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教学讲义:专题八 第23课时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5: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三目,叙述了四个问题:新中国诞生后为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特点;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
2.能力方面:(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失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通过对旧中国外交基本情况的简要回顾,使学生掌握对同一历史现象进行联想和比较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八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课时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课时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 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
栏目 导引
专题八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纲要求] 1.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实践 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 信 工具的
进
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3.毛泽东思想;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 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
——毛泽东
栏目 导引
专题八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史料四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很艰
巨很繁重,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 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除了恢复时期的3年以外,大概
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即大概需要3个五年计划。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 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7月5日) [问题] 据史料一、二、三归纳新中国成立 初期党 和政府优 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史料四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 工业化和 社会主义改造的?
(3)“一五”计划
①成就: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工 长春 业部门;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_____________ 第一汽车制造 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②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栏目 导引
专题八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易错辨析]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 “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忽视 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 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跃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第23课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
第23课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和成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经济特区的建立把改革开放引向全面和深入;浦东开发开放则是改革开放走向新阶段和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正确。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知道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理解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一项创举。
知道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的开放;知道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知道海南建省;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知道浦东开发开放。
理解浦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聆听改革开放艰辛历程的叙述,感受思想解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会利用图片描述历史过程,尝试从图片中感悟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方法。
初步了解口述史实的收集整理方法,初步养成多角度收集历史信息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改革开放过程中思想解放的艰辛历程,养成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
初步树立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进取的观念,理解邓小平等伟大人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 教学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教学设计建议(一)教学过程建议l 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小岗村土地承包书影印件,告诉学生:它是一张土地承包书。
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合同文本来看,这份承包书只能算是一份没有法律效力的“君子协定”。
然而,就是这张看似不起眼儿的合同,却是引发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那么,在它的背后,究竟承载着一段怎样的历史故事呢?导入新课l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借地度荒:教师讲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居然出现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而诱因竟然是一场自然灾害。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第23课改革开放学案(含解析)华东师大版第六分册
第23课改革开放【教学目标:】【内容标准】(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自学教材我知道:基础知识二、难点一起来突破: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各是怎样实行改革的?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10、在深圳市深南路有一幅巨幅画像,每逢节日,尤其是每年的2月19日,人们都要来这里观光、献花、拍照,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缅怀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人民的儿子。
深圳人民对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是谁?为什么深圳人民对他如此爱戴?三达标训练测试:选择题1、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实行土地所有制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土地集体所有制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土地在公有制基础上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④农业合作化完成,土地归集体所有A.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3、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之一,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C.“走资派”、“封资修”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4、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在进行的农村改革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行乡镇管理体制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多种经济成分并举5、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C.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6、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出“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时,小明同学抢先说出正确答案,她的答案应该是A.珠海B.汕头C.海南D.深圳7、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深圳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领会改革开放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事件,提高对历史现象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3.掌握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基本情况,了解国内外环境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提高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1.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可能存在片面性,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帮助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就。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事件。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b.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一首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思考这首歌背后的历史背景。
2.提问方式: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歌的了解,以及这首歌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a.简述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过程。
b.列举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取得的三个重大成就,并分析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2.教师引导: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2.针对难点内容,采取以下措施:
a.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 政治史)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认识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3.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4.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
情景创设: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材料二“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
” --——毛泽东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必要性?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对立和斗争;美帝敌视、封锁、包围中国;苏联愿意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从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看: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经帮助中国革命。
从国家性质看:中苏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利益上有更多共同之处.(2)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影响:①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②隔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③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后来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环境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4: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结合近代历史和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情境再现历史比较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美国的外交孤立和中苏建交;周恩来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问题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年日内瓦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材料问题探究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国际会议。
二、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影响。
三、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分三目,叙述了两个问题:一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总原则及其内容;二是新中国初期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四、知识点汇编(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探究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国际的环境是怎样的?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美苏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学生活动:学生表演话剧引出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基本内容“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在学习本章节时,学生需要在新中国成立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下,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与变化。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联合国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策略: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源自习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强化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测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合作能力。
4.教学拓展:
-邀请外交领域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形势。
-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
-提交时间:下周三之前。
2.完成以下练习题:
-选择题:根据课堂所学,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简答题:简要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
-论述题: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新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事件中的外交策略。
-提交时间:下周二之前。
2.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为学生呈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实践。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六分册备课笔记第23课_改革开放
第23课改革开放改革——对内,开放——对外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对内改革)1、背景(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试点: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两地;主要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2)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迅速推广2、意义(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2)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中共废除人民公社;(3)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它写入宪法,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管理体制。
二、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国策2、目的:使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大踏步走向世界3、意义: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创举4、“经济特区”(1)第一批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特点: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5、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1)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环渤海湾地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指长江沿岸和中西部大城市沿边开放城市——指边境城市,如丹东(东北,靠近朝鲜)(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三、浦东开发开放(对外开放)1、原因(1)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2)上海特殊地位和浦东优越的地理环境(3)邓小平的提议2、开发开放的时间:1990年4月。
高中历史《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必修3
单元设计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包括外交政策、外交目的、外交活动、外交地位和外交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间,中国外交是屈辱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从高考命题趋势来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现实联系密切,是考查重点。
从全书来看,本单元上承中国政治活动史,下启世界政治活动史,是中国政治活动史的收尾部分。
掌握好本单元是学好中国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关键。
本单元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意义。
主要内容包括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重大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实践、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
通过讲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方面走过的基本历程及其重要成就,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理解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有些知识点,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在初中学习过,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探究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以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确立发展和整体意识,从世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学习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感悟领导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外交智慧,使学生受到人生成长方面的启迪。
重点: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及本身综合国力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难点:正确把握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特点(原则性、灵活性)。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本课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国奉行“一边倒”为中心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优质课教案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本课叙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目标:中国教考资1、知识与能力:(1)识记: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解: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3)运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周恩总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生收集有效历史信息、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2)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中国初期开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
(2)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正确的建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教重点、难点1、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2、难点:建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的依据。
五、教设计1、教思路设计本节课以三个主题探究引导生进行自主习、探究性习,突出生在教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前预习、课中质疑答疑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的有机互动,培养生的分析、思考及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史料的运用,帮助生形成论从史出,以史为证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方法设计灵活采取多种教方法,创设历史习情境与启发式教相结合,讨论法与讲述法相结合,探究式习与接受式习相结合。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事业,感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崛起的历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观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提高历史素养。
4.外交成就的意义:阐述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外交事件进行讨论;
2.讨论内容:让小组成员从外交政策、外交活动、外交成就等方面进行讨论;
3.讨论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内交流,形成共识;
4.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观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提高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音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氛围;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
3.设计相关历史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外交官,亲身体验在国际舞台上的智慧与勇气;
4.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外交成就;②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成就;③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情境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阅读材料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②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③通过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认识新中国初期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A、导入:展示幻灯片:周恩来和英国伯默斯顿各自的一段话,领悟两个道理:①弱国无外交,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地位;②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展示新中国三个阶段外交状况幻灯片,让学生全面了解新中国的外交状况。
)B、合作探究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两大方面进行学习。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生:学生根据学案梳理第一目:(P108—109)掌握三个问题: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形势;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指导思想;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内容。
师: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形势,并适当补充。
生:回答外交指导思想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容。
生:解读并阐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并掌握各方针的意义。
师:展示幻灯片进行强调点拨。
知识升华: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教师展示幻灯片)(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新旧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同)(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生:根据学案梳理基础知识,理清新中国初期中国外交的四大成就。
师: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自学成果。
成就一:同苏联等17各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生:概括背景,理解成就取得的不易及重大意义。
师:点拨“历史纵横”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让学生认识其签订的重大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第8单元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3.“三光”政策和“扫荡”:对待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实施野 蛮 的 烧 光 、 杀 光 、 抢 光 “ 三 光 ” 政 策 ; 在 华 北 推 行 “ __治__安__强__化___ __运__动____”,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
4.重庆大轰炸:1938 年2 月至1943 年8 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 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③伪满洲国建立:1932年3 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长 春建立伪满洲国。
④华北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1935年又将侵略矛头 指向__华__北____,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特别提示】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
2.国际联盟对日本侵华的反应: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日本 拒绝,退出国联。
3.中国各界对日本侵华的回应 (1) 爱 国 军 人 : 1932 年 1 月 28 日 , 驻 守 上 海 的 ___十__九__路__军___ 奋 起 抵 抗;1933 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2) 国 民 政 府 : 推 行 “__攘__外__必__先__安__内____” 方 针 , 以 主 要 力 量 “ 围 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__不__抵__抗____政策,幻想依赖 ___国__际__联__盟___迫使日本撤兵。 (3)民众: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 成的__东__北__人__民__革__命__军____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2)从运动的形式和规模来看,七七事变前多为请愿、示威等具有相 当规模的个体活动;七七事变以后则发展为具有很大规模的整体运动。
(3)从运动的作用来看,七七事变前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国 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敦促其对日政策的调整和改变,迫使其 最终走上抗战的道路;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则坚定了国民政府的 抗战信心,动员和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念。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等史实,掌握日军逐步扩大侵华战争的罪恶历程。
2.把握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历程,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3.通过历史文献、图片、影像、历史遗迹等史料,认识日军侵华的种种暴行及其殖民统治的举措,体会中国军民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斗争精神与民族品质。
4.归纳局部抗战时期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程并分析第二次国共合作能够实现的原因。
5.结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理解民族团结对民族独立、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
自主预习一、局部抗战。
(1)。
(2)。
(3)。
(4)。
(1)。
(2)。
(3)。
(4)。
(5)。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1)国共双方的态度共产党:。
国民党:。
(2)正式建立:。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1.南京大屠杀:。
2.对占领区的政策:。
3.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策:。
4.重庆大轰炸:。
5.细菌战:。
6.强征慰安妇:。
核心素养专练一、选择题1.“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历史事实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一个不断扩大、不断升级、由局部侵华演变成全面侵华的过程。
同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过程。
”此观点认为抗日战争的起点应为( )B.一·二八事变2.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1933—1934年间发表的一系列声明或公告。
时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声明或公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平津华北宣言》《中共中央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告全国民众书》《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致东北人民革命军及抗日义勇军电》《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新进攻告民众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以上声明或公告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3.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高中历史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12岳麓版必修
1、掌握“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实践过程;
2、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3、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提升的作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激起学生为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
音频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教学主题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为主线,讲述中国走向统一大业的过程和前景,以及对中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一部分历史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史实部分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而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形象的图片、视频、音频材料让学生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解读各种历史资料的能力。
2、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概念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史料教学法: 展示影像或文字资料,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得出结论,理解知识。
5、问题引导法: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以感知历史,获取新知识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周恩来
蒋介石
ONE
1 全面抗战的开始
02
日军扩大侵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全面抗战的开始
日本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
概况: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 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极其露骨提出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总战略: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 那。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它为小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 异服之民族,必畏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日本之东 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是亦我帝国
存亡上必要之事也。”
目录
一二.九运动
局部抗战
中国社会各界的反应
国民党爱国官兵
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略上海。国民党十九路军 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授。
1933年, 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 军队的顽强抵抗。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 留蒋介石,以武力通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CONTENTS
局部 抗战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全面 抗战
3 日军罪行
课标要求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了解正面战场和敌 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 的中流低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东方主成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 文中的历史意义。
重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日军的侵华暴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考纲要求] 1.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3.毛泽东思想;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学生用书P129]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国民经济的恢复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②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①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
(3)“一五”计划①成就: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②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①形式a.农业:组织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手工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②意义: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①初期的成功探索a.《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b.中共八大:1956年在北京召开。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重大失误a.产生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探索建设的道路上,党产生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思想。
b.主要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先后在全国迅速展开。
c.严重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起来,对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
③调整国民经济: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2)十年建设的成就①工业方面: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电站和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②交通方面:新修铁路约八千公里,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
③能源方面: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3.“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1)“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一片混乱。
(2)“文革”时期经济建设成就①1971—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②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复苏和发展。
[误区警示] (1)1949—1956年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知识拓展] “三面红旗”“三面红旗”指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当时中共中央“左”倾错误的表现,其实质都是违反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轻巧识记] 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图解历史] (1)过渡时期总路线(2)三大改造[易错辨析]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大跃进”运动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3)“文革”的影响①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②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③“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4.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服饰受到政治的深刻影响,流行苏式服装;“文革”时期流行军装。
(2)社会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婚姻自由受到法律保护;大部分地区由土葬向火葬转变。
(3)交通运输: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4)大众传媒: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易错警示] 注意区分“文革”与“文革”时期“文革”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不是“文革”的成就。
[名师点拨] 新中国成立后的服饰带有政治色彩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苏式服装成为时尚选择。
(2)“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发展,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式样、颜色比较单调。
主题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与三大改造[史料研读]史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选集》史料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1952年12月22日) 史料三苏联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现代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根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毛泽东史料四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很艰巨很繁重,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除了恢复时期的3年以外,大概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即大概需要3个五年计划。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7月5日) [问题]据史料一、二、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史料四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解读][史论拓展]“一五”计划的特点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3.“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是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
主题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
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
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史料二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
……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
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
……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问题]史料一表明“大跃进”运动的核心是什么?反映了“大跃进”怎样的特点?其影响如何?史料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有何特点及影响?[解读][史论拓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不同及“大跃进”的消极影响1.“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不同(1)“大跃进”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生产关系领域。
2.“大跃进”的消极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3)对人民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主题三1956—1976年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及教训[要点拓展]1.失误(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的发展阶段,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 “文革”时期,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大劫难。
2.教训(1)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史料探究]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反思[解读]史料一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以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