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看海》word教案

合集下载

《看海》教学设计

《看海》教学设计

丽和神秘。
03
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海洋相关的经历,如曾经去过海边、看过
海豚等,以增加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关于海洋的问题,如“海洋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 “如何保护海洋环境?”等,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加深学生对海洋的认识。
写作手法
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 象。
重点词汇和短语
重点词汇
蔚蓝、浩渺、波涛汹涌、海天一 色、浪花拍岸
重点短语
波光粼粼的海面、汹涌澎湃的巨 浪、白浪翻滚的海岸、奔腾不息 的海水
重点句子
“蔚蓝的海面一望无 际,波光粼粼的海面 映照着天空的云彩。 ”
“海天一色,仿佛天 地间只有这一片壮丽 的海洋。”
05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01
02
03
04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和掌握程度。
作业评估
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 堂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
能力。
小组讨论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 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表达能力。
测试与考试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全面了 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重点句子的背诵和默写
总结词
提升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要求学生进 行背诵和默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写作水平。
阅读理解练习
总结词
培养阅读思维
详细描述
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和阅读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定义、特点和分布。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了解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和保护意义。

3. 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的壮丽景色,提升他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海洋的概念,解释海洋与大海、海湾、海峡等水域的区别,阐述海洋的地理、气候特点。

2.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特点和适应策略,强调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

3. 海洋景观的欣赏:介绍海洋景观的类型,如海滩、珊瑚礁、海蚀地貌等,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的壮丽景色。

4. 海洋环境保护:介绍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强调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2. 难点:海洋景观的欣赏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海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海洋相关问题。

3. 设置实践活动,如海洋生物观察、海洋环境保护宣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海洋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

2. 第二课时:介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强调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

3. 第三课时:介绍海洋景观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的壮丽景色。

4. 第四课时:介绍海洋环境保护,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5. 第五课时:课堂总结,进行海洋知识测试,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评估他们对海洋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海洋知识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海洋生物观察和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体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知识测试成绩:通过期末的知识测试,量化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看海教案.

看海教案.

看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海洋的分布、面积、深度等基本数据;3.了解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4.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二、教学重点1.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海洋的分布、面积、深度等基本数据;3.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1.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海洋的定义海洋是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阔区域,包括大洋、海湾、海峡、海峡等。

(2)海洋的特点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的水分布广泛,深度较深,水温变化较小,盐度较高,水的密度较大。

(3)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定义和特点。

2. 海洋的分布、面积、深度等基本数据(1)海洋的分布海洋分布在地球表面的东、南、西三个大洋和北极洋、南极洋等海域。

(2)海洋的面积海洋的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

(3)海洋的深度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米,最深处为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34米。

(4)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分布、面积、深度等基本数据。

3. 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1)海洋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海洋的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海豚、鲸鱼等。

(3)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1)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物、鱼类等,可以用于能源开发、工业生产、食品加工等。

(2)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资源的保护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

(3)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布、面积、深度等基本数据、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的特征、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的特征: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

2. 海洋生物:鱼类、哺乳动物、贝类、珊瑚等。

3. 海洋环境:海洋污染、海洋资源、海洋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海的特征、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

2. 难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海洋环境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海边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海的印象。

2. 讲授海的特征:通过PPT展示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数据,讲解海的形成和变化。

3. 讲授海洋生物:展示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讲解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4. 讲授海洋环境:介绍海洋污染、海洋资源、海洋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5.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海洋生物的分类,每组选择一种海洋生物进行介绍。

7.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图画,并简要介绍其特征。

8. 板书设计:课题: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海的特征1. 面积2. 深度3. 温度4. 盐度二、海洋生物1. 鱼类2. 哺乳动物3. 贝类4. 珊瑚三、海洋环境1. 海洋污染2. 海洋资源3. 海洋保护四、实践活动1. 小组讨论海洋生物分类2. 介绍海洋生物1. 思考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提出保护海洋的建议3. 绘制海洋生物图画并介绍特征六、教学拓展:1. 海洋知识问答:组织一场海洋知识问答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海洋生物观察: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海洋生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海洋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海洋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看海教学设计范文

看海教学设计范文

看海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

2.培养学生对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海洋生物适应海洋环境的特殊结构和生理功能。

3.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和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海洋相关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并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教师简单介绍海洋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各类海洋生物的外貌和特点。

2.讲解海洋生物适应海洋环境的特殊结构和生理功能。

教师通过图示和模型,向学生展示海洋生物的鳃、鳞、触角等特殊器官和适应性结构,并解释其作用。

三、小组合作活动(3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海洋生物的分类。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有关该类海洋生物的特点、结构和生态环境。

3.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做简短报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海洋生态系统的探索(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和相互关系,并解释其重要性。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生态系统遭受污染和破坏的原因,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海洋污染问题。

3.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并提出一个关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向全班做简短汇报。

五、总结和评价(20分钟)1.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2.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提出个人的收获和感想,并进行自我评价。

3.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鼓励学生以后关注和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行动。

扩展活动:1.邀请海洋专家或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学校为学生进行讲座或实地考察。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和认识。

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如海滩清理等。

看海教案文档(2)

看海教案文档(2)

看海五年级(上)一、教学目标1.能利用己有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看海,所看到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揣摩重点词句。

二、教学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海的壮美。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四、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孩子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呢?2.你们去想看上潮时的大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第1课《看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想想就要见到大海了是怎样的心情,应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抽生读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看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见到大海,让我们一同走入课文,自己以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2.孩子们读完了吗,生字词都认识了吗?检查预习情况,抽读生字词。

(先读字,再读词,然后读相关的语句,理解词意)(理解词方法:①联系上下文②利用工具书③找近义词④联系实际生活)3.齐读相关语句,边读边想画面带感情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壮美1.分组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段总起句)2.想想文中写了作者站在哪些地方看海,看到哪些景象。

(①从山上望下去②从山上走下来到沙滩上看③看潮水涌在石块间)3.全班交流汇报。

4.找出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并写上旁批,(回顾批旁方法),再在四人小级交流,推选一名同学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旁批。

(在分享旁的同时,引导读重点句子,理解词意及表达上的作用)(课后第二题)(1).如果从山上望下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

一片水拥到沙滩上,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一片上。

这样一片盖过一片,永不休止。

(从叠、拥、盖写出潮水刚上沙滩时的柔美)(2).从山上走下来,到沙滩上看那潮水就像是卷过来的,仿佛是一幅展开着的画,一点儿一点儿卷起来,到沙滩高处,画便卷完了。

(两个卷写出初上潮时海的柔美,像画一般的具有诗情画意的效果)(3).等到高潮时,那不是一片一片地拥过来,却是一大块一大块地跃过来,跌过来了,到沙滩上,便跳起来,飞起来,轰轰地始怒号。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邹红梅」「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最终5篇)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邹红梅」「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最终5篇)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邹红梅」「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最终5篇)第一篇: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邹红梅」「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6个生字,并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时它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情分析本课是孩子们进入五年级的第一篇课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处在内地的孩子见到大海的机会不多,所以他们对大海并不熟悉。

因而,本课的教学老师要引导孩子们通过细致品读文章,了解大海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更要指导他们抓住关键词句来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观。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潮水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描写细致生动的特点。

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6个生字,并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书写“湃”字。

2、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本文的观察顺序,并能仿照课文写《看古街》框架。

4.1.2学时重点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本文的观察顺序,并能仿照课文写《看古街》框架。

4.1.3学时难点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本文的观察顺序,仿写《看古街》框架。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引导质疑 1、孩子们,刚才我们聊了聊旅行的话题,今天就有一位著名作家,徐蔚南,他去到了海边,并把他看到的美景写了下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看海》。

2、齐读课题。

孩子们,读了这一课题,你想从本课中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生:看到的海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你想关注课文写了什么。

(生:作者是在哪里看海的。

)师:你想关注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

(生:大海美不美?)师:你跟刚才的同学一样,也想关注课文写了什么。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的特征、海生物的习性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的特征: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

2. 海生物的习性:鱼类、哺乳动物、珊瑚、海藻等。

3. 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海的特征、海生物的习性、海洋环境保护。

2. 难点:海洋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3.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海的印象。

2. 讲授海的特征:通过PPT讲解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

3. 讲授海生物的习性:展示各类海生物的图片,讲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4. 海洋环境保护:讲解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海洋环境保护,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海洋的画作,并配以简要文字描述。

8. 板书设计:海的特征:面积深度温度盐度海生物的习性:鱼类哺乳动物珊瑚海藻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生态破坏保护海洋,从我做起!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海洋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评估他们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创意。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观察活动,如海洋馆参观或海边实地考察。

2.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校园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举办讲座等。

3.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社区服务活动,如海滩清洁等。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图片。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自然特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海的自然特点:海水的颜色、味道、温度等。

2.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鱼类、贝类、珊瑚、海藻等。

3. 海洋资源的丰富性:渔业、旅游业、海洋药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大海的自然特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2. 难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大海的美丽景象。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设置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海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海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教师讲解大海的自然特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海洋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生物的分类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 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7. 作业:布置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海洋的图画,并写一段关于海洋的作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实践活动,如海滩考察或海洋生物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邀请海洋生物学家或环保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海洋生物的分类、特点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绘制的海洋图画和作文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海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自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看海》小学生教案

《看海》小学生教案

《看海》小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看海》,了解大海的美丽和壮观。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2)学会通过观察、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3. 学会通过观察、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海》的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画画的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与海有关的诗句或故事。

(2)展示大海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全班交流:分享自己讨论的结果。

4. 想象与描绘(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大海边,感受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2)学生用自己的话或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海的美丽和壮观。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或画一幅大海的画。

六、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大海的认知和感受。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写的关于大海的短文,或评阅学生画的大海画作,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讲解不清晰、学生掌握不牢固的地方。

教案 看海

教案 看海

教案看海课题:《看海》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看海》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理解《看海》的情节发展,分析小说的主题;2.辨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的作用;3.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喜欢看海,为什么?2.以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海的美丽景色。

二、阅读教学(3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看海》。

2.学生分组交流阅读心得,讨论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全班共同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三、理解主题(1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

2.让学生从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找出支持他们观点的证据。

四、深入阅读(2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

2.让学生找出小说中的一些象征和隐喻,如海象征不同的情感和经历等。

3.分小组讨论,学生彼此分享他们的发现。

五、反思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自己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2.教师进行课堂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海的文章,可以是描写、故事、感受等。

2.学生交流彼此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板书设计:《看海》- 阅读教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看海》这篇小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通过讨论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学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组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是表现的有些羞涩,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下次课时我会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看海》小学生教案

《看海》小学生教案

《看海》小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看海》这篇课文,了解大海的美丽和神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4.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难点:1. 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新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美丽。

2. 朗读教学法:采用示范读、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4. 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新表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海》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大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1.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大海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 感悟大海的美丽3.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大海。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创新表达4.1 教师给出一个与大海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新表达。

4.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看海》教学指南-word

《看海》教学指南-word

《看海》教学指南
看海
本文是一篇描写潮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作者对潮水的观察非常细致,加上准确恰当地选用动词,描写十分传神。

在山上看潮水时,用“叠”、“拥”、“盖”等词语写出了潮水轻柔的动态美。

在山下看潮水时,作者对初上潮的潮水用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比喻:像将展开的画慢慢“卷”起来,形象而生动。

写高潮时的潮水,作者用“跃”、“跌”、“跳”、“飞”、“怒号”等词语写出潮水的汹涌澎湃,给人壮美的感觉。

写潮水涌在石块间的情景,用“荡”、“涌”、“落”、“窜”、“缩”、“退”等动词,突出其“情趣”。

这篇散文按方位安排写作的顺序,作者先写在山上看海潮时的情景,再写在沙滩上看潮水的情景,最后写看潮的感慨。

写在沙滩上看潮水时,先写初上潮的情景,再写高潮时的情景。

写高潮时的情景时,先写近处看到的情景,再写远处看到的情景,然后又写近处看到“潮水”涌在石块间的情趣。

从不同的位置,反映出潮水的不同情景。

学习这篇课文,除引导学生随文识、写生字外,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了解潮水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描写细致生动的特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落。

建议本课教学用2课时。

小学教学教育教案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

小学教学教育教案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

?看海?教学设计教学目1 5个生字,理解生字成的相关。

23教学重点感受在沙看海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海潮的像料。

〔布置学生外收集有关海潮的片和文字料。

〕教学数1~2。

教学程一、入新12不同的印象,也会我生不同的想。

今天我一起来学?看海?篇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我展示的大海具有怎的特点。

二、初文,理清文脉12互交流解决生字音,教参与其中,相机指。

注意指:隙〔xì〕、澎湃〔pài〕、潮汐〔xī〕的音。

3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教引学生明确,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上看〞,写了“看潮水涌在石〞。

4 `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文的主体局部。

同学再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学生第一段的起作用,开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面的基上,介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和平常一,看似永无化,却人太多的遐想。

5 ,开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1〔1〕段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2〕出示句子,:你可以看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一片水到沙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

能“叠〞是什么意思?从“叠〞“〞“盖〞三个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柔、文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上面两个句子,想象潮水柔的作,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出一种柔和的美。

2〔1〕自由段文,看看段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引学生理解段文描写了初上潮的情景和高潮的情景。

〕〔2〕初上潮的情景,注意出“卷〞的柔。

〔3〕理解“等到高潮〞的片段。

抓住“〞“〞“跌〞“跳〞“〞“怒号〞“前赴后〞等表示作的,想象高潮,海水征服沙的气。

抓住“升起一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了一的水晶,跟着潮来⋯⋯〞“有有一两点特明亮的水花,像是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像播放海潮翻的面。

《第1课看海》word教案

《第1课看海》word教案

《看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海潮的录像资料。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第1课看海》课教案分享

《第1课看海》课教案分享

2024年的春天,孩子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第1课看海》。

这是一门以生动的海洋故事为主线,贯穿自然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绘画、社会知识等多学科的涉足综合课,深受学生们喜爱。

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与同事们精心设计全新课程的教案以及知识竞赛环节。

1、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调查、观察、问题解决及与之相关的思维;(2)通过眼睛看海、耳朵听海,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地理现象;(3)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记忆和信心;(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1)生态环境知识,如海洋污染、珊瑚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地理知识,如浪涌、潮汐、温度等;(3)社会知识,如旅游、渔业和海上交通等。

3、教学过程(一)热身环节为了让孩子们富有期待和兴奋,我们让一位孩子代表太阳,伸出双手放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光和热束到地球表面,孩子们也随之跳跃、伸展手腕,做出欢迎、感受、内心期待的动作。

(二)学习环节1.观察海洋环境我们在远足时遇见了一只落单的小红鱼,孩子们需要通过观察和调查,找出它的生存环境和适饵食物。

孩子们观察到小红鱼生活在漂流的塑料袋里,教师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危害和对珊瑚礁及海洋负面影响。

2.听海的声音我们在海滩上听海的声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挖沙构设,模拟出海水从岸边、沙子、石头流过的声音,孩子们也可以自由组合出各种自己认为最可能的“音乐”,感受渔民和旅游者们在海上的日子。

3.情景表演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可以选择喜欢的一个场景,模拟出海上旅游、抓捕小龙虾、新闻评论等情景表演,将课堂变成一个艺术的展演场。

(三)知识竞赛环节1.海洋双语问答我们用英语和中文编写了一份海洋双语问答,孩子们分成多个组别,通过趣味对抗的方式,测试知识点覆盖和合作能力。

2.海洋游戏环节我们还准备了海洋轮播答题、海洋填字挑战、推理漫画、海洋智力小游戏等多种内容,帮助孩子们准确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4、感想互动环节在感想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验,并表达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视。

《看海》教学设计3篇

《看海》教学设计3篇
(4)、好了,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让我们倒计时,一起等待胜利的那一 刻吧!5、4、3、2、1 到啦!此时此刻,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 板书: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个别读,集体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青蛙和松鼠吧! 再次朗读这句话。
4、进行想象说话 (1)、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 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1、感谢松鼠;2、肯定自己) (2)、学生交流后总结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坚持不懈,一级一级的攀登。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正 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齐读)这是一句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也 是讲的这个道理吗?(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努力是 成功之母。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登、级、喝。 2、指读,说说记的方法(认识新部首)。
台阶(贴图演示)青蛙听了小松鼠的话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贴句)你们 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预 备——跳!)觉得怎样?(容易)对呀!这下子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 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嗯,信心十足)谁能赛过他?我们一起来有信心地 一读青蛙的话。小青蛙轻而易举就跟着松鼠也跳上去了。(贴图演示)板书:跳 上一级
有读得不对的帮助指出,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巡视) 2、谁来试试?指名读课文,指点读准“登上、喏、天哪、苍鹰”。 三、配音解读 1、现在你们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了吗?
2、相机用简笔画板书。 3、你想来看看苍鹰是怎样指点青蛙的吗?(画面没有声音) 4、你觉得动画片少了什么?你愿意为它配音吗? 5、研究如何才能配好音。 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配音,同桌合作。 7、指名表演,让学生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请配得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 读?(相机出示高山的画面或图片,让学生体会山高,青蛙因此望而却步。练读 青蛙的话) 8、小结:青蛙虽然受到苍鹰的指点,但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那它是 怎样登上山顶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所有生字。 2、出示生字:“登、苍、善、展、失”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五、布置作业 在习字册上写好新学的 5 个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5 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案 看海

教案 看海

教案看海教案 - 看海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目标语言表达观看海景的经历和感受。

2. 能够使用目标语言描述海的颜色、声音和气味。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运用目标语言描述观看海景的经历和感受。

2. 描述海的颜色、声音和气味。

教学准备:1. PPT 或者教案板书。

2. 海洋图片。

3. 学生教科书。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新课 (Warm-up) (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次上课所学习的目标语言,即描述自然风景的词汇和句子。

- 提示学生思考一下自然风景中最令他们难忘的地方,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Step 2:呈现新词汇 (Presentation) (10分钟)- 展示关于海洋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这些图片中的元素,如颜色、声音和气味。

- 教师板书并解释这些描述词汇,如"blue"(蓝色)、"waves" (波浪)和"seaweed"(海藻)等。

Step 3:示范 (Modeling) (10分钟)- 教师以口头形式展示描述看海的经历和感受的范文,并引导学生按照范文描述自己看海的经历。

- 强调使用目标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Step 4:练习 (Practice) (15分钟)- 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看海经历。

-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巡视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Step 5:总结归纳 (Summary) (5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们使用过的目标语言表达,以及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6:拓展延伸 (Extension) (10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篇写作,描述自己对海的感受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或者进行互相交流。

Step 7:作业布置 (Homework) (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风景(不限于海)的作文,并加入目标语言所学的词汇和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
海潮的录像资料。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

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3)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

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

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

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

(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

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

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让学生简述。


(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

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说说。

(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读课文第一段。

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学习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

五、完成以下作业
(1)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附:板书设计
看海从山上望轻柔
在沙滩上看汹涌
看潮水在石块间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