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3大战的新阶段练习(含解析)人民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
”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的普遍支持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德国人自己选择了纳粹的暴政。
纳粹党通过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从而确立了统治,故选A项。
2.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
”这表明法国政府(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法国声明不干涉西班牙内战,而实质上这种不干涉就是对法西斯德国的纵容,因为德国对西班牙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佛朗哥叛军。
故D项符合题意。
3.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召开慕尼黑会议,会议满足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所有要求,换取希特勒在“和平宣言”上签字。
这一结果受到了英法两国民众的欢迎,英国首相张伯伦被称赞为和平的使者。
这主要说明( )A.德国意在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B.维护世界和平成为英法首要目标C.英法与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D.英法缺乏抵抗法西斯侵略的信心4.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指( )A.割占苏台德地区B.吞并奥地利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进攻波兰,在1939年初,而且是在《慕尼黑协定》的基础上有所扩大,联系相关史实,可知是指1939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
5.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做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 大战的新阶段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3
三大战的新阶段一、选择题1.1937年11月,德、意、日三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签署该协定的根本目的是()。
A.以反共来换取英、法、美的支持B.企图消灭本国的共产党C.打击共产国际和苏联D.以反共为幌子,扩大侵略势力2.下面漫画的文字部分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对此幅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A.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B.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C.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D.苏联签订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法国、英国的侵略3.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4.1940年,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B.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打击美国的企图日益明显C.日本占据了原美英在东南亚的市场D.美英等国彻底放弃了绥靖政策5.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C.英苏面对着共同的敌人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6.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规定美国可在战争期间向反法西斯国家借贷或出租武器、弹药、战略物资,租借的费用可战后清账。
该法案的通过()。
①表明美国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国②有力地支援了英、苏、中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③表明美国正逐步介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④反映出了美国政治家的远见卓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路线。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3大战的新阶段练习人民版选修3
三大战的新阶段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为此德国采取的措施是()A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C.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D.签署《慕尼黑协定》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可知德国打着反共产国际的幌子来扩大侵略,与此相对应的措施是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2. 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德意议定书》的签订B.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C. 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D.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解析:|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标志着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3.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A. 通过了新的《中立法》B. 通过了《租借法案》C. 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D. 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解析:根据题干材料“ 1940年”“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提供援助,为此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 ,因此答案选B 项。
4.右图是一幅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海报,上面有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的话:“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
”该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慕尼黑协定》签字后B. 德军向英法发动进攻后C. 苏德战争爆发后D. 日军突袭珍珠港后解析:图中美国的国旗已残缺不全,这表明美国的利益遭受到直接的损失 ,结合关键语句“决不让那5. 观察下图,完成要求。
希特勒梦想着把苏联也拖进他的“荣誉室”(1) 在把苏联拖进“荣誉室”之前,希特勒的“荣誉室”里已有哪些战利品 (国家)了 ?(2) 希特勒为了把苏联拖进“荣誉室”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什么 ?这一行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法国等。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三大战的新阶段一、选择题1.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
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为此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A.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C.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D.签署《慕尼黑协定》幌子来扩大侵略,与此相对应的措施是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2.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
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1939年破产,故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不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排除A 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不论苏德战争还是太平洋战争都是德、日两国分别针对苏联和美国的突然袭击,故正确答案为D项。
3.1941年3月11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租借法案。
根据法案规定,总统可以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法处理……任何国防物资”。
该法案的实施( )A.使美国总统突破了宪法赋予的权力B.扩大了美国对受援国的影响C.推动了美国战后资本的扩张D.表明美国终止了“中立”立场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错误,当时美国并未终止“中立”立场,只有B 项符合题意。
4.1942年,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表明( )①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②世界是进步的,和平、民主的潮流不可抗拒③英美等国对待苏联的立场发生根本变化④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是反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A.①②③B.②④C ①② D.③④,故③错误;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力量之一,故④错误。
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即可。
二、非选择题5.(2019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3 大战的新阶段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大战的新阶段一、选择题1.1936年德国为庆祝“柏林—罗马轴心”成立举行了一场音乐会。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轴心的建立是法西斯国家进一步走向勾结的重要表现B.轴心的建立是法西斯国家与西方大国矛盾加剧的反映C.轴心建立的标志是《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D.这场音乐会庆祝的是德国、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解析:《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于“柏林—罗马轴心”成立之后,因此,C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答案:C2.1936年《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后,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实质是德国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B.为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做了准备C.德国以此为幌子建立三国轴心同盟D.德国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解析: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36年,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说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恰恰是德国为发动战争迷惑其他国家的一个障眼法,所以A、C、D与之相关。
答案:B3.1937年德意日三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政治同盟;1940年,三国又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军事同盟。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C.都将苏联作为主要的对手D.三国都退出了国联解析:A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C表述存在错误,因为意大利和日本并没有把苏联当作主要对手。
D三国退出国联和三国进行勾结并无必然联系。
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B4.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在军事上失利的原因是( )①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②德国侵占欧洲许多国家,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发展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美支持德国进攻苏联④德军战术先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常用排除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美并未支持德国进攻苏联,只是企图“祸水东引”,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3大战的新阶段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3 大战的新阶段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3一、选择题1.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B.通过了《租借法案》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
这反映出丘吉尔()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联盟3.下图是一幅美国二战时期的海报,上面有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的话:“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
”该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A.《慕尼黑协定》签字后B.德军向英法发动进攻后C.苏德战争爆发后D.日军突袭珍珠港后4.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在爆发方式上的相同点是()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C.直接决定了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5.“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宣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A.德、日、苏 B.德、意、日C.德、苏、奥 D.德、意、奥6.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孤立地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练习人民版选修3
三大战的新阶段一、选择题1.(原创题)1941年德国进行的不列颠之战未完全结束之前就发动了苏德战争,日本在苏德战争胜败未分的情况下就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把世界上两个军事潜力最强的国家拖入战争,这说明( )A.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的军事战略布置B.法西斯国家分工明确,各自为战C.法西斯国家实力强大,完全做到随心所欲D.反法西斯国家不可能团结对敌,一盘散沙解析:法西斯国家虽然签订了军事、政治同盟,但各怀鬼胎,没有进行统一的军事战略布署,各自为战,这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A。
答案:A2.(原创题)下图是德国入侵苏联的地图,德军进攻苏联的集聚地区应该是( )A.波兰和东普鲁士B.德国本土C.罗马尼亚D.巴尔干半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普鲁士和波兰距苏联最近,是进攻苏联的基地,故选A。
德国本土隔着波兰和东普鲁士,应排除B;从罗马尼亚可以进攻苏联的南部,但由于距德国本土较远,不便于军队的集结和物资的运输,故排除B;巴尔干半岛包括东北部的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的其他部分与苏联隔黑海相望,不可能作为陆军集结的基地。
答案:A3.某一重大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解析:根据题干中丘吉尔和蒋介石的表现来看,这件事应有利于英国打败德国和中国打败日本,且这一事件是突发性的,故排除A、D;B与C相比较,英国希望苏德两败俱伤,而对美国则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故C比B更符合题意。
答案:C4.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三学案: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
专题学习总结知识导图整休架构线索归纳思维整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阴谋 慕尼黑阴谋一一绥靖政策的顶峰(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 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 义苏联) 两个集团 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三个三 (1) 三个登陆:北非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2) 三次突袭:突袭波兰、突袭苏联、偷袭珍珠港⑶三大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四个四 (1) 四大盟国:中国、美国、英国、苏联(2) 四大战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3) 四个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⑷四个重要文件:《大西洋宪章》(1941年,美、英)、《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26国)、《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波茨坦公告》(1945年,中、美、英)二、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1 .相同点(1) 从原因上看,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⑵从战争过程看,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由德国挑起等。
(3)从战争结果看,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 展,都给部分帝国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并引起世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I 处H 1蜩年締齐危 机总大利、轄倒,H 本的投降 :战的胜利二战姑束教训⑷从战后状况看,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1) 具体背景: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新社会主义国家。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都与苏联有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也存在尖锐矛盾,德、意、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旗号,英、法、美企图“祸水东引”而实行绥靖政策,苏联希望“祸水西指”中立自保。
(2) 战争目的:一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 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并制造一系列暴行。
2020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3.3 大战的新阶段练习 人民版选修3
专题3.3 大战的新阶段一、选择题1.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有共同敌人B.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需要C.为打击英法等国D.单个国家实力不足解析:对外政策的制定是由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所以B项为主要原因。
A、C两项是共同利益的具体表现;D项是三国轴心形成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故选B。
答案:B2.造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苏联方面的因素是( )①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法西斯力量强大②德国已经占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控制了强大的军事资源③德国采用突袭战术,使苏联措手不及④苏联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和机械化部队⑤苏联战备迟缓,军事部署存在失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④⑤ D.②③④⑤解析:①②③④⑤项均是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但①②③项不是苏联自身的原因,只有④⑤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答案:C3.1940年,美国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B.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打击美国的企图日益明显C.日本占据了原美英在东南亚的市场D.美英等国彻底放弃了绥靖政策解析:注意当时的形势,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行动,这些行动严重损害了英、美等国的既得利益,由此引发了英美等国的抵制,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他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解析:材料提及的事件,使得当时的交战双方都感到欢欣鼓舞。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3 走向世界大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走向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
”这表明法国政府(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解析:依据材料所给信息“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的声明是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因此D符合题意。
A、B、C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符。
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这句话揭示了(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体现的正是由于英法美等国的“善良的软弱”而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的“邪恶的刻毒”,从而没有阻止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故符合题意的为B。
答案:B3.下面是名为《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狗》的漫画。
漫画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这幅漫画讽刺了( )A.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B.西班牙内战C.英法的绥靖政策D.苏联的中立政策解析: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西班牙内战是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局部战争,排除A、B;面对德意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英法采取了绥靖政策,这使得德意的侵略气焰日益嚣张,故C符合题意。
德国利用苏联与英法的互不信任,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D。
故答案为C。
答案:C4.在谈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时,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认为,“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
下列对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加速了二战的爆发C.确保了欧洲的安全D.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指的是“慕尼黑阴谋”,它标志着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刺激了其侵略扩张的野心,从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并没有确保欧洲的安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法西斯侵略的祸水引向苏联,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后演练: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三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一、选择题1.(原创题)日本的法西斯组织很多、形形色色,其目的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专政,在这些法西斯组织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法西斯势力是()A.日本天皇B.日本军部C.日本海军D.纳粹党解析:日本是通过中下级武士开展倒幕运动、再进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而封建残余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军部,故军部是日本势力最大的法西斯组织。
答案:B2.(原创题)《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它是英法牺牲弱小国家满足德国法西斯欲望的产物.但它却符合国际条约()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非战公约》D.《五国条约》解析:《非战公约》主要废弃战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国际争端,故英法虽然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也做到了没有使战争在当时爆发.故选C。
答案:C3.下图为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希特勒和意大利的首相墨索里尼,请判断谁是希特勒(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根据左臂上的“"纳粹党符号可以看出④是希特勒,故选D.答案:D4.(原创题)日本原计划速战速决,用3个月的时间灭亡中国.结果日本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海军、空军和最精锐的陆军20多万人,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鏖战,才攻占了中国最大的城市。
这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大战台儿庄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解析:根据“中国最大的城市”可以判断该市为上海,而日军历时3个多月进攻上海的战役为淞沪会战。
淞是吴淞口,在黄埔江下游,为上海的门户;沪是上海的简称,故选D。
答案:D5.日本政府的一次声明称:“当时,守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总计不过10 400人,而在其周围有22万中国军队。
情况突然紧急起来,同时,居住该地的一百万帝国居民也陷于严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我军关心这种情况,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当时日本“先发制人”的真实背景是( ) A.日本急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掠夺中国财富以医治创伤B.日本制定“基本国策纲要”,要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的地位C.蒋介石推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D.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使日本加快侵略步伐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南满铁路”可判断这是考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日本受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需要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嫁危机,故选A。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3
三大战的新阶段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了解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过程;分析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通过二战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分析各国对法西斯态度的变化.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错误!原因:一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试图打着“反共”的旗号,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错误!过程(1)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标志着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2)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大到军事同盟。
错误!影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大,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特别提醒]法西斯国家结盟的原因在于它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有共同的利益要求;法西斯国家为了麻痹西方大国,打出了“反共产国际”的旗号。
二、苏德战争爆发1.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错误!莫斯科保卫战(1)概况: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开展莫斯科保卫战,至1942年初,苏军取得胜利。
(2)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特别提醒]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重创了德军,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联红军的士气。
这场战争也把苏德战争拖入了持久战,这对德国是十分不利的。
三、日本偷袭珍珠港错误!背景(1)德国侵占西欧后,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加剧了日本与英、美等国的矛盾。
(2)美、英对日本采取贸易禁运、冻结资产等措施,日本决定同美国开战。
(3)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得到日本御前会议的批准.错误!概况:1941年12月7日,日本出动飞机轰炸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以微小的代价重创太平洋舰队。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练习人民版选修3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选择题1.(原创题)闪电战是一战后出现的理论,德国将军古德里安既是这套理论的创建者,也是这套理论的实践者,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功。
闪电战是指( ) A.动用骑兵与步兵在运动中歼敌B.装甲部队大胆穿插,在空军的配合下以突然袭击方式歼敌C.骑兵与空军配合,用合围的方式歼敌D.海军与空军配合,用舰载机攻击敌人解析:德国人古德里安是闪击战的首创者,他主张在空军的配合下,集中使用坦克部队大胆穿插,迂回到敌人背后包围敌人,等己方步兵跟上后由步兵歼敌,坦克主要利用其速度和突然性执行战略任务,故选B。
A的作战方式已过时,C本身错误,D是空海战,日本袭击珍珠港即用此战法。
答案:B2.“必须静待敌人的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扼制住敌人”。
与此材料有关的事件是( )A.不干涉政策B.“奇怪战争”C.不列颠之战D.闪击北欧之战解析:从“静待”“堡垒”“壕堑”等信息判断这是英法对德宣战后的西线静坐战争。
答案:B3.(原创题)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历史上投资最大、耗时最长、设计最精巧、最坚固的军事防线,该防线被渲染成固若金汤。
但这条防线也是一个最没用的防线,因为它是不攻自破的。
马奇诺防线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是( )A.德国的坦克部队无坚不摧B.德国空军炸平了该地区C.法军内部不合,纷纷投降D.德国绕道比利时,从背后包围了该防线解析:马奇诺防线位于德、法边界法国的一侧,目的是阻止德军正面的入侵,保护法国的其他地区。
但德军放弃了正面进攻,绕道比利时,从背后包围了该防线,切断了该防线与法国其他地区的联系,该防线的法军成为翁中之鳖,只好不战而降,故选D。
答案:D4.希特勒说:“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
”这里“腾出手来的时候”是指( )A.消灭波兰B.消灭英法之后C.美国投降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解析:德国原计划在消除了西线英法的威胁之后再进攻苏联,故选B。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一、选择题1.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而战”,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的考虑是( ) A.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的国力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C.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D.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解析:题干信息表明英国希望牺牲波兰换取对自己有利的处境,联系其绥靖政策可知,英国是希望德国在灭亡波兰后去进攻苏联。
答案:D2.1940年12月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的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B.法国C.波兰D.苏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符合“姑息纳粹”和1940年“彻底的投降”两个条件的国家只有法国。
答案:B3.下列史实与法国沦亡的原因无关的是( )A.法国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B.德国主力突破了马奇诺防线C.英法在对德开战后错失良机D.法国贝当政府实行卖国政策解析:贝当建立傀儡政权,实行卖国政策是在法国灭亡后,故选D项。
答案:D4.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
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
”此句话中“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 ) 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B.加强了英法间的联系和合作C.为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解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总的看来是被迫的军事行动,但为以后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答案:C5.1940年9月,法西斯德国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主要是因为( )A.德国在“海狮计划”实施之初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B.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与法西斯德国作战C.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D.德国在东西两线作战分散了进攻英国的力量解析:1940年,德国主要是集中力量在西线发动进攻,这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还没有建立,因此,B、D两项的叙述不正确。
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3.3大战的新阶段练习人民版选修3word格式
专题 3.3 大战的新阶段一、选择题1.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的主要原由是()A.有共同仇家B.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需要C.为打击英法等国D.单个国家实力不足解析:对外政策的拟订是由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因此 B 项为主要原由。
A、C 两项是共同利益的详尽表现; D 项是三国轴心形成的一个原由,但不是主要的,应选B。
答案:B2.造成苏德战争早期苏军失败的苏联方面的要素是()①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缔盟,法西斯力量兴盛②德国已经据有欧洲14 个国家和地区,控制了兴盛的军事资源术,使苏联措手不及④苏联缺少有能力的指挥员和机械化队伍③德国采纳突袭战⑤苏联战备缓慢,军事部署存在失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②③④⑤解析:①②③④⑤项均是战争早期苏军失败的原由,但①②③项不是苏联自己的原由,只有④⑤项切合题干要求,应选C。
答案: C3.1940 年,美国等国对日本推行贸易禁运,严禁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质,主要原由是 ()A.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大严重伤害了英美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B.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打击美国的妄图日趋显然C.日本据有了原美英在东南亚的市场D.美英等国完好放弃了绥靖政策解析:注意当时的形势,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行动,这些行动严重损害了英、美等国的既得利益,由此引起了英美等国的抗争,故 A 项切合题意。
答案: A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要事件发生今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觉很惊喜,“此刻我们不能够能失败了:此刻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讨论,“成功终归属于我们”。
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忽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他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日夜晚去看戏”。
此“某件重要事件” 是()A. 1940 年 9 月,德、意、日三国成事缔盟B. 1941 年 6 月,德争爆C.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争爆D. 1942 年,《合国家宣言》署解析:资料说起的事件,使适合的交两方都感觉欣激励。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3 大战的新阶段同步训练 人民版选修3
训练3 大战的新阶段一、选择题1.下面漫画的文字部分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对此幅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A.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B.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C.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D.苏联签订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法国、英国的侵略2.1940年,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B.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打击美国的企图日益明显C.日本占据了原美英在东南亚的市场D.美、英等国彻底放弃了绥靖政策3.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C.英苏面对着共同的敌人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4.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规定美国可在战争期间向反法西斯国家借贷或出租武器、弹药、战略物资,租借的费用可战后清账。
该法案的通过 ( )①表明美国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国②有力地支援了英、苏、中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③表明美国正逐步介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④反映出了美国政治家的远见卓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 ( )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材料二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
专题3 3 大战的新阶段
专题3 3 大战的新阶段三大战的新阶段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重点: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难点: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1.三国结成政治同盟(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②他们试图打着“反共”旗号,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结盟: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说明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三国结成军事同盟(1)原因:法国败降后,德、意、日三国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2)结盟: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三国结盟的影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展,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教材整理2苏德战争爆发1.战争爆发(1)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展开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行动,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2)影响: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初期战况德军长驱直入,苏军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
《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
(3)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对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4)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终于形成。
3.意义(1)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
(2)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了共同的侵略利益,结成军事同盟,导致战争进一步扩大。
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扩大。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章末测评(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北师大版选修3
章末综合测评(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由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B.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而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C.面对危机,各国解决危机的选择不一样,有的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各国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刺激出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的理解。
其中,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A、B、C三项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危机的影响。
【答案】 D2.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
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希特勒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幌子,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符合题意。
【答案】 C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开始疯狂地扩军备战,给世界带来了战争的威胁。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加入国际联盟B.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C.1936年,形成了德国、奥匈帝国和日本在内的法西斯国家集团D.1938年,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凡尔赛和约》是一战期间签订的,故B项正确。
A项错在“加入”;C项错在“奥匈帝国”;D项错在“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 B4.1938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致电法国外交部长说:“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得到和平解决,法国政府不应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抱有任何错误的幻想。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3走向世界大战课下提升演练新人教版
3.3 走向世界大战课下提升演练[达标检测]1.西班牙内战时,英法与美国实行的“不干涉”政策实际上是纵容侵略政策,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客观上限制了苏联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进行援助B.直接支持佛朗哥叛军C.直接支持德意公开干涉西班牙D.客观上限制了西班牙共和国取得武器援助答案 D解析明确“不干涉”政策就是不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援助,这在当时法西斯力量占上风的情况下起着纵容侵略的作用。
故选D项。
2.1938年10月,某人在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未经战争就遭到了一次可耻的失败……此地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
”此演说针对的是( )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西班牙内战C.慕尼黑阴谋D.德国吞并奥地利答案 C解析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据材料“未经战争就遭到了一次可耻的失败”“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可知此演说针对的是慕尼黑阴谋。
故选C 项。
3.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共同点是( )①纵容了法西斯侵略②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③使德国发动战争时避免了两线作战④签约各国划分了势力范围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 C解析①②符合史实;③符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④符合慕尼黑协定,不是二者的共同点,排除。
故选C项。
4.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
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和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
”这表明丘吉尔(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A.①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D解析丘吉尔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也是反苏的,因此③不是丘吉尔的本意,①②④皆符合史实,故选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战的新阶段
一、选择题
1.1936年德国为庆祝“柏林—罗马轴心”成立举行了一场音乐会。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轴心的建立是法西斯国家进一步走向勾结的重要表现
B.轴心的建立是法西斯国家与西方大国矛盾加剧的反映
C.轴心建立的标志是《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
D.这场音乐会庆祝的是德国、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
解析:《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于“柏林—罗马轴心”成立之后,因此,C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答案:C
2.1936年《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后,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实质是德国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
B.为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做了准备
C.德国以此为幌子建立三国轴心同盟
D.德国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解析: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36年,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说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恰恰是德国为发动战争迷惑其他国家的一个障眼法,所以A、C、D与之相关。
答案:B
3.1937年德意日三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政治同盟;1940年,三国又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军事同盟。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
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C.都将苏联作为主要的对手
D.三国都退出了国联
解析:A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C表述存在错误,因为意大利和日本并没有把苏联当作主要对手。
D三国退出国联和三国进行勾结并无必然联系。
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B
4.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在军事上失利的原因是( )
①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②德国侵占欧洲许多国家,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发展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美支持德国进攻苏联④德军战术先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常用排除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美并未支持德国进攻苏联,只是企图“祸水东引”,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B
5.“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善用的战术,但在一次战役中却被宣告“破产”。
这次战役是( )
A.德军空袭波兰B.莫斯科保卫战
C.不列颠之战D.德军进攻法国
解析: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答案:B
6.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这两次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
A.受绥靖政策的影响
B.法西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C.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
D.法西斯国家撕毁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
解析:绥靖政策在1939年已经破产,所以A错误;C与史实不符;D不符合太平洋战争,故选B。
答案:B
7.二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
”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二战中”和“蒋介石”,可以判断该事件的有关战场,即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所以正确选项是C项。
答案:C
8.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
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B.德国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即“不列颠之战”
C.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最大规模”的含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答案:D
9.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对上述主张的正确评述是( )
A.英美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B.反映了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D.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基础
解析:抓住题干中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及其材料引文,即可明确当时英美两国都反对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
答案:D
10.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 )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信息认识美国的对外政策。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0年12月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由此判断此时美国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政策,开始援助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逐步走上反对法西斯国家的行列,可以排除A项;由“1940年12月底”这一时间信息可以排除C、D两项。
答案为B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
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
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1)材料是针对什么事件的议论?据材料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感到幸灾乐祸”“正需要那样的灾难”?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不担忧最后的结局”?用什么史实可以证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
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从材料“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可以看出该事件是珍珠港事件;第二小问从材料“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可以得出结论。
第(2)题,第一小问要分析司徒雷登语义,其之所以不担心结局,是因为他认为美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是毫无疑问的,肯定会参加战争,原因在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第二小问结合珍珠港事件促使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史实回答即可。
答案:(1)事件:珍珠港事件。
原因:司徒雷登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建议,但未被采纳,而美国也正需要这样的事件来警醒和唤起国民。
(2)原因:因为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史实:珍珠港事件促使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12.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最终彻底放弃中立政策的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
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结合表格中1935至1939年之间法西斯扩张的史实,可以归纳为法西斯势力不断加强对外扩张、国际关系紧张;根据时间“1935”可以判定美国为了应付经济大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致力于改善国内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法西斯的扩张,可以概括为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第(2)题,第一小问结合教材中美国最终彻底放弃中立政策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小问结合美国参加二战的史实及影响作答。
答案:(1)原因:法西斯势力不断加强对外扩张,国际关系紧张;美国不愿卷入国际事务,
致力于改善国内问题。
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2)事件: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珍珠港)。
影响:使世界战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