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思想政治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十一五”期间,江苏高等学校狠抓质量内涵建设,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质量内涵,高等教育继续呈现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教育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各项目中,我省入选项目数以及总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完善。
依据高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细化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构建了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及复合型等各类人才培养格局。
全省现有普通本科院校45所,其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9所,博士授权高校26所,一般本科院校19所,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26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7所,省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17所,一般高职高专院校55所。
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
2009年普通本专科年招生数增加到42.98万人,本专科在校生数增加到165.34万人;研究生年招生数达到4.02万人,在校研究生数增加到11.39人。
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比例,已由2001年的8∶100∶55调整为12.7∶100∶84.4,高层次人才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显著增强。
高考升学率一直稳定在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人才培养规模全国第一。
“十五”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200多万名大学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校教学工作逐步加强。
为引导高校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通过设立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等举措,进一步健全了教学工作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逐步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在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我省共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52个,获奖项目数仅次于北京列全国第二,其中高职获一等奖2项,位列全国第一。
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我参加了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深感这是一次深化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
本次讨论涉及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让我对本科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本次讨论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本科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本次讨论中,我们必须确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是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讨论中,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们要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本次讨论中,我还意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五、深化实践与应用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但将其转化为实践应用更是关键。
通过本次讨论,我意识到要将所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次大讨论,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理解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将把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9.29•【文号】教高〔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教育教学管理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各个行业培养大批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不同特色、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文结合个人的成长和从教50余年教学经历,就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某些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我是一名数学教师,1954年以来一直在交大工作,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从事大面积工科数学的教学和改革工作。
50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工科数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拥有国家教学团队,两门国家精品课程,两门国家精品教材;一名教师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两名获省级教学名师奖。
1980年以来,承担了教育部教学专项课题13项,获国家和教育部教学和教材成果奖8项。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于2004年教育部验收评估中,名列全国4个优秀工科数学基地的前茅。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思想、成果和经验,在全国工科数学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也设立在西安交通大学。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西安交通大学几代人半个世纪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而我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在组织的培养和老一辈师长们的带领下逐步成长的。
回顾西安交通大学工科数学发展和我个人成长的历程,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重培养,严要求,切实把好教学关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关键之一在于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应当从青年教师抓起。
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师相比,现在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至少也是硕士,学历高,基础好,这是他们的长处。
但是,在教学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方法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差距。
高校思政课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高校思政课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高校思政课改革成为一项紧迫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高校思政课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实际意义、现实困境和解决方案。
首先,高校思政课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人在不同领域具备的必要素养,包括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等。
高校应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技能。
思政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批判思维、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
首先,一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导致了思政课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一些老师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灌输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者,一些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资源、师资配备等问题亟待解决。
这些困境的存在导致了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为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要注重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与针对性。
思政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引入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大学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水平,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最后,高校应该加强对思政课的管理和支持,为思政课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支持,确保思政课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体验,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二、改革措施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根据思政课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2)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将实践教学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
(3)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与企业、社区、政府等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2.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2)实施实践教学项目。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扶贫、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 优化实践教学评价(1)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实行实践教学学分制。
将实践教学纳入学分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3)强化实践教学考核。
将实践教学成绩与课程成绩相结合,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教学。
三、实践效果1. 学生参与度高。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2. 教学效果显著。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 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
浅议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议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课老师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
如何利用这块阵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学实践和经念,谈谈对中学政治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看法。
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创新能力培养:G628.88:A:1671-5691(2018)08-0182-01创造力是连接学生才能与个性之间的桥梁。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重点强调素质教育,同时教育的核心也是重点强调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有效的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政治教学才会充满无限活力与生机。
处于知识竞争时代的中学生,每天都会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
竞争无处不在,这更需要我们全面的发展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
通过课堂的学习,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自己和广大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帮助。
具体分为以下几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方面,要想使政治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轻松学习与自由民主的环境,大力弘扬民主教学,打破学生的心理束缚,培养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涵盖了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
论课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信念, 有助于 激发其创新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社会实践有助于学 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道德培养以及素质的拓展和提高, 还有助 于 激发 学生的爱国意识和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奉献的 理想与 热 情。 这些都有助于培育学生健康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信念, 而创新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即是与此联系在一起 的。( ) 2 思想 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 方法论 以及科 学思维方式, 有助于形成创新思维。例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一
、
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展开探索的有效实践 , 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培 德教育 、 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 是高校人才培 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 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特殊使命 , 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着 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解决理论脱离 实际、 知识远离生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自己特殊的学科优势。 1内容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 了人文素质教育、 理 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可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 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 想信念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虽然较为宽泛 , 但它 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 , _ J 们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 1 思想政治理 创新型人才”2。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学生了解
动力。通过对中国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学习和把 证。高校党委的统领作用使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才强国、 科教 握, 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 两个选择” 的必然性 兴国战略得以受到重视和贯彻执行。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
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2 0 1 3年 6月
河北农 业 大学学 报 ( 农 林 教育 版)
J o u r n a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o f He b e i ( A g r i c u l t u r e& F o r e s t r y E d u c a t i o n )
创新 人才培养 背景 下的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 究
谷 岩 , 王佳惠 , 张 东 洁
( 河北农业 大学 ,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1 )
摘 要 : 为 更 好 发 挥 思 想 政 治教 育 在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中的 作用 , 从 创 新 人 才 的 内涵 和 基 本 特 征 出发 , 分 析 了创 新 人 才 培 养 中高校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现 状 , 提 出 了创 新 人 才 培养 体 系 中 的 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途 径 : 建 立健全科 学合理 的 人 才评 价 标 准 , 塑 造 创 新 人 才 的创 新 人 格 ; 优 化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环 境 ,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的创 新 精 a t i v e t a l e n t s,t he a r t i c l e a na l y z e s t h e c u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I PE i n c ol l e g e s a n d un i ve r s i t i e s
S t u dy o f i d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o l l e g e t a l e nt c u l t i v a t i o n
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Value Engineering 2.4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仅凭政府或学校或社区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的,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村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同时,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种文化对孩子均有影响,要使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建立一个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系统,才能发挥全面、积极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往往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比如修建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福利机构。
3结论“留守儿童”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城市化程度加深,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家庭问题中的一个部分。
经过调研,笔者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首先,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包括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等等。
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
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积极创造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的机会;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改善教育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同时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
最后,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并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创新教育将成为今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内容丰富,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极好的载体。
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可行的。
那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本文拟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既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也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将知识不断引向深入的高级思维活动。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并通过加强训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引导质疑问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科学的质疑精神的主要方法:(1)教师要敢于对书本上某些片面或过时的观点提出质疑和修正,对一些尚待深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2)教师应注意并善于创设问题情景,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疑。
(3)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就是发现、思考、联想、探索的过程,就是发展创新能力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二、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
其基本方法:(1)多向学生提一些不是唯一答案的问题。
如我讲“培养高雅情趣”,要求学生欣赏书画作品,并说出感受。
其中一幅郑板桥的“丛竹图”,许多同学说自己不懂绘画,说不出体会。
我当即改变了要求,将此题改为:“由竹子所想到的”。
同学们打开了思维的阀门。
同学们说:“竹子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就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想到人的高风亮节”。
还有位同学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的是有些人华而不实等等。
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能力大大开发出来。
这些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回答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呈放射性状态向四面八方扩散,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习《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的总结3篇
台的一项重要政策文件,旨在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
以下是对这一意见的总结:1.强调思想政治课的核心地位: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方式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2.强化党性教育:意见要求思政课程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历史等内容。
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和信仰。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意见鼓励思政课程将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拓宽教学方法和形式:意见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课堂等,以提高教学的活跃性和吸引力。
5.关注师资队伍建设:意见提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这对于保障思政课程质量至关重要。
6.充分发挥教材教辅作用:意见要求编写和使用教材教辅材料,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传递理论知识。
同时,要确保教材教辅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7.推动课程改革实践:意见鼓励各学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践,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以提高思政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这份政策文件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改革方向,旨在推动这门课程的创新发展。
通过强化党性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教学方法和形式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高度政治觉悟的新时代优秀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和政治保障。
同时,也需要各级学校和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切实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件,旨在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
以下是对这一文件的总结:1.坚定政治教育方向:该文件强调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它明确要求教育机构将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坚定政治信仰和忠诚党的使命感。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收藕 日期 :0 11 1 2 0 2O
的多样 性 , 而人 才 的差异 性和多 样性 恰恰是 创新 教 育 的根基 个人 的禀 赋再 好 , 因材 施教 , 不 不有 的放 矢 , 新素 质 就难 以提 高 , 新 人 才就 会 被扼 杀在 创 创 摇篮 里 。这样 的教 育环 境 , 以培 养出具 有创 新意 难 识 、 索 精 神和 独 特 思 维能 力 的创 新 人 才 。因而 , 探 如何 培 养高素 质人 才就 成为高 校 教学改革 的核心 。
受 教育 者 身上 的聪 明才 智 和创 造潜 能充 分 开发 和 释 放 出来 , 育一 大 批 创造 性 人才 , 既是 高等 教 培 这 育 的最终 目标 . 也是 高校 教学 改革 的根本 依据 。
然而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有相当比例的 学 生缺乏 创 新意 识和创 新能力 , 表现在 缺乏新 意 的
程 度上 的差 异 性 ; 培养 目标 上 , 在 忽视 了人才 发 展
仅是高校的历史使命, 也是高校改革 发展的最 终
目标 。
一
、
培 养高素质 创 新人 才的 必要性
什 么是 创新 人才 ? 创新 人才 就是具 有强 烈 的创 新 意识 和创 新精 神 , 有很 好 的创 新 思维和很 强 的 具 创 新能 力 , 从而能 做 出创造 性成 果 的人 。在 当今 知 识 经济 时代 , 经济 增 长 的主要动 力取 决于知 识 和技 术 创新 从世界 范 围来看 , 发达 国家科技创 新 和进 步 对 经 济增 长 的贡 献 率 已超 过 了其他 生 产 要 素贡 献率 的 总和 ; 有创 新 能力 的人才 已被 为生产 过程 具 中的重 要 资本 ; 养 具 有创 新 能 力 的人 才 , 培 已成 为 世界 各 国增强 国 际竞争 力 的有效 手段 。为此 , 泽 江 民在 全 国教 育工 作会 议 上 指 出:我 们 必须 把 增 强 “ 民族 创新 能力 提 高 到关 系 中华 民族 兴 衰存 亡 的 高 度来 认 识 , 教育在培 养 民族创 新精 神和 培养 刨造 性 人 才方 面 , 负着 特殊 使命 江泽 民同志 的讲话 指 肩 ” 明 了经济 增 长和 社 会 发展 的关 键在 于 创新 人才 的 培 养 , 家 的综合 国力 和 国 际竞 争 力 强弱 , 终 取 国 最 决 于 国家 占有创 新人才 的多寡 。 当前在 我 国全 面实 施 素 质教育 的一 个很重 要 的 目的 , 就是 要 把蕴 藏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8.14•【文号】•【施行日期】2019.08.1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年8月1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现就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1.重要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存在短板,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
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遍现象。创新教育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 的发明创造能力 , 而是 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的综 合性 的素
一
质 教育 , 因而创新教育不仅是专业课程 的任务 , 而是包含专业 课程在 内的所有教育课 程的共同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 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创新 型人才也是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既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 的世界观、 人生 观和价值观的重任, 也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 意识 、 创新精神和
提 出 了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教 学 内 容创 新 的基 本 原 则 , 讨 了 创新 型 人才 培 养 的基本 思路 。 探
关 键 词 : 想政 治理 论 课 ; 学 ; 思 教 刨新 ; 新 型人 才 创 中 图 分类 号 : 6 1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7 2 (0 00 — 0 4 0 1 7 — 5 X2 1 )4 0 7 — 3
创 新 能 力 的 高 素质 创 新 型人 才 的 重 任 , 因此 , 行 创 新 教 育 也 进
《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立 国家创新体系》 的报告批示 中指 出, “ 知识经 济、创新意识 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 ,
要 “ 正搞 出我 们 自己 的创 新 体 系 ” 并 多 次强 调 : 新 是 一 个 真 。 “ 创
响 。 笔者 曾对 一 些 大学 生进 行 了 调 查 ,发 现 近 6 %f 大 学 生 0 l  ̄ J
方案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其变为现实 的,它需要具有创新能力
才能去实现。因此 , 创新意识 、 超强 的创新能力和敢于创新 的
精神是新世纪 、新时期 的创新 型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 的素质
和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二、 目前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断层”
根本改变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 , “ 一考定终身” , 于是 , 以“ 满堂灌” 、
思想政治教 育过程是教育者根 据一定社 会 的思 想品德要求 “ 死记硬背 ” 获取高分 , 得 以升学乃至谋取体 面的职业 就成 了人们
的教育思想 做指导 , 学生创新 能力的发挥也受 到了阻碍 , 既不能
( 2 ) 评价过程 的形式主义 , 使学 生忽视将思想道德 内化 , 创新
激发学生 的情感使其认 同 , 也 难促使其 内化 , 缺 乏了培养创 新精 精神的培养 流于表面
( 1 ) 传 授型 的教育 方式 , 使学 生创 造性思 维发 展受 阻 , 只会
比较成熟 的观点 。因此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 , 使其结合本学科 “ 死读书” 自身特点 , 把创新教 育落到实处 , 对 于培 养创新型人 才具有重 大
的意 义 。
传统 的灌输 式教育方法 , 就是教 师“ 满 堂灌” 和学生 “ 死 记硬
识的培养。
在中学 , 错误 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 为侵犯学 生人 身和文化方 面的权利和 自由, 如体罚 、 变相体 罚和随意开除等 。不得不 承认 , 这些做法都是 由于教育者法律意识不强 , 以及错 误的学生观导致 的。更有甚者 , 不允许学生提 出不 同的观点 , 责骂 、 侮辱学生 的独 到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 , 学生丧失了表达 自我想法 的机会和平台 , 久而久之导致 了创新思维受到扼杀 。
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 断层 ” , 主要是围绕教 育者的活动分析 的。 1 冲 学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定位不准 , 阻碍学生创新意识 的形成 思想政治 教育 目标是指 在一定时期 内教育者 开展 的各项 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 它代表思 想政 治教育的方 向和未来 , 也是衡量 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的重 要标准。 目标制定 的 不科学性 , 使 学生丧失 了将 理论联系 于实 际的主动性 和可能性 ; 指导思想 的唯智倾 向 , 使学 生忽视德育 、 美育 等其 他方面创 新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途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途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革。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与时俱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全球化的竞争压力,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必须与人才培养过程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为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途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有用之才。
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可以推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到此结束】。
2. 正文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高校育人机制体制
高校育人机制体制一、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高校育人机制体制的核心,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应注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同时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实践育人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五、文化体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形式,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高校应加强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文艺比赛、体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体育精神。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补充,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高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资源。
八、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是高校育人机制体制的重要保障。
高校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投入,为育人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保障。
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实施方案(高校)
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实施方案(高校)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高校将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加强德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一)德育目标。
强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律、诚信、创新、勤奋、进取的价值观和优良品德。
(二)德育措施。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开展德育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格。
二、创新智育工作,提升综合素质(一)智育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智育措施。
加强学科教学改革,注重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质量;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推进体育工作,提高身体素质(一)体育目标。
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体育措施。
加强体育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化培养;加强体育锻炼,推广健身运动,培养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组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推进劳动教育,提高综合能力(一)劳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劳动措施。
加强劳动教育,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推进工学结合,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
五、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一)总体目标。
构建高起点、全面、开放的育人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和高水平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工作要点。
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建立三全育人工作考核评估机制,促进行业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开展相关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推广三全育人经验和做法。
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
2. 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敬业奉献等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实践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将思政课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2. 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
3. 专题实践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
专题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活动,如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等;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结合多个主题开展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
4. 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实践教学相结合。
传统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现代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网络教学、虚拟仿真、移动学习等。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1. 案例分析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景模拟法。
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思想政治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作者:张彦卿
来源:《学习报·教育研究》2013年第29期
编号:G41(2013)3-02-02
作者:张彦卿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全面和实质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航天技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断突破我们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各种限制,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导致了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发展的深层改变。
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改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与时俱进
当今是改革的时代,经济在改革中发展,社会在改革中进步,人民生活在改革中不断提高。
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课程,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得,教学内容是活的,教学方法也是活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课不能一成不变,因而要课程、教材、教法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
具体说,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社会形势的发展,思想政治课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状况出现新的变化,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变化进行教学;社会理论不断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课要不断更新;思想政治课要反映国家的意识,要跟着国家的改革而改革。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革,特别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要充分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精神,采用启发、讨论和研究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传统式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未能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知识大爆炸,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完全占有者,人人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
过去我们是把
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有问题了,就是我们成功了;现在我认为相反,把没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要问。
过去我们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现在我们教师应当导演、当观众,学生当演员、当主角。
因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出创新精神,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更好的生存、发展,服务于社会。
三、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活动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只是讲道理,不注重社会实践。
为了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状况,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时间不能少于总课数的20%。
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强调对学生行为表现、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
既可以在校内,在课堂上;也可以走向社会。
形式多样,如模拟扮演、问题辩论、举办展览、出黑板报、社会调查等。
例如过去我们讲“公民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仅停留在说教上效果并不好。
如果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做一顿饭,从实践中体验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会自觉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还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位家长,让他讲述父母在抚养一个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艰辛,以及对子女的期待,让学生在调查中体会当父母的不易和父母在抚养、教育、保护中的无私奉献,从而增强学生的亲情感、责任感。
提高学生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把原有的能力、智力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通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捕获新的知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根本上离不开实践活动。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活动这一重要环节,只有组织好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才能培养出新形势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汝南第一中学 4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