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化学性质探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酸是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规律的最典型的物质,本节课涉及到的有关酸的性质与变化是训练学生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宝贵素材,也是训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基本技能的典型素材。

在所有离子中,H+是最简单,最小,也是最重要的离子,以酸为核心的化学反应也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反应之一。

在教材中,首先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然后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根据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得出硫酸也具有与盐酸相似的化学性质与变化。

根据酸的性质决定了酸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通过对酸的学习,可以为碱和盐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酸并不陌生,经常能接触到酸雨、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也知道许多物质有酸味,如食醋、果酸饮料、水果等。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又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称作碳酸。

但是,酸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特点,这些学生并不清楚,也急于了解更多有关酸的知识,这既是本节知识的线索,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

在教学开始,首先要充分探察学生的已知、未知和想知,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酸类物质的兴趣,另一方面寻找到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这样能够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进人“酸的世界”。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形成“组成和结构相似,性质就相似”的认识,这在酸类物质中体现得最为充分、教育价值最突出,也是第一次运用到这一观念。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认识酸的的通性,理解具有酸通性的微观实质氢离子,了解酸的用途。

3.理解复分解反应和盐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归纳出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照分析盐酸和硫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得到酸的通性。

3.通过对比实验,从微观上分析得到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观察和分析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合作与交流分享的乐趣。

酸的化学性质 优秀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 优秀教学设计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二)教材所处地位酸的化学性质在初三下册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及用微观解释酸具有共性的原因,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混合物及溶液,物质的微粒,指示剂及浓盐酸,浓硫酸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学习可以为碱盐知识网络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

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新教材的特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掌握了性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

酸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物质,酸生产及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对酸化学性质进行理解,把酸的知识与前面的学习的这些有关章节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好的使用酸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

学性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以下一些知识:1、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3、酸碱指示剂4、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5.溶液,混合物,微观粒子的概念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但对于它们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形成疑问:为什么酸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而本节课要就是由现象→本质,归纳出酸的性质。

(三)《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1、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重点、难点的确定(1)重点的确定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

(2)难点的确定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五)课型:新授课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酸的涵义。

初中化学酸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教案
主题:酸
时间:1 节课
目标:了解酸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能够识别常见酸物质,理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重点:酸的定义和性质,酸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酸的种类及应用。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试剂瓶、盐酸、硫酸、醋酸、苹果汁等酸性物质。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酸,并激发学生对酸的好奇心。

2.学习:通过投影仪展示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酸的定义、颜色、味道、溶解性等。

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常见的酸物质,并请他们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将盐酸、硫酸、醋酸等酸性物质放在试剂瓶中,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体会酸的一般特征。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实验,让学生理解酸与碱中和的原理。

4.讨论:让学生讨论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他们认识到酸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5.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总结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让学生明白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6.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查找并记录一些常见的酸物质的名称及其应用。

教学反馈:下节课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和反馈。

【教学延伸】: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邀请专业化学老师或行业人士来进行深入讲解和实验演示,增加学生对酸的理解和兴趣。

希望以上教案范本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理解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3、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水平。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比较、归纳水平。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使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学生擅长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

(2)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三.实验准备学生分组: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稀硝酸、N a C l溶液、N a2S O4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镁、锌、铁、铜、生锈严重的铁钉、粗铜丝、试管夹、酒精灯。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五.教学过程设计一、酸与指示剂作用提问: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 a C l溶液(中性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提出实验方案:……)你提出的这些方案的依据什么?讲述:我们按“安全、科学、简便、明显”的原则,来评价同学们的方案。

方案①最优,方案③次之,方案②第三。

设问:能否用酚酞溶液来区别?提问:(将矛盾交给其他同学)哪些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设问:结合探究活动1和探究活动2的体会,思考稀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总结:(教师从知识的角度即时提升方法)同学们分析准确,而且我们做出这些结论时用到的就是推理方法。

请同学们再用我们已经探索出来的方法去理解我们所知道的其他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

学生:(学生探究活动3)用稀醋酸、稀硝酸做正面证明;用N a2S O4溶液等非酸溶液做反面证明。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1.重点:使学生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生活中的酸碱现象。
2.难点:
(1)理解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理,能熟练运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尤其是滴定实验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探究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不同溶液的酸碱性,并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酸碱指示剂在不同pH值下的颜色变化规律。
3. **应用拓展题**:
-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酸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例如酸雨的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来中和酸性废水,并简述其原理。
2.介绍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解释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理。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不同pH值下变色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溴酚蓝等。
-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其在不同pH值下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吸收光谱发生改变。
3.演示实验: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准备不同pH值的溶液,分别加入酸碱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酸碱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酸的定义及分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同时,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初中化学_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性质。

2. 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2. 酸碱中和反应。

3. 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酸、碱性质的探究应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分组实验法课前准备:1.实验用品:(1)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2)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未知溶液;(3)自来水,镁条、石灰石、硫酸铜溶液、生锈铁钉、碳酸钠溶液;(4)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玻璃片、白瓷板、玻璃棒。

2. 实验之前需要了解:(1)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同学们,这是装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高速路上被追尾,导致浓硫酸泄露,大家看,事故后交警们正在用什么方法处理泄露的浓硫酸?这是利用了酸的什么化学性质?大家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看到都是老师的演示实验,为了我们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对酸和碱的性质能进行更好的利用,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旧知为了更好的完成今天的探究实验,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相关知识,检查一下课前准备情况。

1.怎样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试剂?2.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应注意什么?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利用酸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回顾所学过的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看到酸碱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复习学过的相关内容,为本节实验课做充分的热身3.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导入新课]通过检查,同学们课前准备的很充分,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咱们就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认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动手操作,体验快乐我们的探究之旅共有三站,第一站: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第二站:酸碱中和反应;第三站:酸和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的定义和常见的酸的性质;
2. 能够区分强酸和弱酸;
3. 能够简单地进行酸和碱的实验性质鉴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酸的性质及其实验性质鉴别;
难点:强酸和弱酸的区分。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乙醇、蓝石蕊指示剂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与酸有关的实际生活课例,引导学生思考酸是什么以及它们可能具有的性质。

二、展示
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酸的定义和常见的酸的性质,让学生对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一:酸与金属的反应
将少量的盐酸滴入试管中,然后将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两者之间的反应现象。

2. 实验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并加入酚酞指示剂,再滴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酸的性质,包括:有酸味、能导电、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等。

五、强化训练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区分强酸和弱酸,探讨其在实验中的表现。

六、课堂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就酸和碱的实验性质鉴别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七、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酸的性质和实验鉴别方法。

八、布置作业
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加强学生对酸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的性质和实验鉴别方法,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化学教案酸

初中化学教案酸

初中化学教案酸教材分析:本课涉及酸的基本性质、通用性质和常见酸的名称、性质及应用等内容。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关于酸碱盐的知识,本次课程将对酸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讨。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酸的基本性质、通用性质,掌握常见酸的名称、性质及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酸的基本性质、通用性质和常见酸的名称、性质及应用。

难点:学生对酸的强度和酸碱中和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对酸的理解,并简单描述一下酸的性质。

2. 提出问题:什么是酸?酸有哪些基本性质?二、讲解与实验操作(30分钟)1. 讲解酸的基本性质和通用性质,并通过实验展示酸的酸性、导电性、金属反应等。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酸与金属、酸与碱的反应,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小组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小组讨论:同学们分组讨论酸的应用场景,列举出常见的酸及其用途。

2. 总结归纳: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总结酸的特点和应用。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堂作业:完成相关课堂练习,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2. 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酸的知识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酸的基本性质和通用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验操作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资料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难点:酸、碱化学性质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在整理实验室药品时,有两瓶无色液体的标签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是蒸馏水和稀盐酸溶液,你能帮助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它们的身份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有哪些方法?【学生活动】思考分析,汇报交流:稀盐酸的性质,根据它们的性质,交流鉴别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生之趣,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区分蒸馏水和稀盐酸。

【教师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利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

药品:紫色石蕊试液、锌、铁、镁等金属、大理石、生锈的铁钉。

【学生活动】分析交流:学生鉴别酸溶液和蒸馏水方案很多,如:①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学生知道石蕊试液遇酸变红);②锌、铁、镁等金属(锌、铁、镁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③可以用大理石(学生知道大理石中碳酸钙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④可以用生锈的铁钉(有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还有学生想到用闻气味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引导型”问题,理清知识脉络,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酸碱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常见酸碱化合物的性质和特点;
3. 能够区分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2. 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酸和碱,引出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2. 学习酸的性质(10分钟)
讲解酸的定义和性质,包括有酸味、酸会与碱中和、酸与碱反应会产生气体等。

3. 学习碱的性质(10分钟)
讲解碱的定义和性质,包括有碱味、碱会与酸中和、碱与酸反应会产生盐等。

4. 区分酸碱的鉴别方法(10分钟)
介绍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包括用pH试纸、酚酞指示剂、酚酞溶液等进行实验。

5. 实验操作(15分钟)
请学生进行酸碱溶液的鉴别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

6.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回答酸碱的性质和鉴别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
2. 思考生活中酸碱的应用,并写一篇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主要围绕酸碱的定义、性质和鉴别方法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在实验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对酸碱的认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探究三:酸与盐 【过渡】现在我己经用酸将水龙头接缝处的铁锈给除去了,但我 又发现水龙头内部还有表面有一层白白的物质,这是什么? 【讲述】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在还是用化学方法将它除 去,我用到了水垢清洁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稀盐酸。所以除水垢 实际上是?稀盐酸和碳酸钙的反应,我们在哪里有学过这个反 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大家回忆制取 CO2 的反应原理并书写 方程式。 【提问】碳酸钙属于碳酸盐,盐酸除了能和碳酸钙这种碳酸盐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将化学与生活联
【导入】水龙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频繁使用的,那么日积月累, 系起来,提高学习
频繁使用过的水龙头。会发现它?(展示图片)生锈了。那有什
兴趣。
么办法能够除去这上面的锈迹呢?
1
【讲述】我们可以买一瓶除锈剂来除锈,大家看除锈剂的标签, 主要成分是?这里的无机酸通常是指稀硫酸。而我们知道铁锈的 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除锈剂除铁锈实际上是什么反应? 【学生回答】稀硫酸会与氧化铁反应。 【过渡】好,那我们现在就模拟一下除锈剂除铁锈也就是稀硫酸和 氧化铁的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九年级化学科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日期


8.2.2 酸的化学性质
课型 新课

设 由生活中的除锈剂、除垢剂出发,探寻稀盐酸、稀硫酸会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计 从而进行酸的化学性质探究。


教 (1)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并能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有
学 关的化学方程式;
目 (2)通过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探究的比较,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所处地位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八单元<<课题2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制取四色花的实验,能说出实验现象,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通过观察方程式的规律,能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表示出酸化学性质的通式。

3.通过小组讨论,能从微观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酸家族”送的礼物-四色花,引出问题四色花到底具有哪些颜色,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起走入酸的化学性质的世界。

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二、讲授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的有目标,听的有方向)过渡语:小花已经准备好了,到底是哪些颜色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索。

2.学生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利用桌面的仪器并结合课本实验1,进行探究实验并总结现象。

现象:分别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分别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总结:动手在黑板上贴出红色花瓣儿磁卡。

(设计意图:学会观察记录现象)过渡语:花瓣的第一种颜色是红色,那么小花还具有哪些颜色呢?请同学们利用仪器并结合课本实验2进行探究。

化学《酸的化学性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酸的化学性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的知识的讨论、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与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应用化学知识使生活更美好的意识。

重点:酸的性质及应用,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难点: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归纳鉴别物质的方法,以及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方法。

教学设计《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新鲜感,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思想,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本人设计了这节以“小明的化学随笔”为教学主线的专题复习课,涉及了常见酸的性质综合复习,通过精心创设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温故知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活动环节1引入:视频播放小明的化学随笔——《生活中的化学》,生活场景引入:小明妈妈熬制的排骨汤,用小明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环节2探究活动1、“醋”进健康,用生活中的食醋引入酸的性质复习探究一“醋”进健康…(2017 临沂)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又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⑴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 《酸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 《酸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 《酸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酸的性质,包括酸的味道、对蓝色石蕊试液的变化、与金属的反应等;–掌握酸的分类和常见的酸的名称、化学式;–掌握如何使用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观察和实验技巧;–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酸的性质,包括酸的味道、对蓝色石蕊试液的变化、与金属的反应等的介绍;–酸的分类和常见的酸的名称、化学式的掌握。

2.教学难点:–酸的性质的描述和观察;–酸的化学式的记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汁、醋、柠檬酸等,请学生尝试描述它们的味道,并与同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观察与实验(3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将几滴柠檬汁滴在蓝色石蕊试液上,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实验二:将锌片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并记录;•实验三:将铁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有无气体生成并记录。

–学生观察酸的性质,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知识总结(20分钟)–教师总结酸的性质,包括味道酸、蓝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与金属的反应等;–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总结酸的分类和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

4.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未知溶液,引导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测试,并判断它们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

5.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酸的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与同桌的交流和课堂的讨论,学生也增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复习:实验教学:酸(稀硫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复习:实验教学:酸(稀硫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2.结合课堂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到的现象、结论等,重点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稀硫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
3.搜集生活中使用稀硫酸的例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工作原理,并撰写小论文,分享你的发现和体会。
4.制作一份关于稀硫酸性质和安全操作的知识卡片,内容包括稀硫酸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规律、安全注意事项等,要求图文并茂,便于复习和记忆。
6.课堂小结,巩固提高: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7.作业布置,延伸学习: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实验报告、知识巩固题等,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教学评价,反馈改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促进教学相长。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判断题:判断稀硫酸与某些物质的反应是否会发生。
2.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操作方法等。
3.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稀硫酸性质、反应规律等方面的掌握。
4.简答题:简述稀硫酸的性质、应用及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尾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难点:如何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使用稀硫酸的实例,如清洁剂、肥料等,引发学生对稀硫酸性质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实验探究,发现规律:组织学生进行稀硫酸与不同物质的反应实验,如金属、碱、盐等,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稀硫酸的性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指导,帮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炼出规律。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酸的定义以及分类;
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与碱的反应特点;
3.掌握酸的实际用途。

二、教学内容
1.酸的定义及分类:
酸是指能和水发生反应,产生H+离子而使水的PH值变低的化合物,根据其发生水溶液的特性,可以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两类。

2.酸的化学性质:
(1)酸溶液的性质:酸溶液能使酸性指示剂变色,并能使碱性指示剂变色;
(2)酸与金属反应:酸能和金属反应,产生金属酸盐;
(3)酸与碱反应:酸能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可用燃烧灼伤试验证明;
(4)溶解度:酸溶液的溶解度随着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3.酸的实际用途:
(1)酸可作为日常生活的酸性剂,如苏打水、果汁等;
(2)酸可用于制取金属酸盐,如红磷、铝粉等;
(3)酸可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如醋酸、柠檬酸等;
(4)酸可用于中和溶液中的碱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等。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混合教学法为主,即以讲授、讨论、问答、实验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重点
1.了解酸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与碱的反应特点;
3.了解酸的实际用途。

五、教学难点
1.理解酸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3.理解酸的实际用途。

六、教学环节
1.讲授:讲解酸的定义及分类、酸的化学性质;
2.实验:进行酸与碱反应实验,观察酸溶液的变化;
3.讨论:就酸的实际用途进行小组讨论;
4.问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

七、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实验活动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阳西县方正中学梁海芳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对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总体而言,这些知识是零碎的, 甚至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根底上或机械记忆上。

酸碱盐的内容复杂,知识点很多, 学生虽己进行过一定的练习,但应用酸碱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系统化。

目前学生们己经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验根本操作知识,实验兴趣浓厚,所以本节课将带着学生结合实验,探究酸的化学通性。

【教学安排】
仓寸设情境(明确目标)一学生实验(指向目标)一总结归纳(内化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学以致用(反思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加深对酸主要化学性质的认识,自主构建酸碱知识体系;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加深对酸化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形成科学探究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利用化学性质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在酸的化学性质中,酸与指示剂作用(应用性知识),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复习性知识),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新知识)。

《酸的化学性质》是学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6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零碎的酸的知识点,比如,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可以放出氢气;3、酸碱指示剂4、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在能力上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尝试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获得和构建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酸的涵义;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能认识到酸的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

3、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述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1、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科学态度;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教学难点:准确描述酸和金属及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现象和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方”中的化学——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习目标】1.能说出酸性溶液的验证方法,并能正确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准确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正确设计实验方案来鉴别苹果汁显酸性和比较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及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做到规范熟练地完成实验操作,正确描述实验现象,获取证据继而得出结论;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及健康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的价值和重要性;形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严谨认真地科学精神。

【课前预习】(一)复习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三、四节的知识点,并完成下面题目:1、溶液显酸性,是因为在其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地离子(填化学符号)。

2、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请设计图示或知识网络图来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

3、如何利用提供的的器材(苹果块、药匙、研钵、纱布、烧杯)自制苹果汁?请简述制取步骤。

4、若中和反应中没有明显现象,应如何用实验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5、你认为下列药品中哪些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你选择的药品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Ca(OH)2、Al(OH)3、NaHCO3](二)回顾与思考:你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吗?(1)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怎样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把颗粒状药品装入试管的操作;(4)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哪些?(5)使用镁条进行实验时,应先进行什么操作?“处方”中的化学——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关注生活,体验化学,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化学课堂!【学习目标】1.能说出酸性溶液的验证方法,并能正确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正确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正确设计实验方案来鉴别苹果汁显酸性和比较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及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做到规范熟练地完成实验操作,正确描述实验现象,获取证据继而得出结论;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及健康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的价值和重要性;形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严谨认真地科学精神。

【课中探究】(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探究一、苹果汁的酸性【提出问题】吃苹果为什么会加剧胃酸过多病人的病情?【猜想与假设】苹果汁显 性。

【设计实验方案】大展身手,比比看哪个小组同学的方案多!可供选择的试剂:镁条(Mg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碳酸氢钠粉末(NaHCO 3)、氢氧化钠溶液(NaOH)、pH 试纸、生锈铁钉、去皮苹果块一包可供选择的仪器:研钵、纱布、盛苹果汁的小烧杯、放滴管的烧杯、药匙、滴管、井穴板、镊子、砂纸、玻璃片、废物回收容器、抹布选择的试剂(或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方案1方案2……方案3……请你来探究从上述方案中选择2种你们小组最想探究的方案,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提示:请及时在上表中记录你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苹果汁显 性,因此胃酸过多的病人 (填“能”或“不能”)吃苹果等酸性水果。

【拓展提升】上述探究苹果汁显酸性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哪些方案好?理由是什么?友情提示:设计实验方案,首先要思考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然后从实验原理出发,选择合适的药品和仪器,再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组成实验过程。

探究二、比较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及反应原理:【提出问题】两人的病历诊断都是胃酸过多,但处方中的药品为什么不同?【猜想与假设】复方氢氧化铝片(主要成分Al(OH)3)和碳酸氢钠片(主要成分NaHCO3)与胃酸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填“相同”或“不同”)。

【设计实验方案】提供的药品:复方氢氧化铝片(半片)、碳酸氢钠片(半片)、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提供的仪器:镊子、玻璃片、火柴、抹布实验操作现象化学方程式复方氢氧化铝片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片与盐酸反应【得出结论】(1)复方氢氧化铝片和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填“相同”或“不同”),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离子和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离子和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2)对于有胃溃疡的病人,(“能”或“不能”)服用碳酸氢钠片,原因是。

【学以致用】金秋十月,也是柿子大量上市的时节。

刚从树上摘下的柿子硬邦邦的且有涩味,原来是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

很多人采用“石灰水脱涩法”:先用水把生石灰溶化,然后加水稀释成3%~5%的浓度。

将柿子浸入石灰水中,水要淹没柿子,经3~4天即可脱涩。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感悟与收获】回顾本节课的探究历程,你还有哪些收获?(可结合学习目标来谈)请你来检测(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1.(必做)下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C.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吃鸡蛋清 D.食醋可用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2.复方氢氧化铝片可治疗胃酸过多,但由于食用过量的铝对人体有害,它正逐步被治疗胃酸过多的新药胃舒乳[主要成分为Mg(OH)2]所代替,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末思考与课外延伸】在本节课的探究中,你有没有新的发现和问题?若有,你打算怎么做?《处方中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课题引入:师述:关注生活,体验化学,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化学课堂!有句老话说:“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苹果以好吃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我们的喜爱,尤其对咱们烟台的苹果,更是赞不绝口(课件展示图片),这不,有人正为不能吃苹果而郁闷呢?播放视频:“望果兴叹”二、课内探究:(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师问】看了上述片段,你认为吃苹果为什么会加剧该同学的病情?生口答:是酸性的。

(课件展示:探究一、苹果汁的酸性图片与问题:苹果汁是什么性的?)【师问】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苹果汁显酸性?(生口答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请大家利用提供的药品,每人先独立设计出2种实验方案写在导学案上,个人完成后再组内交流完善,总结你们小组共有的方案。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进行个体点拨和困难生辅导)(导学案和课件内容)可供选择的试剂:镁条(Mg)、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碳酸氢钠粉末(NaHCO3)、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NaOH)、生锈铁钉、去皮苹果块一包可供选择的仪器:研钵、纱布、盛苹果汁的小烧杯、放滴管的烧杯、细口瓶、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井穴板、镊子、砂纸、玻璃片、固体废物回收容器、抹布选择试剂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方案1方案2方案3……【实验方案设计的展示交流与实施】师述:下面让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大家认真听,及时对他们没有想到的方案进行补充,看看我们能想出多少种实验方案。

(生口述或投影展示实验方案,师及时评价,并板写学生选择的药品)师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共产生了6种实验方案(师展示课件:探究苹果汁显酸性的实验方案),收获可真不小!这些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都能证明苹果汁显酸性吗?接下来就请每个小组选择2种你们最想探究的方案,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不过老师在此还有一个问题:咱们如何利用实验室条件制取苹果汁呢?有没有学过类似获取植物汁液的操作?(生口答想法,师结合课件图片点拨自制苹果汁的方法,并点拨:用研钵研磨苹果块等大块物质时只能压碎,不能用研杵捣碎,苹果量不能过多,可随时添加研磨;)【师述】另外,今天我们使用微型实验仪器井穴板来代替试管、烧杯等作反应容器(展示实物),提问:你能说出使用它的好处吗?生口答,师课件展示:可节约药品又便于实验的对比,大家要注意配合滴管使用;最后需要大家认真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师述:好了,大家协力合作,完成好本次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师述】下面让我们分享一下彼此的实验成果,说说你们小组实验中选择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6个小组分别交流后,师展示课件分享成果:“探究苹果汁显酸性”的图片与文字总结。

)师并作实验评价:看到大家认真地开展实验并获得成功,我很高兴!但老师也希望同学们注意实验细节:如试剂用完后要及时并放回原处;玻璃棒、镊子,药匙等用前用后要及时擦洗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相信大家在后面的实验中会做得更好!)【师问】大家用6种方法探究了苹果汁显酸性,你认为哪些实验方案好?理由是什么?(生口答)【师小结】好的实验方案应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有时还要考虑环保、节能等。

大家不仅能设计实验方案,而且也学会了选择好的实验方案,真是不错!希望咱们同学再接再厉,在下面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过渡引入】刚才大家利用酸的化学性质,用实验证明了苹果汁显酸性,因此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苹果等酸性物质,但是一旦病情严重,光靠食疗是不够的,还得吃药,请看下面的视频,你能解答其中的困惑吗?【播放视频】“处方中的困惑”课件展示:【探究二、比较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及反应原理】两份处方图片(圈点:病症及对应的药品)【提出问题】两人的病历诊断都是胃酸过多,但处方中的药品为什么不同?(生结合处方谈看法)【药品实物及课件图片展示】【师引导】:这就是处方中提到的两种药,两种药品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否相同?追问:你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生口答自己的想法: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是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则是盐与酸之间的反应。

)【师引导】大家想不想用实验来模拟一下两种药在胃内的反应呢?【布置探究任务,体验成功】请大家结合提供的药品和仪器,先个人思考实验操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达成共识后,再共同完成这次实验的探究!(生按要求进行,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并让两名学生板写两个化学方程式)课件展示提供的药品:复方氢氧化铝片(半片)、碳酸氢钠片(半片)、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交流展示,分享收获】【师述】刚才大家用实验模拟了两种药品与胃酸的反应(课件展示实验设计图示:向井穴板中滴加稀盐酸),哪个小组来谈谈你们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生口答介绍后,师肯定学生的实验成果,并展示课件:分享收获)现象化学方程式复方氢氧化铝片与盐酸反应固体逐渐溶解Al(OH)3+3HCl===AlCl3+ 3H2O碳酸氢钠片与盐酸反应固体快速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HCO3+HCl===NaCl+ H2O+CO2↑【得出结论】复方氢氧化铝片和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不同,前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OH-离子和H+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分子,后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CO3-离子和H+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师创新实验演示】看一下老师设计的实验:一个喝完果冻的软塑料壳当作胃,里面滴有盐酸,现在把它捏扁,然后放入半片碳酸氢钠片,用橡皮塞堵住口,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结合课件说明:快速生成的气体使胃胀大会加剧病人疼痛,故胃溃疡病人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片)【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让我们从化学视角认识了对症下药,感受到了化学对生活和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学好化学,从而更好地服务生活和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