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
大比例尺测图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专业的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2作业依据《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GB/T7929)《城市测量范围》(CJJ 8)3坐标体系平面坐标系: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要求与原则4.1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的基本要求4.1.1数字化成图的数据来源采用野外测量、原图数字化与已有测量资料采集等方法。
4.1.2数字化成图的主要工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处理、成果输出和成果检查。
4.1.3数字化成图的成果应包括:图及相应的数据文件、图形文件与拓扑信息。
4.1.4数字化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符合表1.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此时不同地形类别得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2、同一测区不得采用两种基本高距。
4.1.5地形图符号按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GB/T7929)执行。
4.1.6统一使用MapDraw编制软件、层码表。
4.1.7数字化地形图与有现势性。
4.2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的精度要求4.2.1图根点相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4.2.2数字化地形图数学精度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第4.1.8、4.1.9条规定。
4.2.2.1平面精度:4.2.2.2高程精度:城市建筑区和等高距为0.5m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15m,高程注记点之间的高度中误差不大于±0.07m。
高程点注记的分布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第4.5.5条规定。
4.2.3地形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a)大小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坦地:a<2°丘陵地:2°≤a<6°山地:6°≤a<25°高山地:a≥25°4.3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图根控制测量4.3.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的依据,宜在各等级控制点下加密。
机械测量、土地测量测绘作业指导书
机械测量、土地测量测绘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机械测量和土地测量测绘作业提供指导。
它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执行测量任务,并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测量设备准备为确保测量准确性,操作人员应事先准备好以下测量设备:- 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等)- 测量杆和三脚架- 测量带或测距仪- 其他相关的测量工具3. 测量操作步骤3.1 任务准备在进行测量之前,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对测量区域进行认真勘测,并了解测量目的和要求。
- 检查测量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2 测量点的设置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测量点,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测量点的选择要符合测量任务的要求。
- 使用测量杆和三脚架将测量仪器稳固地放置在测量点上。
3.3 数据采集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操作人员应准确、及时地采集测量数据,并记录以下信息:- 测量仪器的读数- 测量点的坐标- 地形特征和其他需要记录的数据3.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收集完测量数据后,操作人员应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步骤包括:- 数据校验和清理- 数据处理和计算- 结果分析和解释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测量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 注意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遵守现场管理规定,确保作业安全。
5. 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总结了机械测量和土地测量测绘作业的指导原则和步骤。
在进行测量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执行,并注意安全事项。
通过正确执行测量作业,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比例尺测图作业指导书
大比例尺测图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适用于大比例尺(比例尺大于1:2000)的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或修补测。
1.2原则上,测区面积小于8标准图幅的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或测区面积小于16标准图幅的修补测项目,本作业指导书可以代替技术设计文件;测区面积大于或等于8标准图幅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或测区面积大于或等于16标准图幅的地形图修补测项目,应按规范要求提交技术设计、技术总结、成果质量检查报告等全部技术文件。
1.3 大比例尺测图项目须提交的成果资料,合同或业主有明确要求的,从其规定。
2.技术引用文件GB/T 14912-2005 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268-200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CH/T 1020-2010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3.基本技术要求3.1测绘基准坐标系统:一般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统,业主委托有具体要求的,从其规定。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按业主委托要求采用其它高程基准时,应建立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联系。
大连城建坐标系基本参数:1)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或横轴墨卡托投影;2)中央子午线:121°30′;3)投影椭球: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北京54椭球);4)长半轴:6378245m;5)扁率:298.3;6)横轴加常数:30000m。
3.2基本等高距3.3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和临近地物点点间的距离中误差不超过下表规定;当测图单纯为规划设计或一般用途时,可选用表中括号内的指标。
3.4高程注记点精度和密度3.4.1高程注记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1/3。
困难地区放宽0.5倍。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地勘工程是指对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进行勘察、调查和评估的工作,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前期的规划和设计。
为了确保地勘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地勘工程人员一个清晰的工作指导,使其能够准确地进行地勘工程的各项任务。
同时,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规范要求,确保地勘工程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地勘工程的调查、勘察和评估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调查、地质勘察、水文测量、地形测量等。
四、作业流程1. 任务准备阶段1.1 确定任务目标和范围,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
1.2 组织编制调查计划和设计方案,包括勘察方法、测量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排。
1.3 准备必要的工作材料和设备,如测量仪器、采样工具等。
2. 野外作业阶段2.1 按照调查计划和设计方案,组织工作人员进入野外进行勘察和测量工作。
2.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3.1 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制作相应的图表、报告和评估结果。
3.3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4. 报告编制和提交阶段4.1 根据任务要求,编制地勘工程报告,包括调查、勘察和评估结果等。
4.2 报告内容应准确、清晰,结构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4.3 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委托方,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五、作业要求1.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测量设备和处理数据。
3. 野外作业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准确、科学,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工具。
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010年1月1日实施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服务社会专注测绘成信守诺客户至上保障质量注重细节团结合作共展览图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依据GB/T19001-2000 ISO9001:2000标准编制)作业编号:GTCH-ZY-01版本号: 1.0受控状态:受控号:编写:审核:批准:2010年1月1日岗位人员任职要求1、各岗位人员应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法治观念和质量意识,敬业爱岗,尽职尽责作好本职工作,保证测绘质量。
2、凡对测绘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岗位人员,均应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技术技能,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
3、各岗位人员资格要求如下:1)项目负责人: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了解相关专业的有关规定。
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中级及以上职称方可担任,项目负责人由分管测绘的副主任提名,送技术负责人备案。
2)测量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了解相关专业的有关规定,具有初级职称(助工及以上职称)或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担任。
3)绘图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及本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掌握计算机CAD辅助技能,熟悉制图的有关规程、规定、标准,图面布置均匀合理,线条整齐流畅,图例符合规范要求。
4)调查员: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相关工作经验一年以上,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及相关政策性文件,具有技术员职称或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
5)质检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有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本专业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掌握相关专业的规范和规定。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2)1.1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概述 (2)1.2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3)1.3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 (3)第2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4)2.1 测量学基本概念 (4)2.2 测量坐标系与基准面 (4)2.3 测量误差与精度分析 (4)第3章地图学基础 (5)3.1 地图的基本概念 (5)3.2 地图的表示方法 (5)3.2.1 图形符号法 (5)3.2.2 注记法 (5)3.2.3 色彩法 (5)3.3 地图投影与制图综合 (6)3.3.1 地图投影 (6)3.3.2 制图综合 (6)第4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6)4.1 GPS概述 (6)4.2 GPS定位原理 (6)4.3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7)第5章遥感技术与应用 (7)5.1 遥感基本概念 (7)5.2 遥感传感器与数据获取 (8)5.3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8)第6章地理信息系统(GIS) (9)6.1 GIS的基本组成 (9)6.1.1 硬件设施 (9)6.1.2 软件系统 (9)6.1.3 数据 (9)6.1.4 人员与组织 (9)6.2 GIS数据结构与管理 (9)6.2.1 空间数据结构 (9)6.2.2 属性数据结构 (10)6.2.3 空间数据管理 (10)6.3 GIS空间分析与应用 (10)6.3.1 空间分析 (10)6.3.2 应用领域 (10)第7章工程测量 (11)7.1 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 (11)7.2 控制测量与地形测量 (11)7.2.1 控制测量 (11)7.2.2 地形测量 (11)7.3 线路测量与施工测量 (11)7.3.1 线路测量 (11)7.3.2 施工测量 (12)第8章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 (12)8.1 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12)8.1.1 像片几何关系 (12)8.1.2 摄影测量坐标系统 (12)8.1.3 摄影测量基本公式 (12)8.2 数字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技术 (13)8.2.1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13)8.2.2 激光雷达技术 (13)8.3 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应用案例 (13)8.3.1 摄影测量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3)8.3.2 激光雷达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13)8.3.3 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3)8.3.4 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3)8.3.5 激光雷达在电力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13)第9章不动产测绘 (14)9.1 不动产测绘概述 (14)9.2 不动产测绘的基本方法 (14)9.2.1 地面测量方法 (14)9.2.2 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14)9.2.3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 (14)9.3 不动产测绘成果与信息化管理 (15)9.3.1 不动产测绘成果 (15)9.3.2 信息化管理 (15)第10章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实践 (15)10.1 实践项目概述 (15)10.2 实践项目实施步骤 (15)10.2.1 项目准备 (15)10.2.2 数据采集 (16)10.2.3 数据处理 (16)10.2.4 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与应用 (16)10.3 实践成果评价与总结 (16)10.3.1 实践成果评价 (16)10.3.2 实践总结 (16)第1章绪论1.1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概述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地形测量是指对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特征进行测量和描述的工作。
地形测量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工程建设、地质勘探等领域。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确保测量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地形测量工作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测量人员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测量工作,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任务内容1. 前期准备:a. 确定测量区域范围:根据实际需求和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区域的范围。
b. 采集地形图资料:采集并整理所需的地形图资料,包括现有地图、航空航天影像等。
c. 确定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等。
2. 测量操作:a. 设置测量基准点:根据测量要求,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基准点,以提供后续测量的参考。
b. 进行地形测量:根据测量方法,进行地形测量工作,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实时校验和纠正。
c. 测量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清理、筛选、校正等,得到准确的地形数据。
3. 结果分析与报告:a. 地形数据分析:对测量得到的地形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地形特征,如高程、坡度等。
b. 地形图绘制:根据地形数据,制作地形图,标注地貌特征和测量结果。
c. 编写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写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数据处理过程、结果分析等。
四、任务要求1. 测量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测量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2. 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测量数据应进行备份和存档,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4. 测量结果应准确、可靠,符合测量标准和要求。
5. 测量报告应详细、清晰,包含必要的图表和说明,以便他人理解和使用。
五、参考资料1. 《地形测量原理与方法》2. 《测量与地图学》3.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六、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地形测量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包括前期准备、测量操作、结果分析与报告等内容。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一)地形测量工艺流程图(二)地形测量方法及要求一、说明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地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相一致。
远离工区时,也可以采用北京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M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1.一般规定1.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经纬仪交会法、测距导线法、全站仪坐标法、三角高程、水准测量、GPS等方法测量。
1.2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其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1.3为了节约,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1.4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只要能够保证碎部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
1.5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
2.图根点测量(略)三、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地形测量方案
-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质量。
-按照相关标准编制地形图、高程图等测量成果。
-提交测量成果供相关部门审核和验收。
六、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测量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实施严格的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保证设备性能的稳定性。
2.地面控制点布设及测量
(1)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布设地面控制点,保证控制点分布均匀、合理。
(2)采用GPS接收机进行控制点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地形数据采集
(1)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数字摄影测量,获取项目区域内地形数据。
(2)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2.测量设备
(1)GPS接收机:用于地面控制点的测量。
(2)数字摄影测量设备:包括无人机、数码相机等。
(3)水准仪:用于高程控制测量。
五、测量步骤及要求
1.测量准备
(1)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地理信息资料,包括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2)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掌握测量方法及设备操作。
(3)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明确测量时间、人员、设备等。
4.加强测量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测量技能。
5.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测量中的偏差和错误。
七、安全与环保措施
1.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遵守国家安全生产规定。
2.实施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3.确保测量成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三、测量范围与内容
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方案范文
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方案范文一、前言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实现对地形地貌的精确测量和分析,为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方案旨在对工程测量中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总结,以指导实际工程测量中地形测量的实施。
二、地形测量的意义和目的地形测量是指对地表的高程和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的工作。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表的高程进行测量,形成地形图,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数据基础;二是对地表地形进行分析,包括地势起伏、地势坡度、流域分布等内容;三是对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地貌特征、地貌类型、地貌成因等内容。
地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为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在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土地规划、交通工程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工作,以获取准确的地形地貌数据。
三、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1.地形测量的方法地形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两种。
平面测量主要是使用测距仪、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测量,获取地表的水平位置信息;高程测量主要是使用水准仪、GPS等设备进行测量,获取地表的垂直高程信息。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一般会同时进行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以获取完整的地形地貌数据。
2.地形测量的步骤地形测量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方法和设备、设置控制点、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绘制地形图和报告。
具体的步骤如下:(1)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在进行地形测量前,需要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测量范围的大小,同时也要确定测量精度的要求,以指导后续的测量工作。
(2)选择测量方法和设备:根据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一般情况下,平面测量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测距仪、GPS等设备,高程测量可以选择使用水准仪、GPS等设备。
(3)设置控制点:在进行地形测量前,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高级测绘作业指导书
高级测绘作业指导书
目标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标是提供高级测绘作业的指导和步骤,帮助学生成功完成该任务。
准备工作
在开始高级测绘作业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作:
1. 确保测绘仪器和设备正常运行。
2. 获取相关测绘地区的地理数据和地图。
3. 阅读相关的测绘技术手册和文档,熟悉测绘原理和方法。
步骤
1. 确定测绘区域并进行现场勘察。
仔细观察地形和地貌,记录关键地理特征。
2. 设置测量站点,并进行必要的标记和测量工作。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测量,确保准确性和精度。
3.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使用专业的测绘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地图和测绘结果。
4. 完善测绘报告。
整理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写测绘报告,包括详细的步骤和结论。
5. 检查和审查测绘结果。
仔细检查地图和测绘数据,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最后,提交测绘报告和相关数据,完成高级测绘作业。
注意事项
- 在进行测绘作业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并遵循相关的测绘规范和标准。
- 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应及时向指导教师寻求帮助和指导。
- 收集和保存的测绘数据应妥善保管,以备后续使用或核查。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高级测绘作业的指导和步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该任务。
在执行作业时,需要充分准备和注意安全事项,同时遵循
测绘规范和标准。
如有需要,及时向指导教师寻求帮助。
完成作业后,应仔细检查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妥善保存测绘数据。
作业指导书(分坑复测)
一、路径复测施工测量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和测量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对,并熟悉有关图纸和说明。
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测工对所有桩位进行测量。
(一)在路径复测过程中,当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以设计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顺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时;(2)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3)转角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度30分。
(二)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测:(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2)杆塔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复测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应上报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施工测量时,应根据杆塔位的中心桩位置订出必要的辅助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依据,应尽量保留杆塔位的中心桩,施工时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心须对其定点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各塔位的各腿地形高差也应复测,与设计不符的应通知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以便复核接腿的长度和基础配置等。
(三)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测距法测距时,再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5%;(3)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度之差不得超过1度30分。
全线路径复测过程必须填写记录和关键工序把关卡,关键工序把关卡应带到施工现场填写。
填写必须认真,谁操作谁填写,作为施工检查资料。
二、杆塔定位与分坑1、杆塔定位的工具与资料经纬仪 1台标杆 2支木桩若干大木锤或8磅铁锤 2只圆钉(1.5寸)若干钢尺(30―50m) 1盘指挥旗 2面小旗若干望远镜 1架细铅丝(22#)若干红漆 1桶毛笔若干杆塔明细表杆塔一览图杆塔定位图线路走向图线路平、断面图2、杆塔定位的要求与方法(1)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平、断面图和杆塔明细表,核对现场导线桩,从始端杆桩位开始安置经纬仪,向前方逐基定位。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测绘工程概述 (3)1.1 测绘工程的意义与任务 (3)1.2 测绘工程的基本原理 (4)第2章测绘基础知识 (4)2.1 测量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4)2.1.1 测量坐标系 (4)2.1.2 坐标转换 (4)2.2 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量 (5)2.2.1 水平角测量 (5)2.2.2 竖直角测量 (5)2.3 距离测量与高差测量 (5)2.3.1 距离测量 (5)2.3.2 高差测量 (6)第3章测量误差理论 (6)3.1 测量误差概述 (6)3.2 误差传播定律 (6)3.3 精度评定与最小二乘法 (6)第4章控制测量 (6)4.1 控制测量概述 (6)4.2 水平控制网布设与观测 (7)4.2.1 水平控制网布设 (7)4.2.2 水平控制网观测 (7)4.3 高程控制网布设与观测 (7)4.3.1 高程控制网布设 (7)4.3.2 高程控制网观测 (8)第5章地形图测绘 (8)5.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8)5.1.1 地形图的概念 (8)5.1.2 地形图的分类 (8)5.1.3 地形图的比例尺 (9)5.1.4 地形图的坐标系 (9)5.2 地形图测绘方法 (9)5.2.1 测绘准备工作 (9)5.2.2 控制测量 (9)5.2.3 地形图测绘 (9)5.3 地形图测绘成果整理与检查 (10)5.3.1 成果整理 (10)5.3.2 成果检查 (10)第6章工程测量 (10)6.1 水工建筑物测量 (10)6.1.1 一般规定 (10)6.1.2 平面控制测量 (10)6.1.3 高程控制测量 (10)6.1.4 地形图测绘 (11)6.1.5 建筑物放样 (11)6.1.6 变形监测 (11)6.2 道路工程测量 (11)6.2.1 一般规定 (11)6.2.2 平面控制测量 (11)6.2.3 高程控制测量 (11)6.2.4 中线放样 (11)6.2.5 横断面测绘 (11)6.3 管线工程测量 (11)6.3.1 一般规定 (11)6.3.2 平面控制测量 (12)6.3.3 高程控制测量 (12)6.3.4 管线放样 (12)6.3.5 沉降观测 (12)第7章摄影测量与遥感 (12)7.1 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12)7.1.1 摄影测量基本概念 (12)7.1.2 摄影测量坐标系 (12)7.1.3 摄影测量基本公式 (12)7.1.4 摄影测量误差分析 (12)7.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3)7.2.1 遥感技术基本原理 (13)7.2.2 遥感数据类型与传感器 (13)7.2.3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13)7.2.4 遥感应用领域 (13)7.3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13)7.3.1 地形图测绘 (13)7.3.2 工程勘察 (13)7.3.3 线路勘测 (13)7.3.4 城市规划 (13)7.3.5 环境监测 (14)7.3.6 灾害监测与评估 (14)第8章地理信息系统 (14)8.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4)8.2 地理数据采集与处理 (14)8.2.1 地理数据采集 (14)8.2.2 地理数据处理 (14)8.3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15)8.3.1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5)8.3.2 测绘成果可视化 (15)8.3.3 测绘项目管理 (15)第9章测绘成果管理与质量控制 (16)9.1 测绘成果管理 (16)9.1.1 成果分类与归档 (16)9.1.2 成果存储与保管 (16)9.1.3 成果更新与维护 (16)9.2 测绘质量控制 (16)9.2.1 质量控制体系 (16)9.2.2 质量检查与评估 (16)9.2.3 质量改进措施 (16)9.3 测绘成果交付与验收 (16)9.3.1 成果交付 (16)9.3.2 成果验收 (16)9.3.3 成果售后服务 (16)第10章现代测绘技术与发展趋势 (17)10.1 全球定位系统(GPS) (17)10.1.1 GPS概述 (17)10.1.2 GPS在测绘中的应用 (17)10.1.3 GPS现代化 (17)10.2 激光扫描与三维建模 (17)10.2.1 激光扫描技术概述 (17)10.2.2 三维建模方法 (17)10.2.3 激光扫描与三维建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17)10.3 测绘技术发展展望与挑战 (17)10.3.1 新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17)10.3.2 测绘技术面临的挑战 (17)10.3.3 发展趋势与建议 (18)第1章测绘工程概述1.1 测绘工程的意义与任务测绘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作业指导书
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作业指导书1.1 地形图测绘的目的 (1)1.2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 (2)1.3 作业依据及总体要求 (5)1.4 图根控制 (6)1.5 外业测图 (9)1·6 其他 131·1 地形图测绘的目的地形图的测绘包括地形修测和补测。
因我区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已经全部成图完毕,但由于开发建设速度较快,地形地物变化较大,为了保证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拆迁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适时地进行修测和补测,为各部门、单位提供现状地形图数据。
1·2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目前我院所掌握的全区地形图数据,主要为1999年以来进行实测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现势性较强,精度较高,但由于成图方法不一,地形图精度不够均匀。
下面分五个区域进行分析利用。
1·2·1 洋浦大街以西地区该区域面积约23平方公里,全部为2002年地籍调查时的成图区域,且2004年春季又进行了补测,现势性较好,精度较高,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在±6㎝左右,地形点的高程中误差在±10㎝左右,成图方法为利用目前统一要求使用的广州开思成图软件进行。
所以,该区域地形图利用价值最高。
在进行修测和补测时只进行地形地物有变化的区域进行测绘,填加原图即可。
1·2·2 洋浦大街以东地区这一地区面积约27平方公里,全部为1999年成图区域。
成图方法为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院按传统的航测成图,利用的是当年6月24日航摄的1:4000比例尺航片,影响了成图精度,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在±12㎝左右,地形点的高程中误差在±15㎝左右。
目前我院正利用广州开思成图软件在进行数据转换,使之与全区在数据格式、分层编码相统一。
所以,该区域地形图只能满足目前需要,建议在今后修测和补测时,按分区分片或分幅进行,逐步地提高该区域地形图的精度。
1·2·3 经开与二道合作区这一地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全部为2002年成图区域。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测绘工程作业是在地理坐标系统下利用测量和计算方法,获取和处理地面或地下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和特征信息的过程。
本指导书将介绍测绘工程作业的基本流程、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测绘工程人员顺利完成任务。
二、测绘任务准备在开始测绘工程作业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测绘过程的顺利进行。
1. 定义测绘目的:明确测绘的目的和要求,如地形测绘、建筑物平面图绘制等。
2.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现有的地图、影像资料等,以了解测绘区域的基本情况和辅助测绘。
3. 组织测绘人员:根据测绘任务的复杂程度,确定合适的人员组合,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三、测量与采集数据测量与数据采集是测绘工程作业的核心环节,需要仔细操作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 地面测量: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GPS等,进行地面测量。
2. 数据采集:对于需要采集实地数据的任务,可以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及时备份和整理。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绘结果的过程。
1. 数据检查与筛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与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和计算:利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配准,得出测绘结果。
五、制图与输出测绘工程作业的结果通常以图件形式输出,包括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等。
1. 绘制图件: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使用绘图软件将测绘结果制成图件,并进行必要的修饰和标注。
2. 输出与归档:将绘制好的图件进行输出,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和备份,以便后续的使用和管理。
六、项目验收与总结项目验收是对测绘工程作业的成果进行评估和确认,以确保符合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1. 验收标准与方法: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测绘结果进行评估。
2. 项目总结:在项目验收结束后进行项目总结,包括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总结。
BP-001土石方工程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
土石方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规范土石方工程测量作业过程中仪器的操作程序,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和工程安全运行,特制定本作业标准。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土石方项目的测量作业。
3 术语定义无4 职责4.1测量作业人员职责4.1.1测量前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4.1.2 会同建设单位一起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实地校测。
4.1.3 测量仪器的保管、核定、校正。
4.1.4 与设计、施工等方面密切配合,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
4.1.5 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线工作,并在审查测量放线方案和指导检查测量放线工作等方面加强工作。
4.1.6 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4.1.7 负责进行观测,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并记录整理观测数据和成果。
4.1.8 负责及时整理完善基线复核、测量记录等测量资料。
5 作业流程图6 作业标准6.1 测区勘察6.1.1凡影响到测量工作安排和进展的问题,应到测区进行实地调查,其中包括人文风俗、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气象情况等。
6.1.2核对旧有的标石和点之记。
6.1.3初步考虑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和必须采取的措施。
6.2 流程设计6.2.1测量任务概述6.2.2测区情况和已有资料分析6.2.3技术方案设计6.2.4测量组织计划以及相关安全措施6.3 仪器准备6.3.1测前检查仪器是否可用,以及充电情况。
6.4 控制测量6.4.1平面控制测量6.4.1.1传统测量工作中,平面控制通常采用三角网测量、导线测量和交会测量等方法建立。
6.4.1.2目前,主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建立平面控制网。
6.4.2高程控制测量6.4.2.1高程控制测量主要通过水准测量方法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QQ:363831514广东建筑施工QQ群:48582000 (一)地形测量工艺流程图(二)地形测量方法及要求一、说明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地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相一致。
远离工区时,也可以采用北京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M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1.一般规定1.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经纬仪交会法、测距导线法、全站仪坐标法、三角高程、水准测量、GPS等方法测量。
1.2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其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1.3为了节约,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1.4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只要能够保证碎部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
1.5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
2.图根点测量(略)三、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2.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1:500与1:1000比例尺测图,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1:2000比例尺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小巷可不表示。
2.3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用直线连接。
2.4 1:500比例尺测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1:1000比例尺测图,图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2.5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取舍得当。
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城楼、城门、豁口均应实测;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2.6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3M毫米,宽度大于1M毫米的应在图中表示。
2.7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1M毫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1M毫米的测量其中心位置,用符号表示。
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要量取并记录偏心距和偏离方向。
2.8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实测。
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3.1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表示其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
3.2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其外部轮廓,并配置符号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4.交通及附属设施测绘4.1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正确表示水运和海运的航行标志,河流和通航情况及各级道路的通过关系。
4.2铁路轨顶(曲线段取内轨顶)、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隧道、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4.3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
公路应在图上每隔15~20mm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国道应注出国道路线编号。
公路、街道按其铺面材料分为水泥、沥青、砾石、条石或石板、硬砖、碎石和土路等,应分别以砼、沥、砾、石、砖、碴、土等注记于图中路面上,铺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开。
4.4铁路与公路或其它道路平面相交时,铁路符号不中断,而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城市道路为立体交叉或高架道路时,应测绘桥位、匝道与绿地等;多层交叉重叠,下层被上层遮住的部分不绘,桥墩或立柱视用图需要表示,垂直的挡土墙可绘实线而不绘挡土墙符号。
4.5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4.6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绘出。
高速公路应绘出两侧围建的栅栏(或墙)和出入口,注明公路名称。
中央分隔带视用图需要表示。
市区街道应将车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出入口、分隔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与绿化带绘出。
4.7跨越河流或谷地的桥梁,应实测桥头、桥身和桥墩位置,加注建筑结构。
码头应实测轮廓线,有专有名称的加注名称,无名称者注“码头”,码头上的建筑应实测并以相应符号表示。
4.8大车路、乡村路、内部道路按比例实测,宽度小于1M毫米时只测路中线,以小路符号表示。
5.管线测绘5.1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
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主要的。
城市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
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5.2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
并注明传输物质的名称。
当架空管道直线部分的支架密集时,可适当取舍。
地下管线检修井宜测绘表示。
5.3污水篦子、消防栓、阀门、水龙头、电线箱、电话亭、路灯、检修井均应实测中心位置,以符号表示,必要时标注用途。
6.水系测绘6.1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泉、井等及其它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
根据需要可测注水深,也可用等深线或水下等高线表示。
6.2河流、溪流、湖泊、水库等水涯线,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当水涯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以陡坎线符号表示。
河流在图上宽度小于0.5mm、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1mm(1:2000在形图上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
6.3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为准。
各种干出滩在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或注记表示,并适当测注高程。
6.4水位高及施测日期视需要测注。
水渠应测注渠顶边和渠底高程;时令河应测注河床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池塘应测注塘顶边及塘底高程;泉、井应测注泉的出水口与井台高程,并根据需要注记井台至水面的深度。
7.境界测绘7.1境界的测绘,图上应正确反映境界的类别、等级、位置以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7.2县(区、旗)和县以上境界应根据勘界协议、有关文件准确清楚地绘出,界桩、界标应测坐标展绘。
乡、镇和乡级以上国营农、林、牧场以及自然保护区界线按需要测绘。
7.3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只绘高一级境界符号。
8.地貌和土质的测绘8.1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8.2自然形态的地貌宜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蚀地貌、坡、坎和其它特殊地貌应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8.3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
当坡、坎比高小于1/2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以适当取舍。
8.4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
当1:2000比例尺测图梯田坎过密,两坎间距在图上小于5mm时,可适当取舍。
梯田坎比较缓且范围较大时,可用等高线表示。
8.5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坡、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8.6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大面积沙地应用等高线加注记表示。
9.植被的测绘9.1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
对耕地、园地应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
大面积分布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注记说明。
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制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
9.2 旱地包括种植小麦、杂粮、棉花、烟草、大豆、花生和油菜等的田地,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应加注品种名称。
有节水灌溉设备的旱地应加注“喷灌”、“滴灌”等。
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
9.3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的应用双线表示,小于1mm的用单线表示。
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10.注记10.1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
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街巷、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应正确注记。
10.2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为图上2~3cm。
10.3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10.4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
10.5基本等高距为0.5米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于0.5米时可注至分米。
11.地形要素的配合11.1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同时准确表示时,可将较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3mm或缩小1/3表示。
11.2独立性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它地物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11.3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边线与陡坎上沿线重合的,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坡坎上沿线;当坎坡上沿线距建筑物边线很近时,可移位间隔0.3mm表示。
11.4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11.5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线重合,仍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11.6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
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3mm。
11.7境界以线状地物一侧为界时,应离线状地物0.3mm在相应一侧不间断地绘出;以线状地物中心线或河流主航道为界时,应在河流中心线位置或主航道线上每隔3~5cm绘出3~4节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