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检测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字词梳理与专项精练(部编版)(原卷版+解析)

第三单元-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字词梳理与专项精练(部编版)(原卷版+解析)

第三单元重点字词:第9课鱼我所欲也1、一箪dān食2、一豆羹gēng3、蹴cù尔而与之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1、唐雎jū2、怫fú然3、徒跣xiǎn4、以头抢qiāng地而5、阖闾hélǘ6、韩傀guī7、要yāo离8、休祲jìn降于天9、缟gǎo素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1、嗜shì2、硕shuò3、叱咄chìduō4、俟sì5、负箧qiè6、曳yè7、屣xǐ8、皲jūn裂9、媵yìng人 10、衾qīn11、绮qǐ 12、容臭xiù13、烨yè 14、裘qiú15、葛gě16、缊wēn17、冻馁něi18、谒yè 19、撰zhuàn20、贽zhì第12课词四首1. 右擎qíng苍2、千骑jì 3、鬓bìn微霜 4、分麾huī下炙zhì5、马作的dí卢6、秋瑾jǐn7、垓gāi下课外古诗词诵读1、狼狈lángbèi2、东坡乐府笺jiān3、料峭qiào4、萧瑟sè5、栉zhì风沐mù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

风梳发,雨洗头。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6、尔虞yú我诈:尔:你;虞、诈:欺骗。

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7、大虬qiú 8、姮héng娥9、斫zhuó 10、婀娜ēnuó婆娑pósuō 12、驰骋chíchěng精练检测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千嶂.里(_____)燕.然未勒(_____)羌.管(_____)擎.苍(_____)貂裘..(_____)鬓.微霜(_____)千骑.(_____)酒酣.(_____)何妨.(_____)谴.冯唐(_____)麾.下(_____)炙.(_____)了却.(_____)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检测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检测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检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书信)B.山川之美(景色)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道)D.实是欲界之仙都(三界)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哉B.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 ①未复能有与其奇者者②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极言山之高,水之净,用笔纵横,开合排宕。

B.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感叹,认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山水之美。

C. “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用议论表达对山水的赞美之情,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

D.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一句照应上文“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引出下文“实是欲界之仙都”,由议论而转入写景。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译:夕阳将要落山,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人能够欣赏山水的美景。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译:大概我求学时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

D.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译: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5、下列对文章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从视角的角度写景,“入”字写出高峰的耸入,“见”字写出身临清流而能看到清流的感受,生动形象。

B.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 “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总领下文,“欲界”即人间,“仙都”即神仙所居之地,这一句点明本文主旨。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检测卷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检测卷

文言文特殊句式、实词推断词类活用检测卷( 70分钟 150分)姓名考号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2、登高而招。

(《劝学》)3、积善成德。

(《劝学》)4、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5、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7、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疏》)8、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9、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10、多可喜,亦多可悲。

( 《项脊轩志》)11、宾主尽东南之美。

(《滕王阁序》)12、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墓碑记》)13、亦以明死生之大。

( 《五人墓碑记》)1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五人墓碑记》)15、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三、推断以下加点的文言实词意义(2*25=50分)1、丰则贵籴,歉则贱23 4、5、 67 89 1011 12、忧懈怠,131415 1617 18、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19、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 202122、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23、道济趋下阶,叩头曰:’24、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

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

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古今谭概》25、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

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九下第六单元文言文检测及答案

九下第六单元文言文检测及答案

九下第六单元检测一、重点字词1衣食所安.() 2、小信未孚.() 3、神弗福.也()4、虽.不能察.() ()5、又何间.焉 ()6、肉食者鄙. ()7、小惠未徧.()8、弗敢加.也,必以信.()()9、小大之狱.()10、必以情.()11、齐师败绩..()12、公将驰.之()13、遂逐.齐师()14、公问其故.()15、一鼓作.气() 16、难测.也,惧有伏.焉()() 17、望其旗靡.()18、修.八尺有余()19、而形貌昳丽..() 20、朝服.衣冠()21、美.我者() 22、莫不私.王()23、王之蔽.()24、面刺..于市朝() 26、闻.寡人之耳者()..寡人() 25、谤讥27、时时而间.进() 28、期年..之后()29、皆朝.于齐()30、方.七百里()31、年且.九十() 32、惩.山北之塞.()()33、出入之迂.也() 34、毕.力平险()35、杂然..相许.()()36、且焉置..土石()()37、荷.担者三夫()38、寒暑易节..()()39、始龀.() 40、始一反.焉()41、汝之不惠.()42、何苦.而不平() 43、亡.以应() 44、无穷匮..也()45、负.二山() 46、一厝.朔东()47、无陇断..焉()()48、牺牲..玉帛()49、忠.之属也()50、公将鼓.之()51、彼竭我盈.()52其妻献疑..运于渤海()..()53、箕畚二、重点句子翻译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一、实词。

1. 通假字。

- “故患有所不辟也”中“辟”通“避”,躲避。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中“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 “必能裨补阙漏”中“阙”通“缺”,缺点。

2. 古今异义。

- 【等死】古义:同样是死。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今义:等待死亡。

-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今义:常常。

- 【虽然】古义:即使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

“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今义:感谢。

-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今义:品质恶劣。

-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深切地憎恨。

3. 一词多义。

- 【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用来】“以光先帝遗德”。

- 【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做、干】“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为了】“乡为身死而不受”。

-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 词类活用。

- 【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 【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 【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 【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

-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二、虚词。

1. 之。

- 【助词,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同样为补充例句)。

- 【代词,代指人、事、物等】“愿陛下亲之信之”。

九下文言文字词句文学常识测试题

九下文言文字词句文学常识测试题

《曹刿论战》字词句测试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是________时期根据__________的历史写的史书,传说是鲁国的史官____________所作 是一部__________名著和 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春秋三传”。

二、解释加横线的字词:一、解释加粗的词语:( )。

对曰:“夫( )战,勇气也。

一三、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彼竭我盈,故克之。

1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句测试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是一部历史_______________,其体列为__________,由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人名)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___________。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讽:___________纳谏:_______ 二、解释加横线的字词: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孰:)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字词专项试题(共3页)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字词专项试题(共3页)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字词专项一、选择题1.以下(yǐxià)加线词意义一样的一组是()A.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B.故不为苟得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得之那么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2.以下加线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B.此之谓使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C.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此那么楼之大观也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3.选出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故患有所不辟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汝之不惠4.以下句子中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哪一项〔〕A.行道之人弗受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下面句子(jù zi)中加线的词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B.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文言文语句专项一、选择题1.对以下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假如人们所喜欢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但凡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B.贤者能勿丧耳译文:〔只是〕有道德的人可以不丧失罢了。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用脚踏着或者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承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对他来说叫作输掉了人的本心。

2.以下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3.指出(zhǐ chū)翻译有误的一项〔〕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你。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谢我吗?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收〔施舍〕。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精品检测题及答案(全册文言文共6篇)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精品检测题及答案(全册文言文共6篇)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精品,检测,题,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精品检测题及答案9.《鱼我所欲也》精品练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一、重点注释默写:①【苟得】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②【恶】讨厌,憎恨。

③【患】祸患,灾难。

④【辟】同“避”,躲避。

⑤【如使】假如,假使。

⑥【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以用呢?⑦【非独】不仅,不只是。

⑧【是心】这种心。

⑨【丧】丧失。

⑩【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用作后缀。

⑪【蹴】踩踏。

⑫【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⑬【万钟】优厚的俸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⑭【辩】同“辨”,辨别。

⑮【何加】有什么益处。

⑯【奉】侍奉。

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⑱【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乡,同“向”,先前、从前。

⑲【已】停止,放弃。

⑳【本心】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二、重点句子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语文初三下人版文言文实词检测

语文初三下人版文言文实词检测

语文初三下人版文言文实词检测1、苟苟富贵,无相忘〔〕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一丝不苟〔〕2、安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衣食所安〔〕死于安乐〔〕3、舍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4、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荡胸生曾云〔〕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6、策策勋十二转〔〕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策之不以其道〔〕7、更即更刮目相待〔〕举杯消愁愁更愁〔〕室中更无人/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假设役,复假设赋〔〕是日更定〔〕8、少少时,一狼径去〔〕宾客意少舒〔〕陈涉少时〔〕9、称先帝称之曰能〔〕袒右,称大楚〔〕不能称前时之闻〔〕10、一一碧万倾〔〕长烟一空〔〕11、身身已半入〔〕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将军身披坚执锐〔〕12、毕毕力平险〔〕群响毕绝〔〕此印者才毕,那么第二板已具〔〕13、分今天下三分〔〕必以分人〔〕舟首位长约八分有奇〔〕14、作一鼓作气〔〕衡于虑,而后作〔〕其中往来种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5、乃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以衾拥覆,久而乃和〔〕16、意宾客意少舒〔〕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有所极,梦亦同趣〔〕17、章《孟子》二章〔〕18、长缘愁似个长〔〕木兰无长兄〔〕死者长已矣〔〕19、塞以塞忠谏之路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20、发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黄发垂髫〔〕有时朝发白帝〔〕发于声〔〕21、开开我东阁门〔〕连月不开〔〕日出而林霏开〔〕22、得犹得备晨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道多助〔〕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鱼腹中书〔〕23、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惧其不已〔〕死者长已矣〔〕且壮士不死即已〔〕骨已尽矣〔〕自董卓已来〔〕24、至寡助之至〔〕比至陈〔〕25、罔罔不因势象形〔〕学而不思而罔〔〕26、次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7、薄狐裘不暖锦衾薄〔〕薄暮冥冥〔〕28、把把酒临风/把酒话桑麻〔〕29、谢长跪而谢之〔〕30、举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1、恶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恶能无纪〔〕32、顾顾野有麦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3、过人恒过,然后能改〔〕遂命仆人过湘江〔〕过秦汉之故都〔〕过故人庄〔〕及鲁肃过寻阳〔〕34、见曹刿请见/扁鹊见蔡桓公/而辙也未之见也〔〕才美不外见〔〕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35、使上使外将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于秦〔〕36、说学而时学之,不亦说乎〔〕《爱莲说》〔〕诣太守,说如此〔〕37、微微斯人,吾谁与归〔〕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微闻有鼠作作索索〔〕38、兴此先汉因此兴隆也〔〕百废具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假设无兴德之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9、患生于忧患〔〕那么凡能够避患者何不用也〔〕40、行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必能使行阵和睦〔〕行拂乱其所为〔〕同行十二年〔〕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性行淑均〔〕41、坐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其一犬坐于前〔〕42、兵、上使外将兵〔〕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行收兵〔〕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3、向向为身死而不受〔〕眈眈相向〔〕秋天漠漠向昏黑〔〕寻向所志〔〕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检测一(答案)1、苟苟富贵,无相忘〔倘使〕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苟且〕一丝不苟〔马虎〕2、安安得广厦千万间〔如何〕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衣食所安〔养生〕死于安乐〔安逸〕3、舍便舍船,从口入〔舍弃〕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房屋〕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学舍,书馆〕4、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竟,还,连……都〕荡胸生曾云〔通层〕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5、且年且九十〔将〕且焉置土石〔况且〕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同时〕6、策策勋十二转〔登记〕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鞭子〕策之不以其道〔鞭打〕7、更即更刮目相待〔重新〕举杯消愁愁更愁〔更加〕室中更无人/劝君更尽一杯酒〔再〕更假设役,复假设赋〔改变,调换〕是日更定〔古计时单位〕8、少少时,一狼径去〔一会儿〕宾客意少舒〔略微〕陈涉少时〔年轻〕9、称先帝称之曰能〔称赞〕袒右,称大楚〔叫,叫做〕不能称前时之闻〔相称〕10、一一碧万倾〔一片〕长烟一空〔全〕11、身身已半入〔身体〕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12、毕毕力平险〔尽〕群响毕绝〔全,都〕此印者才毕,那么第二板已具〔完成〕13、分今天下三分〔分成〕必以分人〔分给〕舟首位长约八分有奇〔长度〕14、作一鼓作气〔振作〕衡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其中往来种作〔耕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起〕15、乃乃不知有汉〔难道〕乃重修岳阳楼〔因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才〕16、意宾客意少舒〔心情〕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考虑〕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意趣〕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中〕17、章《孟子》二章〔篇〕18、长缘愁似个长〔与“短”相对〕木兰无长兄〔排行第一〕死者长已矣〔长期〕19、塞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20、发野芳发而幽香〔开〕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黄发垂髫〔头发〕有时朝发白帝〔动身〕发于声〔发出〕21、开开轩面场圃〔打开〕连月不开〔放晴〕日出而林霏开〔散开〕22、得犹得备晨炊〔能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该可不能、大概〕得道多助〔施行〕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得鱼腹中书〔得到〕23、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惧其不已〔停止〕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且壮士不死即已〔算了,罢了〕骨已尽矣〔差不多〕自董卓已来〔通以〕24、至寡助之至〔极点〕比至陈〔到〕25、罔罔不因势象形〔无〕学而不思而罔〔迷惑而无所得〕26、次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27、薄狐裘不暖锦衾薄(与“厚”相对)薄暮冥冥(迫近)28、把把酒临风/把酒话桑麻(端,执,持)29、谢长跪而谢之〔道歉〕30、举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干,做〕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31、恶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憎恶,讨厌,不喜爱〕恶能无纪〔如何〕32、顾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33、过人恒过,然后能改〔犯过失,犯过错〕遂命仆人过湘江〔越过,渡过〕过秦汉之故都〔通过〕过故人庄〔访问,拜访〕及鲁肃过寻阳〔到〕34、见曹刿请见/扁鹊见蔡桓公/而辙也未之见也〔接见,拜见〕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看见〕35、使上使外将兵〔派〕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假如〕使于秦〔出使〕36、说学而时学之,不亦说乎〔同“悦”,快乐〕《爱莲说》〔一种文体〕诣太守,说如此〔用话来表达意思〕37、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略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38、兴此先汉因此兴隆也〔兴盛〕百废具兴〔兴办〕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复兴、振兴〕假设无兴德之言〔发扬〕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起〕39、患生于忧患〔患难〕那么凡能够避患者何不用也〔灾难〕40、行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行走〕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行拂乱其所为〔行为〕同行十二年〔生活〕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性行淑均〔性情〕41、坐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同“座”,座位〕其一犬坐于前〔把臀部放在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撑重量〕42、兵、上使外将兵〔士兵、军队〕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士兵、军队〕行收兵〔兵员〕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武器〕43、向向为身死而不受〔从前〕眈眈相向〔对着〕秋天漠漠向昏黑〔将近〕寻向所志〔原先〕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检测二1、兵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字词专项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字词专项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字词专项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B.故不为苟得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2.下列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B.此之谓使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故患有所不辟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汝之不惠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行道之人弗受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B.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文言文语句专项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B.贤者能勿丧耳译文:(只是)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用脚踏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对他来说叫作输掉了人的本心。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3.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你。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收(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九年级专题复习十五文言文实词测试题

九年级专题复习十五文言文实词测试题

九年级中考复习十五文言文实词测试题班级:姓名:(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文言文中,“睨”“窥”“瞰”“顾”都可以表示“看”,但“看”法各不相同。

()2.“后遂无问津者”的“津”和“津津有味”的“津”意思相同。

()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观”和“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观”意思不相同。

()4.“亡”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死亡”、“灭亡”、“逃亡”等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应解释为“逃亡”。

()5.“妻子”是一个词义缩小的古今异义词,在古代多指“妻子和儿女”,在现代则专指“男子的配偶”。

()6. “博士”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学位,而在文言文中则是一个机构。

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7.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中的“旦”和“暮”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9.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通假字就是古代人写的错别字。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具”和“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都是通假字。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察:明察,识别)B.蒋氏大戚.(戚:悲伤,忧伤)C.子何恃.而往(恃:依靠;凭借)D.尝贻.余核舟一(贻:遗留,留下)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彼此交错相通)B.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C.牺牲..玉帛(牺牲:为坚持信仰而死)D.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此指无学问的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B.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追求,探求)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食:同“饲”,供养,饲养)C.西.行百二十步(向西)D.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

九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实词测试卷

九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实词测试卷

九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实词测试卷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乡.为身死而不受()5.秦王不说.()6.故不错.意也()7.仓.鹰击于殿上()8.四支.僵劲不能动()9.同舍生皆被.绮绣()10.与之论辨.() 11.小惠未遍.()12.发闾左適.戍渔阳() 13.为天下唱.()14.卜者知其指.意() 15.固以.怪之矣()16.将军身被.坚执锐()二、词类活用1.天下缟素..() 2.手自笔.录()3.寓.逆旅()4.腰.白玉之环()5.神弗福.也()6.公将鼓.之()7.朝服.衣冠() 8.吾妻之美.我者()9.王之蔽.甚矣() 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11.闻.寡人之耳者() 12.会天大雨..()1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14.置人所罾.鱼腹中() 15.忿恚..尉()16.尉果笞.广() 17.并.杀两尉()18.蕲下.() 19.将军身被坚.执锐.()()三、一词多义1.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君为长者()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必以信.()小信.未孚()4.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5.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6.得鱼腹中书.()乃丹书.帛曰()7.次.所旁丛祠中()吴广皆次.当行()8.广故.数言欲亡()故.不为苟得也()公问其故.()9.隶而从.者()从.民欲也()10.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恐托付不效.()四、重点词1. 故不为苟得..也() 2.死亦我所恶.()3.故患.有所不辟也()4.如使..人之所欲()5.蹴.尔而与.之()()6.妻妾之奉.()7.是亦不可以已.乎() 8.唐雎不辱.使命()9.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0.请广.于君()11.而君逆.寡人者() 12.虽.千里不敢易也()13.秦王怫然..怒()()14.亦免冠.徒.跣.()()()15.以头抢.地尔() 16.休.祲.降于天()()17.若士必.怒() 18.挺.剑而起()19.长跪而谢.之() 20.寡人谕.矣()21.徒.以有先生也() 22.无从致.书以观()2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4.弗之怠.() 25.走.送之()26.不敢稍逾约..人多以书假余()..() 27.以是28.既.加冠()29.尝趋.百里外() 30.执经叩问..()31.门人弟子填.其室() 32.未尝稍.降辞色..()()33.援.疑质.理()()34.或遇其叱咄..() 35.礼愈至.()36.不敢出一言以复.() 37.俟.其欣悦()38.负.箧曳.屣()() 39.穷冬..烈风()40.媵人持汤.沃.灌()() 41.久而乃和.()42.主人日再食.() 43.右备容臭.()44.烨然..若神人() 45.余则缊.袍敝.衣()()46.犹幸预.君子之列() 47.承天子之宠光..()48.缀.公卿之后() 49.父母岁有裘葛之遗.()50.无冻馁.之患() 51.流辈..甚称其贤()52.生以乡人子谒.余() 53.诋.我夸际遇之盛()54.齐师.伐我() 55.又何间.焉()56.肉食者鄙.() 57.衣食所安.()58.弗敢专.也() 59.牺牲..玉帛()60.弗敢加.也() 61.小信未孚.()62.小大之狱.() 63.虽不能察.()64.必以情.() 65.忠.之属.也()()66.齐师败绩..() 67.公将驰.之()68.既.克() 69.从民欲.也()70.一鼓作.气() 71.再.而衰()72.三而竭.() 73.彼竭我盈.()74.难测.也() 75.惧有伏.焉()76.望其旗靡.() 77.邹忌修.八尺有余()78.而形貌昳丽..() 79.我孰与..城北徐公美()80.旦日..() 81.私.我也()82.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8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84.能谤讥..()()..于市朝85.时时..而间.进()() 86.期.年之后()87.辍.耕之.垄上()() 88.苟.富贵()89.若.为佣耕() 9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91.九百人屯.大泽乡() 92.卒中往往..语()93.会.天大雨() 94.度.已失期..()()95.今亡.亦死() 96.等.死()97.扶苏以.数.谏故.()()()98.今或.闻无罪() 99.楚人怜.之()100.今诚.以吾众() 101.宜.多应者()102.念.鬼() 103.此教我先威.众耳()104.固.以怪之矣() 105.又间.令吴广()106.吴广素.爱人() 107.藉第令...毋斩()10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9.为坛而盟.()110.徇.蕲以东() 111.比.至陈()112.号.为张楚() 113.皆刑.其长吏()114.而中道崩殂..() 115.危急存亡之秋.()116.盖追.先帝之殊遇..()()117.诚宜开张..圣听() 118.以光.先帝遗德()119.恢弘..志士之气()120.引喻..()()..失义121.陟.罚臧否..()()12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23.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24.悉以咨.之() 125.性行淑.均.()()12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27.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128.躬.耕于南阳() 129.不求闻达..于诸侯()130.先帝不以臣卑鄙..()131.猥.自枉屈..()()132.由是感激..()..() 133.遂许先帝以驱驰134.尔来..忧叹()..二十有一年() 135.夙夜136.深入不毛..() 137.当奖.率三军()138.庶.竭驽钝()139.至于斟酌..损.益.()()()140.以告.先帝之灵()14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142.以彰.其咎.()()143.以咨诹.善道() 144.临表涕零..()。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检测题2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检测题2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5分)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②胡不见.我于王()③公输盘诎.()④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⑤惠子相.梁()⑥朝.服衣冠,窥镜()⑦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⑧惩山北之塞.()⑨宛在水中坻.()⑩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2、写出下列成语的出处。

①一鼓作气出处:②愚公移山出处:3、根据提示,写出上句或下句。

①,未能远谋。

②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

③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⑥屈原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比喻自己的修身洁行。

《惠子相梁》中庄子也有类似的话语:夫鹩鸲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⑦先秦诸子散文既是历史史料,又是文学名篇。

你知道这里的“诸子”是指:,,,,,。

三、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按论证的顺序,将文段分为三层并写出层意。

(6分)第一层(开头至):层意:第二层(“”至“”):层意:第三层(“”至“”):层意: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6分)①环而攻之而不胜()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③池非不深也()④兵革非不坚利也()⑤委而去之()⑥亲戚畔之()6、翻译下面句子。

(7分)①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06小卷 文言文重要字词 七(下)(解析版)

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06小卷 文言文重要字词 七(下)(解析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专题06 文言文重要字词七(下)(解析版)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短文两篇、河中石兽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2.见.往事耳3.即更.刮目相待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6.出郭.相扶将7.策勋..十二转8.朔.气传金柝9.赏赐百千强.10.陈康肃公善.射11.康肃忿然..曰12.徐.以杓酌油沥之13.尔.安敢轻吾射1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5.谈笑有鸿.儒16.可爱者甚蕃.17.香远益.清18.陶后鲜.有闻19.山门圮.于河20.阅.十余岁21.竟.不可得22.众服.为确论【答案】1.当权、当道 2.了解 3.另,另外 4.难道 5.只 6.外城7.记功 8.北方 9.有余 10.擅长 11.气愤的样子 12.慢慢地13.你 14.这 15.大 16.多 17.更加 18.少 19.倒塌 20.经过,经历21.终了,最后 22.信服【解析】注意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严格的按照课下注释。

二、一词多义。

1.以(1)蒙辞以.军中多务(2)自以.为大有所益(3)公亦以.此自矜(4)以.钱覆其口2.当(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愿(1)愿.为市鞍马(2)愿.驰千里足4.之(1)无丝竹之.乱耳(2)水陆草木之.花(3)何陋之.有(4)其反激之.力(5)沿河求之.5.为(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众服为.确论(3)啮沙为.坎穴【答案】1.介词,用/动词,认为/凭借/用;2.动词,当权/副词,应当;3.愿意/希望;4.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代词,指石兽;5.被/是/形成【解析】所有的题目,大家一定要放到具体的句子里面去分析。

点睛:“之”的主要用法:代词,译为“他,她,它(们)”/结构助词,译为“的”/动词,译为“到,往”/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起调节音节的作用/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

九下第六单元文言文基础过关2016

九下第六单元文言文基础过关2016

九下第六单元文言文基础过关《曹刿论战》一、重要实词解释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何以.战4、牺牲..玉帛5、弗敢加.也6、必以信.7、神弗福.也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公将鼓.之10、彼竭我盈.二、虚词(指出下列虚词的意思或具体指代的内容)1、肉食者谋之:..2、小大之.狱:3、公与之.乘:4、公将驰之:..三、重要句子翻译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4、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四、内容理解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2、第一段中曹刿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略作分析。

3、本文生动刻画了曹刿这一形象,其乡人劝阻曹刿请见庄公的话从侧面衬托了曹刿的,而庄公关于“何以战”的回答又反衬出曹刿的。

4、曹刿的“远谋”在文中有很多体现,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作简要分析。

5、曹刿关于作战条件的论述,可以用来概括,这个观点和在《》一文中强调的是一致的。

6、对于曹刿的论战,毛泽东很是赞赏,他又作了相应的归纳:要以弱胜强,必须政治上,战术上抓住反攻的有利时机即,追击的有利时机即。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重要实词解释二、辨析一词多义①朝 A.皆朝于齐 ( ) B.于是入朝见威王 ( ) C.朝服衣冠( )②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 )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③之 A.臣之妾畏臣() B.吾妻之美我者() C.由此观之()④于 A.臣之客欲的求于臣() B.皆以美于徐公()C.此所谓战胜于朝庭()D.皆朝于齐()三、句子翻译1、吾孰与徐公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四、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朝代)(人名)编写的体史书《》2、文章标题中的“讽”,是讽喻的意思,特指;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修明政治,获得了的巨大成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