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新理念

合集下载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背景下的尝试——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的教学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背景下的尝试——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的教学

教学·现场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背景下的尝试———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文|郭薇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成为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的重中之重。

一线教学必须紧跟政策和理念。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山西中考命题的理论体系出台,即“一核·六维·四手段”理论体系,具体到历史学科,我们将课程目标明确为“五大核心素养”,并且积极跟进“大单元”“大概念”这一新的课程实施手段,具体融入教学过程中,以下为大家提供七年级一个课例,以供参考。

课题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10主备人郭薇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掌握秦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以及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2)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事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充分利用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以及刘邦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获胜,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

教学重点与难点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联系讲述法、图片分析法。

使用教材的构想秦朝因为暴政引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继续反秦,最终推翻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之后,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这时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导入: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话吧。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

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志向的人。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

但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要面向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本文将探索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为该领域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历史教学虽然是一门传统学科,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它也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2. 正文2.1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历史的本质和价值,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跨学科和主题性的整合,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促使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体系。

这种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交叉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研究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呈现出学生主体性强、学科整合性强、教学方法多元化的特点。

这些新变化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呼唤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2 新理念的内涵解析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初中历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理念的内涵解析是探讨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之一。

新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强调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促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而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借鉴新理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历史教学需要强调多元文化的价值历史学科在新课程中被重新定位为中学的必修学科之一,这表明历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重视。

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更多地强调多元文化的价值,通过课堂教学来带领学生去了解、尊重、接纳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品质。

二、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历史教学在这一点上也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融入育人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判断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与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历史教学需要注重跨学科性的整合新课程强调跨学科性的整合,历史学科也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与资源来实现知识的有机融合。

例如,可以以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内容为载体,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

同时,历史教学可以通过注重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的介绍、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法来提高历史学科的生活性与实用性,增强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四、历史教学需要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新课程要求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从教学方法入手,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重要作用。

历史学科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需要设计出来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性的原则性。

通过课堂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在学生阅读材料和探究历史的时候发掘出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进行师生对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智慧应对。

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022

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022

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022历史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篇1我从下半年开始,我参加了历史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中,先后听取了多位专家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和讨论,让我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实施的初中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具体环节进行着诸多思考、以下是我对历史课程的体会和感悟:1.树立新观念、转变角色、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应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以自主学习和探索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探究性学习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是改革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

无论如何,形式的多样化要从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研究空间、开拓创新思维、营造民主氛围、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入手。

这些都要靠老师更新观念,敢于让学生自由生活。

3.教学上尽量新颖。

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和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情境交融、全方位、开放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敢做,让学生感受成功,表达渴望。

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里平等的一员。

大胆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用脑用词的教学方法。

4.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知识建构与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倡导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通过半年多紧张的网上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对历史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好地推动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提高学生。

中学历史有效课堂教学新理解

中学历史有效课堂教学新理解

中学历史有效课堂教学新理解摘要不是所有的课堂都有三维的要求,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维度的要求,不同的维度又会有不同的教学策略相适应。

必须首先确立课堂的主要效用目标(是认知,是能知,还是情知),然后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效用目标教学策略现今教学界对“有效”的认识各有不同。

有的认为“灌”得越多越有效,“秀”得越多越有效,“磨”得越多越有效,或者也有的老师借用新课程新理念认为“活动”的越多越有效,“自主”的越多越有效。

这些认识是否恰当呢?我认为,必须首先确立课堂的主要效用目标(是认知,是能知,还是情知)。

然后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

同时也使老师获得职业的成功感,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认知效用的教学(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点。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历史,使他们有意识地体会并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熟悉、有趣。

在生活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比如在“新航路的开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可以联系当今社会的“金钱观”或我国的“郑和下西洋”或令人沉重的“非洲贫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是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同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二、能知效用的教学(一)在活动中学习与发展学生不能只学会了如何应付试卷上的考题,而无法灵活地,具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学生应该能用内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环境下主要表现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践性。

比如在启蒙运动的教学中我先提供给学生一些启蒙思想家的言论的史料,让学生分别概括他们的主要主张,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主张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在哪里?再思考为什么他们此时会产生这样的思想?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下来,学生的阅读,比较,归纳,分析等能力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详细解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详细解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详细解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详细解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历史知识的实际应用。

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结果,理解历史的连续性和变化性,理解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这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还需要引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刺激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发言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动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历史知识的实际应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历史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结语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充分利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该把握历史教学的本质,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爱护历史,用历史来引导现实生活。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心得体会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心得体会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心得体会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1.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全人发展的大众化教育。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转为更加注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整和。

在新的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

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3.从重视传授知识为主到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带来的弊端越来越为人门所认识到,在新的课改中就强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反思并作出独立、独特的判断。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4.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留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是系统的学系统的忘”。

学完就忘,这是不止一人告诉我的尴尬事。

可喜的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关注这个问题,要求课程的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评价等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5.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

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 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

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摘要: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中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理念上有很多重大的改革,其中对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突出。

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有很多: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史学理念和高考理念等等。

简要从课程理念、教学理念两个方面阐述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高考;教学理念理念其实就是做事的理论,而理论是指导实践的。

云南省2009年首次使用了新课程,新课程的性质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如果仍然用旧的教学理念教与学,所做的工作恐怕只是穿新鞋,走老路,效果不佳。

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就得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和高考理念。

一、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新课程历史教材不仅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而且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而编,纵观新的历史教材就是一“标”多“本”。

“标”就是课程标准,“本”就是有多种版本的教材,现今有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等4家出版单位出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

在一种版本下有必修3个模块和选修6个模块。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二、更新教学理念1.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知识和经验获得过程的指导,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美国人沃德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抑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都可 以, 同时指出要研究 电阻的大小同导电物质的长度 、 横 截面积、 材料种类这三个因素任何一个因素间的关系, 就要
人为地控制 另外两个 因素, 使它们相等 , 并指出这种实验 的
方法就是 “ 控制变量法” 再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系统地进 ,
行上述实验,使学生在实际操 作过程中去体验这一科学方
出 P甲< P乙 。也 可 用 另一 方 法 :已知 R 甲> R乙 ,并联
论当然是否定的。再用横截面积和长度都不 同的两根镍铬 合金丝分别 串入上述 电路中,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 并让学生 思考这个实验能否说明电阻大小同导电体的某种特性有关, 结论 同样是不能。这时就可不失时机地问学生 :我们应该 “
法。
在物理教学 中还有许多概念和规律 的探索和推导的实
验过程 , 都运用 了“ 控制变量法” 这一科学方法, 如在引导学 生探索 “ 导电体中 电流大小同其两端 电压大小和其电阻大 小之 间的定性关系, 最终得 出欧姆定律” 和探索 “ 力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的作用 。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打破 以往“ 授之 以鱼” 的填鸭
并相互讨论后, 有的回答: 应取两根横截面积相 同、 但长度
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上述实验 ; 有的同学说: 应取两根长 度相同、 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上述 实验; 还有
的说 应取 长 度 、 截 面 积 均相 同的 一根 铜 丝 和 一根 镍 铬 合 横
分析,确实能起到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的 良好效果 。在
物理 ( 如在力学 、 电学 、 热学) 学习中 , 可用“ 控制变量” 这一 科学方法去分析解决 的实际问题还很多,这为学生灵活应
用 这 一 科 学方 法 解 决 问题 提 供 了保 证 。

新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微

新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微

新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微在新课程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无不体现出新课程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教育专家认为:把抽象的内容个性化、具体化,适时制造一些紧张气氛,或制造悬念诱发好奇心,让学生对课程投入热情,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自己高中历史教学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在新课标下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新历史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一、布设疑阵,调动学生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的过程。

学生有疑便可产生释疑的要求。

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堂纵深发展。

通过合理提问,使所学知识纵向串联、横向并联,即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开阔,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例如在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教学中,当笔者教到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先问学生你认为当今我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南方)再设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从北方移到南方?(南宋)为什么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能超过北方?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个地方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最后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巧妙的层层设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从而达到有效性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创立了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摒弃了长期实行的通史学科体系,用激进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历史课程的重复问题。

但这种模块设计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人为地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

但实际情况是讲政治不可能不讲经济基础、不去分析思想文化。

另一个问题是,新教材的模块设计对史实的分割使同一个内容会在多处重复。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体解读(文字版)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新理念】•此次高中课程改革也是修订后课标的最重要部分,是提出了核心素养,特别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实施的措施、课程评价的标准、课程教材的编写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核心任务。

【新要求】•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要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新变化】四个重要新变化:▶文本结构:新增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课程结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通史+专题、专题▶增加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新变化又集中反映了高中历史课程新理念:•体现了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立德树人”的新目标。

讲两个问题:高中历史课标修订主要新变化和教学实施建议一、高中历史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1、课标修订依据(1)体现国家意志,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教育功能。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时代要求。

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要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

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对人的培养至关重要。

•个体发展的要求。

培养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有助于个体的终身发展,有利于获得成功的个人生活。

(2)根据新的课程方案▶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学分分配:必修课程4学分(比目前减少2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保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3)针对目前课标存在的一些问题,继承与发展•高中课改已经走过十多年历程,历史课程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历史课程新理念

历史课程新理念

历史课程新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八次课程改革中最回归历史教学规律的一次●真正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后,国际视野下的一次课程改革●中外比较研究,现状调查与反思,充分的酝酿的基础上●集中全国知名高等学府的优秀学科专家全身心投入●循序渐进,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的一、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思想●“三个面向”与“三个代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对人、对社会有关怀,有贡献,有责任感)。

●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实现下列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2)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与全人类的历史命运;(4)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 素养1: 时空观念
•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 观察 、分析的观念。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 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 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 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 , 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 , 建构历史事件 、人 物 、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 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 、统一与多样 、局部与 整体 , 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 会时 , 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 行考察。
ppt课件
9
• 研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特 别是研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是 国家任务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 所提出的任务 ,是这次修订高 中课程标准必须完成的任务。
ppt课件
10
二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制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 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的。
( 一些国家如英国 , 特别强调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相互联系 , 如文 化 、宗教的多样性)
• 历史学科组合理吸收了国际 pt的件优优秀成果 , 形成了我们的看 。
• 我们提出的5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理解 、历史解 释 、历史价值观。
• 这是经过反复研究 、多次变化才提出的。
历史组从2014年作为试点 ,开始研究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曾经提出5-8-5-5-7 个: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发展意识 、多 元联系 、历史理解 、历史评判 、历史认同 感 。后合并为现在的5个。
ppt课件
18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制过程
(部分过程)
ppt课件
19

历史课程教学总结

历史课程教学总结

历史课程教学总结历史课程教学总结1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

自秋季宁夏普通高中进入全国新课程首批实验省区,我校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三年多了。

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全方位变革,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深远的影响。

以下对我校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做一简要总结。

一、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推动教师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1、教师在学习实践中的发展: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专职历史教师共参加区、市、县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12场次18人次,撰写学习总结18篇。

通过学习培训,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素养有明显提高。

同时学校和本学科组利用校本培训、公开课、集体备课讨论、自主学习、校际之间的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历史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目标、理念、教学要求。

通过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我校专职历史教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历史课堂教学能力,专业素养都有很大提高和发展。

2、历史教师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理念的转变和实践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历史新课程阐明了课程的六个方面的理念,指明了课改的方向和要求。

在三年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我校历史教师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化的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成功的基础;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历史教学的主体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维目标的统一;注重教学反思。

教师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同程度地在教学当中加以运用,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历史感悟、情景体验、学生主体、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等为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范文三篇

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范文三篇

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范文三篇【篇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为了顺应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有效落实改革方案,切实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文化水平,中学历史教师也在积极地更新着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和改善着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主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教学策略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中学历史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要注重三维目标教学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结合。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历史综合素养,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在开展教学之前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并设计出教学目标[1]。

明确的目标能够指引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当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时,他们自然会使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得更具逻辑性。

学生们也能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吸收过程。

例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教师要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重难点内容。

接着,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要能够看到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逐步活跃的阶段,他们对新知识充满了浓厚兴趣。

然而,他们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把握还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多进行启发和引导,促使学生们能够多角度地认识历史。

然后,教师再据此设计出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们能够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和活动基地有所把握,同时能够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并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高中教育新课改历史教学新理念

高中教育新课改历史教学新理念
●, 可南 省 南 阳 市 八 中 王 路 范
自2 0 0 8 年秋季 起 , 我 省高 中教学全 面推 行了新课程改 革 。 五年多来 , 作 为实
践在新课 程改革第 一线的我们 ,亲身体会到 了高中历史实施新课程改革有利 于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 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网络 和提高 自我教 育
世 昌以身殉国 、谭 嗣同甘愿 为变法流血 的为国家和 民族英勇献身的崇 高情怀生
动、 形象 、 直观地展示在学生 面前 , 使学生受 到潜移 默化 的影 响 , 从而形成坚强的 意志 、 养成高贵 的品质 , 树立以民族 、 国家的繁荣富强为 己任 的远大理想。
五、 重 视 评 价 提 质 量
命事迹 , 体会现在幸福生活 的来之 不易 , 从而提高学生 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 培养
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感 。 四、 提高素养展内涵
《 普通高 中历史课程标 准》 明确指 出: “ 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健康 的情感
和高 尚的情操 。 弘扬 民族精神 ,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 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 、 人生观 和价值 观。 ” 历史文化 璀璨 夺 目、 人文特点突出 , 因此教 师要 充分挖掘教材 资源 , 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熏陶下 ,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 提 高其 人文素养 。 譬如, 可 以结合教材 中的相关内容 , 把 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 学 巨著《 史记》 , 林则徐 “ 海纳百川有容乃 大 , 壁立千仞无 欲则 刚” 的人格魅 力 , 邓
二、 灵 活 处理 提 效 率
高 中历史新课程教材 以专题 的形式 ,从认识 历史问题的角度重新 整合 了历 史 中最具代表性 的问题 ,拓展 了历史 的深 度和广度。因此教师要 灵活地使用教 材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 当的取舍调整 和补充 。如我们在讲授人教版必修 1 第5 课 《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这一课时 , 可以把人教版必修3 第5 课《 西方人 文主义思 想的 起源 》 这一课 的智者学派 、 苏格拉底 、 柏拉 图、 亚里士多德等 知识 点适 当引入 , 使 学生对古 希腊 的政治 、 经济 、 思想 文化 等有一个 比较全 面的理解 , 形 成~个完整 的知识网络。 另外在具体教学活 动中 , 教师还可 以灵活调整 、 挖掘教学 内容 , 使核 心 内容更清晰明了 。 总之 , 教学活动 中, 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 , 能较好地实现课

2023年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2023年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2023年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2023年新课程将带来新的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这些新理念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并将其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以下是2023年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1. 历史的角度和方法:历史是一种对过去的研究。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将了解历史的角度和方法。

他们将学会分析事件、人物、文化和社会的历史背景,并深入了解历史的根源和后果。

2. 多元文化:学生需要了解多种文化,并欣赏它们的优点和历史贡献。

在学习历史时,学生将研究多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并学习到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3. 关注社会问题:历史教育应该关注社会问题。

通过历史的角度和方法,学生将了解历史上的社会问题,并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4. 探究和发现:历史教育应该强调探究和发现。

学生将从多个角度和文物中研究历史事件,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同时,通过历史探索,学生应该学会发现历史中的不同观点和历史框架的多样性。

5. 发展技能:历史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展技能。

学生将学习如何阅读历史文献、如何写作与历史相关的作品,并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

6. 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历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发展良好的社会道德。

学生将学会尊重历史、尊重不同文化和观点,并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参与社会和谐与发展。

7. 思考和探索:历史教育应该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

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反思自己在历史中的角色,并学习尊重历史,尊重个人和集体贡献。

8. 全球化视野:历史教育应该拥有全球化视野。

学生将学习全球性问题并比较不同历史事件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发展。

这些新理念将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并加深历史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学生将培养探究的精神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终身学习者,为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和和谐做出贡献。

注重新理念 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注重新理念 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注重新理念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摘要: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和底蕴深厚的传统美德。

她是我国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

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笔者从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就高中历史教学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新理念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方法途径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相融会,汇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那么,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在历史课中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呢?下面就当前新课程理念下,就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现代文明的趋求更加明显,对个人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提升也更加重视。

这是因为,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重利轻德的倾向;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开放性程度的增强、多元文化的渗透、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出更复杂更多元的现象,而经济与人文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又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也便更加重视,呼唤现代文明,重视传统美德的弘扬也便成了当今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教育中的热门话题。

在强化现代文明、提升人们的人文、道德素质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从传统美德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深层积淀,是提高人们现代文明素质的一条可行性捷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一)挖掘教材潜力,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高中历史是通过大量史实、史料揭示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中国史,更直接揭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

历史教学教研活动亮点(3篇)

历史教学教研活动亮点(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历史教研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亮点。

二、活动亮点1. 教学理念的创新本次教研活动以“创新历史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积极探讨如何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2. 教学方法的改革教研活动针对历史学科特点,提倡“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获取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 教学资源的整合本次教研活动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活动中,教师们分享了各自搜集到的优秀教学资源,如历史图片、视频、音频等,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教研活动还组织教师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让教师们亲身体验历史,为教学提供更多灵感。

4.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教研活动提倡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们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教研活动还强调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反思,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师专业成长本次教研活动注重教师专业成长,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活动中,专家、学者为教师们解读了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更新知识。

此外,教研活动还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 家校合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教研活动倡导家校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