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

合集下载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一、【目的】了解刺激-反应的过程和简单反应和选择反应的实验原理,比较简单反应和选择反应的差异。

二、【实验仪器】EP202/203选择、简单反应时测定仪三、【实验内容】1、简单反应时实验程序原理:呈现一个刺激,要求被试从看到或听到刺激到立即做出反应的这段时间,又称A反应时。

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每次完成后记录下平均反应时间,重复实验4次,取后3次的平均反应时间。

2、选择反应时实验程序原理: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分别对不同的刺激做不同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从刺激呈现到做出选择反应的这段时间称为选择反应时,又称B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包括简单反应时(基线时间)、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

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每次完成后记录下平均反应时间,重复实验4次,取后3次的平均反应时间。

四、【实验结果】(ms)(ms)被试1185.03615.13被试2232.47653.03被试3171.83519.83被试4227.97484.97平均时204.325568.24间颜色红绿蓝黄总平均时间被试1780.97549.03515.2615.33615.13被试2673.13643.27598.43691.87653.03被试3814.63433.13430.37419.87519.83被试4629.57414.13475.03449.5484.97平均时724.575509.89504.7575544.1425568.24间下面对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进行相关t检验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ρ=0H1:ρ≠0ɑ=0.052.计算检验统计量相关性简单反应选择反应简单反应Pearson 相关性1.151显著性(双侧).849 N443.确定P值和判断结果ν=2,查t值表,t0.05/2,2=0.950,本例的|tr|=0.151<t0.05/2,2,P>0.05,按ɑ=0.05的水准,不拒绝H0,尚不能认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之间没有相关性。

5-反应时-实验心理学解析

5-反应时-实验心理学解析
¡ 安排红和绿两种不同的色光刺激,有两个反应 键放在被试面前,规定其用左右手指各放在一 个键上,并用右手反应红光,用左手反应绿光, 这是选择反应测量的典型示例。显然,在这一 选择时间里包括了被试的辨别和选择活动所花 费的时间,他必须在作出反应之前对不同刺激 有所辨别,并作出不同反应的选择。
¡ 结果发现二择一的选择反应时比简单反应时长 约秒,这一时间便是辨别(分辨红绿)和选择 (左手反应/右手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 帕奇勒 (Pachella,1974)在实验中发现, 在刺激呈现概率为的条件下,要降低2%的 错误率,反应时必须增加100毫秒。
二、速度-准确性权衡
¡ 奈特和坎特威茨(Knight和Kantowitz, 1974)的实验
Ø自变量:两个间隔很短的刺激 Ø因变量:反应时和反应错误率 Ø结果:刺激间隔和错误率间存在某种关系,
刺激间隔越短,错误率就越高
¡ 根据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原则,在短刺 激间隔情况下,要保持与长刺激间隔相 同的错误率,反应时就一定会加长。
(二)速度-准确性权衡与实验信度
¡ 关于速度—准确性权衡的探讨与以RT为因变量的心理 学实验的信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 对于速度—准确性权衡的探讨有利于提高实验信度。
实验结果
¡ 实验采用被试间设计。 ¡ 东克尔在每个实验仅安排了7个被试。在
每种条件下被试解决问题的人数结果:控 制条件下,7位被试都解决了问题;但仅 43%的被试(7个中的3个)在功能固着的条 件下解决了问题。在中性条件下,只有一 个被试(占14%)解决了问题。 ¡ 结论:功能固着影响了问题解决。
¡ 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将有什 么样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 应。
1. 听觉简单反应时
¡ 在听觉简单反应时任务中,研究者通过耳 机向被试呈现声音信号,并要求被试一听 到信号,就尽快地按某一反应键。

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报告

视觉简单反应时的练习效应*XXX(XXXXXXXX XXX XXXXXX)摘要运用JGW-B1型心理学综合实验台,测出了人文系应用心理学专业08级1班10名女学生的视觉简单反应时。

经过分析认为,实验结果发现视觉简单反应时的反应时间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视觉简单反应时;练习效应1引言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接受刺激作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1间的这段时间。

反应时与我们通常听说的动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有差别的。

具体地来说,以蹲距或起跑为例,如果我们把运动员手开始离地作为个体外部反应的开始,那么反应时就是指发令枪响到运动员手开始离地这段时间。

而运动员手离地后所跑完50米所需的时间则不属于反应时,应把它归纳为运动时间。

整个动作完成所需的时间则为反应时与运动时间之和。

反应时依赖于许多因素,如刺激的种类、强度及个体的因素(练习程度、适应水平、定势、动机和情绪)等。

练习效应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练习次数越多,反应越快,直到一个极限而稳定下来.反应越复杂,练习效应越显著。

在实验心理学中,人们对随着被试对一个任务或给定的一系列任务中的某些任务具有日益增多的经验而产生的变化,称之为练习效应,可分为正效应与负效应。

练习效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技能获得都是通过无数次的练习获得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被试视觉简单反应时的测量,分析是否存在练习效应,试图通过这一简单的实验为练习效应提供实验证据。

2方法2.1被试选择福州大学阳光学院08应用心理学专业10名学生作为被试。

被试视力正常,无色盲,矫正或裸眼视力正常。

2.2仪器天津师范大学生产的JGW-B1心理综合实验台。

2.3实验设计*XXX,XX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X,E-mail:XXXXXXXXXXXXX采用单因素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自变量为练习的次数,因变量为反应的时间。

实验报告(简单反应时)

实验报告(简单反应时)

光简单反应时和声简单反应时一、引言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并要求他们只做单一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测试时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以及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反应时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因变量之一,唐德斯最早对反应时进行了划分,划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等。

而心理学之父冯特很快就意识到唐德斯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

之后他带领他的学生对简单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他的学生卡特尔和屈尔佩后来都建立了专门的反应时实验室。

卡特尔还做了许多关于简单反应时的实验,他认为被试在做简单反应时,其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那个将出现的刺激和那个将运动的手指上,当刺激到来时,眼睛-大脑-手指之间的神经通路早已准备好了,因此反应很快。

冯特的另一个学生,屈尔佩则发展出一种内省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反应时与复杂反应时,其学生还证明了准备定势对反应时影响。

由于反应时是一个很敏锐的反应变量指标,因而可以作为反应速度的快慢、反应前后心理活动过程的客观指标,在实践中可作为职业选拔的指标。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简单反应时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及是否存在感觉通道差异。

二、方法1.被试:女,20岁(4人);男,21(2人),被试身体健康,视力、听力均正常。

2.仪器与材料: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202-5反应时装置。

3.程序:1.将主机与附机EPT202-5反应时装置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2.主试根据显示屏内容设置:联机模式→简单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 →选择刺激光(颜色任选),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

3.呈现绿色指示灯后,被试即可开始进行测试。

被试手按EPT202-5反应时上的〈启始位〉键,等待0.5-2.0秒后,将呈现光刺激。

被试看到光刺激后,手指迅速离开〈启始位〉键。

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报告_3

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报告_3

1.引言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物体后到明显的反映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

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 兴奋传到大脑, 并对其加工, 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感官, 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 产生一定反应, 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 这就是反应时。

通常, 反应时可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两类。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 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 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 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最早始于天文学家对“人差方程”的研究, 赫希在1861~1865年间测量了听觉与触觉的“生理时间”, 得到简单反应时的时值, 光为180毫秒, 声为140毫秒, 这些数据到今天还算是相当标准的。

选择反应时指的是可能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 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做一个不同的反应, 但哪一次出现哪个刺激事先是不知道的。

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 又要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时更能体现人的智力与能力。

在选择反应时中, 选择数越多, 则选择反应时越长, 选择任务越复杂, 则反应是也越长。

所以, 本实验的目的是: (1)学习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与计算, 并比较对声和光这两种刺激的反应时的差别;(2)学习测定视觉选择反应时的方法, 了解选择反应时的特点及其与简单反应时的区别方法1.被试应用心理A班50名被试2.仪器简单反应时测定装置, 选择反应时测定装置3.程序简单反应时部分1)预备实验(1)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拨动信号发生开关, 看看仪器是否工作。

练习操作, 刺激呈现器放在离被试1米处, 被试以右手食指按在反应键任一孔上, 主试按“启动”键。

被试当感觉到刺激出现时, 立即按压电键。

计时器停止计时, 主试记下成绩。

练习实验可做2~3次。

2)正式实验(1)刺激呈现按视-听-听-视方式安排, 每单元各做20次, 总次数为80次。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引言: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认知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其中,简单反应时实验(Simple Reaction Time Experiment)是一种常见且经典的实验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测量被试者对一个简单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来探究人类认知和反应机制的特点。

本文将通过介绍简单反应时实验的设计、实施及结果分析,探讨这一实验的意义和科学价值。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的目标是测量不同条件下被试者的简单反应时。

我们选择了2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要求坐在舒适的实验室环境中,并将手指放在键盘上,以准备按下指定的按键作出反应。

实验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计时器来精确记录被试者的反应时间。

实施过程:为了排除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室的光线、温度和噪音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

被试者进行实验之前,接受了一次简要的实验说明,并通过实践练习以熟悉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在电脑屏幕上随机呈现一个简单的刺激,被试者被要求尽快按下相应的按键作出反应。

实验中的刺激可以是一张具有明显颜色的图片,或者是一个声音信号。

为了掌握更多数据,我们设计了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组,例如刺激类型(视觉或听觉)和刺激持续时间(短或长)等。

每位被试者都要完成多次实验,在记录数据时去除了实验中的异常值。

结果分析:通过对被试者反应时的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条件下的简单反应时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视觉刺激下,被试者的反应时间普遍较快,而在听觉刺激下,反应时间稍长。

这表明了人类感知系统在处理视觉信息时比处理听觉信息更加迅速。

其次,当刺激持续时间较长时,被试者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的平均时间则显著增加。

这可能与被试者需要更多时间来处理和判断较短刺激的信息有关。

讨论与意义:简单反应时实验不仅可以揭示人类感知系统的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和注意力机制。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人类感知、反应和决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

简单、辨别、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辨别、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是指呈现一个刺激,要求被试从看到或听到刺激到立
即作出反应的这段时间间隔。又称 A 反应时。例如要求被试 一见到仪器呈现红色信号光就立刻按键。
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分别
对不同的刺激做不同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从刺激呈 现到做出选择反应的这段时间称为选择反应时,又称 B 反应 时。例如仪器有可能呈现红光也有可能呈现绿光,要求被试 看见红光用右手按键,看见绿光用左手按键。
25
25
在.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RT_ C .531
25 .000
25
25
RT_A
统计量 N 25
极小值 570.00
极大值 1220.00
均值 789.3200
标准差 200.69457
RT_B
25
581.00 975.00 765.2800 99.61238
RT_C
25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RT_ A RT_ B RT _ C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RT_ A 1
.162 .132
RT_ B .162
1 .789**
RT_ C .132 .789**

变量之间的显著性(双侧)
RT_A RT _ B RT _ C
RT _ A
RT _B
.438
25
25
.438
25
25
.531
.000
566.00 858.00 714.0800 89.10804
研究结果表明:
1.同一个体对不同刺激的反应时存在明显差异。 2.同一个体对不同模式的反应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 随着实验难度的增加,被试的反应时间也随着增长:同一被试对

简单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一、实验背景简介反应时间(或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它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执行反应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时间是实验心理学常用的反应变量之一。

按实验心理学传统的理解,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作用发生到引起机体外部反应开始动作之间的时距,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它包含以下几个时段:第一时段,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冲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第二时段,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从那里经运动神经到效应器官的时间;第三时段,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以上三个时段的总和即是反应时间。

可见,反应时间可由多种因素合成,它在心理学实验中可以作为测定反应变量的一种指标。

反应时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反应时间依赖于受刺激的感觉器官:(1)不同感官的反应时间不同,如触觉为117--183、听觉为120--182、视觉为150--225、冷觉为150--230、温觉为180--240、嗅觉为210--300、味觉为308--1082、痛觉为400--1000;(2)同一感觉通道接受的刺激不同;(3)刺激相同感觉通道的不同部位,反应时间也有差异;(4)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影响反应速度。

其次,反应时间依赖于刺激的特点:(1)当刺激强度较弱时,反应时间较长,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缩短;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时也渐近于极限;强度再增加,反应时间也不会短于110毫秒;(2)刺激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征,当物理刺激强度本身不变,而增加作用于感官的时间,造成时间的累积作用,这样便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如果物理刺激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一定,增加视觉刺激的面积时,由于感受器神经兴奋的空间积累作用,也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

再次,反应时间依赖于机体的本身状态:(1)依赖于机体的适应状态,如眼睛对光、暗适应的水平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2)被试的准备状态;(3)额外动机;(4)年龄:25岁以前反应时逐渐变快,成人阶段变化很少,60岁以后反应时开始缓慢下来;(5)练习:一般练习越多反应时越短,逐渐变化到最小限度;反应越复杂,经练习,反应时变化幅度越大。

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报告篇一:·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简单反应时测定一、摘要从机体接受刺激到作出回答反应所需的时间,亦即s-R 的时间间隔。

反应时包括如下时相:刺激使感受器发生兴奋,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所需的时间,在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回答反应所需的时间,有机体作出回答反应的时间。

因此,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

反应时依赖于许多因素,如刺激的种类、强度及个体的因素(练习程度、适应水平、定势、动机和情绪)等。

实验证明,一般成人经过反复练习,对光刺激的反应时为180毫秒,对声刺激为140毫秒,对触觉刺激为140毫秒;选择性的反应时要比简单的反应时长些。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常把反应时作为一种指标来分析人的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动机和个性等各种心理活动。

反应时在实际应用中也较广泛,它是某些职业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确定汽车司机、飞行员、宇航员及运动员等的心理生理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三引言反应时(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时距。

人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心理实验中,经常把反应时作为反映的一项指标。

反应时间是一个很敏锐的反应变量指标,因而可以作为测量反应速度快慢及反应前后心理活动过程。

反应时最早由天文学家发现,后由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加以研究和发展。

1873年奥地利生物学家exner首先提出“反应时间”这个概念。

以后wundt(冯特)把反应时间引用到他的心理实验室里,此后使反应时间直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两种。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

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为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

它是由唐德斯首先提出的,故又称唐德斯减数法。

本实验报告拟采用对比法与分析综合法,主要涉及的是有关光简单反应时与光选择反应时的研究。

听觉简单反应时

听觉简单反应时

听觉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又称A 反应时。

是指呈现单一刺激,要求被试立即做出固定反应的时间。

由于这种反应时间是感知到刺激就立即做出反应,中间没有其它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也称为基线时间(Baseline Time)。

任何复杂刺激的反应时间都是由简单反应时和其它认知加工过程所需时间合成的。

本实验通过计算机呈现的听觉材料,测定听觉简单反应时。

一、目的学习掌握听觉(声)简单反应时的测量方法。

二、仪器与材料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频率为350Hz、750Hz和2000Hz的纯音。

三、方法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听觉简单反应时”,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如下:这是一个听觉简单反应时实验。

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端坐屏幕前,手指放在红色键上(注意不要下压),眼睛注视屏幕。

当出现“预备”时你要准备反应,一旦听到声音立即按反应键,但不要抢按,抢按则本组重做。

程序将自动记录抢按的次数。

每10次为一组,两组之间可稍事休息。

当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先进行练习。

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3.实验开始,每次呈现刺激前,屏幕出现“预备”,时间为1秒。

为保障数据的有效性,防止被试抢按,预备时间设置为±0.2秒随机化,即预备时间在0.8~1.2秒之间随机分布。

若出现抢按,则程序显示警告信息,本组(10次)实验重新做,程序记录抢按的次数。

被试每次做出按键反应后,自动进入下一次实验,直至做完设定的次数。

4.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

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简单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的实验报告简单反应时的实验报告简单反应时是指在接受到刺激后作出反应的时间。

这是一个常用的心理学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了随机控制组设计,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的参与者需要在屏幕上出现的刺激出现后尽快按下空格键,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则不需要作出反应。

实验中,刺激的类型、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间隔时间都是固定的。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参与者被告知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然后,参与者被引导到实验室,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面对电脑屏幕。

实验员解释了实验的步骤,并进行了简单的练习,以确保参与者了解实验任务。

实验开始后,参与者首先进入一个短暂的放松阶段,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然后,实验员开始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

参与者在屏幕上看到一系列的刺激,每个刺激持续时间为500毫秒。

实验中的刺激可以是文字、图像或声音等不同类型的刺激。

参与者需要在刺激出现后尽快按下空格键,实验员记录下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对参与者的反应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

实验组的参与者平均反应时间为300毫秒,对照组的参与者平均反应时间为500毫秒。

这表明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接受到刺激后作出反应的速度更快。

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与刺激的类型有关。

例如,当刺激是文字时,参与者的反应时间相对较短,而当刺激是图像时,参与者的反应时间相对较长。

实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同类型的刺激的反应时间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刺激的复杂性和个体的认知加工能力有关。

文字作为一种抽象符号,相对容易被大脑处理和理解,因此参与者对文字刺激的反应时间较短。

而图像作为一种更具体的刺激,可能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来处理和解读,因此参与者对图像刺激的反应时间较长。

此外,实验结果还可以反映出个体之间的差异。

一些参与者可能具有更快的认知加工速度和更高的反应灵敏度,因此他们的反应时间更短。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实验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实验
一、背景知识介绍
反应时间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 的反应变量之一。
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先始于天文学家Bessel对 于人差方程的研究。
最早将反应时间的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是荷兰 生理学家Donders.
1879年以后,冯特及其学生对反应时间进行了 一系列实验研究。
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为了揭示信息加工过程和 特点,反应时间的测量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选择反应时间实验
❖ 光选择反应时实验
与声选择反应时实验一样,只是刺激通道发生了变化。具体做如 下改动:
(1)选择光刺激;(“声、光”反应键) (2)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当你听到“预备”口
令后,将听到刺激声,如果看到的是红光,就用食指按红键, 如果看到的是绿光,就用中指按绿键,如果看到的是黄光,就 用无名指按黄键。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如果提前按 键,则有一个声音提示,那次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声呈现四秒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选择反应时间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 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简单反应时间实验
❖ 声简单反应时实验
✓ 实验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测定声简单反应时的实验程序。 ✓ 实验器材:JGW-B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
手键一个。 ✓ 实验程序步骤: (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
(4)要求被试将左手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做按键状。 (5)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如
果听到刺激声,就迅速按手键,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如 果提前按键,则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 新开一组,若刺激声呈现四秒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 一组。 (6)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测试”一侧,同时按下“简单反 应时”键,先练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为20次,其中2次为侦察刺激。 (7)练习结束后“简单反应时”指示灯灭,主试按“复位”键,使计 时计数器清零,再按“简单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正式实验单元启 动,每个单元结束以后,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结果,若重新开始另 一单元,则需要按“简单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 每个被试连续完成三个单元。

最新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最新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最新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反应时任务来评估和分析个体对简单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测量参与者对视觉或听觉信号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我们可以了解人类信息处理速度和认知功能的基本特征。

实验方法:1. 参与者:共招募1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无明显视觉或听觉障碍。

2. 设备:使用计算机软件呈现随机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同时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

3. 程序:参与者被要求在看到绿色圆圈或听到特定音调时尽快按下相应按钮。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练习阶段和正式实验阶段。

练习阶段让参与者熟悉任务要求,正式实验阶段记录数据。

4. 变量:自变量为刺激类型(视觉或听觉),因变量为反应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实验结果:1. 反应时间:收集的数据显示,参与者对视觉刺激的平均反应时间为250毫秒,对听觉刺激的平均反应时间为270毫秒。

2. 准确性:所有参与者在实验中的准确率均在90%以上,表明任务难度适中。

3. 反应时间的变异性:参与者之间的反应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正态分布。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视觉刺激的反应速度略快于听觉刺激,这可能与视觉系统处理信息的效率有关。

此外,反应时间的个体差异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注意力集中程度、个体的神经反应速度以及以往的经验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影响简单反应时的其他变量,如年龄、性别、疲劳状态等。

结论:通过本次简单反应时实验,我们得出了参与者对不同类型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的初步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理解人类认知功能和信息处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本实验的基础上,探索更多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提高个体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_3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_3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摘要:简单反应时又称为A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比如说,短跑运动员在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这一事件就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反应时任务。

这种反应之所以称之为简单反应,是因为特定的刺激与特定的反应间的联系十分明确。

这种联系不是一种先天的条件反射,为了建立关系,被试必须进行反复的学习和训练,例如在按键反应实验中,头几次实验可能在250毫秒以上,经过一定训练后,可达到200毫秒以下,如果是听觉刺激,可以短至100~120毫秒。

在测定反应时的研究中,听觉反应时和视觉反应时的研究比较多关键词:单一刺激反应时间1 引言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比较短,并且简单反应时具有通道差异性。

2方法2.1在实验课中找两男两女进行试验3 程序3.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视觉辨别反应时”。

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参数),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

可先进行练习实验,也可以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3. 2指导语如下:这是一个不同颜色刺激的视觉辨别反应时实验。

请你使用2号反应盒,端坐屏幕前,用优势手放在反应盒上。

眼睛注视屏幕,当出现“预备”时,你要准备反应。

当出现有效刺激颜色圆时你就反应,按对应颜色键,要求反应又快又准。

程序将自动记录抢按和3结果关于数据4讨论从数据得出男女之间有差异,5[1]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第四版;77[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三版;108。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反应时(response time,RT),是指个体从刺激发出到开始反应的时间反应时包括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

实验目的1.学习如何使用反应时测定仪。

2.学习对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比较视听两种感觉器官反应时的差别。

实验仪器反应时测定仪程序1. 打开仪器。

连接好仪器,接通电源,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此时仪器显示器显示为“n1---n4”2. 、选择“简单反应时”功能,选择刺激并设置实验次数。

按下4号键,仪器显示n4,即为简单反应时功能。

接着仪器呈现“L-----S”,这时需要选择做声刺激还是光刺激的简单反应时。

按1选择光,按4选择声音。

刺激选好后,接着呈现“-----20”即为测试次数20次。

再依次按1号键,可以依次选择实验次数40、60、80次,本实验选择20次。

3. 被试准备。

被试坐好,用你的优势手的食指放在反应键盘的任一颜色圆圈里。

实验要求你用一直用优势手的优势手指进行反应。

4. 开始实验。

主试口头提示被试要进行实验了。

主试按下“启动”键,实验按设定的刺激呈现。

如果是选择的光刺激,则仪器会同时呈现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灯光。

如果是选择的光刺激,则仪器会发出响声。

5. 被试反应。

被试见到灯光之后或听到声刺激后立即作出反应,即手指马上离开反应键,显示窗计时停止,呈现该次的反应时间。

被试反应后,又将手指放回键盘中心的白色圆圈内。

如不放回则自动进入等待状态。

6. 主试记录。

被试反应后,主试迅速记录下该次反应时。

7. 实验循环与结束。

实验一次一次地自动进行,直到设定的实验次数后,仪器会发出一声响声,提示实验结束。

结果绘图:分别将两种刺激20次的实验数据绘图,比较被试20次实验结果的变化?及被试间的个体差异。

分别计算两种刺激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并进行大小的比较。

讨论1. 不同刺激间反应时的差异?2. 在20次简单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应?3. 是否存在个体差异?深度知觉实验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体育心理学《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体育心理学《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体育心理学——影响简单反应时因素测量实验之个体差异因素一、实验目的影响简单反应时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我们小组主要检验个人差异、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专业四个方面对简单反应时的影响。

由我负责检验个体差异,倪浩然检验不同场合,翁欢检验不同时间,张骏检验不同专业。

(由于很多的额外变量很难控制,所以可能做的实验结果有不准确的地方。

)二、实验材料实验仪器:一台装有IE浏览器的计算机,一个名为reaction_version5.swf 的测验简单反应时的flash(文件夹里有,用IE打开)。

三、实验程序1.预备实验(1)打开计算机,用ie浏览器打开reaction_version5.swf(2)练习操作,用上面的flash做练习。

2.正式实验(1)第一个被试在练习完结束后,用reaction_version5.swf flash总共做十次实验。

(2)第二个被试在第一个被试相同的地点,在被试一做完实验后进行重复的操作。

(3)第三个被试在第二个被试相同的地点,在被试二做完实验后进行重复的操作。

四、实验结果1.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数据见附表1(文件夹中也有)2、spss软件的分析结果如下: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从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表可以看出,被试之间p<0.01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从Pairwise Comparisons表中可以看出,在两两比较之下,被试3和被试1、2有显著性的差异,被试1和被试2之间虽然呈不显著性,但是p=0.108,取单侧检验的话,差不多也呈显著性了。

五、实验分析1.个体间差异因素对反应时的影响。

从以上的实验数据spss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很显著性的差异,虽然可能存在着一些额外变量的影响,但是p值小于0.01,呈非常显著性。

2、性别对反应时产生的影响。

上诉实验中,被试3是女生,虽然开始做实验的时候没有讲性别因素考虑进来,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反应时比男生的慢一些,虽然样本不够,不能很有效的说明,但是被试3和被试1之间的p值也是<0.01呈非常显著性。

简单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
类别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视觉
194.53
566.93
297.49
100.3
听觉
194.88
374.9
261.1
54.35
3.2
表2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的配对样本检验
T值
P值
视觉&听觉
1.579
0.127
3.3
表2男生与女生在声音刺激和图像刺激上的差异。
性别
平均值
T值
P值
听觉刺激

273.15
-0.83
最后,根据前人的研究简单反应时会受练习的影响,实验刚开始时被试的反应也许较慢,通过多次练习后越来越快,但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实验顺序未对结果造成影响,可能是身为心理学专业的被试有意避免了。
5 结论
本次实验中反应时不受感觉通道、性别、实验顺序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闫巩固.(1995).反应时信息加工速度与g.心理科学,18(1),52.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1 引言
1.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计算机呈现的视觉和听觉材料,测定视觉简单反应时和听觉反应时。
1.2实验意义
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反应变量之一,通过对反应时的分析能揭示人类信息加工的各种特点(闫巩固,1995)。反应时不是指执行反应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反应的时间间隔。任何心理活动都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应用反应时的原理和方法。反应时相关研究推动了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2方法
2.1被试
大学生28人,剔除无效数据后共2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17人。

简单反应时实验_Stanley

简单反应时实验_Stanley

简单反应时英文名称:RTA简介: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

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

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

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的时间。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

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

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

三种反应时有如下关系:简单反应时a简单选择反应时b简单辨别刺激选择反应辨别反应时c简单辨别刺激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

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他的b反应时和c反应时。

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他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

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

方法与程序:简单反应时(a反应时)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

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

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

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使用E键做反应。

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

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

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

最后以有效的结果均值为其简单反应时。

交叉参考: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准备时间与简单反应时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83-89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 目前,国内外常用反应时指标来研究运动 员机能状态心理活动过程。这是因为反应 时的机制包括神经肌肉以及脑活动在内的 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且反应时的长短也 与大脑皮层机能、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周 围神经机能状态等有很大关系。反应时的 增加意味着大脑皮层兴奋性地和灵活性的 降低。反之,则意味着提高。反应时一般 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这次的实 验以研究简单反应时为主。
• 3. 误差的讨论
(1)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不可能消除随 机误差。
(2) 系统误差 因为试验简单,被试容易疲惫,注意力容易分散, 会导致数据结果有误。 (3)测量方法 反应时是指反应的延续时间,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 同时就发生。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 程在有机体内部进行是潜伏的,直到此过程到达肌肉 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外显的反应效应为止。
引言
•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 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 变的,这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 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已有一百多 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天文学家对于“人差 方程”的研究,赫希在1861~1865年间测 量了视觉与触觉的“生理时间”,得到反 应时的时值,光为180毫秒,声为140毫秒, 触觉为140毫秒,这些数据到今还算是相当 标准的。
结果
● 3. 根据表2,视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为 0.19s,听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是 0.183917s。由此可知个体对声音的反应时要 比对光的反应时要稍短些。
分析
● 1. 听觉与视觉反应时差异的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听觉的反应时短于视
觉的反应时。这是因为光照射到视网膜上时,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并不能由光刺激直接引起 兴奋,必须要经过光化学反应的中介过程,才 能引起兴奋,此过程需一定的时间,导致视觉 对光的反应时间长与听觉对声音的反应时间。 另外,视觉反应时与听觉反应时相比,视觉在 神经通路上消耗的时间要长一些,这也是造成 视觉与听觉反应时间不同的原因之一。
简单反应时心理学实验
实验名称:简单反应
姓名学号: 殷焕婷 09号 温林雪 10号 陈璐 08号 王蕾 11号
引言
• 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是指刺激作 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的所需 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 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 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 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以 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分 析: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 2.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1)与刺激强度有关 由于此次实验没有涉及,固不讨论。
(2)与刺激的时间特性以及空间特性有关 同上从略。
(3)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有关(详见下表)
分析
• (3)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有关
表5.1 不同感觉道的反应时间
感觉道
反应时间/ms
触觉
117-182
2.计算视觉与听觉的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 准偏差。(表2)
结果
• 表2 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 偏差(单位:秒)
视觉
听觉
被试1 被试2 被试3 被试4 平均数
0.21 0.179667
0.18 0.192667
0.19 0.011587
0.164 0.196667 0.181667 0.193333 0.183917 0.014735
分析:误差
• 但在目前现有的测量方法中,测量仪器测 量的是刺激开始到被试作出反应按下按键 的时间,也就是说,反应时的测量值是从 刺激开始到反应结束之间的时间长短,它 比真正要测量的反应时长。测量被试按反 应键的动作时间,对分析这些反应时测量 方法的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实验中, 也未将动作时间进行测量和排除。
实验目的
这次的实验目的是:学习视觉与听觉简 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材料 的整理计算,并比较对声和对光这两种刺 激反应时的差别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方法
• 1. 被试 选择应用心理学专业四名学生(大三)
作为被试。
• 2. 仪器 简单反应时测定装置,BD-Ⅱ-501A。
方法
● 2)正式实验
• 3. 程序
1) 预备实验 (1)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选择简单反应 时实验按钮,在色光或者声音呈现的同时,计时器就 立即进行计时。 (2)练习操作,将刺激呈现器放在被试正前方。用 右手拇指轻触红色电键,当刺激呈现器红灯亮后约两 秒钟,刺激出现。当被试看到刺激,立即按压电键, 计时器停止,由主试记录下成绩。练习实验作2-3次。
听觉
120-182
视觉
150-225
冷觉150-230 Nhomakorabea温觉180-240
嗅觉
210-300
痛觉
400-1000
味觉
308-1082
(采自赫葆源、张厚灿和陈舒永等,1983)
分 析:被试
• (4)与被试的机体状态有关
a 机体的适应水平、被试的准备状态、额外 动机、练习等
b 被试的年龄 一般的正常健康人的反应时与年龄之间的规律 是:人的整个发展阶段,25岁前,反应时是逐渐 变快,进入成人,反应时变化较小,到60岁后, 反应时开始下降
● 3. 指示语如下:
实验时喊:“预备”,你就注意仪器 上的灯,他将会发亮,(你就注意仪器发 出的声响)你的大拇指轻轻地放在电建上, 看到灯亮时就尽快的按下(听到声响时就 尽快的按下),等候下一次实验,一共做 30次。
结果
•结 果
1.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数据,经整理后参 见附表1,简单反应时测定原始记录数据。
(1)首先做视觉实验,按照预备实验操作步骤做30次, 并记录下30个结果。
(2)然后做声音实验。选择声音,同样按照预备实验操 作步骤做30次,并记录30个结果。
(3) 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仪器会给予提示。
(4) 每做完一个单元,休息一分钟。一被试听觉与视觉 的30次测完后,换另一个被试进行实验.
方法
c 个体差异 不但被试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被 试,在相同的环境下,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一些 变化,其反应时也会有所不同
分析
• 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上表的结论。本 次实验的数据与上表在听觉、视觉 反应时上是渐进的,有差异是因为 存在个体差异、测量误差,还有是 后面将要讨论的测量方法问题。
分析:误差
结论
• 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如下: • 1. 个体听觉的反应时短于视觉的反应
时。 • 2. 不同个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时存在
个体差异。 • 3. 个体对刺激的反应时受诸多因素影
响。
• 参 考 文 献:《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谢谢!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