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8-2019年度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2023年我国零售业现状分析:百货业出现“闭店潮”
![2023年我国零售业现状分析:百货业出现“闭店潮”](https://img.taocdn.com/s3/m/47bd0b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b.png)
2022年我国零售业现状分析:百货业出现“闭店潮”零售业主体的传统百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北京、天津、山东、安徽等地已消失“闭店潮”。
“闭店潮”缘何消失?下文是2022年我国零售业现状分析。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传统零售业消失的“闭店潮”。
其中,北京共有两家零售店宣布“闭店”,一家是华堂百货右安门店,一家是华润万家右安门店。
现象:上半年零售业“闭店”121家国内主要零售企业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关店潮仍未间断。
联商网《2022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
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百货业态关闭25家,包括万达百货关闭10家,马莎百货关闭5家,天虹商场关闭3家,金鹰关闭2家,远东百货、阳光百货、百盛百货、华堂商场、津乐汇百货各关闭1家。
超市业态关闭95家。
包括麦德龙、北京华联、农工商、永旺、丹尼斯关闭1家,乐购、新华都、世纪联华分别关闭2家,家乐福关闭3家,华润万家关闭6家,永辉超市关闭5家。
云南天顺超市于2022年5月,因楚雄店发生哄抢大事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关闭40家门店;铜川每天壹加壹超市闪电关闭约30家门店。
还有多家实体零售门店透露出即将闭店的消息。
如5月19日,银泰金华福华店宣布,因租约到期,将于2022年10月底停止营业;6月2日,尚泰百货成都万象城店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闭店公告,称将于2022年8月31日起正式停止营业。
关店企业中,外资(含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关闭门店16家,关店现象最严峻的是江苏、广东、安徽、浙江各省的二三线城市。
事实上,这种现象早在2022年已显现。
中国零售业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101家百货业企业,其营业面积与2022年2022年同比削减1619.65万平方米,相当于削减了81个西单大悦城同等面积的商场。
中国百货购物中心联营还是自营介绍
![中国百货购物中心联营还是自营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be132035901020207409c46.png)
中国百货店:联营,还是自营?*李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摘要中国百货店应该自营还是联营,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分析框架。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营和联营各自的利弊,研究了各自的演化轨迹和生存条件,指出了自营和联营两种方式并存的发展方向,最后为供应商和百货店提出了联营方式下的应对策略。
主要观点是:自营和联营各有利弊,主导经营方式选择的力量来自于大的品牌供应商,而不是百货店,因此百货商店联营还会大比例长期存在下去,政府不必采取强制措施迫使百货店转型为自营方式,联营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自营回归也需要水到渠成。
当然,工商双方都需要适应联营方式,进一步调整关系,核心还是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百货商店经营方式联营自营引厂进店出租柜台1 引言中国百货商店究竟应该联营还是自营?这一问题成为近两年中国零售理论界、企业界和国务院领导同时非常关注的话题。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2009年相关讨论达到高潮,国务院领导进行批示,商务部领导召开了多次企业、协会和专家的座谈会,在6月19日商务部召开的“全国零售业经营管理现场会”、11月6日中国连锁协会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连锁业会议和12月9日清华大学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召开的第五届中国零售论坛上,都不约而同地将该问题作为论坛的主题。
11月11日北京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北京百货商业协会也专门召开百货店自营模式经验报告会暨研讨会,联商网还组织了网友的大讨论。
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在2010年3月13日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大大提高自身经营比重,要提高到50%、60%、70%、80%”。
在2010年3月底召开的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很多百货商店的总裁又讨论了这一问题。
讨论参与人之多、来源之广前所未有,观点也是五花八门。
对于目前中国百货业的经营方式,究竟是联营还是自营?远没有达成共识,而这个问题又被认为是关系中国百货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不能回避。
2022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定量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定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171d7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d.png)
2021-2022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定量分析报告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22年8月为探讨分析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前期撰写完成了《2021-2022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这是关于百货业态发展特点、问题、趋势等方面的年度定性报告。
有很多会员企业提出,除了定性论述,希望能够就经营中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协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撰写完成了《2021-2022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定量分析报告》,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了数量化对比分析。
由于样本企业和门店的经营面积、品牌定位、所在区域等方面差别很大,反应在最终经营结果上分化也很大,报告主要采取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分析结果谨供行业参考。
报告主要分为二大部分,即零售行业总体发展概况和百货业态经营情况定量分析。
一、零售行业总体发展概况1.社零总额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2020和2021两年平均增速为3.9%。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7037亿元,增长12.9%。
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0.7%(见图1-1)。
图1-1: 2010-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亿)及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整理202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89251亿元,下降0.1%(见图1-2)。
图1-2: 2021下半年-2022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按月)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整理2.分业态情况按零售业态分,2021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6.0%、11.7%、12.8%和12.0%。
五年来分业态增长如下图。
百货业态在经济向好时反弹强劲,但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受影响最大,例如2020年和今年上半年。
中国百货零售业百货零售行业发展情况及居民消费降速下的几大因素分析
![中国百货零售业百货零售行业发展情况及居民消费降速下的几大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afee2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4.png)
中国百货零售业百货零售行业发展情况及居民消费降速下的几大因素分析一、中美百货行业发展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普遍,居民消费需求深刻变化,催生百货零售业行业新供给新模式。
伴随百货零售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技术、需求环境持续改善,尤其是《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的出台,为实体百货零售创新转型指明方向,营造良好环境。
2018年,百货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全方位深入融合、社交化场景化多元消费场景、多业态协同提供一站式聚合服务、供应链体系智能高效等特征将日益明显。
2018年上半年,我国百货零售业经营单位数延续小幅增长态势,法人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当前百货零售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020, 不仅线下寻找线上,线上企业也将积极寻找线下企业合作,百货零售业进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是必然趋势。
从美国百货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并购是推动行业整合和市场集中度提升最为有效的途径。
美国前几大百货公司Macys› Nordstrom> JC Penney. Sears 等都是通过并购区域百货公司来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从而整个行业市场集中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有超过20家全国性连锁百货,目前不到十家。
美国最的百货企业梅西百货(MaCyS)历史上就发生过几次并购,1992年梅西百货申请破产,1994年梅西百货被联合百货吸收合并。
2005年联合百货收购五月百货,主打的梅西百货品牌成为分店数超过800家的美国百货业老大。
而全行业的市场集中度CR4目前保持在56% 左右。
日本百货集中度也很高,最后一次大型并购发生在2008年,这一年在伊势丹和三越合并后日本百货行业进入了四强领军时代。
四强分别是三越伊势丹控股(年销售额1.58万亿日元)、先驱零售(年销售额1・17万亿日元)、高岛屋(年销售额1万亿日元)新千禧零售(年销售额9,533亿日元),四家合计为4.7万亿日元,占2007年 日本百货业总销售额(7.7万亿日元)的61%美国最近的一波百货行业并购潮日本最近的一波百货行业并购潮 时间日本百货行业收购事件 2003年西武百货与崇光百货合并,更名为千禧零 售 2007年大丸百货和松坂屋合并 2008年 三越百货和伊势丹宣布合并中国目前百货行业CR4集中度在8%左右,行业集中度相较发 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百货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百货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c8d03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7.png)
中国百货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整体情况过去的一年,在疫情反复、消费乏力等多种不利因素之下,仍有多家百货企业业绩创历史新高。
他们的业绩证明,百货店仍是时尚和品质消费的主渠道。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
疫情影响消费信心,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对百货零售行业的调查显示,企业当前发展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疫情影响,97.7%的企业认为疫情影响了到店客流;二是消费力不足,76.5%的企业反馈消费力不足,增长乏力。
虽然消费增速总体下行压力较大,但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分业态看,限额以上单位企业的销售额数据显示,便利店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6.9%;其次是专业店和专卖店,分别为12.8%和12.0%,百货业态同比增长11.7%。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8.8%、14%、29.8%和14.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2.1%、11.7%、11.2%和13.7%,增速明显高于商品零售平均水平,市场销售总体持续恢复,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
奢侈品消费规模快速增长也说明品质消费的提升。
202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约5200亿元,同比增50.29%。
到2025年,中国境内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从线上增速上看,与前几年相比,线上增速有着明显下降。
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增长仅为12%。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比2020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是自2015年公布该数据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二、发展特点调查显示,85.4%的企业开展了线上业务。
目前开展线上业务的企业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前不具备开展线上业务的能力,疫情期间临时搭建的线上平台,其应用相对较浅。
百货零售行业发展现状
![百货零售行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e513e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c.png)
百货零售行业发展现状百货零售行业是指经营各种日用消费品、生活用品以及家居用品等的零售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货零售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探讨百货零售行业的现状。
百货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百货零售行业作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渠道之一,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百货零售行业的总销售额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这充分表明百货零售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百货零售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的实体店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许多百货公司开始积极转型升级,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同时,一些新型的零售业态也不断涌现,如无人值守货架、智能购物车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此外,百货零售行业还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定制,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百货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百货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传统的百货公司面临着来自电商平台和新兴零售业态的竞争,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品质。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和新兴零售业态也面临着互相竞争的压力,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用户体验。
此外,国际零售巨头的进入也使得竞争格局更加复杂。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百货零售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寻找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百货零售行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购物方式的多样化,百货零售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另一方面,百货零售企业还需要应对物流配送、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百货零售企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租金上涨等压力。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升级的趋势,百货零售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同质化逼宫百货商场谋自营
![同质化逼宫百货商场谋自营](https://img.taocdn.com/s3/m/a07b451afad6195f312ba696.png)
同质化逼宫百货商场谋自营迅猛发展的零售市场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同质化的竞争让越来越多的零售商陷入增长乏力的泥淖。
尤其是传统百货业态更面临巨大的冲击。
“联营扣点”模式让貌似繁荣的百货业忍受着利润不断下降之痛与夹缝生存之难。
“联营扣点”模式让如今的百货业忍受着利润不断下降之痛与夹缝生存之难。
自营模式在各种疑虑中被列入很多百货商的新计划。
一个市民,从三尺柜台几件商品到每天面对百般诱惑,千万选择;一个城市,从一座百货大楼到数十家百货公司与购物中心并存……急于成长的中国消费市场,太渴望展示自己巨大的能量。
几年间市场上释放出一环接一环的强力,各种新模式与新业态相伴而生。
迅猛发展的零售市场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同质化的竞争让越来越多的零售商陷入增长乏力的泥淖。
尤其是传统百货业态更面临巨大的冲击。
“联营扣点”模式让貌似繁荣的百货业忍受着利润不断下降之痛与夹缝生存之难。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高级顾问谢馥荟认为,发展独具特色的自营品牌,不仅是商业主体在新一轮竞争中突围的全新计划,也是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消费者对商业消费氛围多样化提出的要求。
如今,自营这个欧美百货业运行了多年的模式,在疑虑中被中国零售百货商纳入计划中。
同质化逼宫下的选择记者:自营会给百货商场带来怎样的机会?谢馥荟:目前国内大多数百货商场实行联营模式,通过品牌商或经销商、代理商来联合经营,商品经营压力基本由百货店与各商品品牌共同承受,价格战成了大部分商场招揽顾客的主要手段。
在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差异化竞争需求日增的今天,联营模式已经无法为中国百货业带来更高的毛利率上升空间;相比之下,自营则是完全不同的策略,通过买断商品自我经营和自创品牌,减少了各种代理环节,降低成本,而且提高了商品的差异化程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未来,提高自营商品的比例将是行业大势所趋。
记者:那自营业务应该在百货店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谢馥荟:自营业务在百货中的定位是“特色+补充”,是构建商品差异化、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2020百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0百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96763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1.png)
2020百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现今百货业进入购物中心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零售业中,单业态转向多业态是发展的必然性。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我国百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未来百货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2020年百货零售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媒体指出,疫情导致美国零售业风险激增。
美国服饰零售品牌J.Crew于5月4日申请了破产保护,正试图获得4亿美元融资以维持疫情期间的经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分析人士警告,杰西潘尼 (J. C. Penney)、健安喜(GNC)等企业同样面临破产风险。
诺德斯特龙百货公司 (Nordstrom)也宣布将在全美范围内永久关闭16家门店。
《华尔街日报》指出,除了暂停营业外,疫情还导致商品交货中断或延期、零售商取消订单等问题,零售商和生产商都承受巨大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正持续伤害美国经济。
据美国劳工部7日发布的数据,4月26日至5月2日,美国新增近320万人首次申请失业救济;过去7周申请失业救济的美国人已超过3300万。
未来百货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我国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会和空间。
国内消费市场正处于加速扩展时期,蕴藏在民间的巨大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此外,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提升,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此时此刻,推动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升级恰逢其时。
当前各个行业及省市都在抓紧制定转型升级战略,零售百货行业也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培育和健全企业创新机制。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提升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制约产业价值链提升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促进生产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
同时,通过“创造性破坏”,建立新的技术和生产体系,以生产效率的提升抵消、对冲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未来五年,我国零售百货行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百货商场现代化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
![中国百货商场现代化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74d991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e.png)
的购买决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结论如下:(1)成立的研究假设。
淘宝“双十一”使用预售定金、购物津贴、产品降价、红包抵扣、送赠品、限量特价、买一送一、打折促销进行销售的产品对年轻消费者购买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上这8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动消费者购买产品。
其中正向影响较大的营销方式是:红包抵扣、买一送一和打折促销。
(2)不成立的研究假设。
淘宝“双十一”使用联合促销销售的产品,对于年轻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淘宝“双十一”活动时可以减少使用联合促销这一营销方式。
(3)组合营销手段的使用。
在数据分析时发现,大多数人都经常在淘宝上进行购物,每个月购物次数较多,他们会经常购买不同营销方式的产品,人们不排斥多种营销方式进行销售的产品,对单一的营销方式兴趣较低,因为他们认为多营销方式组合的产品比较优惠,从而有较大的购买欲望。
2.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多种营销方式组合使用,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和本文的分析中发现,在淘宝“双十一”活动期间使用组合营销的方式对于年轻消费者的购买结果和促进作用更好。
在本文中使用的9种营销方式,相对于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促进作用较大的组合是:定金预售与购物津贴方式相结合的产品、使用产品降价与买一送一方式相结合的产品、使用红包抵扣与打折促销方式相结合的产品、使用送赠品与买一送一方式相结合的产品。
而对消费者购买影响较小的联合促销,则和送赠品的方式相结合进行促销,效果会更佳。
(2)创新营销方式,吸引新客户。
在设计模型和了解淘宝“双十一”活动的营销手段期间,发现目前的淘宝“双十一”活动所使用的营销手段较为固定,部分消费者对于这些营销手段已经没有较大的兴趣,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参与“双十一”活动的积极性不如原来高。
所以商家们可以在“双十一”活动期间针对主要消费群体设计新的促销手段,在保持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吸引新客户。
(3)重视男性市场的消费,扩大“双十一”活动的影响力。
批发零售业研究报告
![批发零售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d5fde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0.png)
批发零售业研究报告批发零售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批发和零售的商业机构和企业。
在全球经济的发展中,批发零售业一直都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支柱性行业。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批发零售业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转型。
以下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规模:近年来,批发零售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网上零售额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6.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批发零售业未来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二、发展趋势:1. 多元化经营发展趋势:近年来,批发零售业在经营模式、业态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多元化的尝试和创新,例如:线上线下结合、以服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O2O模式等。
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2. 科技应用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批发零售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例如:RFID技术的应用、自动化仓储等,这些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批发零售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体验。
3. 社交化营销发展趋势:社交化营销已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而批发零售业是社交化营销的领头羊。
通过消费者间的口碑传播、社交媒体营销、病毒式营销等,批发零售企业可以更好地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机遇与挑战:1. 机遇:(1)消费升级,“品质消费”成为新趋势,批发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升级商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
(2)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扶持政策,可以推动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拓展市场。
(3)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率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消费升级、消费需求提高等市场机遇。
2.挑战:(1)竞争加剧,新晋的电商品牌和线下零售商纷纷崛起,批发零售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2023-2023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附下载)
![2023-2023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附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346e28f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5.png)
《2023-2023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4月8日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得益于经济复苏、境外消费回流、品质消费提升等因素,2023年百货零售业总体增长良好,净利润改善。
分业态看,限额以上单位企业的销售额数据显示,便利店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6.9%,专业店、专卖店、百货业态分别增长12.8%、12%、11.7%。
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百货店作为时尚和品质消费的主渠道,仍有上升空间,并且品质消费的提升部分抵消了疫情的影响。
百货业仍处于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之中,包括经济长期发展、境外消费回流、年轻人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品质消费提升、国潮国货的兴起等。
百货店发展面临多种问题。
核心是很多百货店仍以传统理念指导经营,缺乏时尚敏感性,更没有转变传统理念迫切性。
经营理念与消费需求存在差距,导致需求与供给错位。
百货店仍需要坚持商品能力,调改升级、数字化改造、私域运营等,均应以此为基础,不能舍本逐末。
线下实体零售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作用巨大,包括疫情保供、稳定物价、稳定就业等,目前没有一家大型零售商像电商平台那样大规模裁员。
具体来看,报告分为五大主题,即零售业发展整体情况、百货零售业发展特点、百货零售业发展主要问题、百货零售业转型及发展趋势、零售业政策需求及建议。
在“零售业发展情况”中,报告重点论述了“线上监管强化,线下迎来转机”的观点,报告认为,2023年线上平台历经三次大的监管,包括社区团购乱象治理、电商平台垄断治理、直播网红偷逃税款的处罚等。
从数据上看,线上增速有着明显下降,2023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12%,为历年最低。
对于百货零售业的发展特点,报告归纳为四个方面,包括:增长良好,是品质消费主渠道。
原因品质消费提升、年轻一代个性化需求、国潮国货的兴起等。
两极分化,高端百货业绩突出。
原因包括境外消费回流、消费升级、品牌聚集效应等。
渠道分流,直播免税影响明显。
直播是渠道有益补充,前提是公平竞争;免税经营区域和牌照数量限定,影响程度有限。
百货行业分析报告
![百货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30e2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0.png)
百货行业分析报告在当今的消费市场中,百货行业作为传统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着不断的变革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百货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行业现状百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场所之一,提供了丰富的商品种类和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百货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近年来,百货商场的数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一些传统的百货巨头甚至出现了关店潮。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线购物,享受便捷的配送服务和更广泛的商品选择。
二、发展趋势(一)数字化转型为了应对电商的冲击,百货企业纷纷加大数字化投入,建立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二)体验式消费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购买商品,更注重购物过程中的体验。
因此,许多百货商场增加了餐饮、娱乐、亲子等体验式业态,以吸引消费者逗留和消费。
(三)品牌优化与升级百货企业更加注重引进知名品牌和独家品牌,提升商品的品质和独特性,以增强竞争力。
(四)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可持续商品的需求增加,百货行业也在逐步推动绿色供应链和可持续发展。
三、面临的问题(一)成本压力包括租金、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压缩了百货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库存管理难题由于消费者需求变化快速,百货企业容易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影响销售和资金周转。
(三)市场竞争激烈不仅要面对电商的竞争,还要应对其他零售业态如购物中心、超市等的挑战。
(四)消费者忠诚度降低消费者的选择增多,使得他们对单个百货企业的忠诚度下降,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吸引。
四、应对策略(一)优化成本结构通过合理规划店铺布局、优化人员配置、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方式降低成本。
(二)加强库存管理运用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实现精准补货和库存调配。
(三)创新营销策略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参与度。
不否认卖出银泰和大润发_阿里向线上聚焦关乎盈利且迫在眉睫
![不否认卖出银泰和大润发_阿里向线上聚焦关乎盈利且迫在眉睫](https://img.taocdn.com/s3/m/ad36f8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3.png)
A Stroll On Wall Street 漫步华尔街银泰和大润发也要被阿里卖了?虽然该消息没有得到阿里方面的正面回应,但并非空穴来风。
阿里CEO吴泳铭公开表明阿里未来的“三大核心业务”: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和全球化的商业网络;阿里集团主席蔡崇信在阿里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回答“出售非核心资产”的问题时表示,“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它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
”由此来看,阿里出售几个实体零售业务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阿里进入收缩阶段轻装上阵有助于重回增长轨道回顾阿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马云的收获时期、张勇的收购时期和蔡崇信的收缩时期。
从B2B平台的收费会员,到创办淘宝天猫并成为电商行业老大实现盈利,马云时期可谓收获满满。
张勇接棒马云前后,为了应对互联网流量红利结束的压力和提高阿里的护城河,寻求电商以外的新增长,阿里开启了千亿元规模的收购时期,将微博、优酷、虾米音乐、万网、高德地图、饿了么、银泰、大润发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企业收入囊中。
2014年,阿里巴巴斥资53亿港元入股银泰成为第二大股东,此后在2017年阿里巴巴宣布联合银泰百货董事长沈国军全资公司以198亿港元启动银泰私有化,并成为了银泰的控股股东。
2021年5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400亿元收购中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大润发。
从阿里发布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可以看出,包括高鑫零售、盒马、银泰等业务的“所有其他”实现营收470.23亿人民币,同比下滑7%;净亏损为31.72亿元,同比扩大87%。
财报对此解释称,主要系供应链业务规模缩小,以及客单价减少导致了高鑫零售收入下滑。
至于整个实体零售行业,从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指数”显示,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营业收入指数为1242点,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4.5%,且较第二季度环比也有所下降。
第八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第八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1b11fd8fec3a87c24028c422.png)
美 国零 售商 联 合会 ( NRF)高级 副
总 裁De ie r s 士 的 报 告 中 , n s B a s 6女 我 们 了 解 到 美 国 当前 零 售 业 的 状 况 ,
在新 的发展趋 势下零 售商和 消费者之
间 对 接 关 系 的 变 化 。 武 汉 武 商 集 团总 经理 刘 聪 的 演 讲 题 目为 “ 持 连锁 坚 化 、信 息 化 、创 新 化 的 发 展 模 式 ” , 回 顾 总 结 了 武 商 集 团 几 十 年 来 如 何 本
营环境、技术设备和 员工管理等方面提 出了新的方案和见解。
2 1 年我 国经济工 作的重 点之一 00
是 继 续 提 振 消 费 、 扩 大 内 需 ,加 大 消
费在GD P中的比重 ,零售市场 将面临
又一轮 的发展机 遇 ,这 对于 中国百货
业是极 好的机 会 。商 贸司服务 管理 司
型 。北 当代 商 城 总 裁 金 玉 华 的报 告 京
协 会 、马 来西亚零 售集 团 、美 国零售
商 联 合 会 等 多 方 合 作 伙 伴 的 领 导 ,以
售集 团陈海信 董事经理 介绍 了各 自国
家 的流 通 产 业 和 百 货 店 情 况 , 与 各 位 来 宾 分 享 了 他 们 不 同 的 发 展 经 验 。从
及来 自全 国各地 的百 货企业决 策者 、 品牌商经理近5 0 出席 了本 届论坛 。 0人
论 坛 由 三 部 分 组 成 : 主 题 论 坛 、 热 点 论 坛 和 专场 研 讨 会 。 面 对 国 内 外 经 济 形 势 充 满 不 确
给 出 了 全 面 解 答 。 台 湾 汉 神 百 货 副 总 经 理 蔡 杉 源 先 生 ,以 汉 神 百 货 为 例 形 象地 解析 了台湾百货店 的经营 之道 。 作 为 供 应 商 的 代 表 杭 州 柏 莱 雅 化 妆 品 有 限 公 司 总 经 理 方 玉 友 先 生 与 大 家 分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0年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0年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正式启动](https://img.taocdn.com/s3/m/7e1294e2b8f67c1cfbd6b801.png)
信 用 评 价 结 果 将 分 别 在 中国反 商 业 欺诈 网 ( WW 13 2 o . ) 中国百 货 商业 协 会 网站 (W . a m. g W . 1. v n、 2 g c WWc g o . c r
如 法 律 法 规 允许 的 企 业 形 象 宣 传 ; 企 业 宣传 材 料 、 页 及 报 刊 等 传 播 媒 介上使 用 认 证标 志 和 信 用 等 级 评 价 在 网 证 书 ; 品铭 牌 、 品包 装 、 品说 明 书 、 品合 格 证 等 方 面 使 用 认 证 标 志 ; 产 产 产 产 向供 应 商 、 客户 展 示 企 业 信 用 评
工作的通知 ( 规办发[0 73 精神 , 0 8 整 2 0 ]号) 从2 0 年开始 , 中国百货商业协 会在全 国百货行业中开展 了企业信
用 评 价 工 作 。 中 日化 行 业 的 企 业 信 用 评 价 工作 由化 妆 品 洗 涤 用 品 分 会 负责 。 其
据悉. 次评价工作 将遵循” 观公正 、 本 客 企业 自愿 、 服务会 员” 原则 , 据 中国百货 商业协会依 据商务部 和 依
c )和 中国 出口信 用保 险 网站 公 示 。 n
评价 结果将推荐 给相关政府 N f、  ̄] 行业组 织并优 先享受国家有关部委 的相关优惠 政策和项 目支持 ; 中 - 在
国 出 口信 用 保 险 网 上 发 布 评 价 结 果 , 为企 业 提 供 全 球 商 机 。同 时 获 得 信 用评 价 A级 以 上 企 业 还 可 通 过 中 国百
价 结 果 ;向金 融 机 构 、 府监 管 机 构 展 示 企 业 信 用 品 质 等 。 政
百货业上市公司突出重围
![百货业上市公司突出重围](https://img.taocdn.com/s3/m/ae0a7d6bcaaedd3383c4d393.png)
加
— 5 O3 — 9 01 06 4 一 4 04
5 O
2 0
南京 中商
大 厦 股 份
新 世 界
56 3
27 1
48 3
售收人与毛利率才开始 同步 上升 ,并 在此后几 力 ”中国人 民大学教授黄 国雄认为 , 年稳定 、快速增 长。但是 .就在百货业 刚刚进 危机是世界性的 ,谁也无法避免 ,波
人黄金发 展周期时 ,一场影 响深远的国际金融 对 于零售业来说 ,百货业受到的冲击:
危机 让百货业发展进程变得充满变数 : 也有专 家表 示 ,百货业受商圈 的 日前 ,由中国社科 院 4月份发布 的 《 中国 延扩 张一 直 比超市和家电难 。经济危 商业发展 报告 》( 0 8 20 )提到 ,百 货业态 百 货零售商企业业绩 的分化 ,从而 绐 20—09 前 l 强 中有 8家公司出现了毛利率下滑 ,其 中 货零售商以难得 的历史机 遇 ,实现较 5 新世界 、广可股份 、新华百货 的毛利率下降幅 并购重组 。 度达 到了 1 个百分 点以 上 ; 4家公 司 I现销 有 叶 J 总之 .经 济 危机 给 百货 企 业带 售费用率上升 ,其 中重庆 百货和 新华 百货的销 显 而易 见 ,而这场 “ 仗 ”也 到 了 硬
售费用 率均在 1 个百分 点以 上:
针对经济危机对 中国 百货业的影响 ,以及
的地步。 国
0 6295-w n1l 6 D 年月wwh b lo c 0n j e
公 司 名称 0 8 2 0 年三季度毛利率
中 兴 商 业 武 汉 中 商 广 州 友 谊 广 百 股 份 1 6 78 2 8 OO 2 1 34 2 7 12
第四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
![第四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https://img.taocdn.com/s3/m/fa7ced8cbceb19e8b8f6bab0.png)
主 题 :提 升 百 货 业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5UBJ ∈C PROM OTl NG TH∈ COR∈ l PL M ∈M ∈N1凸 ON OF DEP l ARTM ∈NT STOR∈
主办簟位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H se : hn o o td C i C mme s o i in o n rl c a d e( A M) a meA s c t r a o f Ge ea Me h n i CC G s
● De eo me t rt ge go a p r v lp n ae iso Re in l St f De a men t rs t t o S e
● Th u i e s mo e e b sn s d l H&M n e o r a in o d n d p rme t t r f o a dt p h e t f o mo er e a t n o s e
● T e s lc i n o c t n o t 旧 a d t e r k c n r I h ee l l a i a so o f o o f n i o to h s
冒越豳圈
● 百货商店的经营转型与品牌选择
圈咀饵固蕊燕墨国
● T eajsme t p rt na dteba dn t tg r e a m n so h du t n o eai n rn i sr e yf d p r e t tr f o o h g a o a t e
● 中国奢侈 品消费热潮对百货商店的影响
● 区域性百货企业的发展策略
● H M发展轨迹与现代百货商店经营 &
● 百货商店顾客管理与业绩提升
● 店铺选址与风险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8-2019年度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
告
报告显示,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这是多年以来增速较低的一年。
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6.8%、3.2%、6.2%和1.8%。
各个业态增速普遍放缓,线上线下都面临较大压力。
百货业态经历多年的痛苦转型,整体有触底回升迹象。
例如,SKP在2017年单店125亿元销售的基础上,2018年销售再创135亿新高;银泰百货年度同店比大幅增长37%;王府井集团2018年净利润为近五年最高;远东百货在大陆的业务10年来首度由亏转盈;百盛集团在2017年扭亏为赢,2018年继续向好。
本报告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共同撰写,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本报告撰写制作英文报告,并同期发布。
1、总体发展持续向好
从百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看,对百货最大两次影响,一是限制三公消费,二是电商分流,前者的影响已大致消化完成,后者也过了峰值,其它影响因素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所谓“利空出尽”。
从正面利好看,主要是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前者关于是降级、分级还是升级的讨论很多,从大方面上一定是不断升级的。
政策方面,促进进口和关税下调等,有利于百货店的商品升级和价格下降、《电商法》限制了海外代购的无序发展,促进了高端商品消费的回流。
2、更多采用线上工具
线上线下融合是大趋势,百货使用线上工具的空间更为广泛,人、场、货的联接都需要线上工具的支持。
从技术和手段应用上,不仅限于电商网站,也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社群营销、APP等。
从实现的功能上,即包括商品查询与订购、物流服务,也包括基础的信息沟通、会员维护、积分或优惠券查询与使用、储值卡查询等。
多种手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3、并购重组案例多发
从长远看,并购案例将继续增加。
一方面是市场不乐观,部分企业销售和利润下滑,经营出现困难,需要找买家。
另一方面,目前市场的增量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资源的整合,经营质量好、确立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主要通过并购方
式,扩大规模。
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相比,中国零售业的集中化程度依然很低,行业的并购整合有很大的空间,集中化是必然趋势。
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商品组织能力和后台建设能力,在并购中将处于更为主动的地位。
4、区域百货优势不减
百货业整体上处于商业街区的核心位置,区域百货的位置优势更为突出,或者是位于城市中心,或者是在区域商业中心,有很多是自有物业,且在当地的品牌形象较好,普遍是当地时尚消费的首选。
很多区域百货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全面周到的服务能力和灵活的经营风格,其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
5、与购物中心的界限模糊
百货店学习购物中心增加体验元素,购物中心也有强化品牌商管理、扩大统一收银比例的趋势,大型百货店和城市购物中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种模糊或融合,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结果,也是提升各自能力的必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