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成因研究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67714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6.png)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并探索一些应对策略。
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过多地沉迷于社交媒体可能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
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容易分心,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他们经常在学习中暂停,查看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或更新。
这不仅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还延长了完成学术任务的时间。
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社交媒体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上的许多内容都是短期的、娱乐性的,这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寻找即时的满足感,而不是长期的学习目标。
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而忽略了学术活动和学习任务。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抵触学习。
三、应对策略面对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负面影响,有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平衡社交媒体和学习。
首先,大学生可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在计划中设定专注学习和社交媒体使用的时间。
这样一来,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时间,明确学习与娱乐的界限。
其次,大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软件或应用程序来减少社交媒体使用的时间。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们限制访问社交媒体的时长,提醒他们专注于学习。
此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和社团组织,将注意力和精力更好地集中在学习上。
通过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并培养持久的学习动力。
最后,教育机构和家长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帮助他们意识到社交媒体对学习的潜在负面影响,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大学生需要意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合理规划时间、使用专门软件、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以及引导和监督,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平衡社交媒体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动力。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和社交行为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和社交行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48f4b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7.png)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和社交行为的影响1. 引言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
本文将讨论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和社交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2.1 提供便利的资源和信息社交媒体可以作为一个渠道,帮助大学生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和信息,如在线课程、教育平台、论坛等。
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知识来源。
2.2 分散注意力然而,社交媒体也经常成为分散大学生注意力的因素之一。
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缺乏专注度,影响学业表现。
2.3 提高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参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或发布内容,大学生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以及撰写技巧。
这些技能在他们日后求职或进入工作场所时都会非常受益。
2.4 鼓励协作学习和合作交流社交媒体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与同学们进行更方便的合作和讨论,通过在线平台分享笔记、资源以及互相帮助。
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3.1 增加社交机会社交媒体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扩大他们的人际关系圈子,并且可以轻松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这有助于建立支持网络和共同兴趣群体。
3.2 引发虚假形象和焦虑感然而,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也可能导致大学生与真实世界产生脱节感。
经常接触美化过后的照片和粉饰过后的生活,他们可能对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呈现出来的形象感到不安或者身份认同困惑。
3.3 影响面对面沟通能力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缺乏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而这在大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缺乏这种机会可能对学生构建和维护现实中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3.4 潜在隐私和安全问题社交媒体使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隐私和安全问题。
大学生需要了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并遵守网络安全规范,以免受到不必要的骚扰或身份盗窃等问题。
4. 结论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交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积极方面包括提供便利资源、促进自我表达能力和鼓励合作学习;消极方面则包括分散注意力、引发虚假形象与焦虑感、影响面对面沟通能力以及潜在隐私和安全问题。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与影响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8a42b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9.png)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与影响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与影响社交媒体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本调查报告旨在探讨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以及这种使用对其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影响。
一、调查背景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与受益与困扰之处,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并邀请了500名大学生参与。
该调查涵盖了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使用目的、受益和困扰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 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87%的大学生每天都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其中 58%的受访者表示每天使用时间超过2小时。
这表明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2. 社交媒体的使用目的关于社交媒体的使用目的,多数受访者(72%)表示他们主要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来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和交流。
此外,约有46%的受访者将社交媒体用于获取新闻和信息,一些人也将其作为发布和分享自己的创作的平台。
3. 社交媒体的受益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交媒体带来了一些显著的受益。
首先,社交媒体可以促进人际交往,拓展社交圈子,增加社交资本。
其次,社交媒体可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使得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他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此外,社交媒体的实时性也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增强对时事的关注和了解。
4. 社交媒体的困扰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困扰。
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62%)感到社交媒体上出现的信息过于琐碎和浮夸,而且社交媒体平台上存在的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也让一部分受访者感到困惑。
此外,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过长也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缺乏学习时间和注意力的原因。
三、讨论与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对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影响提出以下讨论和建议:1. 提高社交媒体素养:大学生应该培养正确的社交媒体使用观念和行为准则,增强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2. 合理分配时间:大学生应当合理分配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将其与学习等重要活动相互协调,避免对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影响研究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06da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3.png)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影响研究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社交媒体来满足他们的沟通、社交和信息获取的需求。
然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引发了人们对其使用行为和潜在影响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和建议。
首先,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受到个人特征、社会压力和技术特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例如,个体的年龄、性别、人际关系和社交需求等个人特征可能会影响其社交媒体使用的频率和方式。
此外,社会压力和期望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大学生常常会受到同伴的观念和社交媒体中的社交规范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
最后,社交媒体的技术特征,如即时通讯和内容分享功能,可能会促使大学生频繁使用社交媒体。
其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可能对他们的社交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一方面,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交网络,使他们能够轻松地与他人保持联系和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与大学生的社交资本和亲社交行为正相关。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使用也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交流减少,甚至导致孤独感和社交隔绝感的增加。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社交媒体使用与大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如焦虑和抑郁。
针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其潜在影响的研究,还有一些有益的发现和建议。
一项研究发现,当大学生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社交媒体使用时,他们可以更好地平衡社交媒体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从而减少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依赖。
因此,学校和家长可以教育大学生如何合理、理性地使用社交媒体,并提供相关的技能和资源。
此外,研究还发现,当大学生有更多的社交活动和面对面的交流时,他们可能更少使用社交媒体。
因此,大学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活动,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真实社交联系。
论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及社交行为的影响
![论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及社交行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da270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f.png)
论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及社交行为的影响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学习和社交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此为中心,探讨社交媒体的影响对大学生学习和社交行为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便利渠道。
通过订阅专业领域的公众号、加入学习交流群和关注学术界大V等方式,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学习资料和知识分享。
这无疑拓宽了他们的学习范围,提升了学习效率。
其次,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互动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线上讨论、问题解答以及与学霸们的交流,大学生可以得到更多思考和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交流互动也让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学习小组,共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然而,社交媒体也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社交媒体的碎片化阅读和内容过载现象,容易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深入阅读和学习。
此外,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会导致时间管理不善,降低学习效率。
其次,社交媒体上虚假信息和低质量内容泛滥的问题,容易误导大学生的学习。
由于社交媒体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大学生可能会遭受误导或相信错误的学术观点,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果。
因此,大学生在利用社交媒体学习时需要保持警惕,辨别信息的真伪。
三、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积极影响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拓展社交圈和扩展社交方式的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大学生可以更方便地结识新朋友,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促进跨文化交流。
此外,社交媒体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分享生活、感受和见解的机会,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社交媒体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的机会,并便于组织活动和参与社团。
通过加入兴趣社区或线上群组,大学生可以与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人相互交流和互动,构建更加紧密的社交关系。
这有助于大学生发展个人兴趣,提升社交技巧和拓展人际网络。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ceca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4.png)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的活跃用户,他们的学习行为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巨大影响。
社交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因素。
影响因素一:学习动力H1:社交媒体增强了学习的乐趣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更加有趣和开心。
通过使用社交媒体,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和其他专家进行交流和分享,获得反馈和支持,这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H2:社交媒体降低了学习的专注度然而,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特点也可能降低大学生的学习专注度。
大量的社交媒体信息和娱乐内容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
这种分心的情况极易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
影响因素二:学习时间分配H3:社交媒体增加了学习时间社交媒体的无时无刻可用性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迷失在其引人入胜的内容中。
研究表明,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已超过了日常学习的时间。
这可能导致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社交媒体上而忽视了学习,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表现。
H4:社交媒体减少了学习时间尽管社交媒体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但其过度使用也可能减少大学生的学习时间。
大量的社交媒体使用可能使学生陷入摆脱不了的沉迷和依赖,不自觉地延长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学习时间。
这种不良的学习时间分配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影响因素三:学习资源利用H5:社交媒体丰富了学习资源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通过分享和交流,他们可以获得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不仅如此,许多大学和教育机构也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课程,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H6:社交媒体增加了学习资源的选择困难然而,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的过载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选择困难。
大量的信息和资源选择可能会使大学生陷入困惑和犹豫,难以确定选择哪些资源进行学习。
“95后”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95后”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cea8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f.png)
“95后”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型社交媒体在“95后”大学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他们成长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对于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与前辈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95后”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新型社交媒体对“95后”大学生的影响1. 快速信息获取新型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使“95后”大学生可以快速获取各种信息,包括新闻、娱乐、学习等。
他们习惯通过这些平台获取信息,而非传统的媒体渠道。
2. 社交便捷化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大学生可以轻松地与朋友、家人或者陌生人进行交流。
他们喜欢在这些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了解身边的事物。
3. 精准营销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广告推送的准确性往往能够吸引“95后”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
二、“95后”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1. 大量浏览晒图型内容“95后”大学生喜欢在新型社交媒体上浏览短视频、图片和图文内容,这样的内容形式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2. 互动性强他们喜欢和他人互动,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3. 频繁发布、关注动态对于新型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和发布频率非常高,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心情。
4. 对广告的接受性高“95后”大学生对新媒体上的广告接受度较高,往往会在这些平台上受广告的影响做出消费行为。
三、引导“95后”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策略1. 注重内容质量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新闻、科普知识等,以提高内容质量。
2. 强调互动性通过开展话题讨论、调查问卷等方式,增加用户的互动性,吸引用户参与。
3. 个性化体验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送符合其喜好的内容,提供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4. 严格审查广告内容精准匹配用户兴趣,减少广告对用户的干扰性,提高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
5. 加强教育引导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加用户对新媒体使用规范的认识。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与社交行为的影响分析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与社交行为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d962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a.png)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与社交行为的影响分析一、社交媒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交空间。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力军,社交媒体对他们的学习与社交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效率的变化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和分心因素。
他们往往难以抵御来自社交媒体的诱惑,频繁切换到社交媒体平台上浏览信息。
这无疑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学业任务。
三、信息获取的渠道扩大然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各类实习、就业机会等。
社交媒体成为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丰富了他们的见识和知识面。
四、社交行为的转变社交媒体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也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社交行为。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逐渐被社交媒体所取代,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社交互动。
这种虚拟的社交方式丧失了直接接触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给大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五、社交媒体对社交关系的影响虚拟社交媒体给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问题。
尽管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拓宽社交圈子,但是这种关系的真实性和深度常常受到怀疑。
大学生往往会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过于完美的一面,导致真实的社交关系变得模糊和表面化。
六、社交媒体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沉迷于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导致睡眠不足、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等问题。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负面情绪也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七、社交媒体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长时间的社交媒体使用往往导致时间管理不当,学习计划的打乱,从而影响了学术表现。
大学生需要意识到,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4aad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0.png)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其纳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社交媒体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时间管理、注意力分散、学业压力和信息获取等方面来探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一、时间管理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不断受到各种社交信息的干扰。
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忍不住打开社交媒体,浏览朋友圈、刷微博等等。
这样一来,他们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到社交媒体的漩涡中,导致学习时间被大量浪费。
例如,他们原本计划一小时完成的学习任务,却因为社交媒体的干扰,最终花费了两个小时才完成。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时间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注意力分散在学习任务中,集中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当大学生在学习时,收到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提醒,他们可能会立刻查看、回复,从而中断了原本专注于学习的状态。
这种频繁的注意力转移会削弱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他们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学业压力社交媒体上晒成绩、分享学习经验等行为常常给大学生带来学业上的压力。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他人的优异成绩或者朋友圈里炫耀的学习进展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与他人相比稍显不足,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这种学业压力极易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因此,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业压力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四、信息获取虽然社交媒体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同时它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
大学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获取最新的学术动态、课程信息,与同学、教授进行学习讨论。
此外,一些学习平台也通过社交媒体来传播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便利。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否定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
新媒体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3f11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e.png)
新媒体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包括社交媒体、网络视频、博客等形式,它们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沟通交流的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
1. 社交网络带来的依赖和焦虑社交网络如微信、QQ、微博等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流工具。
在社交网络上,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进行交流,获取社会动态信息。
长时间使用社交网络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依赖,一旦离开社交网络就会感到焦虑和孤独。
2. 网络视频对学习的干扰网络视频如抖音、B站、YouTube等给大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和知识信息,这无疑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
过度沉迷于网络视频也会对学习产生干扰,使大学生缺乏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业成绩。
3. 虚拟世界对现实社交的冲击在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可以轻松交友、组织活动,但这也容易导致他们对现实社交缺乏积极性,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无法融入现实社会。
1. 提倡合理使用新媒体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使用新媒体的意识,合理分配使用时间。
可以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比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使用社交网络或网络视频,避免过度使用和依赖。
2. 注重网络素养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
教导大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何避免网络陷阱等,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推动现实社交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鼓励大学生融入现实社会,拓展交友圈和社交能力。
教师和家长也可以主动与大学生沟通,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现实社交经验。
4. 制定健康生活规划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运动和户外活动等。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有助于缓解新媒体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带来了便利和乐趣,又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心理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心理与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7ac8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d.png)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心理与行为研究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社交媒体,大学生可以与朋友、家人以及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分享信息和观点,从而构建社交网络。
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研究。
心理方面:1. 社交媒体的满足感:研究发现,在大学生中,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最主要动机之一是追求社交满足感,通过分享和获取信息来满足自身社交需求。
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交平台,让大学生能够更轻松地与他人交流,从而获得归属感和满足感。
2. 社交媒体的自尊感和身份认同感: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也与他们的自尊感和身份认同感密切相关。
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展示可以成为树立自我形象和塑造自身身份的手段。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信息和照片,大学生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许,从而促进自尊感的提升。
然而,过分追求社交媒体上的认可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过度依赖,进而损害他们的自尊感和身份认同感。
3. 社交媒体的焦虑与抑郁: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与焦虑和抑郁情绪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完美人生”和“幸福时刻”往往与现实生活存在差距,这可能使大学生感到压力和不满足。
在社交媒体上阅览他人的成功和快乐时,大学生可能会对自身产生负面情绪,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行为方面:1. 社交媒体的时间管理: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也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些研究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时间管理的困难,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率。
大学生常常沉迷于社交媒体,花费过多的时间浏览和参与社交媒体活动,从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学习和社交机会。
2. 社交媒体的社交关系: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社交媒体提供了更广泛的社交圈子,使大学生能够与校内外的朋友、亲人保持联系。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及影响研究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及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0d25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8.png)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及影响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对新媒体的使用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其使用状况对其生活和学习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状况,并分析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1.使用频率高大学生作为年轻人,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较高。
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接触新媒体,例如社交媒体、网络购物、在线视频等。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加便捷和快速,可以满足大学生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2.喜好多样化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喜好多种多样,有的喜欢社交媒体(微信、微博、QQ等),有的喜欢看视频(抖音、B站、YouTube等),有的喜欢玩游戏(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还有的喜欢购物(淘宝、京东、拼多多等)。
不同的新媒体产品满足了大学生们不同的需求和消遣。
3.在线学习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新媒体进行在线学习。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等方式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影响1.沟通更加便捷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社交更加便捷。
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家人进行交流,分享生活点滴,增进感情。
大学生们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更多同龄人的见解和想法,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2.学习效率提升新媒体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学习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等方式获取知识,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可以灵活安排学习计划。
3.消费能力增强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们的消费能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线购物、网上订餐等服务方便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也容易让他们产生消费负担过重的问题。
4.沉迷成瘾问题新媒体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因为游戏、短视频等各种新媒体产品沉迷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三、如何合理使用新媒体1.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念2.挖掘学习潜能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他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2b39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7.png)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社会,新媒体以其快速、便捷、互动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们越来越依赖新媒体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展示自我。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多样、真伪难辨,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影响更为深远。
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了解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深入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能够有效指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平台,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提升自身发展和学习效率。
通过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广的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探讨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和利用新媒体,促进其积极健康的思想发展和良好行为表现。
也旨在引起社会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关注,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引导和监管大学生在新媒体上的行为,提高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进一步探究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作用和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新媒体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来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f441d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7.png)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开始受到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社交媒体的盛行和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变得非常流行。
学生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Instagram等,与他人保持联系,并分享自己的生活瞬间。
这些平台提供了即时通信、新闻信息、娱乐和交流的功能,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用户。
社交媒体的影响1.分心:大量时间花费在社交媒体上可能导致学习时间的减少。
学生会被朋友圈的动态、照片和视频吸引,而忽略了重要的学习任务。
2.拖延:社交媒体上的延迟满足感使学生容易拖延学习。
他们可以无限期地浏览社交媒体上的内容,而不必立即开始学习。
3.睡眠不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而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他们往往在晚上使用社交媒体,并因此延迟了睡觉时间,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4.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和评判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
他们可能会为了获得别人的赞美或注意力而过度关注社交媒体,而忽视了学业。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挑战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
首先,社交媒体本身是一种双刃剑。
它可以成为学习的有益工具,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获取教育资源。
然而,如果无法正确使用,它也可能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娱乐诱惑。
其次,社交媒体的内容和功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些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可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分心。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和即时反馈功能可能对大脑产生一种奖励反馈,从而使学生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而不是学习。
最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
一些学生可能对社交媒体上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社交媒体上的焦虑或压力而过度使用。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8fd7d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2.png)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我们将聚焦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成绩的影响;其次,我们将探讨社交媒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方式;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合理利用社交媒体以提高学习效果。
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成绩的影响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如在线课程、学术论坛等,使得学习更加便捷高效。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可能成为学习的干扰因素,消耗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注意力。
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对大学生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大量时间投入在社交媒体上会导致精力分散,无法专注于课堂学习和任务完成。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过载也可能使学生无法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社交媒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方式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优势。
首先,社交媒体可以作为获取学习资源和信息的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关注学术界领域专家的社交媒体账号,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源。
其次,社交媒体也可以帮助学生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和理解力。
然而,要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在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也需要克服其负面影响。
大学生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设立时间限制来控制自己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
此外,避免在学习任务关键阶段转发不相关的信息、避免进入无关学习的社交媒体群组,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三、合理利用社交媒体以提高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提高学习效果,大学生需要培养一些必要的技能和策略。
首先,要学会筛选有效的学习资源,不必追求广泛的获得信息,而是要注重学习的深度和质量。
此外,建议学生在学习期间关闭社交媒体的通知功能,以减少干扰。
在学习过程中间隔使用社交媒体,可以使大脑得到恢复和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利用社交媒体的学习工具来增强学习效果。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a5b0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4.png)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其作为与他人交流、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然而,正因为其便捷和多样化的特点,社交媒体也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平衡社交媒体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一、社交媒体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分享和获取知识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短期满足感。
发表照片、文字、评论等内容会获得他人的点赞和评论,从而获得满足感和社交认同感。
然而,这种短期满足感容易转化为学习动机的分散和降低。
大学生可能会过多地关注社交媒体的反馈,而忽视了学习任务,导致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二、社交媒体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长短与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过多地沉浸在社交媒体中,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会降低学习效率和专注力。
此外,社交媒体中存在很多娱乐类内容,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浏览习惯,进而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与理解,从而对学习成绩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交媒体对学习行为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存在让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更为碎片化。
他们常常会在学习过程中频繁检查社交媒体消息、回复评论,这打断了他们的学习节奏和思路。
此外,社交媒体的信息量庞大且更新迅速,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和冲动性浏览行为,从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
四、平衡社交媒体与学习的关系尽管社交媒体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但合理地利用社交媒体也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首先,社交媒体可以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大学生可以通过关注学习相关的账号、小组或论坛,获取课程资料、学术讨论、学习技巧等有益信息。
其次,社交媒体也可以提供一种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同学进行知识分享与讨论,相互激励与提高。
最后,大学生可以合理规划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设定专注学习的时间段,避免被社交媒体带来的干扰影响到学习。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5d6f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d.png)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交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了解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社交需求大学生是社交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渴望与人沟通和互动。
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使他们能够与朋友、同学和其他人保持联系。
社交媒体平台的许多功能,例如分享照片、发布动态和留言评论等,满足了大学生表达自己、分享生活和获取社交支持的需求。
二、个人因素1. 年龄与个人发展阶段:大学生是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之一,他们通常年轻且处于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对新事物更加热衷,社交媒体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2. 性格特征: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会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外向的人更喜欢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和互动,而内向的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观察他人的活动。
3. 自尊心和归属感:社交媒体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增强自尊心和归属感的机会。
大学生常常通过社交媒体来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从而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同和赞扬,这对他们的自尊心和归属感产生积极影响。
三、技术因素1. 网络接入和设备便利性:社交媒体的使用依赖于网络接入和设备的便利程度。
大学生通常拥有便捷的网络接入和多种智能设备,这使得他们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社交媒体。
2. 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和体验: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功能和用户体验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使用行为。
平台的易用性、个性化定制能力和其他吸引人的功能,会吸引大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使用社交媒体。
四、环境因素1. 同伴和社会压力:大学生经常受到同伴和社会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受到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的潮流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使用行为。
2. 学校和家庭环境:学校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也有一定影响。
某些学校和家庭可能鼓励或限制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这会影响他们的使用行为。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研究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1046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e.png)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研究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文将就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因素、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展开论述。
一、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因素1. 心理需求: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通常是为了满足社交需求、获取信息、展示自我等心理需求。
2. 个人特征:个体的性格、年龄、性别等个人特征也会影响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态度和行为。
3. 社会影响:家庭、朋友、同伴等社会网络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态度和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正面影响1. 拓宽社交圈:通过社交媒体,大学生可以结识更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扩展社交圈和人脉资源。
2. 信息获取:社交媒体成为了大学生获取最新资讯、学习知识和专业信息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其学习和成长。
3. 表达自我: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让大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生活以及展示自己的才艺。
三、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负面影响1. 时间管理问题:大学生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导致时间分散与挥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平衡。
2. 隐私泄露: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他人滥用或泄露,给个人隐私带来一定威胁。
3. 沉迷与依赖:一些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社交媒体,对现实世界失去兴趣和参与,甚至出现对社交媒体的依赖行为。
四、解决方案及建议1. 培养良好使用习惯: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而非生活的主要内容。
2. 保护个人隐私: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时,应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3. 增强社交实践: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线下社交活动,培养面对面沟通的能力,减少对社交媒体的依赖。
4. 理性对待社交媒体:大学生需要提高媒体素养,对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或影响。
五、结论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在大学生中的使用量逐渐增加。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拓宽社交圈、信息获取和自我表达等方面;而负面影响则包括时间管理问题、隐私泄露和沉迷依赖等。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成因研究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成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7d571d03d8ce2f01662316.png)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成因研究作者:王洁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07期[摘要]新型社交媒体诞生以来一直在互联网应用中占有重要位置,至今仍在强势发展。
大学生对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率非常高,新型社交媒体广泛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
本文在参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社交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探究了负面影响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高校的引导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社交媒体;大学生;行为习惯;影响;成因[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15-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07[本刊网址] http://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新型社交媒体渗入到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是多方面的原因诱导了这一结果。
那么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型社交媒体,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高校而言,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一)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正面影响1.丰富校园生活,满足多层次需求新型社交媒体强大的娱乐性、实用性、便捷性,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多层次的需求,一方面,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随手可得的休闲娱乐,满足了正处于渴望理解、自由发泄时期的大学生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另一方面,新型社交媒体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媒体终端,及时、便捷、多元地向大学生提供信息和服务,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娱乐方式,新型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和学习工具。
2.拓展社交范围,提高沟通能力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指出平均只需要五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
《2024年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范文
![《2024年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c1de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7.png)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篇一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着重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为高校教育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社交媒体已深入大学生生活,其作为信息交流、生活分享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念乃至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详细分析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成因。
二、社交媒体使用现状及大学生消费行为概述1. 社交媒体使用现状:当前,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深受大学生喜爱,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三、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1. 消费观念的改变: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品牌、时尚和消费观念的传播,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盲目跟风和攀比心理,从而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2. 过度追求流行与时尚: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产品和趋势往往迅速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目标,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潮流”而过度消费。
3. 消费决策的易受影响:社交媒体上的广告、网红推荐等对大学生的消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部分学生因缺乏独立判断而做出非理性消费决策。
四、影响成因分析1. 心理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面对社交媒体上的各种信息和观点时,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
2. 家庭环境与教育缺失: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教育不足,也是导致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重要因素。
3. 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性质:部分社交媒体平台为追求商业利益,过度宣传和推广某些产品,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决策。
五、对策与建议1. 加强高校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2. 家庭参与:家庭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消费观念培养,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成因研究作者:王洁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07期[摘要]新型社交媒体诞生以来一直在互联网应用中占有重要位置,至今仍在强势发展。
大学生对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率非常高,新型社交媒体广泛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
本文在参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社交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探究了负面影响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高校的引导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社交媒体;大学生;行为习惯;影响;成因[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15-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07[本刊网址] http://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新型社交媒体渗入到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是多方面的原因诱导了这一结果。
那么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型社交媒体,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高校而言,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一)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正面影响1.丰富校园生活,满足多层次需求新型社交媒体强大的娱乐性、实用性、便捷性,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多层次的需求,一方面,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随手可得的休闲娱乐,满足了正处于渴望理解、自由发泄时期的大学生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另一方面,新型社交媒体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媒体终端,及时、便捷、多元地向大学生提供信息和服务,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娱乐方式,新型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和学习工具。
2.拓展社交范围,提高沟通能力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指出平均只需要五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
新型社交媒体朋友结交朋友的运作模式就建立在此模式之上。
在新型社交媒体上,大学生不需要考虑性别、年龄、地位的差别,通过微信平台、朋友圈及QQ好友等途径与他人轻松交流,突破传统社交模式的时空局限,保护他们的隐私,消除大学生在日常沟通中的心理隔阂,在网络中更好地表达自我,开拓了大学生人际交流沟通的新空间和新机会。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负面影响1.学习独立性下降,思维退化新型社交媒体依赖性较重的大学生会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停留在无意义的信息上,他们的学习时间过于碎片化,学习缺乏系统整合,知识不稳固。
他们常常会打开网页,直接搜索,抄袭现成的答案,而不进行独立的思考。
新型社交媒体资源的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惰性思维的温床。
2.沉迷新型社交媒体,影响人际交往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生活需求提供了足够的平台,不论上课、吃饭还是走路总会看到他们玩手机的身影,他们时时刻刻关注微信里有没有人评论,朋友圈里有没有信息更新,甚至连联系他人,吃饭都要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平台。
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新型社交媒体上,沉迷其中,自我封闭,冷落现实人际交往,成了真人版的“容器人”。
3.身体健康安全存在隐患极速发展的新型社交媒体滋生出大量的信息泛滥,加之网络管理不规范,造成新型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媒介使用和判别能力薄弱,极易被不良信息所诱惑,进而上当受骗。
有关调查显示,在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有95%的大学生会在新型社交媒体上完全填写或者部分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严重,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侵害大学生人身、财产的机会。
新型社交媒体也给了大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如对人体造成辐射,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引发眼部疾病等问题。
三、大学生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原因分析(一)功能多样化,满足大学生各项需求新型社交媒体功能的日益多样化,使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在生活上,大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满足自己的各项生活需求,比如网购、订外卖、订票、实时联系等等。
新型社交媒体的娱乐功能更是使大学生乐此不疲,比如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聊天等等。
在学习上,新型社交媒体的网络功能已经成为了师生联系的主要方式,大学生通过新型社交媒体查找资料,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师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布置学习任务,传达工作通知等。
在人际交往上,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减少了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人际交往相对较差的同学会倾向于选择用新型社交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寻求网络安慰。
(二)学校教学模式和相关课堂制度不完善其一,由于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基本上还是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机会较少。
这种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新型社交媒体就成为了他们打发无聊上课时间的工具。
其二,学校课堂管理松散,鲜有学校制定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规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默许了学生对新型社交媒体的无限制使用,还降低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家庭教育处于缺失地位大学期间,大学生大多在异地就读,大部分家长对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新型社交媒体知之甚少,对孩子此阶段的教育鞭长莫及。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已是成年人,就应该处理好各类事务。
只要保证孩子资金方面的需要,就是对孩子尽职尽责。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仅仅是毕业时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即可,忽视孩子在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情况。
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在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是处于失语、失位的处境。
(四)个人自控力不强由于大学生自制自控能力较弱,兴趣爱好缺乏,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安排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新型社交媒体便成为了他们消磨时间、打发无聊的工具。
当下很多大学生不论上课还是休息都会惦记着新型社交媒体,他们常常利用吃饭、坐车、上厕所等碎片化时间使用新型社交媒体,关注有没有人评论、朋友圈里有没有更新动态等,造成学业倦怠和睡眠问题。
四、如何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使用新型社交媒体(一)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第一,高校应建立有关新型社交媒体的规章制度,制定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使用规范,以制度约束不良行为,促进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提倡大学生进行实名认证,限制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新型社交媒体,将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情况与教师的教风建设考核挂钩等。
第二,教师要努力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设计,提升教学水平,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使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因为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而造成伤害和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学生对常见的网络诈骗能够独立辨识,对不良信息能够仔细分辨,对流言谣言能够理性的认识。
不登录非法网站,远离暴力、色情等内容不健康的信息,不随意发布自己或者他人的个人信息,不随便与网友单独会面,自觉抵制消极信息的传播,学会保护隐私,谨防上当受骗。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行为规范环境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努力搭建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的大学校园文化。
在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不会生根。
首先,高校应积极打造形式新颖、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运动会、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社团活动等,使大学生放下新型社交媒体,增加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逐渐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提前了解自身的专业发展前景和岗位需求,及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激发学习动力,丰富大学时光,有效减少对新型社交媒体的依赖。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大使用干预机制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对有新型社交媒体依赖的大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或矫正,使其摆脱新型社交媒体困扰。
首先,高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咨询和指导,做好日常的跟踪辅导。
其次,搭建新型社交媒体深度沟通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发起话题讨论,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理性使用新型社交媒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等。
新型社交媒体强调受众对信息进行评述、解释、分析与选择,因此,应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
第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帮助大学生拓宽网络信息辨别能力、选择能力,掌握媒介传播知识,辩证地看待新型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教育学生慎重转发与评论。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
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和媒介实践,丰富媒介素养教育形式,促进大学生通过合理利用新型社交媒体,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与时俱进。
五、结束语总而言之,新型社交媒体在未来社会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抓住历史机遇,结合新型社交媒体的功能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发挥新型社交媒体的正能量,正确引导并规范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使其不再受新型社交媒体行为习惯问题的困扰,净化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1]孙芳,曹资立.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培训,2015(11).[2]刘娟,汤明华,丁志磊.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12).[3]彭圣清.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1).The Influence of New Social Media on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and Causes ResearchWANG Jie(Suqian Colleg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lege,Suqian Jiangsu 223800,China)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new social media has been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internet applications, it is still in a strong developmen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ew social media for university student to the is very high, the new social media widely affects their study life.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is paper refer to literature and analyzes the new social media brings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influenc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it makes the further analysis to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gative impact as well as the college guidanc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new social media;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habit; influence; the causes(责任编辑: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