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南北朝以后“冕”用以专称皇帝礼冠 帝王才可戴冕
国学常识:“冠”与“冕”的历史变迁
“冠”与“冕”
“冠”“冕”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冠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冠式,其中皇帝重臣朝会或祭祀时所戴之冠又称为“冕”。
商代,男子头上就已经出现了冠。
但通常仅仅覆盖一部分头顶,更多是一种礼仪上的要求。
所谓“二十而冠”指的就是男子年及二十即行冠礼,表示正式成人。
汉代以前,只有士大夫才有资格着冠,普通平民则使用一块布包住发髻,称为帻(zé)巾。
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风尚为之一变,文人士大夫也以着巾为荣。
北宋大文豪苏轼《赤壁怀古》中形容诸葛亮“羽扇纶巾”其实就是那个时代风尚的一种体现。
进入唐代,幞(fú)头普遍流行,成为官员的标准头饰。
幞头源自民间的包头布,实际上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制作的软帽。
幞头在额前打有两结,在脑后也有两脚。
唐时,幞头两脚自然下垂,称软脚幞头。
宋代时,两脚平伸,称展脚幞头。
同时,幞头结构也经改良,不再需要捆扎而脱放自如。
因为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又称“乌纱帽”。
明代,汉冠再度流行,但样式已有很多变化。
清代统治者为满族,满族服饰成为主流,体现在冠制上就是用顶子代替了各种汉冠。
历史趣闻明朝服饰 皇帝冕服详解
明朝服饰皇帝冕服详解导语:冕服(衮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亲王、世子、郡王的礼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级最高,用于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及登极、正旦、冬冕服(衮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亲王、世子、郡王的礼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级最高,用于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及登极、正旦、冬至、圣节、册拜等重大礼仪场合。
明代皇帝冕服制定于洪武元年,在洪武十六年、二十四年(按《明实录》记载)、永乐三年又数次修订。
嘉靖八年,明世宗对皇帝冕服做了较大修改,形成明代冕服的最终款式。
本文仅以使用时间最长、较有代表性的永乐三年所定冕服为例进行说明。
冕又称平天冠,由綖(yán)板、旒(liú)、冠武、玉簪等组成。
綖板用桐木制作,前圆(略呈弧形)后方,覆绮于外,上(表)为玄色,下(里)为红色。
长合周尺二尺四寸(约55.4厘米),宽一尺二寸(约27.7厘米),前后各垂十二旒。
旒以五彩丝线为缫(zǎo,同藻),每旒穿有赤、白、青、黄、黑五色玉珠十二颗,缫上有结(称为“就”)使玉珠之间相隔一定距离。
綖板下为长条形玉衡,用以承托綖板并固定在冠武上。
玉衡两端垂充耳一对,充耳用玄紞(dǎn,丝线)系黈纩(tǒukuàng,明代指黄色玉珠)和白玉瑱(tiàn,玉珠)各一颗。
冠武是冠的主体部分,圆筒形,用竹丝编成胎,再冒以皁(zào,黑色)纱。
冠武上饰长方形金池一对(前后各一)、葵花形金簪纽一对、缨纽二对及金条(条状金饰)若干。
朱缨从冠武两侧缨纽处向外穿出,系结并虚悬于颔下。
玉簪自右向左插在冠武的金簪纽内,簪首呈正方形。
另有朱纮(hóng)一根,一端系在冠武左侧玉簪(簪脚)上,再从颔下绕至冠武右侧,仍系于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
玄衣皇帝冕服上衣用玄色,故称玄衣,交领、大袖,领、袖、衣襟等处施本色缘边。
明代冕服继承了传统的十二章纹饰,玄衣上织日、月、龙、星辰、山、火、华虫、宗彝(yí)八章。
皇帝为什么戴冕冠?冕冠为什么要挂垂帘?
皇帝为什么戴冕冠?冕冠为什么要挂垂帘?古时,古时“冠”是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
因此古人把帽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冠。
最初冕冠是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冠。
相传,冕制起于轩辕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
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从那时起“冕”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因而皇位继承者才能加“冕”。
冕冠非常华丽,结构复杂,主要由冠圈、玉笄、冕綎、冕旒、充耳等部分组成。
那为什么要设计这些物件呢?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用细致的布帛包裹,板形前圆后方、前低后高。
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来治理天下之意;而前低后高,呈前俯之状,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关怀天下百姓,这也是“冕”字的本意。
头戴冕冠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冕板前后垂有“冕旒”,也就是缀的玉串。
帝王冕冠前后各悬12旒,最初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象征着五行生克及岁月运转。
据《明史》记载,明朝天子戴的冕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红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
冕旒即垂珠的多少是辨别身份的一大标志。
所以电视剧《云中歌》中皇上刘弗陵所戴冕冠上冕旒只有9串是不正确的。
明代亲王鲁荒王九旒冕由于冕旒会在皇帝的眼前脑后来回晃动,也会遮蔽视线,故有告诫皇帝目光不邪视不该看的事物,品行要端正,遵守礼制,并且要有威严之意。
即使看到也当没看到,所以由此衍生出“视而不见”的成语。
冕冠两侧各垂一条悬系玉瑱的彩线,称“紞”。
紞上的玉瑱,正好垂在耳旁,是用来塞耳的玉器。
所以瑱又称为“充耳”。
充耳只是悬挂在两耳边,不是直接塞进耳内,目地是提醒皇帝身居宫中耳不聪,不可妄听,勿信谗言。
冕板中间横著一条红带,代表天河,称为天河带。
本来只是綎上一道紞,用于垂挂纩,后来发展成天河带,很明显,长长的天河带倒也很有些动态的美感。
古代皇帝的帽子什么样
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区分官与民的重要标志,也是标识统治者官位等级的必要手段。
人们通过首服“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
《论语·冠义》中记有:“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传说,帽饰为黄帝所发明。
一开始并不是为了防寒避暑,而是用来标识统治权力和尊贵地位,所以被官僚统治阶层普遍使用。
这时的帽饰应该叫作“冠”和“冕”。
之后,随着礼教等级秩序的建立,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服饰制度。
冠,在古代一般指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
古时,男子20岁举行冠礼。
冠因此成为聚焦/Focus2百科知识2019.03B古代皇帝的帽子什么样□ 王影在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中,山东省博物馆选送了铜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明衍圣公朝服和战国铜餐具等三件藏品。
其实,山东省博物馆还有一件镇馆之宝—九旒冕。
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
古人戴帽讲究多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服饰礼仪制度由来已久,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
古者,冠与服相因,故以冠名服。
帽饰是穿戴在人头部的服装,古人称之为“头衣”“元服”和“首服”。
作为全身服饰中“最高”和“最先”的部分,首服占据标志男子成人的常服。
不过,并不是什么样的男子都可以戴冠的。
《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戴帽子;平民百姓则没有戴帽子的权利。
天子、诸侯以及大夫祭祀时所戴的冠,人称“冕”。
冕由冠衍生。
由于冕的出现,将冠分出了身份等级。
《说文解字》里专门注明:“冕,大夫以上冠也。
”这其中,又以帝王冠冕为尊。
帝王的冠冕是拥有最高权力者才可以戴的帽子,大体由延、旒、缨、紞、纩、纮等组成。
延,指头顶上那块长方板,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
旒,是指悬挂在方板前后的珠玉帘,一般用五彩丝线将五彩珠玉串连而成,其标准称谓叫“玉藻”。
在冕冠制度中,珠帘的根数是有讲究的,其多少是辨别身份的一大标志。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
冕冠上使用了传统的珍珠和玉 石,同时也有吉祥图案如龙、
凤、日月等。
在服装的细节上,袁世凯时期 的冕服更加注重装饰和华丽。
当代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场合的冕服
当代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穿着的冕服,上衣为对襟或斜襟,下裳为褶裙,颜色 仍以玄色为主。 冕冠上常饰有金龙、凤凰、祥云等吉祥图案,同时也有珍珠和玉石。
05
保护与传承
保护传统工艺的必要性
尊重历史文化遗产
01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统
工艺有助于维护和传承这一独特文化。
维护文化多样性
02
冕服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这一
技艺有助于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
促进传统工艺发展
03
保护传统工艺资源,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空
冕服的制作工艺精湛且复杂,涉及刺绣、镶嵌、染色等多种传统技艺。现代社会应加强对 这些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以保持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服饰文化创新
虽然现代社会的服饰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冕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之 一,仍然可以为现代设计师提供灵感和借鉴。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可以创造出更具 特色和创新性的服饰文化。
艺术审美
冕服的设计和制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华美的纹样 、精致的做工和独特的风格,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服 饰审美,也体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政治权力的象征
统治者的标志
在古代中国,冕服是帝王权威的象征,只有皇帝、皇后等统治者才能穿着。 冕服及其配饰的质地、颜色、纹样等,都与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力密切相关。
03
现代冕服
孙中山时期的冕服
孙中山时期的冕服较有特色, 上衣多为对襟或斜襟,下裳为 褶裙,颜色以玄色为主。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探究中国古代的帝王冕服主要有三种形式:冠、冕、幞。
冠通常由玉制成,具有不同的外形和装饰,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崇高。
冕是帝王加冕礼仪中所佩带的头饰,可分为三种形式:距、盖、冠冕。
其中,距是一种锥形高帽,通常用黄色、红色或紫色丝绸制成,象征着权力的至高无上;盖则是皇位的标志,代表皇权的继承与连续;冠冕则是帝王即位大典中佩戴的皇冠,通常由珠宝、宝石和珮等装饰而成,象征着帝王的尊贵和统治力。
幞是帝王肩背的象征,在帝王加冕典礼中由臣子扶持,在平时生活中则代表着皇帝的威仪和地位。
随着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帝王冕服的风格和装饰也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古代,帝王冕服的制作材料分外讲究,通常接受黄色、红色和紫色等鲜艳的颜色来表达皇权的威武与神圣。
而在宋、元、明、清等后期,帝王冕服的装饰也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龙、凤、云纹、寿字等图案,以表达皇权的威武和统治的合法性。
除了装饰风格的变化,帝王冕服的制作工艺和设计也在不息演进。
早期的冠冕多以金属为材料,制作工艺简易粗拙;而到了后期,帝王冕服更多地接受绢绸和丝绣等材料,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和繁复,重视细节和雕刻,体现了帝王对于装饰的要求和对品质的追求。
帝王冕服的探究除了了解历史制度和文化进步外,还可以从中窥见一些历史事件、政治动乱和社会氛围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导致了帝王冕服的衰落,帝王权力的缺乏使得冕服逐渐失去其象征意义;而到了隋唐时期,帝王冕服得到了复兴,从中可以看出政权的稳定和帝王权威的恢复。
另外,帝王冕服也透露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和信仰。
例如,帝王冕服中的龙纹代表着皇权的象征,龙是中国古代听说中的神物,象征着帝王的神圣地位;寿字则代表着皇帝的长寿和国泰民安,寓意着帝王的美妙愿景与期望。
总之,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的探究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冕服的深度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帝王制度的变迁、皇权的演变以及帝王对于服饰的要求和期望。
“冠冕堂皇”一词是怎么来的
龙源期刊网 “冠冕堂皇”一词是怎么来的作者:来源:《学苑创造·C版》2015年第08期冠、冕是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尤其是冕,它是作为吉服(即祭祀时穿戴的服饰)的特殊冠式,因此遂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冕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表黑色,里面朱色,由“冠”与“延”组成。
冕顶有一块长方板,称为“延”,形状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前低于后约一寸,有前倾之势,以示俯伏谦逊。
延的前后悬挂珠玉串饰,以五彩丝线编织为藻,藻上穿以玉珠,一串玉珠叫做一旒,穿戴时各按等级排序,其中十二旒最为尊贵,为帝王专用。
冕冠垂旒之意,除用来表明等级外,还可使戴冠者目不斜视,以免看到不正之物,“视而不见”一词即由此得来。
延的下部即为冠,古称“冠卷”,其两旁各有一个对穿的小孔,称“纽”,用以贯穿玉笄,使冠体固结于髻。
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丝带,谓之“纮”;笄的两端又各用一条小丝绳挂着一个绵丸垂下,谓之“黈纩”或“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瑱”。
因两瑱正临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
用瑱充耳,目的是以戒妄听,“充耳不闻”一词即由此得来。
按西周之时的礼制,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此后历代之制大略相同。
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而冕被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a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即用冕旒指代皇帝。
由于冠冕是在庄严的场合使用的,故“冠冕堂皇”就被用来形容人的外表看起来很庄严或正大的样子了。
及至近现代,“冠冕堂皇”已经多带有一定的贬义,用于形容人表面上庄严体面或正大,实际上并非如此,即为人表里不一。
如清代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了。
”。
简析周代贵族的冕服制度
简析周代贵族的冕服制度周代冕服制度冕服是古代一种礼服的名称。
由冕冠、冕服和配饰三部分构成。
这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时所服用的礼服。
《白虎通义·绋冕篇》中记载:“麻冕者何?周宗庙之冠也。
《礼》曰:‘周冕而祭。
’又曰:‘殷哻夏收而祭。
’此三代宗庙之冠也。
十一月之时,阳气冕仰黄泉之下,万物被施前冕,而后仰,故谓之冕。
”冕是周代礼冠中最尊贵的一种。
《说文解字》:“冕,大夫以上冠也。
”这是周代贵族的特有之物,有居高临下之意,代表贵族威严的权位。
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方形的冕板,称为“延”,冕板呈现前低后高的“俛”形,寓意俯伏谦逊的美德,故名冕冠。
冕板形状为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其色为“上玄下纁”,与天地之色相对应。
在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垂挂十二串圆珠,名为“旒”。
每旒穿的五彩珠多为十二颗。
穿旒的丝绳以五彩丝线编织而成,谓之“缫”或“藻”。
历代冕旒的颜色皆有规定,在商周时期,多用“赤、白、青、黄、黑”五色的玉珠。
圆珠的质料有白玉、翡翠、珊瑚等。
旒的多寡是辨别身份的标志,以十二旒为帝王专用,共二百八十八颗,以下分等级递减。
《礼记》:“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
”冕服,主要包括上衣、下裳。
上衣是样式宽松的大袖衣,下裳则是宽大的长裙。
衣和裳的颜色搭配与冕冠相同,即上衣玄色,下裳纁色。
衣和裳上有不同的纹章,即十二纹章。
十二纹章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即以十二种文饰画、织或绣于冕服上。
“十二章”的纹样在原始社会时的彩陶文化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日月的图案,粮食图案等。
到了奴隶制社会,这些不同的纹章则成为划分人们身份等级的标志。
天子全备十二章;公用山以下九章;侯伯用华虫以下七章;子男用藻火以下六章;卿大夫用粉米以下四章。
同时,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
历史解析:浅谈古代“冠”的种类、制式及使用者的等级
历史解析:浅谈古代“冠”的种类、制式及使用者的等级引言: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衣冠服装就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曾说:“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难晓也。
”说明当时人们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御寒,而是代表了一定地位和身份的;那么头上的冠自然也不只是为了戴在头上御寒,它也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一、皇家冠冕一说到男子头上的饰品,我们现在立马就想到帽子,可是古代人最先想到的是冠。
先秦时期的礼制明确表示了,男子在20岁时举行加冠的仪式,这叫做“冠礼”,表示这男子已经进入成年了。
冠礼今天我们所说的“年方弱冠”就是这么来的。
“冠,弁冕之总名也。
”――《说文》当然了,这冠也不是谁想加就加的,在古代能举行加冠仪式的只有士人,庶人到了20岁时不能加冠只能戴巾。
从这里大家都能看出来“冠”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汉朝后期和魏晋时期,冠更加成为了官吏的专用物品。
就像皇帝的头上戴的冠,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不同的是皇帝头上的冠,叫做“冕”。
可是我们大家都有个误区,认为只有皇帝头上的冠才能叫做“冕”,其实不然一些较高官员的冠也可以称作“冕”,于是“冠冕”就成了地位较高的官员的代名词了。
“祭服曰冕,冕犹俛也,俛,平直貌也,亦言文也。
玄上莚下,前后垂珠,有文饰也。
”——《释名》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冕”虽说代表着所戴者的地位,但是“冕”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戴的。
冕应该只能出现在祭祀或者一些重要节日典礼上。
冕的形式在各代大致相同,但在细节上也有一些小小的改动,我们就以西晋时期皇帝的冕为例看看冕的基本构造。
《古帝王图》中的晋武帝冕的主要构件是冕莚和冕旒,冕莚就是冕板,宽七尺,长一尺二寸,前圆后方,加于通天冠上,在冕莚的前后还有下垂的冕旒,前后各有十二旒,以珊瑚珠制作而成,我们找到了唐代阎立本所画的《古帝王图》中的晋武帝画像看到,西晋时期的冕形象很符合前面描述的构造。
冕旒东汉时期的冕旒使用的是真白玉珠,三国时期魏明帝改用珊瑚珠,西晋沿用魏制,而东晋时期缺乏珠玉,用翡翠珊瑚杂珠制作冕旒,东晋时期成帝改用白璇玉。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冠冕鞋袜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冠冕鞋袜中国古代的服饰与冠冕鞋袜在早期人类,穿衣事小,基只有实用的意义。
在生活词源逐渐丰富的情况下,服饰才成为人们自觉的审美追求。
所以,服饰也就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shàn)替的标志之一。
缙绅“缙绅”是古代高级官吏的装束,缙是插的意思,绅为大带。
后来人们把“缙绅”作为官职,或做过官的人的代称。
龙袍古代皇帝的服饰与其他大臣不同,以示尊贵。
从唐代时起,皇帝穿黄色的衣服,上绣金龙,俗称龙跑;皇后也穿黄袍上绣金凤,其他人不得用此颜色,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官服历代官吏都有固定的着装,但各代又不尽相同。
汉代文官一律穿黑色衣服。
后代沿袭,但每一朝代的各级官员穿什么样的官服,又各有各的规定。
衮(ɡǔn)衮是天子和贵官的礼服,衮上绣有卷曲形体的龙,后代的龙袍就是从衮演变来的。
褐(hè)褐是指贫民百姓穿的用粗麻或兽毛制成的短衣。
汉服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囊制(囊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囊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囊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和仕人的常服。
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裘与袍这是古人御寒的冬服。
裘是皮服,古代穿裘服毛朝外,但在打扎和会客时,要在裘上加一件罩衣。
罩衣古代称褐衣。
袍最初是絮有乱麻或缊的长袄,是穷困者之服。
汉代以后,出现了绛纱袍,袍就成为朝服了。
衣·衽·衿衣指上衣,有方领、交领之分,古代中原汉族人的的上衣是右衽。
衽即衣襟,指缀在上衣,留下燕尾形的两条,用来遮掩下囊中的开口处。
两腿跪下后,两旁腿露在外面,那么衽就垂下来遮盖着双腿。
衿就是上衣的交领,交领处有结,腰间系带,男用革,女用丝。
袢(fán)夏天穿的白色内衣。
谈谈古人的冠
谈谈古人的冠作者:张崇琛来源:《幸福·悦读》2020年第08期冠,又称元服,是古代头衣的一种。
古人的冠与今人的帽子不同。
帽子的主要功能是保暖,而冠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古代贵族成年男子的标志。
古代冠的形制也与如今的帽子不同。
《说文解字》云:“冠,絭也。
所以絭发,升冕之名也。
”古代中原人蓄长发,所以要将头发绾起来,而冠就是用来绾发的。
其具体的做法是,先将头发在头顶盘成髻,用一块黑帛包住,然后将一个竹子做的冠圈套在髻上,再用一根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
而冠圈两旁有两根丝带垂下来,可以在颌下打结,从而将冠固定于头顶。
垂下来的两根丝带叫“缨”。
《史记·滑稽列传》说“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而《庄子·让王》也说曾子在困窘时“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戴冠时还须用簪或笄横穿过冠圈和发髻,以便让冠更加稳固。
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其所谓“簪”,便是用以固定发髻和冠的。
只是因为杜甫的头发太稀疏,所以才会产生“不胜簪”之感。
簪一头锐一头钝,可用竹子或金、玉、象牙等制成。
用碧玉制成者,即所谓“碧玉簪”。
妇女所用的簪亦称“笄”,如果发笄锐的一端有分叉,即是“钗”。
钗上钝的一头常饰有凤的图形,故被称为“钗头凤”。
如饰有宝石,便是“宝钗”。
又因为钗为古代女子习用之物,所以古人也常以“钗黛”(黛为画眉用的青黑色染料)、“裙钗”来指代女子。
古代小孩子是不戴冠的,童子的发式是自然下垂的,称为“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指老人,“垂髫”即指小孩子。
待头发长了,便紧靠着发根扎在一起,垂于脑后,称为“总发”。
如扎成两束,形成两个抓髻,就称“总角”(谓如兽之两角)。
《诗经·卫风·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其所谓“总角”,即指少年时期。
也称“两髦”,如《诗经·柏舟》:“髡彼两髦,实维我仪。
”意谓扎着两个抓髻的少年才是女孩所喜欢的对象。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12拿来主义拓展能力检验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12.基础训练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这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B )A.比拟、借代B.借代、借喻C.借代、夸张D.借喻、夸张【解析】借代,“枪炮”借代“战争”;借喻,“钉子”是喻体,但是本体没有出现,本体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
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而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
B.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等。
D.羹,汉族传统食物,指以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如肉羹等。
炙,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熏烤,后可指烤熟的肉食。
【解析】“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错误。
应是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实现“两创”的坚实基础何在?不忘本来——表明了中华民族秉持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意识。
中华民族有着从未断裂的几千年文明史,(甲)我们理应从历史纵向上充满自信地“各美其美”,学习继承好先辈为我们创造的丰富文艺遗产。
这也正是实现“两创”的坚实基础之一。
且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他的小说名篇《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创作成就,(乙)与他“不忘本来”地研究撰写《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等汲取的创作营养密切相关。
我们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在“不忘本来”中去其糟粕,扬弃继承,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吸收外来——彰显了中华民族放眼世界、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胸怀与气度。
冠冕原来是帝王的礼帽
冠冕原来是帝王的礼帽作者:齐吉祥来源:《奇妙博物馆》2019年第12期很多人都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选择戴不同材质、不同款式的帽子。
这是因为,小小一顶帽子既有遮阳、保暖的实用性和装扮的美观性,还有标识作用。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人们所戴的不同的帽子,我们就能判断他是军人,还是警察;他是护士,还是厨师……在众多的帽子中,有一种礼帽在古时候是身份的标志,只有皇帝、太子、亲王才能戴(在有的朝代,诸侯、大夫也可以戴),这种礼帽就是冕冠,也叫冠冕。
当然,这种礼帽并不是他们想什么时候戴就什么时候戴,想在哪儿戴就在哪儿戴,他们也需要严格按照制度戴呢!按照礼制的规定,在祭天祭祖、祭社稷、祭先农、皇帝登基大典,以及一些重要节日如正旦(春节)、冬至等时,皇帝、太子、亲王才可以戴冠冕。
现在很多绘画作品、影视作品为了表示人物的身份是皇帝,不论是看书、散步还是处理政务,皇帝头上都戴着冠冕,这完全是错误的!在古代描绘帝王的绘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冠冕,但是目前国内作为文物的冠冕仅有两件:一件是在今山东省邹城市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九旒(liú)冕,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另一件是袁世凯称帝时穿戴的一套仿古冕服中的冠冕,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仔细看看上页图中的九旒冕:中间圆筒状的冕高18厘米,它是先用藤篾编成骨架,再包上罗绢,涂上黑漆,最后镶上金边、金圈制成的;在冕的两边,各有一个用黄金制成的圆形小物件,它的名字叫“梅花金穿”,锥形的金簪子可以从中穿过;冕上的纟延(yán)板长49.4厘米,前后两端各有9条垂旒,每条垂旒有9个玉珠,既精致又美观。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冠冕实物,九旒冕可是被评为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呢!你是不是在想,人戴上这顶冠冕后,前面有这9 条垂旒,看东西多不方便呀!其实,冠冕中的各种物件不仅是为了装饰美化,还有较深远的含义。
垂旒就有“蔽明”的含义,表示帝王不看伤天害理的邪恶之事。
中国历代皇帝的服饰,你见过几种?南北朝你肯定没有见过。
中国历代皇帝的服饰,你见过几种?南北朝你肯定没有见过。
在古代,服饰早已成为地位、财富的象征。
在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对服饰无一例外在材质和颜色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
且各个朝代的帝皇对平民的规定都有区别,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坚决不允许百姓穿皇帝的龙袍。
那么,这件象征至高无上的低位的服饰,又是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朝代有各自有什么样的区别呢?NO1:千古一帝——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始皇帝在服饰上面并唯有特殊的制度。
不过由于始皇帝深信阴阳学说,由于周朝“火气胜金,色尚赤”,而秦朝克制周朝故而水德,服饰颜色多为黑色。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时期参加重大祭祀庆典时需要戴冕冠,穿冕服。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拒不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祭服。
冕冠的顶部有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
冕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财贱尊卑的重要标志。
冕冠的颜色,以黑色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等,以发鬓拴结并在的两侧系上丝带,在腋颔下系结。
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玉珠,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
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
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焉等。
NO2:汉朝——首次采用黄色。
汉文帝时期刘恒所穿的龙袍第一次采用了黄色,而一千多年年黄色作为最高贵的象征一直被沿用下来,直至明清。
汉时期皇帝的冕冠分为十二旒(即十二排),用玉器制成。
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
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道士头)。
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
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
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
中国古代关于帽子的那些讲究
中国古代关于帽子的那些讲究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随着帽子的普及,其实用价值才得以更好地体现出来。
在古代,帽子往往与社会地位相对应,不同的帽子代表着不同的身份。
01帽子,据传最早是由华夏始祖黄帝发明的,那时被称作冠和冕,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才能佩戴,以表示地位和权力的大小。
后来由此逐渐形成一套官僚秩序,即冠冕制度。
冠初始时,主体只是一条冠梁,不宽而有褶,两端连于冠圈,像弧形带子从前向后覆发。
冠圈两旁有带丝的缨带,结于须下。
而冕为最尊贵的一种冠。
夏商时期,一般男子流行戴短筒状帽箍,而奴隶主贵族则戴弯曲高冠,上面还有许多装饰。
不仅帽子象征身份,就连发型也反映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异。
商代的男子发式,通常是编发成辫,自右向左旋盘顶一周。
女子则多把长发上拢成髻,或卷发齐肩。
成年女子加簪,小孩头发梳作两个杈状丫角儿,叫作丱角。
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平民、奴隶,有裹发作羊角状斜旋而上的,有自顶心向后垂一短辫的,也有剪发齐颈的。
02到了西周时期,等级制度逐渐确立,“非其人不得服其服”的思想体制逐渐完善,戴帽子依旧是官员的特权。
所以即便是孔孟这样的大学者,也没有戴帽子的资格,他们只能用帕头将头发裹住。
因此他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有轩冕之志,鼓励学生走上仕途之路。
而此时的老百姓就只能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
穷人地位更低,大多只能用麻绳束发。
到了汉朝,对于戴帽子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此时皇帝戴的叫冕,士大夫戴的叫冠。
冕冠而秦汉以来,冠梁渐宽,与冠圈连成覆杯状,其形制渐趋帽形,冠名目也大大增多,如长冠,俗称“鹊尾冠”,为公乘以上官员佩戴;漆纱冠,多为武士所戴。
老百姓依旧不能戴帽子,所以男子过了二十岁便开始裹帻巾,平时冠巾约发且不裹额,或只是束发加笄。
到了东汉时,情况略有变化,矮筒状平巾帻,不分贵贱,一律使用。
平巾帻上加梁的梁冠,以及平巾帻上加漆纱冠,也成为定制。
四川成都扬子山汉墓出土陶俑中显示,农民或农奴戴帻巾或斗笠,奴隶多椎髻不巾。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引言:帽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头部服饰,具备遮阳、御寒、美观等多种用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今天的帽子款式新颖、造型别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戴。
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社会,戴不戴帽子、怎么戴,却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帽”这个字,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
在那之前,人们将戴在头上的服饰一律称为“元服”,因为在古汉语中,“元”是“头”的意思。
“元服”中最常见的当属“冠”和“冕”,贵族男子出席正式场合戴的礼帽叫做“冠”,天子皇帝戴的王冠叫做“冕”。
作为古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冠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象征。
一、“冠冕”的起源:“元服”、“冠笄”、“冕旒”《通典·礼制》记载,原始社会的人们就会将动物的皮毛盖在头上,以遮阳保暖、抵挡风雪,甚至为了美观,还会选取鸟兽的角和羽毛插在上面,起到点缀的效果。
汉代以前,帽子统称为“头衣”或“元服”。
《仪礼》记载,人们往往会在重要节日、婚丧嫁娶等正式场合佩戴帽子,以增添喜庆隆重的气氛。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弃。
比如《三国演义》中夏侯惇作战时,不慎被人用箭射中眼珠,他高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竟然将眼珠子吞了下去。
同样,直到清朝之前,古人不论男女通通蓄发,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头发长了不好打理,未成年男性会将其扎成髻,发髻形状如同兽角,故称“总角”。
“冠冕”制度相传为黄帝首创。
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时,就要行“加冠”大礼,表示他已经成年,往后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起责任,其他人也会开始以成人的标准来对待他。
仪式上,男子须双膝跪地,依次加授三种冠,分别是缁布冠、皮弁和爵弁。
缁布冠意味着男子年满二十周岁;皮弁是说男子已经长大成人,往后要注意言谈举止;爵弁则是在告诫他务必恪守道德礼仪。
加冠的过程非常繁琐,每一次都要穿着不同的礼服来配合,而且都要重新梳头、洗手,以示郑重。
“冠”主要由冠圈、冠梁和缨三部分构成。
简析中国古代官帽规制演变史
简析中国古代官帽规制演变史原创沧海拾遗录 2019-11-12 13:14:56自古以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代以“华夏”的称谓。
从轩辕黄帝开创制衣冠的先河开始,崇尚礼仪的中国人便高度重视衣冠的穿着规矩,除了挡风御寒、美观耐看的效用之外,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中,为特殊政治文化标记的“冠冕之服”,官帽还体现着个人在社会体制下的社会阶层、政治地位,被赋予强烈的政治属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教化功能,历代统治者因此十分注重对冠冕服制的规定。
历朝历代官史中的《舆服志》及其他史籍中均有关于冠冕服饰的详尽描述。
那么,古代中国最早的官帽起源于何时?历朝历代的官帽规制礼仪又是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本文打算探究自古以来直到清朝时期的古代官帽规制礼仪演变历程。
上古时期:帽子的起源阶段在上古时期,随着先民的主要谋生方式逐步从狩猎为主转向农耕为主的时代,处于生存的需要,帽子应运而生。
在《后汉书·舆服志》中有对上古时期衣帽的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描述了先民把将兽皮缝合成帽形而冒在头上,这大概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帽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逐渐产生了阶层分化,进而产生了超出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社会审美需求。
这种社会审美需求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饰制度也概莫能外。
到了轩辕黄帝时期,黄帝制作了最早的华夏衣裳,“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易·系辞下》),皇帝的大臣“胡曹作冕衣”,华夏冠帽也随着产生。
特别是上古帝王在祭祀上苍先王时已经开始戴冠冕,“享先王则衮冕”,《论语·泰伯》有云:大禹"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朱熹注:"黻,蔽膝也,以韦为之;冕,冠也。
皆祭服也。
这可以算得上是官帽的雏形。
夏商周时期:冠冕制度完备阶段从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夏朝开始,夏商周三代时期国祚将近1800年,这段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阶段。
古人的“冠巾”有哪些讲究
古人的“冠巾”有哪些讲究“冠巾”是古代男子的头饰。
有尊卑贵贱的严格区分。
“冠”是贵族戴的礼帽,“巾”为庶人戴的头帕。
刘熙在《释名·释首饰》中有:“士冠,庶人巾。
”即庶人著巾(亦称帻),不能戴冠。
在西周时代,冠已成为贵族特有的标志,只要出现在公众场合,必要戴相应的冠,穿与冠相配的服装,“冠服”之称亦由此而来。
周代的冠主要有两种形式:冕和弁。
冕是在特殊场合下(如祭祀、登基)戴的礼帽,其冠顶为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前后有垂旒,旒以玉珠穿成,垂旒的数目因等级不同有所差别。
通常天子垂十二旒,诸侯以下各有差异,其中等级最低的仅垂二旒。
这种冕式为历代王朝沿用,到魏晋之后,才成为帝王的专属。
这在当时的诗文作品中都有反映。
“弁”是贵族在一般性的正式场合下戴的冠,又分爵弁和皮弁。
爵弁与冕类似,但没有垂旒。
皮弁以白鹿皮制成,样式和后世的瓜皮帽类似。
相对于“冠”的华丽、考究,庶人戴的巾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因颜色暗淡,庶民又有“黔首”、“苍头”之称。
庶人不能戴冠,但巾帻又未必是庶人的专利。
由于巾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汉代的王公贵族也开始用巾帻,不过是以之为内衬,外面再加冠。
三国以后,巾帻流行开来,浪漫的文人喜欢以戴巾帻彰显洒脱的气质,连将相大臣也多有佩戴,当然其质料要高级得多。
如周瑜的“纶巾”就是以青丝带做成。
诸葛亮也喜欢戴纶巾,“诸葛巾”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到了宋代,巾帻更加精致,以覆漆(或用漆纱)来固定形状,形制类似帽子,为着休闲服的官员佩戴。
明朝朱元璋时,乌纱帽成为文武官员的常服,穿戴等级更加严格,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有详细的规定。
到了满人入主中原,因剃发垂辫的习俗,帝王与品官的冠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民间则相对稳定,如“瓜皮帽”的流行,从明至清,一直经久不衰。
一顶冠也好,一方巾也罢,其发展与变迁蕴含的是时代的与时俱进,更记录着一代代王朝的荣辱兴衰。
【晋朝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服介绍
【晋朝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服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冠帽制度虽承袭汉代遗制,但形制上也有了一些变化。
用于祭祀的冠服基本上是沿袭前制,没有大的改动。
朝服的首服此时最大的特点是出现了小冠与笼冠。
汉魏时期,频繁的战争使社会和财政资源日益困难,汉魏时期的皇室服务制度难以维持。
在过去,头顶和帽子已经被毛巾取代,也就是说,用肥皂毛巾包裹头部(即“毛巾束头”)。
“布毛巾”可以用来绑头发,不缠绕头发和发夹,比以前的皇冠和帽子更方便实用。
从《南朝大墓砖壁画》、《七贤与荣光之始》、《北齐画派》、《高邑画派》等名画中的人物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隐居的人都被肥皂巾包裹着。
这一时期冠帽的形制颇具特色,汉代的巾帻虽然还在流行,但已有变革。
如将帻后加高,中间呈平型,体积逐渐缩小至头顶之上,称平上帻,或“小冠”。
在小冠上加以笼巾(平顶,两边有耳下垂,下面用丝带系扎),则成为“笼冠”。
因为它是用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
后世的乌纱帽就是由它演变而成。
这种冠当时男女通用。
此外,还有卷檐似荷叶的卷荷帽,附有下裙的风帽,有高顶形如屋脊的高屋帽,尖顶、无檐、前有缝隙的?以及突骑帽、合欢帽等形制。
?则是魏武帝亲自设计并率先戴用的。
由于当时战争频繁,生活资料匮乏,他以缣帛替代鹿皮,制成皮弁的样式,并定名为颜?。
经由他的提倡,这种首服很快在朝野流行开来。
洛阳博物馆北魏陶俑小关由于幅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首服,所以不仅文人使用巾子裹头,风流名士,甚至各级将领亦头着缣巾。
缣巾就是以缣束发的幅巾。
缣,双丝织的微带黄的绢。
《三国志?魏武帝纪》注:“汉末王公,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豹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
”而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战争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
所谓纶巾,就是用青丝带编成的头巾。
相传为诸葛亮发明,又名诸葛巾。
当时还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
例如,东汉末年张角起义就因为头戴黄巾而被史称“黄巾起义”。
北朝笼冠女俑幞头:北周武帝用幅巾制之,并加裁四角带,名曰幞头,又名折上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南北朝以后“冕”用以专称皇帝礼冠帝王才可戴冕
导语:冕,是古代汉族冠饰之一。
这个字的本义是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礼帽。
后专指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冠,而冕旒是指古代帝王礼冠前后的
冕,是古代汉族冠饰之一。
这个字的本义是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礼帽。
后专指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冠,而冕旒是指古代帝王礼冠前后的玉串。
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会戴大礼冠。
这大礼冠即为冕,外黑色,里朱红色。
冕顶有长方板,前圆后方,盖谓天圆地方,称为延。
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贯以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
但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冕用12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从那时起“冕”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
瞧瞧,一个旒就有如此多的讲究,但在《云中歌》里就啥也不讲究了,皇上都戴上有13旒的冕了!而且就在第23集中,皇宫举行除夕庆典的时候,刘弗陵又戴上了后面有8旒,前面有9旒的龙冕。
好吧,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