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1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第2节、第3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学业分层测评 浙科版必修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第2节、第3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学业分层测评浙科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第2节、第3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学业分层测评浙科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第2节、第3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学业分层测评浙科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4章种群-第2节、第3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2016·慈溪高二期中)浙江某地乌鸫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1年乌鸫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鸫种群数量相同C.第9年的乌鸫种群数量最大D.乌鸫种群数量受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调节【解析】由曲线分析知,第3年和第9年,种群变化值为1,即前3年种群数量为正增长,3~9年间种群数量为负增长,即第3年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第9年种群数量最小。
领域行为是内源性因素。
【答案】A2.(2016·台州期末)若某种群有成鼠m只(计算时视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量为()A.m×8n-1只B.m×8n+1只C.m×8n只D.m×8n-2只【解析】亲代鼠有m只,其中雌鼠错误!m只,因此第一代产生子代鼠为错误!m×16=m×8只,第二代产生的子代鼠数量为错误!m×8×16=m×82只,以此类推,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量为m×8n只.【答案】C3.(2016·诸暨高二期末)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
高中生物 4.2 种群的增长方式导学案 浙科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 4.2 种群的增长方式导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4、2种群的增长方式导学案1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1、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阐明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2、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发展要求通过“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概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说明“小资料:海洋鱼类的最大捕获量”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时间/分钟204060801001xx0160180细菌数量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提示:直观,但不够精确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3、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得出一个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思考:“S”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提示:农、林、牧业生产就是在K值范围内谋求产量的提高,其潜力有一定限制。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提示:不是不一定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提示:降低环境容纳量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提示:血球计数板2、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提示:不需要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提示:稀释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J”型曲线和“S”型曲线1、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部分。
2、K值变动的示意图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生物科学091 李凤09260111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种群》第二节,包括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种群的相关知识,前一节已经介绍了种群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本节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种群的数量波动与调节打下基础,让学生全面学习关于种群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尝试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上的问题。
此外,本节内容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这有利于本节内容的深入学习,同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规律,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逻辑分析能力,但本节内容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来尝试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这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最终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2.区别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3.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种群增长方式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环境容纳量。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种群的概念。
接下来让学生回答种群的基本特征。
回顾旧知后,直接进入种群增长方式的学习。
学生活动:听讲,回答:种群是占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它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它的基本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
2.新课教学:教师活动:ppt展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视频。
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向学生讲解实验的过程。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四章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1.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会呈指数增长。
2.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种群会呈逻辑斯谛增长。
3.指数增长曲线又称“J ”形增长曲线,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又称“S ”形增长曲线。
4.环境容纳量(K 值)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K 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K 值就改变。
对应学生用书P461.实验原理(1)在无菌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度之间呈正相关。
2.材料用具酵母菌贮用培养液、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移液管(或移液枪)、滴管、有螺旋盖的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直尺、坐标纸、比浊计(或比色计)、显微镜。
3.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记数据记录表,预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配制样品1⎩⎪⎨⎪⎧试管A :10 mL 无菌葡萄糖溶液 +0.1 mL 酵母菌贮用培养液试管B :10 mL 无菌葡萄糖溶液,不加酵母菌贮用培养液同样的方法配置样品2。
(3)样品1、2 细胞计数⎩⎪⎨⎪⎧①将试管倒转数次,使酵母细胞分布均匀②用滴管从试管中取1滴培养液到血细胞计数板 的方格区③镜检计数④算出试管内酵母细胞总数⑤第0、2、4、7天进行细胞计数(4)样品1、2浑浊度测定:每天(双休日除外)用比浊计测定各试管的浑浊度。
(5)记录数据, 绘制种群 数量变化 曲线⎩⎪⎨⎪⎧①将数据填入记录表,计算样品1、2两次计数的平均值②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x 轴代表浑浊度,y 轴代表酵母细胞数)③利用第0、2天的标记点,连线以估算此后两天的酵母细胞数量④利用第4、7天的标记点修正之前绘制的估算曲线4.注意事项(1)通过配制多份样品,多次取样计数,求“平均值”,可以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学案)浙科版必修3
第4章种群一、课标内容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二、教学要求三、教学建议2.教法建议(1)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特征。
难点是种群的存活曲线。
①通过种群的视频或图片,引出种群的概念,并让学生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种群的概念。
②通过具体生物现象与事例的列举,进行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和种群的存活曲线等特征的教学。
③通过用黑白子或者大小相同的黄豆红豆模拟标志重捕法,分析如何准确地估算种群密度。
④通过分析与讨论,理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
难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①以细菌的繁殖为例预测细菌后代数量变化,引入数学方法来构建细菌增长的公式模型和曲线模型。
②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公式、曲线)→模型检验修正,思考数学公式、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③结合野鸭、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蚜虫或者P125思考与练习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种群指数增长曲线和指数增长数学模型。
④从资源、空间分析并结合绵羊、黄猩猩果蝇培养实验得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理解环境容纳量。
(3)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数量波动;外源性调节因素;内源性调节因素。
①通过相关数据和坐标曲线图辨别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简述产生的原因,并能够说出种群的平衡密度。
②通过实例对外源性调节因素和内源性调节因素加以理解。
四、实验与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活动,除按照教材探究活动指导的要求动手操作外,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草履虫、绿眼虫、衣藻代替酵母菌进行探究,可以降低实验难度。
这个探究活动可以扩展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个项目。
浙江版高中生物《种群增长方式》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种群的增长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生物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阐明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2)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3)通过“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概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2.能力目标(1)能概述数学模型建模的一般过程,能利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结果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
(2)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章为《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二节。
本课内容包括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种群增长的方式两大内容。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是新课,学生不熟悉种群的增长方式,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得出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
四、重点与难点及教学策略的选择本节课重点是种群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难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本节课通过四组不同条件下培养的酵母菌数量,请学生画成曲线图并进行分析,得出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及环境容纳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五、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洞庭湖区鼠灾现场的视频.观察并思考:目前,该地方政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且不单单洞庭湖区连年鼠害,历史上世界多个地区都曾发生类似的鼠类大爆发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的埃尔顿、美国的阿利、罗利麦等生态学家都积极投入到种群动态变化的研究工作之中。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4.2 教学设计 《种群的增长方式》(浙科)
《种群的增长方式》庄浪县第二中学王永生◆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是在学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态学的知识。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学习两种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通过构建模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
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理解两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尝试建构实验环境中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两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建构实验环境中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模型及挂图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细菌分裂。
提示: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
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 min 左右。
引导学生思考: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2.n 代细菌数量是多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组织讨论: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2.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3.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提示:数学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学生:讨论思考。
【讲授新课】一、数学模型的建构教师:请学生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然后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提示:这是在理想条件下对细菌种群数量的推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局限性?学生:分组讨论并试回答。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增长方式》名师教案2
《种群的增长方式》名师教案一、教学指导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内容。
种群是稳态与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在种群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体会数学模型这种思想和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所以本节课以入侵中国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导入课堂,结合课本细菌增长和绵羊、果蝇增长为例来构建数学模型,结合生活实例对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来检验和修正模型。
2、学情分析及学法设计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生物知识基础、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但对知识的联系整合及拓展运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借助学生生活中有接触的例子进行探究,有了具体直观的了解后再展开。
教学内容采取了力求通俗、多举实例、联系实际的处理方法,从而使这部分内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说明其内在原因,构建理性思维。
2.阐明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的区别和联系,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对种群增长的限制。
能力目标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2.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科素养(1)基本思想(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形成辨证的生态学观点,形成固有的生命观念)(2)基本活动经验(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流程;领悟运用数学语言来阐述生物问题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增长方式》名师教案1
《种群的增长方式》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浙科版《生物学(必修)·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内容。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领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教学建议2课时(含活动),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种群增长方式,环境容纳量等概念。
上课时间40分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能够说出“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两种增长方式的条件、特点,描述隐含在曲线中的信息。
(2)通过阅读文本、查阅资料,能够比较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的区别和联系;(3)通过师生互动,能够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对种群增长的限制。
能力目标(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2)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科素养(1)基本思想(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形成辨证的生态学观点)(2)基本活动经验(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艰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自主、协作的精神,培养责任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实物展示】水葫芦盆栽。
【提问】有没有同学认识这盆栽?【讲述】水葫芦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凤眼莲。
原产于南美,后传播到各个国家。
水葫芦外表浑身碧透,绿得醉人,但上个世纪人们畏之如虎,称他为“德国恶草”、“佛罗里达恶魔”、“日本烦恼”。
原来呢,水葫芦进到一个新环境,疯狂繁殖,强占了整个水面,严重影响了航运,窒息鱼类等。
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从本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种群是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在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案目标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学会用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案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案方法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2.教师的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案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案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案,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思考:“S ”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同一种群的K 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都能在K 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探究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探究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高中生物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一)课件 浙教版必修3
2、自然条件下数学模型的建构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被用以对人体 内红、白血球进行显微计数之用, 也常用于计算一些细菌、真菌、 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是一种常 见的生物学工具。
返回
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的注意事项
压在中格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 的细胞数 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 则算独立个体
C.若此图表示菜青虫的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
D.若此图表示某海洋鱼类的增长曲线,在c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1、理想状态下数学模型的建构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 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 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Nn=2n
1、理想状态下数学模型的建构
拓展:将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从 理论上推算,子3代中Aa出现的概率?并尝试 建构关于子n代中Aa出现概率的数学模型。
度约等于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70多万陪
在实验室内把黄猩猩果蝇饲养在瓶内并喂 食酵母菌,其种群增长表现出一种典型的 逻辑斯蒂曲线
“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解 读
“J”形曲线和“S”形曲线的解读
“J”形曲线 “S”形曲线
前提条件 理想条件:资源无 自然条件:资源有限、
限、空间无限、不 空间有限、受其他生 受其他生物制约 物制约
方格内细胞数目过多,可以稀释以后再进行记数
研究小组的做法是:当中格里的细胞数目超过100 个,则进行稀释。将1mL的酵母菌培养液加9mL的 无菌水混合。相当于稀释10倍。
时间(h)
起始 2
4
6
稀释次数(m)
8
10
1
1
中格1菌体个数 3
12
16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课件 浙科必修3
要点
核心要点突破
两种种群增长方式的比较
种群数量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 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对种群数 量增长的影响,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它就是 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可用下图来表示。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62022/1/16January 16,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62022/1/162022/1/161/16/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62022/1/16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 段时间酵母菌呈“J”形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环境中________变得有限,酵母菌数量呈“S”形 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重 复实验?__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 则算独立个体。 e.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
一、教学理念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本节教学设计打破以往学生一贯接受结论性知识,而对于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知之甚少的情况,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试验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质疑、表达和交流等探究式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章第2节内容(1课时复习课)。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领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基本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根据此要求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提出基本要求: 1.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能概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能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实验设计:不同温度对酵母种群增长的影响。
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已知条件,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和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3.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读懂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4.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由于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学生已很好掌握,所以本节课以更复杂的鼠为例来构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来检验和修正模型。
三、学习者分析及学法设计
高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但对知识的联系整合及拓展运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注重学生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和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以及对知识的拓展提升。
通过高二的学习,学生对种群及其特征已有了初步了解,由生活经验也熟悉环境中部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些都为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提供了基础。
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对原有知识加深理解。
本节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教材安排通过我们熟悉的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例子进行探究,有了具体直观
的了解后再展开。
教学内容采取了力求通俗、多举实例、联系实际的处理方法,从而使这部分内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说明其内在原因;
2.阐明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的区别和联系;
3.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对种群增长的限制。
能力目标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
2.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艰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自主、协作的精神,培养责任心;
2.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形成辨证的生态学观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特点、学习者的情况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所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目的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突出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思维。
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重视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科学活动充分展开,重视概念的产生、知识的形成及思维获得过程,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设计以鼠为线索贯穿整节课。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鼠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鼠灾引入数学方法来构建指数增长的公式模型和曲线模型;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公式、曲线)→模型检验修正,思考数学公式、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通过一农田生态系统鼠的数量变化引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理解环境容纳量。
最后还是通过对鼠的治理学习种群增长曲线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
2.教学过程
【提问】
场获得最大的收益,八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