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47练分析生物变异及其实验设计题新人教版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带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专题优化测评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小题,共7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1.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3.图甲表示雄家兔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图丙所示的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图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C.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子代题号 一二总分1314 得分(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D.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O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D.放射性60CO5.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提分训练(真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物的变异及育种提分训练(真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T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以及细胞中DNA和RNA的作用。
【思路点拨】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突变不改变DNA的数量,但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规范解答】选B。
基因突变不改变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花色基因均含有A、T、C、G四种碱基;基因突变不会改变DNA的分子数目;细胞中的RNA含量和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的强弱有关,和基因突变没有相关性;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它们的差别在于碱基序列的不同。
【类题拓展】用遗传学方法判断某新性状的来源将具有该性状的个体自交,若后代不出现该性状,则说明该新性状的产生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若后代出现该新性状,则说明该新性状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2.(2010·福建高考·T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命题立意】本题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知识,同时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图形解读和问题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本题的解题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B。
据题知赖氨酸的密码子有AAA和AAG两种,结合题中所给的赖氨酸对应的WNK4基因序列,可以确定该题中的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G,所以当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则相应的密码子由AAG 被替换成谷氨酸的密码子CAG。
高考生物复习重难点突破讲解(新教材):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进化与育种(解析版)
1专题9 生物的变异、进化与育种一、单选题1.(2023·湖南岳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图表示人体内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的三种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 .途径一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C .途径二中基因种类未变化,没改变人的遗传物质D .途径三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答案】C【详解】A、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正确;B、途径一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正确;C、途径二中,基因多拷贝后,基因数量增多,改变了人的遗传物质,C错误;D、途径三基因移到新的位置,而过量表达,从而导致癌变,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
2.(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模拟预测)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就导致神经祖细胞的增加,让现代人较尼安德特人具有了显著优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遗传变异是尼安德特人进化的重要内部因素B.神经祖细胞属于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C.关键蛋白TKTL1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的结果D.TKTL1基因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C【详解】A、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而是尼安德特人进化的重要内部因素,A对;B、神经祖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因而属于干细胞,B正确;C、题中显示,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这种取代应该是由于相关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替换导致的,不会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导致的,C错误;D、题中显示,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导致神经祖细胞的增加,即引起了该细胞的增殖过程的发生,据此可推,TKTL1基因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调节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第2节染色体变异 (5)第3节人类遗传病 (11)专题六可遗传变异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5)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实例——镰状细胞贫血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3.原因4.特点5.意义6.应用(1)DNA分子上发生了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是否一定属于基因突变?为什么?提示不一定。
一个DNA分子上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区域,属于基因间区;若碱基的改变发生在基因内部,则属于基因突变;若发生在基因间区,则不属于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引起相关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改变?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
一般情况下,基因突变会引起相关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改变;但下列情况下不会: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突变前相应的密码子与突变后相应的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②显性纯合子(完全显性)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③细胞中不进行表达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如胰岛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突变等等。
(3)亲本生物体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是否一定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子代生物体?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
①亲本体细胞中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由于不会影响到生殖细胞,所以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②若为父方的细胞质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一般也不会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等等。
[典例1]某遗传病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某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该突变基因相应的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C.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D.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解析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其mRNA的长度不变”说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B 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可知,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正确;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D错误。
高考生物 重难点突破强化练 第练 理解激素的调节作用及其特点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理解激素的调节作用及其特点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
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②③2.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其中M、N、P为人体结构,a、b、c 为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刺激时,a分泌增多,b分泌减少B.c作用的靶器官只有M、NC.c分泌不足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过程①起抑制作用时,过程②起促进作用3.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
图中,甲、乙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是体液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丙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5.如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处效应为抑制作用B.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C.严寒环境下,激素c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强产热D.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6.(2017·无锡模拟)如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7.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分别用曲线a、b、c表示,正确的是( )8.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性激素二、多项选择题9.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新人教高考生物专题强化练6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
7.(2022·山东临沂高三模拟)雄性不育一般是指雄配子丧失生理机能的现 象。某小麦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雄性不育基因(ms)对雄性可育基因 (Ms)为隐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系植株与雄性不育 植株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则此品系为保持系。研究人员获得 了一种易位双杂合品系,其染色体和相关基因如图1所示。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转录,所需原料为4种
核糖核苷酸 B.过程②表示翻译,需要mRNA、
rRNA和tRNA的参与 C.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终止子一般有UAA、UAG、UGA三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2022·福建福州高三检测)酪氨酸酶基因(A)有3种隐性突变基因(a1、a2、 a3),均能使该基因失效导致白化病。下图为3种突变基因在A基因编码链 (与转录模板链互补)对应的突变位点及碱基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三种突变基因之间互为等位基因 B.a1基因与A基因的表达产物相比,多一个甘氨酸而其他氨基酸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22·厦门高三模拟)1966年,科学家提出了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 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 先形成短片段后再进行连接(如图1),为验证该假说,进行如下实验;用 3H标记T4噬菌体,在培养噬菌体的不同时刻,分离出噬菌体DNA并加热 使其变性,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 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 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 性,结果如图2。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5讲生物变异的实验设计及分析教师用书
第 5 讲生物变异的试验设计及分析生物变异的试验设计题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此类题目综合性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推理实力、推断实力和设计试验的实力。
随着新高考对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要求的提高,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试验设计题目会有所体现,试题可能会借助模式图、信息资料等形式创设新情境综合考查。
1.“三看法”推断可遗传变异类型(1)DNA分子内的变异。
一看:基因种类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是否发生变更,若发生变更则为基因突变,由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增加或缺失所致二看:基因位置若基因种类和基因数目未变,但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变更,应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三看:基因数目若基因的数目变更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一看:染色体数若染色体的数目发生变更,可依据染色体的数目变更状况,确定是染色体数目的“整倍变异”还是“非整倍变异”二看:基因位置若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数目均未变更,但基因所处的染色体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应为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三看:基因数目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变,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2(1)可遗传变异与不行遗传变异的推断。
①自交或杂交获得子代,子代自交或子代之间杂交,用这种方法确定变异的缘由。
假如子代自交或杂交的后代出现变异性状,则变异性状是由于遗传物质变更引起的,反之,变异性状的出现仅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变更。
②将变异个体和正常个体培育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两者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则原来的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
(2)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别。
①判别依据:光学显微镜下能视察到的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视察到的是基因突变。
②详细操作:制作正常个体与待测变异个体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找到中期图像进行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比较可以推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3)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定。
理论基础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AA个体假如突变成Aa个体,则突变性状在当代不会表现出来,只有Aa个体自交后代才会有aa变异个体出现,因此这种变异个体一旦出现即是纯合子。
专题突破6攻克生物变异的实验探究题(精讲课件)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答案 实验方案一: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刀板雌、雄相交,统计子代性状 表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窄叶),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 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阔叶),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实验方案二:选用突变型(阔叶)与野生型(窄叶)植株杂交,统计子代性状表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若杂交后代出现了突变型(阔叶),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 交后代全为野生型(窄叶),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答案 实验方案:取根尖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预期结果与结论:若观察到染色体增倍,则属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否则 为基因突变所致
题型二 基因突变的类型与判断方法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 性突变。请你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加以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及结论)。
(2)有人对阔叶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 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幼苗出现的原因。 _取__野__生__型__植__株__和__阔__叶__植__株__的__根__尖__分__生__区__细__胞__制__成__装__片__,__用__显__微__镜__观__察__有__丝__分____ _裂__中__期__细__胞__内__的__染__色__体__数__目__,__若__观__察__到__阔__叶__植__株__的__染__色__体__加__倍__,__则__说__明__是__染____ _色__体__加__倍__的__结__果__,__否__则__为__基__因__突__变_______。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
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B. 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C. 实验表明,超矮生型突变体细胞表面一定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D. 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对赤霉素和生长素不敏感【答案】D【解析】解:A.图甲表明,赤霉素可以促进野生型拟南芥的生长,而对于超矮生型突变体作用不大,并不能说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A错误;B.图乙表明,较高浓度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B错误;CD.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后作用效果均较差,故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其细胞表面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较少或由其他原因导致不敏感,C错误、D正确。
故选:D。
2.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第22号染色体的一部分移接到第14号染色体上造成的。
这种变异属于()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数目变异D. 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第22号染色体的一部分移接到第14号染色体上造成的,说明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故选:D。
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 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 洋葱表皮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 蓝藻细胞中有两种类型的核酸【答案】B【解析】解: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B.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有叶绿素、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洋葱表皮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正确;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都有2种核酸,蓝藻是原核生物,也有2种核酸,D正确。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生物的变异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生物的变异1.(2023春·四川绵阳·高一统考期末)一个双链DNA(DNA片段1),在复制过程中解旋时,DNA片段1经过诱变处理获得DNA片段2,如下图所示,而后DNA片段2经过复制得到DNA片段3的示意图。
不考虑图中变异位点外其他位点的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处理获得的DNA片段2的碱基序列与片段1的不同B.DNA片段3与片段1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值相同C.DNA片段2至少需要经过3次复制,才能获得DNA片段3D.DNA片段2复制3次后,发生差错的DNA占DNA总数的1/2【答案】C【分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详解】A、据图可知,诱变处理获得的DNA片段2的碱基序列与片段1的不同,A正确;B、DNA片段中,A=T,G=C,DNA片段3与DNA片段1相比,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例未发生改变,比值相同,B正确;C、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DNA片段2至少经过两次复制才能获得DNA片段3,C错误;D、据图可知,DNA诱变处理,一条链上的碱基发生突变,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不发生突变,以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是异常的,以碱基没有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是正常的,因此不论复制多少次,发生差错的DNA都占DNA分子总数的1/2,D正确。
故选C。
2.(2023春·河北承德·高一承德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人的白化症状是由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酪氨酸酶是基因A编码的产物,某地经检测发现,基因A上的3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形成基因a1、a2、a3,均会导致白化病的发生。
该实例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A.不定向性B.随机性C.低频性D.普遍性【答案】A【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多)、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47练分析生物变异及其实验设计题新人教版.doc
分析生物变异及其实验设计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仅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2.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3.(2017·南通中学调研)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有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蝇(X r Y)为亲体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记为“W”)。
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O,是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的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Y,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4.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但是其变异能遗传给后代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C.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变为AaB,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异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5.许多化学药剂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野生型水稻用甲磺酸乙酯(EMS)处理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且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高考生物考点预测分析生物的变异(含解析)新人教版
【考大纲求】【高考散布】2- 4生物的变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II ( 2)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由II ( 3)染色体构造变异和数量变异I(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II(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I轴代表高考考点②直方图纵轴代表 5 年高考汇总分值【命题剖析】1.要点突出:育种是高考考察的要点,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考察的另一个要点,试题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2.着重实质:育种的试题常常经过新的背景资料,与生产生活实质及热门相联系,综合考察考生对全部育种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此中单倍体育种的考察许多。
3. 2013命题展望:基因重组发生时间与减数分裂的综合考察、基因突变的发生时间和过程等还是命题的要点,特别是对育种原理及各样育种方法的运用的实验设计题考察的可能性更大。
【试题展望】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注:①直方图横1. ( 2012·济南模拟)现有三个水稻品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和 aaBBDD。
假如从插秧(移栽幼苗)到获取种子(或花粉)为一次种植,运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取基因型为aabbdd 的植株最少需要几次种植()【分析】最短时间方案应选择AABBdd和 AabbDD杂交,获取 AaBbDd,经花药离体培养得aabbdd 个体,共需 3 次种植。
如采纳其余亲本则起码需要 4 次种植。
【答案】 C2.(2012 ·沈阳高三模拟) 以下有关植物单倍体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与正常植株对比,单倍体植株一般长得微小,并且高度不育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也可能是单倍体C.利用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能培养出质量优秀的单倍体D.由花粉直接发育成的植物体是单倍体【分析】四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单倍体育种的结果是培养出拥有正常染色体数量的纯合子,而不是为了获取单倍体, C 项错误。
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难点聚焦练4 变异的综合应用与探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难点聚焦练4变异的综合应用与探究1.(2014·某某,28节选)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
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
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
(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2.以一个具有正常叶舌的水稻纯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诱变试验。
将辐射后的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甲、乙两株的后代各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无叶舌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为3∶1。
经观察,这些叶舌突变都能真实遗传。
请回答:(1)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诱变处理均导致甲、乙中各有____________个基因发生__________性突变。
甲株后代中,无叶舌突变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请以上述实验中的甲、乙后代分离出的正常株和无叶舌突变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①实验设计思路:选取甲、乙后代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1全为无叶舌突变株,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F1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汇编分析生物变异及其实验设计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仅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2.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3.(2017·南通中学调研)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有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蝇(X r Y)为亲体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记为“W”)。
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O,是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的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Y,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4.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但是其变异能遗传给后代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C.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变为AaB,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异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5.许多化学药剂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野生型水稻用甲磺酸乙酯(EMS)处理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且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雄性不育基因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突变体自交B.若让EMS处理导致基因多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变异为基因突变C.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则不能恢复为野生型D.若该雄性不育突变体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雄性不育基因为显性基因6.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动物,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此动物的睾丸中能同时找到基因型为AaBb、AB、Ab、aB和ab的细胞B.与过程①、②、④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现象是产生了新基因C.①、③、④过程产生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过程④结果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7.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如图)。
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异常的染色体的变异来源属于基因重组B.玉米单倍体基因组中含11条染色体上的基因C.图中所示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发生联会D.若图中所示的亲本杂交,F1有四种表现型且出现了表现型为无色蜡质的个体,说明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不考虑基因突变)8.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①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不死性”的癌细胞;②某杂合的红花植株(RrYy),产生了基因型为rryy的白花植株后代;③R型活细菌在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④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
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环境改变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二、多项选择题9.(2016·泰州模拟)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10.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
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
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亲代灰体雄蝇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三、非选择题11.一只红眼雄果蝇(X B Y)与一只白眼雌果蝇(X b X b)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白眼雌果蝇。
分析认为,该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
(注: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胚胎致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 (1)甲同学想通过一次杂交的方法探究其原因,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Ⅰ.如果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Ⅱ.如果____________ ,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2)乙同学认为可以采用更简便的方法验证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乙同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棉铃虫是一种夜蛾类昆虫,对农业危害很大,其性别决定为ZW型。
棉铃虫幼虫体色由一对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
科研人员用雌性褐色棉铃虫(甲),雄性黄色棉铃虫(乙),雌性黄色棉铃虫(丙)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每组实验重复多次):(1)由实验一得出,体色性状中褐色对黄色为________性。
由实验二得出,幼虫体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
(2)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
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F2代黄色棉铃虫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有科研人员重复实验一,并观察F1棉铃虫性染色体组成,发现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ZWW 型的个体,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变异,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植物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花的颜色有红色和蓝色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科研人员对不同类型花色的两种植株进行如下研究:(1)通过第一组可以判断出________是显性性状,红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对于第二组出现的现象进行假设,你认为不符合该现象的假设是________。
A .部分F 1种子的A 基因突变为a 基因B .部分F 1种子的a 基因突变为A 基因C .基因突变导致部分雄配子死亡D .基因突变导致部分雌配子死亡(3)已知H 基因能使该植物开黄花,并且H 和A 或a 共存时,A 或a 基因均不表达。
通过研究第三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的位置有3种情况:①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H 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情况;②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H 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情况;③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H 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情况。
答案精析1.C [交叉互换可以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重组,A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其他代谢过程中,B错误;病毒、细菌和小鼠都具有遗传物质,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D错误。
]2.C [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而基因突变不可以,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了某一片段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C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D错误。
] 3.C [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A错误;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错误;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O,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的,C正确、D错误。
] 4.B5.B [由于雄性不育个体不能产生雄配子,所以无法自交产生后代,A错误;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可能恢复为野生型,C错误;由于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突变后,显性的可育基因随着那段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了,则剩下的是隐性的不育基因,D错误。
]6.D7.C [图中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多出来的片段来自于非同源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玉米是雌雄同体的二倍体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且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所以其单倍体基因组为10条染色体上的基因,B错误;图中所示的母本的两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发生联会,C正确;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