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3篇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5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这“天下奇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
“浪潮越来越近……颤动起来”,是全文的重点句,充分表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
2、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讲讲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哪些内容?二、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两遍后告诉老师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师适时发问: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大潮雄伟、美丽、壮观呢?引导学生说,同时指导朗读。
3、师小结:这些语句都从声音方面写出了潮的壮观,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潮的壮观来。
4、师启发:课文除了从声音方面写潮的壮观,还从哪些方面写?怎么写?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可以小组讨论。
(生自学)5、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6、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找的这些句子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这样写使我们很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了大潮的壮观。
7、怎样读好这些句子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特别要读好你喜欢的句子。
(学生试读后指名读,并交流。
)三、讲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写潮壮观的词语,要求标上“*”。
2、交流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丈来高。
3、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写作方法指导,习惯培养。
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3、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有如置身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
观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了解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最佳时间、地点。
那谁能来说一说,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回答)对啦,是因为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就形成了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潮。
那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最佳地点是海宁市的盐官镇。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二)精读课文,感受潮来时的壮观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想一想潮来时的景象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生 1:我仿佛看到了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生 2:我看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师:同学们想象得真不错!那这条白线是怎样变化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引读: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条白线的变化?生 3:这条白线一开始很细很短,后来越来越长,越来越粗,最后横跨了整个江面。
师:说得真好!那此时的江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 4:此时的江面不再平静了,变得波涛汹涌。
师:是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江面的变化。
(生齐读)2、白线越来越近了,潮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4 自然段,找出描写潮声和潮形的句子,用“——”画出来。
(学生默读后交流)描写潮声的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定位】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农历八月十八那一天,无数的观潮者会来到海宁市盐官镇观潮。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这个场面。
(观看录像。
)二、研读描写江潮的句子,体会江潮的雄伟、壮观1、师引:那么,同学们,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的观潮者呢?这个问题你们想过吗?(生答。
)2、好,请大家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请你们做好下面几件事:⑴认真读课文,仔细思考问题。
⑵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把最吸引你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同学听一听。
3、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
4、交流:谈谈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的观潮者?你找到了那些吸引你的句子?重点引导学生学好这几个句子:⑴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① 谈谈这个句子哪里最吸引你?(板书:出现白线)②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从水天相接、一条白线感受远看江潮的美。
)指导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
⑵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① 谈谈这个句子哪里最吸引你?(板书:横贯江面)②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江潮速度的快,并指导他们能感情朗读。
⑶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① 说说句子吸引你的地方。
(板书:白浪翻滚)②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结合观看录象,感受钱江大潮声音之大,浪潮之高,速度之快,体会到钱江潮的雄伟壮观。
⑷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
① 说说句子吸引你的地方。
②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江潮奔腾速度之快。
并指导感情朗读。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
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题。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或讲述。
4.能够在朗读中表现出对课文情感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
2.能够准确表达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课计划、课件、课文PPT、教学实例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本子等。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主题。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活动
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学生发音错误。
2.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小组合作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3. 教学反馈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鼓励学生的主动表达。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课堂重点,巩固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发挥想象力,写一段有关潮水的小故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感悟和体会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准备和布局支配的形式,对怎样才能到达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宠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看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留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预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二、放录像,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1、学生看录象。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1、学生自渎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终写什么?2、学生汇报沟通。
四、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第二部分“潮来时”。
〕1、学生自渎: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的语句。
2、学生沟通自己宠爱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沟通描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惊奇。
〕3、教师小结:把大潮到来时的气概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临其境。
4、按什么顺序写潮水转变的?5、让学生带着无限赞美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6、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课堂总结六、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会“天下奇观”的非凡气概。
七、布置作业《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课时目标:1、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形象,体会大自然壮阔的美及无穷的威力。
2、培育学生边朗读边思索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观潮》其次课时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阅读是同学的独特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
应让同学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关情境,让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见、所闻、所感,这种实践,在于提高同学的语言运用力量,而且有利于同学感悟文本语言的生动和美丽。
【学习目标】1、学问目标: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如同、犹如、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
2、力量目标:动用电教手段,把同学带入情境,关心同学理解课文内容,绽开想象,促进朗读。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美、奇怪的自然景观,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美丽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课前预备】同学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老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发爱好,引入课题1、老师前几天让你们去收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你们收集的结果怎样?同学汇报结果。
2、师: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都会到来的。
那为什么这钱塘江大潮会吸引那么多人来观看呢?今日老师就带着大家到钱塘江大堤上一睹为快。
〔板书:1、观潮〕二、创设情境,体会大潮的到来1、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刚来时的情景一: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畅谈所见、所闻。
2、出示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
可是江面上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改变。
⑴指名朗读。
⑵说说为什么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3、连续播放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二:此时,你们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指名说。
出示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一条白线。
《观潮》教学设计(两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两课时)《观潮》教学设计(两课时)教材解读:《观潮》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神奇的大自然”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XXX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设计理念:教学时,我力图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三、四自然段,潮来时的声音和人们所看到的景象,从正面直接体会钱塘江潮的汹涌澎湃和雷霆万钧,感受钱塘大潮之“奇”;二是,引导学生从观潮人的神态和动作,体会观潮人对钱塘大潮的期盼与看到大潮后的兴奋与激动,从侧面来感受钱塘大潮之“奇”。
教学目的: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XXX的神奇壮观。
讲授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讲授工夫: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北宋大诗人XXX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XXX,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钱塘大潮的雄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研究生字:1、学生自由读文,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划出本课的生字。
把不好读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
2、搜检生字朗诵的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请学生认读)潮水称为盐官镇包围蒙蒙的薄雾昂首东望沸腾横贯江面依旧恢复人声鼎沸山崩地裂强调“薄雾”的读音3、请学生找出易错难写的生字提醒大家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强调“罩”、“贯”、“薄”、“昂”、“蒙”这几个字。
4、指导学生朗诵,难读的句子。
3、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划分写“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情景的自然段。
四年级《观潮》教案教学设计模板(10篇)
四年级《观潮》教案教学设计模板(10篇)教学内容:《观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雄伟壮观。
2、理解,积累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3、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积累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了解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2、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3、词语认读二、学习3、4两段1、师:自由读读3、4自然段,哪些描写潮水的句子你特别喜欢的,用波浪线划出来,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教师了解情况,并做适当的个别指导。
2、指名说说读读(配多媒体)生:我特别喜欢:“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你来读一读。
师:看到那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人们当时的心情怎样,会有什么动作,会说些什么,咱们表演表演。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这样的场面就是——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师朗读指导(个别读、小组读、范读、自由读、展示读)3、师:谁再来说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生:我喜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这个句子。
师:你欣赏他读的哪些地方?生:流利、正确,不太有感情。
师:你能比他读得有感情吗?生:能。
学生读师:他读地有感情吗?学生评议。
师: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语气逐渐加重,他读出远到近的气势。
我们大家像他那样读一读。
学生齐读、个别读4、生:老师我喜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观潮》这篇散文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主题思想,欣赏作者的语言表达,同时通过对文中细节的解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一些较为深奥的词汇和句式,如“澎湃”、“浩渺”等。
2. 抓住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观潮》。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简要回顾《观潮》的主要情节。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这篇课文,大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深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新课内容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如“澎湃”、“浩渺”等,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4.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5. 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场景,提高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文章的主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四、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大自然相关的书籍,如《大自然的诗篇》、《森林报》等。
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观潮》的大意和基本情节。
2.掌握课文中生字词汇的解释和运用。
3.理解《观潮》中含义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积极向上的态度。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观潮》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观潮》中蕴含的哲理和寓意。
教学难点1.理解《观潮》中的比喻和隐喻。
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入课文中的海浪场景,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好奇和想象。
二、展开1.阅读课文《观潮》,教师讲解生字词汇和句子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3.利用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巩固1.配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组织小组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束1.总结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寓意,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作文,表达自己对大海和生活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课文的内涵。
同时,在巩固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观潮2.生词:潮起潮落、生生不息3.哲理:大海宽广包容,人生充满变化4.寓意:孜孜不倦、奋发向上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观潮》并理解生词词义。
2.完成《观潮》相关习题。
3.写一篇文章,探讨大海对人的启示。
以上是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作品的情感。
2.能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3.发掘文章的语言特色,加深学生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长句与主谓结构的区别及运用。
2.感受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留白之美。
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
2.教学用具:PPT,黑板,书籍(包括辞典、古代词典等)。
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导入1.教师呈现一幅海岸线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大海的气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
2.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们前往海边观海、观浪的经历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境。
第二步:分析课文1.教师给学生展示课文图及列表,读一段全文供学生自主阅读,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题及感情内涵。
2.教师以多媒体演示课文,通过多角度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文学结构和语言特色。
第三步:针对难点进行讲解1.针对长句和主谓结构的运用,教师通过课文的语言模式进行讲解。
2.在讲解长句的同时,计算机中正在播放的字幕也应对计算机的语音进行转化。
第四步:语言运用技巧指导1.通过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和词语进行技巧指导。
2.教师使用作业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技巧的理解。
第五步:课后延伸1.教师推荐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与海洋、海浪主题相关的文章,读后感思,题第对比,拓宽对汉语语言与文化的认识。
2.教师鼓励学生写一篇根据课文进行创作,或者运用所学技能重构课文一段。
教学总结通过这次《观潮》第二课时的授课,学生们对汉语中的长句和主谓结构、留白等汉语语言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开拓了与海洋、海浪等主题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写作,这些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汉语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2、教学难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奇特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了解了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那谁能回忆一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观潮的呢?(引导学生回答出“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时间顺序)(二)精读课文,感受潮来时的壮观1、默读课文 3、4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来时声音和样子的语句。
2、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你画出的语句。
3、全班交流。
声音:“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提问:这句话把潮来时的声音比作什么?(山崩地裂)从这个比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潮声巨大,气势非凡)指导朗读:读出潮声的巨大和气势。
样子:“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提问:这里把白浪比作什么?(水墙)为什么会形成水墙呢?(浪头很高,很宽)引导学生想象水墙的样子,感受潮的壮观。
指导朗读:读出潮的雄伟壮观。
4、观看潮来时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潮的壮观。
5、师生合作朗读 3、4 自然段,老师读描写声音的语句,学生读描写样子的语句,再次感受潮来时的壮观。
(三)学习潮头过后的景象1、自由朗读第 5 自然段,说一说潮头过后的景象是怎样的。
2、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抓住“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感受潮头过后余波依旧汹涌。
提问:“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潮的气势大,持续时间长)(四)总结写作方法1、回顾整篇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
基本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
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词,进行语文表达。
2.难点: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进行讨论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素材,引入话题,让学生对海洋和潮汐产生兴趣,导入课文
内容。
2. 学习课文(20分钟)
1.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朗读。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3. 拓展(15分钟)
1.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潮汐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潮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展示。
4.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文内容,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通过视频引入、课文学习和活动拓展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在引导讨论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展示时也能锻炼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观潮》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观潮》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默读第2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幺?读出个人的感受。
(同座交流讨论、汇报。
)
2、你还知道什幺?从哪里知道的?
3、质疑问难。
二、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幺?
2、朗读指导。
3、谈谈你的感受:
假如你正面对如此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此时,你最想说什幺?
(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
三、文小结,学法指导
四、延伸迁移,巩固创新
在课外观察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合作练习、集体评议,学校周围“熟悉的一处景”。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平静
闷雷滚动风平浪静
天下奇观潮来时越来越响一条白线远
(钱塘江大潮)横贯江面。
2023年观潮第二课时名师教案(通用5篇)
2023年观潮第二课时名师教案(通用5篇)观潮第二课时名师教案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设计特色以读为本,感悟__的语言魅力。
教学要求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13个生字。
掌握“笼罩、昂首、颤动、盼着、屹立、恢复、若隐若现、天水相接、山崩地裂、风号浪吼”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信息资料师生查阅有关钱塘江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带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领悟词语,理解并积累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
3、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教学流程一、回顾课文,直观感受1、引导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什么?2、想不想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放教学录像。
师生共议:听到声音了吗?大潮来了吗?在哪儿?指一指。
3、你的感受怎样?二、以读代讲,感悟语言1、这样的画面,课文里也有,找一找在那个自然段(3、4自然段)。
自己读读,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精彩,就努力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我们听。
2、刚才读时顺序打乱了,其实__的描写是很有顺序的。
下面请大家合上书,老师读3、4段,大家把描写顺序的词语记下来,再投影反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按由远及近的顺序,随位置的改变及时间的推移来描写的。
再读这段话,体会一下。
三、积累语言,运用语言1、3、4段词汇丰富,增强了__的感染力。
想不想积累下来?⑴师说意思,生说词语,如:“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齐头并进、天崩地裂、浩浩荡荡”等。
⑵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这些词语。
2、想一想、用一用:出示一段不完整的话,请生用课文里的语句把这段话说得完整清楚一些。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写作顺序来写,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看一下潮来时的景象。
二、学习潮来时请同学们朗读课文3-4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抓住哪几方面来写潮来时的?通过朗读发现关键词“远处”“再近些”知道了写作顺序是由远到近。
那作者写了潮的哪几方面呢?通过抓关键词“那条白线”“那声音”知道是从潮的形状和声音来写。
(一)知潮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于姓张描写的句子划上横线。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句子。
请同学们读一读,关键词“水墙”“犹如”等词语让我们明白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作者非常富有想象力,把潮比喻成不同的东西,让我们虽然没见过钱塘江大潮,读了课文就好像如临其境一般。
让我们一起看着图片读一读。
这些文字真是太神奇了,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二)知潮声除了潮的形状还有潮的声音,同学们,你们还能找出描写大潮声音的句子吗?请同学们读一读。
请同学们听一听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变化。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让我们再读一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小练笔想象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插上想象的翅膀也许大鱼能带着我们飞,带着我们去旅行;一个被丢落在路边的鞋子也能变成一个美丽又独特的花瓶;路的尽头也许能带我们走到天上去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用你们充满想象力的大脑,仿照课文写一写图片中下雨的情景。
四、汇报交流与小结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老师写的句子。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钱塘江大潮来时的景象,还知道了作者运用想象把大潮的形状和声音描写的有声有色;课后请同学们把你写的片段读给父母听,阅读时也要善于想象画面,把一行行文字变成你脑海中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观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2016《观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一.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
(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感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八.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
(目标教学法)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
(引导发现法)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
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
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
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
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
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一、默读第2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读出个人的感受。
(同座交流讨论、汇报。
)
2、你还知道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3、质疑问难。
二、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
2、朗读指导。
3、谈谈你的感受:
假如你正面对如此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
三、文小结,学法指导
四、延伸迁移,巩固创新
在课外观察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合作练习、集体评议,学校周围熟悉的一处景。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平静
闷雷滚动风平浪静
天下奇观潮来时越来越响一条白线远
(钱塘江大潮)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近
潮过后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声)(形)(序)
【资料收集】
潮:即潮汐。
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收地球表面的海水,使海水出现有规律的涨落的现象。
钱塘江潮:又叫海宁潮。
每年农历8月18日前后由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线上,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而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
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浪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
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波涛汹涌,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