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 专题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全攻略模块检测试题8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 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 模拟训练1(含详解)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 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 模拟训练1(含详解)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模拟训练(含详解)一.选择题1.(精选考题·江苏高考)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

由“上海市装訂生産合作社”和“1954年12月”“股金證”等信息可知,这反映了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正确;“工业大跃进时期”与“1954年12月”不符,A 错误;图片没有反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错误;人民公社是在1958年建立的,C错误。

答案:D2.(精选考题·天津高考)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数据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知“单位GDP能耗”峰值出现的时间在1958~1960年,显然这与该时期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有关,D符合题意;A、B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建立人民公社属于生产关系领域,排除C。

答案:D3.(精选考题·北京模拟)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

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

”这是因为公私合营()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C.提高了生产效率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解析: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通过改造,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私有制性质,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案:A4.自从实行农业合作化以后,每当党提出调整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生产关系时,总有农民自发地搞“包产到户”的情况出现,虽然屡次禁止,但一有机会又重新出现。

2012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测试题及答案

2012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测试题及答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011·本溪模拟“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

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蚕……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蚕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不已。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该材料说明了国内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B.材料所述现象是伴随着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原料而发展起来的C.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D.蚕茧业的兴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1.D【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外国资本主义不断侵入,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衰败,后丝织业也被列强操纵,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D项说法错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并未出现,蚕茧业的兴旺也与经济大发展无关2.2011·日照模拟子虚搜集了下列图片:《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埠后前来上海的外国商船》《魏源与〈海国图志〉》《汉阳铁厂》《1863年洪盛碾米厂》。

请你为他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课题()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2.C【解析】《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反映了工业革命,其他图片反映了工业文明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冲击。

3.2011·浙江五校联考有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

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B.外国经济侵略是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3.A【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知识点。

根据所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条件(如辛亥革命)、客观条件(如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直接推动力(如群众反帝斗争)、思想条件(如实业救国等兴起)等因素影响,材料中1905年清末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条件等密切相关,据此本题中B、C、D三项说法正确,A项“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说法错误,上海织布厂等民族企业属于近代化企业,实现机器生产与“土布旺销”无关。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1.(3分)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2.(3分)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3.(3分)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4.(3分)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5.(3分)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6.(3分)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3分)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

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8.(3分)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1.(2分)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2分)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3.(2分)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4.(2分)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5.(2分)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6.(2分)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2012高考历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八)

2012高考历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八)

A卷单元综合测评[第十一单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美国前财政部长福勒的这句名言反映的是()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与分析理解能力。

“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应指的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即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答案: A2.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在华盛顿召开,这次峰会被称为“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商讨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当初“第一次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目的是()A.对抗社会主义苏联B.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规划战后经济重建D.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目的是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答案: D3.(2011·广东肇庆质量检测)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能反映出这一趋势的是()①世界银行的成立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④美国取得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世界经济积极的发展趋势,④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不符合材料的含义。

答案: C4.(2011·山东潍坊一模)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

该组织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洲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经济组织,符合材料信息描述的情况。

欧盟是发达国家的合作,东盟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世贸组织是全球性质的,故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深度解析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

深度解析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

深度解析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成都十二中(川大附中)陈志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考命题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高三复习应该怎样应对这个挑战呢?我们认为,深度解析2012年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原来高考应考有章可循。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高三学生制定复习方案的依据:一、考查内容:突出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1.2012年全国主要高考文综卷考点统计(中外古代史部分):2.2012年全国主要高考文综卷考点统计(中国近现代史部分):3.2012年全国主要高考文综卷考点统计(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根据以上考点统计,不难发现,从历史阶段看,近代史最重,现代史次之,古代史相对较少;从模块来看,必修一、二、三、选修的分值大约是4:3:2:1;从知识点来看,相对集中在古代中国的制度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外交、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尤其是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全球化、国际格局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反映等。

不刻意追求知识覆盖率和教材各模块间的均衡,对同一知识点变换角度反复考查。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考生在复习策略上要狠抓主干知识,建议考生在第一轮复习按教材顺序,第二轮复习按“通史+专题+热点”的模式,特别要注意不同模块知识的整合,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整合教材,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线索清楚。

通史如先秦时期可分先秦时期的政治、先秦时期的经济、先秦时期的文化来建构知识体系。

专题复习要重点关注九大主线: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希腊、罗马古代的民主、法制;②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③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④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生活近代化和思想理性化;⑤西方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和外交;⑦中苏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⑧世界市场的形成;现代西方经济模式、经济的多极化、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⑨政治的多极化和世界的科技文化。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检测(最新模拟题汇编)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全解析)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检测(最新模拟题汇编)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全解析)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2012•衡阳六校联考】20、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A.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B.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解析】D 材料中并未涉及抵制洋货、爱用国货内容,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也未涉及到,排除C项;材料主要叙述的是国家充实银行资本为发展工商业提供贷款,这就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D项符合题意。

2.【2012•东城期末考】13.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

其中B、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B.爱国人士“实业救国”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解析】B B、C两个时期分别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时期。

A项只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C 、D两项只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只有B项的“实业救国”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时期发展的共同原因,B项正确。

3.【2012•安徽名校模拟】12.某历史研究著作中有以下插图,这张插图反映出A.实业救国思想影响扩大B.政府完全放弃抑商政策C.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D.洋务运动进入全盛时期【解析】A 图片反映的是宣统年(1908—1912年)清朝为举办大清国南洋劝业会发行的公债。

“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盛行,插图反映了当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扩大,A项正确。

B项的“完全”说法太绝对,可排除; C项出现于1912年至1919年,与“公债”的时间不符。

D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也与题干时间不符。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可编辑课件第一部分模块二专题八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可编辑课件第一部分模块二专题八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
建成兰新、包兰铁路。 (2)尖端科技方面:试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结晶
牛胰岛素。
三、“文革”时期 1.政策 (1)“文革”中,“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导致
国民经济的严重动荡与破坏。 (2)“文革”中,周恩来、邓小平进行经济整顿,使国
民经济局部恢复。 2.成就:建成成昆、湘黔铁路及南京长江大桥和湖北第
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
(3)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缺乏建设经验,“左”倾错误 的影响等。
(4)影响:初期曾起过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超越 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来弊端百出。
2.第二次 (1)时间:1978~1992年。 (2)体制: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 场调节为辅。 (3)原因:吸取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 经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影响等。 (4)影响:解放了生产力,成效显著,举世瞩目。
二、对外开放 1.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原则:平等互利。 3.时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时间 调整 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
1950~ 1952年
土地 改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封建土地所 废除封建土
有制严重阻 地所有制,
碍了生产力 实行农民的
济长期共同发展,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公平。运用包括
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 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 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 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单元测试27: 30年代“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解析: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实际上隐含着巨大的危机,其中一点就是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更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这说明了当时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答案:D 2.美国2008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

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

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

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解析: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结果加剧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答案:D 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伦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C.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 D.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华北事变” 解析:从材料中“1932年”、“倒退”、“威胁”等信息可知,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4)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5)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6)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7)第5课开辟新航路 (7)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8)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8)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1)单元综合 (1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14)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4)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6)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8)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8)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9)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单元综合 (20)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1)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1)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3)2012年各地高考未命题 (2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23)2012年各地高考未命题 (23)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3)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3)第18课罗斯福新政 (23)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5)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6)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6)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8)2012年各地高考未命题 (28)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8)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8)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28)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9)必修2模块综合 (30)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2012年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练习:模块二 专题八 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 专题训练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练习:模块二  专题八  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  专题训练

第一部分模块二专题八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新中国建国初期,投机商人扰乱金融,囤积物资哄抬物价。

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毛泽东称这次斗争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这次斗争的主要措施是()A.“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B.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三反”运动C.在私营企业中开展“五反”运动D.没收官僚资本和镇压反革命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乘机兴风作浪,导致物价暴涨。

人民政府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平抑了物价,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心,打退了资产阶级向人民政府的进攻,使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因此,毛泽东称这次斗争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答案:A2.(精选考题·上饶模拟)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特殊”、“新式”的含义是()A.社会主义的私有制经济B.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C.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解析: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在1953年以前,通过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在国营经济(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答案:C3.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解析:从材料中的“互助组”和“公私合营”,可知这是三大改造的内容。

答案:B4.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粮食产量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其中1959年、1960年两年粮食产量增长率分别比1956年下降19.78和20.37个百分点。

其主要原因是()A.严重的自然灾害B.经济建设中出现“左”倾错误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D.严重的社会动乱解析:“大跃进”及人民公社以片面追求脱离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为主要特征,农业提出“以粮为纲”,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生产关系方面急于向更高级的形式过渡,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导致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局面。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练习:模块二 专题七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演变与近代化的进程 专题训练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练习:模块二  专题七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演变与近代化的进程  专题训练

第一部分模块二专题七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演变与近代化的进程(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

这说明了()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②生态环境被破坏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抓住“五口通商后”这一关键信息,可知题中现象发生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列强已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逐渐沦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清政府不能再维持闭关锁国政策,故①④正确,③错误。

再依据“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可知②正确。

答案:D2.(2009·南京模拟)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 250 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 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D.鸦片贸易合法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洋布、鸦片进口比重的变化说明了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工业产品以占领中国市场。

答案:C3.近日在武汉举行的张之洞督鄂120周年纪念活动获悉:武汉市将在原“汉阳铁厂”旧址上,兴建一个占地500亩的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以此纪念“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及其开创的中国近代工业文明。

下面关于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B.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C.投资主要来自民间D.主要是为了“自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汉阳铁厂是民用企业,主要由政府投资其主要目的是“求富”。

故此,B、C、D均不符合题意。

2012届高三历史 全国各地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8 新人教版必修2

2012届高三历史 全国各地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8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全国各地2012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0分)1.(2012年2月临清市高三返校联考2题)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2.(2012年1月滨州市高三调研23题)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A.新航路开辟时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3.(2012年1月滨州市高三调研24题)英国首相布朗在2009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上表示,旧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已经结束,新的经济合作体系则从现在开始。

下列对旧的国际金融体系表述正确的是()①确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②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来③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④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世界经济秩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2012年1月某某市质检22题)以下哪一徽记所代表的组织体现了其成员“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 )5.(某某金坛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20题)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某某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6.(2012年2月某某五校联考22题)二战后,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已不再是世界中心。

以下事件能表明这一点的是()①马歇尔计划②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④欧洲煤钢联营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2012年1月某某金丽衢联考17题)欧盟条约由《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组成。

2012年高考历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历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及答案

专题十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2012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11年安徽省文综20)图7改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2.(2011年福建省文综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B图6图7图8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2011年福建省文综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共元挂钩。

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权地位。

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B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4.(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C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5.(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A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D.美元逐渐升值6.(2011年浙江省文综2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C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2010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10年上海历史卷)27.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答案C2.(10年上海历史卷)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解析:B。

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真题练习含答案押题角度1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建设1.[2024·北京石景山区一模]据山东某县志记载,1949年该县私营商户有208家,到1951年底全县有证个体商户已达3 334户。

该县私营商户的增加()A.得益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反映出经济建设中有冒进势头C.有利于该县国民经济的恢复D.说明中共八大的方针得到贯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该县个体商户的增加有利于搞活经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该县国民经济的恢复,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始于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此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并没有出现冒进势头,排除B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2.[2024·蚌埠市一模]1954年4月初,商业部提出:在初级市场中,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除必须加强采购的农产品应继续加强管理外,对次要的土产与次要的出口物资应适当放宽管理,并可组织公私联购下乡采购,召开初级市场的小型物资交流会,吸收小商小贩参加。

此举的出发点是()A.迎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B.优化调整商品市场的结构C.纠正商业改造过急的弊端D.配合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对次要的土产与次要的出口物资应适当放宽管理,并可组织公私联购下乡采购,召开初级市场的小型物资交流会,吸收小商小贩参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商业部的这些措施,如放宽对部分农产品的管理、组织公私联购和召开物资交流会,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经济建设,确保其顺利进行,D项正确;1954年的中国并没有实行市场经济,而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虽然商业部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调整了商品市场的结构,但优化市场结构并非其主要出发点,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商业改造的速度或是否存在过急的问题,排除C项。

2012年高考文综北京卷历史含答案(解析版)

2012年高考文综北京卷历史含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商业,考查学生对商人地位的认识。

在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一切不得农业发展的因素都被统治阶级排斥,而商人仅靠商品流通增加财富,商业活动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所以受到压制。

答案:A。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商业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该都城是图6A.唐长安 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解析:本题增长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片中的机构有御史台、中书省、枢密院等,这三个机构同时具备的只有元大都,而唐三省六部、宋两府三司、明内阁在图中都未能反映出来,可以排除。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解析:本题以“同一世纪”这一时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外若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的内容也很细。

但由B、C、D三项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生活的年代差距较大,容易排除。

答案:A。

考点定位:近代中外文化成就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解析:本题考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已经取得“最惠国待遇”,没有必要通过战争获得更多权益,A项错;修约与题干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和言论相符,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中总理衙门设立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模块二专题八建国以来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演变(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新中国建国初期,投机商人扰乱金融,囤积物资哄抬物价。

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毛泽东称这次斗争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这次斗争的主要措施是( )A.“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B.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三反”运动C.在私营企业中开展“五反”运动D.没收官僚资本和镇压反革命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乘机兴风作浪,导致物价暴涨。

人民政府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平抑了物价,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心,打退了资产阶级向人民政府的进攻,使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因此,毛泽东称这次斗争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答案:A2.(精选考题·上饶模拟)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特殊”、“新式”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的私有制经济B.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C.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解析: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在1953年以前,通过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在国营经济(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答案:C3.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解析:从材料中的“互助组”和“公私合营”,可知这是三大改造的内容。

答案:B4.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粮食产量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其中1959年、1960年两年粮食产量增长率分别比1956年下降19.78和20.37个百分点。

其主要原因是( )A.严重的自然灾害B.经济建设中出现“左”倾错误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D.严重的社会动乱解析:“大跃进”及人民公社以片面追求脱离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为主要特征,农业提出“以粮为纲”,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生产关系方面急于向更高级的形式过渡,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导致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局面。

答案:B5.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指导思想有( )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②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③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两个限制语,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由此排除发生在过渡时期的①;二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指导思想”由此排除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③。

B项符合题意。

答案:B6. 右边这幅《乘着花生过黄河》的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过渡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体现了对图片分析解读的能力考查要求。

图片反映了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答案:B7.“元璋故里涌春澜,十八农夫划地田。

歃血为盟求腹饱,签押作证避囚牵”。

其中的“划地田”是指( )A.土地改革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元璋故里”指安徽凤阳,再从“涌春澜”、“十八农夫”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C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此后城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下列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B.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C.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制度D.所有制结构上,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案:C9.(精选考题·安徽高考)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可知,①说法正确;股票的出现无法反映出是否建立了股票交易市场,②说法错误;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③说法错误;由“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④说法正确。

答案:B10.(精选考题·四川高考)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这一现象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起步,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这有助于企业革新技术、拓展市场、变革经营模式、突破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可以实行中外合作生产,排除②。

答案:C11.“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的“诗篇”()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C.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解析:A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C、D两项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均可排除;邓小平南巡讲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

答案:B12.新疆乌鲁木齐市某高三2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这一课题时,选择了四个地点作为研究对象:①深圳②广州③辽东半岛④乌鲁木齐。

首先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这四个城市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下面四个答案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首先知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正确的顺序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然后将给出的城市或地区与之一一对号,即可排出正确的顺序。

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6分,共40分)13.(精选考题·武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

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

上行下效。

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

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

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材料2:1958年丰产未丰收,农业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2.4%。

粮食、棉花比上年增产,而生猪头数下降5.8%,大牲畜头数下降到1952年水平。

1959年就全面下降了,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度减产。

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6%,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1960年,农业继续大幅度减产,总产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

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

结果造成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改变中国》材料3: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现行的生产责任制群众满意或经过改进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

……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

就应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材料4: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请回答:(1)据材料1、2,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6分)(2)据材料3,指出当时推广包产到户形式责任制的过程中仍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不足的存在主要说明了什么?《通知》对推广这种形式责任制有何作用?(6分)(3)材料4与材料1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第(1)题应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概括材料和所学回答。

第(2)题不足要从材料3中概括,从通知对责任制的态度分析其作用。

第(3)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得出。

第(4)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弊端: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化规模过大、程度过高。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

危害: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2)不足:限予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对包产到户形式的责任制的认识存在分歧(或突破姓“社”还是姓“资”的束缚)。

说明:仍没有完全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

作用: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其推广。

(3)调整:使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

(4)启示: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要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关注民生,从人民利益出发。

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迁,取得了伟大的建设成就,包括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城市枢纽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经济外向性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达到宽裕小康水平,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