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翻译赏析范文
少年游柳永赏析
少年游柳永赏析柳永这首《少年游》词,前阕全从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后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之落拓无成作结。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朝代:宋代作者: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译文】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
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注释】1、乱蝉嘶:一作“乱蝉栖”。
2、鸟:又作“岛”,指河流中的洲岛。
3、原上:乐游原上,在长安西南。
4、归云:飘逝的云彩。
这里比喻往昔经历而现在不可复返的一切。
此句一作“归去一云无踪迹”。
5、狎兴:游乐的兴致。
狎:亲昵而轻佻。
6、酒徒:酒友。
萧索:零散,稀少,冷落,寂寞。
7、少年时:又作“去年时”。
赏析这是柳永另一首写得极好、极具真性情的词。
风格也颇为特别,不壮阔,不疏朗,反而有一番沉郁和朴素,在柳词中是不很常见的'。
今天本想偷个懒,直接把叶嘉莹对这首词的评论贴上来。
因为叶先生讲得实在太好,我写什么反正都是多余……索性大家自己看,一起学习一下。
但似乎有另一个公众号之前已经贴过一次,我就没法发了。
感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叶嘉莹《论柳永词》,网上应该有。
分析得不能更到位了。
但我想每个人也一定会有其独特的感受的。
就算读了叶先生的文章,仔仔细细地揣摩体会了这首词的种种好处。
但若说从情感层面的被打动,每个人肯定有其不同之处。
就像我,因为喜欢柳永,所以不免带着许多感情。
对这样固执、任性,坚持追求自己内心向往的人,总是情不自禁地产生许多喜爱。
而我知道他被整个士大夫阶层排挤,一生不得志,也就有许多悲伤和触动。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对自我的肯定和追寻,向环境的抗争或隐忍,竟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人生课题。
柳永《少年游》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柳永《少年游》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少年游宋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 [28] ,高柳乱蝉栖。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29] 。
归云一去无踪迹 [30] ,何处是前期 [31] 。
狎兴生疏 [32] ,酒徒萧索 [33] ,不似去年时。
注释:[28]长安:汉唐都城,今陕西西安。
后代指都城。
[29]四天垂:天幕从四面低垂下来。
[30]归云:女子远去的芳踪。
[31]前期:前约、预期。
[32]狎兴:狎客之兴。
[33]酒徒:嗜酒的人。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萧索:萧条冷落,兴致不高。
译文:骑着马在长安古道上缓缓前行,道旁柳树上的秋蝉不住嘶鸣。
夕阳在高外的远方渐渐沉落,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极目远望,天际广阔夜幕降临。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旧日的期望何处去寻?冶游饮宴的兴致早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再也不是狂放不羁的少年时了。
评析:京洛风尘,豪宕不除。
柳词风格多样,于此调亦称擅场。
上片用字不嫌过重,高柳乱蝉,只一“栖”字,沉雄之致尽出。
“夕阳”三句乃诗中苍凉之境,不图于小词中见之。
下片是光阴飞逝,江湖沦落之慨,音调转入低沉,不徒以长调之善铺叙见长。
大作家必为多面手也。
作者简介:柳永(987—1055左右),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以乐章擅名。
偶因下第,作《鹤冲天》词,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
宋仁宗在他考进士时看见他的名字,批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由此自称“奉旨填词”。
后改名永,字耆卿。
景祐元年(1034)进士及第,官至屯田员外郎。
他一生潦倒,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由润州太守王平甫出钱安葬于真州(今江苏仪征)。
他不仅写小令,还写了不少长调,长调于是逐渐定型,为北宋词的发展开拓了境界。
在词史上,他是个有贡献的作家。
当时有人出使西夏,说西夏国“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
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朝云漠漠散轻丝。
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①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②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注释】①九街:犹言九陌,京师街巷之通称。
②金屋:据《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这里指华丽的房屋。
【译文】记得那时,清晨的阴云,飘散着轻轻的雨丝;春天的楼阁,平添了淡雅的秀姿。
杨柳哭泣,花儿悲啼,街上一片泥泞;门外的燕子,也湿漉漉懒得起飞。
如今,灿烂的阳光照亮了华美的屋子。
正因为有了桃花一般美丽的你,我才感到春色的明丽。
不过这情味,反而不如当年,我们冒雨在小楼相会,幽恨绵绵只有我俩知。
【赏析】在《清真集》中,本词之前,还有另一首《少年游》。
情调相似,可谓姐妹篇。
为了更进一步理解本词,录之于下:“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
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
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这两首词都是今昔对比,今胜于昔,洋溢着一种春天的温暖与欢悦。
本词今昔之感更其强烈。
上片写景中的“柳泣花啼”,将花柳拟人,赋以悲戚的感情色彩,这是诗人自己情感的明显外射。
所谓“泥重”、“燕飞迟”,这细微的感受也是诗人心理沉重的反映。
下片“丽日明金屋”和“春色在桃枝”,都可看作双关。
当然,这两句是大自然春光的真实写照;但是,其中不也有诗人欢悦心情的折射和美满爱情的象征吗?在写足今日爱情的美满之后,再添上往日凄苦、辛酸的回忆,其乐更甚。
清真真是善于写曲折细腻感情的诗人。
少年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少年游原文翻译及赏析少年游原文翻译及赏析少年游原文翻译及赏析1少年游·离多最是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翻译离别跟这样的情景最为相同,二水分流,一个向西,一个朝东,但最终还能再度相逢。
即使情感浅薄,好象是飘飘不定,白云行空,但仍可相逢在梦中。
可惜的是人的情意比行云流水还要浅薄而无定性,佳期密约,难以使人信从。
认真回想,从前的种种。
虽然多次令人肠断,但都与这次,截然不同!注释解:懂得,知道。
行云:喻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用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故事。
可怜:可惜。
佳会:美好的聚会。
难重:难以再来。
粗译离多最终会是,东西的流水,最终相逢之情可解;浅情最终会像,无定的行云,仍然可在梦中相遇;只是人意可怜,比云水更薄,这样的佳会很难再遇到;细想从来,让人断肠处多,却不与这次相同。
赏析此词抒离别怨情,上片分写云、水,以水虽离多而终能相逢、云虽无定犹能到梦中,为下片反衬作好铺垫。
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能翻进一层,说人意薄于云水。
开篇先以双水分流设喻:“离多最是,东西流水。
”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第三句却略反其意,说水分东西,终会再流到一处,等于说流水不足喻两情的诀别,第一层比喻便自行取消。
于是再设一喻:“浅情终似,行云无定。
”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似更妥贴。
不意下句又暗用楚王梦神女“朝为行云”之典,谓行云虽无凭准,还能入梦,将第二个比喻也予取消。
短短六句,语意翻复,有柔肠百折之感。
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翻进一层,言人意薄于云水。
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能相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一味无情。
在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目中,人情之薄远甚于云水。
翻无情为有情,原是为了加倍突出人情之难堪。
结拍三句直抒情怀,语极沉痛:仔细回想,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相比。
2023年文言文《少年游》赏析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文言文《少年游》赏析整理文言文《少年游》赏析少年游点评:清宵游乐归来,馀兴未已。
词人感到,生活中还是有值得回味的事儿的。
在王国维词中,颇有这种峻爽豪宕之作。
下半阕情境俱佳。
1905年作于苏州。
《萧笺》引笑枫文云:据说,有一个晚上,与同伴几个人路过沧浪亭,恰好遇到有人骑马擎着火炬迎面而来。
那时亭边林木相当繁茂,林间宿鸟被火光惊得乱飞。
一位同伴脱口吟起杜工部炬火散林鸦的诗句,他(王国维)闻诗大喜,沿途默想新词,返回学堂宿舍,连夜填成了《少年游》。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
①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①归来惊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
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①【解释】①垂杨三句:在垂杨披指的门外,在依约的疏灯影里,上马时倾侧着帽檐,欣然四望。
帽檐斜,《周书?独孤信传》: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
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
因以侧帽称人的放逸潇洒的风度。
①紫陌三句:效野的道路秋霜正浓,青松树上覆盖着清冷的`月色,游人的炬火惊散了林中的栖鸦。
紫陌:指都城效野的道路。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炬火句,杜甫《杜位宅守岁》诗: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①归来二句:归来后突然惊见:西窗中投下了翠竹纵横凌乱的影子。
杜甫《春日江村》诗:种竹交加翠。
两句写朝阳升起时的情景。
①跌宕三句: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那跌荡不羁的新词,纵横几案的书卷,都未能与我消遣这美妙的年华啊。
跌宕(dng荡):放纵不拘。
亦指音节抑扬顿挫。
【文言文《少年游》赏析】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柳永《少年游》全词翻译赏析
柳永《少年游》全词翻译赏析柳永《少年游》全词翻译赏析《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此词上阕写离开长安时所见;下阕以抒情为主,写离别长安时置身舟中的感受。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柳永《少年游》全词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注释①少年游:词牌名。
《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
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词为定格。
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②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③风物:风俗。
④楚宫腰:以楚腰喻柳。
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⑤蘅皋(héng gāo):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蘅即杜蘅。
⑥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送别之曲。
⑦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参考译文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
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
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
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
一首送别《阳关》曲,曲尽人肠断,独自倚靠着船栏杆久久行。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创作背景柳永作为”西征客”来到汉唐旧都长安,又在灞桥这一个传统的离别之地与友人分袂,他徘徊在桥上,自然神思徜徉,离忧顿生,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赏析《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
周邦彦《少年游》的全词翻译赏析
周邦彦《少年游》的全词翻译赏析周邦彦《少年游》的全词翻译赏析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译文] 不像昔日那样,小楼旁冲着风雨不欢而散,谁知两人心中那无穷的幽恨?[出自] 北宋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注释:漠漠:迷蒙广远貌。
轻丝:细雨。
九街:也称九陌,四通八达的道路,指京师街巷。
金屋:华丽的房屋。
汉武帝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
”见《汉武故事》。
冲雨:冒雨,淋雨。
译文1:清早沉沉阴云下飘洒着如丝的细雨,楼阁伫立在淡淡的春色之中。
柳丝花朵上浓重的雨珠好像是哭泣的泪水,街道上到处是泥泞不堪,门外被雨水打湿羽毛的燕子也难飞行。
如今晴丽明朗的太阳把房屋照得一片明亮,浓重的春色仿佛凝聚在鸟啼蝶舞的`桃树中。
不像昔日那样,小楼旁冲着风雨不欢而散,谁知两人心中那无穷的幽恨?译文2:当初离别之时:清早沉沉阴云下飘洒着如丝的细雨;楼阁伫立在淡淡的春色之中;柳丝上、花朵间,浓重的雨珠好像哭泣的泪水;街道上到处泥泞不堪;门外被雨水打湿羽毛的燕子也难振翅飞翔。
而今重逢之日:晴丽明朗的太阳把房屋照得一片明亮,浓浓的春色仿佛凝聚在鸟啼蝶舞的桃树中。
不像昔日那样:我们在小桥上淋着雨依依惜别,离别之恨铭刻在你我心中。
赏析:此词作于元祐八年以前作者流寓荆州时。
词中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我交融,上片情春怨别,情牵旧事,下片歌唱明媚的春光,抒发重聚的欢娱。
全词于艳情中寄身世遭遇之慨,感情极为浓烈深挚。
这首令词写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话中“而今”二字联系起来,使前后两个故事—亦即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照,进而重温第一个故事,产生无穷韵味。
上片所写乍看好像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
这是当时的活动环境: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浓艳,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
周邦彦《少年游》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周邦彦《少年游》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少年游宋周邦彦并刀如水 [34] ,吴盐胜雪 [35] ,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 [36] ,兽烟不断[37] ,相对坐调笙[38] 。
低声问,向谁行宿 [39] ,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注释:[34]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产刀,以锋利著称。
[35]吴盐:吴地(江淮一带)煮盐,以洁白著称。
[36]锦幄:锦帐。
[37]兽烟:兽形香炉的熏烟。
[38]调笙:吹笙。
[39]谁行:何处,哪边。
行(háng),边。
译文:并州产的刀子锋利如水,吴地产的盐粒洁白如雪,女子的纤纤细手剥开新产的熟橙。
锦制的帷帐中刚刚变暖,兽形的香炉中烟气不断,二人相对着把笙调弄。
女子低声地探问情人:今夜您到哪里去住宿?时候已经不早了,城上已报三更。
外面寒风凛冽,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不如不要走了,街上已经少有人行走!评析: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他年轻居汴时一段恋情的实录,词用纤笔白描,不加涂饰而有天成之美。
室内的甘秾,室外的凄苦,用“低声问”一句串过。
含情吐媚,便成绝唱。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人。
少疏隽有才,元丰二年(1079),入都为太学生。
六年,献《汴都赋》歌颂汴京形胜与朝廷新法,一命而为太学正。
及司马光等旧党执政,邦彦亦遭废黜,转徙庐州、荆州教授、溧水知县等职。
哲宗亲政,复行新法,召为国子主簿。
徽宗朝,累官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顺昌府,徙处州。
卒于南京(今河南商丘)。
有《片玉词》传世。
周邦彦是继柳永、苏轼之后崛起词坛的巨匠,作品清蔚圆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
尤精通音律,主持大晟府工作,对于保存古曲、增演新调,贡献巨大。
少年游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少年游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1.少年游原文翻译及赏析第1篇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玉壶冰莹兽炉灰。
人起绣帘开。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翻译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
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注释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
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
兽炉:铸成兽形的香炉。
春丛:春季丛生的草木。
六花:雪花,因其结晶为六瓣,所以叫六花。
剪刀:喻春风。
拂鞍:拂过马鞍。
章街:章台街,汉代都城长安街名,街旁多植柳树。
创作背景此词为天圣(1023年—1032年)末年词人任西京留守推官时在洛阳写的咏雪词。
赏析上片从闺中人的视角咏雪,首先通过室内景写天气之寒冷,为下文咏雪作铺垫。
“玉壶”句,室内的王壶上结了一层晶莹透亮的冰,取暖香炉内的香也烧成了灰烬。
接着描写的视角由内而外。
闺中女主人公起床掀开绣帘一看,只见雪花纷纷扬扬,不待剪刀裁剪,树上仿佛开满了洁白的六出花朵。
这里词人巧妙化用唐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大雪纷飞的样子,形象生动。
下片从冶游者的视角吟雪,首先从室外着笔。
洛阳城中,城阙高耸,楼台高高低低、参差不齐。
飘扬着的雪花似迎风飞舞的柳絮,有的拂过行人的马鞍,有的飘落在他的衣袖上。
末句笔锋一转,说行人骑马过街的情形仿佛似走马章台街。
章台街为冶游场所,这似乎在点明雪中行人的身份——冶游之人。
词作上下两片分别从闺中人和冶游者的角度写雪景,看似无联系,但一为居家候者,一为旅途归人,如此,则词中吟雪之时则包含闺怨之意。
2.少年游原文翻译及赏析第2篇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晏几道《少年游》的翻译赏析
晏几道《少年游》的翻译赏析翻译赏析,这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重要作家晏几道所创作的词作,这首词用无情之物比有情之人,表达情人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怨。
原文:少年游·离多最是晏几道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
少年游·离多最是字词解释:①解:懂得,知道。
②行云:喻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用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故事。
③可怜:可惜。
④佳会:美好的聚会。
⑤难重(chóng):难以再来。
少年游·离多最是翻译:离别跟这样的情景最为相同,二水分流,一个向西,一个朝东,但最终还能再度相逢。
即使情感浅薄,好象是飘飘不定,白云行空,但仍可相逢在梦中。
可惜的是人的情意比行云流水还要浅薄而无定性,佳期密约,难以使人信从。
认真回想,从前的种种。
虽然多次令人肠断,但都与这次,截然不同。
少年游·离多最是创作背景:无少年游·离多最是赏析:离别和碰上薄情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痛苦。
离别毕竟不是死别·,总有相会的时候,“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便是有感而发了。
”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水往低处流,尽管千回百转,东西异向,而最终会汇流一处。
以流水喻人之离情,这里取其终极于殊途同归的美好结局。
尽管流水无情,可能暂时带去缕缕相思苦,耗费生命和时间,但词人以“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之“痴”,甘愿以痛苦的等待换取甜蜜的重温旧梦。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明知对方浅情薄意,言语无定似行云、一去杳无信息,也不加恨。
因为,“犹刭梦魂中”暗用楚王与神女的典故,仍可在梦中相会。
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一提。
其一,两层比喻均有转折,而造句上均有所省略。
“东西流水”与“行云无定”,于前句为宾语,于后句则为主语。
少年游苏轼译文
少年游苏轼译文
《少年游》是苏轼的一首词作,文中描述了少年时候游玩的情景和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以下是《少年游》的中文译文:
江南烟雨遥,少年游。
想当年,世界悬我,并不容于隋意;胡地里,真价值学太阳西斜。
梦中人,昨夜有谁同盟?
楼前残梦响,砌下游丝绕。
疑春风之须尽,一切尽;海鸥、彩屏翠榻,何计较?
酒幌堕花总。
举杯向歌台;飞绫雪舞,掷斗箸于青霄。
鲁鱼青鲫生玉盘,飞雁亂花蕊。
碧波红粉泊清,纤雨湿成都。
曾彩虹锁柳帘,聊展诗人英气。
青鸟趁风飞,泪珠润铅华。
来往成江一款戏,握镜站人。
少年游翻译及赏析
少年游翻译及赏析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翻译: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
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
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
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
一首送别《阳关》曲,曲尽人肠断,独自倚靠着船栏杆久久行。
解释:①少年游:词牌名。
《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
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词为定格。
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3]②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③风物:风俗。
④楚宫腰:以楚腰喻柳。
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⑤蘅皋(héng gāo):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蘅即杜蘅。
⑥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送别之曲。
⑦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背景:柳永作为”西征客“来到汉唐旧都长安,又在灞桥这一个传统的离别之地与友人分袂,他徘徊在桥上,自然神思徜徉,离忧顿生,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赏析:这是柳永漫游长安时所作的一首怀古伤今之词。
上片写词人乘舟离别长安时之所见。
“参差”二句,点明所咏对象,以引起伤别之情。
回首遥望长安、灞桥一带,参差的柳树笼罩在迷的烟雾里。
风光和景物还和汉、唐时代一样。
词人触景生情,思接百代。
“衰杨”三句,进一步写灞桥风物的沧桑之变,既“古”且“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婀娜多姿的细腰早已憔悴不堪了。
时值霜秋,没有暖意融融的春风,杨柳已经不堪忍受,况复“几经攀折”,唯有憔悴而已矣!拟人化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上片通过描绘眼中景、心中事、事中情的顿挫,写出了词人伤别中的.怀古,及怀古心中的伤今。
少年游·离多最是原文翻译及赏析
少年游·离多最是原文翻译及赏析少年游·离多最是原文翻译及赏析少年游·离多最是原文翻译及赏析1少年游·离多最是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翻译离别跟这样的情景最为相同,二水分流,一个向西,一个朝东,但最终还能再度相逢。
即使情感浅薄,好象是飘飘不定,白云行空,但仍可相逢在梦中。
可惜的是人的情意比行云流水还要浅薄而无定性,佳期密约,难以使人信从。
认真回想,从前的种种。
虽然多次令人肠断,但都与这次,截然不同!注释解:懂得,知道。
行云:喻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用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故事。
可怜:可惜。
佳会:美好的聚会。
难重:难以再来。
粗译离多最终会是,东西的流水,最终相逢之情可解;浅情最终会像,无定的行云,仍然可在梦中相遇;只是人意可怜,比云水更薄,这样的佳会很难再遇到;细想从来,让人断肠处多,却不与这次相同。
赏析此词抒离别怨情,上片分写云、水,以水虽离多而终能相逢、云虽无定犹能到梦中,为下片反衬作好铺垫。
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能翻进一层,说人意薄于云水。
开篇先以双水分流设喻:“离多最是,东西流水。
”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第三句却略反其意,说水分东西,终会再流到一处,等于说流水不足喻两情的诀别,第一层比喻便自行取消。
于是再设一喻:“浅情终似,行云无定。
”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似更妥贴。
不意下句又暗用楚王梦神女“朝为行云”之典,谓行云虽无凭准,还能入梦,将第二个比喻也予取消。
短短六句,语意翻复,有柔肠百折之感。
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翻进一层,言人意薄于云水。
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能相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一味无情。
在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目中,人情之薄远甚于云水。
翻无情为有情,原是为了加倍突出人情之难堪。
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译文及赏析《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是由欧阳修所创作的,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离别相思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
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咏的意境取胜。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宋代:欧阳修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译文春天时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每一个栏杆。
蓝天下青草绵延,至目尽处与天相接。
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是盛春的二月三月间,远行之人啊,你去也,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
黄昏时分,稀疏的雨滴点点飘落,哪里能够承受这离愁之苦!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注释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
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
《词谱》卷八调见《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
独凭春:春天时独自倚栏远眺。
晴碧:指蓝天下的青草。
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族兄灵运激赏惠连之才思,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竞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
”江淹浦:指别离之地。
指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
吟魄:指诗情、诗思。
离魂:指离别的思绪。
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赏析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离别相思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
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咏的意境取胜。
词从凭栏写入。
“春”字点出季节,“独”字说明孤身一人。
当春独立,人之了无意绪可知。
“栏干十二”,着一“凭”字,表示凭遍了十二栏干。
纳兰性德《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
纳兰性德《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
这首词简淡清新,直中见曲,质而能婉。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其文章内容吧。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原文清代:纳兰性德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
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译文及注释译文细细算来,所谓的美景不过只那些时日、只有在多情人的眼里,风景才会美丽即使是一般的风景,随意谈笑,只要称心,一切也都很好。
已经多年没有收到你的音信,总是不忍回想往事。
一弯残月下,飞絮扑打着丰掩的门帘,这样的情景总是让人伤怀。
注释少年游:词牌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寻常:平常。
风月:本来指清风明月,后用以指男女欢爱。
称意:称心如意。
相宜:适合,恰当。
青鸟:是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
后来用“青鸟”代信使。
残照:指残月的光辉。
鉴赏这首词写的是爱情失败后的痛苦。
上阕以议论和叙述为主,描写热恋时的甜蜜幸福。
起首两句写只要“有情”,便无处不是“好景”。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
”世上最美好的景致,莫过于有情人相知相守。
在相爱的人眼中,纵然是平常的风光月色和平常的言谈笑语,都会使人感到称心如意,美妙无比,这就是所谓的“称意即相宜”。
论及“相宜”,陆游曾吟《梨花》,“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率地最相宜”。
无论是在人生的春秋还是晴雨,遇到她,孤单消弭,一切未知便立刻有了答案——那不是参考,而是确定,是唯一。
她随风而过,不似斯佳丽那般疯狂固执的爱却如一杯陈年女儿红,令人沉溺于往事中久久不愿醒转。
而下阕笔锋陡然一转,从热恋的甜蜜转为离别的苦楚。
好景不长,这是千百年流传的古训。
由墨菲定理可知,越害怕的事情便越会发生。
越渴望,越难求;越珍惜,便越易失去。
相知相伴,最是难求。
“十年青鸟音尘断”,此处“十年”虽非实指,但也足以说明词人与所爱之人已经分离多年,且送信的青鸟不见,杳无音讯。
苏轼《少年游》深度解析:情感真挚
苏轼《少年游》深度解析:情感真挚以下是苏轼《少年游》的详细解析,包括原文、译文、注释、作者介绍、背景故事、古诗讲解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1. 原文(注:苏轼有多首《少年游》,以下提供的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首)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宋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2. 译文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
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卷起帘子举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
好似那月光无限怜爱那双宿双栖的燕子,把它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画梁上的燕巢。
3. 注释●少年游:词牌名。
●余杭:旧县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部。
●姮娥:即嫦娥。
4.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5. 背景故事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正在杭州担任通判一职。
这年的三月底,苏轼因为赈灾而远离自己的官邸,为了寄托自己对于妻子的思念之情,苏轼写下了这首《少年游》。
这首词是以妻子的口吻写下的,含蓄地表现了夫妻双方之间的情深意切。
6. 古诗讲解上片写夫妻离别的时间之久,在不该离别的时候离别了,在该归来的时候还没有归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游翻译赏析范文
《少年游·离多最是》作者为宋朝诗人晏几道。
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
【前言】
《少年游·离多最是》,选自《小山词》,北宋词人晏几道词作。
此词以自然和人事相对比,用无情之物比有情之人,表达情人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怨。
【注释】
①解:懂得,知道。
②行云:喻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用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故事。
③可怜:可惜。
④佳会:美好的聚会。
⑤难重:难以再来。
【翻译】
离别跟这样的情景最为相同,二水分流,一个向西,一个朝东,但最终还能再度相逢。
即使情感浅薄,好象是飘飘不定,白云行空,但仍可相逢在梦中。
可惜的是人的情意比行云流水还要浅薄而无定性,佳期密约,难以使人信从。
认真回想,从前的种种。
虽然多次令人肠断,但都与这次,截然不同。
【赏析】
离别和碰上薄情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痛苦。
离别毕竟不是死别·,总有相会的时候,“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便是有感而发了。
”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水往低处流,尽管千回百转,东西异向,而最终会汇流一处。
以流水喻人之离情,这里取其终极于殊途同归的美好结局。
尽管流水无情,可能暂时带去缕缕相思苦,耗费生命和时间,但词人以“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之“痴”,甘愿以痛苦的等待换取甜蜜的重温旧梦。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明知对方浅情薄意,言语无定似行云、一去杳无信息,也不加恨。
因为,“犹刭梦魂中”暗用楚王与神女的典故,仍可在梦中相会。
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一提。
其一,两层比喻均有转折,而造句上均有所省略。
“东西流水”与“行云无定”,于前句为宾语,于后句则为主语。
即后句省略了主语。
用散文眼光看来是难通的,即使在诗中这样的省略也不多见,而词中却常常有之。
这种省略法不但使行文精炼,同时形成一种有别于诗文的词味。
其二,行云流水通常只
作一种比喻,此处分用,“终解”与“犹到”在语气上有强弱之别,仿佛行云不及流水。
故两层比喻似平列而实有层递关系,颇具新意。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可怜”乃哀人生遭际,好景不长,既不如流水之“解相逢”,亦不如行云之“入梦来”,别易会难。
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解相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二味无情。
在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目中,人情之薄岂不甚于云水。
翻无情为有情,加倍突出人情之难堪。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
“细想”二字,是抒情主人公直接露面;“从来”指一生漫长岁月中;“断肠多处”,不知经历过多次的生离死别;“这番”,指宁熙七年遭遇变故,身陷囹圄。
仔细回想,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相比呢!而经过三重的加倍渲染,这样明快直截的内心独自中,自觉有充实深厚的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