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范文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研究引言1.1 研究目的知识目标:系统地研究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能够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分析客观现状,策划自己的成功人生方案,并付诸于实践。

1.2 教学时间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人生。

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正确的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任务: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活80年,写出之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同时写出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

PPT课件、多媒体电教设备讲述法、案例法小组内部讨论并公布各自的答案,讨论法、归纳法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提问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师对学生出的答案进行讲评,强调重点知识点。

2.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实施2.1 任务表述2.1.1 学生自由分组,选出小组长。

2.1.2 各小组进行自由讨论。

2.1.3 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发言。

2.2 任务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活80年,写出之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同时写出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

2.3 工作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

3.理论知识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人生观的科学内涵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正确认识人生价值5.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2.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三、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以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为了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我们需要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心理状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

一、实践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及其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约束意识,提高其对法律的遵守能力。

二、实践内容1.法律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实际应用的法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案例可以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劳动争议案件等,通过分析案件的事实及判决结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并讨论案件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校外参观:安排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了解法律实践和维权机构的运作模式,增强学生对法律实施的认识,并与相关从业人员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4.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法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类法律相关的角色,如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通过扮演不同角色的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程序和要求,培养他们的辩证与思维能力。

5.法制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法制宣传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宣传海报、宣传视频、宣传手册等,通过宣传活动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和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三、实践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校外参观等方式传授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2.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具体的实践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3.现场参观与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实地参观和体验活动,使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际的法律实践中,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实践评价1.案例分析报告: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其思考的深度和思想的独立性。

思修课程建设方案

思修课程建设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实一体”课程建设建设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如下简称《基础》)是适于一般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旳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围绕着学生成长成才这个主题,从现代大学生面临和关怀旳实际问题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互动体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旳必修课程。

为保证该课程旳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旳(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贯彻中央5号、9号、16号文献精神,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旳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着眼于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努力体现“三贴近”原则,使教学内容、方式、选材深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协助学生深入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对旳思维方式旳形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在学校党委和行政旳领导下,全面推进我校《基础》课教学改革和建设。

(二)总体目旳1、引领学生树立对旳旳“五观”: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培养学生“五个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体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2、遵照《基础》课教学目旳,以《基础》课教材为主线,调整、充实、完善理论教学内容,形成“适应篇”、“思想篇”、“道德篇”、“法律篇”四个“理实一体”教学模块以及每一模块对应旳教学专题和教学项目,形成与我校实际相结合、具有我校特色旳“理实一体化”《基础》课程。

3、强化教研室、教学团体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爱岗敬业旳专兼职教师队伍,积极申报教改及科研课题,争取刊登一批水平较高旳教研论文。

4、建成优质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不仅让高职学生使用,同步还在全市电大系统推广运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体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体设计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素质目标
四、课程进度表(重点)
周次
学时
单元标题
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教学组织形式
作业
1
2
思想教育篇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提高道德修养
1、大学生活的特点
2、高职的特点
3、本门课程的性质与意义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努力适应大学生活,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与意义,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案例导入
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学生讨论
案例分析
9
2
第十一讲 以案说法—民法(二)
1、物权法的性质
2、解读《物权法》—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了解物权法的性质,掌握物权法的重点内容,能运用物权法的理论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案例导入
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学生讨论
2
第十二讲 以案说法—劳动合同法
1、劳动合同法的性质
2、解读《劳动合同法》
学生德育成绩
辅导员按学生管理制度评分
辅导员
3
期中考评
15
试卷
教师
4
期末考评
30
小论文
观点明确 5分
论证清晰、较完整 15分
观点有新意 5分
字数不少于1200字 5分
教 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课程整体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对象:高中生生源和三校生生源
学时: 48学时
二、学生特点分析
在高中生生源和三校生生源中,高中文科毕业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好,理科毕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差;三校生的理论基础最差,但动手能力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做适当调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1教学主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

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版教案模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版教案模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版教案模板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版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版教案1一、学情分析八个班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比较自觉,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较强,上课精力比较集中,作业能认真完成,这部分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不自觉,上课精力不集中,讲话,不注意听讲,作业又不认真按时完成,教师要多用心。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这一部分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指导思想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三、发展目标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

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梳理分析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

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

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确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示范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与体会第二章: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的提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确个人品质提升的目标2.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示范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总结:让学生分享对道德修养的理解与体会第三章: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让学生明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2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与意义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意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3.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示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总结:让学生分享对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理解与体会第四章: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伦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确如何构建和谐家庭4.2 教学内容家庭伦理的定义与意义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家庭和谐的构建方法4.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家庭伦理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示范如何构建和谐家庭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的理解与体会第五章: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遵守法律5.2 教学内容法律基础的定义与意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遵守法律的方法与原则5.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法律基础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示范如何遵守法律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的理解与体会第六章:公民权利与义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含义与关系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6.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的定义与分类公民义务的定义与分类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6.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公民权利的概念与分类主体: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与分类,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与体会第七章:刑法与犯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刑法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掌握犯罪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明确如何预防犯罪与维护社会安全7.2 教学内容刑法的定义与地位犯罪的概念与分类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罚导入:讲解刑法的概念与地位主体:讲解犯罪的概念与分类,介绍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罚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刑法与犯罪的理解与体会第八章:民法与民事权利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民法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掌握民事权利的基本概念与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8.2 教学内容民法的定义与作用民事权利的定义与分类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的维护8.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民法的概念与作用主体:讲解民事权利的概念与分类,分析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的维护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民法与民事权利的理解与体会第九章:行政法与行政权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掌握行政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自己的行政权利行政法的定义与地位行政权的概念与分类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权的行使9.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行政法的概念与地位主体:讲解行政权的概念与分类,介绍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权的行使总结:让学生分享对行政法与行政权的理解与体会第十章: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思维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掌握法律方法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2 教学内容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分类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法律思维的概念与特点主体:讲解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分类,示范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的理解与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意义、目标、方法和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培育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培育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培育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自身进行更多的思考与修养,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作为学生们的指导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培养出合格的公民,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灵魂深处的体现,是人们在生活中做出决策的基础。

学生应该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和引导,培养出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伦理观念。

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和素养,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塑造。

教师应该注重课程的启发性和实践性。

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各种道德伦理观念,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各种价值关系。

同时,为了让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尤其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那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其背后隐藏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从而启示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

二、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而法律意识也成为合格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在合法的范围内去行动,才能真正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贡献。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掌握合法摆脱非法,体验合法的权威性和权力使用的公正性。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合法权益的范畴,同时也了解到禁止和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这样,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便能够娴熟地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行动也更加得心应手和自信。

三、激发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作为一个公民,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启发演讲、爱心行动等形式激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为社会作出力量贡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社会议题的涵盖和关注,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的情感,激励他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内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

2. 第五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第六章: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个人的修养途径。

4. 第七章: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宪法和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5. 第八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辅助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教程》。

3. 网络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学术论文等。

4.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5. 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内涵思想道德修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具体案例。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

第二章: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常见法律问题的处理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法律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律场景,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常见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案例分析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小组讨论法:讨论权利与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

第四章:遵守社会公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教案概述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意义和目标2. 法律基础的概念、特征和作用3. 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4. 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5. 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明确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1. 导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意义。

2. 主讲: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

3. 互动:讨论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法律基础的概念与特征1. 导入:讲解法律基础的概念和特征。

2. 主讲:介绍法律基础的作用和价值。

3. 互动:分析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1. 导入:讲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 主讲:介绍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

3. 互动:讨论如何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第四节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1. 导入:讲解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2. 主讲: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3. 互动:分享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实践经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案例,分析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整体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整体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第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和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报告》相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教育部16号文件也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原则、方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我国宪法和其它相关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真的能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3、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同其它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大学思修课程教案设计方案

大学思修课程教案设计方案

一、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课程背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1. 道德修养篇(1)道德的本质与特征(2)道德规范与道德评价(3)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2. 法律基础篇(1)法律的本质与特征(2)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3)公民权利与义务(4)法律实施与法律救济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社会关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系统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社会关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6. 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PPT课件3. 案例库:收集整理典型案例,用于课堂教学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九、教学进度安排1. 道德修养篇:4周2. 法律基础篇:4周3. 综合练习与总结:2周本教案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大学思修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大学思修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3. 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与途径2. 法律基础知识及法律意识培养教学重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2. 法律基础知识教学难点: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2.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引出大学阶段思修课程的重要性。

2. 强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讲授新课1.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公平正义2.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法律的适用范围三、案例分析1.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围绕“如何在大学阶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展开讨论。

2.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五、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讲授新课1. 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 参加社会实践- 开展自我反省2. 法律意识培养的方法:- 学习法律知识-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积极参与法律活动三、案例分析1.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思修教案设计模板

思修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和自我修养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情感。

教学重点:1. 我国宪法、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2. 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

3. 法律意识与道德情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2. 法律意识与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时事热点,提出与法律、道德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我国宪法、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

2. 讲解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总结法律意识与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

五、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宪法、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2. 思考如何将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结合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吸引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课件:法律知识、道德规范、伦理原则等3. 案例分析材料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

其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二、课程设计
1. 课程目标设计
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身心、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能力目标:
(1)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高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2)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4)能够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5)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
(1)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

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2)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
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4)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5)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2. 课程内容设计
3. 实践项目设计
4.进度表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
1.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读书笔记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既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有个基本考核,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2.课程考核内容组成与比例
(1)形成性考核:主要以实践教学考核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40%。

主要包括:平时到课、课堂发言情况(5%);个人书面作业、课后小组讨论作业(5%);小组项目作业(30%)。

其中,项目小组调研报告成绩评定如下:凡是能够按要求选好课题,做出计划,完成调查并上缴分析报告的给予基本分。

报告要求以项目小组形式完成,中心突出,条理分明,语言通顺,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字数最少3000个。

成绩评定的基本标准如下:
1)分析正确合理,语言表达流畅,并有一定自己见解——优(评定为28分)
2)分析基本合理,语言表达通顺——良(评定为26分)
3)分析有点牵强,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中(评定为23分)
4)分析较牵强,语言表达基本正确——及格(评定为20分)
5)分析很牵强,语言表达差错较多——不及格(视情况评定为0~18分)
分析文章完全脱离自己的选题实际的,或者有严重抄袭现象的不给分。

(2)期末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60%。

闭卷考试将在部分班级实行无人监考。

在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章节顺序、课时分配等,可根据具体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四、教材、资料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2. 金雁等编著:《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导学》文汇出版社2005年5月版
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 本课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教材作了适当的取舍处理和主题分类,同时考虑自编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教学时数和研究特长,在设定主题中有所侧重。

2.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主题实践项目设置,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并对观察结果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者布置主题组织学生课后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

要求把项目作业报告或者小组讨论稿作为作业上交。

每堂课前组织一至二个小组进行课堂发言,准备课前讨论发言的小组要求把讨论内容写成书面稿,在课前的讨论派代表上台发言。

事先一般以自由组合或寝室为单位对班级进行分组,每一个课题要求小组不同成员轮流担任课题负责人,并进行分工,各司其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