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虎门销烟》1
8虎门销烟第1
①场面的确盛大,连文武百官都来了。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是呀,可恶的鸦片就是有些外国商人运来的,我们现在要将这些鸦片销毁了,为什么还要邀请他们来参加呀?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
③指导朗读。
3、小结:同学们,课文第二节用短短的三句话由远而近的为我们描绘了销烟现场的壮观场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2)全班交流。(场面盛大、壮观)
(3)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呢?读一读,划一划,然后分小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4)全班交流,先读读该句,再说说理由(随机出示三句话)。
▲1“这一天,天气晴朗……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①虎门寨天还是那样的天,树还是那样的树,海还是那样的海,为什么今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板书:装点得分外壮丽
课题
7虎门销烟第一课时
教学
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4、会复述当时壮观的场面。
教学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销、历、史、值、寨
(1)领读。
(2)交流: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可以是读音、可以是字型等)
2、钢笔描红,师巡视指导。
3、讲评。
板书
设计
场面分外壮丽
7、虎门销烟挤得水泄不通伟大壮举
8虎门销烟第一课时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
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
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 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
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
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
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 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
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
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
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 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
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 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
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男女老少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 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男女老少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 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虎门销烟的时间。 虎门销烟的经过。 虎门销烟的意义。
虎门销烟的时间。( 1 ) 虎门销烟的经过。( 2-5 ) 虎门销烟的意义。( 6 )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 的日子。 虎门销烟这一 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 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 的!
首尾呼应
fèn
zhuó cháo
分外
dàn
应邀
jǐ
身着 朝 服
xùn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 虎门销烟|苏教版 (共14张PPT)
•
互相议一议。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 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 纷纷前来观看……老年人边听边点头, 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 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 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
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把 他们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
2、收集一两个林则徐的故事, 课后跟同学们交流。
广州城为什么沸腾起来?
场面描写就是对某一特定时间和地 点内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 老人——神态:笑呵呵 • 青年人——动作:挥拳头 • 孩子们——语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
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 典型人物 典型特点 • 沸腾场面(表达百姓兴奋、激动的心情)
•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一般。形容人 聚集的多。
( )箱鸦片。 • 4、用给题目加时间、地点、人物等的方
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5、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选
择( B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主探究
• 1、读第一段,画出人们听到消息后的不 同表现。
• 2、这段话分别描写了几种人的表现?从 人物的哪几方面写的?
• 3、这段场面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 气氛?
• 4、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本段,请试着读一 读,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比喻情绪高涨或事物蓬勃 发展。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 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的 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 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 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 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 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 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 虎门滩去看哪!”
4上8《虎门销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虎门销烟》的思想内涵较为深刻,离学生生活也较遥远,要想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其中的道理,确非易事。
于是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充分预习。
我在揭示课题之后问:“虎门销烟是发生在1839年6月的一段惊天动地的历史,更是一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战争。
谁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话音刚落,很多孩子举起了手,纷纷向全班介绍收集的资料。
乍一看去,有的是把资料抄在了书上,有的是打印出来,还有的找来了精致的图片。
我很是惊讶和激动,惊讶的是有这么多同学认真的找来了这么多资料,激动的是资料的内容可真丰富啊!有的找来的是林则徐的资料和参与虎门销烟的其他英雄人物的资料;有的收集的是鸦片战争博物馆的资料和林则徐塑像图片;还有的收集到了林则徐如何禁烟的资料以及虎门炮台的图片,林则徐销烟旧制图片,有的还是彩色的,这些图片在教室用的实物投影仪都给学生展示了,除了以上的资料还有很多,通过展示和同学们互相交流手中的资料,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又使学生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次课前的预习效果,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课前预习和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对学习一篇课文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备课组在多次集体备课后确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那就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弄清生词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四年级学生来说,应当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因而,对生词及句子的朗读我们主要是通过检查预习情况来反馈和强化的。
而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我们则放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这个目标上。
回想自己所执教的这一节课,我觉得我教得平实、扎实,完成了第一课时的任务——理解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完成课文第一部分的教学。
8虎门销烟(1)
鸦片
罂栗
吸食鸦片危害
林则徐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官 至一品,两次受命为钦差大 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 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 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 界中国人的敬仰。林则徐禁 烟时严正声明:“若鸦片 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 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 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 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 子, 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 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 斤。1839年6月3日在虎门 海滩上当众销毁。
教学目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读
销毁 虎门寨 斤
历史 盐巴 欺侮
值得 响彻夜空
注音
脊梁 烟渣
收缴 咆哮
锅子 嚣张
分外 一担担
身着朝服
应邀
卷进大海 倒入销烟池
dān
担
dàn
dān
动词:挑、担负
担
dàn
名词:担子
数量词:一担、成担的东西
dān
动词:挑、担负
8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背景资料
• 18世纪末期,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 量输入鸦片,毒化中国,并使中国白 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财政越发困 难。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眼看鸦片 危害之烈,上书朝庭,力主严厉查禁。 1838年底,清朝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 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 月,在虎门海滩当众焚毁缴获的鸦片2 万余箱,约237万多斤。
担心、担任
担
dàn
名词:担子 挑担
一担担
数量词:一担、成担的东西
看谁读得好
历史 值得 盐巴 响彻 虎门寨 咆哮 应邀 收缴 销毁 一担担
嚣张 欺侮 烟渣 水泄不通
8.《虎门销烟》(完美版)
虎门销烟
烟指什么?他 是怎么来的?
●
虎门销烟背景资料
• 18世纪末期,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 量输入鸦片,毒化中国,并使中国白 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财政越发困 难。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眼看鸦片 危害之烈,上书朝庭,力主严厉查禁。 1838年底,清朝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 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 月,在虎门海滩当众焚毁缴获的鸦片2 万余箱,约237万多斤。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是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泱泱大中华,面对远隔千山万 水之遥的英国,我们失败了,中国 为什么失败了?
总 结 本文记叙了1839年6 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 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 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歌颂 了中国人民爱国的精神。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
跳哇 ,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
上空。
老百姓为什么这么高兴、这么激动?
鸦片害得人——
丧失劳动力、战斗力
体力衰退
意志萎靡 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 穷困潦倒……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吸毒人数: 200 多万 /35 年 35000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 着双脚的民工,1、先向灌了 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2、 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3、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 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 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 ,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8虎门销烟》第一课时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预案
课题
《虎门销烟》
主备人
王艳玲
执教人
王艳玲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
ppt
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记忆生字。
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8、虎门销烟
四上第二单元课题8虎门销烟第1教时总第_个教案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同学们,看过电影《鸦片战争》吗?谈谈你的印象好吗?如果没有看过,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了解当年的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资料:林则徐,今福建福州人,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20200余箱,在虎门当众销毁。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备战认真,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将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林被革职,1850年病死于广东潮州。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摧残生命。
看来,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些了解,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虎门销烟》,讲的就是鸦片战争的事。
(板书课题:虎门销烟)讲述“销” 的字形及“烟”指什么?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1.读书中碰到的疑惑之处(五)师简述目标:学会了生字新词,就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那现在咱们就来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六)顺读课文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理清课文叙述层次。
四上第二单元课题&虎门销烟第2教时总第___________________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教学反思:。
8、虎门销烟1
5.学生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
闻讯分外水泄不通身着一担担脊梁
咆哮嚣张欺侮收缴一侧
3、相机指导书写。
强调“销毁寨侮”的字形。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说说朗读后的感受。
5、了解文章的脉络
(1)引导思考:不知大家注意没有,文中并没有对林则徐展开描写,只是一句带过,这是为什么?
(2)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哪些自然段是写的销烟的过程。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2-5自然段,说说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2.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让其他同学说说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2)引导学生用“先……再……然后……”复述这一段内容。
(3)第三自然段是一段动作描写,用上了“先……再……然后……”就使文章更加具体,更加有条理。假如咱们也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你能用上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吗?
反思
江宁区铜山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学程预设案
教材
苏教版
提供者
王鑫
复备者
王鑫
课题
《虎门销烟》课文原文阅读
《虎门销烟》课文原文阅读27虎门销(xiāo)烟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
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
有人大声读着:“钦差(qīnchāi)大臣林则徐(xú),遵(zūn)照皇上御旨(yùzhǐ),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jiǎo)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zhān)……”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hē)呵地捋(lǚ)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luó)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
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xiè)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
池子前面有一个涵(hán)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jiāndū)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
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
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
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
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
”商人们垂手敬听,连声称是。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片被全部销毁了。
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虎门销烟苏教版课文
虎门销烟苏教版课文《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
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
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
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
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
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
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
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
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
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
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
林则徐浩然正气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
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
走私鸦片,自投罗网。
”商人们洗耳恭听,连声称是。
两万多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
8虎门销烟 (1)
8 虎门销烟教学目标:抓住虎门销烟的壮举,让学生整体理解整个事件;通过让孩子观看影片《鸦片战争》来了解当时的悲剧,同时结合所了解的鸦片危害,并出示一些数据让学生明确销烟势在必行;重点把握销烟过程,了解销烟步骤及销烟时的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朗读中感悟销烟的意义,把握文本内涵,抒发爱国之情。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2)课件。
2.学生准备: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3、学习生字。
重点、难点:理清课文层次、脉络。
一、简介人物,揭示课题1.出示林则徐画像,提问:他是谁?他以前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出示课件)2.板书课题。
3.解题:(1)出示地图,介绍虎门的位置。
(出示课件)(2)圈点“烟”指什么?“销烟”又是什么意思?(3)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吗?(教师相机介绍鸦片的危害,及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
尽量让学生介绍)(4)你对林则徐还有什么了解?简介人物。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介绍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挖掘题目资源能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检查预习:(1)在预习中,你了解到什么?给大家汇报一下。
(2)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2.教师整理问题归类,并且板书。
3.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读后讨论: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
5.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齐读。
(出示课件)(2)正音,重点强调“寨、渣”读翘舌音;“分、担、缴、侮”读准声调。
(3)这些字中,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地方?你怎样记住它?(提示“讯、泄、侮”的笔顺写准确,“抛”字结构要匀称。
)(4)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
(5)在这些词语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6)齐读生字词。
虎门销烟1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利用图片与相关录像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其中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你认识图上这位人吗?你对林则徐有那些了解?
(简介林则徐)
2.板书课题,解题
3.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2.相机出示学生有困难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学有重点。
销寨毁泄
鸦片欺侮顿时伟大壮举
3.轻读课文,要求:
⑴轻声练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
4.检测
⑴指名分段、分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⑵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
⑶通过朗读课文,你理解了那些词语?
⑷对那些词有困难?
(引导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做适当的指点。
)⑸⑹
三、整体掌握课文的脉络
1.讨论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学习,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指导帮助)
3.师生共同讨论
4.小结
第一段:(1—2)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和虎门海滩的场面。
(销烟前)第二段:(3—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
(销烟时)
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销烟后)
四、总结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各三遍
2.继续预习课文。
《8虎门销烟》第一课时ppt
嚣张 欺侮 烟渣 水泄不通
震惊中外
注意断句呀!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
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 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齐读课文,思考这 篇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 事?
销 历 史 值
寨
盐 彻 毁 斤 侮
作业:描红,并完成生字作业。
吸食鸦片危害
自由朗读课文
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xiāo 销 烟 zhài 山 寨 chè 彻 底
lì shǐ 历 史 yán 盐 巴 jīn 斤 两
zhí 值 得 huǐ 销 毁 wǔ 欺 侮
身着(zhuó) 一担担(dàn)
林则徐,清代爱国政 治家、思想家、诗人。 为官清廉正直,关心 民隐,为民众所称颂。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 禁烟运动,指挥抗英 斗争,成为中国近代 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和爱国者。他编译 《四洲志》等外文书 籍、资料,开创了中 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 方的风气。
8 虎门销烟
鸦片
罂栗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 林 强烈的麻醉剂,毒很大,上瘾 则 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 徐 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 为 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 什 摧残人命。 19世纪中叶,西方 么 要 一些国家为了掠夺中国更多的 销 白银,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烟 中国吸食鸦片人数约200万以上, ? 流毒很广。
苏教版四上《8、虎门销烟》课文内容
苏教版四上《 8、虎门销烟》课文内容
《虎门销烟》课文
1839 年 6 月 3 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天气明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格
外壮丽。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少,把广阔的海
滩挤得风雨不透。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 ;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
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
情沸腾。
跟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撼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只见一
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而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立时,
销烟池里像开了锅同样,“咕嘟咕嘟”直冒泡,发散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不计其数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喝彩声响彻虎门上空。
销烟整整连续了 23 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跟着潮水卷
进了吼怒的海洋之中。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深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猖狂气势,
它向全球表示,中国人民是不行侮辱的 !
《虎门销烟》教材简析
《虎门销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叙述了
爱国英豪林则徐顶住内外上下的重重压力,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品——鸦片集中销毁在古老的虎门寨的事情。
第1页/共1页。
《虎门销烟》课文内容
《虎门销烟》课文内容
《虎门销烟》课文内容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
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
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
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
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
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
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
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
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8虎门销烟
7、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
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
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课文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8虎门销烟
8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指导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借助词典理解词语。
练习朗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搜集有关林则徐和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2.在预习的基础上,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感受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3.练习复述销烟的经过,模仿第二自然段,用先、再、然后写一个片段,要求写清楚、具体。
4.指导写字:寨教学过程:一、导入1、180年前,中国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就是林则徐,他做的那件震惊中外的事情就是虎门销烟。
2、板书课题,知道虎门是地名。
学习生字:销,理解意思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在这里是销毁的意思。
这里销毁的烟是指鸦片。
鸦片是一种毒品,说说课前了解到的鸦片的危害。
二、初读1、学习词语收缴一旦粮食铁锅废渣卷发咆哮嚣张销毁历史值得村寨盐巴彻底千斤欺辱水泄不通震惊中外指名读说说理解的词语识记生字:寨销毁侮指导写字:寨2、自读课文,指名读二、学习课文1、哪一节写到了销烟的过程,请再读一读,看看林则徐是怎么销毁鸦片的。
2、写了销烟的经过。
写的很清楚、具体,其中表示顺序的词语值得学习。
请圈出来。
交流板书:先撒再抛然后倒3、林则徐是怎么销毁鸦片的?同座位互相说说,指名说,评议4、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介绍背景:刚刚我们已经知道鸦片的危害。
既然鸦片是毒品,有这么大的危害,为什么外国人还要把鸦片卖给中国人呢?当时的中国是个大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西方国家看到中国有这么丰富的资源,都想占为己有。
为此他们就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这么能打战呢?他们把鸦片运到中国,卖给中国老百姓,老百姓整天吸食鸦片,不去工作,不去劳动,国家就垮了,最重要的,鸦片毒害人的灵魂,吸食鸦片的人意志萎靡,不战而败,这就是鸦片战争。
此时,林则徐为国销毁鸦片,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8虎门销烟
8 虎门销烟
收缴
废渣 销毁 盐巴
一旦粮食
卷发 历史 彻底 咆哮 值得 千斤
铁锅
嚣张 村寨 欺辱
水泄不通
震惊中外
寨
随着群群光着脊梁、 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 o 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 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
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
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
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 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开始刷牙了。我先…
罂栗
鸦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
罂栗
吸食鸦片危害
我会读。
历史 收缴 销烟 烟渣
卷进
咆哮
嚣张
chè
销毁
wǔ
值得
yì ng
撒盐
fèn
响彻
jǐ
欺侮
应邀
一担担
分外
脊梁
虎门寨
震惊中外
水泄不通
我会读。
dān
juàn
guō zhā juǎn páo
jiǎo
dàn
缴
担
锅
渣
卷
lì
咆
shǐ
xiào xiāo Xiā o huǐ
哮
嚣
销
毁
历
jīn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 强烈的麻醉剂,毒很大,上瘾 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 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 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 摧残人命。 19世纪中叶,西方一些国家 为了掠夺中国更多的白银,向 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中国吸食 鸦片人数约200万以上,流毒很 广。
林 则 徐 为 什 么 要 销 烟 ?
虎门销烟
了解历史。 虎门销烟(1839年6月)
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
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 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
林则徐
史事件。
了解虎门的地理位置。 虎门位于珠江口东岸。 作为南国重镇,虎门的
交通相当发达,水陆空
三路无不便捷通达。
人物简介。
林则徐(1785—1850),中国清 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 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 人 。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 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 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 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 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 的爱国主义精神。史学界称他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 人”。所遗奏稿、公牍、日记、 书札等辑为《林则徐集》。
史
wǔ
zhí zhài
彻
斤
侮
辨析字形
历 厉 励
(历史)(日历)(病历)
(厉害)(再接再厉)(严厉)
(励志)(鼓励)(奖励)
注意断句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
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 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
虎门销烟是一个怎样的事件?
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