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20课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练习
专题8 力学中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练习)(原卷版)-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A.
B.
C.
D.
02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 10
考向一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10
1 2
kx2(
x
为形变量)。
求:
(1)滑块 c第一次经过 E 点时对装置 P 的作用力;
(2)滑块 a 的初速度大小 v0 ;
(3)试通过计算判断滑块 c能否再次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若能,求出弹簧第二次压缩时最大的压缩量。
10.(202滑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和正中央分别放
A.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5 mgh 6
B.滑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4h 9
C.滑块第二次离开弧形槽后,不可能和弹簧发生作用 D.滑块沿弧形槽下滑过程中,二者构成的系统既满足动量守恒也满足机械能守恒 7.(2024·广西贵港·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 O 点,另一端自由伸长到 A 点, OA 之间、 B 右侧的水平面光滑, AB 之间的距离 l 1 m ,在其上表面铺上一种特殊材料,该材料动摩擦因数 从 A 向 B 随距离均匀变化如右图所示。质量 M 2 kg 的足够高光滑曲面在 B 处与水平面平滑连接。m 1 kg 的小物块开始时静置于水平面上的 B 点。现给小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0 9 m/s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 。求: (1)小物块在曲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 (2)小物块返回 B 点时小物块和曲面的速度大小; (3)弹簧被压缩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高考物理复习: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高考物理复习: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考点一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应用[知能必备]1.过程分析: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物理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联系不同阶段的“桥梁”.2.受力及功能分析:分析物体所经历的各个运动过程的受力情况以及做功情况的变化,选择适合的规律求解.3.规律应用:选用相应规律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列出规律性方程.[典例剖析](2020·全国卷Ⅱ)如图,一竖直圆管质量为M ,下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顶端塞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圆管由静止自由下落,与地面发生多次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均极短;在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已知M =4m ,球和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1)求管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瞬间,管和球各自的加速度大小;(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在上升过程中球没有从管中滑出,求管上升的最大高度; (3)管第二次落地弹起的上升过程中,球仍没有从管中滑出,求圆管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1)管第一次落地弹起的瞬间,小球仍然向下运动.设此时管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方向向下;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2,方向向上;球与管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由牛顿运动定律有Ma 1=Mg +f ① ma 2=f -mg ②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a 1=2g ,a 2=3g ③(2)管第一次碰地前与球的速度大小相同.由运动学公式,碰地前瞬间它们的速度大小均为v 0=2gH ④方向均向下.管弹起的瞬间,管的速度反向,球的速度方向依然向下.设自弹起时经过时间t 1,管与小球的速度刚好相同.取向上为正方向,由运动学公式v 0-a 1t 1=-v 0+a 2t 1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t 1=252H g⑥ 设此时管下端的高度为h 1,速度为v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h 1=v 0t 1-12a 1t 21⑦v =v 0-a 1t 1⑧由③④⑥⑧式可判断此时v >0.此后,管与小球将以加速度g 减速上升h 2,到达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有h 2=v 22g⑨设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 则H 1=h 1+h 2⑩联立③④⑥⑦⑧⑨⑩式可得H 1=1325H ⑪(3)设第一次弹起过程中球相对管的位移为x 1.在管开始下落到上升H 1这一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 (H -H 1)+mg (H -H 1+x 1)-4mgx 1=0⑫ 联立⑪⑫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x 1=45H ⑬同理可推得,管与球从再次下落到第二次弹起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球与管的相对位移x 2为x 2=45H 1⑭设圆管长度为L .管第二次落地弹起后的上升过程中,球不会滑出管外的条件是x 1+x 2≤L ⑮联立⑪⑬⑭⑮式,L 应满足的条件为L ≥152125H ⑯答案:(1)2g 3g (2)1325H (3)L ≥152125H[题组精练]1.(多选)如图所示,长直杆固定放置与水平面夹角θ=30°,杆上O 点以上部分粗糙,O 点以下部分(含O 点)光滑.轻弹簧穿过长杆,下端与挡板相连,弹簧原长时上端恰好在O 点,质量为m 的带孔小球穿过长杆,与弹簧上端连接.小球与杆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μ=3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将小球拉到图示a 位置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小球振动时弹簧上端的最低位置始终在b 点,O 点与a 、b 间距均为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a 点弹簧弹性势能最大B .小球在a 点加速度大小是在b 点加速度大小的2倍C .整个运动过程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mglD .若增加小球质量,仍从a 位置静止释放,则小球最终运动的最低点仍在b 点 解析:BC 由于O 点与a 、b 间距均为l ,所以小球在a 、b 两点的弹性势能相等,则A 错误;小球从a 运动到b 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mg sin θ2l -W f =0,解得W f =mgl ,所以C 正确;小球在a 点有mg sin 30°+kl -μmg cos 30°=ma 1,小球在b 点有kl -mg sin 30°=ma 2,由于小球最后是在O 与b 两点间做简谐振动,则在b 点与O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小球在O 点有mg sin 30°=ma 3,a 2=a 3,联立解得a 2=a 3=g 2,a 1=g ,所以小球在a 点加速度大小是在b 点加速度大小的2倍,则B 正确;若增加小球质量,仍从a 位置静止释放,设小球最终运动的最低点为c ,由于小球最后是在O 与最低点c 两点间做简谐振动,则在c 点与O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小球在c 点有kl ′-mg sin 30°=ma 2,解得l ′=mgk,所以增大小球的质量,弹簧在最低点的形变量也会增大,则最低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D 错误.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质量M =2 kg 的长木板,木板上表面与固定的竖直弧形轨道相切.一质量m =1 kg 的小滑块自A 点沿弧面由静止滑下,A 点距离长木板上表面高度h =0.6 m .滑块在木板上滑行t =1 s 后,和木板一起以速度v =1 m /s 做匀速运动,取g =10 m /s 2.求:(1)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2)滑块沿弧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距离. 解析:(1)对木板受力分析F f =Ma 1 由运动学公式,有v =a 1t 解得F f =2 N .(2)对滑块受力分析-F f =ma 2 设滑块滑上木板时的初速度为v 0 由公式v -v 0=a 2t 解得v 0=3 m /s滑块沿弧面下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 -W f =12m v 20W f =mgh -12m v 20=1.5 J .(3)t =1 s 内木板的位移x 1=12a 1t 2此过程中滑块的位移x 2=v 0t +12a 2t 2故滑块相对木板滑行距离L =x 2-x 1=1.5 m . 答案:(1)2 N (2)1.5 J (3)1.5 m3.(2020·江苏卷)如图所示,鼓形轮的半径为R ,可绕固定的光滑水平轴O 转动.在轮上沿相互垂直的直径方向固定四根直杆,杆上分别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球与O 的距离均为2R .在轮上绕有长绳,绳上悬挂着质量为M 的重物.重物由静止下落,带动鼓形轮转动.重物落地后鼓形轮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ω.绳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忽略鼓形轮、直杆和长绳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重物落地后,小球线速度的大小v ;(2)重物落地后一小球转到水平位置A ,此时该球受到杆的作用力的大小F ; (3)重物下落的高度h . 解析:(1)线速度v =ωr 得v =2ωR .(2)向心力F 向=2m ω2R设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F cos α=F 向;F sin α=mg解得F = (2m ω2R )2+(mg )2. (3)落地时,重物的速度v ′=ωR 由机械能守恒得12M v ′2+4×12m v 2=Mgh解得h =M +16m2Mg(ωR )2.答案:(1)2ωR (2) (2m ω2R )2+(mg )2 (3)M +16m2Mg(ωR )2考点二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知能必备]1.动量观点(1)对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而涉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问题,特别对于打击一类的问题,因时间短且冲力随时间变化,应用动量定理求解,即Ft =m v -m v 0.(2)对于碰撞、爆炸、反冲一类的问题,若只涉及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力、时间,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2.能量观点(1)对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问题,无论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一般都利用动能定理求解.(2)如果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而又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问题,则采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3)对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若明确两物体相对滑动的距离,应考虑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典例剖析](2020·天津卷)长为l 的轻绳上端固定,下端系着质量为m 1的小球A ,处于静止状态.A 受到一个水平瞬时冲量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当A 回到最低点时,质量为m 2的小球B 与之迎面正碰,碰后A 、B 粘在一起,仍做圆周运动,并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A 受到的水平瞬时冲量I 的大小; (2)碰撞前瞬间B 的动能E k 至少多大?解析:(1)A 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此时轻绳的拉力刚好为零,设A 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 1g =m 1v 2l①A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取轨迹最低点处重力势能为零,设A 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 A ,有12m 1v 2A =12m 1v 2+2m 1gl ② 由动量定理,有I =m 1v A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I =m 15gl ④(2)设两球粘在一起时的速度大小为v ′,A 、B 粘在一起后恰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需满足v ′=v A ⑤要达到上述条件,碰后两球速度方向必须与碰前B 的速度方向相同,以此方向为正方向,设B 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B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2v B -m 1v A =(m 1+m 2)v ′⑥ 又E k =12m 2v 2B⑦ 联立①②⑤⑥⑦式,得碰撞前瞬间B 的动能E k 至少为 E k =5gl (2m 1+m 2)22m 2⑧答案:(1)m 15gl (2)5gl (2m 1+m 2)22m 2动量和能量观点应用的四点注意(1)弄清有几个物体参与运动,并划分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 (2)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各过程的运动特点.(3)光滑的平面或曲面,还有不计阻力的抛体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碰撞过程、子弹打击木块、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的两物体相互作用问题,一般考虑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4)如含摩擦生热问题,则考虑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题组精练]1.(2021·上海浦东区二模)质量M =0.6 kg 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t =0时,两个质量都为m =0.2 kg 的小物体A 和B ,分别从小车的左端和右端以水平速度v 1=5.0 m /s 和v 2=2.0 m /s 同时冲上小车,当它们相对于小车停止滑动时,没有相碰.已知A 、B 两物体与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20,g 取10 m /s 2,求:(1)A 、B 两物体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的速度. (2)车的长度至少是多少?解析:(1)设物体A 、B 相对于车停止滑动时,车速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 (v 1-v 2)=(M +2m )v v =0.6 m /s 方向向右(2)设物体A 、B 在车上相对于车滑动的距离分别为L 1、L 2,车长为L ,由功能关系 μmg (L 1+L 2)=12m v 21+12m v 22-12(M +2m )v 2解得:L 1+L 2=6.8 m L ≥L 1+L 2=6.8 m 可知L 至少为6.8 m答案:(1)0.6 m /s 方向向右 (2)6.8 m2.(2021·铜陵一模)如图所示,半径R =1.0 m 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 和圆心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7°,另一端点C 为轨道的最低点.C 点右侧的光滑水平面上紧挨C 点静止放置一木板,木板质量M =1 kg ,上表面与C 点等高.质量为m =1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 点以v 0=1.2 m /s 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 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取g =10 m /s 2.求:(1)物块经过C 点时的速度v C ;(2)若木板足够长,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解析:(1)设物块在B 点的速度为v B ,在C 点的速度为v C ,从A 到B 物块做平抛运动,有v B sin θ=v 0从B 到C ,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 (1+sin θ)=12m v 2C -12m v 2B解得v C =6 m /s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M )v =m v C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12(m +M )v 2+Q =12m v 2C 联立解得Q =9 J . 答案:(1)6 m /s (2)9 J考点三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知能必备]1.力学解题的三大观点分类规律 数学表达式 动力学 观点力的瞬 时作用牛顿第二定律 F 合=ma牛顿第 三定律F =-F ′ 能量 观点力的空间 积累作用动能定理 W 合=E k2-E k1 机械能守 恒定律 E k1+E p1=E k2+E p2 动量 观点力的时间积累作用动量定理 F 合t =m v ′-m v 动量守 恒定律m 1 v 1+m 2 v 2=m 1 v 1′+m 2 v 2′2.选用原则(1)单个物体:宜选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若其中涉及时间的问题,应选用动量定理;若涉及位移的问题,应选用动能定理;若涉及加速度的问题,只能选用牛顿第二定律.(2)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两个守恒定律,若涉及碰撞、爆炸、反冲等问题,应选用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根据能量关系分析解决.3.系统化思维方法(1)对多个物理过程进行整体思维,即把几个过程合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如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比较复杂的运动.(2)对多个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思维,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物体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如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就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典例剖析](2021·湖南卷)如图,竖直平面内一足够长的光滑倾斜轨道与一长为L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水平轨道右下方有一段弧形轨道PQ.质量为m的小物块A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水平轨道末端O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x轴的正方向水平向右,y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弧形轨道P端坐标为(2μL,μL),Q端在y轴上.重力加速度为g.(1)若A从倾斜轨道上距x轴高度为2μL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求A经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2)若A从倾斜轨道上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O点落在弧形轨道PQ上的动能均相同,求PQ的曲线方程;(3)将质量为λm(λ为常数且λ≥5)的小物块B置于O点,A沿倾斜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要使A和B均能落在弧形轨道上,且A落在B落点的右侧,求A下滑的初始位置距x轴高度的取值范围.解析:(1)若A从倾斜轨道上距x轴高度为2μL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对A从静止释放到运动到O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2μL-μmgL=12m v2,解得v0=2μgL.(2)在PQ曲线上任意取一点,设坐标为(x、y),设A从O点抛出的初速度为v,由平抛运动规律有x=v t,y =12gt 2, 联立解得y =12g x 2v2,设A 落在P 点时从O 点抛出的初速度为v P , 将P 点坐标代入上式,有μL =12g (2μL )2v 2P , 解得v P =2μgL ,小物块A 从倾斜轨道上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落在曲线PQ 上的动能均相同,有12m v 2P+mg ·μL =12m v 2+mgy ,解得x 2+4y 2-8μLy =0(0≤x ≤2μL ).(3)设A 与B 碰前瞬间的速度为v 0′,A 、B 碰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 1、v 2,对A 、B 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 v 0′=m v 1+λm v 2, 12m v 0′2=12m v 21+12λm v 22, 解得v 1=1-λ1+λv 0′,v 2=21+λv 0′,又因为mgh -μmgL =12m v 0′2,要使A 、B 均能落在PQ 上且A 落在B 落点的右侧,则有12m v 2P ≥12m v 21-2μmgL >12m v 22,联立解得3μL ⎝ ⎛⎭⎪⎫1+λ1-λ2+μL ≥h >2μL (1+λ)λ-3+μL . 答案:(1)2μgL (2)x 2+4y 2-8μLy =0(0≤x ≤2μL ) (3)3μL ⎝ ⎛⎭⎪⎫1+λ1-λ2+μL ≥h >2μL (1+λ)λ-3+μL [题组精练]1.一玩具厂家设计了一款玩具,模型如下.游戏时玩家把压缩的弹簧释放后使得质量m =0.2 kg 的小弹丸A 获得动能,弹丸A 再经过半径R 0=0.1 m 的光滑半圆轨道后水平进入光滑水平平台,与静止的相同的小弹丸B 发生碰撞,并在黏性物质作用下合为一体.然后从平台O 点水平抛出,落于水平地面上设定的得分区域.已知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范围为0≤E p ≤4 J ,距离抛出点正下方O ′点右方0.4 m 处的M 点为得分最大值处,小弹丸均看作质点.(1)要使得分最大,玩家释放弹簧时的弹性势能应为多少? (2)得分最大时,小弹丸A 经过圆弧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若半圆轨道半径R 可调(平台高度随之调节),弹簧的弹性势能范围为0≤E p ≤4 J ,玩家要使得落地点离O 点最远,则半径应调为多少?最远距离多大?解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 p =12m v 21+mg ·2R 0A 、B 发生碰撞的过程,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v 1=2m v 2 2R 0=12gt 20x =v 2t 0 解得E p =2 J(2)小弹丸A 经过圆弧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1R解得F N =3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F 压=F N =30 N(3)根据E p =12m v 21+mg ·2Rm v 1=2m v 2 2R =12gt 2x =v 2t 联立解得 x =⎝⎛⎭⎫E p mg -2R ·2R 其中E p 最大为4 J ,得R =0.5 m 时落点离O ′点最远,为 x m =1 m答案:(1)2 J (2)30 N (3)0.5 m 1 m2.(2021·潍坊二模)如图所示,一质量M =4 kg 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左侧用固定在地面上的销钉挡住.小车上表面由光滑圆弧轨道BC 和水平粗糙轨道CD 组成,BC 与CD 相切于C ,BC 所对圆心角θ=37°,CD 长L =3 m .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从某一高度处的A 点以v 0=4 m /s 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沿切线方向自B 点进入圆弧轨道,滑到D 点时刚好与小车达到共同速度v =1.2 m /s .取g =10 m /s 2,sin 37°=0.6,忽略空气阻力.(1)求A 、B 间的水平距离x ;(2)求小物块从C 滑到D 所用时间t 0;(3)若在小物块抛出时拔掉销钉,求小车向左运动到最大位移时滑块离小车左端的水平距离.解析:(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tan θ=gt v 0x =v 0t解得x =1.2 m .(2)物块在小车上CD 段滑动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1=(M +m )v由功能关系得fL =12m v 21-12(M +m )v 2 对物块,由动量定理得-ft 0=m v -m v 1得t 0=1 s .(3)有销钉时mgH +12m v 20=12m v 21 由几何关系得H -12gt 2=R (1-cos θ) B 、C 间水平距离x BC =R sin θμmgL =12m v 21-12(M +m )v 2(或f =μmg ) 若拔掉销钉,小车向左运动达最大位移时,速度为0,由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知,此时物块速度为4 m /s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H =μmg (Δx -x BC )解得Δx =3.73 m .答案:(1)1.2 m (2)1 s (3)3.73 m3.(2020·全国卷Ⅲ)如图,相距L =11.5 m 的两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二者之间用传送带相接.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其速度的大小v 可以由驱动系统根据需要设定.质量m =10 kg 的载物箱(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 0=5.0 m /s 自左侧平台滑上传送带.载物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重力加速度取g =10 m /s 2.(1)若v =4.0 m /s ,求载物箱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2)求载物箱到达右侧平台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3)若v =6.0 m /s ,载物箱滑上传送带Δt =1312s 后,传送带速度突然变为零.求载物箱从左侧平台向右侧平台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对它的冲量.解析:(1)传送带的速度为v =4.0 m /s 时,载物箱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ma ①设载物箱滑上传送带后匀减速运动的距离为s 1,由运动学公式有v 2-v 20=-2as 1②联立①②式,代入题给数据得s 1=4.5 m ③因此,载物箱在到达右侧平台前,速度先减小至v ,然后开始做匀速运动.设载物箱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所用的时间为t 1,做匀减速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 1′,由运动学公式有v =v 0-at 1′④t 1=t 1′+L -s 1v ⑤联立①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t 1=2.75 s ⑥(2)当载物箱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时,到达右侧平台时的速度最小,设为v 1;当载物箱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到达右侧平台时的速度最大,设为v 2.由动能定理有-μmgL =12m v 21-12m v 20⑦ μmgL =12m v 22-12m v 20⑧ 由⑦⑧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v 1=2 m /s ,v 2=43 m /s ⑨(3)传送带的速度为v =6.0 m /s 时,由于v 0<v <v 2,载物箱先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仍为a .设载物箱做匀加速运动通过的距离为s 2,所用时间为t 2,由运动学公式有v =v 0+at 2⑩v 2-v 20=2as 2⑪联立①⑩⑪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t 2=1.0 s ⑫s 2=5.5 m ⑬因此载物箱加速运动1.0 s 、向右运动5.5 m 时,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此后载物箱与传送带共同匀速运动(Δt -t 2)的时间后,传送带突然停止.设载物箱匀速运动通过的距离为s 3,有s 3=(Δt -t 2)v ⑭由①⑫⑬⑭式可知,12m v 2>μmg (L -s 2-s 3),即载物箱运动到右侧平台时速度大于零,设为v 3.由运动学公式有v 23-v 2=-2a (L -s 2-s 3)⑮v 3=v -at 3⑯设载物箱通过传送带的过程中,传送带对它摩擦力的冲量为I 1,由动量定理有I 1=m (v 3-v 0)⑰联立①⑫⑬⑭⑮⑰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I 1=0⑱传送带对它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冲量为I 2=mg (Δt +t 3)⑲联立⑮⑯⑲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I 2=6253N ·s ⑳ 由于I 1=0,所以传送带对它的冲量为I =I 2=6253N ·s ,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1)2.75 s (2)43 m /s 2 m /s (3)6253N ·s ,方向竖直向上 限时规范训练(九)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建议用时60分钟,实际用时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球a 、b (均可视为质点)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 .让球a 静止下垂,将球b 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 ,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θ=60°.忽略空气阻力.则两球a 、b 的质量之比m a m b为( )A .22B .2-1C .1-22 D .2+1 解析:B b 球下摆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 b gL =12m b v 20-0,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b v 0=(m a +m b )v ,两球向左摆动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a +m b )v 2=(m a +m b )gL (1-cos θ),解得m a m b=2-1,故ACD 错误,B 正确. 2.如图所示,质量为3m 的物块A 与质量为m 的物块B 用轻弹簧和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细线刚好伸直且无弹力.现使物块A 瞬间获得向右的速度v 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细线没有绷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细线再次伸直前,物块A 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细线再次伸直前,物块B 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38m v 20D .物块A 、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最多为32m v 20解析:C 细线再次伸直时,也就是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细线恢复原长的过程中,A 始终受到向左的弹力,即一直做减速运动,B 始终受到向右的弹力,即一直做加速运动,弹簧的弹力先变大后变小,故B 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 、B 错误;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弹簧压缩到最短,此时A 、B 速度相等,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3m v 0=(3m +m )v ,解得v =34v 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弹性势能E pmax =12×3m v 20-12·(3m +m )v 2=38m v 20,故C 正确;整个过程中,物块A 、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D 错误.3.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带电小球,t =0时,甲静止,乙以6 m /s 的初速度向甲运动.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球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A .两带电小球的电性一定相反B .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2∶1C .t 2时刻,乙球的电势能最大D .在0~t 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解析:B 由题图(b)可知,乙球减速的同时,甲球正向加速,说明两球相互排斥,带有同种电荷,故A 错误;两球作用过程动量守恒m 乙Δv 乙=m 甲Δv 甲,解得m 甲m 乙=21,故B 正确;t 1时刻,两球共速,距离最近,则乙球的电势能最大,故C 错误;在0~t 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先减小,t 2时刻后逐渐增大,故D 错误.4.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2m ,物体B 置于水平面上,B 物体上部半圆形槽的半径为R ,将物体A 从圆槽的右侧最顶端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一切摩擦均不计.则( )A .A 、B 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A 不能到达圆槽的左侧最高点C .A 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A 的速率为23gR D .A 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 的速率为 gR 3解析:D A 、B 物体组成的系统只有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A 错误;运动过程不计一切摩擦,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 可以到达圆槽的左侧最高点,且A 在圆槽的左侧最高点时,A 、B 的速度都为零,故B 错误;对A 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的运动过程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 v A =2m v B ,对A 、B 整体由机械能守恒可得mgR =12m v 2A +12×2m v 2B ,所以A 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 的速率为v B = gR 3,v A = 4gR 3,故C 错误,D 正确. 5.(2021·山东济南市高三模拟)碰碰车是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的娱乐活动.游乐场上,大人和小孩各驾着一辆碰碰车迎面相撞,碰撞前后两人的位移-时间图像(x 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小孩的质量为20 kg ,大人的质量为60 kg ,碰碰车质量相同,碰撞时间极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碰撞前后小孩的运动方向没有改变B .碰碰车的质量为50 kgC .碰撞过程中小孩和其驾驶的碰碰车受到的总冲量大小为80 N ·sD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600 J解析:D 规定小孩初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图可知,碰后两车一起向反方向运动,故碰撞前后小孩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A 错误;由图可知,碰前瞬间小孩的速度为2 m /s ,大人的速度为-3 m /s ,碰后两人的共同速度为-1 m /s ,设碰碰车的质量为M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20+M )×2 kg ·m /s -(60+M )×3 kg ·m /s =(2M +20+60)×(-1) kg ·m /s ,解得M =60 kg ,故B 错误;碰前小孩与其驾驶的碰碰车的总动量为p 1=160 kg ·m /s ,碰后总动量为p 1′=-80 kg ·m /s ,由动量定理可知碰撞过程中小孩和其驾驶的碰碰车受到的总冲量为I =Δp =-240 N ·s ,故其大小为240 N ·s ,故C 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12×80×22 J +12×120×(-3)2 J -12×200×(-1)2 J =600 J ,故D 正确.6.如图甲所示,一块长度为L 、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也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木块.当子弹刚射穿木块时,木块向前移动的距离为s ,如图乙所示.设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子弹可视为质点.则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为( )A .1v 0(s +L ) B .1v 0(s +2L ) C .12v 0(s +L ) D .1v 0(L +2s ) 解析:D 设子弹穿过木块的速度为v 1,木块最终速度为v 2,子弹穿过木块过程,对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外力之和为零,动量守恒,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有m v 0=m v 1+m v 2,设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所受阻力为F f ,对子弹由动能定理-F f (s +L )=12m v 21-12m v 20,由动量定理-F f t =m v 1-m v 0,对木块由动能定理F f s =12m v 22,由动量定理F f t =m v 2,联立解得t =1v 0(L +2s ),故选D .7.质量为1 kg 的物体从足够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其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 /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s 末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为20 NB .在0~2 s 内,物体所受阻力随时间均匀减小C .在0~2 s 内,物体的动能增大了100 JD .在0~1 s 内,物体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为2.5 N ·s解析:D 2 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阻力等于重力,即所受阻力的大小为10 N ,选项A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可得f =mg -ma ,在0~2 s 内,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所受阻力随时间均匀增大,选项B 错误;根据物体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在0~2 s 内,物体的速度增加了Δv =12×2×10 m /s =10 m /s ,即t =2 s 时速度为v =10 m /s ,则在0~2 s 内,物体的动能增大了12m v 2=12×1×102 J =50 J ,选项C 错误;在0~1 s 内,物体速度的增量Δv 1=12×(5+10)×1 m /s =7.5 m /s ,根据动量定理有mgt -I f =m Δv 1,解得I f =2.5 N ·s ,选项D 正确.8.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上表面粗糙的长木板,t =0时刻,质量m =1 kg 的滑块以速度v 0=7 m /s 滑上长木板左端,此后滑块与长木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长木板的质量为0.5 kgB .长木板的长度为0.5 mC .0~2 s 内滑块与长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6 JD .0~2 s 内长木板对滑块的冲量大小为4 kg ·m /s解析:C 滑块滑上长木板后,滑块受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长木板做匀加速运动,由图乙可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1=Δv Δt =2 m /s 2,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Δv Δt=1 m /s 2,。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2025高考物理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目录题型一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 1题型二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板-块模型及传送带模型问题 16题型一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力学三大观点对比力学三大观点对应规律表达式选用原则动力学观点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到运动细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 =v 0+atx =v 0t +12at 2v 2-v 20=2ax 等能量观点动能定理W 合=ΔE k涉及到做功与能量转换机械能守恒定律E k 1+E p 1=E k 2+E p 2功能关系W G =-ΔE p 等能量守恒定律E 1=E 2动量观点动量定理I 合=p ′-p 只涉及初末速度、力、时间而不涉及位移、功动量守恒定律p 1+p 2=p 1′+p 2′只涉及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力、时间1.(2024·湖北·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小球A 以初速度v 0=2gR 竖直向上冲入半径为R 的14粗糙圆弧管道,然后从管道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 02=gR 冲出,在光滑水平面上与左端连有轻质弹簧的静止小球B 发生相互作用,距离B 右侧s 处有一个固定的弹性挡板,B 与挡板的碰撞没有能量损失。
已知A 、B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整个过程弹簧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A 球接触弹簧开始计时,t 0已知)。
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12kx 2,x 为形变量,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小球在管道内运动的过程中阻力做的功;(2)弹簧两次弹力最大值之比F 2:F 1;(3)小球B 的初始位置到挡板的距离s 。
【答案】(1)-32mgR ;(2)7:5;(3)35t 0gR 【详解】(1)设小球在管道内运动的过程阻力做功为W f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3mgR +W f =12⋅3m v 02 2-12⋅3mv 20解得W f =-32mgR(2)当A 、B 第一次共速时,弹簧压缩量最大,弹簧弹力最大,设压缩量为x 1,A 、B 共同速度为v 共1,从A 刚接触弹簧到A 、B 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3mv 02=(3m +2m )v 共112kx 21=12⋅3m v 02 2-12⋅(3m +2m )v 2共1此时弹簧弹力为F 1,有F 1=kx 1由图乙可知,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 与挡板相撞,设此时A 、B 速度分别为v 1、v 2,从A 刚接触弹簧到弹簧恢复原长,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3mv 02=3mv 1+2mv 212⋅3m v 02 2=12⋅3mv 21+12⋅2mv 22解得v 1=15gR ,v 2=65gR此时B 原速率反弹,当A 、B 第二次共速时,弹簧压缩量再一次达到最大,设压缩量为x 2,A 、B 共同速度为v 共2,从B 刚反弹到弹簧第二次压缩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3mv 1-2mv 2=(3m +2m )v 共212kx 22=12⋅3mv 21+12⋅2mv 22-12(3m +2m )v 2共2此时弹簧弹力为F 2,有F 2=kx 2联立解得F 2:F 1=7:5(3)设A 、B 一起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任意时刻A 、B 速度分别为v A 、v B ,根据动量守恒可得3mv 02=3mv A +2mv B 在任意一极短时间∆t 内,有3mv 02Δt =3mv A Δt +2mv B Δt 所以3mv 02Δt =3m Δx A +2m Δx B 等式两边求和得3mv 02t 0=3ms A +2ms B 由图乙可知,t 0时B 与挡板发生碰撞,此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故从t =0到t =t 0时,A 、B 位移相同,即s A =s B =s联立解得s =35t 0gR 2.(2024·河北·三模)滑雪是人们在冬季喜爱的户外运动。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三大力学观点中的三类典型题
“三大力学观点”中的三类典型题学案1内容归纳:1.解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问题。
(2)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3)动量观点:用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2.力学中的五大规律规律公式表达=ma牛顿第二定律F合W合=ΔE k动能定理W合=m v-m vE1=E2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m v=mgh2+m vF合t=p′-p动量定理I合=Δp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突破一“滑块—弹簧”模型模型图示模型特点(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形变会使弹性势能发生变化,系统的总动能将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通常最小(完全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
(4)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动能最大(弹性碰撞拓展模型,相当于碰撞结束时)[典例1]两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质量均为2 kg,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两物块都以v=6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为4 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会粘连在一起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碰撞刚结束时的共同速度为3 m/sB..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A的速度为3 m/s 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36 JD.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B、C三物块速度相同[练习1]如图所示,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 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但不固连,将弹簧压缩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
现A以初速度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黏合在一起。
8.高中物理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专题精练含答案
进入导航
第16页
(3)设 B、C 之间的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 B、C 的速度分别 为 vB1 和 vC1,则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BvB=mBvB1+mCvC1 12mBv2B=12mBv2B1+12mCv2C1 解得 vB1=-1 m/s(负号表示方向向左,即 B 的速度大小为 1 m/s),vC1=1 m/s. (其中 vB1=2 m/s,vC1=0 m/s 不符合题意,舍去)
进入导航
第12页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机械能损失为 ΔE=12mv12-12·2m·v2,解得 ΔE=0.9 J. (3)碰后两滑块沿半圆形轨道上升到 C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 恒,则有12·2mv2=2mg×2R+12×2mv2C, 恰好可以通过 C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mg=2mvR2C, 代入数据解得 R=0.18 m.
(1)分别求爆炸后瞬间 A、B 的速度大小; (2)求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分别求弹簧恢复到原长时 B、C 的速度大小.
进入导航
第14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析:(1)塑胶炸药爆炸瞬间取 A 和 B 为研究对象,假设爆 炸后瞬间 A、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B,取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mAvA+mBvB=0 爆炸产生的热量有 0.4 J 转化为 A、B 的动能:
课时作业22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进入导航
第1页
时间:45 分钟
1.(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 A 球以速度 v0 向右运动,与静止的质量为 5m 的 B 球碰撞,碰撞后 A 球以 v= av0(待定系数 a<1)的速率弹回,并与固定挡板 P 发生弹性碰撞,若
要使 A 球能再次追上 B 球,则系数 a 可以是( B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6三大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含答案
专题突破练习(六)三大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已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子弹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大小为()A.m+Mm2μgs B.M-mm2μgsC.mm+Mμgs D.mM-mμgs2.如图所示,质量为4m的光滑物块a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块a左侧面为圆弧面且与水平地面相切,质量为m的滑块b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滑上a,沿a左侧面上滑一段距离后又返回,最后滑离a,不计一切摩擦,滑块b从滑上a到滑离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b沿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v20 5gB.物块a运动的最大速度为2v0 5C.滑块b沿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v20 2gD.物块a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0 53.(2023·云南昆明市高三检测)(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宽度和轻质弹簧自然长度均为d,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与弹簧连接,B物体的左边有一固定挡板,A物体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两物体相距最近时,A物体的速度为v1,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弹性势能为0,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2m v21C.B物体的最大速度等于v1D.在某段时间内A物体可能向左运动4.质量M=0.6 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t=0时,两个质量都为m=0.2 kg的小物体A和B,分别从小车的左端和右端以水平速度v1=5.0 m/s 和v2=2.0 m/s同时冲上小车,当它们相对于小车停止滑动时,没有相碰。
已知A、B两物体与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2,g取10 m/s2,求:(1)A、B两物体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的速度;(2)车的长度至少是多少?5.(2022·广东卷)某同学受自动雨伞开伞过程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压轴题: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解析版)
压轴题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1.用力学三大观点(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在高考物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检验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
2.在命题方式上,高考通常会通过设计包含多个物理过程、涉及多个力学观点的复杂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能量转换和守恒、动量变化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力学三大观点进行分析和解答。
3.备考时,学生应首先深入理解力学三大观点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相关的物理公式和定理。
其次,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对多过程问题的训练,学会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过程进行分析和处理。
考向一:三大观点及相互联系考向二:三大观点的选用原则力学中首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从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看出多项都是状态量(如速度、位置),所以守恒定律能解决状态问题,不能解决过程(如位移x,时间t)问题,不能解决力(F)的问题。
(1)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2)若物体(或系统)涉及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
(3)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考虑使用牛顿运动定律。
(4)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速度,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系统中摩擦力做功时应用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特别方便。
考向三:用三大观点的解物理题要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1.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
选取研究对象后需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离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通常,符合守恒定律的系统或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系统,宜采用整体法;在需讨论系统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采用隔离法;对于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的系统,应慎用整体法。
专题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力学三大观点综合应用高考定位力学中三大观点是指动力学观点,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动力学观点主要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动量观点主要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观点包括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此类问题过程复杂、综合性强,能较好地考查应用有关规律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考题 1动量和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例1(2014 ·安徽·24)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凹槽A,中央放一小物块B,物块与左右两边槽壁的距离如图1所示,L为 1.0 m ,凹槽与物块的质量均为m,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05.开始时物块静止,凹槽以v 0=5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设物块与凹槽槽壁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且碰撞时间不计,g 取10 m/s2.求:图1(1)物块与凹槽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2)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刚相对静止物块与右侧槽壁碰撞的次数;(3)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及该时间内凹槽运动的位移大小.答案(1)2.5 m/s(2)6次(3)5 s12.75 m解析(1) 设两者间相对静止时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0= 2m vv=2.5 m/s.(2)解得物块与凹槽间的滑动摩擦力F =μF=μmgf N设两者相对静止前相对运动的路程为s1,由功能关系得1212- F f·s1=(m+m)v- m v022解得 s1= 12.5 m已知 L= 1 m,可推知物块与右侧槽壁共发生 6 次碰撞.(3)设凹槽与物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 v1、 v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 v 1′、 v2′.有m v1+ m v2=m v1′+ m v2′121m v22121m v2′2m v1+=m v1′+2222得 v 1′= v2, v2′= v 1即每碰撞一次凹槽与物块发生一次速度交换,在同一坐标系上两者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根据碰撞次数可分为 13 段,凹槽、物块的v —t图象在两条连续的匀变速运动图线间转换,故可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时间.则v= v 0+ata =- μg解得 t = 5 s凹槽的 v —t 图象所包围的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凹槽的位移大小 s 2.(等腰三角形面积共分13 份,第一份面积为 0.5 L ,其余每两份面积和均为 L.)1 v 0)t + 6.5L ,解得 s 2= 12.75 m.s 2=(221.如图 2 所示,倾角 45°高 h 的固定斜面.右边有一高3h的平台,平台顶部左边水平,上面有一质量为1圆弧.质量为2m 的小球 A 从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M 的静止小球 B ,右边有一半径为 h 的 4从斜面最高点飞出后恰好沿水平方向滑上平台,与 B 发生弹性碰撞, 碰后 B 从圆弧上的某点离开圆弧. 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A 、 B 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 g.图 2(1) 求斜面与平台间的水平距离s 和 A 的初速度 v 0;(2) 若 M = 2m ,求碰后 B 的速度;(3) 若 B 的质量 M 可以从小到大取不同值,碰后B 从圆弧上不同位置脱离圆弧,该位置与圆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α.求 cos α的取值范围.答案(1) h 2gh (2) 2gh(3)2≤ cos α≤ 133解析(1) 设小球 A 飞上平台的速度为 v 1,小球由斜面顶端飞上平台,可看成以速度v 1 反向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1h = 1gt 2, s =v 1t , tan 45 =°gt2 2v 1解得: v 1= gh , s = 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m v 0 2= 3mgh + 1m v 1 222 2解得: v 0= 2 gh.(2) 设碰后 A 、 B 的速度分别为 v A 、 v B ,由动量、能量守恒得m v 1= m v A + M v B1 2 1 21 2m v 1 =m v A + M v B2222m2v B = m + M v 1= 3gh.(3) 由 (2) 可知,当 M ? m 时 v B ≈ 2 gh > gh 从顶端飞离则 cos α= 1 当 M ? m 时, v B = 0,设 B 球与圆弧面在 C 处分离,则:1 2 Mgh (1- cos α)=2M v Cv C 2 , cos α= 2,故 2≤ cos α≤ 1Mg cos α= M h331.弄清有几个物体参与运动,并划分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2.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各过程的运动特点.3.光滑的平面或曲面,还有不计阻力的抛体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碰撞过程、子弹打击木块、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的两物体相互作用问题,一般考虑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4.如含摩擦生热问题,则考虑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考题 2应用动力学、能量、动量解决综合问题例 2如图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 kg 的足够长的木板C,在 C 上放置有A、 B 两物体, A 的质量 m A= 1 kg,B 的质量为 m B= 2 kg.A、B 之间锁定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E p= 3 J,现突然给A、B 一瞬时冲量作用,使A、B同时获得v 0=2 m/s的初速度,速度方向水平向右,且同时弹簧由于受到扰动而解除锁定,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原长,之后与 A、B 分离.已知 A 和的摩擦因数为μ= 0.2,B、 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1,且滑动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求:1 2C 之间图3(1)弹簧与 A、 B 分离的瞬间, A、 B 的速度分别是多大?(2) 已知在 C 第一次碰到右边的固定挡板之前,A、B 和 C 已经达到了共同速度,求在到达共同速度之前B、 C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及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多少?(3) 已知 C 与挡板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求在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 A 在 C 上滑行的距离?审题突破(1) 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列方程组求A、B 分离时的速度; (2)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三者的加速A、度,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只需求出三者达到的共同速度便可以由能量守恒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联立求解.答案(1)0 3 m/s(2)4.5 J 1.5 m/s (3)0.75 m解析(1) 在弹簧弹开两物体的过程中,由于作用时间极短,对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 A+m B)v0= m A v A+ m B v B121212E p+ (m A+ m B)v0=m A v A+ m B v B222联立解得: v A=0, v B=3 m/s.2(2) 对物体 B 有: a =μg= 1 m/s ,方向水平向左B2对 A、 C 有:μ+ m)a2m B g=(m A又因为: m A a<μ1m A g故物体 A、 C 的共同加速度为a= 1 m/s 2,方向水平向右对 A、 B、 C 整个系统来说,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 B v B= ( m A+ m B+ m)v 121(m A+ m B+ m)v2Q= m B v B-22解得: Q= 4.5 J,v= 1.5 m/s.(3)C 和挡板碰撞后,先向左匀减速运动,速度减至0 后向右匀加速运动,分析可知,在向右加速过程中先和 A 达到共同速度v1,之后 A、C 再以共同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 B 一直向右匀减速,最后三者达共同速度 v 2后做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负功,故 C 向右不能一直匀加速至挡板处,所以和挡板再次碰撞前三者已经达共同速度.a A=μ1g= 2 m/s2, a B=μ2g= 1 m/s2μ,解得: a = 4 m/s 21m A g + μ2m B g = ma C C v 1= v - a A t =- v + a C t解得: v 1= 0.5 m/st = 0.5 s- v + v 1 x A1=v + v 12 t = 0.5 m , x C1= 2 t =- 0.25 m故 A 、 C 间的相对运动距离为x AC = x A1+ |x C1|= 0.75 m.2. (2014 广·东 ·35)如图 4 所示,的水平轨道中, AC 段的中点 B 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 C 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 P 1 沿光滑轨道向右以速度v 1 与静止在 A 点的物体 P 2 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 ,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 t 1= 2 s 至 t 2= 4 s 内工作.已知 P 1、 P 2 的质量都为 m = 1 kg , P 与 AC 间的动摩擦因数2为 μ= 0.1, AB 段长 L = 4 m , g 取 10 m/s , P 1、 P 2 和 P 均视为质点, P 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图 4(1) 若 v 1= 6 m/s ,求 P 1、 P 2 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v 和碰撞损失的动能E ;(2) 若 P 与挡板碰后, 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 B 点,求 v 1 的取值范围和 P 向左经过 A 点时的最大动能 E .答案 (1)3 m/s 9 J (2)10 m/s ≤ v 1≤ 14 m/s 17 J解析(1) 设 P 1 和 P 2 发生弹性碰撞后速度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1= 2m v 2①解得: v 2=v 1= 3 m/s2E = 1m v 11× 2m v 2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2- 2②2 2解得E =9 J.(2) P 滑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知2ma =- 2μ mg③可以把 P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再返回 B 点的全过程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1 2 3L = v 2t + at2④26L - at由 ①③④ 式得 v 1=t① 若 2 s 时通过 B 点,解得: v 1= 14 m/s ② 若 4 s 时通过 B 点,解得: v 1= 10 m/s 故 v 1 的取值范围为: 10 m/s ≤ v 1≤ 14 m/s设向左经过 A 点的速度为 v A ,由动能定理知1× 2m v A 2- 1× 2m v 2 2=- μ·2mg ·4L22 当 v = 1v 1 = 7 m/s 时,复合体向左通过 A 点时的动能最大, E =17 J.22根据题中涉及的问题特点选择上述观点联合应用求解.一般地,要列出物体量间瞬时表达式,可用力和运动的观点即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如果是碰撞并涉及时间的问题,优先考虑动量定理;涉及力做功和位移的情况时,优先考虑动能定理;若研究对象是互相作用的物体系统,优先考虑两大守恒定律.知识专题练训练 6题组 1动量和能量的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1.如图 1 所示,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B , B 的下端连接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与挡板相连接, B 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0,O 点为弹簧的原长位置.在斜面顶端另有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 A ,距物块 B 为 3x 0,现让 A 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 A 与 B 相碰后立即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恰好回到 O 点(A 、 B 均视为质点 ).试求:图 1(1) A 、 B 相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2) A 、 B 相碰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3) 若在斜面顶端再连接一光滑的半径 R = x 0 的半圆轨道 PQ ,圆轨道与斜面相切于最高点 P ,现让物块 A以初速度 v 从 P 点沿斜面下滑,与 B 碰后返回到 P 点还具有向上的速度,试问:v 为多大时物块 A 恰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答案 (1) 1 3gx 0 120+ 4 3 gx 02(2) mgx 0 (3)4解析(1) 设 A 与 B 相碰前 A 的速度为 v 1, A 与 B 相碰后共同速度为 v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3mgx 0 sin 30 1 2=°m v 1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1= 2m v 21解以上二式得 v 2= 2 3gx 0.(2) 设 A 、B 相碰前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E p ,从 A 、 B 相碰后一起压缩弹簧到它们恰好到达O 点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E p + 1·2m v 2 2= 2mgx 0 sin 30 °2解得 E p = 1mgx 0.4(3) 设物块 A 与 B 相碰前的速度为 v 3,碰后 A 、 B 的共同速度为 v 41 21 2m v + 3mgx 0 sin 30 =°m v 322m v 3= 2m v 4A 、B 一起压缩弹簧后再回到O 点时二者分离,设此时共同速度为v 5,则1·2m v 4 2+ E p = 1·2m v 5 2+ 2mgx 0sin 30 °2 211此后 A 继续上滑到半圆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 6,则2 2+ 2mgx 0 sin 30 +°mgR(1+ sin 60 ) °2m v 5= m v 62在最高点有 mg =m v 6 R 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 =20+ 4 3 gx 0.2.如图 2 所示,质量为 m 1 的滑块 (可视为质点 )自光滑圆弧形槽的顶端 A 处无初速度地滑下,槽的底端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左传导轮顶端的B 点, A 、 B 的高度差为 h 1= 1.25 m .传导轮半径很小,两个轮之间的距离为 L = 4.00 m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20.右端的轮子上沿距离地面高度h 2= 1.80 m ,g取 10 m/s 2.(1) 若槽的底端没有滑块图m 2,传送带静止不运转,求滑块2m 1 滑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v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在m 1 下滑前将质量为 m 2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停放在槽的底端.m 1 下滑后与 m 2 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后 m 1 速度方向不变,则m 1、 m 2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 满足 (2) 的条件前提下, 传送带顺时针运转, 速度为 v = 5.0 m/s.求出滑块 m 1、m 2 落地点间的最大距离 (结果可带根号 ).答案(1)3.0 m/s (2)m 1> m 2 (3)(621 - 3) m5 解析(1) 滑块 m 11 2滑到 B 点有 m 1gh 1= m 1v 02解得 v 0= 5 m/s滑块 m 由 B 滑到 C 点有- μm1 2-1211gL = m 1 vm 1v 022解得 v = 3.0 m/s.(2) 滑块 m 2 停放在槽的底端, m 1 下滑并与滑块 m 2 弹性碰撞,则有m 1v 0=m 1v 1+ m 2v 211 v 0 2= 11v 1 2 + 1 2v 2 22m2m2mm 1 速度方向不变即v 1= m 1- m 2+ m v 0> 0m 12 则 m 1> m 2.(3) 滑块经过传送带作用后做平抛运动12h 2=2gt当两滑块速度相差最大时,它们的水平射程相差最大,当 m 1? m 2 时,滑块 m 1、 m 2 碰撞后的速度相差最大,经过传送带后速度相差也最大m 2m 1- m 2 1- m 1 v 0≈ v 0= 5.0 m/s v 1= + m v 0=2m 1+m 1v 2= 2m 1v 0= 2v 0≈ 2v 0= 10.0 m/s+ m 2m2m1+m 1滑块 m 1 与传送带同速度,没有摩擦,落地点射程为x 1= v 1t = 3.0 m滑块 m 2 与传送带发生摩擦,有 - μm1′ 2- 122gL =2m 2v 2 2m 2v 2解得 v 2′= 2 21 m/s落地点射程为 x 2= v 2′ t =621 m5m 2、m 1 的水平射程相差最大值为x = (6 21- 3) m.5题组 2应用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动量观点解决综合问题3.如图 3 所示,质量 M = 4 kg 的平板小车停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表面高 h 1= 1.6 m .水平面右边的台阶高 h 2= 0.8 m ,台阶宽l = 0.7 m ,台阶右端B 恰好与半径r = 5 m的光滑圆弧轨道连接,B 和圆心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 53°,在平板小车的A 处有质量m 1= 2 kg 的甲物体和质量m 2= 1 kg 的乙物体紧靠在一起,中间放有少量炸药(甲、乙两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小车上 A 点左侧表面光滑,右侧粗糙且动摩擦因数为 μ= 0.2.现点燃炸药,炸药爆炸后两物体瞬间分开,甲物体获得5 m/s 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离开平板车后恰能从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B 点沿切线进入圆弧轨道.已知车与台阶相碰后不再运动(g 取 10 m/s 2,sin 53=°0.8, cos 53 =°0.6).求:图 3(1) 炸药爆炸使两物体增加的机械能E ;(2) 物体在圆弧轨道最低点 C 处对轨道的压力 F ;(3) 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 L 和平板车运动位移 s 的大小.答案 (1)75 J (2)46 N ,方向竖直向下(3)1 m解析(1) 甲、乙物体在爆炸瞬间动量守恒:m 1v 1-m 2v 2= 01 2 1 m 2v 22=75 J.E = m 1v 1 +22(2) 设甲物体平抛到 B 点时,水平方向速度为 v x ,竖直分速度为 v yv y = 2g h 1- h 2 = 4 m/s v x =v y= 3 m/stan θ合速度为: v B = 5 m/s物体从 B 到 C 过程中:m 1gr(1- cos θ)= 1m 1v C 2- 1m 1v B222v C 2F N - m 1 g = m 1 rF N =46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 = F N = 46 N ,方向竖直向下.v y(3) 甲物体平抛运动时间: t = g = 0.4 s 平抛水平位移: x = v x t = 1.2 m > 0.7 m甲物体在车上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a 1= μg = 2 m/s2甲物体在车上运动时间为:t 1= v 0- v x = 1 sa 1甲物体的对地位移: x =1+ v = 4 m12 (v 0 x )t 1a 2= μm 1g = 1 m/s 2甲物体在车上运动时,车的加速度为:1M甲离开车时,车对地的位移:2= 0.5 mx 2= a 2t 12车长为: L = 2(x 1- x 2)= 7 m车的位移为: s = x 2+ (x - l)= 1 m.4.如图 4 所示,光滑的水平面 AB(足够长 )与半径为 R = 0.8 m 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 BCD 在 B 点相切, D点为半圆轨道最高点.A 点的右侧等高地放置着一个长为 L = 20 m 、逆时针转动且速度为v = 10 m/s 的传送带.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中间夹一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物体不拴接.甲的质量为m 1= 3 kg ,乙的质量为 m 2= 1 kg ,甲、乙均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乙球,烧断细线,甲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并可以通过 D 点,且过 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等于甲的重力.传送带与乙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 2,甲、乙两物体可看做质点.图 4(1) 求甲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2) 若甲固定,乙不固定,细线烧断后乙可以离开弹簧滑上传送带,求乙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3) 甲、乙均不固定,烧断细线以后,求甲和乙能否再次在 AB 面上水平碰撞?若碰撞,求再次碰撞时甲、乙的速度;若不会再次碰撞,请说明原因.答案(1)4 3 m/s (2)12 m (3)甲、乙会再次碰撞,碰撞时甲的速度为23 m/s ,方向水平向右,乙的速度为 6 3m/s ,方向水平向左解析(1) 甲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v 0,运动至 D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2 1 2m 1 v 0 = m 1g ·2R +m 1v D ,22 在最高点 D ,由牛顿第二定律,v D 2 有 2m 1g = m 1 R联立解得: v 0= 4 3 m/s.(2) 甲固定,烧断细线后乙的速度大小为 v 乙 ,由能量守恒:E p =1m 1v 0 2=1m 2v 乙 2,2 2得 v 乙 = 12 m/s之后乙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μm 2g = m 2a得 a = 6 m/s 2乙的速度为零时,在传送带滑行的距离最远,最远距离为:2v 乙s=2a= 12 m < 20 m即乙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12 m. (3)甲、乙均不固定,烧断细线后,设甲、乙速度大小分别为 v1、 v 2,甲、乙分离瞬间动量守恒: m1v1= m2v2甲、乙弹簧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121212E p= m1v0= m1v1+m2v2222解得: v1=2 3 m/s,v2= 6 3 m/s之后甲沿轨道上滑,设上滑最高点高度为h,12则2m1v1=m1gh得 h= 0.6 m< 0.8 m则甲上滑不到同圆心等高位置就会返回,返回AB 面上时速度大小仍然是v2=2 3 m/s乙滑上传送带,因v 2=6 3 m/s< 12 m/s,则乙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后向左匀加速.由对称性可知乙返回 AB 面上时速度大小仍然为v2=6 3 m/s故甲、乙会再次相撞,碰撞时甲的速度为 2 3 m/s,方向水平向右,乙的速度为 6 3 m/s,方向水平向左.。
10专题:力学三大观点综合运用专题(含答案)
10专题:力学三大观点综合运用专题力学三大观点对应规律表达式选用原则动力学观点牛顿第二定律F合=m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某一方向可分解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到运动细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v0+atx=v0t+12at2v2-v02=2ax等能量观点动能定理W合=ΔE k当涉及功、能和位移时,一般选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题目中出现相对位移(摩擦生热)时,应优先选用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E k1+E p1=E k2+E p2功能关系W G=-ΔE p等能量守恒定律E1=E2动量观点动量定理I合=p′-p只涉及初末速度、力、时间而不涉及位移、功,特别是打击类问题动量守恒定律p1+p2=p1′+p2′对于碰撞、爆炸、反冲、地面光滑的板—块问题,只涉及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力、时间1.如图,一质量M=6 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m=6 kg,停在木板B的左端.质量为m0=1 kg的小球用长为L=0.8 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物块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距最低点的最大高度为h=0.2 m,物块A与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物块A、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 m/s2)求:(1)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A碰撞前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2)小球与物块A碰撞后瞬间,物块A的速度大小;(3)为使物块A、木板B达到共同速度前物块A不滑离木板,木板B至少多长.2.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上方O处,用长为L=1 m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0.1 kg 的滑块B,B 恰好与水平轨道相切,并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水平轨道的右侧有一质量为M=0.3 kg 的滑块C与轻质弹簧的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D上,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C 静止在P点处.一质量也为m=0.1 kg的子弹以初速度v0=15 2 m/s 射穿滑块B后(滑块B质量不变)射中滑块C并留在其中,一起压缩弹簧,弹簧最大压缩量为x=0.2 m.滑块B做圆周运动,恰好能保证绳子不松弛.滑块C与PD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C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1)子弹A和滑块B作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A、B间距为L=6 m,质量为M=2 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0=2 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 点时,一个质量为m=0.5 kg的小球以v=20 m/s的速度水平向右撞向木块并与木块粘连在一起(g=10 m/s2)。
【决胜高考】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 三大观点及其应用(习题课)
答案
1 g
2E m
1234
解析 设烟花弹上升的初速度为v0,由题给条件有
E=12mv02
①
设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火药爆炸所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有
0-v0=-gt
②
联立①②式得
t=1g
2E m
③
1234
(2)爆炸后烟花弹向上运动的部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
答案
2E mg
解析 设爆炸时烟花弹距地面的高度为h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34
4.(2019·河南安阳市下学期二模)如图3所示,一圆心为O、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 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下端和粗糙的水平轨道在A点相切,AB为圆弧轨道 的直径.质量分别为m、2m的滑块1、2用很短的细线连接,在两滑块之间夹有 压缩的短弹簧(弹簧与滑块不固连),滑块1、2位于A点.现剪断两滑块间的细线, 滑块1恰能过B点,且落地点恰与滑块2停止运动的地点重合.滑块1、2可视为质 点,不考虑滑块1落地后反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234
(3) 粘 在 一 起 的 甲 、 乙 两 物 块 从 C 点 抛 出 到 落 到 CDE段轨道上所用的时间. 答案 0.4 s
解析 碰撞后,甲和乙以2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假设两物块会落到水平地面上 则下落的时间 t= 2gR2=0.4 s 则水平的位移x=v3t=0.8 m=R2 说明两物块刚好落到D点,假设成立 因此抛出后落到CDE轨道上所用时间为0.4 s.
决胜新高考 力学习题课 力学三大观点及其应用
1.(2018·全国卷Ⅰ·24)一质量为m的烟花弹获得动能E后,从地面竖直升空.当烟 花弹上升的速度为零时,弹中火药爆炸将烟花弹炸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两部 分获得的动能之和也为E,且均沿竖直方向运动.爆炸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和火药的质量.求: (1)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弹中火药爆炸所经过的时间;
最新高考力学复习专题10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原卷版)
专题10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1. (2021·山东济南市期末学习质量评估)如图所示,滑块和滑板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滑块位于滑板的最右端,滑板质量为M=0.6 kg,长为L1=0.6 m,滑块质量为m=0.2 kg,质量也为m=0.2 kg的小球用细绳悬挂在O点,绳长L2=0.8 m,静止时小球和滑板左端恰好接触。
现把小球向左拉到与悬点等高处无初速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木板发生弹性碰撞。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已知滑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滑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滑块和小球均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求:(1)小球刚摆到最低点时与木板发生碰撞前绳的拉力大小;(2)滑块能否从滑板上掉下?试通过计算说明理由;(3)滑块和滑板之间由于相对滑动所产生的热量。
2.(2021·山东临沂市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一质量M=0.8 kg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左侧用固定在地面上的销钉挡住。
小车上表面由光滑圆弧轨道BC和水平粗糙轨道CD组成,圆弧轨道BC与水平轨道CD相切于C处,圆弧BC所对应的圆心角θ=37°、半径R=5 m,CD的长度l=6 m。
质量m=0.2 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从某一高度处的A点以大小v0=4 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沿切线方向从B点进入圆弧轨道,物块恰好不滑离小车。
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空气阻力不计。
求:(1)物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 B;(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的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F N;(3)物块与水平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2021·山东青岛市上学期期末)如图,物流转运中心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质量M=4 kg、长L=1.4 m的平板小车,在平板车的右端放有质量m=1 kg的快件(可视为质点),快件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推荐2019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20课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第20课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1.选择合适的力学观点解决物理问题a .综合应用动力学观点与能量观点解决单个研究对象的问题(1)(2015天津理综,16分)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图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2 kg 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皮带足够长,取g =10 m/s 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求:①邮件滑动的时间t ;②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 ;③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
答案:①0.2 s(5分) ②0.1 m(4分) ③-2 J(7分)解析:①设邮件放到皮带上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则 F =μmg =ma ①(2分)又v =at ②(2分)联立①②解得t =0.2 s(1分)②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对邮件应用动能定理,有Fx =12m v 2-0③(3分) 联立①③解得x =0.1 m(1分)③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设皮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 ,则s =v t ④(3分)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Fs ⑤(3分)联立①②④⑤解得W =-2 J(1分)(2)(2015福建理综,1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 段是长为L 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 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
①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②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 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 轨道,最后从C 点滑出小车,已知滑块质量m =M 2,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2倍,滑块与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的最大速度v m 和滑块从B 到C 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s 。
18.2021高考物理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利用
课堂精讲
(2)A、B两球碰撞后A球弹回,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 球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距离最远。 设从碰撞到共速经历的时间为t 对A球a=qmE=9 m/s2 v2=v1+at 解得t=23 s 对两球xA=v1t+12at2,xB=v2t 最大距离Δx=xB-xA=2 m。 答案 (1)-2 m/s 4 m/s (2)2 m
首页
课堂精讲
(3)B与A第二次碰撞,两者速度再次互换,此后A向左运动再返回与B碰撞,B沿传送 带向上运动再次返回,每次碰后到再次碰前速率相等,重复这一过程直至两者不再 碰撞。则对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从第二次碰撞后到不再碰撞,满足 2nμ1mgl=12mv2 解得第二次碰撞后重复的过程数为n=2.25,所以碰撞总次数为N=2+2n=6.5≈6(取 整数) 答案 (1)4 m/s (2)12.25 J (3)6次
A.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导体棒上 产生的焦耳热 B.质量m=0.2 kg,加速度a=1.5 m/s2 C.前4 s内拉力F的冲量大小为9.2 N·s D.若4 s末撤去拉力F,则拉力F撤去后定值 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3.6 J
首页
课堂精讲
解析 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产生的电能,等于系统(导体棒和电阻)所产生的
首页
课堂精讲
1.如图所示,间距 L=1 m、电阻不计的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右 侧接入 R=2 Ω 的定值电阻。长 L=1 m、电阻 r=1 Ω、质量为 m 的导体棒垂直导轨放 置,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B=1 T,现在导体棒上施 加水平向左的拉力 F,拉力 F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F=12t+130(N),导体棒从静止开始以 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高中物理专题【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14
(1)若木板长 L=1 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8 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 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木板(足够长)的右端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 F,请在 图乙中画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f 随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
解析:(1)以铁块为研究对象 F-μ2mg=ma1 对木板有 μ2mg-μ1(mg+Mg)=Ma2 L=12a1t2-12a2t2 解得 t=1 s.
栏目导航
16
③当 F>10 N 时,铁块相对木板滑动,此时摩擦力 f=μ2mg=4 N 故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f 随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1 s (2)见解析图
栏目导航
17
C 考点二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
[考点分析] 1.命题特点: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是解答力学问题的两种重要方法,等级考题中 常把这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考查,题型多为计算题,难度较大. 2.思想方法:守恒思想、全程法和分段法、模型法等.
栏目导航
32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B.弹簧的伸长量为 3 cm C.弹簧的弹力做功为 30 J 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36 J
栏目导航
33
解析:B 根据 v-t 图象的斜率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ΔΔvt =1 m/s2,选项 A 错 误;对物体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mg、斜面的支持力和轻弹簧的弹力 F,由牛 顿第二定律,F-mgsin 30°=ma,解得 F=6 N.由胡克定律 F=kx 可得弹簧的伸长量 x =3 cm,选项 B 正确;在 t=1 s 到 t=3 s 这段时间内,物体动能增加 ΔEk=12mv22-12mv21= 6 J,根据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位移 x=6 m, 物体重力势能增加 ΔEp=mgxsin 30°=30 J,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弹簧弹力做功 W=ΔEk+ ΔEp=36 J,选项 C、D 错误.
高考物理复习题型专练—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高考物理复习题型专练—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这部分知识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大多数情况都是同时涉及到几个知识点,而且都是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考查时注重物理思维与物理能力的考核.例题1.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
t=0时刻,小物块A 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
物块A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图中的v1和t1均为未知量。
已知A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a)(b)(1)求物块B的质量;(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
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 再次碰上。
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例题2.如图所示,半径R=2.8m的光滑半圆轨道BC与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间由一条光滑水平轨道AB 相连,A 处用光滑小圆弧轨道平滑连接,B 处与圆轨道相切。
在水平轨道上,两静止小球P 、Q 压紧轻质弹簧后用细线连在一起。
某时刻剪断细线后,小球P 向左运动到A 点时,小球Q 沿圆轨道到达C 点;之后小球Q 落到斜面上时恰好与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小球P 发生碰撞。
已知小球P 的质量m 1=3.2kg ,小球Q 的质量m 2=1kg ,小球P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剪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68J ,小球到达A 点或B 点时已和弹簧分离。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Q 运动到C 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P 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 ;(3)小球Q 离开圆轨道后经过多长时间与小球P 相碰。
推荐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20课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Word版含解析
第20课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1.选择合适的力学观点解决物理问题a .综合应用动力学观点与能量观点解决单个研究对象的问题(1)(2015天津理综,16分)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图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2 kg 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皮带足够长,取g =10 m/s 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求:①邮件滑动的时间t ;②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 ;③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
答案:①0.2 s(5分) ②0.1 m(4分) ③-2 J(7分)解析:①设邮件放到皮带上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则 F =μmg =ma ①(2分)又v =at ②(2分)联立①②解得t =0.2 s(1分)②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对邮件应用动能定理,有Fx =12m v 2-0③(3分) 联立①③解得x =0.1 m(1分)③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设皮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 ,则s =v t ④(3分)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Fs ⑤(3分)联立①②④⑤解得W =-2 J(1分)(2)(2015福建理综,1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 段是长为L 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 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
①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②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 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 轨道,最后从C 点滑出小车,已知滑块质量m =M 2,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2倍,滑块与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的最大速度v m 和滑块从B 到C 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s 。
高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20课+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Word版含解析
第20课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1.选择合适的力学观点解决物理问题a .综合应用动力学观点与能量观点解决单个研究对象的问题(1)(2015天津理综,16分)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图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2 kg 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皮带足够长,取g =10 m/s 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求:①邮件滑动的时间t ;②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 ;③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
答案:①0.2 s(5分) ②0.1 m(4分) ③-2 J(7分)解析:①设邮件放到皮带上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则 F =μmg =ma ①(2分)又v =at ②(2分)联立①②解得t =0.2 s(1分)②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对邮件应用动能定理,有Fx =12m v 2-0③(3分) 联立①③解得x =0.1 m(1分)③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设皮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 ,则s =v t ④(3分)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Fs ⑤(3分)联立①②④⑤解得W =-2 J(1分)(2)(2015福建理综,1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 段是长为L 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 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
①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②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 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 轨道,最后从C 点滑出小车,已知滑块质量m =M 2,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2倍,滑块与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的最大速度v m 和滑块从B 到C 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1.选择合适的力学观点解决物理问题a .综合应用动力学观点与能量观点解决单个研究对象的问题 (1)(2015天津理综,16分)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图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2 kg 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皮带足够长,取g =10 m/s 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求:①邮件滑动的时间t ;②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 ;③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
答案:①0.2 s(5分) ②0.1 m(4分) ③-2 J(7分)解析:①设邮件放到皮带上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则 F =μmg =ma ①(2分) 又v =at ②(2分)联立①②解得t =0.2 s(1分)②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对邮件应用动能定理,有Fx =12mv 2-0③(3分)联立①③解得x =0.1 m(1分)③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设皮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 ,则 s =vt ④(3分)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 W =-Fs ⑤(3分)联立①②④⑤解得W =-2 J(1分)(2)(2015福建理综,1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AB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 段是长为L 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 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
①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②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 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 轨道,最后从C 点滑出小车,已知滑块质量m =M2,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2倍,滑块与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的最大速度v m 和滑块从B 到C 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s 。
答案:①3mg (5分) ②gR 313L (14分) 解析:①滑块滑到B 点时对小车压力最大,从A 到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2mv 2B ①(2分)设滑块在B 点处受到的支持力为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mg =m v 2BR②(2分)①②联立解得N =3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对小车的最大压力 N ′=3mg ③(1分)②滑块下滑到达B 点时,小车速度最大。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2Mv 2m +12m (2v m )2④(3分)解得v m =gR3⑤(2分)设滑块运动到C 点时,小车速度大小为v C ,由功能关系得mgR -μmgL =12Mv 2C +12m (2v C )2⑥(3分)设滑块从B 到C 过程中,小车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Ma ⑦(2分) 由运动学规律得v 2C -v 2m =-2as ⑧(2分) ⑤⑥⑦⑧联立解得s =13L (2分)b .综合应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多个研究对象的问题(3)(2014安徽理综,20分)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凹槽A ,中央放一小物块B ,物块与左右两边槽壁的距离如图所示,L 为1.0 m ,凹槽与物块的质量均为m ,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05,开始时物块静止,凹槽以v 0=5 m/s 初速度向右运动,设物块与凹槽槽壁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且碰撞时间不计。
g 取10 m/s 2。
求:①物块与凹槽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②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物块与右侧槽壁碰撞的次数;③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刚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及该时间内凹槽运动的位移大小。
答案:①2.5 m/s(3分) ②6(6分) ③5 s,12.75 m(11分) 解析:①设两者间相对静止时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0=2mv ①(2分)解得v =2.5 m/s(1分)②物块与凹槽间的滑动摩擦力 F f =μN =μmg ②(2分)设两者相对静止前相对运动的路程为s 1,由动能定理得 -F f ·s 1=12(m +m )v 2-12mv 20③(2分)②③联立解得s 1=12.5 m(1分)已知L =1 m ,可推知物块与右侧槽壁共发生6次碰撞。
(1分)③设凹槽与物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 1、v 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 1′、v 2′。
有 mv 1+mv 2=mv 1′+mv 2′④(2分) 12mv 21+12mv 22=12mv 1′2+12mv 2′2⑤(2分) ④⑤联立解得v 1′=v 2,v 2′=v 1(1分)即每碰撞一次凹槽与物块发生一次速度交换,在同一坐标系上两者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根据碰撞次数可分为13段,凹槽、物块的v -t 图像在两条连续的匀变速运动图线间转换,故可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时间。
则 v =v 0+at ⑥(2分) a =-μg ⑦(1分)⑥⑦联立解得t =5 s(1分)凹槽的v -t 图像所包围的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凹槽的位移大小s 2。
(等腰三角形面积共分13份,第一份面积为0.5L ,其余每份面积均为L ) s 2=12⎝ ⎛⎭⎪⎫v 02t +6.5 L (1分)s 2=12.75 m(1分)(4) (2015全国Ⅰ,10分)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 、B 、C 位于同一直线上,A 位于B 、C 之间。
A 的质量为m ,B 、C 的质量都为M ,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
现使A 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 和M 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 只与B 、C 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答案:(5-2)M ≤m <M (10分)解析:设方向向右为正,开始时A 的速度为v 0,第一次碰撞后C 的速度为v C 1,A 的速度为v A 1。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 0=mv A 1+Mv C 1①(2分) 12mv 20=12mv 2A 1+12Mv 2C 1②(2分) ①②联立解得v A 1=m -M m +Mv 0③v C 1=2m m +Mv 0④(1分)故如果m ≥M ,则A 不能向左运动,不可能与B 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 <M 的情况。
第一次碰撞后,A 反向运动与B 发生碰撞。
设与B 发生碰撞后,A 的速度为v A 2,B 的速度为v B 1,同样有v A 2=m -M m +M v A 1=⎝ ⎛⎭⎪⎫m -M m +M 2v 0⑤(2分)根据题意,要求A 只与B 、C 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 v A 2≤v C 1⑥(1分)④⑤⑥联立解得m 2+4mM -M 2≥0 解得m ≥(5-2)M ⑧(1分) 另一解m ≤-(5+2)M 舍去。
所以,m 和M 应满足的条件为(5-2)M ≤m <M (1分)c .综合应用动量观点、能量观点和动力学观点解决物理问题(5)(2015广东理综,16分)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 =0.5 m 。
物块A 以v 0=6 m/s 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 ,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上P 处静止的物块B 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 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 =0.1 m 。
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 、B 的质量均为m =1 kg(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A 、B 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①求A 滑过Q 点时的速度大小v 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 ②若碰后AB 最终停止在第k 个粗糙段上,求k 的数值;③求碰后AB 滑至第n 个(n <k )光滑段上的速度v n 与n 的关系式。
答案:①4 m/s ,22 N(6分) ②45(6分) ③v n =9-0.2n m/s(n <k )(4分) 解析:①物块A 从滑入圆轨道到最高点Q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v 20=mg ·2R +12mv 2(2分) 解得A 滑过Q 点时的速度v =4 m/s >gR =5 m/s(1分)在Q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mg +F =m v 2R(2分)解得A 受到的弹力 F =mv 2R -mg =⎝ ⎛⎭⎪⎫1×160.5-1×10 N =22 N(1分) ②A 与B 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设碰撞后的速度为v ′,则 mv 0=2mv ′(3分)从碰撞到AB 停止,根据动能定理,得 -2μmgkL =0-12·2mv ′2(2分)解得k =45(1分)③AB 从碰撞到滑至第n 个光滑段,根据动能定理,得 -2μmgnL =12·2mv 2n -12·2mv ′2(3分)解得v n =9-0.2n m/s(n <k )(1分)(6) (2017天津理综,12分)如图所示,物块A 和B 通过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跨放在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两侧,质量分别为m A =2 kg 、m B =1 kg 。
初始时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B 悬于空中。
先将B 竖直向上再举高h =1.8 m(未触及滑轮)然后由静止释放。
一段时间后细绳绷直,A 、B 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运动,之后B 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
取g =10 m/s 2。
空气阻力不计。
求:①B 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时的运动时间t ; ②A 的最大速度v 的大小; ③初始时B 离地面的高度H 。
答案:①0.6 s(3分) ②2 m/s(5分) ③0.6 m(4分) 解析:①B 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 =12gt 2(2分)解得t =0.6 s(1分)②设细绳绷直前瞬间B 速度大小为v 0,有 v 0=gt =6 m/s(1分)细绳绷直瞬间,细绳张力远大于A 、B 的重力,A 、B 相互作用,A 的动量增加量与B 的动量减少量相等,有 m B v 0-m B v =m A v (3分)绳子绷直瞬间,A 、B 系统获得的速度v =2 m/s(1分)之后A 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细绳绷直瞬间的速度v 即为最大速度,A 的最大速度为2 m/s ③细绳绷直后,A 、B 一起运动,B 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说明此时A 、B 的速度为零,这一过程中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12(m A +m B )v 2+m B gH =m A gH (3分) 解得初始时B 离地面的高度H =0.6 m(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