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20403
学科名称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2年5月10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方向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至少修18学分)S20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2 36 I
S20025
S2002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
1 18 I
S00010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4 120 I - II S19008 教育经济学 2 32 II
S19022 教育管理学 2 32 II
S19024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32 I
S19026 教育财政学 2 32 II
S19027 教育发展战略 2 32 II
S19058 教育管理比较 2 32 I
选修课(至少修10学分)S19025 教育管理实务 1.5 24 II S19023 公共经济学 1.5 24 II S19051 院校研究 1.5 24 I S19009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 1.5 24 I S19015 比较高等教育 1.5 24 II S19060 教育哲学专题研究 1.5 24 II
课程内容提要。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9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68)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经济与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导的专门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教育经济学;2.教育管理学;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学习年限为2—3年。
总学分为35—3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国语)11学分:专业学位课程11学分;选修课11—14学分,教学实践(考试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硕士研究生为考试实践)2学分。
本专业系统学习时间约占总课时的60%,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约占40%,教学实践和社会调查各占4周。
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3学分)(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三)任意选修课程五、教学实践本专业教学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4周。
办法:1.协助主讲教师主持课堂讨论(1次以上);2.辅导与答疑(3次以上);3.批改作业及讲评(1次以上);4.讲授专业课程(8学时)。
成绩合格者,获2学分。
六、调查研究1.协助导师进行专题性资料调研;2.进行有关教育现状调查,写出调查报告:3.围绕硕士学位论文,调查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专家,时间3周;4.在经费等许可的情况下,撰写论文,随导师参加学术会议。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6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生最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1一、培养目标教育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学科进展。
3. 具有从事职业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单位的教育事务管理工作。
4.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文献。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2年(每学年集中学习2个月左右),论文及专业实践实习1年。
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教育行政管理、教育创新管理、教育信息管理、学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在学习年限内应修满学分不少于32学分。
学位课程(学位公共课和学位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主干课程,学分分别为18学分和12学分。
同时,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及专业知识面,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及专题讲座供学生选择,选修课程主要根据本专业研究方向设置,选修学分不少于2学分。
必修环节的目的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包括学术报告、教学实践和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共计3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如下:(一)学位课程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年任课教师学位公共课01 马列经典原着选读48 3 102 学位外语(英语)80 4 1学位基础课03 教育学原理48 3 204 教育管理学原理48 3 105 教育经济学48 3 10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6 2 1(二)指定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年任课教师专业必须07 教育组织行为学36 2 208 教育统计研究36 2 2课程09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36 2 210 管理心理学36 2 211 教育与经济问题专题研究36 2 212 教育经济计量学36 2 1专业选修课程1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4 2 214 西方教育管理研究专题24 2 115 技术创新管理24 2 216 中外教育管理比较24 2 117 教育财政学24 2 218 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24 2 219 金融学24 2 120 教育信息系统24 2 221 当代教育问题专题研究24 2 122 发展经济学24 2 223 教育社会学24 2 124 教育行政学研究24 2 1实践与论文25 实践教学 2 226 学术活动 1 0.527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2 0.5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要求是:1.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工作,选题应来源于本专业领域,注意结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以及所从事的工作实践,应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际价值。
学科代码:120403,047101 学科名称: 教育经济与管理(管
学科代码:120403,047101 学科名称:教育经济与管理(管理类,教育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的教育经济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人才。
通过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基础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及教育管理工作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教育管理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员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创新能力。
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后,研究生应当具有较宽广的工作适应范围,可以更好地胜任各级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民办教育集团等教育组织中的教学工作、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决策与管理的咨询工作,也可以胜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1、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教育经济与财政3、教育管理决策与教育政策4、学校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5、教育政策与法规三、学制标准学习年制为2.5-3年。
四、课程设置按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执行。
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2学期结束前,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
选题要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初,由导师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拟订学位论文完成计划并撰写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要对论题有较系统、全面的把握,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一般在3.5万字以上。
六、其它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2.导师确定后即制定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研究生的同意后执行。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须报学校研究生处和所在院(系、所)备案。
导师负责硕士研究生的全部培养工作。
3.硕士研究生在接受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在导师指导下的个人自学,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每位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204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204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6月)一、培养目标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
基本规格:(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和勇于创新,德智体全面发展。
(2)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领域的专门知识。
(3)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能掌握和运用政治、经济、法律、外语、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4)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教育管理和教育政策问题的实际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二、研究方向1.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2.学校行政管理3.教育政策研究三、招生对象招收具有本科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大专毕业生,鼓励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在职人员报考。
考生需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科目除规定的公共课程外,专业课程可选择管理学和教育原理,或者高等数学四和教育原理。
四、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本专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者为36学分。
其中,A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8学分;B类课程即教育学学位课程6学分;C类课程即专业必修课程8学分;D类课程即选修课程10-14学分,其中3-5学分须为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
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列主义原著选读(2学分)英语(4学分)B类:教育哲学(2学分)高等教育管理(2学分)教育研究方法概论(2学分)C类:教育政策研究(2学分)教育经济学(2学分)教育科学的质化研究(2学分)教育科学的量化研究(2学分)D类:公共经济学(2学分)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战略规划与管理(2学分)发展经济学(2学分)管理心理学专题(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估(2学分)教育统计学原理(2学分)七、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组集体培养与导师分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教育经济与管理
10
教育研究方法
袁振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考查
11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
单中惠、杨 汉麟
江西人民出版社
考查 2004 年版
12
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科 学研究院 教 育 研 究 杂 志 社
历年
考查
13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教育 科学研究院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历年
考查
14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
学
教育与经济杂志社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坚实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教育经 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教 育行政管理和教育决策与管理的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研能力及创 新培养等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在第四学期末提出论文开题报告,经导师组审议并批准后,从第五学期开 始撰写论文,至少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在提交硕士论文前,每名硕士生须在相关学术 刊物上至少发表 1 篇学术论文,至少主持或参加一项课题研究工作,至少参加一次学术会议。
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在教学组织上,强调以自学为主,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和正确判断, 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把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研究生自学结 合起来。结合系统理论学习,通过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等形式鼓励并组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 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等。
覆盖专业简介
研究方向名称
覆盖专业简介 及研究方向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教育经济与管理
是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授 予管理学硕士学位,是教育学与管理学、经 济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本专业于 2007年开 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 济和教育管理研究。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任 何 一 门学 科 的 产 生 和 发展 前 景 , 从 根 本 上 都 取 决 于 社 会 实 践 的 需要 。教 育经 济 与 管理 专 业 的产 生 和发 展 也 不 例外 。而 且,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 本身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于在 现 实 问 题 的解 决 中得 到 检 验 、 充 实和 发展 。因此 , 教育 经 济 与 管 理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 的特性 , 决 定了其专业设 置的人才培养 目标应该定位在学术延伸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3 教 育 经 济与 管 理 专业 硕 士研 究 生 的培 养 改革 与 出路 针对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 的 问题 , 为适 应 2 1 世 纪 中 国社会 经 济 发展 对 人才 需 要 的多 元 化 和人才需求层次上移 的客观要求 , 必须 对教 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硕 士 研 究生 的培 养 过程 进 行 修 正 和 调 整 , 准 确 界 定 教 育 经 济 与 管理学科归属问题 , 合理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口径 , 注重加 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内涵建设 , 以实现从 教学科研型取 向向 学术延伸型取 向转变和从单一 的院校行政管理型取向向复合型 教 育 事 业应 用 型 转 变 的 目标 。 3 . 1 明确 培 养 目 标, 优 化 人 才培 养 模 式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 门新兴 的学科 , 它作为管理 学门类下 级 学科 公 共 管 理学 之 下 的 二级 学科 , 必 须 坚 持 学术 延 伸 型 和 复 合 应 用型 硕 士 的 双重 人 才培 养 目标 , 建立以“ 复合 应 用 型人 才 为主, 学术延伸型人才为辅” 的分流教育培养机制 。教育经济与 管理 专 业学 术 延 伸 型硕 士 生 的培 养 是 为博 士 生 的培 养提 供 优 秀 生源 , 补 充 教育 经 济 与管 理 专业 教 学 和科 研 队伍 ; 教育 经 济 与 管 理 专 业 应用 型 硕 士 生主 要 是 面 向实 际 、 面 向教 育一 线 , 掌 握 一 定
清华硕士教育经济与管理
清华硕士教育经济与管理清华大学的硕士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旨在培养具有教育经济学和管理学双重背景的高级人才的研究生项目。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管理学知识,使其能够在教育领域中发挥领导和管理的作用。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理论模型和经济分析方法,了解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投资与回报、教育市场与竞争等教育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经济效果,为教育决策提供经济学支持。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学知识。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组织和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技能,了解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在教育组织中进行领导和管理,提高教育组织的效能和绩效。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将参与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将与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了解实际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提供实施建议。
通过实践,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学生将参与创新课程和国际交流项目,通过创新活动和国际交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创新和国际交流中,学生将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创新和国际交流,学生将能够为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清华大学的硕士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旨在培养具有教育经济学和管理学双重背景的高级人才的研究生项目。
该专业通过培养学生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管理学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旨在使学生能够在教育领域中发挥领导和管理的作用,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教育管理学60学时 3 学分教育统计与测量60学时 3 学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60学时 3 学分管理心理学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教育法学40学时 2 学分教育评价40学时 2 学分教育经济学40学时 2 学分德育理论与实践40学时 2 学分青少年心理学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培养方案
研究方向课程
教育经济学
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问题,如 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成本效
益等。
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
市场营销管理
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价、促销等 。
实践环节与能力培养
社会实践
通过实习、社会调查等形式,了 解社会现状和问题,提高实践能
力。
学术研究
参与教师或自己的学术研究项目 ,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团队合作
通过课程项目、竞赛等形式,培 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03
学位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
论文选题与文献综述
论文选题
学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兴趣和学术方向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 值的论文题目。
文献综述
学生需广泛阅读和理解相关文献,对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有深入的认识 ,能够准确把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流能力。
实践项目合作
02
与海外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
海外志愿者活动
03
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志愿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
05
学生管理与职业发展
学生组织与社团活动
1 2 3
学生会
学生会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参与学校治理,举 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创业支持
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实现创 业梦想。
06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师资队伍介绍
教授团队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学 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团队,其中包括多名国家级杰出人才和 优秀学者。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基本学制、培育方式与应修学分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较扎实的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科学基础,较为宽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线,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具备现代教育经济与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材。
本专业着重培育硕士生的创新意识、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与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娴熟运用电脑和掌握一门外国语。
基本学制:2.5 年。
研究生能够依据自己的详细状况适合延伸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育方式:以导师为主、导师与硕士点梯队成员集体培育相联合。
对研究生的培育,应该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联合、讲解与自学谈论相联合和事例解析相联合。
课程应修学分:总学分要求为不低于73 学分,此中课程学习不低于为32 学分(必修课不低于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学位论文33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研究方向名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意义指导教师号称研究内容:教育投资与效益、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1教育经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黄新建(博导)特点:从经济学视角解析和解读教育问题。
罗良针意义:教育的经济功能和家产属性,拥有适用性和实证性。
高等教育管研究内容:高等教育管理与效益、高等教育管理方法、高陈东有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向。
徐求真2理 ( 含终生教特点:从管理学的角度解析高等教育问题。
洪恩强育管理 )意义:高等教育的科学管理方法,拥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谭虎杜侦大学生心理研究内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健全人品、心理学与高等学校管理的关系。
陈建华素质培育与3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高等学校的管理,特别是对大杨琳教育管理科学生的管理和培育。
苗元江学化意义:培育心理素质更高的大学生,拥有适用性。
研究内容: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育4现代教育技管理科学化、教育技术改革对教育创建的时机与挑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教育管理学60学时 3 学分教育统计与测量60学时 3 学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60学时 3 学分管理心理学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教育法学40学时 2 学分教育评价40学时 2 学分教育经济学40学时 2 学分德育理论与实践40学时 2 学分青少年心理学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基础和经济管理知识,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学生掌握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相关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工作,或者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研究生入学前期,将组织学生学习教育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为深入学习专业领域知识做好铺垫。
2.专业课程(1)教育经济学方面的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财务与会计、教育市场与竞争、教育统筹与决策等。
(2)管理学方面的专业课程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等。
3.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4.科研实践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科研实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将组织学生参与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实践项目,例如参与校内外教育项目的设计与管理,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
此外,学院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与研究方向的引导。
5.毕业论文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导师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三、培养方式1.讲授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2.导师制度学校将为每位学生分配一位导师,导师负责学生的日常指导和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指导。
3.实践教学学生将参与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实践项目,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考核评价方式1.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作业质量、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硕士)科目表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攻读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年6月修订稿)123(经2009年6月25 日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自2009年8月起执行)一、适用学科: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400·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专业)本方案适用于以下研究方向:1、教育政策与管理2、教育发展与评价3、教育经济与财政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三、培养目标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教育致力于为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非盈利机构等部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分析方法及技术,能够从事教育相关事务管理与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专业课不少于2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1、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至少选1门,≥3学分)·自然辩证法(文科类) (60610053) 3学分 (考试)·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 (考试)(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 (60640012) 2学分 (考试)2、学科专业课(不少于24学分)1) 基础理论课类(8学分)·组织理论与教育管理 (70610373) 2学分 (考试)·高等教育学 (70610323) 2学分 (考试)·教育发展与政策分析 (80613562) 2学分 (考试)·领导科学与艺术 (80614312) 2学分 (考试)·教育经济学()2学分(考试)2)教育研究方法与技术类(不少于6学分)·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 ) 2学分 (考试)·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 ) 2学分 (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 ( ) 2学分 (考试)·教育信息技术应用(70730002)2学分(考试)·网络教育原理、技术与应用(80730062)2学分(考试)3) 专业课(不少于10学分)·国情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理论与实践 ( ) 3学分 (考试)·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 (70610622) 2学分 (考试)·大学文化研究 ( ) 2学分 (考试)·教育社会学(80611322) 2学分 (考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80610602) 2学分 (考试)·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 ( ) 2学分 (考试)·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80613553) 2学分 (考试)·工程教育研究(seminar) ( ) 2学分 (考试)·大学战略管理 ( ) 2学分 (考试)·薪酬与绩效管理 ( ) 2学分 (考试)·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 ( ) 2学分 (考试)·中外教育史 (70610332) 2学分 (考试)·学校心理学 ( ) 2学分 (考试)·公共政策分析 (70590193) 3学分 (考试)·公共经济学 (80590373) 3学分 (考试)·管理经济学 (70510133) 3学分 (考试)·导师指定的其他相关课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80511882) 2学分 (考试)3. 必修环节(3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学分 (考试)·学术活动 (69990031) 1学分 (考查)·社会实践 (69990041) 1学分(考查)五、论文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403 )一、培养目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致力于研究教育发展变化规律、教育领域中投入和产出规律以及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学科。
专业依托学校公共管理专业优势,结合经济学、教育学和法学学科特色,着眼于研究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热点问题,以高等教育改革与治理、高等教育法治化、高校危机管理作为核心研究方向,探索高教依法管理、高效管理的合理化道路,为高校管理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教育行政部门等公共管理领域提供智力支持。
二、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三年,如确有必要,经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报研究生教育院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一至两年。
三、课程设置课程采取学分制。
总课程学分不低于4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1学分、必修课14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
(一)学位课(21学分)1、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课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课时1学分);2、外语:基础外语(72课时,2学分)、专业外语(72课时,2学分);3、公共基础课:公共管理学专题研究(54课时,3学分)与Public Management(54课时,3学分),二选一;管理学与行政学名著选读(54课时,3学分)与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54课时,3学分),二选一;4、专业课:教育政治学专题研究(54课时,3学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前沿讲座(72课时,4学分)。
(二)必修课(共计14学分)1、教育政策与法规(54课时,3学分)2、当代教育热点思潮(54课时,3学分)3、行政法学专题(54课时,3学分)4、教育经济学专题(54课时,3学分)与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s in Contemparary China(54课时,3学分),二选一。
5、行政学方法论(36课时,2学分)(三)选修课(共计10学分)1、限制性选修课(任选2门,共计4学分)(1)高等教育领导力专题(36课时,2学分)(2)教育组织行为学(36课时,2学分)(3)领导科学(36课时,2学分)(4)公民教育专题(36课时,2学分)(5)院校治理专题(36课时,2学分)2、任意性选修课(任选3门,其中必须包含一门非本一级学科课程,计6学分)⑴公民教育专题(36课时,2学分)⑵高校危机管理专题(36课时,2学分)⑶教育领导力专题(36课时,2学分)⑷Political Science (54课时,3学分)⑸Internatianal Relations (LEEDS)(54课时3学分)(6)Compar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s》(LEEDS)(54课时3学分)四、培养方式与方法(一)培养方式以导师个人指导为主、导师组集体培养为辅。
教育经济与管理 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培养方案1. 引言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领域,它结合了教育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管理效能的优化。
本文档旨在介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学习要求以及培养目标。
2. 课程设置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修习以下主要课程:2.1 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统计学2.2 经济学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2.3 管理学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4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教育政策•教育法律3. 学习要求为了顺利完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业,学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学习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3.1 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相关理论、概念和方法论。
3.2 学术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能力,包括文献查阅与综述能力、研究设计与方法运用能力以及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
3.3 创新思维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法。
3.4 团队合作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和任务,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作。
3.5 实践经验学生需要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目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4.1 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具备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素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经济和管理的实际问题。
4.2 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教育数据并据此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4.3 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经济与管理决策的能力,能够评估各种决策方案的效果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7101﹚本方案适用于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及教育法律与政策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育经济、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教育法律与政策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研究方向1.教育经济学2.教育管理学3.教育法律与政策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学习年限为3年。
总学分为36学分,其中公共课程(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英语)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7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选修课至少修13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
四、课程设置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研究方向:A.教育经济学 B.教育管理学 C.教育法律与政策学制:三年五、教学实践在三年学习中,学生需在第四学期进行四周的教学实习,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讲解一个到两个单元本科生教学中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教学能力。
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个学分。
六、学位论文1.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要求最迟于第四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所属教研室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2.学位论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开题报告会和答辩报告会;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研究起点和先进研究方法;论文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撰写且符合学术规范。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对研究生的培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八、考核必修课须安排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
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主要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02001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总课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科学地阐述有关的教育基本理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教育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教育通论属于专业基础课,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基本课程,它主要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各个方面的工作为研究对象。
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既从理论上充实教育科学,同时又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和规范指导。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金一鸣著,《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课程编号:100103 课程名称:教育哲学总学时:54 学分:2开课单位: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Ⅳ教学要求:1.发展学习者教育学理论思维能力。
在确认和理解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探求教育学的立场,据此明晰当前教育实施过程的理论依据,并能够尝试提出教育学问题。
2.养成对生活事件进行教育性反思的习惯。
通过学习,能够尝试从整体立场和多视角分析教育现象,养成对生活事件进行价值性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1.教育哲学流派述评。
主要介绍20世纪以来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基本思想、哲学基础、流变历程等,借此对教育哲学发展有较全面的了解,并了解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2.教育哲学专题研究。
主要讨论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知识论与教育、人性论与教育、道德哲学与教育、社会哲学与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解释学与教育等话题。
3.教育哲学研究方式的讨论。
主要讨论哲学对教育研究的价值、教育学问题的特点与提出、生活事件教育性思考的可能路径、教育生活的批判与反思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陆有铨:《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课程编号:100203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总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本课程是用科学的方法探讨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讨教育未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2.研究课题的选定3.文献检索4.形成研究假设5.研究设计6.历史研究法7.调查研究法8.比较研究法9.实验研究法10.理论研究法11.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叶澜著,《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3.(美)威廉·威尔斯曼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4.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5.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6.杨小微,刘卫华主编,《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课程编号:100202课程名称:教育经济学总学时:54 学分:2开课单位: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掌握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教育成本、教育投资、教育收益的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教育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
教学内容:本课程阐述了教育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基础、教育成本、教育投资、教育收益、教育收益率与教育内部回收率、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
力图从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地探讨相关学术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朱坚强:《教育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3.林荣日:《教育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王玉崑:《教育经济学》,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课程编号:100201课程名称:教育管理原理总课时:54 学分:2开课单位: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硕士研究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探讨教育管理科学的浓厚兴趣以及初步的教育管理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教育管理引论2.教育管理体制论3.教育管理组织论4.教育管理过程论5.教育管理人事论6.教育管理法制论7.教育管理文化论8.教育管理激励论9.教育管理领导论10.教育管理效率论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黄云龙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黄志成、程晋宽著:《教育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黄崴著:《教育管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课程编号:100210 课程名称:教育法学总课时:54 学分:2开课单位: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教育法的基本原理,了解教育法律制度,熟悉教育法律实践,增强教育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分析、解决教育法律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以教育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着重阐述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教育法的本质、功能和特征,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我国基本的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讨论我国教育法律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黄葳主编:《教育法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劳凯声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3.李连宁、孙葆森等编:《学校法制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4.褚宏启主编:《中小学法律问题分析》,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5.张维平主编:《教育法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刘冬梅著:《教育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版课程编号:100204课程名称:教育经济学专题研究总学时:54 学分:2开课单位: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经济学专题的主要内容和理论。
教学内容:对教育与经济规律、教育投入与产出、教育成本与效益、教育公平与效率、成本分担与学生资助、教育发展规划与战略选择、教育产业、教育社会分层等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Martin Carnoy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课程编号:100205课程名称:教育财政研究总课时:54 学分:2开课单位: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财政的发展脉络,掌握教育财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启发学生关注我国教育财政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教育财政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教育财政的学习和研究。
教学内容:从教育财政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教育财政与经济增长、教育财政的成本与效率、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财政与非政府教育投入等方面入手,对政府教育资源配置行为及效率进行全面的介绍。
认为教育财政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基础且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受到国家财政能力的约束,政府不可能无限扩大教育财政的投入。
因此应调整教育财政经费的使用结构,提高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教育资助体系,保障政府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