经营生理,四也;家法整齐,上下和睦,五也;为择良师友,六也;为娶淑妇,七也;常存俭风,八也。

——(南宋)倪思《经锄堂杂志》■吾今日为人之父,盖前日尝为人之子矣,凡吾前日事亲之道,每事尽善,则为子者得于见闻,不待教诏而知效。

倘吾前日事亲之道,有所未善,将以责其子,得不有愧于心?——(南宋)袁采《袁氏世范》■大抵后生为学,须是严立课程,不可一日放慢。

每日须读一般经书,一般子书,有须多,只要令精熟。

须静室危坐,读取二三百遍,字字句句须要分明。

又每日须连前三五日授通读五七遍,须令成诵,不可一字放过也。

史书须每日读取一卷或半卷以上始见功。

——(南宋)吕祖谦《辨志录》■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

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

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

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

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历史之于人们既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又充满着神秘和未知。

那么你知道哪些历史上的教子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上的教子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教子小故事篇1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

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

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古代教子小故事篇2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

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

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

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

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

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

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

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

"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

"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

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

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

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

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

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颜氏家训》教子篇(全文直译)

《颜氏家训》教子篇(全文直译)

《颜氏家训》教子篇(全文直译)作者:颜之推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智力极高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智力极低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普通人,不教就不知。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古时候,圣明的君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用作胎教的特别的行宫中,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

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孩子出生后,就有老师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

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能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引导他的行为,防止他的过失,等到几岁时,就可省免鞭打惩罚。

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又顺从了。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我见到世上,有些人对孩子不进行教育却只有慈爱的,每次都不认为是对的,这些人对孩子的吃喝玩乐所有行为,按他的想法随意放纵,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斥责时反而欢笑。

到孩子懂事时,还认为这是对的。

这时,孩子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至死也树立不起威严了,一天对一天更厉害的愤怒也只会增加怨恨了,等到他长大成人,最终就会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

”是很有道理的。

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子十二篇(一)“自己爬起来”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我这样狠心的父亲,儿子摔倒了。

从来不拉,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声音命令:“爬起来”。

儿子出生在腊月初一,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春节刚过,也就是儿子刚刚满月,我也不知那根筋不对头,突发奇想,要对儿子进行锻炼。

于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抱着儿子上街转一圈,美其名曰:“冻一冻,锻炼锻炼”。

一直坚持到春暖花开,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

不过,第二个冬天就可以拉着儿子温暖的小手上街冻一冻了。

还别说,这一招许是见效了,直到今天儿子很少感冒。

也许沾了儿子的光,我也很少感冒。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嵖”。

是说小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

可我这小子的百岁照片,是我把他放在自行车前的小孩座上带到照相馆的,当然,后座上坐着他的妈妈。

(注:那时交通规则不严,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这小子,八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未满十个月就能趔趔趄趄自己走了。

我的狠心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表现出来的。

小孩子学走路,没有不摔跤的,我的儿子也不可能例外。

例外的是,我的儿子摔倒了,虽然我近在咫尺,却从来不拉他,总用一种命令的语气喊:“自己爬起来”。

记得他刚满周岁,我按老习惯,带他上街“冻一冻”。

这时他已获得了自己走路的相对自由。

可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不小心,摔了一个大马趴。

我在旁边喊:“爬起来”。

儿子勇敢地自己爬了起来。

旁边一位过路妇女狠狠地瞅了我一眼,愤愤不平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爹,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拉一把”。

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自己摔倒了,总是先抬头看我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写着:爸爸,我又犯错误了。

然后自己爬起来,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儿子因自己摔倒了,摔疼了,而大哭大叫的时候,连小哭小叫也没有过。

我猜想,在他那小小的脑袋瓜里,摔倒了,是个错误,没有哭的权利。

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

大约是他一岁半的时候,在自家院子里,他举着苍蝇拍,学着奶奶的样子,追打着几个苍蝇。

那苍蝇一点也不懂事,我儿子要打你,你老实呆着,让他拍死,不就完了吗?可是不,那几个贼苍蝇,东飞飞,西停停。

我儿子东追追,西拍拍,一不小心,绊了一跤,一下趴到地上了。

我也没太在意,爬起来不就得了。

谁知这一次,他居然没有抬头看我,趴在那儿不动,足有一分钟,我这才感到大事不妙,赶紧跑过去,拉起来一看。

天!头上起了一个大蘑菇。

我这才有点慌神,赶紧找出红药水,给儿子搽上,疼得他直咧嘴。

可是,我的儿子,我小小的儿子,勇敢的儿子,仍然没哭!!! 倒是我,这个冷酷的父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我不知道,如果,让我重来一次,重新对儿子从头教育,我,还有没有勇气,像当年那么做。

可是!我相信!我的儿子!不管摔了多少跤!都会! 自己爬起来!!!(二)残忍还是仁慈儿子会走了,这是好事。

可是,冬天快到了,又是愁事。

愁什么呢?就我住的那草窝,两间屋,共十四平方,当时也算不错了。

可一生炉子,这炉子只能放在交通要道上。

儿子刚刚学会走路,如果限制他的行动,那是愚蠢的;如果任他自由行动,让炉火烫伤,不用说夫人,就是他奶奶姥姥也会把我吃了。

毕竟,我儿子是双方老人所见到的第三代第一人。

面对如此难题,尽管我自视颇高,很为自己的足智多谋骄傲。

可一时也想不出什么高招,真是愁煞个人了。

冬天到了,火炉生起,屋里暖和了,可儿子的自由也受到了严格约束,更苦的是老子,天天担惊受怕不说,自尊心也受不了。

这么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枉读了几十车书了。

一日,炉旁读书,一是暖和,一是负有重大责任。

忽然,“条件反射”四字映入眼睑。

“有了”。

我一下子站了起来。

我想起了巴甫洛夫,他老人家训练小狗,不是用的这个法子吗?儿子虽然不是小狗,但条件反射的原理也肯定适用。

我没敢声张,我想的这法子太损了。

夫人肯定不会同意。

第二天,是周日,夫人打早班,早早上班走了。

我开始着手自己的伟大创意。

生起炉子,不断用手试试,待自觉温度差不多了,把儿子招到炉旁,让他用手去摸炉盖,这小子,手一碰炉盖,就感觉大事不妙,赶快往回缩,那哪儿成呢?我抓着他的两手,就往炉盖上放,他拼命往回缩,最里还哇哇叫,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拉着他的手往上放。

越往前拉,他越往后缩,如此折腾了五六分钟,老子也有点累了。

就放开了他,嘿!这小子,一挣开我的手,就赶紧跑到里间去了。

嘴里还叽里咕噜,也不知发表什么高见。

休息了一会儿,又把他拉出来,再次把他往炉前推。

这次小子学鬼了,离炉子还有老远,就死活不往前走了,其实,我也不敢再把他的手往炉子上放了。

训练几分钟,又放开他。

过一个多小时再拉出来演当演当。

直至夫人快下班了,才罢手。

夫人回来了,儿子远远躲开炉子,扑进妈妈的怀抱。

夫人还纳闷儿,这小子,怎么不走直道。

我在一边,偷偷的乐。

第二天,下班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往炉前拉,小子坚决不干。

第三天第四天……,如此一直折腾了一个星期。

当然,没有再瞒着夫人。

从此,儿子视炉子为最可怕之物,总是远远绕着走。

直到三岁多,才敢远远的试探着用火钩去碰碰炉子,以满足其儿童的好奇。

这件事,我曾多次用来说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每当讲到我如何训练儿子,总有同学小声或大声地说:“太残忍了”。

残忍乎!仁慈乎!是非自有公论。

我只知道,我的儿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为熊熊的炉火烫伤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三)给奶奶送去儿子两岁多了。

已经能端着一个小碗,自己吃饭了。

从那时起,我家只要做一点好吃的,或不常吃的东西,总是盛在一个小铁碗里,让儿子给奶奶去送。

(那时,我与母亲同住一院,是自家的院子)在这方面,他的妈妈是个很明理的人。

儿子第一次给母亲送东西吃,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找出糖果,奖赏她的宝贝孙子。

乐得她逢人就说:“我的孙子比个小狗管用了,能给奶奶送好吃的了,有点好吃的总想着奶奶。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

久而久之,只要家里有好吃的,儿子总是先想着奶奶,有时我们两口子忘记了或觉得没必要送的东西,只要他奶奶那边没有,儿子总是及时提醒:“还没给奶奶送呢?”我妻子就赶紧盛好,让他去送。

每当看到儿子用胖嘟嘟的小手,小心地端着那个小铁碗,摆动着两条小腿,往母亲屋里走去。

听着从隔壁传来的祖孙俩的笑声,我感到欣慰。

老母亲一生多病,受尽苦难。

能享受到孙子的一点孝心,也不枉了老人家辛苦一生。

时至今日,只要儿子在家,给母亲送东西的任务仍由儿子来完成。

不过,现在,儿子能为母亲干的事情更多了。

母亲的电视不清晰了,儿子去调。

母亲的电话不响了,儿子去修。

母亲生病了,经常由儿子背着到附近的小医院去打针。

每当全家聚会时,从楼上将奶奶背到楼下他姑姑家的任务,多是由儿子来完成。

聚会时,儿子虽然早早就吃完饭,虽然着急要回自家上网,但总是耐心地等到母亲吃完了,尽兴了,说要回去睡了,才把母亲背回去。

然后才自己上网,从来没见不耐烦过。

在母亲的心目中,有许多事情,儿子的地位已经比我还高了。

但愿,儿子的儿子也能这样。

(四)三岁看老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个人认为:教育是从零岁开始的。

零至三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俗话说:“三岁看老”。

这句话告诫我们,三岁前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能够成为好人的。

谁能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善良的呢?而随着其生命历程的发展,小孩子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接触了不同的环境,逐渐变成了不同的人。

而零至三岁,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行为习惯。

是他以后接受别的思想,形成更多行为习惯的基础。

所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小孩子生下来,具备了一个人的大脑,这是他能够学会人的思维的内因,然而,如果没有教育,小孩子是不可能自己产生思想的。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从孤儿院里领了四十个刚出生的婴儿,派人喂养他们,但严禁任何人同他们说话,在他们面前也不准说话。

他想知道人的意识到底能不能自己产生。

如此一年,这一残酷的试验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试验被迫停止了。

这些可怜的孩子被人分头领养了,后来的追踪调查显示,这些孩子大都不能具有正常人的思维了,他们已不能成为正常的人了。

在此,我们不讨论这一试验的人道主义问题。

我要说明的是,从零岁开始教育的重要性。

三岁的小孩子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那判断的能力,有他自己的体验,但最重要的是父母灌输给他的观念。

记不清是那位先哲说过:“给我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我可以把他教育成任何一种人”。

这话说得绝对化了,但决非没有道理。

以我从教多年的经验来看,父母的素质,几乎可以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观察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及家长,一般来说,父母素质高(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学生素质也高;父母素质低,学生素质也低。

这虽然不是绝对的,却是多数情况。

小孩子三岁前形成的世界观,是他以后接受新的世界观的内因。

曾见到,两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打架,有一个吃了点小亏,其母见了,大声呵斥:“你真无能,去打回来”。

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为了这个小孩子。

这种教育继续下去,这个小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吗?他能学会和别人相处吗?他长大了,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我认识一个学生,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可是他的父母,却是很没有道德的人,从小就教育他,一点亏都不能吃,如果与人打架,吃了亏,他的父亲会帮他打回来。

从初一开始,他就是教导处的常客,后来成为学生中“老大”,而且足智多谋。

成为除了警察,任谁不怕的角色,多次出入派出所,仅仅因为年龄小,还没有进监狱。

他初三刚毕业,已经没有学校敢收留他了。

我很为他担忧,因为,他随时都能进去。

为人父母者,想一想吧!你爱你的孩子吗?如果你真的爱,那就首先教会他做人吧!不要以为“树大自然直”,如果在三岁之前,他撒泼耍赖,而你又放任他的话。

有一天,他会无法无天的。

而那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无法改变他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个“计”,是要从零岁开始的。

(五)有鉴于贾政的无奈《红楼梦》我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大约总不下二十遍吧!第一次看,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年幼无知,似懂非懂。

看到《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当看到贾政痛打宝玉时,对贾政十分痛恨。

随着年龄增长,渐知人事,特别是有了儿子,为人之父后。

逐渐理解了贾政当时痛打宝玉的心情。

越思越觉得此一回书包含着深刻的教子之理。

天下父母,哪一个不爱儿子。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大展诗才,妙题联额,贾政嘴上不说,心里又何尝不喜。

此时痛打宝玉,其原因,就是他自己说的\"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君弑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在那个年代里,以宝玉那种不守规矩的性格,如不严加管教,长大成人,酿成灭门之祸,并非不可能,贾政作为一家之主,身上担着千斤重担,不能不为阖家的命运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