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卖柑者言教案
《卖柑者言》教案
《卖柑者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卖柑者言》全文;(2)能够分析并阐述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分析词句、段落结构来把握文章主旨;(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品质;(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疾苦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 文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与运用;3. 成语和典故的积累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部分词句的含义理解;2.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3. 成语和典故的来源与含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相关背景资料;3. 成语和典故的资料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韵律;(2)简介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遇到不懂的词句做好标记;(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大意,重点解析文中出现的词句、段落结构;(2)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并阐述其作用;(3)讲解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抱残守缺”等。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2)选取文中成语和典故,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卖柑者言》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学会用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问题;(3)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积累成语和典故。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卖柑者言》;(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了解其来源和含义;(3)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写出心得体会。
《卖柑者言》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卖柑者言》全文;(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剖析;(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2)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3)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的理解;(2)文中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3)对文本深度解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卖柑者言》的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注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难问题。
4. 文本解析:(1)分析文本的结构和层次;(2)讲解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和作者观点。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进行文本仿写或创作;(2)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或写作比赛;(3)鼓励学生将文本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2. 整理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 写一篇关于文本主题的思想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卖柑者言》教案
《卖柑者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卖柑者言》全文;(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3)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工具书,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的含义;(2)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文中的结构布局和修辞手法;(3)通过课内外对比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批判;(2)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2. 分析并理解文中的对比、讽刺等修辞手法;3. 探讨文中表现出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部分生僻词语的理解;2. 对比、讽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 将文中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卖柑者言》的背景及作者;(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阅工具书,理解文意;(2)要求学生勾画出关键词语、典故,并简要解释。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对比、讽刺等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内外对比阅读:(1)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2)对比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敏锐的观察力;(2)讨论文中表现出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3. 推荐一篇相关文章,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卖柑者言》的理解掌握程度,包括文意理解、修辞手法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等方面。
卖柑者言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卖柑者言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卖柑者言》虽然才短短几百字,却揭示了如此深奥的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以此为鉴,我们不应该仅仅追求外表的光彩照人,更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素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卖柑者言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卖柑者言》教案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实词烨然、贾、鬻、业、干、糜等;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通过借物喻理进而批评现实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烨然、贾、鬻、业、干、糜等;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掌握通过借物喻理进而批评现实的写作手法教学流程:一、导入: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形容怎样的情况?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例子?2、如果买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劣商品是在令人气恼。
明朝高官刘基就有一次买到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劣质柑橘。
刘基本想当了一回城管好好教育教育卖劣质柑橘的小贩,结果反而被小贩“教育”得哑口无言。
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卖柑橘的小贩究竟说了什么?神秘的卖柑者究竟是何来路?二、梳理大意1、自读课文,标注读音溃kuì 贾gǔ 鬻yù 笾biān 衒xuàn 廪lín 醇chún 饫yù 赫hè2、自由朗读+点名朗读3、参考注释互译课文,列出有疑问的字词+教师补充重要字词,商讨厘清。
4、学生翻译疏通课文。
5、重点字词句解释与翻译的课堂检测三、卖柑者其言——分析“卖柑者之欺”与“世人之欺”的相似性1、卖柑者之言是针对什么情况而说的?作者认为卖柑者为欺的理由是什么?作者批评外表光鲜实则无用的东西高价出售2、卖柑者所言分为几个层次来为自己辩护?说明自己的行为得到市场普遍认可,具有合理性。
说明社会上更严重的欺骗行为比比皆是,自己的行为尚是轻微的。
3、世人之欺与卖柑者之欺有哪些相似之处?(1)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世之为欺者”的“金玉其外”?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2)哪些句子写出了“世之为欺者”实则“败絮其中”?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卖柑者言》教案
《卖柑者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卖柑者言》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了解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懂得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道理;(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卖柑者言》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句子的理解和翻译;(2)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查找并掌握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3)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四、课堂练习1.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2. 结合课文,分析人物形象;3. 谈谈自己对文中主题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3. 推荐一本与本文主题相关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卖柑者言》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文中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能力;4. 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及合作意识;5.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及对主题的感悟。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推荐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孔子售书》、《庄子卖漆》等;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卖柑者言”为题材的短文;3.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举办“诚信交易”的主题班会、制作宣传诚信的海报等。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对诚实守信的人格的敬佩。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课文的背景和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
3. 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论语》等经典文献,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出本课《卖柑者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查找和注解。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共同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重点解释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修辞手法。
5. 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对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有所思考。
教师也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正确朗读和背诵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流利地背诵课文。
3. 理解测试:通过书面测试或口头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程度。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1.1 背景介绍1.1.1 《卖柑者言》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故事,收录于《河东先生集》。
1.1.2 该文通过卖柑者与买柑者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场腐败现象。
1.1.3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学,提高文学素养,并启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章结构2.1.1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卖柑者介绍柑橘、买柑者对话、卖柑者揭示真相。
2.1.2 分析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理解文章的寓言性质。
2.1.3 探讨柳宗元通过文章表达的思想和寓意。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3.1.1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语气。
3.1.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3.1.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理解并背诵《卖柑者言》。
4.1.2 分析文章的寓言性质,理解文章的寓意。
4.1.3 学会通过文章来分析社会现象,提高批判思维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文章中的古代词汇和句式。
5.1.2 分析文章的寓言性质,理解文章的寓意。
5.1.3 运用批判思维分析社会现象。
5.2 教学重点5.2.1 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
5.2.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人物性格。
5.2.3 学会通过文章来分析社会现象,提高批判思维能力。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电脑、投影仪、显示屏等多媒体设备6.1.2 纸质版《卖柑者言》文本6.1.3 注释版《卖柑者言》文本6.1.4 教学PPT6.2.1 学生笔记本6.2.2 荧光笔、便签纸等标注工具6.2.3 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辅助学习资料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利用多媒体展示《卖柑者言》的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7.1.2 简要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地位。
7.1.3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柑橘是好的柑橘?”引导学生思考。
7.2 自主学习7.2.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魅力。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卖柑者言》的文言文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能够解读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为人处事的智慧,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卖柑者言》的文言文词句理解和翻译。
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文中成语和典故的解读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用词的理解。
对作者写作意图和寓意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卖柑者言》的基本内容,初步理解文意。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解读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卖柑者言》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卖柑者言》,理解文意,标记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1. 翻译《卖柑者言》中的重点句子,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3. 搜集并学习相关的成语和典故,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卖柑者言》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2. 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作业批改:教师批改学生的翻译作业和小短文,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评价和建议。
《卖柑者言》教案:古代农业社会与城乡交流
《卖柑者言》教案:古代农业社会与城乡交流。
一、古代农业社会的发展古代的中国以农业社会为主,一直到近代以前,农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卖柑者言》中所述的“谁家新瘟疫,洒扫皆不到;杨柳发丝长,绵绵春色好。
卖柑者言留我,八十块钱要。
”就是描述了农业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农民每年的收成好坏相对于农田的状况和天气,如果出现了疫病和灾害,收成就会受到影响。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计和经济情况,而这种情况又会传递到城镇中,影响社会的发展稳定。
二、城乡交流的重要性城乡交流是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和文化交流,很多农民为了谋生只能到城市中去,这种交流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卖柑者言》中所提到的商贩跑遍了乡村,不仅带来了新的设备和技术,也带来了新的企业和工厂,这种城乡交流成为农村繁荣的重要支撑。
同时,城乡交流还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农民在城市中学习新知识,见到新文化,将其带回农村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而在城市中,农民也可以了解到城市的发展和文化,并将其传递到农村中。
这种文化的交流是城乡交流中的重要内容,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
三、古代城乡交流的重要表现《卖柑者言》中的商贩就是古代城乡交流的重要表现。
商贩跑遍了乡村,将许多新鲜的水果和其他工艺品带到了农村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还能够带动农民对市场的了解和对生活的追求。
同时,商贩还能够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而在城市中,商贩也能够了解到城市的发展情况,并将这些信息带回农村中,推动农村的发展。
另外,农民到城市中打工也是古代城乡交流的重要表现。
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而农民在城市中打工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还能够带动城市的发展。
在打工的同时,农民也能够了解到城市的发展潜力,并带回一些新的想法和技术,推动农村的发展。
四、结论从《卖柑者言》可以看出,城乡交流是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卖柑者言》教案:经典名篇解读
《卖柑者言》教案:经典名篇解读经典名篇解读《卖柑者言》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首被广泛传颂,内容丰富的长篇抒情诗歌。
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该诗作为文化遗产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正因为诗篇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教育者们选择掌握《卖柑者言》这一经典名篇教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其内涵和哲学意义,感受诗歌的艺术美和文化魅力。
一、诗歌的背景《卖柑者言》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歌,其题材和艺术风格都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基本特点。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宗朱诗派文化盛行的时期,属于高度艺术化的抒情诗。
唐朝的文学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使唐代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和传承。
《卖柑者言》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写作的背景距今已有千余年,但依然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二、诗歌的内容《卖柑者言》共五十二首,一九五四年苏联翻译家叶赛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古代诗合集中最好的一首。
诗歌主要讲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遇到卖柑的老人,对双方的对话以及老人卖柑的经历进行了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和人生感悟的诗篇。
诗歌的开头是描述白居易与卖柑老人的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可以了解到卖柑老人的背景和生活状况,从而引出了下文的内容。
整首诗歌以卖柑的过程为线索,反映老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的意志和追求,塑造老人为一位智慧高尚、朴实无华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柑子是老人获得生活的支撑,也是他对人生的选择。
诗人通过描述柑子的成长和落果的过程,表达了人生的道理和哲思,把老人卖柑的事迹与人生崇高理想、优秀品德、积极进取的精神相联系。
整首诗歌一直贯穿着“道”与“理”的主旨,诗人用优美流畅、字正腔圆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深刻理解,非常值得深入阅读。
三、诗歌的艺术特征《卖柑者言》是一首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诗歌,白居易采用丰富的比喻手法和洋溢着情感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卖柑老人艰苦生活的经历和人生的哲学意义。
《卖柑者言》教案
《卖柑者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卖柑者言》的文言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古文文学鉴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公平交易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3. 文章所传达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道德教育意义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所需的教案、PPT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内容,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先做标记。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课文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解释生僻的词汇和句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4. 互动讨论: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与课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公平交易观念。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情况,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卖柑者言》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培养学生通过文言文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和欺诈行为的危害。
七、教学重点:1.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通过文言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教育的启示。
八、教学难点:1. 准确理解文中人物的复杂性格和行为动机。
2. 引导学生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1. 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的理解。
2. 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分析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语气、节奏等。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作者观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5.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教学策略如下: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促进知识的传播。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九年级下册语文《卖柑者言》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6.写作实践:设计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寓言故事或议论文,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九年级下册语文《卖柑者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卖柑者言》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寓意,掌握作者韩愈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与分析,使学生掌握以下重点词汇:柑、价、贾、誉、毁、售、揣、摩、column等。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对文言文词语、句式的理解和翻译技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一则诚信故事引入新课,如“一诺千金”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诚信话题的兴趣,为学习《卖柑者言》打下情感基础。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韩愈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尊重,提高学习积极性。
4.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章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合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辅助学生理解文言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卖柑者言》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思想。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的速度和理解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卖柑者言》的作者苏轼及其生平背景。
简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解释重点难点。
解读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3 课文讨论: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探讨课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启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和故事情节。
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解释重点难点。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主题和思想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启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阅读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思考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对课文主题和思想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思想和风格的理解。
5.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代社会中类似问题的情况。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启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分析:分析所使用的教材中《卖柑者言》的编写意图和内容安排。
了解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和插图等资源。
《卖柑者言》教案
《卖柑者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卖柑者言》全文;(2)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能够鉴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4)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启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艺术价值;(3)结合生活实例,锻炼运用课文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价值观;(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卖柑者言》全文;(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3)领悟文章所传达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2)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卖柑者言》的背景及作者;(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大意;(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 课堂练习:(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学生就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拓展讨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卖柑者言》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柑者言》。
(2)理解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如“柑”、“售”、“赋”等。
(3)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
(2)理解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3)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卖柑者言》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如“柑”、“售”、“赋”等。
(2)解析文章的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3)讲解文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让学生通过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文章中的知识点和修辞手法。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
2. 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3. 运用文章中的知识点和修辞手法,写一篇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卖柑者言》,理解文中的生词和难点,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卖柑者言》教案: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卖柑者言》教案: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一)历史背景唐代是我国文化史上最繁华的时期,这一时期,风景秀丽,人口繁荣,文化繁荣,学问昌盛。
该时期,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卖柑者言》这首咏物诗。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的文化艺术是与农业密不可分的。
唐代的诗人往往以描写农田生产为主题,这也就包括了《卖柑者言》。
(二)文化内涵1.咏物抒怀这首诗歌的起名为"卖柑者言",是由于作者所写的诗歌主要描绘了卖柑子的场景。
唐代的诗歌,以咏物诗为主,重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理。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通过描绘卖柑子的图景,展示了自己强烈的感情和思想,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2.生活意趣实际上,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卖柑子的场景,但是通过作者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一生活场面的意趣。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描绘了卖柑子的情景,丰富了这首诗歌的内涵,赋予了这首诗歌的生命力和生活意趣。
3.省思人生《卖柑者言》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抒怀诗,让读者能够在诗歌中深度思考人生。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不仅把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表现出来,而且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以柑子为载体,领略到了生命的气息、人情的温暖和交往的珍贵。
在诗歌的结尾处,作者直言他所写的"柑者"与"我"之间所涉及的并不只有柑子,而是涉及到了生命和意义的问题。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领悟,让人们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含义、意义和价值。
(三)结论《卖柑者言》是一首充满深度的唐诗佳作,通过细腻描绘,展现了卖柑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和思想,让读者领略到生活的意趣和人生的省思。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唐代文化、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那么这首诗歌绝对不能错过。
《卖柑者言》教案:课堂互动与教学实践
《卖柑者言》教案:课堂互动与教学实践课堂互动与教学实践《卖柑者言》是唐代杜甫经过多年的广泛阅读、考察和实践,特意选定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既富有哲理思考,又具有社会现实性质的文章。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篇哲学美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教学目的1.了解《卖柑者言》的写作背景、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2.了解唐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现实条件;3.通过分析文中的思想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启发其思考。
二、课前准备1.分别阅读《卖柑者言》和杜甫的生平事迹;2.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和社会现实条件;3.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
三、课堂教学1.导入(1)发掘学生的先验知识,提问:你们对唐代文学有了解吗?你们是否听说过杜甫的名字?(2)展示PPT,介绍唐代文化氛围、社会现实和杜甫的生平事迹,引出《卖柑者言》课文。
2.阅读讲解(1)对全文进行分段注释、语文运用和文学形式等多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特色和社会权力结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文本分析方法和语文运用技能。
(2)中途穿插语文俯瞰和写作启示,提醒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精准性。
3.课堂互动(1)现场提问:你们认为追求财富和追求精神属于哪个层次的需求?(2)同桌小组讨论:(1)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经常看到类似于卖柑者的人?(2)你是否认为卖柑者是个可怜的人?(3)教师点评:分别展示不同小组的讨论结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4.思考拓展(1)启发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需求层次是否有所不同?为什么?(2)同桌小组合作:各小组可以选取一个话题进行研究,例如:当代爱情观、儒家礼仪观、人权等问题,并用《卖柑者言》所传递的价值观述评。
(3)学生汇报:每个小组从研究获得的结果中选出代表作品进行展示。
四、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阅读、翻译和背诵全文;(2)根据课堂讲解和课后研究,撰写读后感或者探究文章。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理解《卖柑者言》的文意和背景。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文章中的道德和哲理。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解析《卖柑者言》的文意和结构。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探讨文章所传达的道德和哲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方法。
《卖柑者言》的文意和结构。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断句和实词理解。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哲理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示范解析文章。
互动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思考与实践: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思考和探讨文章的深层含义。
3.2 教学手段文本材料:提供《卖柑者言》的原文和注释。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辅助讲解和展示文章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卖柑者言》,理解文意和结构。
解析与分析:教师解析文章的文意和结构,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和探讨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课程内容,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4.2 时间安排引入:5分钟阅读理解:15分钟解析与分析:20分钟思考与讨论:15分钟总结与反馈: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估与作业5.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情况。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文章文意的理解。
思考与讨论:评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对文章哲理的理解。
5.2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提供其他文言文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拓展阅读与比较6.1 教学目标扩展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授孙吴之略耶?峨 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耶,
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皋陶
:古代士大 夫系在腰间 的带子
:安邦定国的大人才
• 当今那些佩戴虎符,高坐在虎皮交椅上的人,威威武武,被 称为保国良将,他们真的就像孙武、吴起那样有谋略吗?那 些戴着高高的帽子,拖着长长的饰带的人,气宇轩昂,被称 为治国之器,他们真的能像伊尹、皋陶那样建功立业吗? *伊尹( yǐn )-商汤的宰相;皋陶(gāo yáo )-舜( shùn ) 的司法大臣。两人被后世称为贤臣的代表
作者简介
刘基:元末明初 政治家、文学家。字伯
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元至正二十年与宋濂 同为朱元璋所召,后成为明朝开国功臣,封“诚意 伯”,官至御史中丞,谥号“文成”。著作《诚意 伯文集》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文家之一,有些作品反
映了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客观上揭露了封建
统治的腐朽。他的散文以短篇寓言著称。
三个层次揭露了社会现象:
一、“我”做生意多年,并未因
此受到任何非议,欺骗有理; 二、世间欺世盗名的人太多了, 岂止“我”一个; 三、当今文臣武将哪一个不是表 里不一、金玉其外,败絮期中。
文中哪些语句是对文臣武将“金玉其外”的
描写?哪些语句是对他们“败絮其中”的描 写?
:金玉其外:“坐高堂、骑大马、
作为一个士大夫,刘基忧国忧民,耿介刚正,
从仕元到归隐,从归隐到仕明,从仕明到还 乡,从还乡到病卒,刚正不阿,毫不苟且, 一身浩然正气,充塞宇间。刘基于元文宗时 考上进士,为官清廉。但是元末政治黑暗, 文官贪懦,武官虚威,他曾批评监察御史的 失职,因而遭排斥,于是弃官回乡。刘基对 官场和社会有很深的了解,对那些达官贵人 和文人学士也知根知底,所以满怀愤世嫉俗 之心,写下如此刺世奇文。
gǔ
jī
第一段:
:历经
:腐烂
:光彩耀目的样子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kuì )。出之烨然, (yèrán)
玉质而金色。置之市,贾十倍,人争鬻(yù)之。 :买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善于收藏柑子,经历过冬天和 夏天,他收藏的柑子都没有发生溃烂。把柑子拿出来 一看,金光闪亮,光彩夺目,质地如金似玉,色泽滋 润澄黄。放到市场出售,可以卖到十倍的好价格,大 家都争着买。
文官
•戴了高帽,拖着长带 •像治国的栋梁
人物分析
文官武将
• 欺世盗名 • 高坐官堂,骑着大马,喝足美酒,饱 食终日,无济事事 • 不会御盗贼,救民困,禁吏奸,理法 治
作者为什么“无以应”?
“我”
只看到卖柑者的 小欺,而没看到当时整 个社会的大欺,不察不 思,就贸然责备别人。
你读懂了吗?
本文可看作一篇政治寓言,言在此而意
柑的特点
外表:光彩新鮮,质地如金似玉,色泽滋润澄 黄
里面:干得像破棉絮一样。 作者对卖柑者的指 卖柑者卖的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令买者 责 受骗。 卖柑者的辩解 1. 卖柑许多年,从來沒有人埋怨過。 2. 世上做些欺骗勾当的人很多,不止卖柑者一 人。如:
武將──外表威武,但不能捍卫國家。
文臣──外表高贵,但不能匡(kuāng)扶朝政。
注:笾是古人祭祀时盛放果品的竹器,豆是祭祀时盛放肉 食的木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引申指祭祀:笾豆之事
第二段:
:从事这种职业
:已有好多年了
卖者笑曰:“吾 业是 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 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 所 乎?世之为欺者不寡 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所需求 :你 :少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
:败坏
禁,法斁(dù)而不知理,坐糜(mí) 廪(bǐng) 粟(sù)而不知耻。
:浪费
:本指粮仓中的粮食,这里泛指粮饷( 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
•盗贼来了不知如何抵御,老百姓穷困不知如何 救助,官吏奸贪不知如何禁止,法纪败坏不知如 何整顿,白白的消耗国家的俸米而不知羞耻。
作者的结论
3.這些人和所卖的柑子一样“金玉其外,败絮 其中”。责问作者为何不去审察这些人,却偏 偏來审察柑子。 认为卖柑者是东方朔之流,借卖柑來讽喻朝政。
请梳理文章议论思路,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步 从“买柑”过渡到针砭时政的。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卖柑者“为欺”的行径的? 外表: “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价格和销路: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实质: “剖之,如有烟雾扑鼻,视其中,干若败絮。” 归纳: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三段: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忿世 嫉邪者耶?而托以柑以讽耶?
:假借
:憎恨世道,痛恨邪气的人
:东方生=东方朔,武帝 时曾任太中大夫,善用滑 稽的言词讽谏皇帝。
:指使用滑稽的言辞来 讽刺人或事,让人发笑 后受到启发的人
• 我听了卖柑者之言,默然无法回答。回家 想着他所说的话,就象东方朔滑稽类的人 物,难道他是个憎恨黑暗现实社会和邪恶 势力的人?他是把讥讽寄托在柑子上吗?
*坐糜癝粟:在这里指的是白吃国家的俸米
:美酒
: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chún lǐ)而 饫(yù)肥
:职位高,令人敬畏 :声势昭显,令人效法
鲜者,孰不巍巍(wēi)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 你看他们,坐在高堂之上,骑着骏马,醉饮美酒, 饱食着鱼肉。哪个不是威风八面令人望而生畏, 气势显赫而不可一世!又有哪个不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呢?如今您对于这些事视而不见,却 专门来挑剔我的柑子!”
刘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生于元末,自幼
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胸怀救时济世之志。 著有《郁离子》,本文选自《诚意伯文集》。 50岁时,向朱元璋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 从此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 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 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去朱元璋 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 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从两方面来论述:
论己之欺 论世之欺
请看——
卖柑者是如何论述论己之欺的?
自己只不过为了糊口活
命,根本谈不上过分; 何况“世之为欺者不寡, 而独我也乎?”
论世之欺从几个方面来论述?
外表 武将 质疑(内在) 佩虎符、坐皋比者,洸 果能授孙、吴 洸乎干城之具也 之略耶? 果能建伊、皋 之业耶?
文官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 昂乎庙堂之器也
卖柑者言
(明)刘基
烨然 贾十倍 人争鬻之 剖 衒 笾豆 以惑愚瞽 以食吾躯 皋比
yè
注好字音
jià
yù
pōu
xuàn
biān
gǔ
sì
gāo pí
注好字音
洸洸乎 干城之具 峨大冠 法斁 坐糜
guāng
gàn
guān
dù
廪粟
mí
lǐ
lǐn
yù
sù
醉醇醴而饫肥鲜 滑稽
“金玉其外”
思考:
“柑”和所谓的“干 城之具”、“庙堂之器” 之间有什么相似点?
揭露统治者“败絮其中”的句子是?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
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统治者与“柑”一样,
外表和内在是矛盾的!
人物分析
武将
•佩戴兵符,坐虎皮椅 •威风凛凛,像保卫国家的人才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本文内容。
提示:故事源起、论辩过程及作者观点。
本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
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 揭露了元末腐败的统治机构,金玉 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抒发了 作者愤世嫉俗之情。 (买柑——卖柑者言——作者的反思 )
第一段 • 写作者责怪卖柑者的欺世盗名的 行为 第二段 • 写卖柑者对作者责问的回答说明 欺世盗名、无耻无能者比比皆是。 第三段 • 解开卖柑者的话点出文章愤恨世 道、仇视邪恶的寓意。
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 可畏、赫赫乎可象?” 败絮其中:“盗起而不知御,民 因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 斁而不知理,坐糜粟而不知耻。”
小结:本文由买卖一个坏了
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 卖柑者的一席话,无情揭露了 元末统治者腐败弊政,统治者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 象。这就是一种“托物喻理” 的写作手法。
遭到批评后,卖柑者反而“笑曰”,体会 “笑”的背后蕴含的心理。
卖柑者“笑曰”,说明他
不以为然;“今子是之不 察,而以察吾柑,”一句 说明他有些激愤,认为作 者不识时务。
认真品读卖柑者为自己所作的辩护,尝试划
分层次,并分析三个层次分别揭示的社会现 象。
“吾业是有年矣”至“独不足子
所乎”;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至“吾子 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至“而以察吾 柑”。
在彼。
本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
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 卖柑者的一席话,托柑以 讽,无情揭露了元末统治 者的腐败弊政,抒发愤世 嫉俗之情。
文章主题:
文章以“予”与卖柑者 对话的形式,采用托物喻理 的手法,通过卖柑者之口, 痛快淋漓地揭露了元代末年 统治机构的腐败。
写作特色
1.夹叙夹议,托物喻理 2.比喻和对比 3.辛辣、犀利的语言
:喂饱,供 养
• 卖柑者笑着说:“我从事卖柑这个行业有好多年 了。 我依赖卖柑来养活我的身体,我卖柑,别人买柑, 从未听过别人有说些什么话,怎么唯独只有你不 满意啊? 世上不诚实的人不少呀,难道单单只是我吗?你 没有去想一想。
:虎皮,指虎皮椅
:威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