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和建议

合集下载

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人类 在 2 1世纪初进入一个崭新 的知识经 济时代 ,这就 意味着知 识、 信息将成为最重要 的资源 ,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 的主要依 赖因素 , 知 识创新 、 能力创新成 为民族进步 、 国家兴旺的根本动力 。当今高职高专 教育在我 国高等教育占有相大 的比例 , 以在高职高专开展知识创新 、 所 能力创新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很多高职高 专生物教育专业来说 ,培养的学生多是面向偏远地区从事与生物相关 职业的 , 因此 可以通过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 提高偏远地区中小学生 的 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针对社会 的需求 , 通过几年的探索 , 我们通过 调整课程设置 、 改变 教学模式 、 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运 注重学 生学法的引导 , 在培养学 生 创新能力 方面取得 了一定成效, 现报道如下。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 ,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原有的高师生物科学课 程设 置模式一直沿用 的是 2 O世 纪 5 0 年代 苏联 的模式 。随着经济的不 断发展 , 课程 内容 陈旧, 课程结构 比例 的失调, 日益显示出其不适 应性 。我们从拓 宽课程 的知识范畴 、 已 提高 综合 素质 、 加强能力培养 和夯实各种技能为 目标调整 了课程设 置。 0 级 的课程设置沿用 的是原有本科的课程设置体 系 , 7 只是删减 了 些 比较难的课程。 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 础课 、 专业课 、 课 外实践教学 四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 、 英语 、 体育 、 计算机 、 法律 、 教 育学 、 心理学 、 书写等; 专业基础课包括无机 、 有机化学 、 、 高数 植物学 、 动 物学 、 人体解 剖学 ; 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 微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遗传 学 、 生态学 、 物生理 、 植 生物新课程教学论 、 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研究 , 专业 选修包括细胞生物 学 、 进化生物学 、 生物技术 、 免疫学 、 发育生物学 等。 各类课程所 占比例如表 l 。 表 10 7级各类课程所占比例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由陋 基 。年策 璺 1创 新 能 力培 养 的路 径选 择 院校
刘 丽 红
(南 京 化 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1
摘 要 本 文 对 当代 高职 院 校 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 现 状 进 行 了分 析 , 对培 养 高职 院 校 大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进 行 了探 讨 , 即树 立 创新教 育的理念一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一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探索院企结合 的有效途径,以适应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有的培养模式 ,用一种新 的方式来构建学生的主动性 .改变 一味地 片 面注重学生的 沦灌输 而忽视创新 能 力培养 ,或 者片面注 重学生 的 “ 动手能 力”培养而忽视 甚至 否定理 论学爿的重要性的现 实 ,目前我
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从 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正面临着世纪
转换 、社会转 型 、 体制转轨和观念转变的新的考验 , 而教育观念的转
变是 目前面临 的最大凼难 ,也是第一个 “ 抓手”
2I 树 立全 新 的 教 育 理 念
科技进 步和社会 、经济的转 型 ,要求 高耿教育 的理 念要不断 创 新、 高职作为高等学 历教育 ,应该为 日后转岗转 业做好理念 、基础知
以和 专业理 沦上 的必要储 备 ,也就是 说高职教育 要面r 整个职 业生 u 】 涯 ,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为此 ,要开腱以 “ 树立高教观念 、 增强高耿意洪 、构架 高饺机制 ”为主题的转变教育思想大 讨沦活动。 这既符合就业为导 的办学理念 ,也是面对高职 毕业生就业压 力大的 现实需要 创新能力培 养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 创业能 力是创新能力的应用 与具体化 。高职毕业生在 漫长 的职业生涯

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O 一 0
科l l J 教 文 化
科 黑江— 技信总 — 龙— —
全 大学生创业 动梯 队, 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秀人 才 开展社会实践与社会调研 ,体现高职院校学生 电子设计大赛 、 国职业技能大赛、 在科技创新活 动中 ,应 注意面 向学生 、 点 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 和思考 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 大赛 、全 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龙头举行各 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 赛、 机械设计大 面结合 、 重点突破 。 根据不同的科研活动特点采 力。高职 院校 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的培养模式 类竞赛 , 建 “ 以重大科技竞赛为龙头 , 以丰富和挖掘各类资 赛 、 程序设计大赛 、 节能减排竞赛 , 。 动了 取不 同的组织方式 , 立不同的科技活动小组 等等 调 形成一年级 培养兴趣打基础 、 源为保 障, 以群众性科普教育活动为基础 , 以培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 激发 了大学 和科技活动梯队 , 生科技创新 的欲望 。 尝试学科交叉和合作 , 二年级集 中培训提高能力、三年级为重点组 队 可以 养学生创新能力为 目标” 的发展模式。 31 . 要加强 高职学 生科 技创新能力 的组织 有效 的整合资源 , 形成合力 ; 可以使各个 院系的 参赛的活动模式。这样 既可以最大数量 的吸收 领导 学生走出来 , 加强与其他学科学生 的交流 , 扩大 感兴趣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又可 以在培 便于学校组织统一的队伍外 出参赛等 。 养选拔的基础上组织优势力量参加竞赛 ,努力 高职 院校在学 生科技 创新上要有强化 ” 争 知识面 ; 创一流 “ 的意识来开展创新性的工作 , 同时高职 尝试开展跨学科 的各类竞赛等 , 织建立 争取最佳成绩。形成了科技创新的人才储备。 组 总之 , 随着高 职教育 的迅 速发展 , 高职 学 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不是靠某一个部 门单 相关的协调机制 。学校建设完善学生参加竞赛 独能够完成的 ,需要各部门协调行 动,齐抓共 的平台 , 成立竞赛组委会 , 从组织上为学生参加 生 的科技 创新能力在某种程度上 已成为高职院 管。 学校可 以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 全 竞赛活动提供便利 ,也可以提高学生为校争光 校问竞争的主要标 志。高职教育是以成 熟的技 对 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进行统一规 划 的积极性。 学校相关部门加强研究 , 为完善导师 术 和规范为基础 , 以实践教学为内容 , 培养学生 和领导 。 确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以能力培养为 参加 大学生 科技竞 赛活 动提供 机制 和平 台支 胜任某种 职业 岗位 的职业技能 、技艺 和运用 能 中心的办学理念 ,为培养高职学生 的科技创新 持 , 形成制度 , 发挥 出积极的效应。建设一 力 , 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的培养 , 现 才会 强调 体 素质营造活泼宽松的学习 、 和生活环境 , 工作 把 支具有主动性的、 高水平 的指导教师队伍 , 为科 高 等职业 教育 人才培 养 的技 能性 和实 用性 特 点, 为未来 的职业人才提供职业素质 , 高职学 而 培养学生的科技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作为一项 技创新活动提供强 大的技术和智力支持 。 系统工程来抓 , 纳入学校育人 的整体规划 。 35加强 创新教育培养 高职学生的科技创 生科技创新能力 的培养与提高 ,一定会 为高职 . 32要因地制宜 ,建立和完善 一套合理 的 新 能力 . 院校 的蓬勃发展注入新 的生机和活力 ,使高职 更 激 励 机 制 高职学生 的科技 创新能力 需要对 高职学 院 校 的毕 业 生 飞 得 更 高 、 远 。 有效地 培养高 职学生 的科技 创新能 力必 生进行创新教育为支撑 ,高职学生要构建合理 参 考 文 献 须以制度 建设 为保 障 ,保持高职学生科技创新 的知识结构 、 培养创造性思维、 加强心理素质 的 『1 l杨震. 论新 时期 大学生科技创 新能 力的培养 的积极性 。有一定 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 锻炼 、 以学 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 , 培养大学生 的 叨. 党建与思想教育 ,06 学校 20 . 作为保 障才能起 到实效 。为 了调动教师指导和 科技创新能力 。才能有利地促进学生科技创新 [ 汪振 明 , 2 】 时卫 东, 韩春 霞. 论农业 院校 大学 生 学生参 与的积极性 ,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持续 能 力 的实 现 。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 J 陕西农业科学,0 7 】 20. 推人更高 的水平 , 学校应根据 自身的实际情况 , 36建设一套完整的培训 和竞赛机制 . 『 吴玮, 良顺 . 3 1 孙 高职学生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刍 高职 院校要 根据 高职院校 的特点及 学科 议阴.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 , 0 () l 0 f 2 92. L 建 立和健全促进学 生科技创新 的激励机制 , 将 科 技创新活动 与学 生 自身 的发展 积极挂钩 , 形 特点 , 采取重点突破的做 法, 主要 围绕挑战杯竞 作者简介 : 薄爱敬( 96 ) 河北石 家庄市 16 一 , 赛、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人 , 全 成 合 理 的 激励 机 制 。 郑州铁路 职业技术 学院副教授 , 主要从 事马 33丰 富高职 学生科 技创新的学术性社 团 赛 ,全 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高职高专组等开 克 思 主 义 理 论与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研 究 。 _ 项 目:河 南 省 2 1 0 0年 科 技 发 展 计 划 项 目 有效载体 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实践 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相 高职 院校要 以学术性 社团为载体 , 培养 高 对合理和完整的活动机制 。制定每年度的工作 (0 4 0 3 0 1 “ 南省 高职院校 学生科技 创 12 0 4 0 4 ) 河 职学生 的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 计划时 , 都根据竞赛活动 的时间和特点 , 制定详 新 能力培 养的机制研 究” 成果之一。 提前半年开始组织 报名 、 培训 、 种科技文化活动 , 营造宽松和平等 的环境氛 围, 细的活 动进 程 , 构建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 ,充分 选拔 、 组队、 集中培训等 , 聘请专家开展 指导。 除 可以依托 团总支全面负责组织报 名、 组 调动学生 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 、 主动性 , 挖掘学 此之外 , 生创新的潜能。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各种科技社 织参赛 、 加答辩 、 参 参加决赛等具体 事宜 , 既可 团组织 ,在科技 创新 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 当 以起 到有效 的组织作用 ,又可以使学生集 中精 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 通过组织不问断 、 力 开展 活 动 , 成 了 良性 运 转 机 制 。 形 不 同层次 、 不同内容的科技 创新活动 , 不同学生 3 . 7加强 校企合作 ,共建 高水 平 的科技创 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 自己的位置 。并针对不 新 基 地 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 , 开展活动 。可举办“ 创 培养 高职学 生科技 创新 的能力 , 单靠学 校 新成果展 ” 开展“ , 能工巧 匠杯 ” 技能 比赛 , 或成 的力量是不够 的。因此学校要加强与企业 的联 立科技 创新型社 团 ,通 过社 团活动宣传 “ 挑战 合 , 由企业 出资 , 学生结合专业 利用暑假期 间开 杯” 激发高职学 生学 习与创新 的热情 。针对大 展社会实践等科技活动 , , 共建科技创新基地 , 发 大 二 学 生 多 开 展 科 技 知 识 竞 赛 、 坛 、 座 挥基地 的示范与辐射作用。高职 院校要加强学 论 讲 等活动 , 营造 良好 的学术氛 围, 使更多学生进人 生科技创新 的基地建设 ,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 学术环境 , 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 , 为参加科技 活动提供 良好 的环境和技术支持 ,并把基地建 创新活动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针对高年级学生 , 开 设成为学生培训 、 参赛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 通过 展各类作品大赛 、 制作和发 明比赛 , 使他们理论 多渠道 向科技创新基地投入实验设备 、网络设 联系实际 , 自觉进取 中培养 自信 , 在 在迎接挑战 备 、 科研设备 、 学生培训教材 、 办公设备等 , 为学 中培养勇气, 在战胜挫折 中培养意志 , 在对待利 生开展 科技活动和竞赛提供 了强 有力 的支持 。 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 的人生态度 ,塑造创 造 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通过这些活动 , 使学 人 格力 量 。 生走 出校园 、 出课堂 , 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 走 运 3 . 4搭建高职学生科技

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转变,对我国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综合能力强、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

其中,医学生创新能力是制约高素质医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课题组对目前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影响医学专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助于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标志和潮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

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疗专门人才,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的医疗发展需求,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培养新世纪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关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了解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本课题组于2010年11月份对邵阳医专大一、大二的4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评价不高调查结果表明:71.84%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一般,8.42%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弱,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的有16.32%,认为自己创新能力很强的仅有3.42%。

统计结果反映出高职高专医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评价不高,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二)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欲望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新欲望不强。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摘要:创新型人才,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

学校作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积极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至关重要。

在分析当今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实践平台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措施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1.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低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导致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缺乏养成自主创新的习惯。

虽然当代大学生具有创新潜能,但表现出创新意识、创新欲望与创新能力的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社会的信息化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影视等传播激发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学生带着相当敏捷思维去思考、参与创新各项科研创新活动,但是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就很难全面性、灵活性和深层次去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

3.学生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却远远弱于外国学生。

4.学生的创新能力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的协作精神很大程度影响着创造潜力的发挥。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6+1”家庭出来的孩子,其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承受能力差;不主动与他人合作、分享,缺乏团队协助精神;缺乏吃苦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缺乏冒险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根据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找准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研究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1.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全面地把各科知识的结构进行整合,发挥他们网络状的思维方式。

同时还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强调不同领域知识的沉淀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厚积薄发,也是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指导实践的体现。

2.现阶段高职院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及其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创新的困难,特别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的 另一个 作 怂, f t. 步掌握 伏验 方法 。 I -
案 、激发学生的创新 热情 与意识 。
几年来 , 我们通过 在对 我院 园艺 .园林 . 生物技 术等学生进 行专业教育中 , 结合创新 型 人才培 养的 设想 和途径 介绍 , 稳定 了学 生队
2 3 更新 课堂教学手段 , . 激发学习兴趣与培养
伍算机等 多种媒体 , 以其形 象、生 3 2 提高型实验 . 炼学 生操作能力 锻 动 直观 的表现手段 , 吸引学生的 注意 力 , 激 提 高 伏验 嗄 怂除i 示性 和验 I 性灾 { i c 正
2 理论教学融入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 发他们 的积极性 。对 于一些 比较难理 解的 慨 验以 外, 『 容仍没有趣 …课本理 论知识范畴 ^ J 念 、原理 、实验现象 、实验 技术 , 可以 通过观 的实验 , 这类。 验仍 }敷帅 列…j 俸的实验内 l j L 创新意识
成。 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 、 创新 技 术作详细 的介绍 , 给学 提供 创新点 , 让学 乍 识教育 , 生具备创新能 力 , 学 首先培养 学生的 减加工环节很 多, 不可能 是每一个环节都 作 但
想象能 力, 创新思维能 力。 创新教育首先是意 有创新思 维与 创新想 象的空 间。 园 艺产 品贮 验 , 仃 的作川 要怂 求辅 助教师的理论教 它 j
创新意 识
攻 I I
园 Z产品 收 加 【 澡氍 , 艺产品 园
传统 的呼 吸怍} 的测定 、 『 惯. } j 蛋 _ 糌分等的测 { 可以是验 址性伙验 , I , J I 卜 解操 作的过 实现教学手段现 代化 , 是深 化课程教学政 定 ,
革的重要努力方向。采用幻灯片 、 ‘ 投影仪 、电 徉 , 握灾验 原理 和方法就 “ 以 r。 掌 r

高职工科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高职工科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3 工 程 实践 、
以 F NU A C系统为例编写下 图中 长轴为 4 , 0 短轴为 2 6的椭 圆方程 , 根 据 图 中 给 出的 尺 寸 写 出 椭 圆 的 标 『 程 :2 3+ o= 伟方 x 1 z2 21 / /
3 1变 量 的 叠 加 , 驱 动 x、 以 z值 的 变 化 , 实 一 Nhomakorabea、
荚 国的本科 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取得 l 以上 的学分 , / 6 各大学设立 々项 资金埘木科生科研进行资助 。德 国著名 的工科高校亚琛工大 与德 闯企业界练 习精 密 , 从事科研开发 强调“ 高校+ 科研院所+ 企业” 的研究 方式 。教授讲授 的 号业 课内容大部分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 。 2围 内 大 学牛 参 与科 研 实践 的现 状 . 19 年开 始 , 98 清华大学 、 浙汀大学 、 中国科技 大学 、 东T业大学等 广 高校 相继开设大学科技训练教育 。全 国高校学生 的各类学科竞赛也广 泛 开展 , 国大学生 电子 设计竞赛 、 国大学生机械 设计 竞赛 、 战杯 全 全 挑 赛、 数学建模 竞赛 、 思 卡尔智能车竞赛 、 国大学牛 电子设计嵌入式 全 系统 竞赛 等。 以 全 国大 学 生 电 子 设 计 竞 赛 为 例 , 七 届 本 科 生 和 高 职 高 专 学 生 前 还 足同场 竞技。第八届( 07年 ) 20 仝圉大学 生电子设 计竞赛 才将 高职高 々组 与术科组 分开 。在 与木科生 同场竞技 时 , 参加竞 赛的高职学 生 卜 分 少。从 建 了高职高专组 以后 , 高职 院校十分重视这项赛事 , 赛的 参 学 校和学生 人数也极大 提高。以竞赛 为依托 , 学校也 加大 了对学 生参 与科 研 实 践 的 支 持 。 二 、 约 大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发展 的 因 素 制 1传统 的 人 才 培 养模 式 忽视 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 传统的教育模式“ 重知识的传 承 、 轻创造 力的培养 ” 。 ●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细 , 学生可选择的课程 范围窄 。 ●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式 落后 , 学生 的学习被动 、 积极性不高 , 学生 思维缺乏质疑精神 、 缺乏个性 、 缺乏创造力。 ●实践教 学环节 以验证 性试验 为主 , 学生 的学 习往往都是按 图索 骥的模式 , 缺乏主动性 、 创新性 。 ●对学生 的评价体 系僵化 , 只有试 卷考核一种模 式 , 用成绩衡量学 生的水平 。 2学生个人 因素的制约 . ●高职学生 的学 习 目标 片面。学生往往把学习 的目标定位在获取 文凭 上 。 主要 的 学 习 动 机 , 获 得 一 份 好 的工 作 , 习过 于 功 利 。学 习 是 学 目标 短 浅 , 乏 长 期 发 展 的规 划 。 缺 ●高职学 生 自主学 习的能力较弱 。学 生学 习缺乏 主动 性 , 遇到 问 题缺乏钻研探究 的动 力。学 习方式单 一 , 主要依 靠教 师的教授 , 自学能 力较弱。 三 、 高 大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提 1 革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改

高职高专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走“ 、 、 ” 出特 色 的必 然 要求 , 是 实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办 也
第 二 , 作责 任心不 强 。往 往上 午 到十 一点 才来 工 实验 室 , 做不 了半个 小 时 实 验 就 去 吃 中饭 , 根本 没 有
模式 、 学 内容 与课 程 体 系等 方 面 的改 革 和实 践 , 教 加 强 实践教 学环 节 和实训 基 地建设 , 力办 出 自己的专 努
业特 色[ 。 因此 , 养学 生 的科研 能力 成为 一项值 得 2 ] 培 探讨 的课 题 , 养 高 素质 的 、 培 具有 科 研 创新 型人 才 也 是 当前高 等学 校教 学改 革 的热点 。在 此背景 下 , 笔者 依据 多年 教学科 研 实践 , 对高 职高 专学生 在科研 创 针 新 过程 中出现 的一 系列 问 题 , 探讨 大学 生在 进行科 研 创 新活 动 中的 培养 方 案 , 提 出具 体 的培 养 建 议 , 并 为 今后学 生进 行科 研 实训 及科 研能 力 的提高 提供参 考 。
高 职 高 专 学 生科 研 创 新 能 力 的培养
杨 丹 。 祥 辉 义
( 林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化 学 与 工 程 技 术 系 。 西 桂 林 5 10 ) 桂 广 40 1
[ 摘 要] 依据 桂 林 师 专 生 化 制 药 专 业 学 生 进 行 科 研 过 程 中 出现 的 一 系 列 问 题 , 讨 大 学 生 在 进 探
由 于 没 有 树 立 正 确 的 心 态 , 生 进 入 实 验 室 进 行 学 科 研活 动 时主要 存 在 以下 问题 :
能力 较差 , 就像 宠 坏的孩 子 , 伤不 起 。出现 问题 时 , 教 师也 不 敢过 于责怪 同学 , 多次强 调 仍然 会 出现 我行 但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宋 彬 、庄 寿强 、彭宗 祥 、殷石 龙等 为代 表 ,认 为创
新 能力 应 具 备 的知 识 结 构包 括 基 础 知 识 、专 业 知 识 、工 具 性 知 识或 方 法 论 知识 以及 综 合 性 知 识 四
把“ 创造 ” 引入 教育领 域 。他 在 《 一流 教育家 》一 第 文 中提 出 要 培养 具 有 “ 造 精 神 ” “ 辟 精 神” 创 和 开 的
第2 9卷 第 2期 2 1 年 4月 02
邢 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n mi o y e h i l g o r a Xig lt c n cCo l e o P e
、 . 9 NO 2 b1 2 .
Apr 01 .2 2
高 职 高专 院校 学生 创 新 能 力 的培养 研 究

中图分 类号 : 4 G6 1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o 8 1 9 2 1 ) 2 O 4 . 3 l0 —6 2 ( 0 2 O —0 3 _ 0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建设“ 新型 国家” 略 目标 创 战 的提 出 ,对科 学技 术 、文化 艺术 、体制 和整 个社会
为 主要 活动 的 高层次 精英 型 的创 新型人才 , 需要 更 大 批 通 过 工作 把 科 研 成 果 转化 为 实实 在在 的社 会 生产 力和 在 实践 过程 中 改革技 术 、产 品、营销 、管 理 的应 用 型技术 人才 。因此 ,高 职 院校培养 学 生 的 创新 能 力具有 极 为重 要 的现 实意义 。
力 。创 新 的关键 在 人 才 ,人才 的成长 靠教 育 。” 以 此 次 讲话 为契 机 , 国将 大 学 生创新 能力 的培养 作 我

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23卷第6期2009年12月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Tax a tion Vol .23.No .6Dec .2009 [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朱崇娴(63—),女,河南南阳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朱崇娴(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文化传播系,河南郑州450002)[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能力[摘 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高职高专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引导,也要靠学生的自我培养、自我提高,应将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93(2009)06-0072-02 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还要靠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参与。

高职高专院校应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结合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策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一)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自觉参与教学的欲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激活他们的各种智力因素。

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大胆地创新。

浅谈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立性 ” “ 、 自由思考” “ 、怀疑态度 ” “ 、 求异思维” “ 、 发散思维 ” 内容。 等
分调动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 , 教师又不失时机对学 生 加以引导 , 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既巩 这样
固提高了已学过的技术 , 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目的。
产力 发展有很 大反作 用。回首人类 漫长的社会 发展历 史 , 每一次社
会的变革 和前进 , 无不 与人类 的创造 性活动息息相关 。能够制造 工 具, 迈开了人类创新 的第一 步。此后从懂得 渔猎到学会 农耕 , 从掌 握制陶、 冶铁技术到建筑世 界八大奇迹 , 哥 白尼 的 日心说到爱 因 从 斯坦的相对论 , 从柏拉 图的理想国到马克 思主义哲学 的确立 , 从私
起练的教学组织方法 , 而是多采用小组 、 结对 、 单练 等组织形式 。 班级选出小组有组长 、 每个对子有 主要 负责人 。根据 活动 内容 , 安
识、 技术和技能 , 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 而且还要为 国家培养
适应新世纪的具有竞争意识 , 开拓进取的全面发展人才 。创新是历
史发展 的必然趋 势和推动力。“ 创新 ” 可以理解为 创造和革新 的合
创新 能力指人 在顺 利完成 以原有知识经 验为基础 的创 建新事 物 的活动 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 品质 , 在高职 高专阶段 , 创新教育 的重点应放 在培 养学生具有“ 创新 意识” 的个 性品质 。此 阶段的创 新意识 主要 指培养学生“ 好奇心 ” “ 、 想象力” “ 知欲 ” “ 识的独 、求 、认
些 成功的运动实践 , 足了学生急 于参 与运动实践 的心理 渴望 , 满 充
就体 育教学 中如何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提 出个人 的见解。本文从

高职高专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索

高职高专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索

高职高专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索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生产和实践充分结合,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技术综合性训练,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能够独立获取知识、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直接参与工艺设计、产品的研发以及充分锻炼学生的工程能力。

关键词: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技术创新思维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能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理论,在此基础上还需具有在各种领域中提供生态和经济以及社会价值的不断创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以及发明的能力。

国内的学者认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就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创性能力也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在21世纪社会的竞争中,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人创造力的竞争。

1998年,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与科技界人士会见时,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以江泽民同志的这次讲话作为创新的动力,我国教育部门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次改革在我国的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大讨论,讨论的内容是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

机械专业的高等教育大而不强,是我国高职高专机械专业现状与问题的典型代表,其核心症结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对于机械专业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及实施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关于创新机械课程的开设机械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

2 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性课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实践知识的牵移,培养他们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开展高职高专学生的创新项目和创新大赛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是我系开展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程教育 研究
2 0 l 3 年1 月 上旬 刊
考索・ 探微
高职院校 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 究
王 斌 ( 山 东外 国语 职
【 摘 要】 当今社会 , 企业用人 除 了重视技 能 , 更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高专院校 日 语 专业的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迫在 【 关键词 】 大学 生素质 创 新 动手能 力 发散 思维 【 中图分 类号】 G 7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O 8 9 ( 2 O 1 3 ) 0 1 一 O 2 4 9 一 O 1



奶呢?孟子说“ 老 吾 老 以及 人 之 老 , 幼吾 幼 以及 人 之 幼 ” 。 连 小 或是 自己的一 些亲身经历来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 。
燕子都会 说“ 人, 不独亲其 亲 , 不独 子其子 ” 了, 我们 的大 学生 为什 么想不到且做 不到 呢?而在 日本社会 中。 这些早 已被 看成 是“ 常识 ” 了。他 们认 为没 有知识 不可 怕 。 可怕 的是 不懂 “ 常 识” 。这一点也是 日资企业在聘 用毕业生时比较看 重的一点 。 另外 , 使 大 学 生具 备 良好 的 心 理 素 质 也 尤 为 重要 。 在 社 会 竞 争 如 此 激 烈 的今 天 , 大 学 生 要 敢 于 面对 困难 , 有 一 定 的 心 理 承 受能力 。近 几年 来, 大学生 自杀事件层 出不穷, 究竟是 多大 的 挫 折 让 他 们 选 择 放 弃 自 己的 生 命 。弃 爱 他 的 家人 和 朋 友 于 不顾 呢?看看他们 自杀 的原 因吧 : 减肥 失败、 考试没考好 、 失 恋, 这 些 自杀 的 原 因在 我 们 看 来 实在 是 不 至 于要 用 死 来 面 对 。 人生哪能事事如人 愿? 人 死了问题就解决 了吗? 大学生们 为什 么要 采 取 这 种 极 端 的手 段 来 面 对 这 些 小 小 的 不 如 意 ? 很 多 学 生都是第一 次远 离父母 的保 护到外地上大 学, 心理较脆 弱 , 在 遇到一些挫折 时不知道 该如何 面对 ,我们 大学的教师和辅 导 员应该随 时关注学生情 绪的变化 , 及 时地给 予引导和 开解 , 鼓 励 学 生 以 一 种 积极 的 心 态 来 面对 生活 。 所 以我 们 教 师 在 教 学 中不 能 只教 书 ,应 该 更 注 重 学 生素 质的培养 , 并 以 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带动 学生。我们相信 身教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职高专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职高专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

然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非天生具备的,而需要在学校中进行培养。

下面我谈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严格、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实验室建设,确保实验设备齐全,并配备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

其次,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建立实践教学教材,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机会。

另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二、加强实习环节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学习企业的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实习的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首先,学校应该与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与企业签署实习协议,并指定实习导师。

其次,学校应该制定详细、完整的实习计划,并对实习进行统一管理。

学校还可以通过实习报告、实习总结等方式,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评价。

三、开展实践活动除了实践教学和实习,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各种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

首先,学校可以适当提高奖金数额,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适当的比赛类别,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比赛。

其次,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担任评审,提高比赛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四、把科研工作融入教学中学校还可以把科研工作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实践平台,并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通过科研工作,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科前沿,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摘要]文章从分析整个高职高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对高职高专学生创先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议:完善学校的考核机制,鼓励师生创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完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流程;加大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高职高专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作者简介]张广磊(1975- ),男,河南郑州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河南郑州 450052)[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skl-2012-66)[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75-02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一)triz理论对于发明创造的层次划分triz理论于1946年由前苏联发明家协会主席阿奇舒勒先生在总结了全世界250多万份技术发明专利后,对整个创新活动进行系统的总结后提出的。

triz理论将发明创造分成五个等级。

第一级是最小型的发明,这种等级的发明只是对产品的构件进行少量变更,对整个产品不产生结构上的变化。

约有32%的发明属于第一级的发明。

第二级是小型发明,只是对产品的模型部件进行改变,产品的性能得到提升。

约有45%的发明专利属于第二级发明。

第三级是属于中级发明,要有产品以外的一些知识,对产品的整个结构有所变化。

约有19%的发明属于此类。

第四级是大型发明,是综合学科领域后对现有的领域有启发性的改变。

约有4%的发明属于此类。

第五级发明是特大发明,是一个崭新领域的开拓,对其他知识和领域有基础性的创新,约有0.3%的发明属于此类。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对于学生的培养定位在于一线的技能性操作。

针对这个目标,我们在整个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定位于第一级至第三级的层面,因此我们要针对这个目标来设计我们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

论高职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论高职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维普资讯
镑 探
中成教 2 年0 国人育0 第期 0 2
们 有 高 度 的求 实精
论高职学生科学精神 的培养
与创 新能 力 的开发
0张 兰 玲 张 志 刚
造性 地工 作 开 拓 出工 作 的 良好 局 面。再 者 ,终生只就职于一个单位 的 观念已渐落后 ,高职高专毕业生 岗位 迁移 , 职业转换较多 , 甚至也 面临下岗 和 再 就 业 及 重 新 学 习深 造 问 题 。 因 此 ,高职高专类人才作为适应杜会科 技、 经济 、 政治 和文化迅猛发 展的应用 型人才 ,在具备传统意义上 的素质 即 思想道德 、科学文化和健康 身心素质 的同时 ,应突 出强调是科学精神 和创 新能力。实事求是 , 精于发现 , 于创 敢 新, 善于创造便成为他们生存与发展 、 实现 自身价值 的必备素质。对于这些 学生来说 ,科学精神是其创新 能力得 “发挥的基础 ,是具有不层 次的创新 高职 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 养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第一线 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
动性和 自觉性 。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 生对专业技术未来发展与未知奥秘的 好奇心 ,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和专 业技术革新 的浓厚兴趣 。在 日常 的学 习和实 习实验活动 中,弓 导学生善于 I 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就已有 的结 论提出质疑 和挑 战、 于表现 自己 . 乐 敢 于与众不 同并坚持 自己的观点 ,积极 通过科学 的探索与发现方法验证 自己 的结 论 。在结 果并 不 明朗 时深 入思 考, 而不随声附和。 第 四 .培养科学的合作精神 。高 职高专 教育 中.实践教学与教学计划 中 占较 大比重 .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 提高需 要学枝与社会相结合 ,师生与 生产劳 动者 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从 实验室到模拟工厂 、从实习基 地到生产一线 .都要求高职高专学生 具有较 强的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以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Ho t li a e St de t ’Cr a i e Abi te n ihe c to a le e w o Cu tv t u n s e tv l isi H g r Vo a i n lCo lg i
LN h n I h—e, AN a—i, iny n ,C AI ay n IG C u ,XES ii Y G K i n AI a —o g H —o g j p J D
在 高等 职 业 教 育 的 教 学 中 ,以职 业 岗位 能 力
为 主线 的教 学 内容 是 教学 重点 。但 是 ,我 们知 道 ,
“ 人们 对 付 当今 世 界 性 问题 和 挑 战 的 能 力 ,归 根
到底 取 决 于 人 们 能 够 激 发 和 调 动 的 创 造 力 的 潜
力” 。创新 能 力 是 高 素 质 人 才 的 重 要 标 志 ,也 是
Ab t a t:I h s p p r,i h sbe n e h sz d t tt e ta hi g i a o t de tc n e e sr c n t i a e t a e mp a ie ha h e c n de fsu n — e t r d,t a h rl d e c e —e
i g p o e s a d d v lp su n s r a ie a iiis,h v e ic s e n r c s n e e o t de t’c e t b lte v a e be n d s u s d. Ke r y wo ds:h g e o ai n le u ai n;p a tc e c i g;c e tv d c t n; c e tv blt i h rv c to a d c to r c ie t a h n r ai e e u a i o ・r a ie a ii y;a ii bly t C hia in U v to

高职教育要加强学院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要加强学院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 的主体性地 位 。

是改变教学 方法 . .改变过 去传统 的 “ 知识传授 性的 学 ;“ 双师素质 ”教 师队伍建设 是提 高高职 高专 烈 l 型”教学 方法 ,善 1运用 启发 式和探讨式教学 ,积极 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抓好 “ 师素质 ”教师的培养 , : 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加强 学生的课 堂参 与能力。 目前 , 努力提 高中 、 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 力, 使他
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 中, 并迅速地转化为生产 力, 提 极开辟第二课堂,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 生的要求 促进个性的发展 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 第三 , 和社会紧密联 是“ 敬业精神好 , 综合素质高 , 动手能力强 , 岗适 应快 ” 系 , 上 促进创新 意识的培养 , 励学生和社会加强联 系 , 鼓 追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教育 规律的本质 要求

的学生在此就能大显身手 ,一展鸿 图。创新促进创业 ,
高职教育离不 开创造性的培 养 创业促进 了经济 的腾 飞,科 技成 果 的转 化 。在我 国 , 在高职教育中 , 创造性 的培养 至关重要 。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也应着重培养学生 的创业能力 和职业技能 , 馓 要在普通高校扩招 的背景 下求 得生存 和发 展 , 必须在创 到 有业就业 ,无业 创业 ,并在 不 同岗位上 有所 发现 ,
维普资讯
4 ・高 ຫໍສະໝຸດ 教 育 ・ 高职教 宵要加 绳 学生 崭 力的 倍 弄
◎ 是 绍 芬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 魂 ,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 更深 方向发展 ,为社会创造 出就业 岗位。 比如 ,建立 不竭 动力” 。为 了适应 国际 国内形势对高等教育提 出的 些小公 司或小型企业 , 不仅 能为社 会提供新的就业渠 新要求 ,高职教 育应该 注重对人 的创 造力 的开发 。它 道 ,也促进 了新产 品的开发和投放使 用 。创新 能力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和建议
谢斌吕洪善陈震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通过对近五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认识到在高职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整个教育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应注重实践教学、创新方法教学、文艺素质的培养等教学的改革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造性教学;实践教学;人文艺术;
1.调查研究
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进行了创新能力现状调查。

1.1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分析接受问卷调查的为近五年毕业生(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约占三分之一),他们分别在中联重工集团、扬子江药业、三光电器、格力电器和江淮集团等企业工作。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做如下统计和分析。

1.1.1.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
对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需要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中的哪一种选项的,其选择结果是:
表1 学校企业创新型人才调查表
创新要素
学校
企业
创新能力
45.8%
45.8%
创新思维
34.4%
32.3%
创新精神
19.8%
21.9%
从表1结果说明大部分认为在创新三要素中创新能力培养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也突出了创新三要素发展的非协调性;拥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业内部都会受到广泛的欢迎;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应着重培养企业导向性的人才;企业也要求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的人才。

创新能力是运用理论知识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

1.1.2对自我创新素质的评价
在对学生阶段的学习使你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哪一种得到的锻炼最强选项;关于你个人进行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出现创新灵感的次数选项;在学习期间是否针对课程课题提出过新的思路选项;选择统计结果如表2显示:
表2 创新要素选则、灵感次数、课程新思路调查统计表
创新要素选则
百分率
创新灵感次数
百分率
课程新思路
百分率
创新能力
44.8%
一般
49%
提出并实施
42.5%
创新思维
37.8%
偶尔出现
35.5%
提出未实施
32.7%
创新精神
17.4%
经常出现
11.5%
从未提出
24.8%
从未出现
4%
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阶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创新品质。

虽然相当一部分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较强,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并未付诸实施,这也凸显了创新实践能力的不足。

1.2 创新能力不高的深层次原因
1.2.1学校的创新氛围和创新体制
学校创新氛围不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实践是创新最有力手段,任何一个成功创新尝试都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验证,故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一个首要体现是实践能力也较强。

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存在哪些缺陷选项中:45.4%的毕业生选择实践环节少,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重视专业课的改革,在实践环节上多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9.6%的人选择内容陈旧、滞后于企业运用水平、应更新,31.5%的人选技术运用课程少,13.5%的人选任选修课程少,这说明学校应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和内容。

1.2.2教师的创造性教学
在你觉得你所在学校的教师是否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选项中:50%的毕业生认为只有一部分老师有,33.3%的人认为大部分老师有,16.7%的人觉得绝大部分老师有。

这说明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2.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建议
结合多年的高职教育的经验,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确立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职业教育是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教授的内容也是标准化、规范化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这些职业素养和技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内化到学生身上。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实践教学应占有主体地位。

2.2开设相关创新方法的课程
人的创造性思维并不神秘,是有规律可循的。

大量的事实证明:通过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掌握一种技能,创新也不例外。

应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程,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创新的方法。

2.3重视学习和创新氛围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的潜力。

学校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给予各种奖励和优惠,将创新能力作为颁发奖学金和推荐工作的重要依据。

用更多的时间用在实现工程项目和创新的事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4开展人文艺术类讲座式教学
尽管在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实验、定量和数学推导,但也有其局限性。

想象、猜测、灵感、幻想、直觉在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讲,专门安排人文和艺术课程不太合适,可以要求学生参加这方面的讲座,发展讲座式教学培养人文情怀和艺术的抽象思维方式,这无疑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3.结语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我国高职高专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研究上,付诸有效实施的力度不够大。

为了解决当下在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应从职业教育实际情况和本位特点出发的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景荣.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中国成人教育,2012,(23):109-110.
作者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