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doc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结构特点
●2)《工程做法则例》(清):以“斗口”为模
斗口又称为“口份”或“口数”, 斗口有头等材,二等材, 至十一等材之分。
Hale Waihona Puke ●3.制度化等级森严 官式 民式
大式:有斗拱、体量大、可重檐 小式:无斗拱、体量小、单檐
●形态学角度 正式:平面长方形、四种屋顶形式 杂式:平面、屋顶形式多样
庑殿顶 歇山顶 硬山顶 悬山顶
故宫
中国传统建筑的 结构特点
●1.材料的选择
●以木为主,结合土、砖、石
●2.标准化
●《营造法式》李诫(宋) ●《工程做法则例》(清)
●1)《营造法式》:以“材”为模
“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 之” 。一等材最大,用于最高级别的建筑,八等材最小,只用 于较小级别建筑。
高 (广)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其特点共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传统建筑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也是中国建筑的重
要特点。
2. 遵循几何比例原理:中国传统建筑遵循几何比例原理,从建
筑的基础设计到建筑的细节装饰,均严格遵循着一定的数学原理,
以达到美学的完美效果。
3. 强调平衡和谐: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强调平衡和谐,即通过
建筑的形式色彩,构造和门窗的布局等方面,营造出同一建筑群体
中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关系。
4. 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建筑不仅是一种物理建
筑结构,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呈现,其设计和装饰风格深受中国哲
学思想影响,尤其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
5. 巧妙运用自然元素:中国传统建筑巧妙地将自然元素融入其
设计中,包括使用传统文化中象征意义的建筑元素,如飞檐、斗拱、鸟兽等等,以及运用自然光线、风、水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
形式和风格。
6. 重视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方
面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在另一方面也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和改进,以适应现代建筑需求的同时,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1。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1.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相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这种结构下,建筑师通过巧妙的构造和设计,能够将重量均匀地分散到整个建筑物上。
同时,砖石结构的使用也是中国建筑的重要特点,多用于柱子、墙体和基础的搭建。
2.斗拱与悬山结构:斗拱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建筑结构,通过砖石或石材搭建,能够支撑重墙大屋,并使建筑物更加稳固。
而悬山结构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独特形式,通过山形结构将屋顶悬挑,给人一种轻盈感。
3.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一般由四面围合的住宅构成,中间有四方的庭院。
四合院建筑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家族的价值观,并在建筑布局上强调了私密性和互助性。
4.重檐与华丽的屋顶设计: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设计非常华丽,常常采用重檐结构,屋顶上还会装饰着独特的图案和雕刻,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对天的崇拜。
5.四点水与院落式格局: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四点水布局是指建筑物四个角落的山水景观。
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中还注重院落式的布局,即以院落为中心,将各个房间围绕在一起,形成开放的室内空间,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和空气流通。
6.对称性与协调性: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对称性和协调性,不论是建筑布局还是建筑细节,都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建筑师会通过对称布局、统一的色彩和比例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7.建筑装饰与雕刻: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装饰与雕刻,以砖石、木材和瓦片为材料,通过刻花、彩绘等方式进行装饰。
装饰的内容通常是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寓意,例如龙、凤、麒麟等。
8.防火防震与环境适应性:中国古代建筑也注重防火和抗震。
建筑师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给建筑物内部留有避难通道,使用防火材料等,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另外,中国建筑也会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适应性设计,例如在南方地区应对潮湿气候,采用通风透气的设计。
总体而言,中国建筑的特征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协调,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独特的特征使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杰作,多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使中国古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人文环境的尊重。
下面将分别从建筑风格、材料、结构和艺术表现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中国古建筑注重整体布局和建筑元素的协调统一。
古代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常以中轴线为基准,将建筑物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也显示了中国文化中阴阳平衡的理念。
同时,古建筑还以其独特的屋顶风格著称。
传统的中国古建筑大多采用回廊、亭台、斗拱和檐下彩画等元素,使建筑物更加雄伟而华丽。
其次,中国古建筑的材料也是其特点之一。
古建筑主要使用的是木材和砖石。
例如,经典的中国古建筑——故宫(紫禁城)和中国古代园林——圆明园都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塑性,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下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砖石也是古建筑中常用的材料。
中国古代砖石建筑技术非常精湛,通过精心雕刻和拼接,使建筑物充满艺术感。
古建筑的结构也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的结构方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最为著名的结构就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悬挑结构。
悬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梁柱只支撑建筑物的一部分,使得建筑物可以悬挑在空中,形成宏伟的景观。
这种结构方法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也能有效地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此外,中国古建筑还注重在结构上体现对天地自然的崇拜。
例如,屋顶的拱券形式被视为天穹形状的象征,使得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古建筑的艺术表现是中国古建筑不可忽视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建筑中的绘画和雕刻艺术。
在古建筑的斗拱、门楣、窗扇等位置经常可以看到精美的雕刻作品。
这些雕刻作品往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例如传统的龙纹、凤纹等图案。
此外,中国古建筑还注重色彩的运用。
建筑物的彩画大多采用红、黄、绿和黑等鲜艳的颜色,使建筑物更加美丽夺目。
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与西方建筑有所不同之处。
那么,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呢?以下是本文对中国建筑特点的详细介绍。
一、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建筑常常与背景环境融为一体,让观者感受到自然与建筑的融合。
如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之一的“借景”思想,就是利用周边山水来增强园林的景致。
1.1 “静”是建筑的外在表现中国古代建筑经常以“静”为外在表现,颇具含蓄的美学。
例如,紫禁城中的角楼,借用卧蚕式建筑,避免白色穹顶显得过于突兀;武当山的建筑,采用石板和木板结合的形式,充满活力的场景却又不会破坏环境和谐的美感。
1.2 “融”是建筑的内在修养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此常常以“融”为内在修养。
如云冈石窟,就是将洞窟建筑嵌入到山体之中,与山体景致相呼应,充满了大自然的神韵。
二、注重空间设计的精妙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精妙,建筑结构和功能划分明显,形式典雅高贵,并注重建筑布局的合理性。
建筑空间不仅局限于房屋内部,还包括花园、院子等外部空间。
2.1 对称布局中国传统建筑常采用对称布局,反映出中国古代的整体思维方式和美学观念。
例如,长城的门楼通常会集中在中心位置,形成对称的美感;颐和园大花园的主体建筑三叠山,以中轴线为准,在左右对称的两翼上分布着诸多景点,形成了自内而外的气度。
2.2 区域分隔中国传统建筑善于将空间以地面平面分隔为不同的区域,形成错落有致的楼阁、庭院、走廊等。
如故宫的建筑便是明显的代表,从内到外分为内三宫、外三宫、紫禁城等不同区域,分别用散苑、皇室园林、同治花园等体现出以色彩和造型为主题的中国建筑美学。
三、注重材料及工艺的讲究材料和工艺是建筑的基础,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和工艺的选用上也予以了精心考虑。
中国传统建筑所用的鸟笼、窗棂、护栏、屏风、花瓶等,都是通过传统技艺精心的手工制作而成。
3.1 木构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使用了木制结构,舍弃了石材等建筑材料。
归纳总结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归纳总结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成就。
几千年来,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深受世人喜爱。
本文将就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木构特点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点是以木构为主要结构形式。
传统的中国古建筑多采用榫卯结构,以木材作为搭建建筑的主要材料。
这些木构建筑以其高度复杂的结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技巧,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标志。
二、平面布局中国古建筑的平面布局通常以中轴线为基础,形成中轴线对称的结构。
从整体布局上看,中国古建筑通常采用“三进院落”或“五进院落”的形式,即由多个院落组成,每个院落具有独特的功能。
这种平面布局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美感。
三、宫殿式风格中国古代帝王宫殿对古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宫殿式风格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种风格注重整体气势和庄严感,建筑多为多层楼阁、高耸的屋顶和宽敞的内部空间。
宫殿式建筑以其雄伟壮观的风格,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四、装饰技法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技法非常丰富多样,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传统的装饰技法包括彩画、木雕、砖雕等,这些装饰手法都注重细节和精细程度。
另外,中国古建筑的装饰也以其寓意深远而著称,如龙、麒麟等神兽图案、吉祥纹饰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古建筑的特点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古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筑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注重烘托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建筑的规模、布局和装饰等方面,都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构特点、平面布局、宫殿式风格、装饰技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无不彰显了中国古建筑的魅力与独特性。
它们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和艺术成就的结晶,也是后世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建筑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大型文化遗产,其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烙印。
中国建筑较之西方建筑的简洁和明朗,更注重前后左右的对称,讲究意境,糅合东方哲学和宗教文化的精髓,彰显了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那么,中国建筑的特点有哪些呢?本文将深入探讨。
一、中国建筑的传统审美中国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其审美理念已经广为传承和演化。
传统的审美观念是,建筑应该融入自然,与环境和谐共处,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中国人“大雅”的审美观,这也是中国建筑独特魅力的来源。
1. 总体布局优美和谐。
中国建筑通常布局都遵循五行生克的原则,要注意它与整个环境的和谐统一。
古代中国人认为,肺腑之间要求精神与身体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因此,建筑的总体布局要优美和谐,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也要适度相互贯通,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建筑的色彩美感。
2. 色彩斑斓,寓意深长。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环境中游离了三种主色彩,分别为:绿代表五行中的木,红代表五行中的火,黄代表五行中的土。
在建筑设计之时,设计师们要极力使各个颜色之间的和谐协调,因此在中国建筑中,你可以看到红绿搭配、黄红配合的壮观场面。
这些颜色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色彩,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3. 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
中国建筑讲究的是“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人们的体验和感受。
将观念落到工艺与建筑中,就是要将人的身体上下左右处处都体现、贯穿在建筑设计与营造中。
不单单是所谓的“小缝隙”或“大门”,而是建筑物在人体感官上的触感和印象。
二、中国建筑的工艺技术中国建筑的工艺技术是中国传统高度发达的方面之一,并且长期的合理利用具有本土特点的材料也是其独特性之一。
建筑工艺技术繁荣,除了加强结构、防止地震之外,还荟萃了中国人的精湛技艺,深刻诠释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1. 木结构工艺技术古代的中国人天生有一种对木的天赋,他们从树叶、借助自然形成了手工切割的木材,用线材将整个建筑体系连接。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以榫卯和斗拱等技术相连接,形成稳固的建筑框架。
梁、柱、枋、栋等构件的形状与用材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选择,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和耐久性。
2.重视对称美:古代中国建筑追求对称美,塑造建筑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建筑多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布局。
大门、殿堂、庭院、园林等都体现出对称的建筑美学。
3.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多围绕景观而建,树木、山石、水池等自然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建筑设计中,使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4.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多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精神,注重人的尊严和个体的平衡。
建筑的设计和布局都体现出对人的礼仪和仪式的重视。
5.丰富的装饰: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多样的装饰是其鲜明特点之一、建筑以彩色画、木雕、石雕等装饰为主,常常运用吉祥的图案和寓意来装点建筑。
这些装饰不仅是为了美观,也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对吉祥和祝福的追求。
6.庭院的使用: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常见的一种特征。
庭院常被用作空间布局的基本单元,室内和室外环境交融,形成细致而和谐的空间。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和池塘常常被用来增添景观和气氛。
7.多层次的空间:中国古代建筑常采用多层次的空间布局。
建筑常由前殿、中殿、后殿等不同高度的建筑构成,形成层次感和宏伟的氛围。
建筑中的阶梯、窗框、栏杆等也常被利用来突出空间的层次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特征和风格,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些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1.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古建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人认为“天人合一”,因此古建筑通常以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为设计原则。
建筑中的形式、布局、结构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例如,古建筑常常遵循“居中有正”的原则,即将居住空间布局在中心,周围环绕室内或室外空间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2.严谨的建筑结构: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严谨而富有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师注重建筑结构的稳固和平衡。
古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并运用独特的榫卯结构,即利用榫头和卯榫使木材连接紧密而稳固。
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还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一定的防护作用。
3.独特的屋顶形式: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非常独特,常常呈现出流线型、弯曲型或拱形。
这些形式不仅美观,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首先,这种屋顶形式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雨和雪,保证了建筑物内部的安全。
其次,独特的屋顶形式也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散热,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
4.厚重的建筑材料和装饰:中国古建筑常常采用厚重的石头、木材等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耐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界的寒冷和热量。
同时,古建筑的装饰也非常丰富多样,以砖雕、木雕和石雕为主。
这些装饰图案多为自然景物、神话传说、动植物等,不仅美观,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5.高度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国古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观念在古建筑的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古建筑常常利用自然山水、采用合适的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例如,古建筑常常依山傍水,利用山石、水池等自然元素进行布局,形成独特的山水园林。
6.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中国古建筑包括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建筑形式,如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等。
每种建筑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例如,宫殿通常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凸显皇家权威;庙宇以宗教信仰为主题,布局严谨,装饰华丽;园林侧重于创造景观,运用景物、水池和假山等元素提供一种宜人的居住环境;民居则注重实用性,布局合理,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精髓。
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高度结晶,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诠释。
本文将从建筑形式、结构构造、材料运用和文化内涵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独特而鲜明。
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方正的平面布局,以院落为基本单位。
建筑群围绕中轴线,形成有机的整体。
显著的特点是"前有碑亭、中有影壁、后有神龛",这种布局令整个建筑群显得庄重而富有仪式感。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四合院",即中心围廊、四周房屋的构造,形成封闭的空间,有利于保护隐私和家庭的凝聚力。
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构造精湛。
传统建筑常采用木构造,悬山顶、斗拱、降簷、飞檐、斗栱等元素被广泛应用。
这些构造形式不仅能够承载重量,还具有艺术美感。
同时,传统建筑注重结构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使得建筑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材料的运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通常采用砖、木、石和瓦等。
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木材,其选材和加工工艺都非常讲究,其中最有名的是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是通过雕凿木材使材料之间互相咬合,形成了稳定而坚固的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各种材料的巧妙组合和运用,使建筑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最后,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传统建筑不仅仅是物质的居住空间,更是文化的载体。
例如,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屋顶上的彩绘、雕刻和门窗上的装饰等,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表达。
另外,建筑中的庭院空间、偏楼阳台等布局的灵活运用,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建筑形式、结构构造和材料运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建筑之中,使得建筑拥有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精湛的结构、巧妙的材料运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1.参考借鉴自然:传统中国建筑的设计常常受到自然界的启发。
建筑师们以山水、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为蓝本,将其融入到建筑的布局和装饰中。
2.对称和谐: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对称和谐。
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庭院景观等都要符合对称原则,以营造统一而平衡的整体效果。
3.木结构:传统中国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
木材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的柱、梁、板材等部分,使得建筑更加灵活、适应环境变化。
4.置景式布局:中国传统建筑往往采用置景式布局,即在建筑内外创造出景观,并借景窗、雕刻等手法来欣赏外部环境。
5.独特的屋顶:传统中国建筑的屋顶多为悬山顶、歇山顶或重檐歇山顶等形式。
屋顶的形式和装饰往往与建筑的地域特色和主题有密切关系。
6.精致的雕刻和装饰:中国传统建筑的雕刻和装饰多样丰富,常见的有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
这些装饰元素往往以植物、动物、神话人物等为题材,充满象征和寓意。
7.平衡空间利用:传统中国建筑追求尽可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
一般会根据建筑功能和需求,将各个空间分割清晰,并且通过各种手法,如折角、廊道等,来延伸空间。
8.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的位置、朝向、布局等都会受到自然地势、气候、风水等因素的考虑。
9.景深和透视效果:传统中国建筑常常通过布局和设计手法来营造景深和透视效果,使得建筑在视觉上更具层次感和深度感。
10.对中轴线的尊崇:中国传统建筑常常以一些中轴线为基准,通过对称布局和景观设置来强化中轴线的重要地位,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11.注重繁简对比: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繁简对比的原则。
建筑的整体布局和装饰常常以繁为背景,以简为主题,以求达到统一而和谐的效果。
12.针对不同气候特点的设计: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大,传统建筑会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气候特点进行设计,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13.手艺传承和文化含义: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往往需要传承多代的手艺技能,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1.水平平衡感:中国传统建筑强调整体的平衡和和谐,注重形式和空间的平衡。
通过线条的流动和立柱、椽子等构件的布局,创造出宁静、稳定而有序的氛围。
2.木结构: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即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来构建建筑。
这种结构方式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并且适应了中国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地理环境。
3.斗拱系统:中国传统建筑中常使用斗拱系统,即将圆形的斗拱放置在建筑的上方,形成构造的一部分。
斗拱起到分散重力和均衡力的作用,保证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4.屋顶和悬山式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通常是斗拱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分散压力并有效抵御风雨和雪的侵蚀。
屋顶的形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常见的有四棱斜面屋顶、歇山式屋顶等。
5.妆樑彩画:中国传统建筑常使用妆樑彩画,即在建筑的椽子、斗拱等构件上绘制各种图案和花纹,以增加建筑的装饰性和艺术观赏性。
这些彩画往往以较深的红色、蓝色和金黄色为主,表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6.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住宅形式。
四合院通常由四条围墙围合而成,中间有一个天井,周围是房间。
四合院的布局合理,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并形成较为私密的生活环境。
7.对称性和对角线:中国传统建筑讲求对称和对角线。
对称性是指建筑的一半与另一半镜像对称,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思想。
对角线的使用则能够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8.四件套:中国传统建筑中常常有四个重要构件,即柱子、梁、墙和框架。
这四个构件共同组成了建筑的整体结构,并有利于建筑的支撑和分担重力。
9.精雕细刻和装饰性: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性。
建筑的柱子、斗拱、檐口等处常常进行雕刻,运用各种传统的雕刻工艺,使得建筑更加精美和艺术化。
10.基于地理环境的设计:中国传统建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适应中国不同地理环境的建筑风格。
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多使用砖石结构,南方湿热地区的建筑多使用木材和竹子,这些设计都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适应。
简要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我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它具有独特的特点,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宇宙、社会的认识和审美追求。
我国传统建筑不仅在建筑结构、形式、装饰等方面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建筑理念上也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形式和装饰以及思想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建筑结构1. 木质结构:我国传统建筑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梁、柱、榫卯等。
其中榫卯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通过榫和卯的精准连接,构成了稳固的建筑结构。
2. 坡屋顶:我国传统建筑主要采用坡屋顶,坡度比较陡峭,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同时还能够适应我国的雨雪天气。
3. 园林式布局:传统建筑的格局多呈现出对天地人和谐之美,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宏伟气势。
二、建筑形式和装饰1. 抬梁挑檐:我国传统建筑多以抬梁挑檐为特色,抬梁可表现出屋顶的轻盈和建筑的气势,挑檐则可以防雨又能起到遮阳的作用。
2. 青砖与琉璃:传统建筑大多使用青砖作为墙面,琉璃作为屋面的装饰,青砖和琉璃的运用表现出了对建筑材料的精湛处理和审美追求。
3. 木雕和砖雕:传统建筑在装饰方面常常使用木雕和砖雕,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手艺和对美的追求。
三、思想内涵1. 非物质性的宗教信仰:我国传统建筑背后承载着我国古代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崇拜、对祖先和家族的尊重等宗教信仰,因此建筑中常常体现了这些信仰的符号和意义。
2. 阴阳五行的体现:我国传统建筑中的许多设计元素都体现了阴阳五行的理念,包括屋顶的坡度、建筑的朝向、及装饰上的吉祥图案等。
3. 社会意义的体现:传统建筑在规划、布局等方面,都有着体现社会秩序和尊重家族、尊重长辈的思想内涵。
我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社会和宇宙的认识与追求。
传统建筑在结构、形式和装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智慧结晶,也为今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审美体验。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特色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建筑、园艺、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
它以自然为基础,注重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追求意境上的美感。
本文将从设计特点、空间布局、材料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设计特点1. 人文关怀: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注重人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在空间设计中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它追求舒适、宜人的环境,创造出让人身心愉悦的氛围。
2. 复合式布局:传统园林建筑通常以庭院为基本单位,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空间布局。
不同的庭院通过连廊、走廊等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3. 四季景观: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注重四季景观的变化,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以及景点的设定,展现出不同季节的美景。
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绿草、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韵味。
4. 神秘主义色彩: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常常带有神秘、超凡脱俗的色彩。
通过建筑的布局、雕塑的运用以及陈设品的选择,创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
二、空间布局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着重于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并通过景观元素将这些区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1. 庭院空间:传统园林建筑通常由多个庭院组成,每个庭院都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功能。
庭院之间通过廊桥、走廊等连通,形成大小不一、布局错落的庭院群。
每个庭院都营造出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感。
2. 水景元素:水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
池塘、流水、水榭等都被巧妙地融入园林设计中,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生机。
水景元素也与庭院的布局相呼应,让人在漫步园林之中感受到水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 层次感:传统园林建筑中的空间布局注重层次感的营造。
通过设置高低错落的台阶、高墙、山石等,形成舞台般的效果,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观赏的角度和视野。
层次感的存在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丰富多样,让人在其中有更多的发现和惊喜。
三、材料运用1. 木材:传统园林建筑常常采用优质的木材进行建造。
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
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包括:
1. 结构稳固: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结构稳固和耐久性。
采用木质结构或石结构,常用榫卯连接,通过斗拱、悬山、歇山等结构形式来分担重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 通风透光:传统建筑注重通风和采光,采用庭院和天井的设计来引入自然光线。
建筑物通常具有大量的窗户和小巧的明间,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和明亮。
3. 对称平衡: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性和平衡感。
建筑物常常以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局。
同时,建筑元素如屋脊、门窗、花纹等也常常采用镜像对称的形式。
4. 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传统建筑尊重自然环境,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建筑物通常会依山傍水,借用自然山石、湖泊、河流等元素来增强建筑的景观效果。
5. 注重装饰:传统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的繁复程度。
常用凸起的彩绘门窗、雕刻梁柱、瓦当、彩绘以及各种传统的纹样来装饰建筑物,营造出独特而华丽的视觉效果。
6. 重视室内空间的划分:传统建筑注重室内空间的划分和功能的区分。
常常通过门的位置、大小、高低来区分不同功能的房间,并利用室内的屏风、镂空窗格等来划分空间。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建筑以结构稳固、通风透光、与自然环境融合、注重对称平衡、重视装饰和室内空间划分等特点为主要特点,展现出中国古代人们对建筑艺术的独特追求和创造力。
11-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装饰、色彩、空间、环境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特点。
一、结构形式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
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
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除此之外,木结构使中国古代建筑造型更加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二、建筑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包括彩绘和雕饰。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
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大体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大体分类1.应用性强:中国古建筑注重实用性,建筑结构合理、功能齐全。
古建筑作为人们居住、工作或举行仪式活动的场所,建筑形式与功能需求相适应。
2.建筑大胆创新:中国古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中常采用独特的构件和装饰,如斗拱、重檐、翘角、飞檐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巧妙设计和艺术创作能力。
3.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国古建筑讲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依山就势、遵循风水理念,将建筑融入自然景观中。
建筑的布局、材料的选取、颜色的运用等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4.富有文化内涵:中国古建筑融合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以及历史、民俗等多元文化元素。
建筑构件、装饰图案、雕塑等都富有寓意和象征意义,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和博大精深。
根据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用途和特征,可以大体上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宗教建筑:包括佛寺、道观和庙宇等。
这类建筑通常庄重肃穆,宏伟壮丽,建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例如北京的故宫、峨眉山的金顶寺等。
2.宫殿建筑:主要是皇宫和统治者的行宫,代表了封建王朝的权力和威严。
这类建筑多采用山水园林的手法,注重布局和景观效果,代表性的有北京的故宫和西安的大明宫。
3.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人们为了追求生活艺术化而建造的。
这类建筑侧重于自然景观和园林景色的营造,有小桥流水、假山亭榭、花木繁盛等特点。
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和扬州的个园等。
4.民居建筑:代表了普通百姓的居住空间,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这类建筑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建筑形式简洁、功能齐全。
其中,南方水乡的木屋和北方的四合院都是典型的民居建筑。
5.阳台楼阁建筑:典型的代表有杭州的雷峰塔和黄山的光明顶。
这类建筑通常建在高山或绝壁之上,结构独特,景观优美,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场所。
总之,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和追求。
中国传统建筑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特点1.木结构: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还有很好的自然保温、隔热和吸音效果。
2.斗拱和歇山顶:斗拱和歇山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特点。
斗拱是一种石雕结构,用于支撑悬臂结构的梁柱系统,使室内空间更加开阔。
歇山顶则是一种特殊的屋顶形式,常见于寺庙、古建筑等。
3.平面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非常注重对称和均衡。
大多数建筑都是由对称的单元组成的,室内外空间相互呼应,构成一个整体的布局。
4.四合院和偏殿: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形式,由四个独立的建筑环绕中心庭院而成。
这种形式能够提供私密性和通风性。
偏殿则是在主建筑之外增加的附属建筑,常用于增加空间和丰富建筑的层次感。
5.平面和立面装饰:中国传统建筑大量采用刻、绘、彩等多种装饰技法。
例如木雕、石雕、彩画等,用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和装饰效果。
这些装饰多以动植物为主题,取材于自然景观,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追求。
6.屋脊和鼓楼:屋脊和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性元素。
屋脊是屋顶两侧突起的部分,常用于装饰和凸显建筑的特点。
鼓楼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常见于城市的四合院等建筑群中,用于传达信息和报时。
7.风水和规划: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重风水和规划。
风水即古代中国的地理学说,通过布局和设计来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规划则涉及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包括建筑的朝向、高度等,以保证建筑符合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的需求。
以上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主要特点,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历史文化。
在现今社会,传统建筑还在不断地演变和传承,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建筑的设计和布局中,常常融入了对自然、人文和宇宙的理解,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和谐、平衡和统一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常采用对称的布局,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2. 尊重自然环境: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的选址、造型和布局都经过仔细的考量,力求与自然地形、水系和植被相协调。
古代建筑通常采用开放式的布局,将自然景观纳入建筑内部,形成景中有楼、楼中有景的效果。
3. 讲究材料和结构的工艺美学: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追求材料的天然质感和纹理美。
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砖瓦、石块等,这些材料经过精心的加工和组合,展现出独特的工艺美学。
古代建筑的结构设计也非常讲究,常常采用斗拱、悬山、檐砖等特殊的结构形式,使建筑更加稳固和美观。
4. 强调建筑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建筑常常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权力、地位和地域的象征。
例如,宫殿、庙宇和陵墓等建筑通常都以庄严和宏伟的形式展现,体现了皇权和神圣的象征。
这些建筑的设计和装饰常常采用丰富的图案和雕刻,寓意着吉祥和祝福。
5. 注重空间的层次和流动: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性。
建筑内部常常通过门户、门楼、过道等设置来划分不同的空间,形成层次感。
同时,建筑的布局和景观的设置也注重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步伐,使人在建筑中的流动过程中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延续。
6. 精湛的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而闻名。
古代建筑的斗拱、砖雕、木雕、石刻等工艺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不仅在结构上体现了精巧的设计,还在装饰上展现出华丽的艺术效果。
建筑的壁画、彩绘、雕塑等装饰元素丰富多样,展现了古代艺术的瑰丽和细腻。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装饰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环境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院落空间轴线艺术诚实的结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一、围院的平面空间
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
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
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
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
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
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
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
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
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
国中有家,故称国家。
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环境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院落空间轴线艺术诚实的结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一、围院的平面空间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
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
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
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
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
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
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
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
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
国中有家,故称国家。
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
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
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
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
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
“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
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
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
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
“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
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
典型的如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布局。
此寺始建于隋,改建于宋,保存至今。
当然,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
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
这里不再赘述。
三、诚实的结构中国传统建筑,论其结构,不论是皇家的宫苑,还是散见于各地的各类型的建筑,包括民居,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1,抬梁式,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的两端并承檩;这样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
这种结构的建筑,室内少柱或无柱,空间较大,在我国应用很广,特别是北方用得更多。
2,穿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在我国南方使用很普遍。
由于是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门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的统一。
在皇家建筑和重要的坛、庙建筑中,还以斗拱支撑在柱头、屋檐间,使得建筑出檐深远,保护木结构的屋身。
在这里,斗拱一方面是结构构件,另一方面也成为建筑上的装饰物,即以结构构件为装饰物,形式反映了功能,结构真实,功能合理,也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
但不论是何种建筑,结构上的基、柱、梁、檩、椽、斜撑等部分大都外露,形状上也加工成装饰构件,结构、构件间用榫卯结合,不施钉子。
外观上和其它国家的许多建筑一样,分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但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尤其大,有时几乎和屋身同高,且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及标准做法。
四、“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
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
周易。
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
天也,自然也。
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
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
“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
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
清泉环阶,白云满室。
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
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高僧传。
慧远传)。
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
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以总体的自然环境。
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
历来的山水“画论”和堪舆学说,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意识,更自觉更深刻地体现在园林建筑中。
广义的中国传统建筑应包括园林建筑。
在园林里面,建筑不必拘泥于一正两厢。
伦理象征或多或少地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建筑布局获得最大的自由度。
建筑与山水、花木等有机地组织为一系列风景画面,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
五、“以人为本”的建筑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
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
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
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
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
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
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
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
而在西方,那里是石头的史诗,追求建筑的永久性。
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
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
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
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水平线条,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
在园林中,建筑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它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建筑空间富有诗情画意。
同时,园林布局的自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也足以说明园林艺术之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出人们企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朴归真的意愿。
我国传统造园的立意、布局和手法已在国内外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借鉴。
尤其值得特殊提出的是,在论及审美行为时西方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造;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
这种理想美的寄托,渗透到各个门类的艺术中,也渗透到建筑艺术中。
从宏观的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装修、装饰,都可看到对理想美的追求。
如皇家建筑中的龙、凤雕饰,以及各地建筑上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的“福、禄、寿、喜”及诗画装饰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中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以上仅仅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空间、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这虽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全部,但它已涉及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结构、装修、装饰、文化等诸多方面。
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到精神,事物巨细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个性,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它以巨大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