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肠游I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Meta分析
9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药保 留灌肠辅助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疗效 Me t a分析
马岱朝 刘 海涛
摘 要: 目的 : 运 用Me t a 分 析 的方 法 , 综 合评 价 中 药保 留灌肠 辅助 治 疗溃 疡性 结肠 炎的临 床疗 效 。方 法 : 收集1 9 9 5 年1 月至 2 0 1 4 年1 0 月 国 内期 刊 公 开发表 的 中药保 留灌 肠辅 助 治疗 溃疡 性结 肠 炎的 临床 试验 资 料 , 采用 j a d a d 质量 标 准对 文献 进行 评 价 , 并利 用Re v Ma n 5 . 3 软 件 对 多个研 究结 果 的总体 效应 进行me t a 分析 , s t a t a l 1 . 0 软 件进 行 发表 偏倚 检验 。 结果 : 1 8 篇 文献 符合 纳入 标 准 , 均 属 于低 质 量文 献, 中药保 留灌肠 辅 助 治疗 溃疡 性 结肠 炎的 临床 疗效 优 于 对照 组 ,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漏 斗 图 图形基 本 对称 , 不存在 发 表 性偏 倚 , 结 论: 中 药保 留灌肠辅 助 治疗 溃疡性 结肠 炎有一 定疗 效。 关键词 : 中药 ; 保 留灌 肠 ; 溃疡性 结肠 炎 ; Me t a 分 析 中图分 类号 : R 5 7 4 . 6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0 7 — 0 0 9 5 — 0 2
溃 疡性 结 肠炎 (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 U C ) 是一 类 病 因不 明 、 病 变 2 研 究 结果 主要 限 于结 肠 的 黏膜 层 , 表 现 为炎 症 或溃 疡 , 多 累 及直 肠 和 远端 2 . 1 各 临床 试 验 的特点 : 初 步 检 索到 相关 文 献 1 3 5 4 篇, 其 中属 于 结肠 , 但 亦 可 向近 端 扩展 , 以至 遍及 整 个 结肠 , 具有慢性、 反 复发 中药灌 肠 治 疗 的 随机对 照研 究 3 6 4篇 , 经 过仔 细 阅读 后 , 进 一 步 作、 癌 变倾 向等特 点 。氨基 水杨 酸类 药 物 、 糖 皮质 激 素 、 免 疫 抑制 阅读全 文后 , 最 后纳 入 1 8 篇 文献 , 纳入的1 8 个 研究 均 采用 平行 设 剂 等 治疗 U C的 西药 疗 效不 稳 定 , 且 有一 定 不 良反 应 , 近年 来 , 不 计 , 共 纳入 1 3 5 8 例 患者 , 患 者 的纳 入标 准 均有 明确 的规 定 。 9 个 研 少 学 者 在 中药 保 留灌 肠 治疗 U C方 面做 了 大量 研 究 , 显 示 中药 治 究 为两 组都 采用 口 ̄ S A S P , 治 疗组 加用 中药 灌肠 ; 9 个研 究“ 。 ‘ 疗 本 病 具有 一 定优 势 , 由于 该领 域 尚缺 乏 大 样本 临 床研 究 , 为明 对照 组采 用 口服美 沙拉 嗪 ; 6 个 研究 描述 了病 情轻 重 程 确 中药 保 留灌 肠 治疗 U C的疗 效 , 笔 者采 用 m e t a 分 析对 其 疗 效进 度 的分 级标 准 并报 告轻 、 中、 重 各 型病例 的病例 数 ; 3 个 研究 ' ' “ 1 行评价, 以期 为 中药灌肠 治疗 U C 提供 临床 证 据 。 分 别报 告具 体 的病变 部位 的病 例数 ; 7 个研 究[ 3 , 4 , 8 , 9 , 1 3 , 1 6 , 1 8 报 道治 疗 1 资料 与方 法 过 程 中有 不 良反应 ; 1 个 研 究 评 价 了生 活 质量 ; 1 8 个 试 验 在 治 1 . 1 文 献来 源 : 全 面 收集 1 9 9 5 年1 月至 2 0 1 4 年1 0 月 国 内生 物 医 疗 结束 后均 采用 临 床症状 的改善 , 以治疗 有效 率 ( 痊愈 和显 效 ) 作 学 期 刊发 表 的 有 中药 保 留灌 肠 辅助 治 疗 溃疡 性 结肠 炎 的 前 瞻性 为 疗效 判 定 指 标 。 6 个 研 究 ’ ’ 进 一 步做 内镜 下肠 道 黏 膜 变 临 床 随机 对照 试验 文 献 。 以 ‘ 馈 疡 性结 肠 ’ 、“ 中药 ’ 、‘ 治疗 ’ 、 化 的的 分析来 评 价疗 效 。 ‘ 保 留灌 ’ 为关 键 词 , 在 中国知 识 资源 总库 ( C N K I ) 、 维普 中文期 2 . 2方法 学质 量 : 采 用j a d a d评分 标 准对 每篇 文章 的方 法质 量进 行 刊数 据 库 ( V I P ) 、万方 学 术期 刊 全 文数 据 库 、 中国 生物 医学 文献 评 价 , 均小 于 3 分, 属低 质 量文 献 , 1 8 个 研究 虽 然均 标 明是 随机 分 数 据库 ( C B M) 检 索有 关文 献 。 组, 但 仅有 有 4 个 研究 ’ ’ 说 明采 用 随机数 字 表进 行 分组 。试 1 . 2文 献 的纳入 与排 除标 准 验 均未 报 告使 用盲 法及 分 配 隐藏 。 5 个研 究[ 3 , 4 , 8 , 1 2 , 1 8 ] 进 行 了疗 效 随 1 . 2 . 1纳入 标 准 : ① 研 究 类 型 为 临 床 随 机 对 照研 究 ( r a n d o mi z e d 访, 但无 一个 研究 报告 依从 性 , 无一 个研 究报 告有 丢失 或退 出。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 R C T ) ; ② 主 要 干预措 施 为单 用 中药 灌肠 ( 剂量 、 给 2 - 3统计 分析 结果 药 次 数 及疗 程 不 限 ) 并 西药 口服 , 对 照组 : 单用 西 药 口服治 疗 ; ③ 2 . 3 . 1中药保 留灌肠 联 合S A S P 与单 用 S A S P比较 : 共 纳入 9 个 文 献 组间均衡性 良好 ; ④有较为一致的疗效评价标准。 分析 , 各 组 间 异质 性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1 0 , I 。 =O %) , 采 用 1 . 2 . 2排 除标 准 : ① 数 据不 完整 无法 利用 的 文献 , 未设 对 照组 的文 固定效 应 模 型 分析 。结果 显 示 , 中药 灌肠 联 合 S A S P 的疗 效 与 单 献; ②重 复发表 的文 献 ③ 试验设计有缺 陷 、 统计方法错误 的文献 。 用S A S P 组 相 比有 更 好 的疗 效 ( O R =4 . 2 , C I : 2 . 7 2 ~6 . 4 9 , Z = 6 . 4 8 , 1 . 3 文献 质 量评 价 : 对 检 索 收集 到 的文 献 , 分 别 由两 名 评 价者 独 P < O . O 1 ) 。见 图 1 。发 表 性 偏 倚 分 析示 图形 散 点 分 布 基本 对 称 , 立 进 行方 法 学 质量 评 价 和资 料 提取 , 并 进 行 交叉 核 对 , 若 遇分 歧 E g g e r 检 验示 P = O . 1 4 9 > 0 . 0 5 , 无 发表 性偏 倚 。见 图 2 。 则 通 过讨 论或 由 第三 位研 究 人员 协助 解 决分 歧 。纳 入研 究 的方 法 学 质量 采 用J a d a d 质 量记 分 法 】 , ① 患 者是 否真 正 随机 分 配 到 治 疗组 或 对照 组 , 并保 证观 察 者和 患者 在分 配前 不 知道将 分 在 哪 组( 随 机分 2 分, 2 分= 描述 正 确 的随 机方 法 ; 1 分= 作 者 叙述 为 随机) ; ② 是 否 除所 要 研究 的干 预措 施 外 , 其 它处 理 两组 一 致 ; ③ 是 否 采用 盲 法 ( 盲法评分 0 ~ 2 分, 2 分= 患者 和试 验者 双 盲 , 且 叙 述 其方 法 ; 1 分= 作 者叙 述 为双盲 ; 0 分= 非盲 法 ) ; ④是 否存 在排 除 偏倚 , 即退 出试 验 的 情况 两 组是 否 有 系统 差 异 ( 是 否描 述 是失 访 及 失 访 的原 因记 为 0 ~ 1 分) ; R C T 总 分为 1 ~ 5 分, 3 分 以上 为 高质 量 的研 究 , 1 - 2 低 质量 的研 究 。 图 1中药保 留灌肠 联合 S AS P 与 单用 S AS P 疗 效分 析 1 . 4 统 计学 分析 8 嘲私 肿 蜮 韩 口 瞄0 端 獬 ∞ 嘴 。 萆 l 酥 1 . 4 . 1 临床 疗效 分析 : 采用 C o c h r a n e 协 作 网提 供 的R e v M a n 5 - 3 版 统 计 软 件 。 合 并效 应 值 , 计 数 资料 二 分 类 变 量 采 用 相对 危 险 度 O R ( o d d s r a t i o ) 及其9 5 % 的可信 区 间 ( c o n f i d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C I ) 表示 , P< 0 . 0 5 为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纳入 研究 问的异 质性 采用 x 检 验, 若 研 究 间无 异 质性 ( P > 0 . 1 , I ≤5 0 %) , 采 用 固定效 应 模 型进 行 合 并分 析 ; 有 统计 学异 质 性 ≤0 . 1 0 , I 2 > 5 0 %) 时用 随机 效应 模
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王 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四院,辽宁 沈阳 110101)【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㊂方法:选取93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㊂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黄连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㊁血清免疫球蛋白IgA㊁IgM及IgG水平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腹泻㊁腹痛程度㊁脓血便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㊁IgM及IgG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P<0.05)㊂结论: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㊁IgM及IgG含量,提高治疗效果㊂【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8.11.041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8)11-0088-0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非特异性肠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疾病㊂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研究显示,多与肠道菌群失调㊁自身免疫力低下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1]㊂有资料研究表明,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㊁腹泻㊁脓血便等症状,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2]㊂本文观察分析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四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㊁对照组46例㊂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4~52岁,平均(36.4±12.1)岁;病程2.6~12年,平均(7.2±4.1)年㊂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5 ~49岁,平均(37.1±11.9)岁,病程3~11.5年,平均(6.9±4.3)年㊂两组患者的性别㊁年龄㊁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存在持续反复发作性的腹痛及黏液血便,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㊁消瘦㊁营养障碍等全身症状;③X线钡餐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中至少发生一项明显的特异性改变[4]㊂排除标准:①伴有肠梗阻㊁中毒性结肠扩张㊁肠穿孔㊁局部狭窄及肛门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㊁肾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③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者;④有药物过敏史者㊂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1~2g/次,4次/d;黄连素片(成都森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798)治疗,4片/次,3次/d㊂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㊂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保留灌肠,药方组成:秦皮15g㊁白及15g㊁三七5g㊁黄芪15g㊁白头翁15g㊁五味子15g㊁青黛5g,上述诸药以文火煎煮,加水量刚刚没过药物即可,取药汁100mL备用㊂患者每晚睡前排便,灌肠前将药液加热至38~40℃,灌肠时患者左侧卧位,润滑后插入肠管,插入深度为25~30cm,连接灌肠液输液管,缓慢注入药液,注入过程中患者尽量抬高臀部,嘱患者静卧1h以上㊂灌肠治疗1次/d,连续治疗30d㊂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㊁血清免疫球蛋白IgA㊁IgM及IgG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效果㊂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泻㊁腹痛程度㊁脓血便等;评分按轻重程度评定:重度症状为3分,中度症状为2分,轻度症状为1分,无症状为0分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㊁IgM及IgG水平含量采用BD流式细胞测定仪(美国)测定㊂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均为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及红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无效为上述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结肠镜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㊂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88组的腹泻㊁腹痛程度㊁脓血便症状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观察组的腹泻㊁腹痛程度㊁脓血便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㊂2.2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㊁IgM及Ig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㊂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P< 0.05),见表3㊂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x±s)组别腹泻治疗前治疗后腹痛程度治疗前治疗后脓血便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47) 3.9±1.2 1.1±0.9 3.4±1.0 1.0±0.6 3.7±1.2 1.2±0.7对照组(n=46) 3.8±1.0 2.5±0.8 3.3±1.0 1.7±0.9 3.6±1.1 2.4±0.8 t值0.4367.9230.482 4.4220.4197.703P值0.3320.0000.3150.0000.3380.000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mg/L,⎺x±s)组别IgA治疗前治疗后IgM治疗前治疗后IgG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47) 2.3±0.5 1.0±0.3 1.9±0.40.9±0.817.6±2.310.1±2.5对照组(n=46) 2.4±0.5 2.2±0.4 1.8±0.6 1.5±0.216.9±3.214.2±4.8 t值0.96415.2140.948 4.937 1.213 5.182P值0.1690.0000.1730.0000.1140.000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显效有效无效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n=47)25(53.19)20(42.55)2(4.26)45(95.74)对照组(n=46)20(43.48)17(36.96)9(19.57)37(80.43) x2值 5.224P值0.0223 讨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其发病原因与感染㊁免疫㊁遗传㊁精神等因素有关[4]㊂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黏膜水肿㊁弥漫充血或出血连续分布等㊂部分可出现呕吐㊁腹痛㊁腹泻㊁脓血便等症状,严重者伴有发热㊁消瘦㊁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病情轻重不一㊁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㊂临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㊁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由于不良反应多㊁治疗周期长,多数患者依从性较差,影响病情预后㊂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学属 泄泻”范畴,多与外感寒㊁热㊁暑㊁湿邪有关㊂本病治疗宜采用清热凉血止泻中药汤剂小剂量保留灌肠㊂研究资料表明,中药药液可经肠壁直接吸收发挥药效[5]㊂中药灌肠液中秦皮可清热燥湿㊁涩肠止泻;白及有消肿生肌的作用;三七有清热凉血的功效;黄连可清热止血,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五味子具有抗炎抗病毒的作用;白头翁有收敛止血的功效;青黛可凉血解毒㊂以上诸药配伍使用具有清热解毒㊁凉血止血生肌的功效㊂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泻㊁腹痛程度㊁脓血便症状评分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㊁IgM及Ig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患者炎性症状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脓血便反应减轻㊂另外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给药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对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效果㊂综上所述,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㊁IgM及IgG含量,提高治疗效果㊂参考文献[1] 张千娥.柳氮磺胺吡啶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2):1902-1904.[2] 李莉,陈洁,刘春燕,等.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28-31. [3] 杨红,张慧敏,金梦,等.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解析[J].临床荟萃,2016,31(8):813-816.[4] 丁医峰.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2):254-255. [5] 安超.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9):53-54.编辑:周金环98。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中医药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74.4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水平降低、血小板平均体积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显著。
结论中药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灌肠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药物的利用率高,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药灌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治疗;不良反应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局部结肠黏膜炎症反应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其与肠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环境、微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1]。
该病属中医学“泄泻”“痢疾” “便血”“肠风”“滞下”等范畴。
其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脾胃亏虚,外感外邪、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脾肾阳虚等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下,使脾失健运,邪阻大肠,传导失司[2]。
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就诊56例患者进行灌肠方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为中药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15~72岁,平均(43.2±11.3)岁;病程3~15年,平均(5.7±1.4)年。
另选择同期西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1~71岁,平均(35.9±9.3)岁;病程5~11年,平均(4.8±1.6)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
( a i Me i n o eeo B i n n es yo rdt n l hn s e ii , e ig 10 2 ) B s dc e C l g f e i U i r t f a i o a C i e M dc e B in 0 0 9 c i l j g v i T i e n j
ig t h t g s a d rg o s o h ie s . n we tr d cn r u s l s lzn a d n s r d T e n t e sa e n e in f te ds a e I s n me ii e go p, u f a a ie w s a miit e . h o e a e
s sin o r ame twa n h n h olw — u o heef cie rt a td 6 mo t s Th lnc lc n— e so fte t n s3 mo t sa d t ef lo p frt fe t ael se n h . e ci ia o v p e e ie e c c s mptm c r so n s dc n n e ure e rt r o e v d.Re uls Co — r h nsv f a y,y i o s o e fChie e me ii e a d r c rnc ae wee bs r e s t n
t eo Cw r sl t n n o i dit C i s e in ru (0cssa d et nmein ru y f ee e c dadr d mz o hn e dc egop 3 ae)n s r dc e op p U ee a e n e m i w e i g ( 0css .nC iee e in ru , ecm r es eporm o C ieem d i a p ldae ' 3 ae) I h s dc e op t o pe ni rga f hns ei n w s pi emd n m i g h h v ce a e —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科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指出,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UC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中医药在调节UC肠道菌群平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及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药口服、灌肠、针灸等中医药治疗方法如何调控肠道菌群从而治疗UC,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将其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关键词:中医药;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复方;研究进展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肠炎性疾病,是胃肠病学中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UC的病变主要从直肠粘膜开始,以连续性的方式向近端延伸发展[1]。
近年来,UC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
据调查显示[2],我国UC患病率约为11.6 / 106,UC导致癌前结直肠癌病变的发病率增加,最终有9%~11%的UC患者死于结肠癌和直肠癌。
然而,有关FD的发病机理还未彻底了解清楚,现阶段有研究[3]表明,肠道菌群是UC发病的起因和推动因素,在UC的发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理论方法,随着对中医药逐步的深入了解,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UC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1.肠道菌群失衡与UC的关系人体的胃肠道中遍布了大量复杂的微生物群,称为肠道菌群。
正常人肠道菌群具有营养和代谢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反应,提供生物屏障,以及为肠道黏膜屏障供给能量。
肠道菌群按致病性可分为有益菌、中间菌和致病菌三大类。
有研究发现[4],UC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变动是有益菌下降和致病菌增长的原因导致的。
王青等[5]分析了86例UC患者(缓解期45例、活动期41例及健康人40例)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发现活动期UC患者粪便中消化球菌、乳酸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健康人,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致病菌的数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人。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治疗 组服用 结肠 I号丸 ( 由牡 丹江 市 中医 院制剂
室 生产 ),9/ 、3次/ g次 天,治疗 6个 月 。对 照组服 用
奥沙 拉秦钠 胶囊 ( 浙江众 益药业 有 限公 司 , 准文 号: 批
1 - 3疗效判 定 参 照 20 0 0年 成都全 国炎症性 肠病 学术研讨 会制 定标准 。 1 . 全缓解 :临床 症状 消失 , . 1完 3 结肠镜 检查粘膜 大致
编号 :E 100 1 1( A一0 345 修回 :2 1—34 000—)
盖
甚 至癌变 。因此对溃 疡性 结肠 炎缓解 期 的正确 治疗 ,
降低 复发率是 非常重要 的。
2 结
果
1 临床资料
1 . 1一般 资料 观 察病例 6 0例 ,男 3 4例 ,女 2 6例 ,年龄 2 ~ 3
6 岁 ,均 为 2 0  ̄2 0 l 0 5 0 9年在 牡丹江 市 中医院 门诊 或 住院病人 。疗程 05 . ,按照 2 0 . ~55年 0 0年 《 炎症 性肠 病 诊断 治疗 规范 的建 议 》标准 ,全 部病例 均经 电子 结
差异 ( > . )。 尸05 0
对 照组有 3例 出现不 良反应 ,其 中 2例腹 泻 ,1
例 恶心 头晕 ,未影 响治疗 ,治疗组无 明显不 良反应 。
3 讨 论 祖 国医学将 溃疡 性结肠炎 归属于 反复发作 型休息
1 治疗 方法 . 2
痢 范畴 ,急则 治其标 ,缓 则治其 本 ,故中医针对溃疡
21治疗效 果 .
注 :两组 比较经 检 验 ,证 明有显 著差 异 P 00 。 < .5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经典方剂及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经典方剂及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8-02-05T15:44:52.7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4期作者:国绍莉1 吕冠华2指导;通讯作者[导读] 但中医药治疗依然存在自身的不足,如系统的疗效评价指标尚未建立、中药汤剂的毒副作用评价指标尚未明确,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1.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生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脾胃病科辽宁沈阳 110034)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疑难病。
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1]。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治疗难度大且与结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需引起高度重视。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西医病名,中医古代文献中虽有许多与之相类似的描述,但仍没有与之完全对等的病名。
根据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历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于中医“泄泻”“肠澼”“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2]。
UC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欧洲和北美发病率较高,在亚洲发病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3]。
目前西医尚未发现特效性治疗方法,故中医药治疗显示了广阔的前景与优势。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能有效维持缓解,预防复发,且副作用小。
目前临床常用经典方剂及临床疗效如下。
1以涩肠补肾固脱为主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故临床治疗中应用涩肠补肾固脱之法可明显缓解症状。
1.1以“乌梅丸”为代表方剂贾宁[4]应用乌梅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总有效率为97.5%。
马奎军[5]应用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慢性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发现该方可明显减少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主要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崔昌日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崔昌日发布时间:2021-08-26T23:58:36.51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3期作者:崔昌日[导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
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6324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肠道黏膜水肿减轻时间、溃疡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与克罗恩病同属炎症性肠病的范畴。
病变多累及结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症,中医属于“久痢”“肠澼”等范畴。
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未见明显性别差异,我国目前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为11.6/10万,且患病率与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消化系统领域难治性慢性疾病之一。
近年来,中西医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现对其进展做一综述。
1、资料方法1.1、资料共72例,均为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男14例,女32例;年龄31~77岁,平均(45.18±6.17)岁;病程40~150个月,平均(91.22±41.73)个月。
观察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32~75岁,平均(44.99±5.72)岁;病程38~140个月,平均(89.45±38.87)个月。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第一部分:中草药秘验方治疗急慢性肠炎肠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肠粘膜的炎性病变。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以前者为多见。
慢性肠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粘膜炎性病变。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50%。
1、归芍莱菔汤治肠道疾病[方剂]当归120克,白芍60克,甘草、槟榔、枳壳、车前子各10克,莱菔子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健脾利湿,疏肝理气,行血止痛。
[验证]病例一:工x,男,34岁,农民,1950年8月5日初诊。
患泄泻下痢4载,每于夏秋反复,经治疗无效。
表现:下痢糊状大便,味腐臭,时呈红棕色豆瓣酱状,挟带少量脓血,里急后重,日夜两行,脐周及左下腹钝痛,舌红、苔淡黄,脉沉细滑。
大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方予归芍莱旅汤加马齿览30克,并配用鸦胆子3克,用桂元肉包裹成胶囊状,用上药液送服。
9剂诸恙皆除。
再以原法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而愈。
随访至今9年,无复发,多次检查大便常规均正常。
病例二:黄x,女,32岁,工人,1979年6月2日初诊,自诉于1976年5月初,因误食不洁之物而致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有红白粘冻,日间3、4次,肛周及外阴俱痒,屡用消炎、杀菌、解毒等法治疗3年,疗效不佳,病情无明显好转。
大便多次化验霉菌阳性。
表现: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口干晨苦,舌苔白,脉沉细弦。
拟归芍莱菔汤加黄连、荆芥、艾叶炭、贯众各10克,连服2剂,腹痛已止,余症皆轻。
药已显效,乘势驱病,续进上方l 剂,症消病愈。
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情况,可随证加减,该方对慢性阿米巴痢疾、霉菌性肠炎、肠管硬化症、血吸虫病并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等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2、苦参液灌肠治慢性结肠炎[方剂]苦参30克。
[制用法]将苦参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80-100毫升,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
中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3讨 论
救复苏设施 ,必要 时辅助 或控制呼吸 ,以保证病人安全 。 综 上所述 ,舒芬 太尼与丙 泊酚联合用于 无痛人流术 ,生命体征平
稳 ,镇 痛、镇静效果好 ,体动发生率 低 ,术后呼唤 应答和定 向力恢复
痊 愈 :患 者 临床 症 状 消 失 ,肠 镜 检查 、肠 黏 膜恢 复 正 常 ;有 效 :患者 临床症 状 减轻 ,肠镜检 查 、肠黏 膜病变 较前 明显 改善 ,大 便 常规 有少 许红 、白细胞 ;无 效 :患者治 疗前 后 ,临床症状 和 镜检
无 明显改善 。 1 . 5统计学处理
2 ・中医中药 ・ 3 0
A gs2 1,o1, o 4 uut 02V 10N . . 2
中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 究
高淑 霞
( 吉林省 白城中医院内科 ,吉林 白城 170 ) 3 0 0
【 要】 目的 探 讨 中西 医 药 治疗 溃 疡 性结 肠 炎 的 可行 性 。方 法 回顾 分析 笔者 所 在 医院 收 治的 8 例 溃 疡性 结 肠 炎 惠者 的 临床 资料 。结 摘 5 果 治 疗组 痊愈 4 0例 ,有 效 4 ,无效 l ,总有 效率 为 9% ;对 照 组痊愈 2 例 例 8 8例 ,有 效 6 , 无效 6侧 ,总有 效率 为 8%。治 疗 组疗 效 例 5 优 于对 照 组 ,2组 总有 效率 比较 有显 著性 差 异 (< .5 。结论 中西 药合 用治疗 溃疡 性 结肠 炎比 单纯 西 药治疗疗 效 更加 显著 ,可达 到标 本 P0 ) 0
察疗效 。 1 . 4疗效判定标准
将 8例 溃疡性 结肠炎 患者 随机分为 2 :治疗组4 例和 对照组4 5 组 5 O 例 。治 疗组 中 ,男2例 ,女2 例 ;年龄 2 ̄ 0 。病 史均在 5 5 0 04 岁 个月- 0 1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研究方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多发生于结肠黏膜,并伴有溃疡形成。
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副作用和局限性。
中药作为一种悠久的医疗传统,其在治疗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灌肠治疗组和对照组。
2. 研究对象2.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2)18岁至60岁之间;(3)有明显临床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明确疾病或疾病感染的患者;(2)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患者;(3)怀孕和哺乳期妇女;(4)对中药过敏的患者。
3. 实施中药灌肠治疗3.1 中药配方的选择根据中医理论和已有的临床经验,结合具体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如黄连、香薷、苏木等。
中药的配方将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出,并在本研究中进行评估。
3.2 中药灌肠治疗的具体步骤:(1)患者清空肠道,排除大便;(2)将中药制剂与温开水混合,制成适量的灌肠液;(3)采用灌肠管将灌肠液通过肛门灌入结肠,并保持20-30分钟;(4)每次中药灌肠治疗1次/天,连续7天作为一个周期;4. 数据采集和观察指标4.1 数据采集:(1)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病史等;(2)中药灌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评估:根据临床症状、炎症指标等进行评估;(3)不良反应观察:记录中药灌肠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腹胀、腹泻等。
4.2 观察指标:(1)疗效指标:降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炎症指标等;(2)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5. 数据分析5.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5.2 比较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比较中药灌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5.3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的结果。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广泛炎症、溃疡和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肠道疾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多因素复合作用而引起的。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归属为“痢疾”、“痿证”、“瘘疮”等病症,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本文对使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
一、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灌肠的联合使用,临床上综合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胃止泻、改善肠道微环境等中药方剂,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进行个体化的调节,从而达到止痛、止泻、止血、愈合肠黏膜病变等目的。
二、疗效观察临床观察中,本疗法治疗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18~56岁之间,病程2个月~9年。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采用5-氨基水杨酸、5-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西药治疗,但无明显疗效。
治疗方案为中药加中药灌肠,治疗期为3个月。
以下为临床观察结果:(一)主要症状改善情况1. 改善腹痛腹胀症状:治疗后,30例患者中28例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2例基本消失。
2. 改善腹泻症状:治疗后,30例患者中26例腹泻明显好转或消失,4例持续慢性腹泻,但其排便次数、次数和粪便质量等均有所改善。
3. 减少肛门排泄次数:治疗后,30例患者中28例肛门排泄次数减少到2次/天,2例半数减少。
(二)病情控制情况1. 肛门出血:治疗后,30例患者中27例肛门出血完全消失,2例出血减少,1例未见明显改善。
(三)胃肠功能改善情况1. 胃肠道功能改善:治疗后,30例患者中29例胃肠道功能得到明显好转,1例未见明显改善。
2. 体重状况改善:治疗后,30例患者中28例体重得到了在不同程度上的改善,2例体重无明显变化。
(四)患者满意度情况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治疗后自我感觉良好,5例自我感觉较好,1例自我感觉一般。
总有效率为93.3%。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3年1月~12月我院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w和治疗后3个月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4.0%,对照组复发率为54.0%,P<0.05。
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疗效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结肠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血便、心跳加快、体重减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习惯的不规律,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对该病的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
近年来,中医汪氏三清疗法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主要以院2013年1月~12月我院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我院2013年1月~12月我院经结肠镜检查,且符合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IBD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3],明确诊断为UC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1~62岁,平均(51.11±12.51)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30~63岁,平均(51.15±11.9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在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
在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的炎症,临床上可以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类型。
结肠炎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也相对困难,常规治疗方法难以根除病根,而且容易出现耐药性和复发性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型治疗方法在结肠炎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得到关注。
一、生物制剂疗法生物制剂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等优点,在结肠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制剂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降低炎症反应等途径,有效缓解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目前,抗肿瘤坏死因子(anti-TNF)生物制剂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主要选择,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也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
二、干扰素治疗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具有抗炎、抗病毒等多种作用,近年来在结肠炎治疗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研究表明,干扰素能有效调节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结肠炎患者的炎症反应。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干扰素治疗可显著改善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但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
三、微生态调节疗法结肠炎的发病过程与肠道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因此微生态调节疗法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通过补充益生菌、益生元等方式,可以调节肠道内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益生菌占有优势,从而改善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
微生态调节疗法安全、有效,是结肠炎治疗的重要补充,但在具体应用中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四、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结肠炎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可以综合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从根本上改善病情。
中药方剂、针灸、艾灸等治疗方法在结肠炎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调节肠道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在结肠炎的临床应用中,生物制剂、干扰素治疗、微生态调节疗法和中医药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逐渐成为治疗结肠炎的重要手段。
这些新疗法不仅能有效缓解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降低复发率,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与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与疗效观察
张琪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3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疗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平均分为3组,一组实施常规治疗,二组实施常规治疗+美沙拉嗪治疗,三组实施常规治疗+美沙拉嗪+中药灌肠治疗.结果: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一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最严重.结论:常规治疗+美沙拉嗪+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张琪
【作者单位】273200 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监测 IL-17、IL-21、IL-22、IL-23表达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J], 刘杰锋;钟春媚;罗伟辉;翟冬旭
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J], 马勇
3.芪术三黄汤联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肠镜、病理组织评分的影响 [J], 高凯杰
4.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抗凝对溃疡性结肠炎伴血压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刘颖;韦雪
5.肠胃康颗粒辅助柳氮磺嘧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J], 苏艺丹;许春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复方五味肠炎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评价与质量控制
中药复方五味肠炎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评价与质量控制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五味肠炎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与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对中药复方五味肠炎宁进行拆方研究,并探讨药物的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复方五位肠炎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较为明显。
结论:采用复方五位肠炎宁治疗湿热蕴脾引起的结肠炎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但需要控制好其质量。
关键词:复方五味肠炎宁;溃疡性结肠炎;质量控制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慢,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
近年,此病的发生率还在逐年上升[1]。
患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时,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
给患者造成身心负担,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有可能引起癌变。
由于此病病因尚不明确,所以临床治疗也极具困难性[2]。
五味肠炎宁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民间药房,积累了民间丰富的药理经验,为了研究中药复方五味肠炎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与质量控制,本研究对五味肠炎宁进行了拆方研究其疗效情况,其具体分析报告如下:1方法本研究将按中医药理论,将五味肠炎宁进行拆方研究,对该药方和药材进行深入分析,考究其是否具有益气健脾、清热除湿的功效。
通过体外抗菌、抗炎、健脾、止泻和解痉止疼的拆分实验,分析中药五位肠炎宁的药材成分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的5个方面的药效作用。
2五味肠炎宁的药物组成结构中药五味肠炎宁的药物组成包括:牛耳枫(占总数的37.1%)、辣蓼(占总数的25.81)、广藿香(占总数的19.35)、茯苓(占总数的12.9)以及白术(占总数的4.84)。
根据相关文献显示,五味肠炎宁共有明确的药物分子成分201个,其中牛耳枫占据56个,辣蓼占49个、白术有19个、茯苓有35个、广藿香有43个。
而在这201个分子成分中芦丁为牛耳枫与辣蓼的共有成分。
这201个药物成分分别与5个抗菌靶点与2个抗炎靶点通过分子对接,产生出1407个打分结果,其中牛耳风中的一个成分与抗菌、抗炎靶点打分分值分别超过了对照成分磺胺嘧啶和美沙拉嗪。
中药肠澼玉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药肠澼玉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刘锡梅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中药肠澼玉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沙拉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肠澼玉号方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药肠澼玉号方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刘锡梅
【作者单位】吉林省磐石市中医院,吉林磐石 13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清化肠饮联合灌肠Ⅲ号方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33例 [J], 张歆;方文怡
2.愈肠灵二号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临床观察 [J], 汤定伟;杨爱国
3.灌肠1号方配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观察 [J], 李(王莹);周莉
莉
4.肠澼Ⅰ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J], 冯玲吉;丁明红;王成雪
5.肠宁方并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复发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J], 樊振;李瑞;袁敏惠;杜晓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保留灌肠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疗效Clinical efficacy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Han YushuangQing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Qingyun 2537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herbs combined with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retention enema,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nema.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4.00%, P < 0.05). CONCLUSIO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nema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ative effect【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ZM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尚未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与外源性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以及免疫功能等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两组患者的HAMA 与SAS 积分比较组别例数HAMA 积分治疗前治疗后SAS 积分治疗前治疗后针刺组4023.43±3.128.17±2.14☆△53.22±7.9126.72±3.32☆△对照组4024.16±4.1612.89±3.34☆55.17±8.1234.03±4.61☆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㊂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针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药物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针刺组4072010392.5△对照组40314121172.5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㊂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针刺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例,其中轻度血肿4例,晕针2例,药物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2例,其中失眠4例,头晕4例,腹泻1例,便秘1例;治疗后针刺组患者的TESS 总分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㊂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束后TESS 量表总分比较组别例数治疗后针刺组40 1.07±0.65△对照组404.26±1.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㊂3 讨论广泛性焦虑症又称为慢性焦虑症,以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因此需要通过长期维持治疗㊂目前,西医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药物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㊁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高效苯二氮类药物等,起效快㊁疗效好,但副作用大,长期服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㊂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㊁不良反应小㊁药物依赖性低等优点,目前已被应用于广泛焦虑症的治疗,且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㊂针刺组与药物组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明显疗效,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针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组,这与史彩屏[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㊂有研究表明,针刺疗法与西药同时用,可以有效拮抗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3]㊂本研究进一步说明,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㊂参考文献[1] 孙秀丽,栗克清,崔利军,等.河北省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首都医药,2009,16(14):37-39.[2] 沈莉.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研究现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9):7-8.[3] 刘海静,罗文政,梅尚英,等.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119-122.[4] 史彩萍.针刺任督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收稿日期:2014-11-05)编辑:赵学征【中医药研究】中药肠澼Ⅰ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刘锡梅(吉林省磐石市中医院,吉林 磐石 132300)【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中药肠澼Ⅰ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㊂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沙拉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肠澼Ⅰ号方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㊂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㊂结论:中药肠澼Ⅰ号方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安全性㊂【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肠澼Ⅰ号方;临床效果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5.08.048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5)08-0087-0378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结肠的溃疡性炎症,病程缓慢,病情轻重不一,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疗,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重视㊂为评价中药肠澼Ⅰ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本文选择5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沙拉秦口服治疗和中药肠澼Ⅰ号方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在磐石市中医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以2000年四川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为依据,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㊂中医证候标准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2009)“[1]㊂所有患者就诊时主要表现为腹痛㊁腹泻㊁黏液血便,部分患者伴有发热㊁腹胀㊁舌苔黄腻㊁肛门灼热㊁大便臭秽㊁里急后重㊁脉滑数㊁食少纳呆,均诊断为湿热内蕴型㊂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妇女以及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②2个月内用过能够引起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异常的药物,如阿司匹林㊁抗凝药㊁避孕药㊁非类固醇消炎药等;③严重肠梗阻㊁肠穿孔㊁直肠息肉㊁中毒性结肠扩张等并发症的患者;④有慢性血吸虫病㊁痢疾㊁肠结核㊁克罗恩病以及肠炎等疾病的患者㊂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㊂观察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42~56岁,平均年龄(48.23±4.30)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病程(4.51±2.31)年;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42~56岁,平均年龄(48.09±4.11)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病程(4.98±2.22)年㊂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 为了有效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患者入院后均在病床上充分休息,在饮食上忌食鱼㊁虾以及动物蛋白类食物,主要选择易消化㊁少渣㊁富有营养的食物㊂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拉秦钠胶囊(由浙江众益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常规口服治疗,一次1g,3次/d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肠澼Ⅰ号方治疗,药物成分为生黄芪30g㊁炒薏米30g㊁苦参15g㊁白芍15g㊁甘草10g㊁黄连10g㊁五灵脂10g㊁黄芩10g㊁制乳香10g㊁五倍子9g㊁木香6g㊁三七3g㊂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加减:夹寒湿者加炮姜5g,藿香㊁紫苏叶各10g,减去黄连;里急后重加制大黄5g;脓血便甚加地榆㊁槐花各10g㊂1剂/d,加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5d 为一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㊂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㊂1.3 疗效判断标准[2] 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充血㊁糜烂等基本消失,大便以及粪常规检查基本正常为显效;所有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充血㊁糜烂等有所改善,大便及粪常规检查基本正常为有效;以上症状及指征均无明显改变为无效㊂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㊂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㊂详见表1㊂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n=27)316870.4%观察组(n=27)718292.6% x2 5.131P<0.053 讨论溃疡性结肠炎值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发生于直肠㊁结肠的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㊁慢性腹泻及粘液脓血便㊂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病因不明,提示可能与饮食所伤㊁情志失调㊁久病体虚以及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㊂在中医中溃疡性结肠炎属 泄泻”㊁ 痢疾”㊁ 肠游”㊁ 下痢”范畴,一般认为其病机为 以有热故也”㊂也有不少研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根本是肝脾气亏虚以及湿热邪毒,引起瘀血阻络,再加上肝脾肾的功能失调等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导致内疡的形成㊂因此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以脾为主,并整体调和脏腑功能㊂在药物的选择上以补益肝脾之气㊁清热化湿解毒㊁活血止血㊁扶正祛邪以及调整肠道功能紊乱为原则㊂目前,国内外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都有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医药在诊治上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88完善的体系,并以疗效确切㊁毒副作用小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而获得了良好的评价[3]㊂肠澼I 号方中医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一种药物,其中含有的黄芪味甘性温,入肺㊁脾经,不仅对肝脾之气和阳气具有补益的效果,同时还具有生血㊁行血,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苦参㊁黄芩㊁黄连以及黄柏等具有清热化湿解毒的功效,同时与制乳香㊁芍药㊁当归㊁炒五灵脂等药物共用具有活血化瘀㊁改善循环的功效,有助于促进溃疡愈合;炙甘草甘缓和中,对人体的寒热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另外,珍珠粉㊁三七粉等具有化瘀止血㊁护膜生肌的良好功效[4,5]㊂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为92.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㊂由此可见,西药配合中药肠澼Ⅰ号方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㊂总的来说,中药肠澼Ⅰ号方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㊂参考文献[1] 张丽华.芍药汤调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2] 冯玲吉,丁明红,王成雪,等.肠澼Ⅰ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6):84-85.[3] 张艳萍,王丹鹤.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J].光明中医,2014,29(5):1031-1032.[4] 李江文.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8例[J].光明中医,2010,25(11):2050-2051.[5] 何文玉.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8):81-84.(收稿日期:2014-10-29)编辑:赵学征【中医药研究】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下肢丹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张建民1,郭 燏2(1.甘肃省庄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平凉 744600;2.甘肃省庄浪县南湖中心卫生院)【摘要】 目的:对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进行讨论㊂方法:选取69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方式治疗,对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㊂结果:69例患者治疗痊愈39例,占56.5%,效果显著27例,占39.2%,有效3例,占4.3%,无治疗无效者㊂总有效率为93.7%㊂69例患者治疗中出现恶心1例,占1.4%,腹泻2例,占2.8%,无呕吐㊁皮肤瘙痒患者㊂患者不良反应总比例为4.2%,小于规定的5%,可以认为安全有效㊂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㊂【关键词】 中药内服外敷;下肢丹毒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5.08.049中图分类号: R75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5)08-0089-02 下肢丹毒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较急,常伴有剧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㊂有效的治疗能够消除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因此,探索最佳治疗方式大有必要㊂有报道介绍,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下肢丹毒效果显著㊂此次临床观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现报告于后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庄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3月-2013年4月间69例下肢丹毒患者,年龄(58±17)岁,男性34例,女性35例㊂患者病程最长者为一周,最短为1d㊂69例患者中,发病部位在左侧的有27例,右侧31例,双侧11例㊂患者发病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㊁畏寒㊁头痛㊁肢体酸痛症状㊂患者皮疹均高于皮肤表面,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发亮,疼痛明显㊂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值均高于10×109/L㊂1.2 治疗方式1.2.1 口服疗法 中药内服主要以清热解毒㊁活血祛湿为主㊂方选三妙活血汤加味,方剂组成为薏苡仁30g㊁金银花30g㊁连翘30g,苍术15g㊁赤芍15g㊁地龙15g㊁防己12g㊁黄柏10g㊁土鳖虫10g㊁牛膝各10g,上方取水600ml,文火煎40min,取汁450ml,日一剂,早中晚分服㊂若患者局部皮疹质地坚硬配伍三菱15g㊁莪术15g;肿胀严重者配伍泽泻30g㊁车前子30g;恶寒高热甚者配伍青蒿15g;全身症状重者配伍黄连15g㊁赤芍15g㊂1.2.2 外敷治疗 方选三黄消斑洗剂,组成为黄连10g㊁黄芩10g㊁大黄10g 和芒硝60g,煎煮方法同上,煎好后熏洗患肢,每日两次,连续两周㊂患者治疗期间不可进食辛辣㊁海鲜等发性食物㊂治疗期间减少运动,抬高患肢,维持血液循环㊂1.3 疗效观察 对下肢丹毒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