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铜官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陵市铜官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8分)
1. (4分)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抉择变幻莫测相得益障轻妆淡抹力排众意
座落别具匠心轩然大波相辅相承黄金搭档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 (2020八上·黄浦期末) 默写
(1)争渡,争渡,________。
(《如梦令》)
(2) 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饮酒》)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浣溪沙》)
(4) ________,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杜甫的《春望》中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6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________
②奸臣窃命:________
③此人可就见:________
④遂用猖蹶:________
⑤主上蒙尘:________
⑥于是与亮情好日密:________
4. (2分)下列成语中划线字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 勃然大怒(突然)从容不迫(急促)聚族而居(聚积)
B . 原驰蜡象(奔跑)分外妖娆(美好、艳丽)怀古伤今(忧思)
C . 唯唯连声(答应的声音)不省人事(事理)棱角分明(物体的边角或尖角)
D . 化为乌有(没有)略输文采(略微)前仆后继(接着)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3分)
5. (21分) (2016七上·顺庆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真正的慷慨
①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特别的照片触动了我的心。
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
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
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
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
②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
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
”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
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爱极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
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
“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
”
③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
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
”
④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
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的行为。
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⑤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
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光,跑回房间拿来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⑥我把我的那件袖口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棕褐色夹克衫从那个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把上个星期刚买的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放了进去。
我希望照片上那个年轻女人会像我一样喜欢它。
(1)通读全文,文题“真正的慷慨”的含义是“________”(用原文概括填空)。
(2)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人物“真正的慷慨”?试举两个事例说明。
(3)结合文中每个人物在捐出自己东西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举一例分析其内在的思想感情。
(4)品味文中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5)你如何评价文章结尾“我”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的夹克衫的做法?
6.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炫更须自制
桑林峰
①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在美国洛杉矶某艺术展上,一名留学生为了自拍自炫,不小。
撞翻了一个展柱,结果整排展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致使价值近135万元人民币的艺术品被损坏。
这是自炫的代价。
②喜欢自拍自炫,喜欢自我表演、自我展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③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高度发迭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人们自炫表演提供了极大便利。
我们处在一个沟通时代,人们对外交往、社会活动增多,展示自我、炫耀自我也是~种渴求交往的。
理表现。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通过自炫表达。
声是很多人的选择。
我们又处在一个游子的时代,很多人远离家乡在异地工作,通过自我欣赏、自我展示来寻求一种。
理慰藉。
④自炫和表演彰显个人自信,调节生活味道,追求时代风尚,有积极的一面。
但也有一些自炫和表演大伤风雅,让人很难接受。
有些人喜欢搞直播,不是充满暴力,就是充满色恃。
有些人喜欢暴走,声势浩大,不是走僻静处,而是走大马路,不仅不听劝说,还升级“装备”对峙公共秩序。
有些人喜欢旅游,到了景点,不是欣赏美景,而是爬上爬下,不惜登上“禁止之地”,甚至登上英烈雕像,为的是拍个照片发朋友圈。
⑤诸如此类的“炫”让我们不得不反恩:自炫时代如何自制。
物质越丰裕,越需要精神的丰盈;社会越开放,越需要个性的合理表达;生活越自由,越需要良好的秩序来保障。
⑥自制的前提是自尊、自敬。
自敬者,人恒敬之;自爱者,人恒爱之。
社会生活是有底线的。
不讲底线,只管自炫,必会让人厌恶。
⑦自制在形式上是一种自我控制,内在的是社会主义核。
价值观在起作用。
社会主义核。
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迭人”,主张内涵式发展、庄重式表演。
⑧事实上,那些胡乱的炫、疯狂的炫,恰恰是对生活的一种糊涂,对前景的一种迷失。
学会自制,才会让人清醒,让人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事件的价值、生活的格调。
就拿旅游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旅游是为了什么,只是把旅游当作一种跟风、一种炫耀。
为什么旅游,唐朝的柳宗元早就告诉我们:“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登其高,有旷迭之感;探其奥,有幽奇之得。
仅把旅游当作“炫耀”,无疑丧失了旅游的情趣和意义。
⑨自制而后可以精彩、可以丰盈、可以厚重。
学会自制,知道哪些能炫,哪些不能炫,哪些是底线,哪些是应追求的高标准,才能赢得别人发自内。
的喝彩。
(选自《光明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如何才能做到自制?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的论述层次。
首先,________。
接着,________。
最后,________。
(4)仿照下面的句式,在第④段末尾,再补充一则事例。
有些人喜欢________,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_。
7. (16分) (2016九上·南平期末)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乙】赵奢①者,赵之田部吏②也。
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
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家用事者③九人。
平原君怒,将杀奢。
奢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④ ,诸侯加兵则无赵也。
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守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⑤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王使治国赋⑥ ,未几,民富而府库实。
(选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于用兵。
②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
③用事者:管事的人。
④加兵:兴兵侵犯。
⑤轻:轻视。
⑥国赋:国家的税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此皆良实________
②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
③奢说之________
④君安得有此富乎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学而时习之而平原君家不肯出
B . 悉以咨之以君之贵
C . 愚以为宫中之事赵之田部吏也
D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君于赵为贵公子
(3)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②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4)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诸葛亮和赵奢具有怎样的治国理念?请分别加以概括。
8.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表达的感情。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
三、写作 (共2题;共10分)
9. (5分)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这两位拔尖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为人。
请你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身边的两个人物,突出表现这俩人的不同之处。
【课文片段在线】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写法分析】奥本海默和邓稼先是各自祖国的“原子弹之父”,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忠厚朴实,他们职务、功劳、学术水平相当,但文化背景、性格却相差很大。
作者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
写作中,运用对比要把对立的两个人物或事物、或者把一个人物或事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认识到不同的人与事物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0. (5分) (2019八下·肇庆期中)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
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_______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8分)
1-1、
2-1、
2-2、
2-3、
2-4、
2-5、
3-1、
4-1、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3分)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8-1、
8-2、
三、写作 (共2题;共10分)
9-1、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