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真题汇编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剖析

合集下载

考点二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考点二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考点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1.被动运输
(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2)两种类型
2.主动运输
(1)方向: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2)特点: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

(3)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4)不同跨膜运输方式的实例[连线]:
3.胞吞和胞吐
(1)胞吞:
①概念: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②实例:白细胞吞噬细菌、变形虫吞噬有机颗粒。

(2)胞吐:
①概念: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②实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1.“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生物总复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课件讲义练习题

高考生物总复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课件讲义练习题

第8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课标内容(1)举例说明哪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哪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2)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考点一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被动运输主要体现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2.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的异同载体与受体的区别载体是协助物质运输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是运输氧的载体,细胞膜上有运输葡萄糖、Na+、K+等的转运蛋白;受体是接收信号分子的蛋白质,如神经递质受体、激素分子受体,其主要作用是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3.主动运输主要体现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4.胞吞和胞吐主要体现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提醒①胞吐不是只能运输大分子物质,也可以运输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

②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如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③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兴奋产生和恢复过程中的Na+内流和K+外流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④胞吞过程需要某些特定的膜蛋白的作用,但是不需要转运蛋白的作用。

(1)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2023·全国新课标卷,1B)(×)提示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一般通过主动运输。

(2)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运输过程与膜蛋白无关。

(2021·浙江6月选考,4C 改编)(×)提示被动运输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重吸收氨基酸。

(2021·江苏卷,3D)(√)(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需要消耗能量。

(2021·福建卷,2C)(×)提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为胞吐,需要耗能。

1.回顾膜的结构补充下列图解:2.被动运输离子的通道称离子通道,主动运输的离子载体称为离子泵。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带解析)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带解析)

1.(2016上海卷.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1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A.①和细胞膜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容易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辨别①②所指部分代表的内容。

2.(2016海南卷.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答案】B【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项正确;膜蛋白参与协助扩散过程,B项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C项正确;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D项正确。

【考点定位】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生物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只有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运动的,才能运输物质,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3.(2016海南卷.5)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答案】D【解析】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名师点睛】“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4.(2016课标1卷.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动运输的特点逐一分析各选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5(分子与细胞)-细胞的代谢-胞吞和胞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5(分子与细胞)-细胞的代谢-胞吞和胞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

2023届高三二轮备考-2020-2022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5(分子与细胞)-细胞的代谢-胞吞和胞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释放铜离子的过程。

下列关于该过程中铜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入细胞需要能量B.转运具有方向性C.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D.运输需要不同的载体2.(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3.(2021·江苏·高考真题)细胞可运用不同的方式跨膜转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度既与浓度梯度有关,也与分子大小有关B.小肠上皮细胞摄入和运出葡萄糖与细胞质中各种溶质分子的浓度有关C.神经细胞膜上运入K+的载体蛋白和运出K+的通道蛋白都具有特异性D.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重吸收氨基酸4.(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

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度B.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C.Cl-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D.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5.(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GLUT4是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

模型0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 含解析 精品

模型0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 含解析 精品

模型0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考向1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枪乌贼神经细胞中的K+浓度是其周围环境中K+的40倍,K+进入枪乌贼神经细胞的主要方式是A.自由扩散B.被动转运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问题。

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四看法”确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看物质运输方向(不考虑胞吞、胞吐的情况下):若逆浓度梯度,则为主动运输;若顺浓度梯度,则为被动运输。

(2)看是否需要能量:若需要能量,则为主动运输、胞吐或胞吞;若不需要能量,则为被动运输,即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3)看是否需要载体蛋白:若需要载体蛋白,则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若不需要载体蛋白,则为自由扩散、胞吐或胞吞。

(4)看是否是大分子:若为大分子、颗粒,则为胞吐或胞吞;若为小分子、离子,则一般为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

特别提醒:①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还有可能是协助扩散。

②消耗能量的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还有可能是胞吞或胞吐。

③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一定是自由扩散,还有可能是协助扩散。

④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不只有线粒体,还有核糖体。

⑤通过膜的融合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胞吞(吐),这些物质穿过细胞膜的层数为0。

1.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该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答案】B2.如图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ATP,所以为主动运输B.该矿质元素离子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C.运输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蛋白不能被重复使用D.如果细胞膜上运输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蛋白被去除,则该矿质元素离子不能被运输【答案】C考向2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相关分析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15-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主动运输(含解析)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15-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主动运输(含解析)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15-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主动运输(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全国·高考真题)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B.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C.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D.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2.(2022·山东·高考真题)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

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B.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C.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NO3-会加重铵毒D.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3-和H+的速度与二者在膜外的浓度呈正相关3.(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释放铜离子的过程。

下列关于该过程中铜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入细胞需要能量B.转运具有方向性C.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D.运输需要不同的载体4.(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5.(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植物细胞质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

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真题专题--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解析版)

2022版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真题专题--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解析版)

2022版新高考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代谢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五年高考—考点1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2021湖南,3,2分)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某些生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生的渗透调节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质壁分离有关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D.1 mol/L NaCl溶液和1 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答案D2.(2021广东,13,4分)(不定项)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

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如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答案A3.(2020课标全国Ⅱ,5,6分)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答案D4.(2018浙江4月选考,17,2分)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图,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C.乙→丙的变化是由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答案C5.(2017课标全国Ⅱ,4,6分)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物质运输第9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物质运输第9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答出一个即可)。
用蛋白酶处理协助H2O通过的水通道蛋白或抑制协助H2O通过的水通道蛋 白的活性
(3)实验证明,外界溶液的Cl-可以被吸收进Cl-浓度更高的细胞质中,这体现
了细胞膜的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选择透过性) 的功能,细胞呼吸受到
抑制后,Cl-的吸收速率降低的原因是细__胞__呼__吸__受__到__抑__制__后__,_产__生__的__A_T_P_减__少__,
协助扩散 方式运出,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
考向探究•素养提升
考向一 围绕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考查科学思维 1.(2021·江苏卷)细胞可运用不同的方式跨膜转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B ) A.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率既与浓度梯度有关,也与分子大小有关 B.小肠上皮细胞摄入和运出葡萄糖与细胞质中各种溶质分子的浓度有关 C.神经细胞膜上运入K+的载体蛋白和运出K+的通道蛋白都具有特异性 D.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重吸收氨基酸
考向二 结合转运蛋白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考查生命观念 3.图甲、图乙分别表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两种物质被动运输方 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1 000倍以 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载体蛋白可转运离子而通道 蛋白只能转运分子 B.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载体 蛋白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C.图甲介导的运输速率通常会 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D.图乙介导的运输速率快是因为溶质分子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解析 据图可知,Na+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的过程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属 于主动运输,能量来自H+跨膜运输的电势能,A项错误;SOS1将Na+由细胞质 基质转运到细胞外,NHX将Na+由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细胞液中,这两 种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都是主动运输,B项错误;由图可知,H+运出 细胞需要消耗ATP,即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将H+运输到细胞外,可用于中和盐 碱地的碱,C项正确;H+通过主动运输被转运到细胞外,使细胞膜两侧H+的 浓度差增大,为H+顺浓度梯度通过SOS1主动运输Na+创造条件,Na+运输出 细胞外,能减弱Na+对细胞的毒害作用,因此膜两侧的H+浓度差与海水稻对 离子毒害的抗性强弱有关,D项错误。

2017-2019年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带答案解析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017-2019年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带答案解析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019 年1.(2019?全国2卷.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o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U-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K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卡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U-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卡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 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答案】C【解析】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根据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

【详解】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 值明显下降,说明即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 —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2.(2019?浙江卷.15)将豌豆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15题袭感于 外甑溶液的离子书城< nimob L>Mg'0,25 NO ;2 H : Fl L I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 收Mg +,的量无关B.若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 吸收HPO 4的量会不断增加 C.若溶液缺氧.根细胞厌氧 呼吸产生乳酸会抑制NO ■义的 吸收D.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阶段 产生的大量ATP可为吸收离 子供能【答案】D【解析】离子从细胞膜外到细 胞膜内是逆浓度运输,是主动 运输,需要能量。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点梳理: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讲解部分)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点梳理: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讲解部分)
(1)图1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该方式只受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的影响, 浓度差越大,自由扩散的速率越大。 (2)图2表示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这两种方式都受膜内外物 质的浓度差和载体数量的影响。图中P点之后,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 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
2.氧气浓度
(1)图3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这两种运输方式都不消耗 能量,不受O2浓度的影响。 (2)图4表示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图中O2浓度为0时,离子吸收速率不为 0,其原因是细胞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限制因 素是载体的数量。
c.位于细胞膜外表面或细胞内,可以接受信号分子的蛋白质,叫受体蛋白,如 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 (3)同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 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并非固定一种。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 而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要视具体情况而 定。再如静息电位形成时K+外流与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均为协助扩 散;但K+、Na+在其他细胞中的跨膜运输方式一般为主动运输。
(3)由图A中Na+-K+泵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K+和乌本苷的结合位点相同,乌 本苷会与K+竞争结合位点,从而抑制Na+-K+泵的活性。 答案 (1)主动运输。 (2)不断吸水发生膨胀,甚至破裂。 (3)乌本苷会 与K+竞争结合位点,从而抑制Na+-K+泵的活性。 命题评述 由于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的发现,美国科学家阿格雷与 麦金农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水通道蛋白是细胞的给水和排水系统;Na+K+泵是一种载体蛋白,既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还具有载体的功能。高考 常以此为命题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前沿的发展,提升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 高考真题精选 考 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中生物 高考真题精选 考 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1.(2014·海南高考·T3)下列过程中,不依赖膜蛋白的是( )A.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B.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到细胞外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从细胞外到细胞内D.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不依赖膜蛋白”。

(2)隐含信息:跨膜运输的机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

(3)关键知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A项中,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故A项正确。

B项中,神经细胞膜内比膜外K+浓度高,静息电位形成时K+外流,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故B项错。

C项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兴奋,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此时Na+内流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故C 项错。

D项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需要水分子通道蛋白参与,故D项错。

答案:A2.(2014·海南高考·T4)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相同B.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2)隐含信息: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有温度、氧气、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等。

(3)关键知识: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

A项中,植物的根系对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根系细胞膜上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类型和数量不同,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速率不同,故A项错。

B项中,土壤温度影响植物根细胞的酶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主动运输过程,故B项错。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精品】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精品】

例:现有A、B、C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它们分属于 质量浓度为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 萄糖溶液。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设计了两组实验。(注:图中半透膜允 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 实验1 同时将等量的A液和B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则,一段 时间后,左侧的液面升高; 实验2 同时将等量的B液和C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 左、右两则,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 过一段时间后,左侧液面高于右侧。 (1)本实验应用的原理__渗__透__作__用____。 ( 2 ) 根 据 实 验 现 象 得 出 结 论 : A 是 __0_._3_g_/m__L_的__蔗_糖__溶__液____ , B 是 ___0_.1__g_/m_L__的_蔗__糖__溶__液__。
(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方式的实验中,常 选 用 上 述 A 、 B 、 C 中 的 ___0_.3__g/_m_L_的__蔗__糖_____ 溶 液 , 观 察 指 标 主 要 有 _____液__泡_的__大__小____、____原__生_质__层__的__位__置___及细胞大小。
专题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渗透作用
蔗糖 溶液
清水
半透膜 渗透装置
蔗糖分子 水分子
(1)液面上升的原因: S1溶液浓度高 于S2溶液,单位时间内由S2溶液进入S1 溶液的水分子数多于S1溶液进入S2溶液 的水分子数,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
(2)漏斗内液面停止上升的原因: 随着液面差Δh不断增 大,漏斗管内液体压力不断增大,使水分子流出漏斗的速 度加快,同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不断减小,使水分 子流入漏斗的速度减慢,最终导致水分子进出漏斗的速度 达到平衡,漏斗内液面停止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点一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2015·海南卷,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由题意可知,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叶片,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考虑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一定的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失水,甲的浓度>植物细胞;乙的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浓度=植物细胞;丙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丙的浓度<植物细胞。

由此可知: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而非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 错误;水分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由题意可知,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变化均是考虑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

答案 D2.(2014·上海卷,21)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右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解析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表示失水越多,质壁分离越明显,紫色越深,X/Y值越大,失水越少,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小,故A、B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表示失水越多,越不易复原,故C错误;而X/Y值越大,表示该细胞失水越小,则该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故D正确。

答案 D3.(2014·课标全国卷Ⅰ,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解析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项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项正确。

答案 B4.(2014·课标全国卷Ⅱ,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解析图中纵坐标是实验前与实验后长度的比值,当此比等于1,表示该细胞吸水与失水相等,细胞大小不变。

当此比小于1,表示该细胞吸水大于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如图中的abc点。

当此比大于1,表示该细胞吸水小于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如图中的def点。

据图分析可知,a组细胞吸水多于b组,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低于b组,A错误;f组细胞失水最多,而b组是吸水,B错误;水分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不消耗ATP,C错误;c组细胞吸水,d组细胞失水,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的蔗糖溶液应该介于c组与d组对应的蔗糖浓度之间,即0.4~0.5mol·L-1之间,D正确。

答案 D5.(2013·福建卷,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 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判断实验变量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方式是渗透作用,A正确;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的结果,液泡体积会变小,B正确;该探究实验的因变量是成熟胡杨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组别①②的自变量是茉莉酸的有无,组别①③的自变量是NaCl的有无,C错误;①组在不添加茉莉酸时有部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②组添加茉莉酸时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通过对照说明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D正确。

答案 C6.(2011·新课标全国卷,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后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维持正常。

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降低。

两组外表皮用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后,都会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失去水分,但因乙组外界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更大,故乙组失去水分的量多于甲组。

水分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 C7.(2013·江苏卷,27)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装置及其应用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实验分析和评价能力。

(1)由于渗透平衡时存在液面差Δh,即相当于对渗透系统产生了一个外力作用,可推断为S1>S2。

(2)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能主动吸收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具备这一特性。

(3)①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而K+和NO-3能透过半透膜,因此X装置会在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

②实验设计时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要进行编号,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蒸馏水,便于外表皮展开和维持细胞的生活状态。

③两组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都因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而发生质壁分离。

(4)由于K+和NO-3能够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被细胞吸收,因此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复原的现象。

答案(1)S1>S2(2)原生质层原生质层能主动运输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3)①X②标号蒸馏水③质壁分离(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考点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2015·课标卷Ⅱ,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解析本题通过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质形成囊泡移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的现象。

A、C、D项皆属于胞吐作用;B项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核孔,不形成囊泡,不属于胞吐作用。

答案 B2.(2014·浙江卷,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协助)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运输)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解析胞吞作用包括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吞噬作用是以大的囊泡形式,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而胞饮作用则是将滴状液体吞入细胞内的过程,故A错。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胞吐作用,B项错误。

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C项错误。

胞吐的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细胞膜)融合,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