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稳定性计算表说课材料
滑坡稳定性计算及滑坡推力计算学习资料
碎石土 粘性土
砂土
水下面积Sw(m2)
碎石土 粘性土
砂土
滑块自重(kN/m)
汽车荷载(kN/m)
滑面长度(m) 滑面倾角(度) 水容重(KN/m3) 滑面上水位高(m)
孔隙压力 比
Wi
Q
Li
αi
γw
hw
rU
地下水流向 (度)
βi
内聚力(KN) c
内摩擦角 (度)
φ
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力(kN/m) 法向分力(kN/m) 下滑力(KN/m)
∑Ti
抗滑力(KN/m) 累积抗滑力(KN/m) 传递系数 稳定系数
Ri
∑Ri
Ψi
Kf
1-1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5.7848
0.00
0.00
0.00
0.00
0.00
1-2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40.987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3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37.7594
0.00
0.00
0.00
0.00
0.00
1-4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33.5663
0.00
0.00
0.00
0.00
边坡稳定计算讲义PPT课件
第24页/共42页
2.2 抗剪强度和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的定义:岩体、土体在剪切面上所能承受的极限或 允许剪应力。 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内摩擦角φ
第25页/共42页
目前我国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一般按如下程序确定参数 (1)试验单位根据委托取样试验,提出试验成果,经整理后 提出标准值; (2)地勘单位根据实验成果和标准值,提出地质建议值; (3)设计单位参照标准值和地质建议值,做各种分析,然后 根据工程的重要性、破坏风险程度和工程处理的可行性,有 点还征求地质、实验单位的意见,最终确定设计采用值。
100
110
120
第33页/共42页
正常蓄水位工况计算结果
25
20
15
10
5
060
70
80
90
初始滑面: 1.2870 临界滑面: 1.1510
100
110
120
第34页/共42页
正常蓄水位工况计算结果
25
20
15
10
5
060
70
80
90
初始滑面: 1.2940 临界滑面: 1.1570
100
110
2.1 上限解和下限解
下限解:
对于整体滑动破坏模式,如果沿滑面达到极限平衡, 且保证滑体内的应力状态都在屈服面内,则相应的稳定系 数一定小于真实的相应值,次即下限解。
第20页/共42页
2.1 上限解和下限解
上限解:
对于土质或散体结构边坡,滑体内的每一点,均达到 极限平衡状态,则相应的稳定系数一定大于或等于相应的 真值,此即上限解。
岩土工程勘察-滑坡设计
剩余下滑力的计算表格 (5) ) Wi 条 容 重 条块面积 2 (m ) 块 γ
θi
Fst Wi sin θ i
φi
Wicosθi tanφi
ci
li
ci l i
抗滑力 Ri
传 递 系 数
ψ i −1
0.37 0.81 0.66 1 1 1 0.89 0.97 0.95 0.98 0.96
ψ i −1 p i −1
n− 1 j=i
ψ ∏ iψi+1ψi+2 ⋅⋅⋅ψn−1
滑动分力
Ti = Wi sinθi
Ri ∏ j ψ
j=i
n−1
Ti ∏ψ j
j=i
n−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3.8 10 9.8 6.4 8.3 8.1 8.1 8.3 10.3 9.5 9.1
5.05 37.1 73.1 22.7 8.8 13.4 8.3 35.4 13.9 6.9 7.8
剩余下滑 力 pi
①
13.8 5.05 37.1 73.1 22.7 8.8 13.4 8.3 35.4 13.9 6.9 7.8 69.7 371 716.4 213.9 72.7 108.5 67.2 293.7 143.6 65.9 70.7 77 48. 5 8 8.5 25 23. 5 4 -4 -15 -20 .5 -31 74.7 305.6 109.7 34.8 33.8 47.6 5.2 -22.5 -40.9 -25.4 -39.7 8.5 8.5 8.5 8.5 8.5 8.5 8.5 8.5 8.5 8.5 8.5 2.34 36.63 105.7 31.52 9.82 14.83 9.99 43.65 20.67 9.2 9.03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6.1 7.3 8.6 2.5 1.2 2.1 1.3 2.1 2.2 1.2 5 8.54 10.22 12.04 3.5 1.68 2.94 1.82 2.94 3.08 1.68 7 10.88 46.85 117.74 35.02 11.5 17.77 11.81 46.59 23.75 10.88 16.03 0.37 69.62 274.61 502.05 571.87 617.17 607.46 605.74 598.34 569.56 532.84 85.95 4160.47 502.05 571.87 617.17 682.54 624.47 629.83 581.19 555.04 509.17
滑坡稳定性计算及滑坡推力计算
抗滑力(KN/m) 累积抗滑力(KN/m) 传递系数 稳定系数
Ri
∑Ri
Ψi
Kf
1-1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5.7848
0.00
0.00
0.00
0.00
0.00
1-2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40.9873
0.00
0.00
0.00
0.00
0.00
a
Fi
Ni
Ti
累积下滑力 (KN/m)
∑Ti
抗滑力(KN/m) 累积抗滑力(KN/m) 传递系数 稳定系数
Ri
∑Ri
Ψi
Kf
1-1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5.7848
0.00
0.00
0.00
0.00
0.00
1-2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40.9873
1-3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37.7594
0.00
0.00
0.00
0.00
0.00
1-4
18.00
0.00
0.00
8.00
0.00
0.00
33.5663
0.00
0.00
0.00
0.00
0.00
1-5
18.00
传递系数法滑坡稳定性计算EXcel表演示教学
0.00
10.00 774.84
0
6.55
12.25
0.00
20.00
0.00
10.00 301.18
0
2.18
10.16
0.00
20.00
0.00
10.00 314.38
0
2.14
7.42
0.00
20.00
0.00
10.00 659.34
0
4.29
3.90
0.00 0.00
20.00
0.00
10.00 1361.58
条块号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降雨入渗部分
面积Fi (m2)
容重 (kN/m3)
0.00
22.00
0.00
22.00
0.00
22.00
0.00
22.00
0.00
22.00
0.00
22.00
0.00
22.00
0.00
22.00
0.00
22.00
7-7’计算剖面工况1(自重
地下水位上部分
74.06 1135.18 1.02 15.33
67
19.00
0.00
0.00
0.00 0.00 149.46 675.87 224.88 1831.90 0.99 8.15
67
19.00
0.00
0.00
0.00 0.00
48.30 238.86 270.21 2046.53 0.98 7.57
67
容重 (kN/m3)
12.08
22.00
8.79
22.00
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首先,确定滑坡体的边界条件是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关键步骤。
滑坡体的边界条件包括滑坡体的形状、大小、倾向以及边界土体的类型、强度等。
通过对现场地貌的观察和测量,可以初步确定滑坡体的边界条件。
其次,获取现场数据是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步骤。
现场数据包括地质勘探数据、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土体力学试验数据等。
地质勘探数据主要包括钻探数据和地质剖面图,可以用来确定地层分布、土质组成等。
确定土体力学参数是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步骤。
土体力学参数主要包括土体的干密度、含水率、黏聚力、内摩擦角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试验来获取。
通过对土体力学参数的测定,可以建立合理的土体模型,从而进行力学分析。
建立地质模型是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地质模型包括地层、土层、断层、裂缝等地质结构的分布模式。
通过对地质模型的建立,可以确定滑坡体所处的地质背景,进而进行力学分析。
进行力学分析是滑坡稳定性分析的核心步骤。
力学分析主要包括平衡条件的建立、受力分析、应力计算等。
通过建立平衡条件并进行受力分析,可以确定滑坡体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计算滑坡体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征。
最后,评估滑坡稳定性是滑坡稳定性分析的目的。
评估滑坡稳定性主要包括判断滑坡体是否会发生滑坡以及滑坡的危害程度等。
通过比较滑坡体的强度和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可以评估滑坡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滑坡稳定性分析是通过对土质的力学特性、地形特征、地下水位等参数的分析,来评估滑坡的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滑坡体的边界条件的确定、现场数据的获取、土体力学参数的确定、地质模型的建立、力学分析的进行以及滑坡稳定性的评估,可以有效地分析滑坡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滑坡灾害的发生。
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书
开山区边坡稳定性计算书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Ⅰ-Ⅰ’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93.000(m)结构面倾角: 55.6(°)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3.694 93.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53.5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2687.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7168.1(kN)总下滑力: 10468.7(kN)总抗滑力: 9346.4(kN)安全系数: 0.893Ⅰ-Ⅰ’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饱和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93.000(m)结构面倾角: 55.6(°)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3.694 93.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53.500 27.5 330.02 -5.000 27.6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2786.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7224.0(kN)总下滑力: 10550.4(kN)总抗滑力: 9388.6(kN)安全系数: 0.890Ⅰ-Ⅰ’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地震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地震加速度系数: 0.100地震作用综合系数: 0.150抗震重要性系数: 1.000边坡高度: 93.000(m)结构面倾角: 55.6(°)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3.694 93.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53.5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 岩体重量: 12687.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水平地震作用: 190.3(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7011.0(kN)总下滑力: 10576.2(kN)总抗滑力: 9228.1(kN)安全系数: 0.873Ⅱ-Ⅱ’段边坡(65°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125.000(m)结构面倾角: 62.0(°)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8.288 125.000 65.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9.8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3957.1(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6552.5(kN)总下滑力: 12323.4(kN)总抗滑力: 9892.6(kN)安全系数: 0.803Ⅱ-Ⅱ’段边坡(65°放坡)稳定性分析(饱和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125.000(m)结构面倾角: 62.0(°)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8.288 125.000 65.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9.800 27.5 330.02 -5.000 27.6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4059.3(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6600.4(kN)总下滑力: 12413.6(kN)总抗滑力: 9928.8(kN)安全系数: 0.800Ⅱ-Ⅱ’段边坡(65°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地震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地震加速度系数: 0.100地震作用综合系数: 0.150抗震重要性系数: 1.000边坡高度: 125.000(m)结构面倾角: 62.0(°)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8.288 125.000 65.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9.8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3957.1(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水平地震作用: 209.4(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6367.6(kN)总下滑力: 12421.7(kN)总抗滑力: 9753.3(kN)安全系数: 0.785Ⅲ-Ⅲ’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98.000(m)结构面倾角: 35.5(°)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6.580 98.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5.2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08184.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88074.8(kN)总下滑力: 62823.1(kN)总抗滑力: 72275.7(kN)安全系数: 1.150Ⅲ-Ⅲ’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饱和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98.000(m)结构面倾角: 35.5(°)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6.580 98.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5.200 27.5 330.02 -5.000 27.6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08976.5(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88719.5(kN)总下滑力: 63283.0(kN)总抗滑力: 72761.6(kN)安全系数: 1.150Ⅲ-Ⅲ’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地震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地震加速度系数: 0.100地震作用综合系数: 0.150抗震重要性系数: 1.000边坡高度: 98.000(m)结构面倾角: 35.5(°)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6.580 98.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5.2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08184.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水平地震作用: 1622.8(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87132.4(kN)总下滑力: 64144.2(kN)总抗滑力: 71565.6(kN)安全系数: 1.116。
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
滑坡稳定性系数的计算稳定性计算公式:Fs =∑∑-=-==-=+∏+∏1111-n 11)()(n i j n i j i in i j TnTi Rn Ri ψψ其中:Ri =(i=1,....,n )Ti =)cos(cos sin i i i i i i i D Q W αβαα-++ (i=1,....,n )ψi =cos(αi- αi+1)—sin(αi- αi+1)tan ϕi+1 11-=∏n j ψj=ψi ×ψi + 1×ψi +2…………×ψn-1 R n =N i tanΦi +c i L i 第i 块土体滑坡推力计算基本公式如下:P i =P i -1×ψi + F st ×T i —R i 式中:Fs —稳定系数W i -第i 块段滑体所受的重力(kN/m );R i —作用于第i 块段的抗滑力(kN/m );Rn —作用于第n 块段(最模块段)的抗滑力(kN/m );T i —作用于第i 块段的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Tn —作用于第n 块段(最模块段)的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 Q i ----地震水平力,=W i *aD i ----渗透力=γw *L i * H i *cos αi *sin βi ,βi 为水面倾角ψi —第i 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i+1块段的传递系数(j=i ); αi —第i 块段滑动面倾角(º)N i —第i 块段滑动面的法向分力(kN/m );ϕi —第i 块段土的内摩擦角(°);c i —第i 块段土的粘聚力(kPa );i i i i i i i i i i l c D Q W + - - - ϕ α β α α tan )] sin( sin cos [L i—第i块段滑动面的长度(m);P i、P i-1—分别为第i块、第i-1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kN/m)F st—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天然状态下稳定性系数计算表见表1-1。
滑坡稳定性评价PPT学习教案
用传递系数综合计算,如上所述。也可以把起下滑作用和抗 滑作用的两个分力分别计算在分母和分子中,计算结果稍有差别。
当有多层滑面存在时,应对每层计算其稳定系数。
以上公式中未考虑静、动水压力或地震力的影响,当有以上因 素作用时,可以照单一滑面的原理列入计算。
第11页/共35页
二、计算公式
⑶ 圆 弧 滑 动面 沿 圆 弧 形 滑动 面滑动 的滑坡 ,其稳 定系数 的概念 是对圆 心的抗 滑力矩 与滑动 力矩之 比。由 图2.4(a)可 知00 线左 面为滑 动部分 ,其重 量是为 W1,力 臂为d1; 右边 部分为 抗滑部 分,其 重量为 W2,力 臂为d2; 滑弧 长为L, 滑带 土的抗 剪强度 为C, 则稳定 系数为 :
第1页/共35页
一、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内容、方法
评价方法:
滑 坡 稳 定 性评 价的方 法,目 前尚不 统一。 徐邦栋 先生积 其四十 余年研 究和防 治滑坡 的实践 ,总结 提出了 评价滑 坡与斜 坡稳定 性的八 种方法 (其中 工程地 质分析 评价四 个,力 学计算 方面四 个): 1.从 山 体 和 山 坡的地 貌演变 方面评 价滑坡 的发育 过程和 稳定性 ; 2.从 坡 体 结 构 、构造 等地质 条件对 比方面 评价滑 坡的发 育条件 、结构 构造、 滑动面 (带) 的可能 层位、 条块和 级的划 分; 3.从 滑 坡 的 作 用因素 及其变 化方面 评价滑 坡的主 要作用 因素及 其消长 变化对 滑坡发 生和发 展趋势 的影响 ; 4.从 滑 坡 的 变 形形迹 和动态 资料分 析方面 评价滑 坡的发 育阶段 、发展 趋势以 及各条 块目前 的稳定 程度; 5.滑 坡 稳 定 性 计算法 ; 6.坡 脚 应 力 与 岩土强 度对比 法; 7.斜 坡 平 衡 核 算法; 8.工 程 地 质 比 拟计算 法,包 括从现 场找计 算范围 、岩土 参数和 滑坡推 力的界 限值, 从类似 条件下 已滑动 的、正 在滑动 的、已 经稳定 的、已 做工程 的滑坡 找类比 参数进 行评价 。
路基边坡稳定性(讲义)
(二)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近似方法并假定 1、不考虑滑动主体本身内应力的分布 2、认为平衡状态只在滑动面上达到,滑动主体整体下滑 3、极限滑动面位置通过试算来确定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 路堑:天然土层中开挖,土类别、性质天然生成的 路堤:人工填筑物、填料性质和类别多为人为因素控制, 对于土的物理力学数据的选用以及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 力求能与路基将来实际情况一致 。
稳定系数K=R/T
W-滑块重量 β-结构面倾角 Φ-结构面内摩擦角 C-结构面黏聚力 L-滑面的长度
楔形滑动力学分析图
总抗滑力R=ROACE+ROABD
ROACE=WcosβOACEtgΦ+SOACEC
❖ 2、不利结构体:结构面组合线倾向与坡向的夹 角在15 °- 35°之间,且倾角大于坡角、小于 开挖角的外倾结构体,称为不利结构体。
❖ 3、危险结构体:结构面组合线倾向倾向与坡向 的夹角小于15 °,且倾角大于坡角、小于开挖 角的外倾结构体,称为危险结构体。
❖ 三、岩体的结构类型
❖ 按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形式,尤其是结构面性状,可将岩体划分五 种结构类型。
2、用不透水或透水极小的粘性土(黏土、粉质黏土) 填筑的路堤水位变化时,不发生动水压力D=0
3、用一般粘性土(粉土、黏土质砂)填筑的路堤水位 变化时,堤身产生动水压力,必须绘制浸润曲线(假定 为直线,坡度为降落曲线的平均坡度)用前式计算
4、河滩路堤的安全系数,一般规定不小于1.25,按最 大洪水位验算时,其安全系数可采用k≥1.15
❖ 结构面描述内容: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 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 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情况等。
❖ 一、结构面与边坡的关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