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社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点拨:学会揣摩作品中人物的深层情感。
参考答案:“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一方面,平桥村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时间已经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原著《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祖母家的“社戏”。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
交际
应对
1
1社戏
1.通过自主阅读和批注,理清文章思路,研读情节设置,感受叙事艺术。
2.探究人物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理解文中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3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课预习卡
第1课时
1.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和批注,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
1.社戏
3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所表现的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
2.分析品鉴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3.体会课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强朗读,训练语感。养成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能从欣赏实践中悟出品味语言的方法。
预设平桥概况(随母归省)—伙伴游玩(乡间生活)—无船出行(戏前风波)—夏夜行船—赵庄看戏(船头看戏)—停船吃豆(偷豆煮豆)—深夜返回(月夜归航)—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设问1:对于这些事件,哪些着墨较多,哪些一笔带过?
(生勾画,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师小结:看社戏是主要内容,因此看社戏前后的波折,夜航去看戏途中,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因此略写。
设问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去看社戏前的波折。
预设首先,这本身就属于看社戏全过程的内容;同时,波折中反映了“我”对看戏的渴望,反映了亲人、朋友对“我”的关心、帮助,表现出平桥村于“我”确实是一片“乐土”;再者,写波折也是为写看戏做铺垫,使课文内容曲折而充满生活情趣。
设问3:略写的平桥概况、乡间生活两部分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原文开头部分的内容要点:一是“我”当时在北京,对看戏本无兴趣;二是在北京第一次看戏,因为人太多,声音嘈杂,且无合适座位,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三是在北京第二次因为募捐,看谭叫天的戏,可是到了很晚谭叫天还不出场,只好失望地离去;四是反思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在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在北京看戏的失败经历,使“我”怀念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所看的“社戏”。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当时的难忘经历如在眼前。如此对比地写来,眼前的戏不适合看,过去的戏永生难忘,一贬一褒尽在文中。以眼前的戏为写作的由头,反衬早年“社戏”的好看;其实未必真好看,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我”在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四、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预设从内容上来看: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中心事件的环境和机缘。
从结构上来看:为下文和小伙伴去赵庄看戏做铺垫,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是乐趣无穷,吸引读者细读看戏部分;与结尾句遥相呼应。
从情感上来看:表达对平桥村的热爱、怀念。
师小结:本文围绕主要事件“看社戏”,从想看戏不得,到能看戏而不愿看,从沮丧返航再到途中偷豆,情节曲折,摇曳多姿,其间欲扬先抑,山穷水尽而又柳暗花明。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四篇课文,都具有“民俗文化”元素。鲁迅的《社戏》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作品围绕“社戏”展开情节,事件叙述波澜起伏,人物形象细腻鲜活。贺敬之的《回延安》是一首抒情诗,诗作意象明亮、瑰丽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陕北民歌形式表现新时代的内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写陕北高原、高原腰鼓和打腰鼓的人,展示了高原的民俗民风和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其语言运用和修辞方法尤其值得学习。吴伯箫的《灯笼》是一篇抒情散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学习这些课文,既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学习仿写”,旨在带领学生通过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仿写,并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口语交际“应对”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应对的种类和特点,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增强应对能力。
第2课时
1.探究人物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情节,感受了文章的叙事艺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本文人物描写的艺术及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效果。
二、探究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1.分析“我”的表现
师:终于看到的“社戏”让人扫兴。“看社戏”其实只是一条串联起平桥村的山、水、人、情的线索。那么“我”在看戏前后及看戏时又有看戏,却因为没有船而去不了,“我”因此着急又无奈。文中是怎样描写“我”的“急”的?细读第4—9段,圈画写“我”心理“急”的句子,归纳、批注心理描写手法。
2.研读情节设置,感受叙事艺术。
一、导入新课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看戏是旧时中国人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经济水平的落后又限制了这一活动的频率,往往只在年节活动时才有机会享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鲁迅走进昔日的江南水乡,访一访当地的民俗戏艺活动——“社戏”,感受乡村生活的淳朴和美好。
三、理清事件,研读情节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社戏》的理解可能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起来深入研读课文,探查作者的写作意图。
1.理清事件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事件。(用6分钟时间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
温馨提示:圈画重要词、句和段;按自然段归纳内容,多个自然段写一件事的归纳到一起。学生完成批注后,可在同桌或小组间交流,然后指名学生板书。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内外阅读结合对比,丰富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5.引导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6.引导学生了解应对,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
2.回延安
2
3.安塞腰鼓
2
4.灯笼
1
写作
学习仿写
2
口语
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受。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2.研读情节
(1)请同学们指出情节的起伏。
(指名学生板书)
预设
(2)课文第4—9段写戏前风波尤为精彩,标记出去看戏前的三次起伏,并思考这样行文的好处。
预设
师:戏前风波的三次起伏,写出“我”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的煎熬与惊喜,生动表现了“我”盼望看戏的热切心情,衬托下文没看到盼望中的精彩社戏时的无趣、失望,为后面的败兴而归埋下了伏笔。
结束语:详略有致、波澜起伏,是本文叙事的艺术。作者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有详有略、跌宕起伏地处理了大量似乎与中心思想联系并不紧密的材料。那么,作者想要借这些“枝节”表现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深入解读。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从梳理课文情节角度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情节安排的详略和波澜起伏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对“看社戏”事件的了解。
4.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
5.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白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这样的比喻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课后阅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预设文章以“社戏”为题,写了 “我”和伙伴们一起去赵庄看社戏前后的事情。
文章虽然题为“社戏”,但写看到的社戏的内容不多,而且“我”似乎也并不真正喜欢社戏。而自始至终写的是“我”的“乐土”平桥村,那里的人、情、景都很美,“我”很怀念那里。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阅读批注,实现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直接、全面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为后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点拨:注意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参考答案:
全文有几处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语段,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述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1《社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 夏夜行船 →
→→→
点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
(以上答案不是唯一的,还可以有其他的层次划分和短语表述。)
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注意文章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1)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默读课文,对有价值、有困惑的内容进行批注。
2.交流初读感受
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此时不下定论)
4.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点拨:结合语境品味课文语句,理解作品的儿童叙述视角。
参考答案:
1.“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买豆浆喝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沮丧、失落的情绪。
2.“我”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自然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的沮丧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3.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
点拨:学会揣摩作品中人物的深层情感。
参考答案:“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一方面,平桥村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时间已经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原著《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祖母家的“社戏”。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
交际
应对
1
1社戏
1.通过自主阅读和批注,理清文章思路,研读情节设置,感受叙事艺术。
2.探究人物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理解文中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3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课预习卡
第1课时
1.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和批注,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
1.社戏
3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所表现的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
2.分析品鉴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3.体会课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强朗读,训练语感。养成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能从欣赏实践中悟出品味语言的方法。
预设平桥概况(随母归省)—伙伴游玩(乡间生活)—无船出行(戏前风波)—夏夜行船—赵庄看戏(船头看戏)—停船吃豆(偷豆煮豆)—深夜返回(月夜归航)—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设问1:对于这些事件,哪些着墨较多,哪些一笔带过?
(生勾画,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师小结:看社戏是主要内容,因此看社戏前后的波折,夜航去看戏途中,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因此略写。
设问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去看社戏前的波折。
预设首先,这本身就属于看社戏全过程的内容;同时,波折中反映了“我”对看戏的渴望,反映了亲人、朋友对“我”的关心、帮助,表现出平桥村于“我”确实是一片“乐土”;再者,写波折也是为写看戏做铺垫,使课文内容曲折而充满生活情趣。
设问3:略写的平桥概况、乡间生活两部分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原文开头部分的内容要点:一是“我”当时在北京,对看戏本无兴趣;二是在北京第一次看戏,因为人太多,声音嘈杂,且无合适座位,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三是在北京第二次因为募捐,看谭叫天的戏,可是到了很晚谭叫天还不出场,只好失望地离去;四是反思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在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在北京看戏的失败经历,使“我”怀念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所看的“社戏”。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当时的难忘经历如在眼前。如此对比地写来,眼前的戏不适合看,过去的戏永生难忘,一贬一褒尽在文中。以眼前的戏为写作的由头,反衬早年“社戏”的好看;其实未必真好看,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我”在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四、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预设从内容上来看: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中心事件的环境和机缘。
从结构上来看:为下文和小伙伴去赵庄看戏做铺垫,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是乐趣无穷,吸引读者细读看戏部分;与结尾句遥相呼应。
从情感上来看:表达对平桥村的热爱、怀念。
师小结:本文围绕主要事件“看社戏”,从想看戏不得,到能看戏而不愿看,从沮丧返航再到途中偷豆,情节曲折,摇曳多姿,其间欲扬先抑,山穷水尽而又柳暗花明。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四篇课文,都具有“民俗文化”元素。鲁迅的《社戏》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作品围绕“社戏”展开情节,事件叙述波澜起伏,人物形象细腻鲜活。贺敬之的《回延安》是一首抒情诗,诗作意象明亮、瑰丽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陕北民歌形式表现新时代的内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写陕北高原、高原腰鼓和打腰鼓的人,展示了高原的民俗民风和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其语言运用和修辞方法尤其值得学习。吴伯箫的《灯笼》是一篇抒情散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学习这些课文,既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学习仿写”,旨在带领学生通过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仿写,并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口语交际“应对”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应对的种类和特点,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增强应对能力。
第2课时
1.探究人物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情节,感受了文章的叙事艺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本文人物描写的艺术及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效果。
二、探究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1.分析“我”的表现
师:终于看到的“社戏”让人扫兴。“看社戏”其实只是一条串联起平桥村的山、水、人、情的线索。那么“我”在看戏前后及看戏时又有看戏,却因为没有船而去不了,“我”因此着急又无奈。文中是怎样描写“我”的“急”的?细读第4—9段,圈画写“我”心理“急”的句子,归纳、批注心理描写手法。
2.研读情节设置,感受叙事艺术。
一、导入新课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看戏是旧时中国人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经济水平的落后又限制了这一活动的频率,往往只在年节活动时才有机会享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鲁迅走进昔日的江南水乡,访一访当地的民俗戏艺活动——“社戏”,感受乡村生活的淳朴和美好。
三、理清事件,研读情节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社戏》的理解可能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起来深入研读课文,探查作者的写作意图。
1.理清事件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事件。(用6分钟时间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
温馨提示:圈画重要词、句和段;按自然段归纳内容,多个自然段写一件事的归纳到一起。学生完成批注后,可在同桌或小组间交流,然后指名学生板书。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内外阅读结合对比,丰富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5.引导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6.引导学生了解应对,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
2.回延安
2
3.安塞腰鼓
2
4.灯笼
1
写作
学习仿写
2
口语
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受。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2.研读情节
(1)请同学们指出情节的起伏。
(指名学生板书)
预设
(2)课文第4—9段写戏前风波尤为精彩,标记出去看戏前的三次起伏,并思考这样行文的好处。
预设
师:戏前风波的三次起伏,写出“我”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的煎熬与惊喜,生动表现了“我”盼望看戏的热切心情,衬托下文没看到盼望中的精彩社戏时的无趣、失望,为后面的败兴而归埋下了伏笔。
结束语:详略有致、波澜起伏,是本文叙事的艺术。作者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有详有略、跌宕起伏地处理了大量似乎与中心思想联系并不紧密的材料。那么,作者想要借这些“枝节”表现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深入解读。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从梳理课文情节角度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情节安排的详略和波澜起伏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对“看社戏”事件的了解。
4.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
5.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白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这样的比喻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课后阅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预设文章以“社戏”为题,写了 “我”和伙伴们一起去赵庄看社戏前后的事情。
文章虽然题为“社戏”,但写看到的社戏的内容不多,而且“我”似乎也并不真正喜欢社戏。而自始至终写的是“我”的“乐土”平桥村,那里的人、情、景都很美,“我”很怀念那里。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阅读批注,实现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直接、全面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为后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点拨:注意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参考答案:
全文有几处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语段,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述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1《社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 夏夜行船 →
→→→
点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
(以上答案不是唯一的,还可以有其他的层次划分和短语表述。)
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注意文章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1)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默读课文,对有价值、有困惑的内容进行批注。
2.交流初读感受
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此时不下定论)
4.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点拨:结合语境品味课文语句,理解作品的儿童叙述视角。
参考答案:
1.“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买豆浆喝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沮丧、失落的情绪。
2.“我”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自然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的沮丧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3.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