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宜减辛增酸冬季宜食温热

合集下载

《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思想及药食特点

《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思想及药食特点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HINAS NATUROPATHY,May.2021,Vol.29No.9《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思想及药食特点王清瑶,尚冰(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17)【摘要】该文通过整理《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思想,归纳总结其思想指导下的四时养生药食特点,以丰富养生思想文化,完善四时养生理论,为现代老年养生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药食特点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0901目前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许多老年人开始讲求“养生”。

老年养生作为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老年养生自唐•孙思邈始已有专论,宋•陈直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孙思邈的养生理论,并根据老年人独有的生理病理特征,制订出比较完善的老年养生保健方案,其所著的《养老奉亲书》被称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老年保健医学专著,对宋金元时期乃至后世的老年养生专科影响巨大[12].至元代,邹铉在订正《养老奉亲书》的基础上,扩增其二、三、四卷,补充饮食、服药、养性、导引、诗词等方面的内容,使老年食疗养生药食更加丰富,重新命名为《寿亲养老新书》3]。

《养老奉亲书》对四时养生的论述尤为精要,专设《四时养老总序》及春、夏、秋、冬摄养专论,共收录了52首四时摄养方药。

本文以陈直四时养生思想为根基,整理归纳四时药食特点,以期为现代四时养生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现代人们的养生保健和老年病的调养提供新的用药和食疗思路。

1《养老奉亲书》的四时养生思想四时养生之法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指出四时养生法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强调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下,顺应四时的变化,因时制宜,方能百病不生。

陈直的四时养生思想正是以此为依托,提出:“人万物中一物也,不能逃天地之数。

五味宜忌饮食原则

五味宜忌饮食原则

五味宜忌饮食原则五味宜忌饮食原则歧伯曰: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金,水生咸。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又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二气长存。

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

五宜:青色宜酸,肝病宜食麻、犬、李、韭。

赤色宜苦,心病宜食麦、羊、杏、薤。

黄色宜甘,脾病宜食粳、牛、枣、葵。

白色宜辛,肺病宜食黄黍、鸡、桃、葱。

黑色宜咸,肾病宜食大豆黄卷、猪、栗、藿。

五禁:肝病禁辛,宜食咸:大豆、猪、栗、藿。

心病禁咸,宜食酸:麻、犬、李、韭。

脾病禁酸,宜食苦,麦、羊、杏、薤。

肺病禁苦,宜食甘:粳、牛、枣、葵。

肾病禁甘,宜食辛:黄黍、鸡、桃、葱孙思邈曰: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夏宜省咸增苦以养心;秋宜省辛增酸以养肝,冬宜省咸增苦以养心;四季宜省甘增咸以养肾。

时珍:五欲者,五味入胃,喜归本脏,有余之病,宜本味通之。

五禁者,五脏不足之病,畏其所胜,而宜其所不胜也。

五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多食令人癃。

酸气涩收,胞得酸而缩卷,故水道不通。

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多食令人变呕。

苦入下脘,三焦皆闭,故变呕也。

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多食令人抿心。

甘气柔润,胃柔则缓,缓则虫动,故抿心也。

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多食令人洞心。

辛走上焦,与气具行,久留心下,故洞心也。

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多食令人渴。

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汁注之,故咽路焦而舌本干。

(附:九针论作咸走骨,骨病毋多食咸。

苦走血,血病毋多食苦。

五过: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肉胝而揭。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皮槁而毛拔。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脉凝涩而变色。

时珍曰:五走五伤者,本脏之味伐其所胜也,即脏气偏胜也。

五味偏胜:歧伯曰: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咸入肾。

秋天养生喝哪些汤

秋天养生喝哪些汤

秋天养生喝哪些汤秋天是进补的好时节,可以调养生机,增强免疫力。

那么秋季养生怎样做呢?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秋天养生汤的1、秋季养生汤宜减辛增酸。

秋季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其原理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

此时节,要多吃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

另外,秋季适宜进补,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

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2、秋季养生汤要注意体内酸碱平衡。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应呈弱碱性,一般情况下,人体可自动调节并平衡体内的酸碱浓度。

但若大鱼大肉等酸性食物吃多了,超过机体耐受程度就会使血液呈酸性,易使人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等。

所以,秋季食补时不要忘了多吃些时令蔬菜、水果,以及茶叶、豆制品、杏仁、栗子等碱性食物,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

3、秋季养生汤多点肉类有助恢复体力,但若吃得过多且运动很少,则很容易秋后发福。

所以,秋季食补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

一般人可从日常饮食中得到足够的营养,不用刻意进补。

而且,中医认为,立秋后是生津养阴的好时节,高脂肪并不利于养生; 倒是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蔬菜,营养丰富又不容易让人发胖,秋季可以多吃一点。

4、秋季养生汤应防燥护阴、滋肾润肺。

秋天为收获的季节,上市的蔬菜、瓜果品种较多,人们宜食花生、泥鳅、白鸭肉、鲥鱼、山药、白木耳、橘子、白果、梨、红枣、莲子、葡萄、甘蔗等柔润之品。

秋季干燥,容易出现诸如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等症,此时,应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蜂蜜等。

5、秋季养生汤宜滋阴润燥。

秋天人们感到口鼻干燥、咽干喉痛、皮肤干裂,说明燥气消耗人体之津液,津液既伤,滋补津液就是秋季常用的补法。

秋燥引起肺虚时,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蜂蜜等益补肺气;引起肺阴虚证象时,可用核桃肉、芡实、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参、猪皮、鸡肉等分别滋养胃阴及肝、肾。

四季平衡进补

四季平衡进补

四季平衡进补人之发肤,自受于父母之日起,在其生、长、壮、老各个阶段,一年四时的变化对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都要产生一定的影响,即《黄帝内经》所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体的保健养身,源远流长,经验丰富,《皇帝内经·素问》就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一年四季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合理的进补,对于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进补,就是指通过服食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以强壮体质、防治疾病、延长寿命。

进补主要包含有修补、补充、补益和滋补的内容。

下面将就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特点和对应的平衡进补原则做一粗浅的探讨。

1 一年中四季的不同特点及与机体的相关性1.1 “虚”则补之《黄帝内经》指出:“精气夺则虚”;《医学正传》又说:“虚者,正气虚也。

”意思是人体内气、血、阴、阳等精微物质不断耗损,引起了正气虚弱,防御外邪侵扰、推动脏腑功能活动和维持内外环境平衡的能力减弱,统称为“虚”或者“体虚”。

其实,虚症的形成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除了中医讲的“精气夺则虚”,从现在医学的角度来说,与遗传、体质、年龄、饮食结构、性格、气候、季节、地理环境、工作与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有关。

再者,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不息,精气也不断消耗,其相对不足十分普遍的,所以一般的人都有偏“虚”的情况存在,所谓“夫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

正因为偏虚的情况是无时不有,因此,就需要适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进补方式,从而促进机体更快的达到一种“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所以,在进补的问题上,在分清“虚”的类型后,再与脏腑联系起来,辨别五脏之虚,以对症进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至此,方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1.2 四季的不同特点及对人体五脏的影响《灵枢.四时气第十九》阐释道:“夫四时之气,和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

”意思是说四季气候各不相同,也就会有不同的疾病流行。

秋季生活小贴士

秋季生活小贴士

秋季生活小贴士1.初秋之时,欲食之味宜减锌增酸,以养肝气。

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凋零,气清风寒,节约生冷,以防疾病,此时宜进补养之物生气。

2.中秋炎热,气候干燥,容易疲乏。

此时应多吃新鲜少油食品。

其次,应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症应多食含维生素A、B、C、E类食品,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抗病能力。

3.晚秋季节,心肌梗塞发病率明显增高。

此时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切记进食过饱,其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

日间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二、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4.洁净镜子:用蘸牛奶的抹布檫镜子,可使其清晰光亮如新;5.常吃夜宵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6.面包能消除衣服油渍:用餐时衣服如果被油迹所染,可用新鲜的白面包轻轻摩檫,油迹即可消除;7.如果衣服和衣袖太脏,可以将衣服浸泡在溶有洗衣粉的温水中10~15分钟,再进行清洗,就容易洗干净;8.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充电座30公分以上,切记放在床边;冬季气候干燥,手脚易发生皲裂,若在裂口上涂些牙膏,就能止血止痛,使裂口早日愈合;9.少喝奶茶,因为奶茶高热量,并且没有营养价值可言。

长期饮用可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10.冬季忌常舔嘴唇,会越舔越干裂;忌冻僵后烫手,容易生冻疮;忌睡前洗头容易感冒;11.香蕉皮能有效治冻伤,用香蕉皮的内面轻轻摩檫冻伤处,直至发热几次即可见效;12.脚枕枕头治抽筋,每晚睡时在脚下垫一个枕头,可防止抽筋现象在睡觉时发生;13.早晨起床后用水冲兑一杯蜂蜜水空腹饮下,活动一小时再吃饭,长期坚持可治疗胃炎;14.治疗近视小窍门:经常下蹲能有效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腹部淤血,缓解视力疲劳,防止近视及视力衰退;15.蜂蜜可治疗口腔溃疡,漱口后将蜂蜜涂于溃疡表面,保持几分钟,然后咽下,一天三次;16.仰头点眼药水时微微张嘴,这样眼睛就不会乱眨了;17.鼻子流血时,只要自己两只手的中指互相一勾,即可在数十秒内止血;18.早晨醒来先喝一杯水,可以预防结石;。

秋季“肝”燥,宜常吃这3种食物与水飞蓟来护肝

秋季“肝”燥,宜常吃这3种食物与水飞蓟来护肝

步入秋季后,天气愈发地干燥,燥气盛行易伤肝,肝气郁滞、肝气不舒之人,在秋季郁滞会明显,日常需注意护肝。

秋季调养肝,至于日常饮食方面,以下这3种食物宜多吃。

1、增酸少辛,宜食酸多的食物秋季要“增酸”,以抵御过盛肺气之侵,酸味入肝,秋季在饮食上宜增酸减辛,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物,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以护肝气。

2、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秋季干燥若上火,在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燥为主,比如蜂蜜、百合、雪梨、银耳等食物,日常少摄取辛辣,辛辣食物易造成身体的燥热、上火,导致人的肝火上升,从而增加肝的负担,故在秋季不应该多食,温补的食物也应适可而止,不可频繁进食。

3、多吃时令蔬果秋季调养肝,也应多吃时令蔬果,蔬果中所的一些物质,有助于肝,比如蔬果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缩短废物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吸收,从而减轻肝的解毒负担。

建议平时多吃滋阴润燥的蔬果,比如柚子、葡萄、雪梨、苹果、哈密瓜、石榴、莲藕冬瓜、白萝卜。

秋季护肝,也可考虑给肝补充些物质,适当进食有助于肝的补充物,比如有水飞蓟的。

水飞蓟也是种护肝植物,其种子里有的黄酮物质-水飞蓟宾,在保护肝、改善肝方面能起到作用,并且有助防肝损伤、促进肝损伤的修复。

其实,葛根、丹参、五味子这三种物质,在护肝也起着作用。

丹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有减轻发炎反应,清除氧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有促进受损肝修复或恢复的作用,并且有解酒作用,能够促进酒的分解。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有促进蛋白质、糖原生物合成,能够加高肝的解毒力。

像汤臣倍健水飞蓟葛根丹参片,里面有水飞蓟、葛根、五味子与丹参这4种物质,对护肝有帮助。

秋季“肝”燥,日常不妨多吃能滋阴润燥的食物、一些酸味食物、时令蔬果,以及水飞蓟葛根丹参片来护肝。

本产品不可替代药品。

秋季润肺养生短信

秋季润肺养生短信

秋季润肺养生短信秋季润肺养生短信1.秋季养生小秘诀:1、宜收不宜散,早睡早起收气养气。

2、饮食上少食葱、姜等辛辣物,多食酸味甘润的蔬菜水果及润肺生津之物,如百合、银耳、秋梨等。

免费发送复制2.秋季养生小提醒:清晨外出多穿衣,防止受凉伤身体;锻炼过后早把家回,汗湿衣衫风中吹易着凉;运动强度要适度,准备活动要充足。

祝你健康!免费发送复制3.秋季养生要常笑,笑是一种健身运动,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气机升降,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让肺吸入足量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气血调和。

免费发送复制4.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宁,心平气和,静想秋季收获硕果的喜悦,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助心旷神怡,开阔胸禁。

祝您旅途愉快,一路顺风!免费发送复制5.秋季养生之养气:养胆气要多读书,养肝气记不发怒,养神气需谨慎,养浩气慷慨下,傲字单养骨气,谦虚礼让养锐气,忘忧忘烦养心气,淡薄饮食养胃气。

免费发送复制6.秋季养生重保肺,养阴防燥功加倍;起居出入添衣物,早睡早起去疲累;乐观情绪多栽培,舒畅胸怀少伤悲;饮食有度酸为好,辛辣食物少为妙;进补原则宜滋润,药物选择忌散耗;运动时刻不能少,坚持锻炼健康保!免费发送复制7.秋季养生重在调养,关键在四个方面:“多事之秋”先调睡眠;秋风秋雨不要秋愁,消除抑郁情绪;调整饮食防秋燥,清补为主;重在养肺、饮食应增酸少辛。

免费发送复制8.秋季养生注意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粗粮促肠胃蠕动,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食物,少喝甜味饮料,多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愿你健康过秋季!免费发送复制9.秋来临,养生保健要注意:秋季养生要保养体内阳气,可多食用芝麻、糯米等柔润食物,不妨多炖百枣莲子银杏煮粥喝,配山药、马蹄效果更佳。

免费发送复制10.秋天到,气候燥,记得天天吃红枣;百合做菜润润肺,枸杞一杯精神好;上班多饮决明子,不要老是看电脑;苹果葡萄都是宝,秋季养生少不了!祝君好!免费发送复制11.亚健康,莫着急,秋季养生提醒你:吃干果,多蔬果,恢复体能很神奇;吃鳗鱼,炒猪肝,眼睛疲劳可缓解;坚果类,健脑好,营养滋补不能比。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中医四季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即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主动调整自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高年之人,多有宿疾,春气所攻,则精神昏倦,宿病发动。

又兼冬时,拥炉熏衣,啗炙炊煿成积,至春发泄。

体热头昏,壅隔疫嗽,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皆冬所蓄之疾,常当体候。

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

不可兀坐,以生抑郁。

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

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

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

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

三伏内腹中常冷时,忌下利,恐泄阴气,故不宜针灸,惟宜发汗。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

平居檐下、过廊、街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

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

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夏三月,每日梳头一二百下,不得梳著头皮,当在无风处梳之,自然去风明目矣。

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肺盛则用咽以泄之。

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

惟宜针灸,下利进汤散以助阳气。

又若患积劳、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干饭炙煿,并自死牛肉、生绘鸡猪、浊酒陈臭、咸醋黏滑难消之物,及生菜、瓜果、蚱酱之类,若风气、冷病、痃癖之人,亦不宜食。

又当清晨,睡觉闭目叩齿21下,咽津,以两手搓热熨眼数次,多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

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

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冒触寒风。

老人尤甚,恐寒邪感冒,为嗽逆麻痹昏眩等疾;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冷之患;不宜沐浴,阳气内蕴之时,若加汤火所逼,必出大汗,高年骨肉疏薄,易于感动,多生外疾,不可早出,以犯霜威;早起,服醇酒一杯以御寒,晚服消痰凉膈之药以平和心气,不令热气上涌,切忌房事,不可多食炙肉面馄饨之类。

药王”孙思邈《养生歌》附译文

药王”孙思邈《养生歌》附译文

药王”孙思邈《养生歌》附译文孙思邈是名垂青史的隋唐医药家、养生学家。

他医德高尚,医药兼精,并重视养生而获得长寿,享年141岁。

唐太宗被孙思邈的医德医术所感动,封他为“真人”,并写下《孙真人赞》:“凿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孙思邈的养生知识十分丰富,他在百岁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琅琅上口的语言写成《养生歌》,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孙思邈“情极医源”,曾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福寿论》、《摄养枕中方》、《孙真人卫生歌》(养生歌)等,为我国医药发展和养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因此,他在自己所写的两部巨著中,均冠以“千金”二字。

他告诫人们,要珍重生命,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

他写的《养生歌》第一句就说:“天地之间人为贵。

”他告诉世人:“箕裘五福寿为最。

”这五福之中寿列第一位,是人生中最值得珍重的。

善待生命是《养生歌》的主题歌,正如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中所说:“天有盈虚,人有安危,不自慎不能济也。

”他还说:“养生之士,不知自慎,未足以论养生之道也。

故以自慎为首焉。

”可见,养生首先要讲究“自慎”。

所谓“自慎”,就是慎重对待自己的生命质量。

简而言之,就是“自主健康”。

衰老、疾病是人体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自慎”就不足以抵抗。

孙思邈在《养生歌》中说:“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孙氏在《摄养枕中方》讲了人生不慎带来的严重后果。

他说:“养生者失去忧畏,则心乱而不治,形燥而不宁,神散而气越,志荡而意昏。

应生着死,应存着亡,应成着败,应吉着凶。

”因此,养生者首先要重视“自慎”。

我们应从珍重生命的“自慎”的角度,深刻理解《养生歌》的精髓。

《养生歌》全面讲述了养生之道。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著作中,提出了养性十法:一曰吝神,二曰惜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事,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中医养生保健的五味调理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保健的五味调理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保健的五味调理原则是什么中医养生保健源远流长,其中五味调理原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与人体的脏腑、气血、经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合理调配饮食中的五味,可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酸入肝。

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常见的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五味子等。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当肝气过旺时,可能会出现急躁易怒、头晕目眩等症状。

此时,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比如,在春季,肝气升发旺盛,容易出现肝阳上亢的情况,适当吃一些酸味的水果,有助于保持肝气的平衡。

苦入心。

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

像苦瓜、莲子心、苦苣等都属于苦味食物。

心主血脉,主神明。

当体内有火热之邪时,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状。

食用苦味食物能够清除心火,宁心安神。

夏季炎热,心火容易亢盛,适量食用苦味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暑,预防中暑。

甘入脾。

甘味食物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比如红枣、山药、蜂蜜等。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时,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食用甘味食物可以健脾益胃,增强脾胃的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甘味食物也不能过量食用,否则容易导致痰湿内生。

辛入肺。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

常见的有生姜、大葱、花椒等。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当外邪侵袭肺部,导致肺气不宣时,可能会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

食用辛味食物可以宣发肺气,驱散外邪。

在秋季,气候逐渐干燥,容易损伤肺气,适当食用一些辛味食物,有助于肺气的宣通。

咸入肾。

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补肾的作用。

如海带、紫菜、海虾等。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

当肾阴不足时,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适量食用咸味食物可以滋补肾阴。

但咸味食物也不宜过量,过量食用可能会损伤肾脏。

在实际的养生保健中,五味的调理并非孤立进行,而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

比如,在饮食搭配上,要注意五味的均衡。

五行五味五音五色五方

五行五味五音五色五方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五味不可以过食,正所谓“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骶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因此,选择食品既要五味俱全,又要不偏不倚,这样才能均衡营养,脏腑和谐。 五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五脏对应五声,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吃什么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吃什么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吃什么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养生也是一样。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的食物,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的食物春季《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睡早起,广步於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意思是说,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发育,欣欣向荣,此时宜开始锻链身体,早晨起来缓缓散步,拨开束发,松缓衣带,让形体舒展,使志意顺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以求神定而志安,这就是春天保养春生之气的方法。

在阳气生发的春季,饮食要求清淡,不宜大量食用油腻、油煎的食物;水果宜食用一些甘蔗、马蹄、柑橙等,取其清淡甘凉,防止积热於里。

春生万物,气温由寒转暖,这个季节,芽类蔬菜肥硕鲜嫩,可以促进升发,应顺应时令,多吃绿豆芽、黄豆芽苗、豌豆芽苗、韭菜苗、香椿苗等。

其中被古人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

而且,豆芽还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缓解春季气候干燥导致的"燥热"。

各类豆芽的功效也不同,比如绿豆芽容易消化,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合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人群食用;黄豆芽健脾养肝,其中维生素B2含量较高,春季适当吃黄豆芽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黑豆芽养肾,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含量比绿豆芽还高;豌豆芽护肝,富含维生素A、钙和磷等营养成分;蚕豆芽健脾,有补铁、钙、锌等功效。

夏季《黄帝内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睡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意思是说,夏天万物生长,茂盛华美,夏日昼长,养生者宜早起锻链,不宜懒惰,要使人的精神旺盛饱满,让体内阳气宣泄於外,以与夏季阳盛的环境相适应,这就是夏天保养夏长之气的方法。

现在夏至已过,小暑将至,天气潮湿闷热,稍不注意很容易会产生暑湿症状。

秋季养生知识

秋季养生知识

秋季养生知识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

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主要。

一.营养原则秋季三个月的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

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

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即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

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巩固摄人体内的正气。

由于天气干燥、凉爽变化不同,饮食原则可依据节气的变化相应调节。

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软、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

一方面,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以防止嘴唇开裂等气候干燥对人所产生的直接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产生疾病。

早晨饮淡盐水,晚上饮蜂蜜水,既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养生抗衰的重要内容。

总之,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

二.适宜食物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浆、扁豆等。

2、肉蛋奶的选择:羊肉、牛肉、鸭肉、鱼类、猪腰子、猪肺、鳖肉、乌骨鸡、鲍鱼、鳝鱼、蛋类、奶类等。

3、蔬菜的选择:豆芽、菜花、菠菜、胡萝卜、茄子、莲藕、甘薯、马铃薯、山药、芋艿、芹菜、小白菜、莴笋、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4、水果的选择:橘、柚、葡萄、柿子、梨、苹果、枣、香蕉、山楂、草莓等。

5、其它: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枸杞子、白木耳、田螺等。

三.饮食禁忌在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颐养胃气。

如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蕴,毒素滞留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1、秋季忌食辛热香燥的食物: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品,多食助燥伤阴,可以加重内热,使燥邪侵犯人体。

秋季营养食谱与养生食谱的原则

秋季营养食谱与养生食谱的原则

秋季食谱营养与养生的原则:在秋分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人体应顺应四时变化的规律,进入保护阴气的时机,在饮食方面应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主,这是秋季养生之道的重要的地方,尤其是秋季养生食谱不容忽视。

那么秋季养生食谱有哪些呢?适合秋季的营养与养生食谱。

中医认为“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人乃气之聚”,肺与秋气相应。

秋季降雨少,空气干燥,燥邪最易伤津犯肺,使人出现咽干、鼻衄、咳嗽、肤涩等“燥病”。

因此,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防病要特别注意防止呼吸疾病感染。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秋季饮食宜滋补。

秋季引补是中医养生要旨之一,为冬令进补打好基础,避免冬季虚不受补的发生,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中药材,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

秋季宜少辛增酸。

秋天要少吃一些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免伤及肺气;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要选择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以防秋燥。

入秋饮食宜甘润。

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梨、葡萄、荸荠、糯米、甘蔗、豆浆、芝麻、莲藕、菠菜、猪肺、鳖肉、橄榄等,这些食物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

应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

秋季养生食谱的饮食调理应当注意:以生津润肺,养阴清燥、通畅大便为主。

可选用百合、芝麻、萝卜、莲藕、蜂蜜、银耳、梨、鸭等食物,忌进食辛辣、煎炸之物,生冷食物也不宜多食。

冬季饮食遵循四原则

冬季饮食遵循四原则
冬季饮食遵循四原则
在冬季,夜长昼短,太阳照射时间明显减少,因此,冬季是阳气最少的时期。处于生长期的孩子,在冬天几乎“不长个”。很多女性也会在冬季里出现月经周期推延、错后的现象。就连我们的脉象,在冬天也会变得沉伏,难以触摸。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在天气寒冷时,体温降低,血流缓慢,生命体细胞的代谢活动也处于一种低下的状态,所以,所有的生机均处于低落的阶段。因此,冬季的饮食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少食咸味,首要的就是减少食盐的摄入,饭菜以清淡为上。其次也要少吃或不吃海鲜类食品,因海味食物虽然鲜美,却多为咸寒之性,最易伤阳,毁人根本。而苦味是入心的,多为温性食品,可以养心阳、肾阳,故冬季不妨多食用一些苦味食物。
四、补阳护阴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虚少,温补阳气为主要宗旨。常用的温补药物有以下几种,在冬》亦有“用寒远寒,食亦同法”的理论,即在饮食上,冬季要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多吃温热性食品,以补益人体虚弱的阳气,因此,在冬季最好多食用辛温之品,如羊肉、牛肉、驴肉、鲜鱼等肉类,葱、姜、花椒、茴香等调料,以及萝卜、韭菜、桂圆、苹果等蔬菜水果等。但同时,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人的肌肤汗孔皆处于闭合的状态,补益阳气过盛,则容易导致阳郁于内,而出现火热内生的病症,因此,在饮食上,注意补阳与滋阴、顺气结合,是最适宜的饮食,故民间又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的谚语。冬季在食用补阳之品的同时,应多食用一些萝卜类通气的食品,并宜配食鳖、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味。
紫河车:性微温,味甘咸,《神农本草经疏》谓:“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返本还元之功。”本品具有养血、补气、益精等功效,对女性青春期闭经有良好疗效。使用时,可炖食,亦可研末服,每次3~10克,温水冲服。
杜仲:杜仲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的功能。对肾虚所致腰痛功效卓著,亦有镇静和降血压的作用。可用于肾虚所致腰腿酸软、疼痛、无力,以及肝肾不足所致的男女生殖系统的病症,如女性的卵巢功能低下所致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等,男性性功能低下等。可取300克杜仲泡于500毫升黄酒中,7日后饮用,每次50毫升,每日2次。

试析藏医药学之六季饮食保健

试析藏医药学之六季饮食保健

前春:前冬“增盛积聚”的培根之邪,到了阳光十分温暖的前春季节,凝团 崩 析 ,若服用温热的,性效
沉重的饮食,在后冬时“增盛积聚”的“培根”之邪因没有其他对治,未能抑制“培根”的势头,遇到与其性
相 相 合 的 环 境 、饮 食 等 时 ,成 为 发 病 的 外 缘 ,在 其 居 位 “增 盛 积 聚 ”的 培 根 之 邪 此 季 易 明 显 的 发 作 。
五源 (q g w 哭)⑤ 水风成分大
土风成分大
火风成分大
火土成分大
水火成分大
土水成分大
六味
辛味增强
涩味增强
苦味增强
酸味增强
咸味增强
甘味增强
精力

适中
较弱
较弱
适中

二、六季时令与三因疾病
“隆”具有粗糙、轻浮( ^ 1 、寒冷(SF'q )、细微(3)、坚硬(51)、动 摇 ( 甲 等 六 种 性 相 ,“隆”病患者喜好 甘 、酸 、苦 、辛味的饮食。“赤巴”具有滑利、锐利、湿 热 、轻 浮 、恶臭(^>甲)、下 泻 (% 3)、湿 润 等 性 相 ,赤巴病患者喜好为甘、苦 、涩味和凉性饮食。“培根”具有 滑 利 、清 凉 、沉 重 (|q )、迟 钝 p r ^ ) 、绵 柔 ( M*1, 、稳固(M P )、黏 稠 等 性 相 ,培根病患者喜食辛味、酸味和糙性的饮食。除了“隆”“赤巴” 和“培根”三种单一性相外,其它具有“二合型”®或 “三合型”®三因素所反映的特性。哪种因素偏多,则该 种因素的特性比较明显。
重 、滑利和效能为迟钝、绵 柔 、稳 固 、黏稠的饮食。其沉重等性效与“培根”的性相相合,增强了“培根”的
力 量 ,使 “培根”在其居位“增盛积聚”。此季因特别寒冷,培根像冻成块的熔酥凝聚成团,虽未能阻止“±音

中医饮食之道应顺四时而调

中医饮食之道应顺四时而调

中医饮食之道,应顺四时而调
健康的饮食不仅要定时、定量,还应要根据四季的温度变化而调整。

《内经》讲“饮食有节”,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半百而衰”的后果。

四时饮食不节还会导致很多疾病,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梁厚味,足生大丁”、“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等论述。

《灵枢·师传》又说,饮食要:“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

张仲景也说:“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

”说明饮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四时气候的变化情况,食物的性味等加以选择调配,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一日中饮食有一定的要求,《三元参赞延寿书》说:“夜半之食宜戒,审酉前晚食为宜。

”一年中的饮食,根据不同季节调配,张仲景说:“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

春不食肝者,为肝气旺,脾气败。

若肝旺补肝,脾气败尤甚。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说:“春省酸增甘养脾气,夏省苦增辛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另外,四时的食物选择应要注意寒、热、温、凉四性与肮脏的联系。

《饮膳正要》认为,“春气温宜多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在注意四时的性味外,还应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阴阳的偏盛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

《黄帝内经》顺应四时养生法

《黄帝内经》顺应四时养生法

《黄帝内经》顺应四时养生法《黄帝内经》认为人应当“与天地如一,得以之情,以知死生”。

人体生命是天地阴阳之气相感应的产物,是自然界物质有规律变化的结果。

因此,人类养生保健必须顺应天地阴阳,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一年之中,气候呈现春温、夏热、秋凉、冬藏的规律性变化,在这一气候的影响下,自然界万物都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变化。

所以,人类必须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

四时养生最基本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季属阳,自然界万物正处于生、长阶段,故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阳,以顺应自然界生长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阳(春)之生、太阳(夏)之长;秋冬季节属于阴,自然界万物处于收、藏阶段,故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阴,以顺应自然界万物收藏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阴(秋)之收、太阴(冬)之藏。

从人体自身阴阳变化规律来看,春夏之时阳气升,人体阳气也随之盛于表而虚于里,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充养体内阳气,培扶其根本,使之充沛而有力卫于外;秋冬之时万物敛藏,人体阴气也随之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调养阴精,使阴精充盛而濡养五脏之内。

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

即春天来临时,初春阴寒尚未尽,不可骤减衣服,以防感受风寒之气伤人身之阳,谓之“春捂”;秋天来临时,晚秋天气虽凉未寒,不宜过快增添衣服,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加抗寒能力,谓之“秋冻”。

【春季养生】春季共有三个月,从立春至立夏,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约在农历一月至三月间。

此时应入夜即睡,早些起身,到庭院中散步,使精神愉快,保养生发之气。

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的病变。

外邪致病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

风邪可单独作为致病因子,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

因此风病之病种较多,且病变复杂。

如遇热合,而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即为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宜减辛增酸冬季宜食温热
秋季是阳气主收的季节《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容平,就是表达生物经过春夏季的生长,长夏的灌浆、成熟而达到的一种外在形态的稳定,亦可以说是发育的停滞状态。

这种变化在人体也有相应的体现,人体的阳气亦由发散转化为收敛的状态,表现为皮肤出汗减少,小便增多;儿童的身高很少生长,因为主持生长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慢性胃病等,在夏季可能有所缓解或好转,但进入秋季则旧病复发。

因此,秋季阳气的收敛伴随着人体一系列的变化。

秋季是肺气当值的时令五脏通应四时,前面我们谈过了肝通应春季,心通应夏季,脾通应长夏,而肺则与秋季相通应。

按照我们谈到的五脏与时令的关系,一方面,肺的功能在秋季表现最强;另一方面,秋季最容易出现肺受伤的病症,如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癌等,均是秋季发病最高。

肺的功能是:主司呼吸之气,主持水液代谢;与七窍的关系是开窍于鼻;在色、味的对应上是在色主白,在味为辛。

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秋季的生化特性是生物生、长、化、收、藏过程中收的阶段,也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因此,在养生方面,饮食起居都要围绕着能促进阳气的收敛为目的,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秋冬养阴。

同时,鉴于秋季燥邪为主,在生活上亦应注意防止燥邪伤人。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

其原理有:一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

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

减少辛散之味就要少食生姜、大葱、陈皮等,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而要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

秋季饮食,宜滋阴防燥秋季气候干燥,易伤人体津液,津液被伤,易出现干咳、无痰、便秘等症状,多服用凉润之品可以有效预防燥邪伤人。

可多食莲藕、银耳、雪梨、蜂蜜、百合、山药、桔梗、甘蔗等蔬菜、水果,鸭肉、螃蟹、鳖、龟等肉类食物。

冬季的饮食之道进入立冬,漫长的冬天开始了,这个过程,要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

冬季是阳气主藏的季节自然界在冬季呈现出万里冰封、草木凋零的景象,不仅植物的生命处于一种生长的停滞状态,甚至很多动物也是如此,如昆虫类、青蛙、刺猬、乌龟、狗熊等均进入了冬眠,所以《内经》把冬季称为闭藏的季节。

闭藏,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的生化征象,但更本质的,是对自然界阳气状态的一种描述。

冬季是肾气主令的时段冬季五行属水,与人体的肾气相通应。

因此,冬季的人体一方面会表现出肾的功能属性,另一方面,也最容易出现肾的病变。

根据《黄帝内经》论述,肾是生命之根,决定着寿命的长短,主持生殖系统功能;肾是封藏之本,人体精气的藏蓄之器;肾是作强之官,决定着人的体力与智力。

肾开窍于耳与二阴;五色之中,黑色是入通于肾的,因此补肾的药物通常都是黑色的;五味之中,咸味入肾。

冬季饮食,宜食温热《内经》亦有用寒远寒,食亦同法的理论,即在饮食上,冬季要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多吃温热性的食品,以补益人体虚弱的阳
气,因此,在冬季最好多食用辛温之品,如羊肉、牛肉、驴肉、鲜鱼等肉类,葱、姜、花椒、茴香等调料,以及萝卜、韭菜、桂圆、苹果等蔬菜水果等。

但同时,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人的肌肤汗孔皆处于闭合的状态,补益阳气过盛,则容易导致阳郁于内,而出现火热内生的病症,因此,在饮食上,注意补阳与滋阴、顺气结合,是最适宜的饮食,故民间又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的谚语。

冬季在食用补阳之品的同时,应多食用一些萝卜类通气的食品,并宜配食鳖、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