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与写作
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
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散文。
一、散文的特点1. 真实性:散文以真实为基础,强调真实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
散文作品通常以作者亲身经历、感受和思考为素材,通过真实的叙述和感悟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 叙述性:散文倾向于通过叙述来展现事物和情感。
它注重描写细节,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形象的描绘来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3. 主观性:散文是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因此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感悟和思考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这也是散文与客观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和科学论文的区别之一。
4. 多样性:散文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等。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具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
二、散文的写作技巧1. 真实感的营造:散文的真实性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因此在写作时要注重真实感的营造。
可以通过描写细节、运用真实的语言和情感来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2. 情感的表达:散文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情感色彩,使读者产生共鸣。
3. 叙述的技巧:散文的叙述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要注重叙述的技巧。
可以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方式来组织叙述,使作品更加连贯和生动。
4. 语言的运用:散文的语言要力求简洁、准确、生动。
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5. 结构的安排:散文的结构要合理安排,使作品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和逻辑。
可以通过起承转合、对比、因果等方式来组织结构,使作品更加有条理。
三、散文的写作实践1. 选择合适的题材:散文的题材可以是生活中的小事、人物的故事、社会现象等。
在选择题材时要注重真实性和个人感受,选择与自己有关或者引发共鸣的题材。
2. 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散文的写作离不开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如何在散文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新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散文的教学为例
写作之窗这几名学生能联系整篇文章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具体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的特别之处,非常难得。
胡添抓住了露水由少积多的状态变化,沈渝洁抓住了这一变化中的具体画面,孟泽缘则把蚂蚁的情态、动作变化与作者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
他们都获得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我们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交流,并进行“批注式微写作”,能很好地丰富其阅读体验与情感体验,培养其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写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式微写作”在散文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式微写作”,有利于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
例如,《浙江省普通高中作业本》(必修上册)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史铁生先生双腿瘫痪,接着患肾病,后来发展为尿毒症,依靠透析维持生命。
命运不断捉弄他,但他不愿听任命运摆布,最终成就了自己。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200字以内。
结合题目中的提示和课文的内容,学生确实很容易得出:史铁生经历了很多磨难。
这些磨难磨练了他,让他能够坚强地活下来,并成就了自己。
由此自然而然地会得出: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但是,这道题是一道开放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
下面请看几名学生的微作文:我赞同这种观点。
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
这使他深陷迷茫和痛苦之中。
地坛成了他的精神家园。
在地坛中,史铁生弄明白了“为什么要出生”和“怎样活”的问题。
他知道“母亲”希望他能找到一条独立自强的路,明白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正是因为这些苦难,史铁生才拿起了笔,成为了作家,在文坛上闯出了一条路。
虽然苦难会给人带来沉重的打击,但只要我们勇于面对苦难,就能将其变为人生的财富。
(顾财芳)我赞同这种观点。
“苦难是一种财富”,换一种说法,即苦难是鼓励人们奋斗的另一种力量。
只不过这种力量相比较其他力量来说更为残酷。
意志不太坚定的人往往会步入更糟糕的境地。
意志坚定的人则会在苦难中越挫越勇,创造出生命的价值。
经典散文赏析与写作技巧
经典散文赏析与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以实际生活为素材,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手法,表达个人感受和思想情感的文学形式。
它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传递了作家的心灵感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表达力。
本文将对几篇经典散文进行赏析,并总结出写作散文时需要注意的技巧。
一、《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描写的运用,鲁迅将一种对封建社会的愤怒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以自己的深刻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呼唤着民众的觉醒。
同时,鲁迅运用写实主义的手法,使得散文更加真实可信。
写作技巧:写实主义是散文写作的重要手法之一。
要注重对细节的描写,以丰富作品的内容和形象。
同时,要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散文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在描写人物、情感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的细腻描写,曹雪芹刻画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苦短、悲欢离合的思考与敬意。
写作技巧: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是散文写作的核心之一。
要注重细致入微的刻画,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行为等方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同时要注意情感的表达,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走向生命的边缘》《走向生命的边缘》是著名作家海子的散文集,其中的散文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海子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写作方式,引人深思。
他运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生、爱情、自然等主题的深沉思考和感受。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使散文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写作技巧:散文不仅可以运用写实的手法,还可以运用诗意的手法进行写作。
诗意的语言不拘泥于现实,更注重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在写作散文时,要注重修辞和意象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和独特魅力。
四、写作技巧总结1.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作品更加丰富生动。
散文鉴赏及写作技巧
散文鉴赏及写作技巧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赵新建《荷塘月色》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
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作品,它以自由度很高的写作形式,灵活运用语言和表达技巧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评价和鉴赏散文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欣赏和评价一篇散文。
本文就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进行探讨。
一、阅读理解在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
散文中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我们要仔细阅读散文,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首先,我们要理解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散文通常有一个主题,它贯穿整篇作品,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来展示主题。
我们要通过细读散文,理解作者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其次,我们要关注散文的结构和组织。
散文的结构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我们要理解其中的层次关系和组织结构。
同时,我们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及句子和词语的选择和运用。
最后,我们要抓住散文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语言是散文的基础,而修辞手法则是散文的提升和美化工具。
我们要仔细品味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它们的用意和效果。
二、感受与体验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需要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深入感受和体验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我们要感受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散文是一种情感化的文体,它通过文字的表达来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我们要注意散文中所传递的情感,如喜悦、忧伤、怀旧等,感受其中的情感氛围。
其次,我们要在散文中思考和反思。
散文常常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我们要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思考作品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思考的角度,深化我们对散文的理解和体验。
最后,我们要在散文中寻找启示和思考。
优秀的散文常常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和反思,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
我们要在评价和鉴赏散文的过程中,思考作品对我们个人的启发和思考价值。
三、评价与分析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需要我们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深入挖掘其内涵和艺术价值。
散文的写作技巧与分析
散文的写作技巧与分析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和深入细腻的意象描绘,吸引了无数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
然而,要写好一篇散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探讨散文的写作技巧和分析,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散文的特点及分类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与其他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等有所不同。
它以散漫的记叙、抒情为主,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表达的个人思想。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和描写散文等不同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写作技巧和呈现方式。
二、散文的写作技巧1. 真实感与情感表达散文追求真实感和情感表达,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沉浸其中,产生共鸣。
作者可以借助细腻的感官描写和真实的情感流露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同身受。
2. 意象与隐喻散文常常使用意象和隐喻来进行表达。
意象是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营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氛围或形象;而隐喻则是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之更加生动形象。
3. 结构与层次散文的结构通常不像小说那样严谨,常常灵活多变。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结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同时,通过层次分明的结构,使文章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感。
4. 简洁与精练散文追求文字的简洁与精练。
作者应该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避免冗长的叙述或过多的修辞,从而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散文的分析方法要对一篇散文进行深入的分析,读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通过阅读全文,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是什么,作者通过怎样的手法和叙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文章的意象和隐喻注意散文中使用的意象和隐喻,它们有何作用,对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有何增强或起到象征暗示的作用。
3. 文章的情感表达观察作者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描写和抒发情感,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目的。
4. 文章的结构和组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看看作者是如何构建文章的层次和逻辑,以达到表达自己思想的目的。
散文作品的特点与写作技巧
散文作品的特点与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以散述文字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与诗歌和戏剧相比,它更接近于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
散文作品在文学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探讨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
一、散文作品的特点1. 真实性:散文作品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它不同于虚构的小说,更注重于描绘现实世界中的人、事、物。
2. 主观性:散文作品以作者个人的观点和情感为核心,展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维方式。
作者通过散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人生观。
3. 散述性:散文作品以散述文字的方式展现,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它可以是一段文字、一篇短文,也可以是一篇长篇散文。
4. 自由度高:散文作品在结构和形式上相对自由,没有太多的限制。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由地选择写作方式和结构。
5. 多样性:散文作品的题材多样,可以涉及人物、自然、社会、历史等各个领域。
它可以是抒情的,也可以是议论的,还可以是记叙的。
二、散文作品的写作技巧1. 选材:散文作品的选材要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生活经历、社会问题、人物故事等作为素材。
2. 表达思想感情:散文作品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度。
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独特的比喻和意象等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注意语言的运用:散文作品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
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4. 注重节奏和韵律:虽然散文的形式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律要求,但是在写作中仍然要注意节奏和韵律的把控。
可以通过句子的长短、音调的变化等来调整作品的节奏感。
5. 结构安排:散文作品的结构要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可以采用自由结构或者叙述结构,但是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6. 注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散文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
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
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散文,又被称为小品文,是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人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阅读散文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升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同时,了解散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我们自己创作出优秀散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散文作品,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散文阅读技巧1. 放松心态:在阅读散文之前,我们需放松心态,将杂乱的思绪放下,以平和的态度去欣赏作者的作品。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味散文的内涵。
2. 抓住主题:散文会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一种特定的主题,我们要通过读整篇文章,抓住作者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寻找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子和段落来帮助我们理解主题。
3. 注意节奏与节奏感: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有自己的节奏感。
通过作者的笔触,散文会以快慢、起伏不定的节奏展开,我们需要用心感受这样的节奏感,以达到更好地欣赏效果。
4. 挖掘表达方式:散文往往运用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我们在阅读时要留意这些修辞手法,并思考作者使用这些手法的目的和效果。
5. 注重细节:散文作品常常在细节中隐藏着深刻的意义。
读者要仔细品味每个细节,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物情感和故事内核。
6. 多角度思考:散文作品通常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
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视角出发,也可以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散文作品,拓宽自己的思维。
二、散文写作技巧1. 真实感受:散文是一种倾诉情感的文体,写作者应该真实地从自己的生活和观察中获得灵感。
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将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写入作品,使之更加真实和生动。
2. 情感表达:散文作品要能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共鸣。
写作者需要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
3. 注意描写细节:散文需要具备细腻的描写能力,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作品更具生动感和代入感。
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
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展示思想、叙述故事、表达观点的文学体裁。
它不同于诗歌的押韵和节奏,也不同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而是以自由自在的篇章和文采动人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散文的特点以及一些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写作散文。
一、散文的特点:1.自由散漫的形式: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律和章节分割,可以自由展开、展示作者的思想情感。
它具有宽泛的表现空间,可以涵盖各种主题和内容。
2.真实感与生活性:散文关注现实生活,以真实的经历和细节为基础。
通过散文,作者可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3.抒情性和感染力:散文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通过巧妙运用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4.语言优美:散文追求语言的美感,通过精炼、准确的词汇和句式,营造出韵律和节奏感,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和阅读体验。
二、散文的写作技巧:1.主题的选择与展开:选择一个能引发读者共鸣的主题,并从独特的角度进行展开。
可以是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或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等。
通过深入挖掘主题,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2.形象的描写:通过对人物、景物、事件的具体描写,创造形象化的语言场景,使读者有鲜明的感觉和联想。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丰富形象的表达。
3.节奏感的掌控:通过控制句子的长度和结构,调节文章的节奏感。
长短句的交替、简洁句的运用可以创造出起伏变化的节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情感表达的技巧:散文重视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和比喻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力,使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5.结构的安排:虽然散文没有固定的章节,但是良好的结构安排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
可以通过引入性的开头、精彩的高潮和合适的结尾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
6.语言的准确性与美感:准确地使用语言是写好散文的重要一环。
探索散文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探索散文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常常被用于描写生活、抒发情感、讲述故事等等。
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索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
一、散文的特点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真实性:散文常常力求真实,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情感表达来打动读者。
它可以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真实性的表达,散文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 自由性:相比其他文学体裁,散文的写作形式较为自由。
它不受严格的结构和格律的限制,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和需要来进行自由创作。
这种自由性使得散文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出个性化的艺术特点。
3. 整体性:散文作品通常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和主题。
通过作者的叙述和思考,散文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或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整体性使得散文能够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二、散文的鉴赏方法在欣赏散文时,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散文作品:1. 仔细阅读:在阅读散文时,学生应当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句,理解作者的叙述和表达。
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词、划线重要句子等方式来加深理解。
同时,要注意散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深入思考:散文作品往往有丰富的意蕴和思想,学生应当深入思考作者的用意和观点。
可以思考作者的情感表达、叙事手法、修辞技巧等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含义和背后的深层意义。
3. 多角度解读:散文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和理解方式,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一篇散文。
可以关注作品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人物形象等,从而拓宽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
4. 与现实联系:散文常常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可以将散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联系起来。
语文教案:散文鉴赏与写作技巧
语文教案:散文鉴赏与写作技巧一、散文鉴赏的重要性及方法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既具有文艺性又有启迪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散文鉴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散文鉴赏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鉴赏方法。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散文常常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逼真生动的描写形式来展现人物、事件或场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通过对文字语言的感知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把握文章主题、内容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二)陶冶情操好的散文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而纯净的思想情感。
通过阅读与欣赏优秀散文,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发人深省、朗朗乾坤之间虽微必有着全新的领悟与体验,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通过模仿与创作,表达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
(三)塑造个性特征散文是一种充满个性的写作形式,不仅要准确地表达作者自身的意图和观点,还需要展示出独立思考和独特风格。
学生在鉴赏散文时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中那些别具一格、个性鲜明的句子和段落,在模仿与写作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独特风采。
关于散文鉴赏方法,下面将从主题选择、结构分析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选择散文主题的确立决定了文章所要关注和表达的内容。
学生在进行散文鉴赏时应注意把握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核心观点和主题思想。
通过精读并思考整个文章,在整体把握之后再对细节进行逐步剖析,以此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以及其背后隐藏的深层信息。
(二)结构分析散文篇章通常包括开头导入、中间展开和结尾收束等部分。
在鉴赏散文时,学生应关注散文的总体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关联和转折。
通过剖析散文中的句式运用、段落划分和章节设置等方面,加深对文章组织整体架构的理解,并掌握作者如何在篇章层面上进行内容突出与重心推移。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散文中常用来表达主题思想和增强作品艺术性的一种技巧。
古代散文鉴赏与写作
古代散文鉴赏与写作古代散文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使它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存在。
散文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古人和现代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鉴赏和写作两个方面,探讨古代散文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古代散文的特点1. 真情实感:古代散文多以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受。
例如《醉翁亭记》中的欧阳修,他通过真实的亲身经历,流露出对人生的痛苦和认知。
2. 个性化表达:古代散文注重个人感受和独立思考,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心灵体验和情感世界。
例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和对人生的思考。
3.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古代散文既有对自然、人生的感性表达,同时又具备理性的思考和表达。
它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索,给人灵魂上的震撼和启示。
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他既表达了对踏青的喜悦和对酒的畅怀,又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和社会。
4. 语言优美简练:古代散文追求意境的塑造和语言的美感,注重用形象的语言和优美的句式,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例如苏轼的《东篱乐府》,他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将五彩斑斓的自然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1. 感受生活:古代散文的写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入思考。
只有身临其境,感受生活的点滴细节,才能有真实的素材和表达。
写作者要积极投身于生活,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将这些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转化为文字的力量。
2. 锻炼观察力:观察力是古代散文写作的关键。
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背后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写作者需要用心去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发掘出富有表现力的素材,将其转化为作品中的意象和形象。
3. 独立思考:古代散文写作强调个人独立思考和主观感受。
写作者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所见所闻进行思考和探索,勇敢地表达个人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散文鉴赏之意象感受作者的写作意
散文鉴赏之意象感受作者的写作意象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它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和艺术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而散文,则是一种自由度较高的文学形式,可以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本文将通过对几篇经典散文的鉴赏,来感受作者在写作中所营造的意象。
第一篇散文是《草原之恋》: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对草原的描写,反映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他运用了大量形象化的词语,如“碧绿的草原”、“绵延的牧场”、“飞翔的鸟儿”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之中。
这些形象化的描写不仅让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让读者的情绪沉浸其中。
第二篇散文是《城市的夜晚》:这篇散文以城市的夜晚作为写作背景,通过对夜晚的描写,传递出作者对城市生活的独特感受。
在文章中,作者描绘了夜晚的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景象,同时也透过这些景象看到了城市中各种社会问题的存在。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霓虹灯下匆忙行走的人群”、“街道两旁高楼大厦的倒影”等,作者成功地刻画了城市夜晚的繁华和孤寂。
第三篇散文是《流云》: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流云为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思考。
通过对云的描绘,作者营造了一种飘逸、自由的氛围。
他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如“风拂云裳”、“白云漂浮”等,使读者感受到云的轻盈和飘逸,通过云的形象来传达了对追求自由的渴望。
这种写作手法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通过对以上几篇散文的鉴赏,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在写作中所营造的意象所传递出来的丰富情感。
作者通过巧妙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和艺术手法,成功地营造出了独特的文学氛围,引起读者共鸣。
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使作品更富有情感和张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散文创作中,意象的运用是一个需要技巧和才能的过程。
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现象以及个人感受等进行形象化的描写,作者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丰富和具有感染力。
通过读者对意象的感受和思考,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从而产生共鸣。
《高中语文教案:古代散文的鉴赏和写作》
《高中语文教案:古代散文的鉴赏和写作》高中语文教案:古代散文的鉴赏和写作一、古代散文的概述古代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诗歌、戏剧并称为“诗、骚、颂”三大文体。
它以散漫而自由的形式表达作者对生活、人情、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
二、古代散文的主要特点1. 散漫自由:古代散文不像诗歌那样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要求,可以根据作者个人意愿进行调整和发挥。
2. 自然真实:古代散文注重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以真实感动人心。
3. 杂而不乱:古代散文广泛涉及各种主题和内容,如游记、杂谈等,但它们都能在整篇文章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显杂乱无章。
4. 倡导人伦之道:古代散文常于议论文章中阐发人伦之道,并试图以道德价值观引导读者。
三、经典古代散文的鉴赏1. 《红楼梦·贾府园林诗社》:这是明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一段散文,通过对贾府园林和诗社风光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士人们的优雅生活和追求艺术的精神。
2. 《牧童诗》:晚唐文学家杜牧以深情款款的笔触描述了夜晚草原上牧童唱歌、放羊、嬉戏等情景,传递出对自然美、人情味的热爱和向往。
3. 《岳阳楼记》: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此篇散文中通过对登临岳阳楼所见所感的描述,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四、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1. 善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古代散文提升表达效果的重要方式,如比喻、象征、借代等。
作者应根据具体写作需求选用合适的修辞手法。
2. 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够使古代散文更加生动逼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等方面,让散文更具描述性。
3. 增加感悟和思考:古代散文通常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来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感悟。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注重思考与感悟的内容,并进行恰当的表达。
五、实践任务:写一篇古代散文1. 确定主题和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并熟悉的主题,如家乡、友情等,并确定内容要点。
散文鉴赏中的主题与写作风格
散文鉴赏中的主题与写作风格散文是一种以叙事、抒情、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学作品,它不像诗歌那样有严格的格律和韵脚要求,也不像小说那样需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因此,在散文中,主题和写作风格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散文鉴赏中的主题与写作风格的关系。
一、主题的选择散文的主题来源于生活,它可以关注人物、事件、自然景观以及思考人类存在等方面。
不同的主题会带给读者不同的思考与感受。
例如,关于人物的主题可以包括爱情、友情、成长等;关于事件的主题可以包括战争、革命、社会变革等;关于自然景观的主题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春夏秋冬等。
主题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散文的情感表达和触动读者的力度。
二、写作风格的塑造散文的写作风格是作者将主题具象化、感受化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写作风格来表达。
比如,对于抒情类的主题,可以运用华美的辞藻、令人过目难忘的比喻和感人至深的修辞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对于叙事类的主题,可以运用平实的叙述、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人物刻画来让读者身临其境;对于思考人类存在和社会问题的主题,可以借用冷静客观的语调、深入剖析的论证和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来展现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三、主题与写作风格的互动关系主题和写作风格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主题决定了写作风格的取向,而写作风格则对主题的表达产生了独特的塑造和突出。
如果主题是忧伤的,那么写作风格也会倾向于哀伤、忧郁的表达方式;如果主题是欢乐的,那么写作风格也会更加轻松、活泼。
在具体的作品中,主题与写作风格往往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散文的魅力。
四、散文鉴赏的要点在欣赏散文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主题与写作风格的关系。
首先,通过作品的题目和开篇段落来把握主题的设定和引言。
其次,通过作品中的具体描写、人物塑造和事件展开等来深入理解主题的内涵和扩展。
最后,通过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语言风格来品味写作风格的独特之处。
总结:散文鉴赏中的主题与写作风格密不可分,主题选择了写作风格的取向,写作风格又为主题的表达提供了独特的塑造和突出。
初一语文现代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分享
初一语文现代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分享现代散文是指以散文形式表达出充满现代生活情感和思考的文学作品。
它通常以平实、真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带来直接、亲切的阅读感受。
初一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会欣赏现代散文,还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本文将对初一语文现代散文的阅读和写作进行分享和探讨。
一、阅读现代散文的方法与技巧1. 全面把握背景信息:在阅读现代散文之前,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对于正确理解和欣赏散文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等方式来获取背景信息。
背景信息的了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涵。
2. 注重段落的理解:现代散文通常采用段落结构来组织内容,每一段的主题和意义都有所不同。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每一段的开头与结尾,理解段落的逻辑关系和主题思想,从而完整、准确地捕捉到散文的意义和内涵。
3. 关注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现代散文在语言表达上注重真实感和文采性的结合。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及特定场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的传达和意义的表达。
4. 多角度思考与联想:现代散文往往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读者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散文中的情感和意义。
可以通过与自己的经历、现实生活、历史事件等进行联想和对比,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和体验。
二、写作现代散文的技巧与要点1. 选题:写作现代散文时,要选择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个人情感的主题。
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热点话题、对自然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和选择。
选题要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深度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2. 真实感与情感描写:现代散文追求真实感和情感的表达,写作者应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
在写作时,可以多使用具体而生动的细节,通过对感官的描写和情感的展示,使读者更加沉浸在散文的氛围中。
高一现代散文名篇赏析与写作实践教案
高一现代散文名篇赏析与写作实践教案一、引言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高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赏析和实践现代散文,学生能够提高对现代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几篇高一现代散文的名篇赏析,并提供写作实践指导。
二、赏析篇目一:《余额》《余额》是当代作家麦家的一篇现代散文。
文章以一个城市的ATM机为背景,通过描写每个人在等待取款的过程中的种种思考和感悟,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金钱和生活的态度。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用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每个人在等待取钱时的焦虑、烦躁和思考。
通过描绘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和感受,作者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独和荒诞。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篇文章,学生能够理解到现代社会中金钱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金钱的渴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洞察力。
三、赏析篇目二:《最先破晓的地方》《最先破晓的地方》是作家杨照的一篇现代散文。
这篇文章以一个偏远的山村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位老师坚持教育的故事,探讨了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文章以图文并茂的描写方式展开,通过描绘山村的自然环境和学生的成长经历,让读者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希望的力量。
同时,文章还通过对比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提出了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思考和呼吁。
通过阅读和赏析这篇文章,学生能够理解到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四、写作实践指导1. 主题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或者现象作为写作的主题,例如科技革命、城市化进程、教育现状等,通过散文的形式进行呈现。
2. 视角选择:学生可以选择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写作,根据主题进行选择,确保视角与主题相一致。
3. 描写细节: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对细节的描写,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主题所涉及的问题或现象。
4. 逻辑结构:学生要注重文章的逻辑结构,合理安排故事情节或论证过程,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经典散文欣赏与写作
经典散文欣赏与写作引言: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它具有自由的形式和多样的表达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经典散文的欣赏与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本课将通过对经典散文的欣赏与写作,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一、散文欣赏1.1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荒谬。
这篇散文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深思。
1.2 郭沫若《神女》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神女》以其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形象。
通过欣赏《神女》,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二、散文写作2.1 仿写经典散文学生可以通过仿写经典散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经典散文,仔细品味其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方式,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来重新书写。
通过仿写,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文采和表达能力。
2.2 创作个人散文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散文创作,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给学生一些话题,如家乡的美景、成长的烦恼、对未来的憧憬等,引导他们展开思考和写作。
通过个人散文的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经典散文的欣赏与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经典散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散文的世界中,不断探索和成长,用文字书写自己的故事,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情感。
让我们一起享受散文的魅力,用文字传递心灵的共鸣。
高中语文教案:古代散文的鉴赏和写作
高中语文教案:古代散文的鉴赏和写作古代散文的鉴赏和写作一、引言古代散文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对古代散文的鉴赏和学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其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如何鉴赏古代散文并学习其中优秀的写作技巧。
二、古代散文的鉴赏1.背景知识古代散文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渐全面成熟。
其内容广泛涵盖社会风俗、人生哲理、自然景物以及对时政社会现象的批判等各个方面。
2.欣赏经典作品针对高中生而言,推荐阅读先秦经典《论语》中的《述而》《颜渊》等篇章;两汉时期,《艺莳论》《山海经》等文字描述瑰丽风景的篇章;唐宋时期,《唐诗三百首》中的散文诗以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等。
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不同时期文人的才情和真情实意。
三、古代散文的写作1.寓情于景古代散文注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尝试选择一个特定的场景,如春天的花海、夏日绿荫下的湖泊等,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性、对自然的想法与感受。
2.立意丰富古代散文常常是以一种或清新明快或充满哲理的方式向读者传递某种观点或思想。
学生在创作时应审慎选择主题,并将个人独特见解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例如,可以选取“友谊”、“爱情”这类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在阐述个人观点同时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3.借助修辞手法古代散文中运用了众多精妙独特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格,如夸张、对比、拟人等。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过度使用或生搬硬套,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何时适合采用。
四、教学设计1.导入与启发引导学生回顾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并通过欣赏先秦至唐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鉴赏与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深入研读一篇散文,并就作者选取的题材、描写手法以及文本所传达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述性散文首先它是散文.所谓散 文,"形散而意不散",它讲究运用多种修辞 手法和艺术手段,来表达一个或多个中心 思想
朱自清《给亡妻》
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
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 些个。我知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 便轮着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日如此; 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的……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苏轼 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朱自清《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
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 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 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 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 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 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赏析
用平朴的文字描写了父 亲去给我买橘子时的情景,他写了 父亲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 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这些都是 如实的描写,洗尽铅华,保寸本色, 至真至朴,细细道来,将人、事、 情、感,原态原貌地呈现于读者的 面前,让人感同身受。
《背影》以情动人,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我想这除了 因为作者用了平朴的语言写出了真实的情感外,还在于文 章里头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是时世给 作者的影响。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 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 文章一开头就定下了“哀愁”的基 调。
3、写景散文主要描写一地的景物,以 游记性散文为主,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 空间的变换顺序,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 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其内容包括 山川景色,名胜古迹等等。
【注】小说和记叙性散文的主要区别
小说 它是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构成,通 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 达思想的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 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 记叙性散文是散文的一大类,且从属于记叙文,主 要是叙事、抒情。与小说不同的是,记叙事性散文 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 情部分,让结构更加明了。
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病的只剩
皮包着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 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后来说送你回家,你 想着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到会 一走不返的。我送车的时候,你忍不住哭了,说: “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可怜,你的心我知道,你 满想着好好儿带着六个孩子回来见我的。谦,你那 时一定这样想,一定的。
旋转着的飘散,给人在观感上是一种极美的感受。
在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白花,这显然是白莲,但花开还不是旺季。 接下来具体地描述:也还是用拟人的笔法, 形容它像姿态优美的女子,而还没有绽开 的含蕾待放的花则像是含羞的样子。这 “含羞”一词,把妙曼的花枝赋予了灵性 和秀媚的禀赋。接着,又用了“一粒粒的 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 美人”而把荷花的禀赋渲染到了极致。
一、 散文是什么
吴组缃在《文学的根柢》一文中说: “散文是文学的第一关。”
余光中在《作家的身份证》中说:“散 文是语言艺术的基础。”
秦牧则说:散文是“匕首 ”、是“洞 箫”、是“水晶”、是“玛瑙”…...
鲁迅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可以随便 的,有破绽也不妨。
可见,对散文的看法五花八门。
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是指不押韵的文 章。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除了诗歌、 戏剧、小说、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 议论性,抒情性的文题。而狭义的散文则 专指抒情散文。
但是,荷花不仅仅是色美动人,而且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也还不 够,作者把荷花用“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使荷花在“奇色、香倩加上 美声”的“形”、“味”、“声”三个方 面达到了完美。就像宋祁《玉楼春》中的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一样,表 现了“春意”不仅“蔚然有色”而且也 “铿然成声”。这种完美,本来已经到达 了应有的境界,但是,由于作者的兴致盎 然,他又以编制神话的笔触,把荷花荷叶 神女化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Hale Waihona Puke 三、散文写作基本要求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
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描写 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发表议论,而且作 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 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 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 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 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 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赏析
首先,作者开始写荷塘,荷塘是曲曲折折的,放眼 望去,充满视野的是繁密茂盛的荷叶,葳蕤而挺立的荷叶, 出水很高,这里,作者用拟人的写法,把荷叶比成亭亭舞 女的裙。而舞女的裙在舞女旋转时,裙是飘散开的,那种
二、散文的分类
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
1、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 几个片段的剪辑。
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 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粗 线条的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 性格和精神面貌。例:鲁迅的《藤野先生》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 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 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 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 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先是“叶 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然后,“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 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 痕。”,而因为“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 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所以,“叶子却更见 风致了”。这就把荷花从上到下全部的容颜风 致和端庄举止、优雅得仙姬、神女化了。在这 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已经深深地陶醉在荷 塘的美妙风景之中了。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 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 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 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 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 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 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 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 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 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
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 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 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 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 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 语言表达能力。
凋零之美 林清玄
坐在仁爱路一家楼上咖啡屋,看着路上的菩提树叶子,一片一片地辞别 枝极,飘落下来;有时一阵风来,菩提叶竟是满天翻飞旋舞,在凋零中,有 一种自在之美。
有几株落得早的菩提树已经增生新叶,菩提树的嫩叶介于鹅黄与粉红之 间,在阳光下,美丽如水月,透明似琉璃。在晶明的落地窗前,看见菩提树 的凋零与新叶,使我想起憨山大师的一首诗:
世界光如水月, 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 不知春上花枝。 这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枝头的 花开,原是同样的美。或者,溪涧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 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一切因缘的雪融冰消或抽芽开花都是自然的,我们尽一切的努力也无法 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开花时看花开,凋谢时就欣赏花的飘零吧!我们 尽一切努力,也不能使落下来的任何一片叶子回到枝头,因此要存着敬重与 深情的心,对待大地这种无言的呈现呀!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 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 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趁父母未老,趁青春正好,愿我们成 长的速度可以赶得上父母老去的步伐。
朱自清《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 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