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中文言文重点词语
1/发1、途有饿殍而不知发2、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3、野芳发而幽香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5、舜发于畎亩之中6、窥父不在,窃发盆7、于败堵丛草中,探石发穴 8、怒发上冲冠9、无毫发爽 10、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1、而大声发于水上 12、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13、发其志士之悲哉 1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15、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 16、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2/直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系向牛头充炭直4、欲居之以为利,昂其直5、四体康且直6、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7、直上载公子上座 8、直好世俗之乐耳9、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10、直走咸阳11、身直为闺阁之臣(报任安书) 12、河水清且直猗13、可以乘虚直抵其城 14、是非曲直3/兵1、杀人者非我也,兵也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3、风声鹤唳,草木皆兵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5、斩木皆兵,揭竿为旗6、弃甲曳兵而走4/胜1、驴不胜怒,蹄之2、谷不可胜食也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日出江花红胜火5、予观夫巴陵胜状6、卿当日胜贵7、知己知彼,一胜一负 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9、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10、童子何知,躬逢盛笺11、沛公不胜杯勺 12、刑人如恐不胜13、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14、此时无声胜有声5/望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日夜望将军至3、登轼而望之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6、先达德隆望尊7、望之不似人君 8、吾令人望其气9、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者 10、都督阎公之雅望11、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任安书)1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6/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宁许以负秦曲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5、决负约不偿城6、誓天不相负7、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8、肉袒负荆9、且负下未易居(报任安书)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1、秦贪,负其强 1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3、久负盛名7/绝1、抚尺一下,群响毕绝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以为妙绝4、佛印绝类弥勒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抢呼欲绝(促织)7、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8、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9、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0、而绝秦赵之欢11、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2、长命无绝衰8/假1、善假于物也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乃悟前狼假寐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5、十旬休假,胜友如云6、狐假虎威9/已1、学不可以已2、言已大笑,先生亦笑3、可以已大风4、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5、悟已往之不谏6、死者长亦矣7、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8、庭中始为篱,已为墙10/中1、木直中绳2、担中肉尽,直有剩骨3、晋太元中4、然睹促织,隐中胸怀5、见其发矢十中八九6、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7、中绘殿阁,类兰若 8、又劣弱不中于款9、有大石当中流 10、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1/受1、故木受绳则直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项王则受璧4、恐前后受其敌5、徒属皆曰:“敬受命”6、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12/就1、故金就砺则利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3、持就火炀之4、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就命5、瞬息可就6、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7、斯须就毙 8、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9、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10、草创未就(报任安书)11、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12、臣请就汤镬13、乃谢客就车 14、然赢欲就公子之名15、轲自知事不就 16、一蹴而就13/省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画图省识春风面3、及长,不省所怙4、汝来省吾,止一岁5、不省人事14/行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3、余嘉其能行古道4、为君翻作《琵琶行》5、女行无偏邪6、将军向宠,性行淑均7、出身于行伍之间 8、大行不顾细谨9、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10、感吾生之行休11、李白乘舟将欲行 1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1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1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15、性行暴如雷 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15/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夙兴夜寐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4、政通人和,百废待兴5、大楚兴,陈胜王6、望洋兴叹7、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8、忧劳可以兴国9、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10、恐进之亦兴阑矣11、大兴师伐秦 1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16/备1、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众妙皆备3、备极护爱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犹得备晨炊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7、郑有备矣,不可冀也17/志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齐谐者,志怪者也3、博闻强志4、此其志不在小5、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寻向所志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8、其志洁,其行廉9、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10、一篇之中三致志焉18/名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不能名其一处也4、而此独以钟名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6、卷卷有爷名7、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8、出师一表真名世9、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10、呼中丞之名而詈之11、赢得生前身后名 12、不名一文19/置1、断头置城上2、郑人有且置履者3、沛公则置车骑4、今以钟磬置水中5、内外多置小门6、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7、顾视无可置者8、母置之,吾计已决矣20/穷1、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3、复前行,欲穷其林4、宜将剩勇追穷寇5、而心目耳力俱穷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9、岂效穷途之哭 10、谗人间之,可谓穷矣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穷则独善其身21/大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2、亦以明死生之大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4、大风起兮云飞扬5、夜郎自大6、敌出不意,大惊扰7、又一大儿醒 8、仰观宇宙之大9、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10、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1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22/垂1、其翼若垂天之云2、密室垂帘3、日垂西山4、永垂不朽5、垂死挣扎6、黄发垂髫23/极1、其远而无所至其极也?2、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3、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4、初极狭,才通人5、北通巫峡,南极潇湘6、感极而悲者也(岳阳楼记)7、足以极视听之娱8、极娱游于暇日9、地势极而南溟深 10、极天云一线异色11、士也无极,二三其德 12、彼苍者天,何其有极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4/适1、适莽苍者,三餐而返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适得府君书4、始适还家门5、处分适兄意6、逝将去汝,适彼乐土7、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8、少无适俗韵9、无以利世,而适类余 10、削足适履25/效1、故夫知效一官2、斯用兵之效也3、不效则治臣之罪4、信者效其忠5、岂效穷途之哭6、吾家读书久不效7、以儆效尤 8、东施效颦26/分1、定乎内外之分2、今天下三分3、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5、自分已死久矣6、亦颇识去就之分矣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8、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9、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11、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12、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1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7/御1、列子御风而行2、而御六气之辩3、振长策而御宇内4、将能而君不御者胜5、沛然谁能御之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7、舅姑爱其子,不能御8、以啮人,无御之者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28/乘1、若夫乘天地之正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4、约车骑百余乘5、乘彼诡垣,以望复关6、乘鄂渚以反顾兮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8、聊乘化以归尽9、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10、自京师乘风雪11、以乘韦先29/度1、内立法度,务耕织2、吾忘持度3、春风不度玉门关4、物换星移几度秋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6、度我至军中7、关山度若飞 8、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9、竟周容以为度 10、越陌度阡,枉用相存11、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12、相如度秦王虽斋13、度道里及会遇之礼毕 14、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15、度足而居,量腹而食 16、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30/具1、修守战之具2、正通人和,百废具兴3、成妻具资诣问4、故人具鸡黍5、臣具以表闻6、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7、具以沛公演报项王8、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9、四美具,二难并 1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31/斗1、外连横而斗诸侯2、斗折蛇行3、仅凿斗大一池4、玉斗一双,欲与亚父5、徘徊于牛斗之间6、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7、试使斗而才 8、各报地势,钩心斗角9、漫天星斗 10、龙光射牛斗之虚32/故1、蒙故业,因遗策2、君安与项伯有故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既克,公问其故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6、广故数言欲亡7、此物故非西产 8、彼竭我盈,故克之9、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1、桓侯故使人问之 12、轩东故尝为厨13、大人故嫌迟 14、故作不良计15、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16、今公子故过之17、特示故人意耳 18、故久立与其客语33/业1、蒙故业,因遗策2、武陵人捕鱼为业3、吾业是有年矣4、先帝创业未半5、以夭梅病梅为业6、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7、向吾不为斯业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业根,死期至矣 10、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1、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12、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1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蒙故业,因遗策2、执策而临之曰3、振长策而御宇内4、策之不以其道5、归而求救国之策6、策扶老以流憩7、策勋十二转 8、退而论书册(报任安书)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夸父弃其策,化为邓林35/举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2、杀人如不能举3、不胜枚举4、举所佩玉诀以示之者三5、举世闻名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7、众议举宠为督 8、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9、举身赴清池 10、孙叔敖举于海11、莫令事不举 12、应举下第(柳毅传)13、举贤以自佐 14、举类迩而见义远15、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16、举乡试 17、戍卒叫,函谷举36/弱1、会盟而谋弱秦2、秦强而赵弱3、曾不若孀妻弱子4、等终军之弱冠5、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37/属1、有良田美竹桑林之属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若属皆且为所虏4、名属教坊第一部5、在骨髓,司命之所属6、属予作文以记之7、(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 8、屈平属草稿未定9、举酒属客(赤壁赋) 10、属而和者,才三四辈11、而亡国破家相随属 12、平原君冠盖相属于魏38/徒1、有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2、而迁徙之徒也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4、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5、徒以吾两人在也6、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7、徒以口舌为劳 8、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9、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10、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11、徒见欺 12、臣之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9/制1、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2、故明君制民之产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4、夫羊,一童子可制之5、履至尊而制六合6、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7、其制稍异于前 8、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9、其(地动仪)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40/亡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亡去不义,不可不语4、燕虽小国而后亡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河曲智叟无以应7、追亡逐北 8、吞二周而亡诸侯1、奋六世之余烈2、奋臂出袖(口技)3、拔刀奋起,率众袭之4、婉贞挥刀奋斫5、遂相腾击,振奋作声6、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42/委1、俯首系颈,委命下吏2、曷不委心任去留3、委身为贾人妇4、砉然已解,如土委地5、厚币委质事楚6、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43/却1、却匈奴七百余里2、却坐促弦弦转急3、却与小姑别4、却看妻子愁何在5、却话巴山夜雨时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7、相如因持璧却立 8、却之不恭 9、却病延年44/道1、于是废先王之道2、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3、何可胜道也哉4、彼与彼年相似也,道相近也5、伐无道,诛暴秦6、会天大雨,道不通7、道芷阳间行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闻道有先后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1、余嘉其能行古道 1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3、策之不以其道 14、道不同,不相为谋45/言1、焚百家之言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具以沛公言报项王4、凡六百一十六言5、言既遂矣,至于暴矣6、静言思之,躬自悼矣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8、而无一言半辞送我9、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46/卒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3、率疲敝之卒4、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5、供养卒大恩6、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7、可以卒千年8、买五人之豆而函之,卒与尸合9、卒庭见相如 10、全卒为上,破卒次之47/绳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3、木直中绳4、引绳而束缚之5、绳之以法48/应1、天下云集响应2、六合正相应3、与向之噌红者相应4、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5、河曲智叟亡以应6、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7、急应河阳役 8、凡所应有,无所不有9、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10、项王默然不应1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12、内无应门五尺之童13、应举下第(柳毅传) 14、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15、吾从板外,相为应答49/景1、赢粮而景从2、至若春和景明3、景翳翳以将入4、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相似5、以欹为美,正则无景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50/量1、比权量力2、作计何不量3、愿将军量力而处之4、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5、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6、量体裁衣51/作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遂相腾击,振奋作声3、时浓雾半作半止4、作《师说》以贻之5、昼夜勤作息6、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7、齐彭殇为妄作 8、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9、一鼓作气 10、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11、如乐作焉 12、作浑天仪 13、而病寻作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1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6、老大嫁作商人妇 17、其中往来耕作,悉如外人52/施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施从良人之所之3、施施然从外来4、留待作遗施5、靡计不施,迄无济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8、徒留无所施9、未报秦施而伐其师53/遗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2、夜不闭户,路不拾遗3、蒙故业,因遗策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5、留待作遗施6、小学而大遗7、深追先帝遗诏 8、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9、使人遗赵王书 10、得遗金一饼1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4/如1、万事如意2、杀人如不能举3、沛公曰:固不如也4、沛公起如厕5、其如土石何6、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7、劳苦功高如此 8、问渠那得清如许9、迷不知吾所如 10、纵一苇之所如55/意1、其意常在沛公也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3、目似瞑,意暇甚4、即道人意中事5、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6、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7、醉翁之意不在酒 8、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56/居1、沛公居山东时2、欲居之以为利,昂其值3、愚公面山而居4、居十日,扁鹊复见5、洁其居,美其服6、而半山居雾若带然7、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8、塑入居元济外宅9、而位居我上57/幸1、妇女无所幸2、故幸来告良3、则吾斯役之不幸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5、幸可广问讯6、幸复得此妇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8、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9、而君幸于赵王 10、大王亦型赦臣11、则幸得脱矣 12、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58/素1、素善留侯张良2、十三能织素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4、有奇字素无备者5、吴广素爱人6、素不闻诗书之训7、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59/长1、孰与君少长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4、北市买长鞭5、天长地久有时尽6、秋水共长天一色7、死者长已矣 8、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9、府吏长跪告 10、长吾女与汝女1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2、余与长子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60/顾1、大行不顾细谨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顾野有麦场4、成顾蟋蟀笼虚5、三岁贯汝,莫我肯顾6、五人蹈死不顾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8、顾吾念之9、相如顾召赵御史 10、使于齐,顾返,谏怀王11、顾未有路耳 12、顾念蓄劣物无所用61/会1、会其怒,不敢献2、会天大雨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4、会不相从许5、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6、渠会永无缘7、乃中经首之会62/次1、列坐其次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余船以次俱进5、引次江北6、全国为上,破国次之63/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5、执策而临之6、郦元以为下临深潭7、临视,则虫积冠上 8、临清流而赋诗9、启戟遥临 10、酾酒临江,横槊赋诗64/怀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2、逆以煎我怀3、去国怀乡4、怀其璧,从径道亡5、感君区区怀6、怀良臣以孤往7、终苟免而不怀仁 8、怀帝阍而不见9、于是怀石,投汨罗而死 10、何故怀瑾握瑜11、唐雎怀怒未发 12、性命安可怀13、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14、尚怀狐疑65/一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六王毕,四海一3、一为之甚,岂可再乎4、一鼓作气5、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7、用心一也 8、初一交战,操军不利9、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0、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1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66/引1、将军夜引弓2、引壶觞以自酌3、引以为流觞曲水4、妄自菲薄,引喻失义5、秦王大惊,自引而起6、相如引车避匿7、引赵使者蔺相如 8、李凭箜篌引9、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10、狼奄至,引首顾11、妻乃引刀趁机而言曰 12、控蛮荆而引瓯越13、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14、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也15、平原君负阑矢为公子先引 16、公子引车入市67/役1、既自以心为形役2、急应河阳役3、役夫敢伸恨4、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5、然是役也6、宰悦,免成役7、代百司之职役哉68/实1、实迷途其未远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3、用实者成实时采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5、诸越则桃李冬实6、无苗时采,则实而沉7、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 8、吾亦望其言是实9、自以为得其实 10、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11、实持两端以观望 12、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13、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4、乃复蒂下生蓬,蓬下结实69/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4、曾不若孀妻弱子5、彼与彼年相若也6、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8、望洋向若而叹9、更若役,复若赋 10、若属皆且为所虏11、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70/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秦伯说,与郑人盟4、说尽心中无限事5、是说也,人常疑之6、范增说项羽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士之耽也,犹可说也9、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10、作《师说》以贻之71/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doc
1.:到,去。
2.:①鼓励,励;②受到鼓励、励。
3.:考核、督促、征收。
4.、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巡行;考察,核,明。
6.游:①游玩,游;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交往。
7.趣、:①小步走,跑;又引申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揭。
9.白:告,告。
常用于官吏之。
10.短:言,坏。
11.害:嫉妒。
12.:①听,听;②使知道,告⋯⋯知道。
14.:① ,怪;② ,辞。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假托,假。
17.:作人;抵押。
18.次:① 扎 (用于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品或税)——由“ 送、运”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表示意的。
21.坐:①因⋯⋯犯罪或,触犯;② ,定罪。
因。
22.多: ,欣。
“高、”等字,若,就是意,也意此。
23.少:批,,看不起。
1.:案件,案情。
:管案件。
2.脱:①副,表推,也、或;“事既未然,脱可免”。
② ,表假,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考或官考核的等4.独:若在疑句中,表反,道、怎么。
5.他:的,其他的,另外的。
三、得了解的相关复音1.下:上任、到任。
有成“下伊始”。
2.乞骸骨、辞、告老、、乞:辞官。
3.用事:掌,主管。
4.事:在任,在;公。
5.听事:公的地方。
6.逆旅:旅。
7.部曲:私家。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④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高中文言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文言文时,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正文:文言文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重要的字词,这些字词对于理解文章的意义和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一、名词1. 贤:形容词,表示贤能。
2. 仕:名词,表示做官。
3. 孝:名词,表示孝顺父母。
4. 国:名词,表示国家。
5. 爱:名词,表示喜爱。
6. 民:名词,表示人民。
7. 谷:名词,表示谷物。
8. 强:名词,表示强大。
9. 孤:名词,表示孤独。
10. 公:名词,表示公家。
二、动词2. 和:动词,表示和谐。
3. 使:动词,表示使唤。
4. 有:动词,表示拥有。
5. 无:动词,表示没有。
6. 出:动词,表示出去。
7. 入:动词,表示进入。
8. 自:动词,表示自我。
9. 则:动词,表示就。
10. 乎:动词,表示相当于“于”。
三、形容词1. 高:形容词,表示高。
2. 大:形容词,表示大。
3. 好:形容词,表示好。
4. 美:形容词,表示美。
5. 强:形容词,表示强。
6. 软:形容词,表示柔软。
7. 深:形容词,表示深。
8. 浅:形容词,表示浅。
9. 薄:形容词,表示轻薄。
10. 厚:形容词,表示深厚。
四、副词2. 已:副词,表示停止。
3. 则:副词,表示承接。
4. 且:副词,表示将要。
5. 莫:副词,表示没有。
6. 亦:副词,表示也是。
7. 曾:副词,表示曾经。
8. 犹:副词,表示依然。
9. 则:副词,表示那么。
10. 乎:副词,表示相当于“于”。
拓展:以上是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这些字词在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掌握它们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文言文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精准、优美。
高中文言文350个必背词汇
高中文言文350个必背词汇高中文言文是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言文的意涵。
以下列举了350个高中文言文必背词汇,以供参考和学习。
1. 吾、尔、彼、此、汝、予、余、人、君、臣、民、士、子、女、男、妇、仁、义、礼、智、信、忠、孝、道、德、理、言、行、善、恶、罪、罚、福、祸、命、死、生、亡、斩、杀、赦、恕、系、牢、锁、放、囚、狱、戒、刑、厚、薄、重、轻、义、讨、正、负、胜、败、天、地、物、人、神、眷、助、祈、诚、皈、信、拟、眷、罰、期、寻、勉、奋、励、勇、力、勤、尽、才、幕、启、合、巾、睡、凡、温、调、范、肃、莫、叱、慎、瞻、精、虑、慮、自、他、国、家、父、母、子、孙、兄、弟、姐、妹、亲、疏、友、隐、尽、夫、妇、丈、妻、鸿、朗、翰、籍、赐、投、剖、寻、慕、问、曰、谔、躬、臣、群、吁、忖、忏、赋、颂、吟、唱、填、抒、怀、嗟、悔、毒、草、花、树、林、云、雨、月、星、桃、杏、梨、橙、柿、栗、薪、炭、藤、蔓、竹、松、柳、棠、梧、橘、籍、赛、玉、珠、瑕、瑜、瓦、碧、玛、砚、墨、砂、泥、穴、户、扉、枢、盖、庖、厢、宾、野、川、山、峰、谷、林、湖、海、河、港、泉、坛、黄、照、碧、司、宴、盘、範、坟、墓、庙、寺、禅、典、钟、礼、乐、书、记、纪、志、词、章、篇、文、言、采、史、宣、传、集、最、始、初、终、未、既、新、久、远、世、纷、踪、迹、访、密、暗、明、闇、闭、启、领、载、卷、喜、乐、悲、忧、怖、善、恶、喜、怒、哀、忧、喜、仇、敌、友、冤、仇、试、验、测、观、察、发、见、藏、浩、窄、狭、深、浅、阔、博、厚、薄、广、狭、窈、正、正、齐、正、直、悖、正、离、去、就、据、择、判、断、普、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初、中、尾、起、终、始、末、首、末、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中、外、上、下、前、后、先、后、岁、时、朝、暮、旦、夕、昼、寝、朝、夕、年、月、日、星、岁、春、夏、秋、冬、正、岁、时、分、吕、月、日、旦、夕、时、刻、点、鸡、首、羊、首、牛、马、象、千、百、十、万、亿、兆、京、億、确、立、国、社、经、纬、珠、郡、县、镇、村、门、屋、墙、巷、街、桥、河、渠、湖、海、山、峰、岳、厂、店、铺、窑、矿、场、所、院、室、肆、会、馆、宰、巡、衙、监、寺、厅、堂、堡、楼、舍、馆、梁、柱、柜、匣、箱、囊、篮、台、盆、簋、碗、瓯、瓶、旗、帜、幡、鑑、瞻、贷、贫、富、盈、亏、减、加、升、降、乘、除、损、赢、蚁、蟻、鬼、魅、仙、佞、奸、诡、妖、魁、首、獨、聪、明、夷、殆、伪、僞、虚、实、质、空、斗、雌、雄、缺、盈、满、丰、稀、湿、干、沉、浮、腐、烂、香、臭、凝、稀、熟、生、豪、寒、热、冷、安、危、乖、戾、奇、古、斌、姿、婿、驺、奸、诈、艳、锦、绣、寒、温、忙、闲、鱼、鹿、易、难、轻、重、柔、刚、贵、微、顺、逆、迁、简、费、游、乐、平、淡、多、少、过、度、小、大、弱、强、短、长、狭、宽、细、粗、肥、瘦、重、轻、卑、贵、美、丑、善、恶、高、低、远、近、洪、小、广、狭、突、平、静、湛、亮、昏、暗、晓、昼、夜、青、白、赤、黄、绿、枯、荣、宁、逸、凶、吉、索、请、亲、客、朋、友、敌、原、珠、瑜、陈、邓、江、郑、卢、俞、王、张、李、周、吴、秦、雷、施、蔡、陈、汪、薛、麻、杨、黄、赵、林、林、林、林、冯、习、马、黄、韩、徐、尉、奸、盗、索、偷、贼、放、纵、抓、捉、擒、拘、锁、扣、押、逃、赏、罚、激、怒、恐、畏、忧、愁、喜、悲、杜、撰、述、昿、钞、买、卖、授、受、借、贷、听、闻、问、曰、告、譬、喩、述、夸、艿、著、贞、美、良、艰、武、英、愚、荡、君、恶、残、宰、朋、友、君、丈、妻、孝、友、酬、温、软、温、和、奂、悌、丑、正、兄、弟、等、差、隔、别、亲、近、甥、嫂、郎、素、次、迎、送、维、修、授、贷、出、入、旅、途、远、岛、曲、翔、显、晓、荏、嘉、前、后、应、对、顺、逆、龙、虎、鸟、兽、虫、鱼、蛇、鼠、猪、狐、犯、削、靡、粥、年、纳、选、读、教、射、册、记、贯、牍、封、契、犹、疑、協、夷、阳、阴、喻、虚、抑、赏、罚、轻、重、德、惠、简、清、侈、愚、废、私、奸、直、枉、立、废、迁、默、动、劳、逸、起、息、才、凭、藉、师、予、肃、将、超、至、土、眷、反、顺、浓、字、墨、落、草、叶、丰、量、齐、禘、餐、食、尃、五、秩、以、禧、庆、节、鼓、舞、满、壮、衰、蔽、掇、采、景、望、遥、闇、明、昏、蒙、安、危、刚、弱、强、脱、刑、罪、困、苦、杂、贫、财、奢、亿、稅、瑞、玺、印、礼、贡、带、旅、毡、寝、床、单、帷、幕、人、主、丞、令、大、乡、僚、剖、志、于、於、奏、较、开、篇、泊、济、饯、扇、灯、陪、称、祀、堂、壁、屏、柱、庐、庙、御、居、船、室、宫、府、阁、瞻、盎、糊、膏、衄、苟、浇、饮、霜、风、霁、霞、素、菲、弦、笔、斋、文、求、供、从、预、奉、闻、讯、政、怯、信、念、阵、惑、触、感、臣、博、众、赞、风、翔、骋、凯、徇、望、倾、蕴、镇、倏、躁、璞、尧、五、秉、载、凯、儿、父、音、盈、误、雄、图、纷、壁、巅、庞、虐、泣、等、奋、激、捐、荡、剽、饰、装、藉、庇、损、益、曝、界、。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课文实词总结
文言文课文实词、句式归纳表(必修二)14、《阿房宫赋》一、重点词语(解释下列字词)(1)爱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喜欢。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2)使使负栋之柱(动词,让。
)使六国各爱其人(连词,假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动词,派遣。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名词,使者。
)(3)一六王毕,四海一(名词作动词,统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副词,全,都。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4)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使……灭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动词,聚集。
)(5)取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动词,夺取,取得。
)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动词,提取。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动词,拿。
)2.一词多义(1)一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形容词,全部,所有) (2)缦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3)尽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4)使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5)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j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⑹为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二、文言虚词 1.焉(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 连词,表转折。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注解及例句
高考文言文阅读注解及例句一、重点词。
1.是:这。
2.必:一定。
3.贷:①借出、借入;②宽容、宽免。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荷:担子,担负。
6.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7.期:整。
例: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
8.夙:①早晨;②平时。
9.咨:叹息。
10.苟:①如果;②随便。
11.执:捉拿。
12.邀:①迎接,拦截;②求取.13.游:①游玩,游览;②游历,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14.趣、趋:①快走②奔向,追求③通“促”,催促。
15.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6.矫:假托,假传。
17.质:①作人质;②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③次序,按次序。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
20.造:拜访。
21.宜:①应该,②合适。
22.诣:①到……去。
②拜访23.让:①谦让;②责备。
例:平原君让魏公子。
2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25.善:①交好;②善于。
26.绳:①准则,法度;②约束,制裁;③称赞。
27.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28.比:表示时间:①等到;②近来。
做动词:①勾结;②并列。
29.旨:要义。
例:旁通黄老之旨。
30.适:①刚刚;②如果;③到。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彼乐土。
31.且:①将要;②表并列。
32.识:①知道、记得。
例:汝识之乎②标记。
例:封识宛然。
33.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34.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
35.对:回答或对话。
36.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37.工:①官吏②工匠;③精巧,擅长。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频重点词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频重点词汇总1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2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3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4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6对:回答或对话。
7如:到,往。
8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9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10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
11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12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13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14孤:幼年失去父亲。
15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16狱:官司,案件,监牢。
17白:告诉。
18与:赞扬。
19多:赞扬。
20遽:急速,就,恐惧。
21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22给:食用丰足。
23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24按:追究,考察,调查。
25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26令:美好,县令。
27执:捉拿。
28延:延请29省:减免。
30谢:道歉,推辞,告诉。
31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32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33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34赧:因羞愧而脸红。
35竟:结束,完。
36坐:因……而犯罪,因为。
37寻:不久。
38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39造:造访。
40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一、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野天子:野,指人兽无统治,天子指统治者,喻指无统治的狂放。
野夫:野,指无统治的自由,夫,指手艺人勤劳的汉人。
喻指不受任何统治的自由勤劳的汉人。
大作:大,表示数量,作,指事情,喻指广泛的计划或努力。
霸王:霸王是权臣中拥有王权的一等大臣,喻指拥有政权的当时统治者。
饿莩:饿,指吃饥饿之心,莩,指草木,喻称穷苦的农民。
筋冈:筋,指骨的连结物,冈,指上肢骨,喻指身体骨骼的强壮。
两补:两,表示数量,补,指事情,喻指一面两面补充和完善。
极乐:极,指极端,乐,指喜悦,喻指极端的喜悦。
五柳:五,表示数量,柳,指柳树,喻指看不见来来去去人影。
竟陵:竟,指过去不可想象,陵,指古代的象征君权的一种建筑形式。
喻指令人难以置信的宏伟建筑。
禹贡:禹,指夏朝的第一任皇帝,贡,指贡物,喻指向夏朝第一任皇帝献上的礼物。
时节:时,指时间,节,指节日,喻指不同的节气。
巍巍:巍,表示高耸,喻指非常高耸。
琅琊:琅,表示宫殿,琊,指陵墓,喻指令人震撼的宫殿和陵墓。
贤君:贤,指有才能的人,君,指君主,喻指有才能的君主。
好似:好,指美好,似,指相似,喻指美好的相似度。
功名:功,指事业,名,指声誉,喻指获得的事业的荣誉。
夷狄:夷,指古代少数民族,狄,指古代少数民族,喻指古代少数民族的意外攻击。
垂拱:垂,指向下,拱,指弓,喻指屈膝致敬双手合十的样子。
范蠡:范,指大量,蠡,指测量,喻指大量的用于推算。
麟凤:麟,指狮,凤,指鸟,喻指祥瑞的图案。
丹青:丹,指深红色,青,指浅蓝色,喻指深红色与浅蓝色的艺术作品。
陶词:陶,指陶瓷,词,指歌谣,喻指用于磨炼心灵的歌谣。
裴回:裴,指姓氏,回,指族群,喻指来自同一姓氏的族群。
渊明:渊,指深渊,明,指正直正义,喻指深渊般的正直正义。
暮鼓:暮,指黄昏,鼓,指击鼓,喻指黄昏时击的鼓声。
铿锵:铿,指金属的撞击,锵,指锵的金属声音,喻指金属撞击出的锵的金属声音。
激将:激,指激之情,将,指将士,喻指激动的将士。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一、内容提要本篇文档旨在总结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本文主要涵盖了高中阶段常见的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含义,并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了分类归纳。
二、重点字词归纳1. 常见实词(1)兵:武器;士兵;战争。
(2)走:逃跑;逃离;逃离人或事。
(3)故:事故;缘故;老朋友。
(4)焉:语气助词,无实意;于何处;他。
(5)谢:道歉;告知;感谢。
(6)亡:丢失;逃走;无。
(7)固:本来;固然;坚固。
(8)以:因为;用;认为。
(9)之:代词;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语气助词。
(10)为:被;替;做。
2. 常见虚词(1)以:和,跟;由于;以致于。
(2)其:他的;其中的;多么。
(3)于:在……里面;从……来;对……来说。
(4)而:并且;但是;而且。
(5)为:是;是……的原因;表示被动。
3. 特殊实词(1)则:就;那么;如果。
(2)乃:竟然;是。
(3)所:……的地方。
(4)夫:那。
4. 特殊虚词(1)也:用于陈述或疑问句,表判断或肯定回答。
(2)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感叹。
(3)其:表示选择或推测,相当于“或者……或者……”。
(4)且: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三、文体分类归纳1. 记叙类文章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较多,如“兵”、“走”、“故”、“焉”、“谢”、“亡”、“固”等,需要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倒装句、省略句、比喻句等。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围郑”一句,“围”为使动用法,“郑”为代词,“晋侯、秦伯”为并列关系,“退”为动词作名词。
此外,还需要注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2. 议论类文章议论类文章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较少,但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和表达方式,如“以”、“之”、“于”、“所”、“且”等。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论证方法和逻辑表达方式,如对比论证、归纳论证、因果论证等。
高中语文288个高考文言文超重点实词
3.素:⼀向,平素。
“吴⼴素爱⼈”4.既: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5.秋:时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岁:年。
《捕蛇者说》:“盖⼀岁之犯死者⼆焉。
”7.期年:满⼀年。
《邹忌讽⻬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可进者。
”8.积年:好⼏年。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9.曩:从前。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焉。
”10.向:先前。
《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11.久之:很久。
《狼》:“久之,⽬似瞑,意暇甚。
”12.良久:很久。
《琵琶⾏》:“感我此⾔良久⽴。
”13.异⽇:将来。
《⻩⽣借书说》:“⽇姑俟异⽇观云尔。
”14.旦旦:天天。
《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15.旦⽇:第⼆天。
《陈涉世家》:“旦⽇,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
”16.⽇:⼀天天。
《捕蛇者说》:“⽽乡邻之⽣⽇蹙。
”17.翼⽈:明天。
《促织》:“翼⽇进宰.宰⻅其⼩,怒呵成。
”18.翌⽇:次⽇。
《(指南录)后序》:“翌⽇,以资政殿学⼠⾏。
”19.旦:早晨。
《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河边。
”20.质明:天刚亮。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林中。
”21.亭午:正午。
《古⻛》:“⼤⻋扬⻜尘,亭午暗阡陌。
”22.宵:晚上。
《⾬霖铃》:“今宵酒醒何处?”23.暝:天⿊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忽已暝。
”24.即⽇:当天。
《鸿⻔宴》:“即⽇因留沛公与饮。
”25.中夜:半夜。
《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26.失时:过时。
《论积贮疏》:“失时不⾬,⺠且狼藉。
”27.⽆何:没有多久。
《促织》:“⽆何,宰以卓异闻。
” ’28.尔来:从那时以来。
《蜀道难》:“尔来四万⼋⼲岁。
”29.尝:曾经’。
《劝学》:“吾尝终⽇⽽思矣。
”30.素:⼀向,平素。
《陈涉世家》:“吴⼴素爱⼈。
“31.既:已经。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2.既望:阴历⼗六。
《观潮》:“⾃既望以⾄⼗⼋⽇为最盛。
”33.适:刚才。
《孔雀东南⻜》:“适得府君书。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实词1. 古今异义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词义缩小:如“臭”,古义指气味,今义指难闻的气味。
词义转移:如“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2. 一词多义本义: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用打比方的方法形成的新的意义。
3. 通假字同音通假:如“蚤”通“早”。
形近通假:如“说”通“悦”。
4.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名词作状语:如“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作状语,意为“像兄长一样”。
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北”,动词用作名词,意为“逃亡的人”“败逃的人”。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好”。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二、虚词1. 而表并列:如“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承接: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表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假设: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修饰:如“吾尝跂而望矣”。
2. 何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等。
副词,“多么”。
3. 乎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测度语气:“吧”。
表感叹语气:“啊”“呀”。
介词,“于”。
4. 乃于是,就。
才。
竟然。
是,就是。
代词: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指示代词(这、那)。
副词:表推测(大概)、表反问(难道)、表祈使(一定)、表商量(还是)。
连词:表假设(如果)、表选择(是……还是……)。
6. 且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而且)、表让步(尚且)。
副词:“将要”“暂且”。
7. 若动词:“像”“比得上”。
代词:“你”“你们”“这样”。
连词:“如果”“或者”。
8. 所与“为”组成“为……所……”表被动。
高中生文言文关键词必背内容
高中生文言文关键词必背内容文言文学习本是艰难的过程,为了达到快速掌握、精准理解、恰当运用的目的,需要下功夫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关键词语。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俸:俸禄,薪俸。
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2.禄:官吏的薪俸。
3.秩:官吏的俸禄。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二、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1.中:中伤,污蔑别人使受伤害。
2.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3.诬:捏造罪状陷害人。
三、表赞扬的:多、嘉、誉、与、许、叹1.多:称赞。
2.嘉:赞美,嘉奖。
3.誉:称赞,赞美。
4.与:赞许。
5.许:赞许,赞同。
6.叹:赞叹,赞许。
四、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1.过:责备。
2.责:责备、责罚。
3.咎:责怪、责备。
4.诛:责备、谴责。
5.让:责备,责怪。
6.谴:责备。
7.尤:指责,归罪。
8.折:指责。
五、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容:宽容,容忍。
2.贷:宽恕,宽容。
3.恕:宽恕,原谅。
4.宽:宽宏,度量大。
六、表揭发的:劾、讦、揭1.劾:检举揭发罪状。
2.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3.揭:显露,公布,揭发。
七、表暗中的:阴、间、密1.阴:暗中,暗地里。
2.间:秘密地,悄悄地。
3.密:秘密,隐秘。
八、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1.去:离开。
2.迁、徙:迁移。
九、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幸1.如:到,往。
2.过:走过,经过。
3.诣、往:去,到……去。
4.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十、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匿1.步:行走,步行。
2.趋:快走。
3.走:跑,逃跑。
4.遁、亡、逃、匿:逃走,逃跑。
十一、表死亡的:(驾)崩、薨、卒、不禄、死、山陵崩、没(殁)、终、圆寂1.崩、薨、卒、不禄、死:都是古时对人死的称呼。
2.山陵崩:比喻帝王的死亡。
3.没(殁):死,去世。
4.终:指人死亡。
5.圆寂:指僧尼死。
十二、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1.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2.阙:朝廷;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空缺为道路。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共214个)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有二心)于楚也。
2.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这是)寡人之过.(过错)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6.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您)。
7.越国以鄙.(边邑)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9.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
10.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满足)之有?12.既东封.(把…当作疆界)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希望)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15.以乱易.(替代)整,不武。
16.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荆轲刺秦王》17.秦将王翦破.赵。
(攻破)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进攻)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亲近)20.微.(如果不是)太子言,臣愿得谒.(拜见)之。
21.秦王购.(悬赏)之金千斤,邑.(土地)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走投无路)来归丹。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希望)足下更虑.(改变)之。
24.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25.吾每念.(想起),常痛恨于骨髓,顾.(只不过)计不知所出耳!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好好的)见臣。
27.然则..(然而这样)将军之仇报,而燕见.(被)陵.(欺凌)之耻除矣。
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逆)视。
29.此臣日夜切齿拊.(捶)心也。
30.请.(请允许我)辞.(辞别)决矣!31.于是荆轲遂就.(驾)车而去。
32.终已不顾.(回头)。
33.厚遗.(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4.不敢兴兵以拒.(抵抗)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并列)诸侯之列,给贡职如.(像)郡县。
35.燕王拜送于庭,使.(派遣)使.(使者)以闻。
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重点词汇
高中语文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重点词汇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书。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的释义和用法
高中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其中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字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的释义和用法:
爱:
释义:喜爱、疼爱;吝惜、舍不得;爱惜、爱护;恩惠;隐藏。
用法: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喜爱);“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
安:
释义:安稳、安定、安全;安逸、舒适;哪里、怎么;养、奉养;使……安定、使……安稳、使……安逸。
用法:如“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逸);“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哪里);“衣食所安”(养)。
被:
释义:表被动;覆盖、遮盖;蒙受、遭受;介词,表示施事,相当于“被”。
用法: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倍:
释义:原数的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背叛、背弃;越发、更加;增加。
用法: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叛);“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原数的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越发、更加)。
本:
释义:草木的根;树木的干;根本、基础;本原、本源;本来、原来;自己方面的、本国的;本的、原来的。
用法:如“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草木的根);“盖亦反其本矣”(本原、本源);“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有的)。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高中文言文中还有许多其他的重点字词。
理解这些字词的准确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至关重要。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文言文句子进行理解和记忆。
高中文言文重点词语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夫夷以近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且: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重点虚词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18个虚词:于、而、焉
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而:
以:臣以供养无主 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项脊轩志》
1、重点实词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内外多置小门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比去,以手阖门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重点句式: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则: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于: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学于余
4、重点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拘于时,学于余
《烛之武退秦师》
1、重点实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焉:而人之所罕至焉
《张衡传》
1、重点实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重点词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重点词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书。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内容为史传散文。
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
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
“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因为。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
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
“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
“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五、表示时间的词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
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
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
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nǎng从前)、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1.表示授予、提升: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④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主管,主持。
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
2.表示降职、罢免:①贬:降职。
②左迁:降职(但“累迁”多是升职)。
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⑤放:驱逐,流放。
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3.表示调动:①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如:迁东郡太守。
(《汉书·王尊传》)②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③调:调动官职。
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④转: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⑤补:补充空缺官职。
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⑥改:改任官职。
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⑦出:京官外调。
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4.表示兼职:①兼:兼任。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②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③判:高位兼低职。
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④署:代理官职。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后汉书·范雎传》)⑤权:唐代以来称暂代官职。
改江陵法曹(参)军,入为权知国子博士,……权知三年,改真博士。
(李翱《李文公集·韩吏部行状》)摄、行或行走。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
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七、常见的古今异义的: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r>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jià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县令)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甫(才、刚刚)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到)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容(宽容、或许、许可)遽(急速、就、恐惧)还有一些相关的“高频词”虽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也要给予关注。
这些词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例如: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国语·越语上》)主:掌管。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
(《文心雕龙·史传》)与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追究查办)、狱具(判罪定案)、系狱、收、牵累、录(逮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
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
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
这一部分“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
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
“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之上。
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
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
所以,“丁艰”“丁忧”屡屡出现于正史之中。
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官员年老体衰,也要离休或是病退,由自己提出,叫“乞身”“乞骸”“乞骸骨”。
对人物品评的词,如“勤于吏治,恭而近礼”、“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好直谏,守节死义”中的“勤、恭、苟合(苟且附合,曲意逢迎)、守节”之类。
这类词关系到对文段的准确到位的理解。
从而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分析、概括一题的解答。
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词(这里编写的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100个常用词语的古今异义,现在仍然具有的意义没有编录。
)A1、爱——吝啬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2、安——哪里、怎么沛公安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3、北——败北、失败追亡逐北4、被——通“披”被发行吟泽畔5、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本——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7、比——等到比及南郡8、鄙——①偏远地区②目光短浅蜀之鄙有二僧食肉者鄙9、俾——使俾入邑庠10、病——①困窘②缺点③担心④责备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人借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11、薄——迫近、接近芳不得薄兮薄雾冥冥C12、察——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3、曾——竟而侯生曾无一言不辞送我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孀妻弱子14、诚——确实、实在、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5、次——驻扎、停留秦伯素服郊次16、除——①台阶②任命、授予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7、存——拜访、看望、慰问而公子数存之D18、殆——几乎、大概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9、得——能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诚不得已20、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短屈原于王21、度——估计、考虑、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2、多——肯定、赞赏、歌颂故传天下不足多G23、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4、故——①旧的、以前的、原来的②缘故③因此、所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既克,公问其故故木受绳则直25、固——本来、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6、顾——①只是②难道顾吾念之顾不如蜀鄙之僧27、鼓——演奏今王鼓乐于此28、国——①首都、都城②地方去国怀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29、过——拜访、看望大母过余愿枉车骑过之H30、函——盒子买五人之脰而函之31、恨——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32、胡——怎么田园将芜,胡不归?33、会——适逢、刚好遇到会宾客大宴J34、疾——痛恨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35、既——已经、以后始皇既没既克,公问其故36、假——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7、间——①间隙、空余时间、偶然②暗中、悄悄③让其他人走开,然后才说④小路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侯生乃屏人而间语曰间至赵矣38、见——①被②作第一人称代词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君既若见录39、就——接近、靠近金就砺则利40、厥——其思厥先祖父K41、堪——能承受、能禁受、能忍受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42、克——能克终者盖寡L43、类——像中绘殿阁,类兰若44、怜——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45、令——美好便言多令才M46、弥——①满②更加弥天大罪奉之弥繁,侵者愈急47、靡——没有靡计不施N48、乃——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P49、畔——通“叛”Q50、期——整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51、趣——①通“趋” ②通“促”52、请——①请允许我②拜访、看望③约请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公子闻之,往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53、秋——时间诚危急存亡之秋54、却——退后、退却却秦兵三百余里R55、让——责备平原君让魏公子曰56、如——去、到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如白沙,道海安S57、少——责备、批评、嘲笑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58、胜——①尽②能承受,胜任,禁得起③美好的何可胜道也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驴不胜怒,蹄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59、乘——(辆)兵车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60、适——到刚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彼乐土61、示——给……看请指示王适得府君书62、市——买交广市鲑珍63、视——比较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64、私——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5、属——连缀、连接衡少善属文66、数——①计算②数落、列举罪行③几、几个、几次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范增数目项王67、速——招致始速祸矣68、素——①白色②平素、平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且相如素贱人素昧平生69、率——大都、全部六国互丧,率赂秦欤?70、爽——差错无毫发爽T71、徒——白白、只是、空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徒以吾二人在也W72、亡——丢失、遗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以困矣亡羊补牢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73、微——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74、委——把……交给委命下吏75、唯——希望唯大王孰(熟)计议之76、遗——送给秦遗赵王书曰77、恶——怎么天下恶乎定?X78、悉——全部、都悉埋于地79、咸——全部、都江表英豪咸归附之80、相——①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②帮助、辅助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1、向——从前、以前向吾不为斯役向使六国各爱其地82、谢——①谢罪、道歉②谢绝、拒绝③告诫、劝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阿母谢媒人闭门谢客多谢后世人83、信——确实闻之“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信乎84、幸——①希望②皇帝到……去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缦立远视,而望幸焉85、许——多余、左右一百里许86、徐——慢徐趋87、寻——不久寻病卒Y88、要——通“邀”便要还家89、易——换请以十五城易璧90、狱——案子、案件91、因——①沿袭,继续②趁机③通过,经由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92、遇——对待然公子遇臣厚Z93、再——两次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94、贼——害、祸害是贼天下之人者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95、识——①知道、记得②标记汝识之乎封识宛然96、致——①表达②招致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97、诸——之、之于王语暴以好乐,有诸?投诸渤海之尾98、族——族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