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7课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7 猫 导学案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7 猫  导学案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内容精选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17 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对比的写法。

2、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1、学习并掌握8个词语读音和意思:污涩、怂恿、婢女、蜷伏、惩戒、怅然、诅骂、红绫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第一、二部分,了解第一、二只猫的故事,体会作者对第一、二只猫的感情。

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学生说一说自己喜不喜欢猫,为什么?【知识链接】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自学互动学习任务1.学习课文写第三只猫的内容,注意描写方法2.通过比较,理解课文主题。

导学过程1.分析1-14段写第一、二只猫的内容,赏析细节描写的语句。

2.读课文15段——34段第三次养猫的故事,完成下列题目。

1)芙蓉鸟事件——庭审现场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_______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案发前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发后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杀死鸟的真正凶手是。

2)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愧疚、自责、更难过。

请找出表达达标测试通过朗读、理解、品味,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对作品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7课《猫》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7课《猫》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猫》中作者对猫的基本描绘。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它们有哪些独特的性格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猫的具体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是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描绘猫的形象,以及这些描绘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猫的行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课文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其关注自然、关爱动物,并付诸实践。
举例解释: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教师可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会运用;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组织材料、展开叙述,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关爱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的观点较为分散,缺乏针对性。这说明我在引导讨论时,可能需要更加明确主题,帮助同学们聚焦问题,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阅读课文《猫》,理解文章主题及结构;
2.学习生字词:柔和、机灵、淘气、懒洋洋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掌握作者对猫的描绘,如“猫的性格古怪”、“猫喜欢玩耍”等;
5.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动物;
6.结合课文,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猫》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及关爱动物的态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猫》教学难点:探究作者一家永不养猫的真正原因。

学习步骤: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X振铎的一篇文章《猫》,这篇题为“猫”的文章,实际写的是“养猫”。

这点从文章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和文章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可以看出来。

从“养了几次猫”到“永不养猫”,这中间肯定有许多曲折的故事。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读这篇课文,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2、X振铎(1898-1958),某某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1、自行掌握积累生字词的音形义。

一缕(lǚ) 污涩(sè) 惩戒(chéng)红绫(líng)怂恿(sǒngyǒng)怅然(chàng)相称(chèn) 蜷(quán )伏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本文写了的故事。

3、文章按什么顺序和线索叙写了“我”养猫的情况?明确: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

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了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

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板书)。

4、在作者养猫的经历中,哪一次养猫,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第二或第三次养猫的经历。

三、明确目标和学习方法今天咱们采用的方法是说读。

(教师板书:说读)什么叫说读呢?就是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咱们就是采用这种边说边读的漫谈式的方法,来了解课文。

咱们说读的话题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说猫、说人、说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7课《猫》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7课《猫》教案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思考。他们围绕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次课堂上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创作灵感。
4.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了解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和关爱生命。
5.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形成关爱动物、珍惜生活的积极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课文《猫》中运用了大量形象、贴切的词语和句子,如“它俯身下去,用爪子拨弄着地上的草”,“猫的眼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等。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表达,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 课文结构与写作技巧: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谋篇,使文章具有吸引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呼应,情节的起伏等。
7.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课文《猫》,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猫》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篇通过对猫的描绘,表达作者对生活热爱的记叙文。它展示了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合理的篇章结构来表达情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猫导学案1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猫导学案1新人教版

研 习
你明白了什么道 理? 4、中心理解
1、对于三只猫的描写这篇文章有 许多传神之处,找一找文中的相 关语句。 2、任选其一: 通过朗读、理解、品味,相信同 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对
点拨:这种描写人的心 理及神态来突出人的精神。
任选其一,写出自 己想说的话。
评 价 时 注意结合文 章主旨;注意 学生真情实
预 习
三、在备习过程中, 有哪些疑问,请提 出来。
斑 羚飞渡,团结一心; 走向深渊,无私奉献。
倾听学生的质疑,理出 研习思路。
第二课时
精读 研讨,理解
1 、说猫 :生命之 美和命运之悲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 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我 的心理变化。
1、边默读边圈画 重点词语。 描写第一的句 子; 描写第二只猫 的动词; 描写第三只猫 的句子; 自己感受深刻
引导学 生通过理解 重点词句感 受形象。感受 形象的过程 中理解课文 主旨。
课文主旨。 2 、 说人 :养猫之 乐和失猫之痛 重点研读 赏析第三 只猫的描 写。 3、对于第三只猫的 死, “我”比前两只 猫的亡失“更难过 多” ,为什么? (1)在知道案件的 真相后,作者的心 情是怎样的? ( 2 )在 这个冤案 中,作者错在哪 里?从这件事中,
启 发 学生 从不 同 的角 度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感的流露;同 时注意语言 的训练。
精 习
作品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请 同学们对文中的猫或人说一句 话。 对于文中的 说 3、比较《猫》和《斑羚飞渡》 ,我 。 注意从主题 思想和写作 手法两个方 面来比较。 1、阅读拓展: 《智蛙》和《鹤群翔空》 。
教 学 反 思
指导学生认识细节描 写并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其 作用。 点拨: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 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 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 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 同情弱小者。

七年级语文上册17猫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7猫导学案新人教版

17 猫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1朗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了一只猫。

"3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归纳、设疑、讨论——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教(学)反思:1.zǔ chàng sǒngyǒng quǎn lǚ2. B 3。

略 4。

三部分:第一次养猫(1-2段):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第二次养猫(3-14段):提心吊胆。

第三次养猫(15—34段):若有若来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性情活泼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结局死亡丢失死亡2。

举例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

C“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 ——一只可怜的猫。

3。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合作探究】﹙答案略﹚【拓展延伸】1。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3.格言举例 A努力完善自我! B弱小就要挨打! C努力拼搏,奋发向上.D 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达标检测】1、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导学案【展示课导学】【展示课导学】(课题:《猫》作者:)·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感情把握中心。

定向导学·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提升自学指导程序、要求、时间成果记录、知识生成、互动程序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方案、建议、时间规律总结整体感知把握结构内容: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学法: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本一遍,初步感知内容并画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认准字形,读准字音;2、再跳读文章,看看文章写到了几只猫,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提示: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这些方面,如外形、性情等等,也可以设计表格在笔记里呈现。

3、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理顺文章脉络。

(预时10分钟)1、我积累的字词:2、整体把握内容:文章一共写了只猫,比较异同(可设计表格)3、结构梳理:4、语言赏析5、我的创写:等级评定:☆交流与分享A两人小对子:抽查疑难字词,可以当堂批改;交流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并理顺思路,做好疑难记号。

(预时4分钟)挑战与冲刺B.四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循环探讨交流以下任务:1对经典语句的赏析。

可以互相补充。

2重点段落及作者感情的分析,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品读再讨论分析。

3存疑(预时5分钟)准备与预展C、八人共同体:①抽签: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②预展:课研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派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预时7分钟)展示主题一:你方唱罢我登台要求:1、以合适的形式板书几只猫的不同特点和文章结构。

2、以新颖方式展示课文主要内容。

展示主题二:最美词句大汇展建议:可以模仿“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节目,找出美词佳句进行赏析。

展示主题三:物是“猫”非忆难忘要求:以新颖并合适的形式再现最难忘那只猫的经历,表达回忆后的想法。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2、写作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点;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快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形近字组词
性()忧()职()凝()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里,有这么一户的普通老百姓家里。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巴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燕巢早已铸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赏析
五.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1、2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
六.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个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中加点的“似乎、好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学后反思】
作者在以非常沉痛的懊悔的语气来诉说第三只猫亡失的经过,其实就是以自己的这种亲自经历,来表达一个非常鲜明的道理:对待生命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课型:讲读
备课组:七年级语文组
【使用说明】
1、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快速阅读并反复熟读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循序解决学习问题。
2、自主学习,限时完成;相互对学,援疑质理;合作探究,求同存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水平: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3、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七年级语文上册 17课《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完整资料).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17课《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猫【导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对我的影响。

2.品味语言,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4.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语言,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蜷.( ) 伏惩.戒()污涩.( ) 怂恿..怅.然()相称.( ) 忧郁.( ) 虐.()待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妄下断语:②畏罪潜逃:③提心吊胆:3.本文作者,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合作探究】5. 三只猫,用墨一致吗?作者着重写了哪一只猫?前两只猫可不可以删除?6.养猫,有欢乐有悲伤。

你能读出这种快乐或悲伤吗?(小组内先交流:读一读,表现我心情的语句。

说一说,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同学评一评,读出了这种情感了吗?应该如何读?然后全班交流。

先看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呢?谁先读?读后师生评议。

)【拓展延伸】7.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两只猫(选段)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

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

它全身长着灰褐色的毛,还均匀地夹着白色斑纹。

它翘着棉条似的尾巴,真惹人喜爱!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猫,我可不喜欢它。

喏,一张尖尖的脸,大嘴巴旁边有一撮黑歪毛。

除了一双和小花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让人看得上眼。

它的心情非常古怪,每天早上躲在墙角洞口东张西望,不知道搞啥名堂。

一次,我想摸它,反被它咬一口。

从此,我恨透了它,见到它就打。

可这家伙特别机.灵.,老远见到我就一缩尾巴逃得无影无踪,真气人。

我越讨厌邻居家的猫,就越喜欢小花,常常省下好吃的东西喂它。

我爸爸叫我别惯坏了它,要不然,它长大了连老鼠都不会捉。

我嘴上不吭气,心里却说,哪能呢,小花从小就这样伶俐..,长大了准是捉鼠能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初一)上册备课资料:17《猫》导学案-精品可打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初一)上册备课资料:17《猫》导学案-精品可打印

17《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品读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预习作业: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解决课后生字词语,及阅读中感觉有疑难的语句;2、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猫的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以及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

3、品读课文,赏析细节描写。

4、研读课文中抒情议论之语句,探究人们对三只猫的不同态度揭示了文章什么主题。

5、动手写写:假如你是天堂里的小花猫,远方的小黄猫,可怜的第三只猫,对捉去小猫的过路人,对周家丫头,对文中的“我”,等等,你最想说什么?学习过程:一、导入:欣赏猫的图片。

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

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

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二、明确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品读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检查预习: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四、读猫,说故事我养了几只猫?你最喜欢哪一只猫?怎么说呢,老师先举个例子。

(边看书边讲述,给学生示例)比如,我说第一只猫,可以这样说:我是郑家养的第一只猫。

我的老家是主人家的隔壁。

来到新家,我也很喜欢,常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主人的三妹做游戏。

主人们都很喜欢我,活泼可爱。

它可是不久,我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

两个月以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主人们。

同学们看,老师在说第一只猫的故事时,运用了第一人称,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意,不仅交代了这只猫的来历,还说了这只猫的个性特点——它的活泼,是不是啊?还交代了它的结局。

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说,好不好啊?(生:好)那就沸沸扬扬的读起来,讲述第二只、第三只猫的故事。

(选择两人讲述故事即可,若同学讲述不精彩,可以再请一位补充。

)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创意为我们讲述了三只猫的故事,个性迥乎不同,命运也各有悲欢离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17猫》优质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17猫》优质课导学案_2

17 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1.划分层次,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郑振铎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进第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前两只猫都遭遇了不幸,此时又有了第三只猫的到来。

不同于以往的两只猫,第三只猫的到来似乎并不受大家的欢迎。

在大家眼中这只“可厌” 的猫,将会有怎样的命运呢?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

二、巩固理解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不幸随之而来,猫被冤的“罪名”是什么?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 3.“凝望”是何意?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目不转睛地看。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4.“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不准确。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

“我”主观臆断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

“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6.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7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7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7猫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运用“六字品析法”,赏析生动细致的语言。

3、多角度体味作者情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 ) 诅骂( ) 怂恿()叮嘱( )2、解释下列词语污涩:怂恿:怅然:蜷伏:3、作者简介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

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1925年和叶圣陶、胡愈之合编《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暴行。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被迫旅居英、法、日等国。

1929年初回国,一度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后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长。

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二、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三、合作探究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规范步骤,准备课堂展示。

运用“六字品析法”赏析语言。

1、酌词(抓关键词,如动词、表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表心情的词等)例如:“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

”这里的“极快地”写出了小猫的敏捷。

2、品句(可选取文中运用了修辞方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的句子)例如:“三妹常常的……又扑过去抢。

”此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详细写了三妹逗小猫的过程,突出了小猫的顽皮可爱,也写出了三妹对小猫的喜爱。

3、析法(抓住文中设置伏笔、前后照应、对比、反衬等写作手法来分析)例如:“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此处设置伏笔,为下文养第三只猫做铺垫。

四、深入解读朗读30-34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近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近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猫》学习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对我的影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习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学习过程一、导入二、知识衔接1、作者介绍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并与瞿秋白、耿济之等人合编《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他和茅盾、叶圣陶、耿济之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文学革命活动.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2、背景资料《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

它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七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精品教案新人教

七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精品教案新人教

猫郑振铎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4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

相称(chèn)郁(yù)闷一缕(lǚ) 娱(yú)乐怂恿(sǒngyǒng)婢女(bì)蜷(quán )伏惩戒(chéng)怅然(chàng)污涩(sè)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完成下表三、研读课文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

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

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17-29段)。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对我的影响。

2.品味语言,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4.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品味语言,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污涩.( ) 怂恿
..()蜷.( ) 伏惩.戒()
怅.然()相称. ( ) 忧郁.( ) 虐.()待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妄下断语:
②畏罪潜逃:
③提心吊胆:
3.本文作者,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合作探究】
5.三只猫,用墨一致吗?作者着重写了哪一只猫?前两只猫可不可以删除?
6.养猫,有欢乐有悲伤。

你能读出这种快乐或悲伤吗?
(小组内先交流:读一读,表现我心情的语句。

说一说,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同学评一评,读出了这种情感了吗?应该如何读?然后全班交流。

先看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呢?谁先读?读后师生评议。


【拓展延伸】
7.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两只猫(选段)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

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

它全身长着灰褐色的毛,还均匀地夹着白色斑纹。

它翘着棉条似的尾巴,真惹人喜爱!
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猫,我可不喜欢它。

喏,一张尖尖的脸,大嘴巴旁边有一撮黑歪毛。

除了一双和小花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让人看得上眼。

它的心情非常古怪,每天早上躲在墙角洞口东张西望,不知道搞啥名堂。

一次,我想摸它,反被它咬一口。

从此,我恨透了它,见到它就打。

可这家伙特别机灵
..,老远见到我就一缩尾巴逃得无影无踪,真气人。

我越讨厌邻居家的猫,就越喜欢小花,常常省下好吃的东西喂它。

我爸爸叫我别惯坏了它,要不然,它长大了连老鼠都不会捉。

我嘴上不吭气,心里却说,哪能呢,小花从小就这
样伶俐
..,长大了准是捉鼠能手。

可是谁能想到,事情真让爸爸说中了,那天,邻居叔叔放出铁笼中的小老鼠让小花捉。

小花竟像在恶狼面前的绵羊一样a,先是用脚顶住地面,身子死命后退,后来干脆狼狈逃跑,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这时邻居家的猫不知从哪里窜来,像离弦的箭b扑向老鼠,接着是老鼠的惨叫……
从此,我再也不追打邻居家的猫了,也不再娇惯小花了,每当小花缠我的时候,我就说道:“去,学抓老鼠去!”
1)上文中,作者写两只猫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中,写两只猫的特点是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在状物中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对自家的小猫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邻家的猫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后来通过捉老鼠一事,作者才改变了对邻家猫的态度。

4)上文中带点的两个词语“机灵”“伶俐”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中画线的两个比喻句,它们各自形容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1.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3只流浪猫。

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
2.争做公正小法官,审判:芙蓉鸟被害案
芙蓉鸟被害案[森林153号刑事案]
案发现场情况: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①案发前的表现
②案发后的表现: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杀死鸟的真正凶手是
定性依据:
假如你就是那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言要合符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案件反思: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在原文划出并品读)
反思篇:请你以作者的口吻为第三只猫写一段哀悼性的文字,表达“我”的忏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3.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
..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
我家永不
..养猫。

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4.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 会怎么想、怎么做?
5.同一件事上,作者对待不同的猫的态度可能是不同的,猫的遭遇可能是不同的。

那么这是
什么造成的?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拓展延伸】
6.学习本文,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感触。

友情提示:
7.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三只猫
5.第3只猫,揭示文章中心,写第1、2只猫是为了突出第3只猫,与它对比,显得命运更加悲惨。

7.1)对比2)外形,捕鼠3)喜欢和宠爱,厌恶和追打4)不能,机灵是写邻居家小猫机警、灵活,怕我打不靠近我;伶俐是写我家小花猫乖巧,带可爱。

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