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食品加工工艺和配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果蔬的种类及常见品种
一、果蔬的种类
果蔬十水果、蔬菜的简称,属植物性食品,在植物学上果蔬食品是指植物体上可供食用的部分。
果蔬是人类失误中所需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主要来源,因此,把果蔬原料加工成食品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果蔬原料十分丰富,是发展果蔬食品工业的有利条件,但也必须有计划地选择和培育适合果蔬食品加工的优良品种,提高设备及加工技术,才能使果蔬食品加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果蔬原料种类繁多,按可食用部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水果类
1.温带落叶水果
(1)仁果类:苹果、沙果、海棠果、梨、山楂等;
(2)核果类:桃、李、杏、梅、樱桃等;
(3)坚果类:胡桃、西洋胡桃、栗、山核桃等;
(4)浆果类:葡萄、无花果、猕猴桃、草莓、醋栗等;
(5)其他:柿、枣等。
2.温带核亚热带常绿水果
(1)柑橘类:甜橙、橘、柑、柚、柠檬、金橘等;
(2)多年生草本类:菠萝、香蕉等;
(3)其他常绿木本类:荔枝、龙眼、批把、杨梅、番石榴等。
(二)蔬菜类
(1)根菜类:胡萝卜、根用芥菜、根用甜菜等;
(2)茎菜类:芦笋、竹笋、莴笋、茎用芥菜、马铃薯、莲藕、芋头、姜、荞头、洋葱、豆芽等;
(3)叶菜类:大白菜、结球甘蓝、菠菜等;
(4)花菜类:花椰菜、朝鲜蓟等;
(5)果菜类:黄瓜、越瓜、苦瓜、西瓜、甜瓜、南瓜、番茄、茄子、甜椒、青豌豆、青刀豆、蚕豆、菜豆、毛豆、赤小豆、甜玉米、黄秋葵、菱角等;
(6)食用菌类:蘑菇、草菇、香菇、金针菇、白木耳等。
二、常用品种
大部分果蔬原料虽然都可以加工,但加工适应性差别很大,若原料
选择不当,会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选择果蔬加工原料时,应该从产量、供应期、贮藏期、可食用部分的比例、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及感观质量等方面来考虑。
果蔬的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取决于原料品种及成熟度。
果蔬的丰产性、加工性以及采收期均与品种直接有关。
因此,正确选择原料品种,对发展果蔬食品加工,有有重要的意义。
(1)苹果:果实新鲜良好,成熟适度(八成熟以上),组织紧密,风味正常,无畸形、霉烂、冻伤、病虫害核机械伤,果实横径在60毫米以上。
现采用国光、红玉、青香蕉等品种。
(2)梨:果实新鲜饱满,成熟适度(八成熟),肉质细,风味正常,无霉烂、冻伤、病虫害核机械伤,大型果(莱阳梨、雪花梨)果实横径65〜90毫米,中型果(鸭梨、常把梨)果实横径60毫米以上,小型果(秋扫梨)果实横径55毫米以上。
现采用莱阳梨、雪花梨、秋白梨等品种。
(3)洋梨:果实新鲜饱满,成熟适度,种子呈褐色,肉质细,无明显的石细胞,呈黄绿色、黄白色或青白色,无霉烂、铁头、病虫害、畸形果及机械伤等。
果实横径在60毫米以上,纵径不宜超过110毫米。
现采用巴梨、秋洋梨等品种。
(4)桃:新鲜饱满,成熟适度(八成熟)风味正常。
白核为白色至青白色,黄桃为黄色至青黄色,果尖、核窝及合缝处允许稍微红色,无畸形、霉烂、病虫害合机械伤。
果径55毫米以上,个别品种可在50毫米以上。
现采用京玉、太久宝、白风、黄露、爱宝太等品种。
(5)菠萝:果实新鲜良好,成熟适度(八成熟),风味正常,无畸形、果蔬味、病虫害、无灼伤及机械伤所引起的腐烂现象,沙劳越、巴厘种横径在80毫米以上,现采用沙劳越、巴厘、菲律宾等品种。
(6)橘子:果实新鲜良好,大小及成熟度适宜,无病虫害及机械伤所引起的腐烂现象,果实横径以40〜60毫米为宜。
多采用温州蜜柑等品种。
(7)荔枝:果实新鲜或冷藏良好,成熟适度(八至九成熟),肉质致密,风味正常,无开裂、流汁、干硬、霉烂、病虫害及机械伤,果实横径在28毫米以上,个别品种可在25毫米以上。
现采用乌叶、兰竹、槐枝等品种。
(8)龙眼:果实新鲜或冷藏良好,成熟适度(八成熟左右),肉质致密,风味正常,无霉烂、病虫害及机械伤,果实横径在24毫米以上,
个别品种可在20毫米以上。
现采用福眼、石峡等品种。
(9)青刀豆:原料新鲜饱满,绿色或浅绿色,荚圆棍形,不弯曲,成熟适度(乳熟期),无病虫害及机械伤。
不得使用扁形、畸形、绣斑、霉烂、带有粗筋、开红花及豆粒突出的豆荚。
现采用白子长箕、小刀豆等品种。
(10)青豌豆:豆荚新鲜饱满,呈青绿色,成熟适度(即青荚饱满),无病虫害箕机械伤,豆荚青绿柔嫩,含糖多,含淀粉少。
使用白花种,不用红花种。
每荚含豆仁在5粒以上。
原料从采收至投产不得超过24小时。
现采用小青荚、宁科百号等品种。
(11)蘑菇:菌体新鲜,菇色洁白,无机械伤合病虫害,允许菌伞略带小斑点、小畸形,无开伞,无异味。
菌柄切口平整,无大空心,不带泥根,长度不超过1.5厘米。
(12)番茄:果实新鲜饱满,无病虫害及机械伤,无严重畸形及霉烂变质现象。
果肉厚,种子少,组织坚实,可溶性固形物在4%以上。
整番茄用果实横径在30〜50毫米,番茄酱用果实横径35毫米以上。
(13)竹笋:冬笋新鲜脆嫩,肉质乳白或淡黄色,无病虫害,允许嫩茎的粗老部分有轻微损伤,但不得伤及笋肉。
春笋新鲜良好,肉质白或黄白色,允许轻微拨节,笋劈无明显空洞,无畸形,不干缩。
(14)芦笋:要求长12〜16厘米,茎部长短平均10〜36毫米。
一级品:新嫩整条,形态完整良好,呈白色,尖端紧密,少量笋尖允许有不超过5毫米的淡青色或紫色,不带泥沙,无空心、开裂、畸形、病虫害、绣斑和其他损伤。
二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品,其他同一级品。
头部淡青色或紫色部位超过5毫米,但小于40毫米者;整条带头,长度不到12厘米,但在5厘米以上者;有轻微弯曲、裂纹、小空心;尖端40毫米一下部位有请读机械伤者。
(15)莴苣笋:新鲜幼嫩,无腐烂、黑心、空心、硬心及发霉。
去净皮筋,经盐浸后肉质脆嫩,无显著生青及苦涩等不良气味,呈淡黄色或浅绿色。
果蔬原料优良品种的选育,是发展果蔬食品加工的根本,因此,国内外对此极为重视,目前国内各地通过工业、农业和科研单位相结合,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各厂大办原料基地,为发展果蔬食品加工提供了所需的原料。
国外多设立种子公司从事良种的选育、繁殖,提供适合食品加工所需要的原料。
他们对优良品种的果蔬要求标准主要是:(1)稳
产、高产;(2)供应期长;(3)便于机械化耕作及收获;(4)抗病虫害能力强,耐贮运,适应性强;(5)感观质量符合食品加工的要求。
第二节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
果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食品,它具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多样的营养成分。
其中有些成分是一般食品中所缺少而为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
例如:维生素、矿物质多由果蔬中获得;有机酸、芳香物质、单宁物质以及辛辣物质等豆是构成果蔬风味的主要成分,它们那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此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是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成分。
在贮藏加工过程中,这些化学成分常常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从而影响新鲜果蔬及其制品的食用品质并保存其营养合风味,实质上是控制果蔬化学成分的变化,使之符合食用要求。
果蔬中所含化学物质,按其能否溶解于水,可分为两类:
(1)水溶性物质:糖类、果胶、有机酸、单宁物质、矿物质以及部分色素、维生素、酶、含氮物质等。
(2)非水溶性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淀粉、脂肪以及部分维生素、色素、含氮物质、矿物质合有机酸盐等。
一、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最好食物,其中尤以糖合淀粉最易被人体吸收,果蔬中所含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可分为以下四种。
(一)糖类
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合蔗糖,其次是阿拉伯糖、甘露糖以及山梨醇、甘露醇等糖醇。
果蔬种类不同,三种主要糖的含量差别很大。
仁果类中以果糖为主,葡萄糖合蔗糖次之;核果类以蔗糖为主,葡萄糖、果糖次之;浆果类主要是葡萄糖合果糖;柑橘类含蔗糖较多。
果蔬的甜味强弱,不仅取决于糖的种类和含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酸和单宁的影响。
当果蔬中糖和酸的含量相等时,只感觉到酸味而很少感到甜味,只有在糖量增加或酸量减少时,才会感到甜味,故果蔬及其制品中所含的糖酸比例,决定了果蔬的甜度,亦成为其风味的主要指标。
根据各种糖的相对甜度的测定,若以蔗糖甜度为100,则果糖为173,葡萄糖为74,转化糖为130,麦芽糖为32.5,鼠李糖为32.5,半乳糖为32.1,棉籽糖为22.6。
蔗糖在弱酸或转化酶的作用下,能水解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其水
解产物称为转化糖。
葡萄糖和果糖时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加上果蔬含水分多,易为腐败菌侵害,故果蔬加工中应注意卫生。
糖具有吸湿性,其中以果糖的吸湿性最大,蔗糖最小。
由于糖的吸湿性,易使果蔬制品和糖制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降低其保藏性。
但果蔬糖制品也常利用此特性来防止蔗糖的晶析或返沙。
还原糖特别是戊糖会与氨基酸或蛋白质发生糖氨反应(即美拉德反应)生成黑色素,使果蔬制品发生褐变,影响产品质量。
(二)淀粉
果蔬中以马铃薯(14%〜25%)、藕(12.77%)、芋头、玉米等淀粉含量较多,其次是豌豆(6%)、香蕉(4.69%)、苹果(1%〜1.5%)等。
其他果蔬中则含量较少。
一般果蔬中的淀粉含量虽不多,但淀粉在果蔬组织中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淀粉与稀酸共热或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分解成葡萄糖。
未成熟的果实多含有淀粉,在后熟时,由于淀粉酶的作用转化为糖,甜味逐渐增加。
淀粉含量多的果蔬时提取淀粉,制取葡萄糖褐酿酒的主要原料。
(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果实中纤维素含量为0.2%〜4.1%,其中以桃(4.1%)、柿(3.1%)中的含量较高,橘子(0.2%)、西瓜(0.3%)等的含量较低。
蔬菜中纤维素的含量为0.3%~
2.3%,其中以根菜类的辣根(2.3%)、芥菜(1.7%)等的含量较多,果菜类的南瓜(0.3%)、番茄(0.4%)的含量较低。
半纤维素也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部分。
在水果中的含量为0.7%〜2.7%,而蔬菜中则为0.2%〜3.1%。
从品质来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越少越好,但从贮运性而言则相反。
它们不能被人体消化,但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四)果胶物质
果胶物质主要存在于果实、块茎、块根等植物器官中。
山楂、苹果、番石榴、柑橘等果实中含量丰富,它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等三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果实组织中。
各种形态的果胶物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果蔬组织在红果胶物质存在的形态不同,会直接影响它们的食用性和工艺性质及其耐藏性。
原果胶多存在于未成熟果蔬的细胞壁间的中胶层中,具有不溶于水和粘着的性质,常和纤维素结合使细胞粘结,所以未成熟的果实显得脆
硬。
随着果蔬的成熟,原果胶在原果胶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果胶,果胶溶于水,与纤维素分离,渗入细胞内,使细胞间的结合力松弛,具粘性,使果实质地变软。
成熟的果蔬向果蔬期变化时,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果胶酸,果胶酸无粘性,不溶于水,因此果蔬呈软烂状态。
了解果胶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以掌握果蔬采收成熟度,以适应贮藏运输及加工需要。
果胶为白色无定型物质,无味,能溶于水成为胶体溶液,而在酒精和盐类(硫酸镁、硫酸铵等)的溶液中会凝结沉淀,通常利用这种性质来提制果胶。
果胶加适量的糖和酸,可形成凝胶。
果冻、果酱的加工就是根据这种特性。
普通果胶的溶液。
必须糖含量在50%以上时方可形成凝胶。
而低甲基果胶溶液和果胶酸一样,具有与钙、镁等多价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胶冻状沉淀的特性,因此,低甲基果胶溶液只要有钙离子存在,即使在糖含量低至10%或不加糖的情况下,仍可形成凝胶。
目前这种果胶正在应用于低糖果冻、果酱制品中,并日益受到重视。
果蔬的种类不同,果胶的含量和性质亦有差异,如柑橘。
山楂、苹果等果实中所含的果胶凝胶能力很大,而大部分蔬菜的果胶凝胶能力则很小,甚至缺乏凝胶能力。
我国所产的山楂、柑橘、苹果、番石榴等都含有多量的果胶,是果冻制品理想的原料。
其中山橙含6.4%、苹果1%〜1.8%、桃0.56%〜1.25%、梨0.5%〜1.4%、杏0.5%〜1.5%、草莓0.7%。
蔬菜组织中亦含有大量的果胶,几种蔬菜中果胶占干物质含量为:南瓜7%〜17%、甜瓜3.8%、胡萝卜8%〜10%、成熟番茄2%〜2.9%。
此外,制造澄清的果汁时,由于果胶的存在,致使果汁混浊,故应设法除去果胶。
二、有机酸
果蔬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因而具有酸味。
各种有机酸在果蔬组织中是以游离或酸式盐类状态存在,它们的含量不仅由于果蔬的种类和品种不同而异,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成熟期,或同一果实的不同部位,其含量亦有所差异。
果蔬中主要含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这些通常称为果酸。
此外,还含有少量大草酸、苯甲酸和水杨酸等。
(一)苹果酸
在果实中以仁果类的苹果、梨及核果类的桃、杏、樱桃等含量较多。
蔬菜中以莴苣、番茄含量较多。
除柑橘类果实仅含柠檬酸外,绝大多数果实中苹果酸与柠檬酸同时存在。
(二)柠檬酸
为柑橘类果实所含的主要有机酸。
它在果肉中的含量,由1%(橘)至5.6%以上(柠檬)。
蔬菜中以番茄含量较多。
(三)酒石酸
为葡萄中含有的主要有机酸,故友葡萄酸之称。
它在葡萄中除少量呈游离状态存在外,大量是以酒石酸氢钾(酒石)的形态存在于组织中。
(四)草酸
是果蔬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有机酸。
在菠菜。
竹笋等蔬菜中含量较多,在果实中含量极少。
分析果蔬中酸的含量时,多以果蔬所含的主要有机酸种类为计算标准,如:柑橘类以柠檬酸表示,仁果类、核果类以苹果酸表示,葡萄则以酒石酸表示。
一般说来,酸味是氢离子的性质,但是酸的浓度与酸味强弱之间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
各种不同的酸有不同的酸味感。
有口腔中造成的酸感与酸的集团、pH值(可滴定酸度)、缓冲效应以及其他物质特别是糖的存在有关。
果蔬加工时,要经常了解氢离子的浓度。
一般果实的pH值较低,在2.2〜5。
蔬菜中除番茄的pH值在4.1〜4.8外,其他均在5〜6.4。
果蔬在加热处理中,经常发现有酸味增强的情况。
原因是氢离子理解度小的酸溶液,一方面是当温度升高时,氢离子理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另一方面,果蔬为保持生命活动时的一定pH值,在其组织中含有由蛋白质或各种弱酸盐类组成的缓冲物质,当组织中的酸的浓度改变时,其pH值很少变动。
当果蔬被加热时,缓冲物质中蛋白质即发生凝固,因而失去缓冲作用,氢离子浓度随之增加,酸味也就增强。
新鲜果蔬及其制品的风味,主要取决于糖和酸的种类、含量及其比例。
此外,单宁含量的多少、果肉组织状态亦影响其风味。
提高食品的酸度(降低pH值)能减弱微生物的抗热性和抑制其生长,所以果蔬的pH值是制定果蔬加工中杀菌条件的主要依据之一。
果蔬加热时,有机酸能促进蔗糖、果胶物质等的水解,影响果胶的凝胶能力。
有机酸能与铁、锡等金属反应,促进设备和容器的腐蚀作用,影响果蔬制品的风味和色泽。
此外,有机酸还与果蔬中的色素物质的变化和抗坏血酸的保存性有关系,果蔬加工是,应掌握这些特性。
三、含氮物质
果蔬中存在的含氮物质种类很多。
其中主要的时蛋白质和氨基酸,此外还有酰胺、铵盐、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
果实中存在的含氮物质较少,一般含量在0.2%〜1.2%,其中以核果、柑橘类含量较多,仁果类和浆果类含量较少。
蔬菜中的含氮物质远高于果实,一般含量在0.6%〜9%,其中以豆类含量最多,叶菜类次之,根菜类和果菜类含量最低。
蛋白质是人类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细胞组成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新陈代谢作用中各种酶的组成部分。
果蔬(除豆类外)中含氮物质虽少,但对加工工艺常有重要影响。
其中关系最大而影响最多的就是氨基酸。
果蔬中所含的氨基酸与成品的色泽有关。
氨基酸会与还原糖产生糖氨反应,使制品产生褐变。
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会氧化产生黑色素(如马铃薯切片后变色)。
氨基酸与新鲜果蔬及其制品的风味有密切的关系。
果蔬中所含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都具有特有的鲜味作用,甘氨酸具特有的甜味。
另外氨基酸与醇类反应时生成酯,是食品香味来源之一。
由于蛋白质的存在,在加工果汁、菜汁中常发生泡沫、凝固沉淀等现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蛋白质与单宁结合,则发生聚合作用,能使汁液中悬浮物质随同沉淀,这一特性在果汁、果酒的澄清处理中被采用。
含氮物质为酵母菌和其他发酵微生物的营养素。
利用生化作用的加工制品,均宜有适当含量。
四、单宁物质
单宁(鞣质)具有收敛性的涩味,对果蔬及其制品的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单宁在果实中普遍存在,在蔬菜中含量较少。
其对果蔬原料和制品的品质影响很大,与风味与色泽有密切关系。
在加工过程中,对单宁的果蔬,如处理不当,常会引起各种不同的变色。
单宁遇铁变黑色(没食子酸单宁呈微蓝的黑色,儿茶素类单宁呈发绿的黑色),与锡长时间共热呈玫瑰色,遇碱则变蓝色。
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制品的品质,有损制品的外观,因此,果蔬加工所用的工具、器具、容器设备等的选择十分重要。
单宁能被氧化生产根皮鞣红,并呈暗色。
去皮或切开后的果蔬在空
气中变褐,即是由于单宁氧化所致。
根皮鞣红的形成系在酶的影响下发生的。
果蔬组织与空气接触时间越长变色越深,变色的程度又与单宁含量成正比。
要防止切开的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变色,就应从果蔬中单宁物质的含量、酶的活性以及氧气的供应量三者来考虑,如能控制其一,则由单宁所引起的氧化变色即可受到抑制而获得良好的护色效果。
单宁易溶于水,具有涩味感。
未成熟的果实大多是涩的,在成熟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或与醛、酮等作用,而逐渐失去涩味。
单宁与糖和酸的比例适当时,能表现良好的风味。
果酒、果汁均应含有少量的单宁,因它具有强化酸味的作用。
此外,单宁很容易溶于热水中,也部分溶于凉水中,生成胶体溶液。
当压榨果汁时,单宁溶入果汁中。
单宁可与果汁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有助于汁液的澄清,这在果汁、果酒生产中有其重要意义。
五、苷类
果蔬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苷,大多数都具有苦味或特殊的香味,其中一些苷类不只是果蔬独特风味的来源,也是食品工业中主要的香料和调味料。
而其中部分苷类则有剧毒,在食用时应予注意。
常见的苷类有下面几种。
(一)苦杏仁苷
存在于多种果实的种子中,以核果类含量最多。
苦杏仁苷在酶或酸或热的作用下水解,生产葡萄糖、苯甲醛和氢氰酸。
氢氰酸剧毒,故在利用含有苦杏仁苷的种子作食用时,应事先加以处理,除去氢氰酸。
苯甲醛具有特殊的香味,为主要的食品香料之一,工业上多利用苦杏仁等作为提取苯甲醛的原料。
(二)茄碱苷
茄碱苷又名龙葵苷,存在于马铃薯块茎、番茄和茄子中。
茄碱苷在酶或酸的作用下,可水解为各种产物。
茄碱苷和茄碱均不溶于水,而溶于热酒精和酸的溶液中。
茄碱苷在马铃薯中的正常含量为0.002%〜0.01%,大部分集中在块茎的外层。
未成熟的块茎即在阳光下暴露而呈绿色的部位和萌芽的芽眼附近,茄碱苷的含量显著增加。
茄碱苷剧毒且又苦味,含量达0.02%即可引起中毒,故贮存与食用块茎时应注意。
(三)黑芥子苷
黑芥子苷为普通存在于十子花科蔬菜中的一种苷,芥菜、辣根、萝卜中含量较多。
它具有特有的苦辣味,在酶或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具有特殊风味和芳香的芥子油、葡萄糖和硫酸氢钾。
(四)橘皮苷
橘皮苷是柑橘类果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苷类,在橘皮、橘络内含量最多,其次是囊衣,果汁中含量极少。
橘皮苷为柑橘类果实苦味的来源,含量随品种及成熟度而异。
橘皮苷具有维持人体血管正常渗透作用的功效,它是维生素P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从柑橘类果皮中提取,是柑橘皮综合利用途径之一。
橘皮苷在稀酸中加热或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起水解作用,生成橘皮素、葡萄糖和鼠李糖。
橘皮苷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及碱溶液中。
溶于碱液中呈黄色,溶解度随着温度和pH值的提高而加大。
但这两种作用都是可逆的,pH 值及温度逐渐降低时,已溶解的橘皮苷会生成白色沉淀析出。
六、色素物质
色素物质为表现果蔬色彩物质的总称,依其溶解性能及在植物体中的存在状态分为二类。
一类是脂溶性色素(质体色素):(1)叶绿素(绿色);(2)类胡萝卜素(橙色),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
另一类是水溶性色素(液泡色素):(1)花青素(红、蓝等色);(2)花黄素(黄色)。
(一)叶绿素
果蔬所表现的绿色,是由叶绿素a和叶绿素b构成的。
它们的含量比约为3:1。
从绿色植物中提取叶绿素,可作为食品的着色剂。
叶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在碱液中可皂化水解为叶绿酸(盐)、叶绿醇及甲醇。
这是加工蔬菜保绿的理论根据。
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分子中的镁为氢离子所取代,生成暗绿色至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
叶绿素分子中的镁可为铜、锌等所取代。
铜叶绿素色泽亮绿,较稳定,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着色剂。
叶绿素不耐热也不耐光。
绿色果蔬短时间放于沸水中,则绿色转深,这是由于细胞壁中的空气被排除,致使细胞壁更为透明,色泽也就转深。
绿色果蔬贮藏加工时,要很好保护原有色泽,应掌握上述有关特性。
(二)类胡萝卜素
果实类的杏和黄桃,蔬菜类的番茄、胡萝卜等所表现的橙黄色都是类胡萝卜素。
它是一大类脂溶性的黄橙色素,主要由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及叶黄素组成,广泛存在于果蔬中。
胡萝卜素包括a-胡萝卜素、B-胡萝卜素、Y-胡萝卜素。
在碱性介质中比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胡萝卜的根中。
在动物体内转化为微生物A,因而称为维生素A原。
番茄红素是成熟番茄中的主要色素,也存在于柑橘类果皮及西瓜、桃、杏、辣椒等果肉中。
番茄红素没有维生素A的效能。
(三)花青素
花青素是果蔬呈现红紫等色的主要色素,能溶于水,存在于果皮(苹果、葡萄、李等)和果肉(紫葡萄、草莓等)中。
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在果蔬加工时(如水洗、预热)会大量流失,因此操作要轻些,特别是浆果类要尽量避免揉捻。
花青素对温度和光都敏感,含花青素的水果随贮藏期延长而变色(红色-紫红色-红褐色-褐色)。
红色的果汁保存不当时,极易发生这种变化。
加热可促使色素分解破坏,例如草莓、茄子、樱桃等煮后,其色泽减退,变暗或完全消失。
果蔬加工时,对含有花青素的原料,为保持其固有的色泽,应注意有关特性。
花青素能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盐类。
大多数花青素金属盐为灰紫色,因此含花青素多的水果罐藏时宜用涂料罐。
铝对花青素的作用不像铁、锡显著,因而果蔬加工宜用铝或不锈钢器具。
(四)花黄素
花黄素是重要的植物色素之一,溶于细胞液中,通常为浅黄色至无色,偶尔为鲜橙色,普通存在于果蔬中。
果蔬中花黄素主要有橘皮素、柠檬素、圣草素等。
它们都具有增加血管渗透性的作用,是维生素P的组成成分。
近年提取此类色素作为食用色素是综合利用途径之一。
花黄色遇碱呈深黄色、橙色至褐色,当含花黄素的果蔬(洋葱、马铃薯等)在碱性水中预煮时往往发生黄变现象,影响产品质量,生产中可用加入少量酒石酸氢钾调节pH值来克服。
总之,果蔬的色泽可以从外观上影响产品的质量,具有感观影响的作用。
根据色泽的变化规律可以使果蔬具备应有的美好色泽,增进外观。
在果蔬加工中,要尽量保持原有的色泽,防止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