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
中国建筑的典型特征和现有着名实物-22页word资料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1)开成时期:原始社会—汉代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
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
2)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特点: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
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3)成熟时期:隋唐时期特点: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的烧制更加进步,建筑构件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
4)大转变时期:宋朝特点:宋朝建筑的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5)发展时期:元朝特点: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教礼拜寺。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影响到全国。
6)高峰时期:明清时期特点: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
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2、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代表及特点1)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建成于唐代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2)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建成于宋代特点: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3)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和华严寺:建成于辽特点:接近于唐代风格,创造了“减柱法”。
4)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建成于元代特点:普遍使用“减柱法”,梁架结构又有了新的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
5)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建于明清时期特点: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在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3、三本建筑文献宋朝的《营造法式》、明朝的《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
4、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基本构件台基:普通台基、较高级台基、更高级台基、最高级台基;作用: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弥补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传的欠缺。
屋身:木头圆柱、开间、梁、斗拱;屋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中国建筑的介绍

中国建筑的介绍中国建筑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自古以来,中国建筑一直被赞誉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无论是宫殿、寺庙、城墙还是园林,中国的建筑艺术都展现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融合了宗教、哲学和文化的精华,具有以下特点:1. 木结构的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运用卯榫连接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结构体系。
例如,世界著名的故宫就是典型的木结构建筑。
2. 注重与自然的融合: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选址、布局和造型上,建筑师常常参照自然景观的特点,力求与自然融为一体。
3. 对称与平衡的原则: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对称与平衡,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观念。
通过严谨的对称布局和精心设计的细节,建筑物呈现出和谐、稳定的美感。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众多的代表作品,其中一些因其规模和独特性而闻名于世: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以其精美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2.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一座中国古代皇家园林。
颐和园以其精致的园林景观和延续了几百年历史的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
3.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的代表之一。
法门寺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
三、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中国的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融入了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
1. 中国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当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该建筑设计独特,外观像一个巨大的鸟巢,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2.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座超级摩天大楼。
该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创新的设计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3.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是一座多功能的建筑物,集观光、酒店、商务和娱乐为一体。
中国建筑的特征资料

中国建筑的特征资料中国建筑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面将介绍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
一、规模宏大中国建筑以其庞大的规模而闻名于世。
古代中国的宫殿、庙宇和城墙常常被修建得十分庞大,具有雄伟壮观的气势。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故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群,故宫占地面积达到约720,000平方米,拥有九千多个房间,其宏伟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
二、注重对称和平衡中国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哲学观念。
许多古代建筑都采用了对称的布局和设计。
例如,中国的园林建筑中的对称关系十分重要。
园林的左右对称布局,以及水池、亭台、廊道等元素的平衡摆放,都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平衡美的强烈追求。
三、注重与自然的融合中国建筑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中国人崇尚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中国人始终保持一种谦虚和顺从的姿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
例如,很多中国古代建筑都选址于自然风景秀丽的地方,借助自然景观来丰富建筑的美感。
四、注重木结构和斗拱中国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这表现了中国人对木材的独特运用和木工艺术的高度发展。
木质结构不仅能够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与此同时,斗拱也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元素。
斗拱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加强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五、重视色彩的运用中国建筑注重色彩的运用,以增添建筑的美感和氛围。
传统建筑常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如红色和金色,来装饰门楼、窗户和屋檐等部位。
这种注重色彩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使得中国建筑在色彩运用上独具特色。
六、注重雕刻和绘画中国建筑以其精细的雕刻和绘画技术而闻名。
建筑中常常应用雕刻和绘画来装饰墙壁、柱子、门楼等部位,刻画着不同的人物、花鸟、山水等图案。
这些细致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赋予了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与深厚。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类型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类型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类型: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木构架结构:中国传统建筑主要采用木构架结构,即房屋的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由立柱、横梁、檩条等组成木构架,外部再用墙体包围。
这种结构方式与西方石材建筑不同,具有独特的风格。
斗拱结构: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构件,用于承受屋面重量和传递荷载。
斗拱的形状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精细和艺术性。
屋顶造型: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造型丰富多样,包括悬山、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五种基本形式。
屋顶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如琉璃瓦、鸱吻、走兽等,使建筑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布局与方位感: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布局和方位感,讲究“风水”。
建筑的位置、朝向、布局等都要符合阴阳五行和八卦的原理。
这种方位感不仅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也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适应。
装饰与雕刻: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和雕刻非常精美,包括木雕、石雕、砖雕等多种形式。
雕刻的题材广泛,如花鸟、山水、人物等,技艺精湛,富有民族特色。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宫殿建筑:宫殿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水平。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园林建筑: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园林建筑包括山水、楼台、亭阁、桥榭等,通过精心布局和造景手法,创造出幽静雅致的氛围。
寺庙建筑:寺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用于供奉神佛和祭祖。
寺庙建筑风格庄重肃穆,雕刻精美。
例如,山西五台山寺庙群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建筑群。
塔式建筑:塔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最初是用于供奉佛像和舍利。
塔的造型各异,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等多种形式。
塔的内部通常有楼梯可以攀登到塔顶,俯瞰四周的美景。
古今中外建筑简介

古今中外建筑简介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痕迹与记忆,同时也展示了各个时代的审美观与技术水平。
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千差万别,每一种都饱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古今中外建筑风格。
一、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传统中国建筑注重对自然的融合,根据地理、气候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技艺和审美标准。
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包括故宫、长城和苏州园林等。
故宫作为中国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与精美;长城是一道东方古老的烽火长卷,它的雄伟壮丽和伟大历史价值为全世界所称道;苏州园林则以其精心设计的庭院和精致的园林景观,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有魅力。
二、古希腊罗马建筑古希腊罗马建筑代表了西方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
古希腊建筑以柱式建筑为特点,注重对称和比例,建筑体量轻盈、线条流畅。
而古罗马建筑则更加注重宏伟与实用性,巴斯利卡和圆形剧场等建筑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代表,同时也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以其宏伟的尖顶、高耸的尖拱和精美的窗户玫瑰花窗而闻名。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等。
巴黎圣母院以其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雕塑让人印象深刻,而威斯敏斯特教堂被誉为英国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英国皇室加冕仪式的举行地。
四、摩洛哥摩尔式建筑摩尔式建筑是阿拉伯建筑的一种风格,主要分布在北非摩洛哥地区。
这种建筑风格融合了伊斯兰艺术与摩洛哥本土文化,以其独特的装饰图案、色彩丰富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细节而闻名于世。
代表性建筑有卡萨布兰卡大清真寺和摩洛哥马拉喀什的穆罕默德五世清真寺等。
五、现代建筑现代建筑体现了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的不断创新与思考。
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也追求艺术上的创新和表现。
现代建筑师尝试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设计出了许多壮观的建筑作品,如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和迪拜的哈利法塔等。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

中国建筑的特征范文1.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相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这种结构下,建筑师通过巧妙的构造和设计,能够将重量均匀地分散到整个建筑物上。
同时,砖石结构的使用也是中国建筑的重要特点,多用于柱子、墙体和基础的搭建。
2.斗拱与悬山结构:斗拱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建筑结构,通过砖石或石材搭建,能够支撑重墙大屋,并使建筑物更加稳固。
而悬山结构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独特形式,通过山形结构将屋顶悬挑,给人一种轻盈感。
3.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一般由四面围合的住宅构成,中间有四方的庭院。
四合院建筑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家族的价值观,并在建筑布局上强调了私密性和互助性。
4.重檐与华丽的屋顶设计: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设计非常华丽,常常采用重檐结构,屋顶上还会装饰着独特的图案和雕刻,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对天的崇拜。
5.四点水与院落式格局: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四点水布局是指建筑物四个角落的山水景观。
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中还注重院落式的布局,即以院落为中心,将各个房间围绕在一起,形成开放的室内空间,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和空气流通。
6.对称性与协调性: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对称性和协调性,不论是建筑布局还是建筑细节,都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建筑师会通过对称布局、统一的色彩和比例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7.建筑装饰与雕刻: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装饰与雕刻,以砖石、木材和瓦片为材料,通过刻花、彩绘等方式进行装饰。
装饰的内容通常是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寓意,例如龙、凤、麒麟等。
8.防火防震与环境适应性:中国古代建筑也注重防火和抗震。
建筑师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给建筑物内部留有避难通道,使用防火材料等,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另外,中国建筑也会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适应性设计,例如在南方地区应对潮湿气候,采用通风透气的设计。
总体而言,中国建筑的特征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协调,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独特的特征使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
中国著名建筑与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著名建筑与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建筑艺术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自古以来,中国的建筑艺术一直被世人称赞为东方建筑的瑰宝。
从古代的宫殿、庙宇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中国的建筑物无不展现出中国古代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中国著名建筑物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无论是古代的万里长城、福建土楼,还是现代的鸟巢、上海中心,这些建筑物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古代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构架和石构架为基础,注重平衡和对称,追求和谐与秩序。
古代宫殿如故宫和颐和园等,以其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古代中国皇家建筑的独特魅力。
而古代庙宇如天坛和峨嵋山寺等,以其庄严肃穆、富有宗教氛围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拜。
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的建筑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现代中国的建筑以其新颖的设计、先进的材料和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的地标和人们眼中的艺术品。
例如,北京的鸟巢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其设计独特的网状结构和秀丽的外观,成为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之一。
而上海的中心大厦以其卓越的高度和独特的双塔结构,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
中国的建筑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和美丽的居住环境,也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中国的建筑将朝着更加绿色、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古老的传统建筑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中国的建筑将继续展示出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为世界所瞩目。
同时,中国的建筑艺术也将与国际接轨,融合东西方的元素,开辟出全新的建筑领域。
综上所述,中国的建筑作为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体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中国典型建筑

中国典型建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独特的典型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杰作,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展示。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风貌的典型建筑,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与精湛。
中国典型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整体布局和空间分隔。
例如,中国传统庭院建筑就非常重视空间的布局和分隔。
庭院通常被围墙或院门环绕,起到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作用。
庭院中心通常有一个池塘或小花园,周围则是围绕四面的建筑群。
整个布局形成了一个中心对称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原则。
另一个典型的中国建筑是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独具一格,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苏州园林就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苏州园林以小巧精致、意境深远而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拙政园、留园等。
在这些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美的假山、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元素,它们与人工湖泊和植物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奇妙的自然氛围。
中国古代的寺庙也是中国典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寺庙建筑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具有独特的宗教氛围和精湛的建筑工艺。
例如,中国著名的少林寺就是一座宏伟的寺庙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构建筑和精美的雕刻工艺而闻名。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此外,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也是中国典型建筑的代表。
例如,北京的故宫就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杰作。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广阔,建筑规模巨大。
整个宫殿群以紫禁城为中心,由一系列大殿、廊道、庭院等组成。
故宫的建筑风格庄重、雄伟,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最后,中国古代的城墙也是典型的中国建筑。
中国历史上许多城市都建有城墙,以保护城市和人民的安全。
城墙的设计和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高超水平。
例如,西安的明城墙就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
这座城墙高达12米,周长13.7公里,由门楼、角楼、墙体等构成。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中国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其完美版,凝聚了千百年来的智慧和工艺,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精髓。
本文将探讨中国建筑的特点,并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一、建筑的整体布局中国传统建筑通常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以中心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排列建筑物或景观,营造出整体平衡和谐的美感。
例如,故宫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以紫禁城为核心,左右对称地布置各个宫殿和花园,展示了皇家建筑的庄严和尊贵。
二、建筑的结构和材料传统中国建筑常常采用木结构,这是一种独特的工程技术。
木结构建筑通过将木材的不同部位进行精确的拼接和组合,形成坚固的结构。
这种结构能够承受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
此外,中国的建筑还使用了砖石、黄土和青砖等材料,它们在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装饰作用,同时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
三、建筑的屋顶和檐口中国建筑的屋顶通常采用筒状和硬山顶的形式。
筒状屋顶在传统建筑中更为常见,它呈圆筒形状,并且由多层的檐口组成。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还有助于通风和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硬山顶属于更高级别的建筑形式,它采用多块石头或瓦片层叠而成,给建筑增添了庄重和华丽的气息。
四、建筑的装饰和细节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
建筑物的门、窗、梁和柱子上常常有精致的雕刻和彩绘,表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
此外,建筑外墙也会涂上红色等鲜艳的颜料,给人以热烈和喜庆的感觉。
中国建筑的装饰还包括瓷砖、窗棂花、雕花和屏风等,细腻的工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1.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是一座典型的中国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水景和山水环境而闻名于世。
颐和园由人工湖、山水园林和宫殿建筑组成,展示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2. 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位于湖南张家界,是世界上最长的玻璃栈道。
这座建筑与风景自然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惊险刺激的体验,并向游客展示了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建筑的特征资料

中国建筑的特征资料中国建筑是世界上最为古老而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深受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它们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下面将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资料。
一、建筑结构与风格特点1. 传统建筑结构: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结构,其中最典型的是建筑以悬挑式屋顶为特点。
这种屋顶又称为"斗拱",由斜撑杆件支撑而成,能够有效分散风力,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2. 大门与院落:传统建筑通常由大门和院落组成。
大门被视为家庭与外界的边界,承载着祝福与吉祥的含义。
院落则是家庭生活的核心,通常由多个建筑物围合而成,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
3. 对称与平衡:中国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的原则。
建筑物的布局通常左右对称,反映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思想。
同时,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也要求在视觉上保持平衡,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
4. 元素与装饰:中国建筑注重富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元素,如龙和凤等神兽的雕刻。
此外,建筑物常使用彩绘瓦片来装饰屋顶,以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和生动感。
二、地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建筑风格也因地域差异而存在着显著的特色。
1. 北方建筑:北方地区的建筑多采用砖石结构,墙体厚实牢固,能够保温和抵御恶劣的气候条件。
同时,北方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抬梁式结构,让建筑物更好地适应冬季积雪的压力。
2. 南方建筑:南方地区的建筑常使用木结构,给人一种轻盈和灵动的感觉。
南方建筑特色突出的是水墨画般的画廊阳台和精美的雕刻。
3. 西藏建筑:西藏地区的建筑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寺庙和宗教建筑往往被视为最具代表性的藏式建筑。
这些建筑通常为白色,以与雪山相衬,同时采用宗教意义深厚的装饰元素。
三、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中国建筑的特征也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1. 儒家思想:中国建筑讲究和谐与平衡,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和而不同、协调相处的理念相契合。
建筑物的布局和装饰都体现了对和平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2. 风水学: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传统学问,与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风建筑介绍

国风建筑介绍
国风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
国风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体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国风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天人合一,尊重天地自然规律。
建筑中注重景观、宜人、安康等环境因素,讲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此外,国风建筑也具有浓郁的装饰性特色,富有华美的雕刻和绘画,艺术性极强。
国风建筑的代表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故宫、长城、角楼、廊桥、宫殿、庙宇等,这些建筑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例如故宫,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建筑风格庄严大气,装饰线条优美。
而长城则是我国的名片,它的建筑形式以城墙和城楼为主,高大宏伟,具有防御和美学双重功能。
总的来说,国风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它的建筑风格独特、风格优秀,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和富有内涵的文化,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中式建筑的特点及欣赏

中式建筑的特点及欣赏中式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式建筑的特点,并欣赏这些建筑所展现出的美。
一、中式建筑的特点1. 建筑形式多样中式建筑的形式多样,包括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等。
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设计和布局,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例如,宫殿建筑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宏伟的规模而著名,庙宇建筑则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园林建筑则注重营造一种宜人的生活氛围。
2. 重视对称和平衡中式建筑强调对称和平衡的原则。
建筑物的布局、门窗的位置、屋顶的形状等都需要符合这一原则。
这种对称和平衡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
3. 注重空间的利用中式建筑注重空间的利用,追求室内外空间的连贯和流动性。
例如,传统的四合院布局中,四个建筑群围绕中心庭院,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人们能够在室内外自由穿梭,享受自然的美景。
4. 以木结构为主中式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是木头。
木结构具有抗震、保温、透气等优点,同时还能够展现出木材的自然美感。
在建筑的细节部分,木雕、石雕等装饰元素也得到广泛运用,为建筑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二、欣赏中式建筑的魅力1. 历史的沉淀中式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
欣赏中式建筑,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智慧。
例如,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典范,它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威和尊严。
2. 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它的设计和装饰元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文的独特理解。
例如,中国古代园林以其精致的布局和精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它们通过石桥、假山、湖泊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宜人的环境氛围。
3. 和谐的生活方式中式建筑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生活方式的追求。
它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室内外空间的连通和自然光线的利用。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中国建筑源远流长,凝聚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智慧,以其独特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建筑以其完美的形式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本文将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以及建筑风格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形式中国建筑以其精妙的形式而闻名于世。
传统的中国建筑注重和谐的比例与布局,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典型的中国建筑通常由主体建筑、次体建筑和围墙等组成,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建筑群。
主体建筑常采用楼阁、殿堂等形式,体现尊贵和庄重。
次体建筑多以回廊、亭台、假山等作为装饰,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气息。
围墙作为界定空间的边界,既起到了防护作用,又增添了建筑的庄重和封闭感。
二、建筑材料中国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其特征的一部分。
传统中国建筑通常使用木结构和砖石材料。
木材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柔韧性和可塑性使得建筑更加符合中国人对于和谐与柔美的审美追求。
砖石材料则常常被用于建筑的墙面和地面,其坚固性和稳定性使得建筑更坚实耐用。
三、建筑风格中国建筑的风格多种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著名的风格有宫殿式建筑、庙宇式建筑、园林式建筑等。
宫殿式建筑以太和殿、乾清宫等为代表,注重庄严、壮丽的氛围。
庙宇式建筑则以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最为著名,富有宗教氛围和神秘感。
园林式建筑以苏州园林和北京颐和园为代表,追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注重景致的布局与细腻的构造。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中国建筑还有其他特征值得一提,比如对于颜色的运用和对于自然环境的融合。
传统的中国建筑在颜色选择上注重朴素和谐,以红色、黄色、绿色等为主色调,给人以温暖和亲切的感觉。
同时,中国建筑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常常巧妙利用周围的山水、湖泊等自然元素,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地体现在其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
传统的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样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建筑的特征》

• 古老的中国,有着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而中国的建筑艺术,同样也有着悠远的历 史,至迟在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国的建筑 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已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瑰宝。想要详细 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先生的一篇 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就是最好的 典范。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
3、九大特征中哪些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
结构特征: (三)结构方法 (四)斗拱 (五)举折和举架
装饰特征: (六)屋顶 (七)着色 (八)装饰部件 (九)装饰材料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作者从几千年中国建
筑物的总体特征上总结出来的,这些特征 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了解,显 示了作者对中国建筑的喜爱以及认真研究 的态度。
外国的建筑
法 国 埃 菲 尔 铁 塔
哥特式建筑
罗马斗兽场
悉尼歌剧院
韩国景福宫
日本东大寺
•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 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 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奈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 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 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减少剪力、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 折、举架”的 作用,即为了 形成屋顶的斜 坡或曲面。
(五)举折,举架
形成屋顶的斜 坡或曲面。
古建筑坡屋顶举架示意图
斗拱
橫梁
举架
立柱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 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 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 上是一样的。(四)斗拱 (五)举折、举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性建筑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性建筑及其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建筑以其雄奇壮丽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凝聚着中国古代建筑师智慧的结晶。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性建筑及其特点。
一、故宫(北京)故宫,位于中国北京,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之作。
故宫建筑群由9999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
故宫采用严格的对称布局,遵循了神圣的凤凰图案,以及朝南的优秀地理位置。
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注重色彩搭配和装饰细节,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庄严和威严。
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东起辽宁,西至甘肃,全长约21,196千米。
长城的特点是采取山地的地理条件,以及严密的防御体系,如墙体、门楼等。
长城的修建历时数千年,是防御外敌入侵和保护边疆的重要工程。
长城的规模宏大,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和韧性精神。
三、陵墓: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明朝帝王的陵墓群,位于北京西郊的永定区。
作为中国古代陵墓的代表,明十三陵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而闻名于世。
明十三陵采用完整的阴阳五行理念,地形的选择、建筑的布局、石刻的雕刻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和宗教信仰。
四、寺庙:少林寺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寺庙截然不同,注重功夫的修炼和强调武术元素。
从寺庙的门楼到殿堂庙宇,每个建筑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武术文化的精髓。
五、园林: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布局、精美的景观和高度的艺术价值而闻名。
苏州园林通过巧妙地利用自然元素,如水、石、树等,创造出一个如画般美丽的世界。
苏州园林注重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苏州园林风格。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性建筑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十大建筑

中国十大建筑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拥有众多壮丽建筑的国家。
下面将介绍中国十大建筑,展示其卓越的设计和魅力。
1. 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长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起于东部的辽宁,绵延至西部的甘肃,跨越了数千公里。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景色,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探索其伟大之处。
2.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皇家宫殿。
其建筑风格独特,以黄色琉璃瓦和红色墙体为特色,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宏伟气势。
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辉煌历史。
3. 天坛:坐落在北京市南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天地的圣地。
天坛建筑群由圆形的天坛和方形的地坛组成。
天坛的建筑风格简洁而庄严,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4.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的西安市,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兵马俑是一群庞大的陶俑,描绘了中国古代军队和战争的壮观场景。
这些陶俑以其逼真的造型和丰富的细节而闻名于世,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战争的惊人规模和技术水平。
5. 泰山:位于山东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泰山以其险峻的山峰和壮丽的景色而著名,也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的圣地。
登上泰山山顶,可以俯瞰周围的山脉和城市,领略中国壮丽自然景观的魅力。
6.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的乐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
乐山大佛高达71米,雄伟壮观,被誉为东方瓦尔罗工程。
这座佛像建于唐朝,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7. 北京鸟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建筑之一。
其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编织鸟笼的工艺,外观独特,展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和精湛技术。
8.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的陆家嘴金融区,是中国最高的建筑物。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达632米,拥有现代化的设计和强大的抗震能力,象征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和实力。
9. 雁荡山玉女峰:位于浙江省的苍南县,是中国五岳之一。
中国建筑传统形式案例

中国建筑传统形式案例一、斗拱飞檐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由一些形似斗、升、拱、翘的木构件组成的。
这些木构件层层叠加,向外挑出,形成了建筑物的飞檐。
斗拱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还有支撑荷载、传递重量的功能。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斗拱常常被用来装饰和美化建筑外观,使其显得更加壮丽和宏伟。
二、木柱梁架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梁架是建筑中的主要承重结构。
木柱和梁架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还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中国古代,木柱梁架的使用非常普遍,许多著名的古建筑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建造的。
三、砖石塔楼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用于佛教寺庙和陵墓等场所。
塔的构造以砖石为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塔的外观呈现出了强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装饰和造型。
其中最著名的塔是中国的四大名塔:嵩岳寺塔、大雁塔、虎丘塔和应县木塔。
四、画栋雕梁画栋雕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手法,指的是在建筑的梁、柱、门窗等部位雕刻图案或彩绘图案。
这种装饰手法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性,还可以彰显出建筑主人的地位和财富。
在中国古代,许多豪门贵族的府邸都会采用画栋雕梁的装饰手法来展现其富贵之气。
五、楼台亭阁楼台亭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们通常被用于园林或庭院中,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些建筑具有小巧玲珑、精巧细致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中国著名的黄鹤楼、岳阳楼等都是楼台亭阁的典型代表。
六、庭院深深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是建筑的延伸,也是建筑的灵魂所在。
庭院中通常有山水、花木、石桥等元素,形成了一个微型的自然景观。
庭院的布局和设计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
七、风水布局风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它认为自然界的气场和力量对人类的生活和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
历史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代表作

历史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代表作一、简介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伟大艺术之一。
其独特风格和卓越技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几个代表性的作品。
二、建筑风格与特点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木结构:古代中国建筑以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卯结构和斗拱技术,形成了独特的框架结构体系。
这种传统技术不仅使得建筑坚固耐久,还能很好地适应地震等自然灾害。
2.园林式布局: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常采用园林式布局,以营造和谐、平衡的空间氛围。
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庭院和花园,增添了人们居住环境的美感。
3.艺术装饰: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常使用雕刻、彩绘和瓷砖等艺术装饰手法,以展现建筑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这些装饰常常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结合,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特色。
三、代表作品1. 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群之一。
它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精湛工艺和豪华气派。
故宫内部宏伟壮观,布局严谨有序,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2. 颐和园(北京)颐和园被誉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冠,以其精致而秀美的景观设计而闻名于世。
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融合山水、建筑、雕塑等多种元素,颐和园被赞誉为“万园之园”。
3. 法门寺(陕西咸阳)位于陕西咸阳的法门寺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之一。
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僧侣建筑的特点,包括斗拱、挂瓦和彩绘等元素。
法门寺不仅作为宗教场所,更是历史文化与艺术的交汇之地。
结论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风格和精湛工艺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无论在木结构、园林式布局还是艺术装饰上,中国古代建筑都展示了卓越的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些代表作品如故宫、颐和园和法门寺都成为了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也是中华民族自豪感和传统价值观的象征。
简述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我国古典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我国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帮助你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主题。
我国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有许多,包括建筑结构、风格特点、材料选用等多个方面。
首先要提到的是我国古典建筑的结构特点,其以木结构为主,独特的榫卯结构使得建筑具有坚固耐久的特点。
古代大量使用的斗拱、椽子等结构元素也是古典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
要介绍的是我国古典建筑的风格特点。
我国古典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的美学观念,建筑形式上常采用对称式布局,建筑外观常常体现出优美的曲线和线条。
我国古典建筑在装饰上也非常讲究,常常出现精美的木雕、砖雕、瓦雕等艺术元素,使得建筑更加精致和华丽。
要提及的是我国古典建筑对材料的选用。
我国古典建筑常常采用天然的木材、石材等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结构上和装饰上都能体现出独特的美学效果,使得古典建筑更加具有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接下来,我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我国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
首先要提及的是故宫,作为我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之一,故宫不仅在结构上体现出古代我国建筑的精湛工艺,同时在设计上也表现出对称和谐的美学原则,其华丽的装饰更是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还有颐和园,颐和园作为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更加注重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
颐和园内的建筑以山水为背景,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唯美的建筑景观,体现了我国古典建筑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还有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在建筑布局上体现了古代建筑的对称式风格,建筑形式虽不复杂,但是却能令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之美。
在装饰上,避暑山庄也采用了许多精美的木雕和石雕,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并富有艺术性。
我国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结构、风格和材料的选用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特征。
我国古典建筑的魅力在于其对称和谐的美学特点以及精湛的工艺,这些特点使得古代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摘要:我国古代建筑群的宏伟与瑰丽是举世皆知的,著名的故宫、苏州园林,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所以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适当的加入我国古代建筑特色就显得更加适应市场,同时我国有着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所以我国古代建筑的合理性、自然性,包括受理结构,造型也符合力学定律。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建筑特点;现代建筑;设计;借鉴引言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自成一派,极具中国特色,由于我国古代地大物博,且一直处在统治地位,所以对于周边地区的建筑风格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古代建筑造型独特,每个建筑都是轴对称建筑,建筑群的布局也顺应风水、主次等进行有序美观的排列,材质多以木质、竹质为主,不适用钉子,利用榫卯技术契合在一起。
现在建筑设计中,可以从我国古代建筑借鉴的东西数不胜数。
1、与环境相协调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建造,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讲究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相呼应。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拥有56个民族,所以每个民族、地区也有着独属于自己区域的建筑风格。
例如,在苏州地区,建筑多依水而建,苏州园林中多种竹,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则有些村落进村看不到屋子的情况,因为其村落都向下发展,都是“地下室”;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佟楼,福建客家土楼、园楼,等多种建筑形式。
这些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都是可以被现代建筑设计所借鉴与学习的。
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主要是因为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次木质较于其他的建材,硬度更强,但是由于其耐久度不够,所以一般会选择刷上涂漆和桐油的方法,这种方式既能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又可以增加建筑的美感。
在美感的增强上,我国古代的皇家建筑一般会在建筑外墙上、柱子上进行图画、浮雕,一般采用红黄两色。
同时也因为区域因素对于建筑颜色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差距。
北方,由于北方的冬天草木枯萎,色彩较为单一,以多使用红色、蓝色,使原本单调的色彩变得丰富;南方,由于南方夏日较为炎热,浅淡的颜色可以使人内心平静,所以在建筑中普遍使用白色、灰色等较为浅淡的颜色,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南方环境融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1)开成时期:原始社会—汉代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
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
2)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特点: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
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3)成熟时期:隋唐时期特点: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的烧制更加进步,建筑构件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
4)大转变时期:宋朝特点:宋朝建筑的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5)发展时期:元朝特点: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教礼拜寺。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影响到全国。
6)高峰时期:明清时期特点: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
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2、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代表及特点1)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建成于唐代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2)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建成于宋代特点: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3)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和华严寺:建成于辽特点:接近于唐代风格,创造了“减柱法”。
4)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建成于元代特点:普遍使用“减柱法”,梁架结构又有了新的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
5)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建于明清时期特点: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在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3、三本建筑文献宋朝的《营造法式》、明朝的《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
4、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基本构件台基:普通台基、较高级台基、更高级台基、最高级台基;作用: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弥补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传的欠缺。
屋身:木头圆柱、开间、梁、斗拱;屋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5、彩画的分类、特点及等级和玺彩画: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
沥粉贴金。
等级最高。
旋子彩画:画面用痢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苏式彩画: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等。
等级低于前两种。
6、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1)建筑材料:木材2)结构方式:框架式结构: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3)空间布局:灵活。
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4)单体建筑构件:标准化。
模数制。
5)平面布局:内向含蓄,多层次,均衡对称。
6)创造斗拱结构形式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7、中国古代声调规划的类型:市里制:以隋唐长安城为例,区划整齐,其平面呈长方形,宫城置于郭城北部正中,北连禁苑,南接皇城。
宫城皇城以外为里坊区。
并设东西二市。
街巷制:北宋后拆除坊墙,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胡同),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
8、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和设计,这些制度对隋唐以后都城的规划布局产生很大影响。
2)重视城市的选址:依山榜水。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从战国到北宋初年,实行市里制度。
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街巷制。
4)采用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宫室、坛庙等重要建筑皆位于中轴线上。
5)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引水入城,种植花木。
9、古长城建筑:秦长城:起迄地点:临洮——辽东汉长城:起迄地点:莆昌海(即今罗布泊)——辽东明长城:起迄地点:嘉峪关——鸭绿江结构:城墙、敌台、烽堠、营堡重要段落:北京八达岭长城、洒北金山岭长城重要关隘: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10、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沿革:先秦:特点:以门道、前堂、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的封闭性院落;著名宫殿: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陕西岐山凤雏宫殿遗址。
秦汉:特点:大宫中套有小宫,而小宫在大宫中各成一区,未央宫的前殿成狭长形,殿内两侧有处理政务的东西厢;著名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三国、两晋南北朝:特点:在大朝太极殿左右建有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
隋唐:特点:依据轴线与左右对称的规划原则,并附会了《周礼》的三朝制度;著名宫殿:太极宫、大明宫。
宋:特点:在城南面中央的丹凤门前设御街,街的两侧建有御廊;著名宫殿:北宋东京城宫殿。
元:特点:继承唐宋的宫殿传统,保持了游牧生活习俗及喇嘛教建筑、西亚建筑的风格;著名宫殿:元大都宫殿。
11、明清宫殿的布局与陈设1)布局:A、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面的建筑低小简单。
B、左祖右社:a、左祖: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帝王用来祭祀祖先。
b、右社: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帝王用来祭祀土地神、粮食神。
C、前朝后寝:a、前朝: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
b、后寝: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2)宫外陈设:A、华表: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B、石狮:雄狮爪下为球,雌师爪下为幼狮,前者象征统一寰宇,后者象征子孙绵延。
C、日昝:古代用来测时。
D、嘉量:古代的标准量器。
象征国家统一和强盛。
E、吉祥缸: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
F、鼎式香炉: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G、铜龟铜鹤:象征长寿。
12、古代著名坛庙建筑太庙:位于北京天安门左侧,专供帝王祭祀祖先。
社稷坛:位于天安门右侧,专供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
天坛:位于北京东南郊,每年冬至日皇帝在此祭天。
地坛:位于北京北郊,每年夏至日皇帝在此祭地。
日坛:位于北京东郊,专供帝王祭日。
月坛:位于北京西郊,专供帝王祭月。
文庙:全国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是山东曲阜孔庙。
武庙: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是山西运城解州的关帝庙。
宗祠:安徽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和广州市陈家祠堂。
13、我国古代著名陵墓建筑: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县特点: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
汉茂陵:位于陕西兴平县特点: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唐乾陵:位于陕西乾县特点:唐代十八陵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特点:长陵以其宏伟的地面建筑而闻名于世,已发掘地下宫殿的是定陵;北宋陵:位于河南巩义市特点:结构完整,为研究宋代陵墓制度才石刻艺术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特点:其平面布置沿袭了明代诸陵的旧制,只是在坟丘上部增设了月牙城。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特点:清西陵与清东陵同。
14、封土的沿革:1)方上:特点: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著名陵墓:秦始皇陵、汉茂陵2) 以山为陵:特点:利用天然山体;著名陵墓:唐乾陵3) 宝城宝顶:特点: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城内填土,砖城即宝城,城中的土高出城墙成一圆顶,称宝顶;著名陵墓: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15、陵园建筑:1)祭祀建筑区:用途:供祭祀之用建筑物:凌恩殿、配殿、廊庑、祭坛等2)神道:用途: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引大道建筑物:石兽、石人3)护陵监:用途: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建筑物:衙署、市衙、住宅等16、墓室结构土穴墓:墓穴形式简单。
木椁墓:用木材筑成,形同大木箱,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用来安放随葬品。
黄肠题凑:用柏木枋堆成的框形结构。
黄肠指柏木黄心,题凑指木头皆皆向内。
北京大葆台汉墓一号墓为黄肠题凑的成熟形式。
砖石墓:采用砖石砌筑而成。
从汉代到清代,砖石墓一直在不断发展。
17、随葬品1)原始社会:A、早期:陶器、石器、骨器。
B、晚期:出现贫富分化。
有的墓随葬精美的玉器及象牙器等。
2)阶级社会:A、贫富分化悬殊。
B、商周时期:青铜器、玉石器等。
人殉。
C、战国时期:俑。
D、汉朝:陶质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模型。
E、魏晋南北朝:陶瓷器皿、陶制模型、陶俑和镇墓兽。
F、隋唐五代时期:陶俑。
G、宋——明清:实用物品和珍宝,包括陶瓷器、金银器和玉器。
中国古代建筑活动至少有七八千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
数千年来,虽经历多次社会进化、朝代更替、政权分合、民族融汇以及不同程度的外域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却都能在传统基础上各出新意,博采众长,持续发展,逐步形成鲜明而稳定的共同特征,数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成为世界建筑中虽非历史最悠久,却是延续时间最长、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
从这点考虑,可以推想,在古代必有一整套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和建筑物设计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发展,日臻成熟完善。
在其控制下,古代建筑才能在发展演进、推陈出新的同时,做到一脉相承,保持其建筑体系的长期延续和基本特征的稳定。
探索这些古代规划、布局和设计的原则、方法,对于了解古代建筑传统得以形成和延续发展的种种因素、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和阐扬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和所达到的科学水平,总结历史经验,都有重要作用。
若能持之以恒,群策群力,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工作,逐步把它全面地揭示出来,也将有可能对规划设计工作者深入了解传统,从中取得参考、启发和借鉴起一定作用。
前此,我们已对古代城市规划、大型建筑群组布局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了面积模数和模数网格的重要作用,下面将循着已发现的一些线索对建筑物的外观设计进行探索。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建筑为主体,木构架建筑在正面宽度上以间为单位,正面每二柱之间称为一间,间之宽度称“间广”,若干间并联组成一座横长矩形的单体建筑,再由若干座单体建筑围合成内向的院落。
木构架建筑在进深上以屋架上的椽或檩数计,早期(宋式)称几架椽(指椽跨距),晚期(清式)称几架(指檩数),大型建筑在侧面(山面)上也分间,一般以二架椽为一间。
平面矩形的单体建筑,屋顶形式有硬山、悬山(均两面坡屋顶)、歇山、庑殿(均四面坡)几种,后二种屋顶下可加下檐,构成重檐屋顶。
在具体表示一座建筑物时,称面阔几间,进深几椽(或几架)几间,上覆某种屋顶。
单座木构建筑受等级制度限制,屋顶大都为两坡的硬山或悬山,只有宫殿、王府和坛庙、寺观等才可用歇山或庑殿顶,故屋顶的可选择性较小,外观变化不够丰富,但较大型的建筑可用加前后廊、前后抱厦、左右耳房等附属建筑的手法,形成外形较复杂、变化较丰富的组合体。
当主体为二三层楼阁时,若令附属建筑比主体建筑低一至二层,可做到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形成颇为丰富壮丽的外观,其形象在宋代绘画和现存一些明清楼阁建筑上都可看到。
中国古代建筑虽以在平面上展开的院落式布局为最突出的特点,但院落中的单体建筑、特别是主体建筑形象的完美,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之间在外观和比例上的和谐统一也是建筑群组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现存大量优美和谐的建筑物和院落群组看,古代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上也必定有较成熟的设计方法。
在(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中,分别记载了用“材分”和“斗口”为模数设计单体建筑的方法。
自梁思成、刘敦桢二位先生创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这一学科以来,数十年间,经过两三代学者的研究,对这两部书中所载模数制度已基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