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晨读系列(第40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美文诵读】
“课堂发言敢死队”宣言
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
课堂发言好处甚多:一利激发兴趣,二利开动脑筋,三利锻炼勇气,四利检验见解,五利训练口才,六利培养自信,七利促进参与,八利激励教师,九利增进友谊,十利提高效率。
然而,如此有利之美事竟被众学子视为畏途,不敢问津。
病根何在?一曰懒,二曰怕,三曰浮。
懒者,学习之奴隶:师问我等,师讲我听,师写我抄,一切被动。
如疲牛耕地,驽马驾车,非再三鞭策不肯稍动。
如此甘当“厅长”,乐为“抄公”,虚度三秋,岂能有成?
怕者,一怕答对,别人说“显”;二怕答错,人前丢脸。
前者全无“自我推销”的现代意识,实乃思想之落伍;后者太多“打肿脸充胖子”的虚荣,确为人格之倒退。
试问:如此前怕狼后怕虎,为何不怕学习不进步?
浮者,心如雄鹰,翱翔云天;体如乌龟,匍匐沙滩。
“举手”则不屑一顾,“发言”则不屑一谈。
岂不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莫妄想:一蹴而就,一步登天!
发言事小,实践颇难。
病根虽明,救治实艰。
非有热血之躯者不能力行,非有阳刚之气者不能力行,非有勇于斩尽怯懦不怕牺牲面子的“敢死队”精神者不能力行!
特此约法三章:一曰有问必思,二曰有思必答,三曰有答必勇。
敬请立志守法者报名入伍,正告有信君子者驷马难追!
人活着不单单是靠食物(约瑟夫•F•纽顿)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靠美与和谐,真与善,工作与娱乐,爱与友情,仰望与崇敬。
人活着并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夜晚壮丽的苍穹,拂晓辉煌的天空,日落时五彩缤纷的晚霞,可爱的木兰花,雄伟的山岳。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巨浪拍岸的雄姿,湖上月光的闪烁,山上银色的湍流,雪花奇妙多变的结晶,艺术家的创作。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反舌鸟甜美的歌声,风吹林间的瑟瑟声,小提琴美妙的乐音,柔美灯火照耀着教堂所展示的崇高。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玫瑰的芳香,橘花的芳香,新收的稻花香,朋友的握手,母亲温柔的一吻。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诗人的抒情诗,哲人的智慧,圣者的圣善,伟大人物的传记。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伙伴与惊奇的探险,追寻与发现,服务与分享,爱人与被爱。
五、【诗人多难】之李贺
元稹和贾岛出生12年之后,李贺出生。
这一年是公元790年,吐蕃加紧了对唐帝国的侵犯,藩镇的叛乱也是此起彼伏,长安的消息忧多而喜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佥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的诗色彩斑斓,意境奇拔,有超越时空之魅力,从而为鲁迅所喜欢,也为毛泽东所欣赏。
这个有超常之才的人在7岁便会写诗,其非凡的聪颖竟惊动了韩愈,于是韩愈就带着随从登门观察了李贺。
韩愈开始是怀疑的,不过实践证明,李贺确实非凡,确实是7岁便能写作。
但非凡却是伴随着病态的,李贺头大而身虚,手长而指细,无缚鸡之力,惟好读书。
他出门经常是骑一匹马,背一个锦囊。
锦囊里装的当然是书,书多了,母亲便发急,并会追上去取一些书出来,以防读书累了李贺。
实际上锦囊里装的还有李贺的诗,他的习惯是,随时随地都在吟咏,诗成便投入其中。
李贺的名声是先于李贺到长安的,这便为他的进士及第创造了一些条件。
不过竞争是激烈的,竞争引起了对李贺的攻击。
当时有人指责李贺参加进士应试是犯了忌,理由是,李贺父亲的名字为晋肃,晋肃与进士的发音听起来仿佛是两个兄弟。
依礼,李贺应该回避应试,但李贺却未回避,所
以其道德有问题。
这显然是一个荒谬的逻辑,荒谬之源在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讲究为亲者讳,为长者讳的。
当李贺感到十分孤独的时候,韩愈专门著文为李贺作了辩护。
韩愈先生能这么做,是让我钦佩的,不过攻击李贺的人并非一般的角色,他们甚至也可以攻击韩愈。
实际上这场风波是有其复杂背景的,个中关键在于李贺曾经以诗讽刺了一些权贵,是他们在暗中阻挡李贺。
在这个忧郁的青年不得不放进士应试之后,他伤心地哭了。
不过李贺毕竟是杰出的,他还有一批朋友,重要的是,韩愈一直在尽其可能地帮助他。
公元811年,李贺担任了奉礼郎,其任务是,在唐政府举行祭祀或庆典仪式之际,安排文武大臣以什么位置站立,或做他们的向导。
李贺显然不适宜做这样的工作,身体也不好,于是干了两年就辞职了。
之后,他到山西去投奔韩愈的一个门生,但他到了山西,那个人却恰恰离开了山西。
李贺举目无亲,只好返回。
这样的长途奔波,使他的健康恶化了,治而无效,撒手人间,年仅27岁。
六、【酷评时评】
无志“忧天下”,何复岳阳楼?(邓伐檀)
为办好“2007年中国湖南旅游节”,岳阳市人民政府斥资3.2亿元对岳阳楼景区进行了修整和扩建。
新建成的岳阳楼景区是原景区的5倍,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岳阳楼都以青铜模型的形式陈列于新景区内。
(《成都商报》7月15日)
岳阳楼之所以天下闻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是《岳阳楼记》中的原话,它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岳阳楼的“大观”,是“在洞庭一湖”。
可以说,没有洞庭湖,就没有岳阳楼。
而今天的洞庭湖,刚刚因为爆发鼠患引起全国舆论的关注。
事实上,洞庭湖是我国最为典型的湿地,被称为“长江之肾”,在维系整个长江的生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今,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湖南省环保局局长蒋益民介绍,目前洞庭湖污染呈现三个方面的态势:一是造纸企业污染严重——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共有造纸厂234家,其中环洞庭湖区造纸企业101家,湖区25家制浆造纸企业中,仅岳阳纸厂和沅江纸厂有碱回收设施,其他有环保设施的造纸企业,由于运行成本高没有运行,均将造纸黑液直排洞庭湖;二是湖区水环境质量堪忧——2005年,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均为五类;三是湖区群众对整治污染要求迫切——湖南省环境污染投诉量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已成为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洞庭湖的严重污染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湖区民众的生存生活遭遇困境,也说明了岳阳楼的“大观”正在失去。
很难想像,当面对一个黑糊糊、面积不断缩小的洞庭湖,岳阳楼还能称得上是“巴陵胜状”。
洞庭湖污染不除,则岳阳楼扩建得再大、修得再豪华漂亮,都没有意义。
制约洞庭湖治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利益,许多企业没有钱上马治污设备。
所以,比起当前把3.2亿元砸给岳阳楼,去修建那些价值可疑的青铜复制品,更当务之急的是要舍得花钱去抢救洞庭湖,消除湖区污染,拯救湖区生态。
只有当洞庭湖恢复了“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人们登上岳阳楼才会感到“心旷神怡”,“喜洋洋者矣”!
事实上,先贤《岳阳楼记》中最感人至深的名句,还不是对洞庭湖胜景的描绘,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但是,当地方长官们把3.2亿巨资用于铸造历代岳阳楼的青铜模型,而不是用于治理洞庭湖污染的时候,还称得上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
这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要使地方当政者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仅仅依靠道德自觉是不够的,毕竟,古往今来,有范仲淹这等人品文才境界者能有多少?我们的制度设计,更应该确保一种合理导向,那就是“先民之忧,后官之乐”,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某些地方官员为了个人政绩,而急功近利,大搞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本末倒置,反置百姓的迫切呼声于不顾。
(摘自2007年9月上半月版《杂文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