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课堂评价:课堂引入新颖,把物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枯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学习轻松有趣。
此课是实验课,所以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了很详细的设计与安排,既有实验方案设计,又有实际动手操作,还有对操作结果的处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思想,同行强化物理仪器设计中的每个细节,既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知其所以然,还能让学生意识到细节的价值,要关注细节。
在处理实验时,由于学校的平抛演示仪器比较陈旧,误差很大,所以用传感器描绘的平抛运动轨迹,再对照片进行处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可以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实验,关注生活,充分利用资源的兴趣。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其动手能力可能还是有所欠缺,老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推算能力。
在高一阶段,学生刚接触曲线运动的学习,往往会感到比较抽象困难,要运用起来,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不能够熟练支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处理、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合作、交流、讨论、实验。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课堂效果分析表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好—4分,良—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这不仅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平抛运动比直线运动复杂,不容易直接研究它的速度、位移等的变化规律,需要将它分解成较简单的运动来研究。
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是本章的重点。
平抛运动是该方法的实例应用,是学生学习运动由直线到曲线的一个转折点。
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平抛运动。
在学习本节之前,安排了平抛运动规律的学习,为本节实验打下了初步基础,同时平抛运动作为曲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实验也是对于学生利用已掌握知识进行初步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另外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归纳、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探究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评测练习
学习目标:
1知道用实验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
2知道判断运动轨迹是否是抛物线的方法
3知道测量初速度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4会推导平抛初速度的表达式,会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重点:
1.会推导平抛初速度的表达式.
2.会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难点:
平抛运动初速度的推导
【训练与测评】
1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 .让小球多次从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B .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⑴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⑵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2、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s∆ = 0.2m。
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h2 = 0.2m,利用这
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 m/s;
图1
(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 m处。
3、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
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g=10m/s2,那么:
⑴闪光频率为Hz;
⑵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m/s;
⑶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
4、下图是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中的三点,测得A、B间和B、C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1
和x2,且x1=x2=15厘米,A、B间和B、C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y1=15厘米, y2=25厘米,
若g取10米/秒2,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米/秒;小球经过B点时的竖直
分速度为米/秒.
验:研究平抛运动——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许多反思、商榷和改正的地方。
比如,课堂语言混乱,应在课前对课上的语言有所设计,什么时候引入高潮,承前启后,循循善诱都应有实现的设计,最好能写一下详案,效果会刚更好;在就是在课堂实验的组织方面也存在实验前分工不明确,平时训练少,两组实验不协调,教师指导不够能问题,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公开课、常态课中需要完善和规避的问题,在课后的教师评课中也获得了很多的指导和建议收获很大。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课标分析
1、知道用实验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
2、知道判断运动轨迹是否是抛物线的方法
3、知道测量初速度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4、会推导平抛初速度的表达式,会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本课在高中物理中的定位分析
向生活学习,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生产、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课在物理教学中重点加强物理实验技能,引导学生走进物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求知欲。
平抛运动时曲线运动的特例,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具体应用。
通过实验将这一方法实践应用,更有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本课的定位就是引导学生从实验走进应用,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学好物理很有必要,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